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薛长庆也犹豫了,他当然是喜欢儿子的,他甚至觉得爹娘这么对他就是因为他没有儿子。要是再生个儿子,就静宜这性子估计看孩子都看不了,他们夫妻更头疼。而且就算真过继出去了,她日后还能真的不认爹娘?四岁了都记事了,长大了也该孝顺他们的。

薛长庆开口道,“我同意,把静宜过继给三哥三嫂。”

作者有话要说:推荐一本基友的文

《我在娱乐圈捉鬼》by吐泡泡的红鲤鱼

【文案】当国师和太子殿下都穿越到了现代娱乐圈…

大家发现,原本满是黑料的流量明星亓深摇身一变,把捉鬼事业在娱乐圈做的风生水起。

吃瓜群众表示:在他深不见底的黑料里,我看到了他的真心,是本命的感觉了!

亓深:没有鬼捉的日子好无聊!

还未从亓深的转变中回过神来,大家又发现影帝钟伦把之前要退圈的消息给删了。

粉丝表示:惊喜啊!!

钟伦:不退了,帮老婆拉拉生意。

粉丝:…?!

第五十一章

他能答应, 薛云白一点都不奇怪, 就这两口子自私自利的态度, 跟陆明轩的爹娘也差不多了, 可以说一丘之貉, 要是这四个人凑在一起。

呸,那才是灾难。

许大海对这两口子也已经无语, 按照谢兰英说的写好,又从口袋里掏出印泥让大家一起摁了手印,“今天天晚了, 明天一早一起去公社分户口。”他看了眼薛静宜道,“要是真的过继, 那也一起去,户口要分出来的。”

孙平张了张嘴, 被薛长庆拉了一把没吭声。

谢兰英将薛静宜递给孙平, “你们今晚把孩子带回去好好想想。”

孙平心不甘行不愿的将薛静宜接果然然后放到地上, 叫上薛长庆一家三口就走了。

他们一走,屋里的人唉声叹气起来, 张绣道, “我就这么一说, 没想到他们真的同意了。”

谢兰英冷笑道,“孙平嫌弃静宜是女孩又不是一天两天了,我今天早上还听你二大娘说孙平在家动辄打骂静宜,意思是静宜挡了她生儿子,不然他们能这么轻易松口?”

张绣叹气, “他们要过继就过继吧,往后静宜就是我们亲生的闺女,正好和三妞狗子做个伴。”

这几年灾荒她也没怀上,而且吃的也不好,往后能不能怀都不一定了,她总觉得家里就一个孩子太少了些。而薛静宜又是个可人疼的孩子,明明和狗子一般大,可瘦瘦小小的跟两岁多的孩子是的,若是到了她跟前也好,有狗子在弄点好吃的多养养也就胖了。

当然孩子还是在亲爹娘身边的好,只是薛静宜摊上这样的亲娘,还是算了吧。

他们自然不知道,孙平和薛长庆带着薛静宜回家之后是如何的洗脑。

孙平戏精上身,抱着薛静宜就哭,“静宜啊,你被怨恨娘啊,娘也是没办法啊,爹娘没本事,如今不能养活你了。你爷爷奶奶大伯三伯他们又心狠,不肯给咱们活路,娘为了让你吃饱肚子只能忍痛把你过继出去了啊。”

薛静宜被孙平抱着瑟瑟发抖一声不吭。

孙平继续眼泪攻势,“以前咱家日子好没关系,现在咱家不行了,爹娘也不想把你过继出去啊。我的闺女啊。”

一旁的薛长庆也道,“就是,他们若是不逼咱们,咱们能舍得把孩子过继出去吗?”他看着薛静宜道,“静宜你放心,等爹出息了,爹就把你接过来。但你要记着,我们才是你的亲爹娘,他们都是拆散咱们的坏人。”

薛静宜仍旧一声不吭。

薛长庆皱了皱眉,“这孩子咋一句话也不说呢?”

孙平撇嘴,她闺女这样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要是嘴巴能像他们这么甜,他们至于不喜欢她吗。

薛长庆仍旧道,“静宜啊,到了三大娘家一定要乖乖听话,不然他们不给你饭吃的。”

“就是,特别那个狗子,看着心眼就多,你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千万别让他欺负了。”孙平继续教导闺女,自打生下来,这大概是头一次这么上心的教了,“唉,要是受了欺负你就忍忍,等你长大了就好了。”

“静宜啊,你可别忘了啊,我们才是你的亲爹娘。”

“爹娘也是为了你好啊,为了你能填饱肚子,爹娘委屈啊。”

“静宜啊,你以后可得孝顺我们啊,我们为了你受了多大的委屈啊。”

“静宜啊…”

“静宜啊…”

薛静宜小小的脑袋里嗡嗡直响,她有些不明白,为啥爹娘都要把她给三大娘了还让她记得他们是亲爹娘,还让她以后孝顺他们?往后他们都不是她爹娘了她也得孝顺?

薛静宜几乎一夜未睡,一整夜就听孙平和薛长庆的叨叨了。

天一亮,薛长庆就带着薛静宜去了谢兰英那边,家里人都起来了,薛长河和薛长岭正按照昨天说好的把救济粮称出来,这会儿大队长在这当见证人。

见薛长庆来了,薛长河便将他那份粮食推给他,“就这些了,你赶紧背回去,这些粮食可是要吃到秋收的,你们紧着点吃,往后过日子就要靠自己了。”

薛长庆看着两袋子玉米面不禁有些黑脸,就这些还要吃到秋收?还得俩多月吧,而且天天吃玉米面,腻不腻啊。

“大哥,昨晚的饺子还有没?”昨晚光顾着生气了,饺子都没吃竟然就走了,这会儿说起来他都觉得自己亏了呢。

薛长河也不在乎这点了,将剩下的饺子拿给他,“回家吧,待会儿去公社办户口。”

于是薛长庆就直接将薛静宜交给薛长河,然后用小推车推着粮食回家去了。

薛静宜嘴唇干涸,薛长河皱了皱眉带她进屋喝水,薛静宜突然道,“大爷,我爹说以后要孝顺他们,他们都不是我爹了我还得孝顺他们吗?”

听到孩子这么说,薛长河先是一愣,接着就在心里暗骂薛长庆不是东西,感情孩子这么没精打采的是因为昨晚被这两口子炮轰了一晚上啊。

“别听他们瞎说,往后你就是你三大娘的孩子,你三大娘对你和对三妞姐姐是一样的。”薛长河安慰道,“以后就不用挨打受骂了。”

“真的吗?”薛静宜有些不敢相信,小小的孩子眼中全是迷茫,“那我爹娘是不是就是不要我了。”

薛长河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了,正好张绣进来赶紧将孩子给了张绣。

张绣领着薛云白进来,将俩孩子抱上炕,笑道,“以后你俩就是兄妹了,狗子要让着妹妹,听见没?”

薛云白看着这个突然来的便宜妹妹点点头,“妹妹。”

薛静宜小声的喊了声,“狗子哥。”

薛云白板着脸,“叫哥。”

“哥。”薛静宜小心翼翼的喊了声,见他脸上有了笑容也偷偷松了口气,看来三大娘和哥哥是不会欺负她的呢。

张绣端了早饭过来让俩孩子吃着,转头也去忙活去了。

说是分家其实也就是把薛长庆一家子分去,再就是他们的户口本分开,一大家子照常在一起吃饭干活,和以前没两样。

饭后薛长庆和孙平都来了,连同许大海一起去了公社办户口。

等大家都回来的时候薛静宜就成了三房的孩子了,至于薛长庆和孙平则想趁着农闲的时候赶紧造孩子去了。

薛静宜就这么被薛长庆两口子抛在脑后,然后在三房住下了。

薛云白一直跟着谢兰英和薛大柱睡,所以薛静宜就让张绣搂着睡。

一直到了中秋的时候,薛家突然又有了事情。

薛大姑没了。

来报丧的是薛大姑的儿子张玉锁,哭哭啼啼的说他娘饿死了,话里话外的还颇有怨恨薛家不接济他们的意思。

谢兰英乍一听自己闺女没了,整个人精神都不对了,“咋就没了呢?”

张玉锁抹抹眼泪道,“我娘是饿死的。”

“饿死?”谢兰英有些不敢相信,“这灾年都过了,还发救济粮了,还能饿死人?三年灾害没饿死,现在倒是饿死了?”

张玉锁支支吾吾道,“我们家人口多,吃的不够,娘来家里借粮食,大妗子不借还把娘骂了一顿。”

看着他红口白牙的无赖人,何小翠都要被气笑了,“娘,您知道大姑姐咋说吗?她说她婆婆饿的厉害,儿子饿的厉害,男人饿的厉害,家里需要粮食,让咱们借点,然后我给她拿杂面馍馍垫垫肚子,她还不肯吃,说是家里穷,得拿回家去分着吃,娘她都这么说我还能说啥?咱们家也是遭了难的,有余力我也想帮,而且大姑姐哪回来是空着手回去的?”

张玉锁被她说的面红耳赤,“我、我娘大老远来那么一趟,就给那么一点,我们都吃不够,我娘咋捞着吃了。”

薛云白听的有意思,迈着四平八稳的步子过来,看着这个传说中的表哥道,“表哥的意思是我们给的少了,然后不够你们一家人吃,然后我大姑没的吃所以就饿死了,是这意思不?”

“是…”张玉锁哄着眼睛道,“我们村都穷,好多人都饿死了,你们村就没人饿死,肯定是有粮食,我爹说了我们村为了国家建设大力交公粮,你们村不交所以有粮食。你们不借给我们,所以我娘才饿死的。”

谢兰英都听呆了,“我闺女饿死了?呵呵,因为娘家粮食给少了?”

薛云白看她这样子有些担心,“奶…”

谢兰英惨白着脸坐下摆摆手,“没事,狗子,去将你爹和大爷叫来。”

“唉。”薛云白应了一声就跑出去了。

过了没一会薛云白和薛长岭还有薛长河都回来了,一听薛大姑饿死了,顿时道,“娘,咱不能就这么算了。”

张玉锁看着他们有些懵了,他明明是来讨说法的,咋他俩舅还不能这么算了呢?

谢兰英抹抹眼泪站起来,走到灶房抄起菜刀出来了,“老大老三,叫上你爹,再叫几个本家的,去张家庄找他们老张家算账去。”

“姥娘,舅舅,你们这是干啥?凭啥找我们家算账?我娘死了我们就够伤心的了,你们咋一点同情心都没有啊,我们还没找你们算账呢。”张玉锁看谢兰英拿着菜刀不敢阻拦,就拦着薛长岭和薛长河。

“大舅,二舅,你们之前要是能多借我娘点粮食,我娘也就不至于饿死了,你们得给我们一个说法。”张玉锁来时想起他奶的嘱咐,顿时来了底气,“你们是娘家人都不管我娘,就得给我们老张家一个说法。”

他的说法太过清奇,让薛长河兄弟都懵了一下,“你娘嫁人都多少年了,还得我们养着?不光养着她还得养着她全家?我们给粮食还错了?”

张玉锁梗着脖子道,“不该给那么少。”

薛云白的三观又被刷新,心道这张玉锁不愧是大姑的儿子,真是亲生的,一点假都没有。

第五十二章

薛云白看着张玉锁, 板着脸问, “爹娘养儿女是为啥?”

“养老啊。”张玉锁不假思索的说, “连这个都不知道, 你是傻子?”

薛云白也不生气, 继续说,“大姑是爷爷奶奶的闺女, 那是不是该孝顺爷爷奶奶?她孝顺了吗?”

“可是…”张玉锁想狡辩但是脑子跟不上,不知道如何辩解。

薛云白看着他不肯放过他,“爷爷奶奶生她养她, 她不知孝敬爹娘反而整天想把娘家的东西弄去贴补婆家,这样的闺女是孝顺的闺女吗?都说女婿如半儿, 大姑不孝顺,姑父也不知道孝顺岳父岳母, 表哥你也不知替爹娘孝顺我爷爷奶奶, 你们老张家还好意思来我家说我家错了?我家哪里错了?我家粮食借少了就是错了?那你们借了那些还了吗?”

张玉锁被薛云白说的哑口无言, “可是…可我娘死了啊。”

“对啊,你娘死了。”薛云白冷漠道, “你娘是被你们老张家吸干血饿死的, 不是我们老薛家给饿死的, 我们给大姑的粮食是给她糊口填肚子的,可最后粮食都进了你们老张家人的肚子,却饿死了我们姓薛的,表哥,你告诉我到底是谁的错?”

谢兰英反应过来, 也顾不上哭了,对薛长岭道,“老三,还等什么,带着人去老张家讨个公道,我倒是问问,老张家到底把我闺女带回去的粮食给谁吃了,凭啥带粮食回去的饿死了,他们老张家却一个个都好好的。”

“姥娘,您不能不讲理啊。”张玉锁急了,“明明是你们的错凭啥赖到我们老张家头上。”

“呸。”谢兰英如今恨毒了姓张的,她咬牙道,“我家借粮那是给我闺女吃的,可不是给你们这些白眼狼的,老三老大,咱们走。”

回头见薛云白兴致勃勃想跟着,薛兰英柔声道,“狗子乖乖在家,奶和你爹他们去去就来。”

谢兰英虽然生气薛大姑脑子糊涂,可真的没了,她还是很心疼的,毕竟是她生的,总是做不到说放下就放下。

薛长岭和薛长河也挺生气的,薛大姑每次来都会多少带点粮食回去,可现在居然饿死了,这传出去才真是天大的笑话,他们今天势必要讨回一个公道的。

薛云白知道这事儿他不好跟着去,便对薛长岭道,“爹,老张家教训归教训,但得让他们知道是老张家欠了咱家的不是咱家欠了他们的。他们不是借粮了吗。让他们写借条,不写就打断他们的腿。”他顿了顿,“就打我姑父,就说他们老张家心肠歹毒,我大姑带着粮食回来不给她吃然后饿死了。咱们是娘家人,打他们一顿外面也向着咱们的。”

“他们就算写了借条也还不上的。”薛长岭鄙夷道,“一家子好吃懒做的,也就你大姑傻乎乎的天天累死累活不舍得吃喝。”

薛云白叹气道,“写借条不是为了让他们还,是要抓住他们的把柄让他们往后不敢再来闹,不然往后三天两头的来闹或者要粮食那可咋整,咱家的粮食又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凭啥给他们。”

“咱家的粮食…”薛长岭暗搓搓的说了一半咽回去了,他们家的粮食可不就跟天上掉下来的差不多吗。

薛云白不高兴,梗着脖子道,“总之,听我的。还有,咱家的粮食也是我耗费心力弄回来的,累着呢。”

薛长岭赶紧应下,然后追着薛长河和谢兰英出去了。

张玉锁又急又气边喊着追了过去。

薛云白见他们都出去了,站在门口瞅,过了没一会儿就看见三爷爷家的几个叔叔哥哥们抄着家伙跟着薛长岭走了,薛云白担心他们真打出人命来,赶紧迈着小短腿跑过去,拉着薛长河道,“大爷,可别把人打坏了,教训教训就行了,关键的让他们写借条。把大姑从家里借的粮食都写上,要是借钱了也得写上。”

薛长河没想到侄子这么点小人想的这么周全,赶紧应下来,还担心那家人没笔,让本家的一个侄子回家去拿了。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去了张家庄,没多久薛大柱也回来了。

薛大柱得知闺女的死讯,坐在院子里半下午没动弹,一双眼睛也不知道看着哪里,反正薛云白看着都有些心酸。

一直到了傍晚,谢兰英和薛长岭一行人才回来,只是大家脸上都没什么喜色,搞的薛云白还担心了一下。等他拉着他爹偷偷问了一声才知道,事情挺顺利的。

可再问别的,薛长岭就叹气,而且薛云白明显察觉出谢兰英的难过,做晚饭的时候薛云白听着谢兰英在里间和薛大柱哭。

“你是没瞅见大妮子啥样了,瘦的就剩一把骨头了。”谢兰英哭道,“老三说看着也就像个五六十斤,身上是一点肉都没了啊。”

“他们老张家实在欺人太甚。”薛大柱气的咬牙切齿声音都哽咽了,“之前几年大妮子逢年过节的回来要点粮食,那时候瘦是瘦点,但好歹有个人样,来了老大媳妇就给弄点吃的,可她自己又不肯吃,非得拿回去给一家子吃,老大媳妇说多了她还不高兴。今年倒是没来,可这才多久就…”

薛云白站在门口听着老两口的谈话,不禁叹了口气。

谢兰英哭的上气不接下气,“今天,张家让张玉锁来,还想着趁机敲咱家一笔…就听说我回来了,拿钱回来了…他们就想趁着大妮的死弄一点。他们咋这么狠心呢。”

而且那家人不光老的狠心,就连小的也狠心,当真就不管他们娘,只顾自己饿肚子。

这次去谢兰英还知道,张家不仅饿死她闺女一个,老四家的儿媳妇也饿死了,一同饿死的还有老四家的小闺女。

只是老四媳妇的娘家也是窝囊废,闺女和外孙女都饿死了都不敢去找老张家算账,只看到薛家去人了,才象征性的跟在后面叫唤几句,而且还是为了讹老张家一点钱。

对这样的人家,薛家人也不指望什么了,就按照事先说好的,二话不说拿着话柄将张家姑父打了一顿,又逼着让他们在全村人的面前写了借条。

也是张家人做事不地道,饿死儿媳妇喂饱儿子孙子这事儿在农村其实并不少见,但像张家,薛大姑是从娘家带回来的粮食,结果你们把粮食吃了把人家闺女饿死了,这就不厚道了。

薛家人不管其他人怎么想,摆明了立场,拿到借条直接扬言他们薛家不认张家这门亲了。

到最后张家人也是无可奈何,本来就不占理还想去讹人家这不是找事吗,更何况薛家可不是一般人家。

人家部队里头有人!

薛家虽然大获全胜归来,但薛云白还是注意到谢兰英和薛大柱的情绪好些天都没缓过劲儿来。

中秋节那晚,一家人吃了团圆饭,早早的就都去歇着了。

薛云白吃着从御膳房拿出来的葡萄坐在炕上,看着谢兰英发呆。

谢兰英这么发呆有一段时间了,谢兰英有时候都担心。

薛云白挑了个大的葡萄扒了皮凑到谢兰英嘴边,“奶,吃葡萄。”

谢兰英回神,笑了笑,“狗子真乖。”

薛云白闻言咧了咧嘴,然后道,“奶,我想去上学。”

“奥,对,差点忘了。”谢兰英也终于想起来在东北的时候答应过让他去上学,便对薛大柱说,“你抽空去公社小学那边问问让狗子去上学?”

她想了想三妞和四妞的年纪,便说,“让三妞和四妞也一起去上学吧,姐弟三个也有个照应,不然狗子一个人咱也不放心。”

“小了点吧?三妞和四妞倒是可以上了,你不说我都忘了这回事了,这几个孩子也不知道提。”薛大柱懊恼道,“狗子要不要晚上两年?”

薛云白不干了,“爷,我不小了,四岁半了,上学可以了,我要上一年级。”

薛云白自打知道这个世界的文字和他们大周不一样就迫切的想去上学,尤其是看别人用钢笔写字那就更稀罕了,看着就比毛笔写的容易。

薛大柱松了口气笑了笑,“好,咱狗子去上学,然后考大学。”

“大学是啥?”薛云白觉得自己成了土包子了,都不知道啥是大学,莫不是考状元?

薛大柱想了想道,“爷也不知道,可能跟考状元差不多吧。”

“哦。”薛云白顿时有些心虚,上辈子太傅还有各种老师给他上课,他都…

啊,想起往事一言难尽,他的心思那那时候估计都用在看话本子上了。

啧啧,要是他考不上大学该咋办啊。

薛云白顿时有些心虚,他讪笑着看着薛大柱道,“爷,我觉得考状元就算了…”

“那不一定,爷觉得狗子肯定能考上大学的。”薛大柱自豪道,“谁家的孩子能有咱狗子这么有福气,粮食咱都能弄的来,咱还能考不上大学?每年都有那么多学生考上大学,咱狗子肯定也能考上。”

“好多?”薛云白听到这个有些意外,“状元不就一个吗?”

薛大柱道,“可状元之外也有第二三名这种吧?”他也不是很确定了。

“哦。”薛云白失落的应了一声,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他觉得就他肯定是考不上的。

不过这些之外还有二甲还有同进士,他觉得他或许用功一下考个同进士这类的?

虽然有些没出息,但是总比啥都考不上要强啊。

谢兰英看着爷俩在那商量上大学的事,不由道,“这小学还没开始上呢就考虑大学的事了,你们想的也太早了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