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蓁品评了片刻, “皇上这是没少写春条吧。”

萧谡道:“也写不了多少,最多就是赐给几个近臣,写多了就不值钱了。”

冯蓁“噗嗤”笑道:“谁还能拿出去卖不成?那我需要写多少条呢?”

萧谡招来杭长生问了问, 杭长生仔细回了道:“平阳长公主府上按照惯例是要赐春条的,光禄卿谢大人的夫人是少见的全福人,京兆尹曾家出了个节妇……”

冯蓁道:“怎么赐个春条弄得跟表彰大会似的,我难道不能看谁顺眼就赐给谁么?”

“总是要褒善抑恶的。”萧谡道。

冯蓁也不能反驳,只道:“看来不管做什么都不能随心所欲。”

萧谡重新握住冯蓁的手腕道:“随心所欲都是相对的,至少你可以选择把春条赐给谁,她们却不能选择能否被赐。”

冯蓁侧头看向萧谡,“皇上,有没有人跟你说过,你很会忽悠人?”

萧谡的手在冯蓁腰上掐了一把,原意本只是小小惩戒一番,可手一按下去,弹软吸人,就有些变了味道。

冯蓁明显地感觉到萧谡的呼吸不对了,她想往后退一步,却被萧谡扣着腰反而还拽过去半步,以至于两人严丝合缝地贴在了一起。

杭长生早就见怪不惊了,低着头弓着腰,悄无声息地出了门,还不忘转身掩上大门。

他走到门口还能听见冯皇后低声抱怨道:“不行,待会儿要大妆的,会来不及。”

“你穿什么都好看。”这是皇帝的声音。

冯皇后的确穿什么都好看,只是待会儿是元旦朝贺,服饰是有仪制的。而且每次彤史上多出一笔后,冯皇后的脸都粉润润的,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春日桃花灼灼的气息,让人很难忽略,杭长生颇为替冯蓁操心。

最重要的是元旦朝贺一整日下来,皇后的体力就是没被消耗也只能勉力支撑,如今……

许久之后,冯蓁一边打呵欠一边由着宜人伺候她穿衣,这吉服里三层、外三重,繁杂沉重,压得冯蓁好几次险些跌倒,主要是腿太软。

保宁殿里只有榻,没有床,所以对肢体力量要求颇高。

“娘娘,醒醒。”宜人轻轻推了推坐着都睡着了的冯蓁的肩膀,“该去昭阳宫了。”

冯蓁就那么迷蒙着一双雾气漫漫的大眼睛像个傀儡似地被宜人扶着上了凤辇,她坐在昭阳宫的凤座上时还打了个哈欠,眼泪都快出来了。

冯蓁原还想着要看看谁顺眼才送春条,结果实在打不起精神来看那乌压压的一片发髻的主人都是谁,也自然没精神留下一些贵夫人说话。只让宜人按照杭长生提供的“十大杰出妇女”的名单给那些人赐了春条。

众命妇也见惯不惊了,去年冯皇后就是一副高冷模样,谁也瞧不上,不会留任何人说话,今年也不例外。

不过去年私下议论冯蓁的人都是撇嘴的,但今年么,情形不一样了,明明是同一举动可在众人口中就不一样了。

“皇后娘娘的字可真有精神啊,我家府上还供着昔年孝端皇后赐的春条呢,字却不如冯皇后的柔润福态。”三朝老臣家的媳妇道,她昔年也是有名的才女,如此点评冯蓁的字还算有公信力度。她嘴里的孝端皇后就是元丰帝的元配皇后。

“是呢,瞧着就有福气。”

“哎,皇后娘娘的模样,那是千万人里也挑不出一个来的,自然是天生就带着福气降临的,能得皇后娘娘的春条,可真真是沾福了呢。”

这个元旦之后,冯蓁立马就荣升为了最有福气的皇后。

可不是么,生得那般天上无双地下没有,又独宠后宫,几人能有这样的福气啊。再且,命妇嘛都是过来人,冯蓁脸上那掩也掩不住的春冶粉漾,一看就是滋润得很好的模样。有眼尖的在冯皇后偶然侧头的一刹那,还看到她耳根后可疑的红痕。

顺太后也看到了,元旦晚上有家宴,只有皇室近亲才能获邀,冯蓁换下了厚重的吉服,穿了寻常宫裙,领口没那么高,脖子后的痕迹偶尔就会显露出来。别问为什么前面没有。

萧谡就是再敢撩火,也不可能在冯蓁照镜子看得见的地方肆意妄为。

如今皇室凋敝,元丰帝四个儿子,一个死,一个圈进,反倒是风流成性的二皇子还活得好好的。萧谡为了展现他兄友弟恭的一面,还给萧证加了双俸。

其他的皇室近亲,就只剩下元丰帝的两个弟弟了,其中一个还重病缠身来不了,所以这家宴可热闹不起来。

是以,顺太后的心思就全放在了冯蓁身上,看到她脖子上的痕迹就觉得羞耻,少不得得敲打冯蓁一下。

在冯蓁敬酒时,顺太后没急着端起酒杯,只冷着脸道:“皇后你打量打量这家宴,别人家都热热闹闹的,倒是咱们天家冷冷清清的。你也该贤德些,早日为皇帝开枝散叶。”

冯蓁唯唯称是。

顺太后道:“吾知道你只是嘴上答应,私下里却是将皇帝缠得紧,你倒是闲来无事可以静养,难为皇帝日日夜夜还要处理政事,你瞅瞅……”顺太后看向萧谡,本想说你看看皇帝的脸色多憔悴的,可她就算是太后也没办法指驴为马。

要说冯蓁的脸上是粉润柔浥,那萧谡脸上用红光满面来形容也不为过,精光内湛,丰神朗阔,怎么看都是一副龙精虎猛的龙马精神。

“总之,开枝散叶才是正理儿。”顺太后尴尬地咳嗽了一声道。

冯蓁点头称是。

一时舞姬上场时,顺太后才饶过了冯蓁。

冯蓁回到萧谡身边,轻轻地吐了口气。

萧谡举起酒杯挡住自己的嘴道:“又老生常谈呢?”

冯蓁哀怨地看了萧谡一眼,可不是么,又不是她拦着萧谡不准纳新人,而是萧谡自己极其热衷双修,采阴补阳,这人一向是“唯利是图”。

家宴还没熬到午夜就散了,宫中舞姬萧证也染指不了,冯皇后他更是看都不敢看,自然没趣。老皇叔老眼昏花,有心无力,早早就开始打瞌睡了。

冯蓁贴在萧谡肩头道:“今晚的家宴的确有些冷清呢。”如果多几个人可以打马吊倒不失为赏心乐事。可惜她不敢跟萧谡提,提了贤惠没落着,反而会让萧谡觉得她心里不是真正有他。

总之,他们之间,萧谡才是那朵白莲花。

所以行那赏心乐事时,冯蓁咬着萧谡的耳朵轻轻地换了个称谓叫他,激得萧谡一时没忍住,“龙颜大怒”,逼着冯蓁配合他。

冯蓁就知道,每个人的心底都有阴暗面,尤其是床榻之间,狭窄的空间里可以没脸没皮、没羞没耻。她心里不免有些得意,这种将萧谡掌控在股掌之间的感觉挺满足人的虚荣心的,她不由想,这就激动啦?姐姐可是许多大招都还没放呢。

萧谡倒是没想到冯蓁如此放得开,他原顾着她年纪小,又心思单纯,稍微过火一点儿的事儿那是想都不敢想,就怕惹恼了她。如今她既然知道了何为情趣,自然要善加利用。

一时掌管彤史的黄女官脸色就更难看了,看到杭长生时真恨不能吐他一口唾沫,骂一句佞臣。

正月里车骑将军宋海递了牌子进宫谢恩,萧谡却也好奇他的腿,见他进殿时再不用拄拐杖,而且步履生风,又见昔日雄风,不由也是惊奇。

宋海跪下磕头道:“皇上,臣的腿全好了。”他一张嘴就是哭音,自然有作秀的成分,但心意却是是实打实的。

说腿全好了当然有些夸张,但前几日下暴雪时,他的腿都没再发寒,血脉畅通无阻,是以宋海赶紧递了牌子进宫谢恩。他也是没想到那一罐子粥喝下去,这腿真就活泛了,冯皇后还真是奇人。

“皇后的粥就这般神奇?”萧谡笑道,“怎的其他人身上也不见有这样的奇效?”

“臣也不知呢,大概是皇上和皇后娘娘眷顾臣下吧。”宋海道,“臣无以回报,只愿能为我华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臣跟臣妻日日在佛前祈求皇上和娘娘能长命百岁。”

“别学那些人油嘴滑舌,朕看重你的地方是肯实心用事,带兵清廉,军风整肃。”萧谡道。

宋海自然唯唯,一个劲儿地谢恩和表忠心,然后哭着脸道:“皇后娘娘对臣有再生之恩,臣不能于膝下叩头谢恩,实是汗颜,惟愿娘娘凤体康健,长命无忧。”宋海可不是个铁憨憨,他心里头清楚得紧,冯皇后独霸后宫,枕头风的厉害程度堪比海上的飓风。

太熙帝老奸巨猾不易讨好,但冯皇后却还是稚嫩的小姑娘,要打动她的心可容易多了。她才是自己能抱住的最粗的大腿。

婚前不论,打从冯蓁走进禁宫的那日起,朝中大臣就没有见过冯蓁的。其实冯蓁在闺中时,见过她的人也不多,她本就不爱出门做客。即便做客男宾女客也都是分开的,是以宋海还从未见过这位传闻中的冯皇后,不过他夫人倒是说起过,说皇后乃是天下绝无仅有的绝色。

宋海想象不出能是怎样的绝色。所谓的绝色大都名不副实,毕竟每个人的喜好不同,所以眼中的绝色也不同。

宋海曾经倒是遇到过一个堪称绝色之人,是某个西羌土酋的小女儿,可惜没捉住,那是唯一个让他动心想破坏自己立下的军规的女子。当然都是老皇历,那会儿毕竟年轻,容易冲动。

萧谡让杭长生去打听了一下冯蓁在哪儿,回说是在御花园里挑选梅枝。

萧谡站起身道:“走吧,你也正好去走走,让朕看看你的腿,是不是真能重担大任了。”

昨夜下了一场大雪,如今风停雪住,地上却铺上了厚厚一层银白,靴子踩在雪地里发出“沙沙沙”的响声,萧谡道:“如何,这天气里走路可还能行?”

宋海大步流星地走了几步,表示自己真的已经全好了。

“今年的天儿比往年都冷些,如此也好,瑞雪兆丰年,你的腿也好了,真是天佑我朝。”萧谡心情愉悦地道。

两人继续前行,刚进御花园没几步,就见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了上来,眼见着皇帝一行,想躲又不敢躲。

杭长生看了直眼睛疼,给那小太监使了个眼色,往旁边横着走了几步。那小太监赶紧上前在他耳边嘀咕了两句。

杭长生脸色一变,赶紧走到萧谡跟前,低头小声地禀了两句。宋海没敢听,退了好几步远,这点儿眼力劲儿他还是有的。

萧谡一听脸色也变了,回头看了看宋海,对杭长生道:“你陪着宋车骑在御花园里逛逛。”

宋海目送萧谡快步往西边儿去,回头问杭长生道:“杭总管,这是出什么事儿了么?”

杭长生摆摆手,“没事儿,只不过对皇上来说,皇后娘娘的一点儿小事儿那都是事儿。”

冯蓁是静极思动,御花园里的太液池,冬日那就是天然的滑冰场,她年前就画了样子让人给她做冰刀鞋,今儿可算是改得符合她的要求了,所以按捺不住地想来试试。

萧谡那边派人打听她的动静儿,她怕萧谡不同意,就谎称自己是去摘梅花插花瓶,然则其实是往太液池溜冰去了。不仅如此,冯蓁还私下让人给自己做了滑雪板,用鹿皮包裹的,只是还没地儿试。

天朝的女孩子,从小就辛苦,舞蹈班、声乐班冯蓁都上过,花滑也上过,后来兴趣班主攻舞蹈后才放弃花滑的,现在重新捡起来还真不困难,九转玄女功让她的身体可以在极其不可思议的情况下保持平衡。

萧谡看到冯蓁时,她刚刚空中转身三圈后像一只灵巧的蝴蝶平稳落地,赢得湖周看热闹的宫人齐齐的喝彩声。

不过这喝彩声在看到萧谡的那一刹那,瞬间硬生生地被切断了似的。

第126章 副产品(上)

这当口冯蓁正在原地转圈呢, 听见喝彩声没了,有些惊讶地停住脚往湖边一看,方才知道原因了。

冯蓁踩着冰刀, 优美地滑到萧谡的跟前, 屈膝行了礼,微微喘息道:“皇上怎么来了?”

“这湖上的冰你叫人试过没有?如今已经开了春,冰都开始化了, 掉进冰窟窿里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萧谡沉着脸道。

冯蓁不以为意地道:“宜人已经叫人试过了, 没事儿的。”

萧谡见冯蓁没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脸色这才好了些。上回她“跳楼”那出戏, 让萧谡至今心有余悸,他看得出冯蓁是敢于玩命的人。

萧谡抽出冯蓁的手帕替她擦了擦鼻尖细碎的汗滴, “你会照顾自己就行,还要滑么?”

冯蓁点点头, “嗯,好容易有机会动一动,不然都快成木头了。”

“那你别弄那么多花样,汗流浃背的一经风就容易生寒, 你又吃不下药, 还记不记得跟朕吵着要肉吃的经历了?”萧谡问。

冯蓁“嘻嘻”一下, “知道啦。”

却说宋海这边离开了太熙帝后就往朝日明月楼去了,当年他建功后曾跟随元丰帝登上此楼,此刻很想回忆一下当年的荣光。

谁知到了五楼,却见往六楼去的楼梯上加装了门板, “咦,这是怎么了?”宋海问杭长生,他以前来的时候可没有门板的,能一直上到顶楼。

杭长生笑了笑,“皇上让封住了,这六楼以上只有帝后两人才能进去。”

宋海听了略觉遗憾,走到窗外的围廊上向远处眺望,正好能看到太液池。池畔此刻站了不少人,似乎都在看湖上的那只蝴蝶。

因为隔得太远,冯蓁在宋海眼里可不就只有蝴蝶一般大小。但见她的衣裙回风飘雪,猎猎纷纷,时而旋转成一个完美的圆,时而舞成一面随风的扇。

腾挪灵动,回旋如意。足以见冰上嬉戏的人技艺异常的高超,他远远看着都被那种技巧的美给震撼了。

杭长生见宋海看得太痴迷,不得不出声提醒道:“那是皇后娘娘。”

宋海吃了一惊。

“先才皇上就是担心皇后娘娘这才匆匆离开的。”杭长生继续道。

宋海朝杭长生笑了笑,知道这位杭总管是在好心提醒自己。

过得一会儿,见冰上嬉戏之人离开了,杭长生这才领了宋海下楼,往太液池边去迎帝后。

冯蓁刚滑完冰,身上正热着,却又因为寒冬腊月的并不见多少汗珠子,身上最是暖和的时候,于是连披风也不肯要。

宋海见着冯蓁时,她正与皇帝并肩从游廊一侧转过来,她穿的什么宋海都没留意到,只是照面的一刹那,就好似山崩海啸一般将他整个人都淹没进了感官里,久久回不过神来。

等他慌乱地清醒后,却又不敢再抬头,低头只看得见皇后的裙角,以及裙角下露出的一角珠鞋。

龙眼大的明珠随意地嵌在鞋面,鞋尖上为了防软鞋磕碰着脚指头,特地镶了质地坚硬的红宝,比起冯皇后金贵的脚指头,红宝石就显得不值钱了。

柔软轻薄的罗纱在冯蓁的脚边轻轻飘着,让宋海忍不住去想,那明珠宝鞋里的脚该是何等风光。

“皇后,这就是宋车骑,他的这双老寒腿据他自己说是吃了你熬的粥才好起来的。”萧谡道。

冯蓁“哦”了一声,她就说萧谡怎么想着带个男的来见她,至于这位宋海,他的腿还真算得上是她治好的。为国立下赫赫战功,流过血的汉子冯蓁一向是敬重的,听萧谡说她的粥有效之后,她第二锅专门给宋海熬的粥里就加了些特殊的料的。

那是她根据桃花湖心玲珑阁中藏的活血驱寒的丹方替宋海炼制的,桃花源里不仅有菜园子,其实远处小山上还有一处药圃,冯蓁对着阁中藏的《植物图谱》在山上找到了丹方里记载的药材,只是炼制出来的本该是丹,可她制出来的却是散,毕竟是初次尝试。

本来以为失败了,死马当作活马医地还是把药散放了进去,不曾想竟然真的把宋海的腿给治好了。

冯蓁当然是不能承认自己的粥有神奇疗效的,“哪里就有那般神奇了,如果腊八粥能治病的话,街上的药堂就不用开了。”

宋海上前一步给冯蓁跪下,“是皇后娘娘庇佑臣下,这才让臣多年的宿疾消失无踪的。”

这彩虹屁拍得太不顾逻辑了,冯蓁听着尴尬。萧谡朝冯蓁笑着道:“宋将军是个实诚人。”

冯蓁听懂了,就是说这人不太会溜须拍马,是以忍不住笑了出来。

宋海的鼻尖闻到了一丝醉人的桃香,脑子开始混沌起来,只觉得无边的舒服,人像是进入了梦里一般飘飘欲仙。

其后帝后说了什么,他竟然一点儿也没听到,只记得告退时,大着胆子再看了冯皇后一眼,这才明白为何这位能独霸六宫。

宋海回到府中时,他的夫人赶紧迎了上来,“可曾见着皇后,叩谢大恩?”

宋海点点头。

宋夫人立即笑了个开怀,自然不是因为宋海谢了恩,而是因为宋海是少有的能见着冯皇后的外臣。

宋海看着自己这位续弦的小夫人,论年纪也不过只比冯皇后大一、两岁,也是出名的美人,他第一眼见着时,也是喜欢她的雍容端雅才应下亲事的。

可如今见着只觉得她妆容太浓,头上的金银也太多,反而落了下乘,以前不觉得那是没有对比,然今儿见了禁宫中的皇后后,才知道真正的美那的确是天然去雕饰的。

冯皇后浑身上下除了一双鞋华贵不凡之外,其外无论是头饰还是衣裙那都是极其简致的。发髻也干干净净的,只用一枚两指宽的金累丝绞花圈冠环住,清雅至极。

“你以后少抹些粉,头上戴的这许多钗环不觉得累赘么?”宋海道,“清清爽爽的多美。”

宋小夫人煞是奇道:“将军怎的关心起我怎么打扮来了?”

“我见着宫中皇后穿得也没你这般富贵。”宋海道。

宋小夫人立即就觉得自己明白了宋海的意思,“将军说得是,皇后娘娘崇尚节俭,咱们也该跟着,听说她和皇上一餐只上三菜一汤呢。”

三菜一汤可太少了,宋海心里嘀咕,一时又想起冯皇后那双鞋,人家那是富贵都藏在深处,并不炫耀显摆。

其实那双鞋也不是冯蓁藏富,而是莫名其妙就出现在她的鞋履中的,且不止一双。冯蓁还问过宜人呢,宜人只道是萧谡让人送来的。那样精致华丽的鞋,他居然没冒出来讨个赏什么的。

“这些其实娘娘入主昭阳宫那日,奴婢在鞋履柜子里就看到了。”宜人道,“这鞋上的红宝、蓝宝,还有翡翠、碧玺,成色光泽都是极好的,一点儿杂色都没有,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凑齐的。”宜人这明显是在替萧谡表示他的用心呢。

冯蓁听着也就只是听着。

却说冯皇后的灵丹妙粥经过宋小夫人的一通宣传后,不知多少人心里都盼着赶紧到今年的腊八节。

其实冯皇后的好处可不止这一点半点的,冯蓁也是后来才发现自己这桃花源的副产品功能强大到让她无法想象。

太熙六年初秋,冯蓁正捣鼓她的蔷薇露,忽然就感觉什么东西不对劲儿了,她诧异地抬了抬头,四周打量了一番,也没发现有什么异常,只好低下头继续捣鼓,良久后她才后知后觉地发现,是禁宫上空的龙息少了。

冯蓁直起身子,觉得太不可思议了。这些年萧谡改华朝伦才之典,让大量寒民也能入朝为官,更是轻徭薄赋、大力整顿吏治,明正黜陟,加上这几年也没有什么天灾,是以国泰民安、物阜民丰,已经有人把这段岁月称作“太熙之治”了。

国运昌盛,萧谡身上的龙息也是日渐凝练,包裹禁宫的龙息也是只增浓稠。若是一点儿小波动,平均到整个禁宫,冯蓁也不太能感觉出龙息的变化,而今日这龙息几乎是少了五分之一还多,以至于冯蓁不得不好奇,究竟是发生什么事儿了。

“皇上,皇后娘娘来了。”杭长生在萧谡耳边低声道。

萧谡惊讶地站起身,这么多年冯蓁还从没主动到过乾元殿的前殿。

“皇上,求皇上收回成命。”白发苍苍的郑太傅跪在萧谡的跟前道,“皇上这些年,与民休息才有了这太熙之治,如今骤然再兴兵戎,远军劳师征伐撮尔小国,赢了无利,万一事有不谐,可如何是好?”

萧谡道:“太傅,我朝国威绝不容冒犯,车越一边陲小国,竟然擅杀我大臣,不容轻饶。此次远征,也正好看看这几年我朝军队的战力有没有腐化。”

“皇上……”

郑太傅还待要说话,却听萧谡道:“杭长生,送太傅出去。”

杭长生赶紧地上前扶了郑太傅起身,心里却忍不住嘀咕,你老人家如今还看不清形势么,皇上多少年前对你就有意见了,你要再这么跟皇上对着干,这太傅怕也只能回乡种田了。

昔日得罪过冯皇后,或者跟着闹腾过要废后的人,如今回头看可就只剩下这位郑太傅还在位了。这还真是萧谡顾念老先生教导之情才留着他没动的,但圣眷么就所剩无几了,至少每年元旦赐福,皇帝就没给这位郑太傅赐过。

冯蓁见杭长生扶着一个唉声叹气的老人出来,她也不怎么认识。

杭长生朝冯蓁行礼道:“娘娘,皇上正等着你呢。”

冯蓁点点头,跨步进了殿。萧谡已经走到门边来迎她了,还左右打量了一下她的手。

“怎么了?”冯蓁不解。

第127章 副产品(下)

“还以为皇后娘娘是忽然想通了来给朕送参汤什么的。”萧谡笑道。

冯蓁嘀咕,“皇上还用得着进补么?”

“那不然是什么风儿把皇后吹到这儿来的?平日里朕连哄带骗你都从来不给面子的。”萧谡道。

冯蓁半真半假地道:“如今宫中只有我一人, 妒忌的名声已经是跑不掉了, 可不想再加上一条后宫干政。”

萧谡颇有深意地看了眼冯蓁,“你太审慎了。”

冯蓁知道萧谡的意思, 是怪她不够天真呢。冯蓁想着如今或者还算两情缱绻,自然是做什么都好, 可但凡有一日反目成仇了, 她随意出入乾元殿前殿的事儿就能成为罪名了, 她犯不着冒这个险。不过冯蓁嘴上却道:“母后一直盯着我的,少气她老人家一点儿总是好的。”会说话, 日子才能过得甜。

萧谡搂住冯蓁,叹了口气,要不是因为顺太后,他早就把冯蓁绑到前殿来了, 一刻不见都觉得少点儿什么。“既然如此,今日皇后娘娘怎么大驾光临了?”

冯蓁偏了偏头, 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开口。“皇上,可还记得我说过, 我会一点儿观气之术?”

萧谡松开冯蓁,这“观气”二字带来的可不是什么好回忆。冯蓁更是坦诚过就是因为观气之说才对他这个“真龙天子”虚与委蛇的。

冯蓁就知道,萧谡对这种事极其敏感,所以她主动上前搂住萧谡的腰道:“皇上今日在朝堂上是不是做过什么重大决定?”

“你是看到了什么?”萧谡有些迟疑。

“我观气是能看到皇上头顶有真龙显化,我朝气运昌隆,所以皇上头顶的真龙我看着几乎凝成了实体, 然今日忽然地却散开了。”冯蓁小心翼翼地道,也不知道萧谡会不会相信她,但是这却事关她的羊毛,更是事关华朝的百姓。

萧谡若不是知道近日冯蓁没见过外人,他真要怀疑是谁走通了她的关系让她来劝自己的。

萧谡将冯蓁带到案前坐下,“朕决定出兵攻打车越国。”

冯蓁完全不知道车越在哪里,还是萧谡拿出舆图给她指了指,车越在华朝的东北向,是个狭小得像只小虫子的国家。

萧谡将车越国丞相叛乱杀了车越国王,且杀死了协助国王平息叛乱的华朝使臣之事原原本本告诉了冯蓁,“若是朕不出兵,你觉得天下人会如何看待朕?周遭属国今后还会不会对我朝畏威怀德?”

“若是输了呢?”冯蓁问的问题跟郑太傅一模一样。

“你觉得朕会输?”萧谡显然很介意冯蓁的态度。

冯蓁摇了摇头,“皇上,这不是自尊问题,而是劳师远征有许多是人力不能及的问题。如今已入秋,等军队到达车越时,可能已经入冬,车越在东北,天气严寒,到时候士兵能不能抵御那种寒冷?冰雪覆山之后能否辨别路径都是问题,还有粮、马……有太多不能确定的因素了。”

“若是像你这般想,那天下的仗就不可能开打了。”萧谡道。

冯蓁叹了口气,站起身道:“我知道这些事儿不是我该过问的。”萧谡决定的事情,没人能改得了。

萧谡将冯蓁送到门边,两人没再就这个话题说下去。不过,冯蓁也知道,若不是她能察觉到龙息的变化,光是听萧谡那般一说,她也会支持他出兵的。

然则最终萧谡还是没有听冯蓁的劝说,国家大事本就不应该根据什么所谓的“观气”之说来定。

结果太熙六年冬遇到了百年难遇的暴风雪,北征军还没跟车越国的军队对上,战斗力就已经减损了三分之二,这样的仗自然没办法打。

消息传到上京时,萧谡的脸色可想而知,不仅仅是因为军队打了败仗,而且还是因为从来不干预政事的冯蓁劝了他,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她真的能观气,所以所谓的虚与委蛇,还真可能就是忍辱负重。

冯蓁可不知道北征失败的消息,她只是奇怪怎么天都黑了,萧谡还没回内殿,只叫杭长生来说了句在前殿用晚饭。

这么几年来,冯蓁单独用晚饭的次数可是一个巴掌就能数过来的,她有些食不知味地吃过饭,在灯下看了会儿书,觉得不得劲儿,又起身去捣鼓了一点儿梅花露,眼看着要交子时了,萧谡却还没动静儿。

冯蓁估摸着肯定出事儿了,她将宜人找来,“你去前面瞧瞧,问问杭长生,出什么事儿了。”

宜人很快就回来了,“娘娘,是北征军败了,回来的人不及出征的两成。”

冯蓁吸了口凉气,看来不仅是败了,而且是惨败。

冯蓁走到窗口,看着阴霾的黑夜,月消星逝,叫人望不见前路。她心里很清楚萧谡为何不回内殿,男人的自尊心脆弱得仿佛琉璃,尤其是在女人面前。

冯蓁叹了口气,很担心这就是她跟萧谡之间的一个坎儿。有些坎儿瞧着好似能跨过去,却不知道一个没处理好,从此就是下坡路。

她的地位本就风雨飘摇,这年月不会生孩子的女人就不能算人,连活着的价值都给你否认了。冯蓁知道萧谡要顶住前朝压力而不纳新妃,是需要很大决心和毅力的。

这坎儿若是过不去,他以后看着自己就会想起他失败的一面,长此以往恐怕就是相见不如怀念了。

冯蓁摸了摸胸口的桃花瓣,第八颗仙桃即将要成熟,她不想功亏一篑。若是萧谡纳妃,她就是忍着恶心也得继续承宠,只是想一想就让她觉得胸中浊气翻腾。

“娘娘,窗口风凉。”宜人忧心地劝了一句。

冯蓁回过头,“把我的披风拿来,我去一趟前殿。”她知道萧谡这会儿肯定不想见自己,但这事儿躲是躲不过的,只能迎难而上,万一他钻了牛角尖,再想扳过来可不容易。

谁知冯蓁刚走到院子里,就见萧谡顺着游廊回来了,两人对视了一眼,萧谡朝冯蓁伸出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