云华先是让人卸了朱慕昭的车驾,要了三匹快马,又让朱慕昭带人退开十丈,只让薛睿一人上前,这才解下《玄女六壬书》,让金柯远远掷向对方,趁着他们夺书之际,金柯飞快上前带走薛睿。

抱剑人一起一落,便掠出数丈,稳稳接住了玄女书,退回朱慕昭身边,交给他。

朱慕昭手握失而复得的《玄女六壬书》,如获至宝,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激动,仰天长笑,对着远处云华一行人道——“我说过会给你们留一条活路,且逃命去吧!”

对面没有回答,云华与赵小竹一骑,金柯一骑,薛睿和余舒一骑,头也不回地狂奔而去,消失在夜色中。景尘身形一动,待要去追,却被朱慕昭伸手拦下:“不要追,让他们走。”

景尘回过头,神情挣扎地看着他:“我怕她这一走,就不会回来了。”

朱慕昭将《玄女六壬书》裹入披风,眺望远处黑暗,语气笃定道:“放心吧,她会回来的,毕竟她的家在京城。”

她的家人,也在京城。

第七百五十四章 同床共枕

寒风呼啸,夜路坎坷,余舒不知道他们跑了多远,她坐在薛睿背后,双臂紧紧地环在他腰间,手指冻得发麻,不只是冷,还有满心的彷徨。

“快到了!”金柯在前面带路,他们早就准备好了后路,靠近河岸,在一处隐蔽的杂草丛中藏着一条小船,刚好可以坐下他们五个人。

薛睿翻身下马,再将早就冻僵了的余舒抱下来,他将她的双手合拢到一起,狠狠地呵了几口暖气儿,然后将她拉到避风处,跑去帮着金柯和赵小竹一起把船抬出来。

“咳咳,”云华踱到余舒身边,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只酒囊,他递给余舒,朝她比划:“喝吧,多喝两口。”

余舒紧咬了一下打颤的牙齿,二话不说接过酒囊“咕咚咕咚”灌了下去,火辣辣的液体烧着嗓子,身上总算有了一股热乎劲儿。

河岸边,薛睿他们刚刚把船推到水里,宽阔的河面浮着一层冰冷的幽蓝,浓郁的色调让人无端觉得危险,在这种天气走水路,一不小心就会被冰冻困死,可他们别无他法,只有水路才能让他们躲过朝廷的追兵。

余舒和云华一样,根本就不相信大提点会放他们一条生路,只是碍于她还在云华他们手中,不得不让他们先逃出一段距离,等到他们失去余舒这张护身符,大提点势必会下令将他们赶尽杀绝。

“你可以和我们一起离开。”云华仿佛看穿了她的心事,他破败的嗓音暗藏着诱惑:“你和世宁的事我已知了,等我们逃到边城,安定下来之后,我就做主让你们成亲。”

这是一个让人心动的提议,大提点得到《玄女六壬书》,再无顾忌,下一步就是取天命太骨,余舒回到京城将要面临什么,可想而知。

跟着薛睿远走高飞,就成了她唯一的出路。可是,大提点会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吗?他敢放任她离去,就是有十足的把握,她最终还是会回到京城,回到他的手掌心。

回去,就是要同他分离,分离,既是诀别。

余舒紧紧地抓着酒囊,自知深陷绝境,心生悲凉,她望着薛睿忙碌的身影,眼睛突然有些酸涩,她是个从来不肯落泪的人,此时竟忍不住想要大哭一场。

“师兄,”她压着鼻音,硬是挤出了一声笑,对云华道:“你骗了我一回,还想骗我第二回呐,当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吗,你是碍着我大哥,不能杀我,又不想让我回去被大提点利用,所以才要哄着我跟你们走是吧。”

听出她话里一丝怨气,云华道:“你说的不错,我是不想让朱慕昭得到天命太骨,那是因为你和景尘的孩子便是我的亲孙,你不和我们一起走,难道要回京去给景尘破命吗?”

余舒冷冷道:“不回京,难道和你一样,做个抛家弃子的无情人吗?”

黑暗中,他们谁也看不清谁的神情,她这一句话像是戳中了云华的伤疤,让他沉默下来。余舒不后悔说了重话,云华先前要杀她,她不可能毫无芥蒂,若不是薛睿誓与她同生共死,云华真要和大提点硬碰硬,她这会儿已经是个死人了。

这一会儿工夫,薛睿他们已经收拾妥当,招呼云华和她先上船,金柯将那几匹马赶远,赵小竹和薛睿清理了岸边的痕迹,这才同舟共济,逃离此地。

金柯披着蓑衣在艄头撑船,云华、赵小竹、薛睿和余舒都躲在船舱里,船舱又小又窄,站起来就要碰头,棚顶挡得住风却隔不住冷,几个人都冻得嘴唇发青,所幸有一只炉子取暖,聊胜于无。

赵小竹蹲在火炉边上烧水,鼓捣着打算煮茶来喝,他一边忙活,一边偷瞄着对面的影作一团的两个人。薛睿用一条棉被裹着余舒,将人紧紧抱在怀中,她头枕着他肩,他胸贴着她脸,温柔缱绻,这般的亲密无间,哪里是兄妹两个能有的。

云华盖着另一条棉被,闭着眼睛不知在想什么,赵小竹看了看他义父苍白的脸色,咳了一声,故作轻松地对着薛睿余舒道:“你们两个都没去过边城吧,我跟你们讲讲,那儿可比京城有意思多了,吃的穿的都不一样,骆驼你见过吗,戈壁滩你见过吗,回头我带你们骑着骆驼去戈壁滩上看落日,到了夜里,咱们就搭了帐篷,围着火堆喝一整夜的酒,天高皇帝远,谁也管不了咱们,我再给你们烤一只嫩嫩的小羊羔,那滋味,啧啧……”

赵小竹话匣子打开就关不上了,余舒和薛睿静静地听着,谁也没有打断他,棉被底下,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渐渐地有了暖意。

不知过去多久,赵小竹忽然没了声音,云华张开眼,就见对面一双人偎依睡去,交颈而眠,他无声地叹了一口气,眼中有片刻的犹豫,但很快就沉淀下来。

就这样,船行了一夜,天亮前靠了一次岸,金柯跑到附近的村镇上买来几身不起眼的衣裳,让余舒和薛睿换上,乔装打扮一番,又将船凿沉,套了一辆马车继续赶路。

连行了两天两夜,绕过了太原一带,在第三天傍晚来到一座小镇,云华被金柯扶着下了马车,抬头望天,不一会儿道:“住一晚吧,夜里有雪。”

于是他们就在镇上寻了一间客栈落脚。这才正月初十,老百姓都还没从新年里走出来,客栈里就一个掌柜的和着一个伙计,厨子回家过年去了,后院儿全是空房,他们索性一口气要了四间,除了赵小竹与云华睡一间屋方便照顾他,其他人都是独自一间。

马车直接拉进了后院,金柯卸下车厢,让那伙计喂马,喊了赵小竹铺床叠被,他自己去劈柴烧水。余舒看他们忙前忙后,便想上去帮忙,谁知薛睿一拉她,就把人带进屋里,按在床上给她脱了靴子,又用被子将她裹严了。

“躺着别动,我去找找看有什么吃的。”

这一路上餐风露宿,余舒嘴唇上尽是干皮,他们几个男的还好,她一个女孩子细皮嫩肉的,手脚早就冻裂了,脚肿了一圈,又疼又痒,她忍着不吭声,不表示薛睿不知道。

他问过了前面掌柜,趁着天还没黑,找到一家药材铺子配了些冻疮药,并红枣云姜买了几两,回到客栈就钻进了厨房。

金柯从外面抱了一堆柴火进来,看到薛睿蹲在灶台边上,连忙放下东西上前搭手:“我来我来,你去歇着就好。”

到底是他憨厚,知道这次骗了薛睿,是他们不对,这一路薛睿连个正眼都没给他,金柯暗暗叫苦,生怕他记恨自己,逮着机会哪有不讨好的。

薛睿不与他争,站起来让他添柴烧火,他则拿了两只碗,先把药材用醋分开泡着。金柯常在江湖上行走,见多识广,一看他用醋泡药,就知道是治冻疮的偏方,看他手上干干净净,便猜他是冻了脚,于是讨好道:“等下水烧开了,我先给你兑着泡脚。”

薛睿冷冷看了他一眼,金柯便不敢再搭话了,老老实实地烧他的水,薛睿转身去房里寻了茶壶,等到水滚,先烫了一壶红枣云姜茶,又倒了一大盆热水,端进余舒房里。

赵小竹躲在一旁,见他出去才挤进厨房,往金柯身边一站,撞了撞他的肩膀,小声道:“大兄,你看出来没有?”

金柯皱眉:“什么?”

赵小竹伸出两根大拇指对了对,挤眉弄眼道:“二哥跟余姑娘是这个。”

金柯苦着脸,他当然是看出来了,不然他发愁什么。要知道他当着薛睿的面差点杀了余舒,薛睿能不恼他吗?

“滚滚滚,就你知道的多,有工夫说闲话,不吃饭了吗?赶紧地找米找面!”

赵小竹无端挨了骂,灰溜溜地去找掌柜的讨要食材去了。屋子里,薛睿坐在余舒床头,用热水洗了一条手帕,就要给她擦脸,余舒的脸皴了皮,不愿他细瞧她丑样,就伸手道:“我自己洗吧。”

薛睿趁机就拉住她的手,低头一看,她几根指节红红肿肿,有的地方裂着小口子,结了血痂,他一语不发地将她的手心手背轻轻擦拭干净,塞回被窝里。

余舒拗不过他,只好让他伺候了她一回,可是洗干净了手脸,见他端来木盆,挽起袖子试了试水温,让她把脚伸出来,她却是说什么都不肯了。

“哪能叫你给我洗脚啊,不行不行,”余舒哭笑不得地推了他一把,“你出去,我自己泡一泡就好。”

薛睿蹲在她床边,抬头看着她道:“女儿足,唯有夫能见,唯有夫能触,在我心中早将你视作妻子,非卿不娶。”

余舒有些恍惚,他的语气太过认真,眼神太过赤诚,以至于这话在她听来不像是表白,竟似在立誓。她理当回一句“非君不嫁”,但是嘴上如同粘了浆糊,怎么都张不开。

但见他的目光一点点变黯,她于心不忍,虽未开口,却是将脚伸了出来,放到他膝上,他一双乌明发亮的眸子,瞬间就有了神采。

洗过脚,薛睿给她手上脚上擦了一遍冻疮药,看着她喝了一大碗红枣云姜茶,这才关门出去。

金柯和赵小竹还在厨房烧火做饭,薛睿来到对面的客房,云华换了一身干净的棉衣坐在床上,手捧着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盖着半截被子,显然两个义子将他照顾的无微不至。

薛睿没兜圈子,开门见山地问他:“你有什么打算?”他根本就不信云华会放下一切,到边城隐居。

云华拍了拍床边,薛睿顺着他的意思走到他身边坐下了,床头点着油灯,云华靠着这几寸亮光端详着薛睿,慢慢地开口说话:“我们先到边城,避上两三年。”

薛睿冷笑道:“先有杀父之仇,再有夺妻之恨,你要我躲起来当个缩头乌龟?”

“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吗,”云华低喃,人活在世,如有不能忍,不外乎这两样事了。杀父一说,是为薛皂,朱慕昭亲口承认人是他害死的;夺妻一说,是为那余舒,她与薛睿私定终身,却不能双宿双栖,亦是朱慕昭所迫。

有此深仇大恨,薛睿身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如何会愿意躲躲藏藏,苟且偷生。

云华心说不好,只怕薛睿是生了冒险归京的心思,便严肃起来:“你要报仇,我自是不会拦你,但你要以卵击石去送死,我是万万不会答应的。以你现在的处境,要找朱慕昭寻仇,无异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我知道你舍不得余舒,不愿与她分离,但你若是跟着她一同回京,她倒是能保住一命,而你只有死路一条,倒不若你们天各一方,各自安好。”

“你大可以放心,我此时不会回京。”薛睿眉间拧起一股狠硬,沉声道:“待到我回京之日,方是我报仇雪恨之时。”

云华见他如此,既是欣慰又是愧疚,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不论如何,为父都会帮你。”

薛睿没有躲闪,由着他安慰过后,起身为他续了一杯热茶,云华刚有些受宠若惊,又见他面无表情地去给他掖被角,弯腰凑近,低声问了一句话:“大提点拿到的,真就是《玄女六壬书》吗?”

云华一愣,不等回答,薛睿却是退开了,一双慧眼落在他的脸上,稍作停留,便随着主人转身而去。

。……

晚饭有荤有素,余舒饿了几天,总算吃上一顿热乎饭,薛睿一个劲儿地往她碗里夹菜添汤,金柯的厨艺实在不错,他们在路上捉了一只山鸡,被他炖成一锅鸡汤,大半都进了她的肚子。

饭后,有伙计收拾碗筷,他们各自回房休息。余舒熄灭了油灯,躺在床上,听着隔壁的动静,分辨着薛睿端茶倒水的声音,等到墙的那边全然安静下来,她才慢慢地阖上眼。

窗外起了风,呜呜像是哭声,黑暗中,余舒猛地张开眼睛,一骨碌从床上坐起来,摸索着穿上鞋子,将一条被子披在身上,一步一步走到门边,开门关门,再一步一步走到隔壁门前,屈起两根手指,轻轻叩门。

“大哥,你睡了吗?”

屋里,薛睿听到她的叫门声,连忙掌了灯,衣服都顾不上披,迈着大步去给她开门,冷风灌进来,她披头散发地抱着被子,可怜兮兮地站在门外,他二话没说便将人拉了进来,把门关严实了。

“外面这么冷,你跑出来做什么。”薛睿将她带到他床边坐下,并非他孟浪,而是这客房简陋,小小一间屋子,只有这么个地方能坐人。

余舒眨巴着眼睛,小声道:“我一个人睡不着。”

一个人,睡不着。薛睿听得一愣,他好歹是有过一段风流日子,怎会听不懂这层话底下的意思,可说这话的人是余舒,就让他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余舒见他发愣,暗暗咬牙,只当他没听明白,便又厚着脸皮补了一句:“夜里冷,咱们两个挤一挤吧。”

刚说完就觉得脸发烫,两辈子加起来就这一回没羞没臊,她把被子都抱过来了,横了心今天晚上要和他睡觉。

薛睿见她如此,又怎么舍得拒绝她,一声笑叹,揉了揉她的头发,便弯腰去给她脱鞋:“那你躺里面,我躺外面。”

“嗯。”余舒卷着她的被子,羞答答地爬到里面躺下,薛睿检查了一遍门窗,便也上了床,抖开他的被子,先给她加盖了一层,自己再躺进去,这么一来,虽与她躺在一张床上,中间却隔着一条被子。

只有一个枕头,让给了余舒,他就侧着身枕着手臂,目光柔柔地看着她,“睡吧,我守着你。”

床头的灯盏亮着,那么一点火光,还不如他的眼睛来的明亮,余舒伸出一根手指,从他额划过鼻梁,临摹着他的轮廓,要将这张脸孔牢牢记在心上。

薛睿纵容她的一举一动,忍住将她拥入怀中,揉进骨里的悸动,任由她的手指摩挲着他的嘴唇,勾起他的下巴。

余舒凑过来,飞快地亲了他一口,薛睿低笑,捉住了她的手指放在唇边,也啄了一下,她手上微酸的药味儿并不好闻,他却舍不得放开。

“手还疼吗?”

“不疼了。”

“脚上呢?”

“也不疼了。”

“冷吗?”

这样简单的对答,明明没什么滋味,却让余舒的心跳一下快过一下,无形中给了她勇气,让她放下矜持,只想和他更近一些,再近一些。

“冷。”她掀开里面一层被子,钻进了他的被窝,不等他反应过来,就伸手抱住了他的腰,把脸埋进他怀中。她身上只有一件中衣,单薄的衣料底下分明是滚烫的身躯,这样柔情绵绵地贴在他身上,简直要把他烧化了。

“大哥,同床共枕是夫妻,我心里面只有你一个。”她的声音涩涩地。

薛睿的心脏狠狠地撞了一下,方才还能做君子,这一刻却是什么礼法都忘了,耳边嗡嗡作响,等到他回过神来,已是紧紧地抱住了她的人,一手揽着她的后背,一手托起她的脑袋,迫不及待地咬住了她的嘴唇,铺天盖地纠缠在一起,吻地两人都透不过气来。

“阿舒…”他埋头在她颈旁,呼吸不均,微微地发抖,像是极力在克制着冲动,潮湿又霏靡的气息钻进她耳朵眼里:“你等我可好,等我成事之后,定去接你,要你光明正大地下嫁于我。”

余舒心肝一颤,眼睛又酸涩起来,逃亡的路上,他从头到尾没有开口挽留她,不曾要她在他与亲人之间做出一个选择,不是因为他不想让她跟他走,而是因为他太懂她,所以就连一声挽留,他都说不出口,不怕她拒绝,只怕她为难。

这般体贴入骨,让她如何不爱,恨不能把命交给他,然而她身后连着一大家子,上上下下十几条人命,由不得她随心所欲,只能忍痛与他分离。

她也懂他,杀父之仇他岂能放下,此番离去是为了日后卷土重来,他要她等,她便回去等着他,不管是三年五年,亦或是十年二十年,有这个盼头,相信他们会有重逢的一天。

“好。”她环住他的脖子,狠狠地在他肩头咬了一口,泪水无声地滑落:“你可不要骗我,我等着你来娶我。”

有这一句许诺,便胜过万语千言,两颗心都安稳了。

床头那一点灯光不肯散去,笼罩着那交缠的身影,窗外的寒风掩去了几段柔语轻吟。夜未眠,情难了,不怨相思苦,唯恨天明早。

第七百五十五章 分道扬镳

早晨,金柯是第一个醒来的。昨夜下了一场大雪,天亮刚停,屋檐底下整整齐齐地挂着一排冰凌子,客栈后院的空地上积着一层亮白。他一脚踩进去就没过了鞋面,不由庆幸义父有先见之明,这种天气是不能赶路了,他们少不得要在这小镇上逗留两日,等雪化了再走。

他望了一眼对面紧闭的房门,踩着雪进了灶房,烧水洗米,准备煮一锅白粥做早饭。

赵小竹打着哈欠走了进来,放下茶壶和脸盆,裹紧了衣裳,跟金柯抱怨:“昨晚上睡觉冷死个人,害得我憋了一泡尿,差点撒床上。”

“义父也醒了吗?”“醒啦,比我醒的早呢。”

金柯假装不经意地问道:“昨晚你听到什么动静没?”

“啊?”赵小竹揉了揉眼角,迷糊道:“我没听到啊,怎么啦?”

金柯摆摆手:“是风刮的,我怕吵到义父休息,没听到就算了。”

“哦。”赵小竹往门口挪了两步,探头张望了一会儿,退到金柯身边嘀咕:“大兄,义父昨晚告诉我,余姑娘恐怕不会和咱们一起走了,你说二哥该有多伤心啊。我猜他肯定恨死咱们了,要不是义父拿余姑娘逼了那姓朱的换剑,他哪至于落得和我们亡命天涯的地步,哎。”

闻言,金柯一巴掌拍在他后脑勺上,“又在嚼舌根,快端了热水去伺候义父洗漱。”

赵小竹“哎呦”一声,却不敢顶嘴,麻溜地兑了半盆热水,金柯不放心地警告他:“你小子别在义父面前乱说话。”

“知道了知道了。”

“还有,不要去吵你二哥和余姑娘休息,让他们多睡一会儿。”

“嗯、嗯。”赵小竹没听出他话里不对劲,端着水盆走了。

。……

东侧客房内,雪映窗白,简陋的木床头挂着半边褪色的帐子,床下叠放着两双靴子。

余舒缩在薛睿怀中,身后的被角被他掖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暖得她不愿睁眼。薛睿一条手臂垫在她脑后,五指成梳,有一下没一下地顺着她凌乱的头发,一夜没睡,他不是不觉困倦,只是太想珍惜这短暂的光阴,有她相伴,怎舍入眠。

“天亮了吗?”余舒轻声问。

“还早,再睡会儿。”

余舒睁开眼,稍稍仰头,就能看见他冒着青茬的下巴,用额头蹭了蹭,又刺又痒,不禁让她回想起昨夜情事酸楚动人之处,脸颊微微发烫,靠回他胸口,懒洋洋地眯起眼睛说:“不睡了,你陪我说说话吧。”

“好。”这会儿别说是她想聊天,就是她要月亮要星星,他也会想尽办法为她摘来。

“你说宁王的案子已经审得水落石出,刘灏还有翻身的机会吗?”余舒初经人事,她倒是很想矫情一回,跟他撒撒娇卖卖乖,但是分离在即,实在没有时间谈情说爱。趁着薛睿还在,得让他给她捋一捋京中局势,最好给她支上几招,以备后用。

“宁王能不能翻身,要看我祖父是不是豁得出去了。”薛睿没有和她拐弯抹角,一针见血地说道:“大提点既然揭破了我的身世,说明他早有准备对付我祖父薛凌南,他一旦动手,势必要将薛家连根拔起。而祖父恐怕早就知道我养父为其所害,怀恨在心,他若是豁得出去,势必会先发制人,趁着皇上重病不起,扶持新帝上位。”

新帝上位,自然是没有宁王什么事了。

薛睿沉吟片刻,仔细交待:“你回去后,千万要小心,端看朝中谁能独揽大权,谁就是那个居心叵测谋朝篡位之人,也就是景尘遇险和太史书苑凶案的幕后主使,或许是我祖父,也或许另有其人。不论是谁,你都要离他们远远的,好好保住你这条小命,等着我回去。”

顿了顿,他才又说道:“而今只有大提点护得住你,也只有他不会害你,你可与他虚与委蛇,千万不要和他起冲突,记住了吗?”

闻言,余舒胸闷地不行,怏怏地说:“大提点害死你养父,我恨不能替你报仇才好,竟要我回去讨好他,我怕我忍不住背后捅他刀子。”

昨夜过后,她和薛睿有了夫妻之实,更当夫妻一心,同仇敌忾才是。她原本对大提点并无怨恨,但在他亲口托出薛父自残而死的真相后,越是敬重薛父的侠肝义胆,她就越是憎恶大提点的冷酷无情。

薛睿摸了摸她毛绒绒的脑袋:“再大的仇怨,都不及你的性命要紧,听我的话,别让我担心。”

不愿让他操心,余舒憋着一口气答应了。

余舒问完了该问的,便轮到薛睿:“你回去之后,大提点再逼你和景尘成婚生子,你知道该怎么做吗?”

他一出口,怀中娇躯顿时僵直了,他轻叹一声,搂紧了她,下巴抵在她头顶上,低语:“若是他再逼你,你答应他就好。”

“我——”余舒一急,就要仰头说话,却被他牢牢摁在怀里,不让她抬头。

“别慌,先听我说完。”薛睿声音平静地说道:“我让你答应他,只是权宜之计,大提点为人不择手段,我怕他拿你身边亲人威胁,逼你就范。你不若假意逢迎,让他们先去准备婚事,你想办法将婚期拖延上三个月,最多三个月,我保证大提点会放弃让你与景尘孕育天命太骨。”

余舒惊喜:“你想到什么办法了?”

“嗯,”薛睿摩挲着她的头发,“阿舒,你信我么?”

“我不信你还能信谁。”余舒闷声道。

“那就不要问,等着我的好消息。”

余舒只当他怕她知道的太多,回去后瞒不住大提点,便聪明地没有再追问下去,心中却因为这一线希望重新亮堂起来。

她和薛睿有过肌肤之亲,自是不能再嫁给景尘,但若大提点用亲人性命威胁,她也只能投降,果真和景尘做了夫妻,不只是对不起薛睿,更对不起景尘。

有了薛睿这一句保证,余舒如蒙大赦,因为他从没有让她失望过。

两人之间有一阵宁静,薛睿听到院子里来来去去的动静,便知不能再这么躺下去了,不然等到有人来叫门,会让余舒尴尬难做。何况她昨晚裹着一床被子来找他,外衣都在隔壁屋里。

“我先到你房里去拿衣服,你躺着不要起床。”

薛睿说罢,便小心掀了一角被子起身,不让凉气冲着她。余舒看他不怕冷地光着膀子坐在床边穿衣服,劲瘦的后腰上落着一块块可疑的红痕,分明是她昨夜用力掐出的印子,不禁又是脸红,想要蒙头钻进被子里,又舍不得少看他一眼。

薛睿很快就穿戴整齐,回过头见余舒紧闭着双眼,嘴角一勾,俯身在她粉润的脸颊上亲了亲,不多言语,遮好了帐子才走。

。……

薛睿悄悄到余舒房里拿来她的衣物,将她包裹的严严实实,从后窗把她送了回去,再从后窗折回他那屋,揭开床上的被子,寻着褥子上一团梅花状的落红,用随身带的匕首将这一块割下来,仔细折好收进怀中。

早饭是金柯熬的一锅咸粥,白米浓汤配上煮开的肉干,咸香滑口,赵小竹跑遍小镇找到一家包子铺,捎了两笼素菜包子,味道居然还不错。

薛睿在厨房给余舒盛了一碗热乎乎的瘦肉粥,盘子里放了两只大包子,面不改色地端进她房里,赵小竹在他背后撇嘴翻白眼,又挨了金柯一记铁砂掌。

“做什么鬼样子,没听你二哥说余姑娘着了风寒吗?”

赵小竹不服气地嘀咕道:“义父也着凉了,怎么不见他孝顺,尽顾着女人了。”

“你懂个屁。”金柯嘴上骂他,心里直叹气,他是不看好薛睿和余舒这一对小情侣,这个时候难分难舍,等到他们天各一方,时间久了,也就淡了,终归不过是一场露水姻缘。

余舒吃过早饭,靠在床头和薛睿聊了一会儿,就开始犯困,薛睿守着她睡着了,轻手轻脚地退出去,关好房门,去找云华。

云华和衣坐在床铺,手中拿着一张羊皮画的地图,皱着眉头,见到薛睿走进来,便散去面上愁容,抬头对他笑笑,一脸和蔼地问道:“吃过早饭了?”

薛睿点点头,走了过去。

“你来的正好,看看这张地图,我们接下来要出发到戎城,但是河面上冻,抄进路有些风险,绕道的话,就要连行半个月不能歇脚,你看我们怎么走?”

薛睿推开他递过来的图纸,道:“我们不去戎城,继续往北走,我们到东北去投奔东菁王。”

云华眼中飞快地闪过一丝了悟,挑起眉毛,等他解释。

薛睿娓娓道来:“东菁王姜怀赢与我乃是结拜兄弟,三年前我游历在外,因缘巧合救过他一命。后来今上召唤姜家母女进京,将人扣留不放,借此胁迫姜怀赢出兵东瀛,要他自斩羽翼,也是我安排姜家母女逃出生天。姜怀赢为人仗义,又对朝廷心怀不满,迟早会反,此番我带你们前去投奔,他定当扫榻相迎。”

云华神色复杂地望着他,试探着问道:“你走这条路,是要助东菁王谋反吗?”

薛睿冷笑回应:“难道我还有别的路可走?你用一部假的《玄女六壬书》瞒过了我们所有人,骗过了大提点,只换来我一条命,我岂能辜负你一片苦心。”

云华哑口无言。他大概是没有想到,他的精心安排,会被薛睿毫不留情地拆穿。不错,他从一开始就没有对余舒和薛睿说实话,让他们以为他贴身携带的就是真的《玄女六壬书》,先将余舒骗出城外,再引来朱慕昭,不是为了换取纯钧剑,而是为了薛睿。

他早就猜到朱慕昭可能得知了薛睿的身世,因为忌惮大洞明术,他不敢冒然和薛睿相认。蛰伏多年,好不容易等到景尘进京,破命人现身,他才有了机会和薛睿相见。

适逢薛家犯事,薛睿离京在外办案,他让金柯将人掳了回来,却没能动摇薛睿跟他离开,最后还是放人回京,因为薛睿放不下对他有养育之恩的薛家,更放不下余舒这个心上人。

于是云华设下连环计,用一部他耗费十年伪造而成的玄晶书骗过他们,借由朱慕昭之手,逼得薛睿放下一切,跟着他离开。

“你是怎么发现的?”云华问,想不到他是哪里露出了破绽,毕竟就连朱慕昭都上当,以为得到了真的《玄女六壬书》。

薛睿自嘲:“从你肯用《玄女六壬书》换我一命,我就猜到那书多半是假的。大提点会上当,那是因为他误以为在你心中,我这个儿子的性命会比玄女书重要,我却不这样认为。后来我们逃命路上,我冷眼看着,不见你郁郁寡欢,不像是担心玄女书落在大提点手中的后果,还有金柯和赵小竹两个人,也都是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就更让我怀疑了,想来想去,真的玄女书应该还在你手上,所以你有恃无恐。”

云华苦笑,有这样一个聪明过人的儿子,他是羞愧胜过于骄傲的。

薛睿不管他神情,自顾自地说下去:“我想不通的是,你这样冒险行事,不为纯钧剑,只为逼我离开京城,究竟有何图谋?莫非你知道我同姜怀赢的关系,一早打着主意,要我带着你去投奔他,助他谋反?”

云华张了张嘴,想要说话,却因喉咙干涩,难以出声。薛睿见状,便将那张地图反过来放在他手边,示意他用手指在空白处写字。

云华于是一笔一划地写到——“你猜对一半。”

薛睿问:“那另一半呢?”

——“我不知你与东菁王有旧,而是算到天下大势,夜观星辰,北方将有战乱,成王败寇,有左辅星出,能助困蛟升龙。”

薛睿盯着他的手指尖,眉眼一跳,心说这困蛟无非是指东菁王,那这左辅星是?

“你的意思是说,我是能助姜怀赢夺天下的左辅星?”

云华点头,正如朱慕昭的大洞明术至臻,他有一门相面绝学,亦是修到圆满,他曾远远见过姜怀赢一面,确有九五之相,再观薛睿面相,不难断定他就是东北王命定中的贵人。

薛睿吃惊之余,再生疑窦:“你的目的不是毁掉《玄女六壬书》,而是要推翻朝廷?”

云华只写了四个字——“殊途同归。”

大安盛世能够延续三百年,凭的正是《玄女六壬书》,一副天命太骨,万事皆在掌握中,明是弘扬易学,暗则操纵民心,世人盲目迷信命理之说,愚心愚志,不思进取。大安皇帝平庸无能,固步自封;朝中百官麻木不仁,为国为民者寡,牟取私利者众;道家横行,湮灭诸子,太平盛世的皮子底下,藏的是千疮百孔的江山社稷。

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若失《玄女六壬书》,怎不亡国?

薛睿盯着云华手指的空白处,从他的一笔一划,仿佛看见二十年前,雄心壮志的云华奔赴京城,恍然中明白,他盗取《玄女六壬书》,不只是为奉行师命,亦是他站在了一个凡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俯瞰世间,对天下苍生的怜悯之情。

薛睿心中层层颤栗,一腔热血奔涌而出,他知道,那是共鸣。

“不破不立。”

闻言,云华眼中乍现了欣喜,抓起薛睿的手掌,激动地晃了晃,知己难得,何况这是他的亲生儿子呢。

薛睿看着这样的云华,再大的怨气都不见了,也许是父子天性,他越是理解云华,就越是恨不起他。

两个人之间那层隔阂不知不觉地消失了,云华神色明朗了许多,便又写到——“余姑娘知道玄女书是假的吗?”

薛睿摇头道:“我没有告诉她。”

云华小心翼翼地看着他脸色,问——“为何不告诉她。”

薛睿冷着脸道:“大提点何其敏觉,你不也是费尽周折才能蒙蔽他,阿舒道行尚浅,若让她知道玄女书是假的,难免会被大提点察觉,唯恐他一怒之下拿她泄愤。倒不如让他多做几日美梦,景尘和阿舒的婚事才有缓解的余地。”

云华一面感慨他用心良苦,一面又在意起另一个儿子——“景尘毕竟是你弟弟,你们兄弟二人,万万不可因为一个女子反目成仇。”

薛睿眼神闪烁,不置可否。

云华知道他与景尘并无多少手足之情,凡事不能强求,暗叹一声,不再尝试劝说他,免得弄巧成拙,招来他逆反之心。

父子一场深谈,确定了去向,再下来,就到了分道扬镳的时候。

。……

余舒一觉睡醒,就见薛睿坐在她床边,静静地不知看了她多久,她冲他笑了笑,胸口却隐隐作痛。

“阿舒,我们要去宁冬城投奔东菁王,明日一早上路,我们就在这里分开吧。”

至于为何不是边城,而是东北,她与他心意相通,怎会不懂。

“好。”

“我在京城有两处产业,不归薛家所有,一是忘机楼,一是城西的南林木材行,连同一干对我忠心耿耿的奴仆,一并交给你了。”薛睿摘下他从不离身的紫玉蝙蝠,仔细叮咛她:“这是信物,你回京之后,先到南林木材行去找贵大,向他说明情况,他会尽心尽力帮你打点清楚。另我在忘机楼藏酒的地窖地下,埋了五万两黄金,乃我私产,除了林福再无人得知,你可任意取用。”

余舒惊呼:“你哪儿来这么多金子!”五万两黄金,相当于五十万两白银还多,这么大一笔现钱,光是听着就让人晕头转向了。

“我游历在外,偶然在辽东一带发现当地贪官污吏私掘金矿,正是那时遇见姜怀赢,救过他一回,他脱险之后,带兵缴获了矿山,为了答谢我,便将从贪官抄家所得的黄金赠送与我。”

姜家是藩王,在他封地上发现的金矿,自然归他所有,只要上报朝廷,每年上缴税金与收成,就算是过了明路。

薛睿将紫玉蝙蝠放进她手心,正经道:“这是我的聘礼,你收下了,就不能再反悔。”

玉质冰凉,余舒却觉得手心发烫,就从被窝里坐了起来,伸长手搂住他的脖子,两眼通红地说道:“你把什么都给了我,我却没什么好给你的。”

薛睿轻笑,扯过被子披在她肩上,低头在她耳边说了一句话:“你已经把最好的给我了。”

他指的不仅仅是那一块落红,而是她全心全意地交付,以身相许,最是珍重。

。……

天不亮,金柯就套好了马车,将水囊和干粮通通检查了一遍,才让赵小竹去扶云华出门。

薛睿在余舒房门外站了许久,金柯看不下去,走到他身后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道:“要不我们迟会儿再走,你好歹和余姑娘道别一声。”

薛睿沉吸一口气,缓缓地吐出来,荡尽了心头不舍,转过身:“不必了,上路吧。”

***

云华他们离去后,余舒一个人在客栈住了两日,等到雪融天晴,她在镇上雇了一辆骡车,送她到临近的县城,找到一间镖局,趁着运镖的车马回京。

刚过了十五十六上元节,安陵城里到处张灯结彩的喜庆样子,年气儿未褪,余舒进城之后,就不声不响地离开了押镖的队伍。

她没有这样灰头土脸地回府,而是先找到南林木材行,见了薛睿的心腹贵大一面。贵大看到她手上的紫玉蝙蝠,什么话也没说,便将她请到楼上,奉上热茶热水,叫来一个小丫鬟伺候她梳洗,换上一身干净的衣裳。

等到余舒收拾妥当,稍事休息,才与贵大说起薛睿的去向。

“薛大哥和他的生父离开京城,为了躲避朝廷的追杀令,到别处避难去了,他临走之前,将他京中产业托付于我,让我来寻你打点。”

因为余舒手持紫玉蝙蝠,贵大毫不怀疑她的话,只是忧心忡忡地问道:“那我家公子现在岂不是很危险?”

闻言,余舒觉着这老奴的确忠心,便出言安慰:“放心吧,他去了一个很安全的地方,不过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了。”

一顿又问贵大:“我们离开京城这些天,京城里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动静吗?”

她和薛睿双双失踪,至今已有七八日了,大提点肯定是会想办法替他们遮掩,她那一家子倒好糊弄,可是薛家那里是瞒不过去的,就怕大提点和薛相已经撕破脸了。

贵大脸色有些不好,实话实说:“公子是初十那天晚上不见的,府里相爷隔天就派人到宁王府上要人,说是有人看见宁王的侍卫抓走了公子。”

余舒皱起眉头,薛凌南老谋深算,他怎么会想不到薛睿为何不见了。正如薛睿所料,薛凌南察觉到薛睿的身份暴露,不等大提点发难,就先发制人了。

“那后来怎么样了?”

贵大倒是打听地清楚:“宁王尚在宗正司监禁,王府乱作一团,交不出人来,相爷便到司天监要人。”

想当然宁王是交不出人来,正好给了薛凌南发作的借口,揪住宁王,要与他一同前往华珍园面圣。这个时候,大提点只能出面阻拦,声明皇上养病期间,不见外臣。

然而,这事皇上不能管,还有谁能管,无人监国,便无人做得了主,眼看这件事越闹越大,朝中人心惶惶,朝政耽搁不前,终于有一种不满地声音爆发出来——为何不立储呢!?

第七百五十六章 畸形

兆庆帝从年前病到年后,说是去了华珍园养病,可是心眼通透的人都瞧出来了,皇上这是快不行了。

本来宁王监国,就有许多人心存忐忑,只怕兆庆帝突然驾崩,宁王顺理成章就是下一位皇帝,所以当日大提点宣布由宁王监国,会招来众多反对声。

孰料宁王被人揭发与当年十公主横死有关,落得一个戕害手足的罪名,风光没几天就栽了个大跟头,丢掉了唾手可得的大位。

于是朝中就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余下几位皇子蠢蠢欲动,党派之争,一触即发。在这节骨眼上,曝出薛家大公子被宁王府的人抓去,薛凌南到司天监找宁王要人不成,便要揪着宁王去面圣,被大提点一句“圣上养病期间不见外臣”挡了回去。

这下子可就捅了马蜂窝了,国不可一日无君,既然皇上不管事,那就赶紧立太子吧!

朝中立储的呼声一日高过一日,作为兆庆帝离京之前钦点的辅政大臣,大提点,尹相和靖国公三人府上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尤其是在立储之事上拥有一票否决权的大提点,简直是被人搅地焦头烂额,不胜其烦。

这一日下午,朱慕昭刚刚劝走了几位结伴而来的老臣,就听底下人禀报说,有探子看见余舒回府了。

朱慕昭眉头一松,对着下座的任奇鸣笑道:“还好她没有犯糊涂,不然我就为难了。”

任奇鸣起身为他添茶:“既然人回来了,就尽快安排婚事吧,再耽搁下去,又不知会惹出什么事端。”

“正该如此。”

朱慕昭转头便派人去请余舒过来一叙。

***

余舒回到宝昌街府邸,才知道她失踪的头天晚上,大提点就派人来送信,家里人只当她是因为公事出了一趟远门,等她回来,赵慧嘴上直发牢骚:“你这个女官儿当得好不辛苦,大过年的没个安生。”

余舒没有解释,赵慧心疼她劳碌,没再多问,就张罗着给她准备吃喝,让她先回房去躺着。

过了十五十六,贺芳芝的医馆重新开张,余小修白天就跟着他去学抓药,半晌听说余舒回来了,便有些坐不住,向贺芳芝告了假,一溜儿跑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