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乱世太子妃:魏晋美男狂想曲上一章:第 60 章
  • 乱世太子妃:魏晋美男狂想曲下一章:第 62 章

葛洪听她吩咐完毕,惊道:“娘娘,您要去哪里?”

“我去前方看看。你不必惊讶,也不要对外泄漏出去。”

“遵命,可是,娘娘,您的身子还没痊愈呢。”

“我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你只要记住我吩咐的几件事就可以了。”

“是。”

第三百二十六章 生离

蓝熙之第二天一早就动身了。

她换了一身男装,走出宫门时,尽管头顶的天空依旧是冬日里那种习惯的阴沉,可是她仍旧觉得忽然松了口气。

她的坐骑是宫里的一匹良马,虽然也很不错,但是,想起自己的大黄马,心里仍然有些难过,打了马,立刻往徐州方向飞奔而去。

她一路注意收集消息,再加上从处理的各种加急奏折里,也对邺国周围的局势有了相当了解。

到得半路,已经探得邺军并非驻扎在梁郡,而是在梁郡前面五十里外的一个小镇,但是,也没爆发什么战争,蓝熙之揣测,一定是在和南朝和魏国在举行临时的谈判。这里是三国的交界地带。

她驰马来到邺军的驻军大营,营外的守军一见她摸出的腰牌,立刻将她带了进去。

在主帅营帐里,并无石良玉的影子,站了一会儿,侍卫张康应声赶来,细细看她几眼,认出她来,立刻跪了下去,小声道:“娘娘,您怎么来啦?”

张康上次在扶罗城之战受伤,伤口才恢复了八九分,又自请随石良玉出征。蓝熙之和他一起作战几次,对他的印象非常好,立刻道:“张康,你起来吧。皇上不在军营?”

张康迟疑了一下,才慢慢道:“皇上在前面的驿馆和魏军谈判……”

蓝熙之看他迟疑的样子,淡淡道:“冯太后又来了?”

张康不敢撒谎,只得低声道:“这个……是。”

虽然早已料到,在这种时候石良玉决不能得罪冯太后,还是似乎有一根细细的针刺在心里。张康见她面色苍白,立刻道:“娘娘,皇上估计很快就会回来了。”

“嗯。”

她来到石良玉的营帐,随手翻了翻他的一些军中的文书,可以看出来,这次虽然暂时打退了燕军,但是,战果并不算大,慕容俊的根基并未被动摇。她对慕容俊恨之入骨,见他居然又一次狡猾地安然无恙地逃跑,暗叹不知猴年马月才能擒杀此人了。

从中午等到傍晚,又从傍晚等到深夜,再从深夜等到黎明,石良玉还是没有回来。她从他的营帐里走出来时,天色已经完全亮了。

一直守在门口的张康看她越来越苍白的脸色,有些不安:“娘娘,您再休息一会儿吧。”

她笑着摇摇头:“不用了,张康。你告诉皇上,我走了。”

“娘娘,您不等着皇上?他马上就要回来了,您要去哪里?”

石良玉马上就要回来了吗?她四处张望,心里不知怎地,第一次无法断然离去,过了好一会儿才道:“我再等等他吧。”

第三百二十七章 陛下和太后的谈判

张康松了口气:“娘娘,臣马上派人去禀报皇上,说您来了。”

“不用。他正在谈判的紧要关头,不能打搅他。”

“是。”

然后,又是从早上等到中午,再到傍晚,蓝熙之喝了口水,慢慢站了起来:“张康,我走了。”

张康一遍一遍伸长脖子,巴不得皇上马上就出现在眼前,可是,哪里有他的丝毫踪影?他紧张道:“娘娘,您要去哪里?”

“张康,你告诉皇上,不要找我,我回去了。”

“娘娘,您回哪里?”

“我回江南。我不习惯北方的气候。张康,你今后要好好照顾皇上。”

“是,娘娘。”

张康眼睁睁地看着她上马离去,却不敢阻止她,很快,蓝熙之就打马奔出了营房。

前面是两条通道,一条,通往江南;一条,返回邺城。

她看了看江南的方向,又看了看邺城的方向,这一刻,心里不知怎么,感到如此强烈的伤痛,她一次次回头看向梁郡军营的方向,石良玉的身影始终都没有出现!最后一次看过去时,她自言自语道:水果男,也真是难为你了,我并没有怪你,今后也不会怪你的!

她抖动缰绳,马飞奔起来,她的头紧紧伏在马背上,眼泪难以抑制地滴落在马背上,奔得好一会儿,发现这天地间是如此空荡,才肆无忌惮地放声大哭起来……

这是梁郡外的一个小小的驿馆。

石良玉和冯太后面对面地坐着,外面,各自的护卫队守卫严密。

冯太后紧紧盯着他:“陛下,你现在几乎遍天下都是敌人了!”

石良玉点点头,淡淡道:“莫非太后也想加入?其实,五胡早已联盟,只不过魏国还落在后面,观望的时候更多而已。”

“你知道我为何会观望?要知道,五胡虽然彼此矛盾很深刻,但是,都比不上你和南朝结盟的威胁来得大,不过,目前来看,南朝并不想和你结盟。”

“你想必也清楚,朕还从来没打过败仗。”

他说的是事实,他登基以来,几乎从无败绩。冯太后看着他那样镇定而自信的样子,心里又是钦慕又是愤怒又夹带了一些小小的期待:“我想,我们还可以结盟……”

“非常欢迎魏国和鄙国结盟。”

“怎么个欢迎法?”

“太后希望得到什么?”

“你……”冯太后看他那样在多次的大战里磨练得镇定坚毅到近乎冷酷的目光,心里一寒,原本的要求和私语竟然再也说不出口来,好一会儿才道,“你总要许诺给魏国相当的条件和好处!”

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次离开

“好,朕希望两国互相都能得到真正的好处。”

冯太后盯着他,终于还是问出口来:“听说你的皇后回来了?”

“对,她回来了!”

“她不是誓言毕生为南朝先帝守贞么?嘿,如今又怎么愿意了?”

“因为朕喜欢她,朕待她好。朕自信待她决不比南朝先帝差!”

“你公告天下娶了南朝先帝的遗孀,让南朝君臣颜面扫地,这也是他们不肯和你结盟的原因之一吧?你知道你这种行为在南朝叫什么?叫乱臣贼子……”

石良玉大笑起来:“全天下都视朕为敌人又能如何?这江山,总是朕一手打下来的吧?!”

冯太后冷冷道:“打下江山,还得守住江山方可成为一代霸主。红颜祸水,只会慢慢葬送掉你的江山。”

“即使葬送了,也怪朕命里不享长怍,跟朕的皇后什么关系?实不相瞒,朕自从立她为太子妃再到皇后,其间几乎是百战百胜,从无败绩。她不但不是祸水更是朕的福星。”

一口气郁闷在心里,冯太后站起来,冷冷道:“石良玉,我魏国不与你结盟也不与你为敌,只是,希望你以后不要后悔就是了。”

“多谢太后。这些年,太后对朕的帮助也是很大的!多谢!”

冯太后原本已经转过身,听得这由衷的一句感谢,饶是她心肠坚硬,也一阵酸楚,站了一会儿,才大步走了。

石良玉见她和她的护卫队浩浩荡荡离去,也挥挥手:“启程。顺道细察周边的战略情况。”

“是。”

石良玉顺道考察周边的情况,等回到邺军的大营时,已经是三天后的深夜了。

张康焦虑不堪地迎了上来:“皇上,您终于回来了……”

“哦?发生什么事情了?”

“娘娘来了……”

石良玉喜道:“在哪里?”

“娘娘三天前来的,等了一天多,您还没有回来,她就离开了。”

石良玉大为失望,心里又有些不安:“她身子好了没有?她又回邺城去了?张康,你怎么不留下她,让她等着朕一起走?”

“娘娘不是回邺城,她是回江南去了……”

像是谁在胸口狠狠敲了一闷棍,石良玉颓然道:“她走了?又走了?又回江南去了?”

“她问皇上去了哪里,臣不敢隐瞒,如实告诉她您去了驿馆和冯太后谈判。她似乎很伤心的样子……”

第三百二十九章 算命

“哦?是这样!”

张康嗫嚅道:“皇上,这里和南朝比邻,马上追上去还来得及……”

石良玉站在原地,没有作声。

“皇上?要不要追上去?”

石良玉摇摇头,慢慢镇定下来,自言自语道:“熙之啊,你这次至少还知道主动来向我辞行。也算不容易了。不过,走了也好!张康,传令下去,立刻启程回宫。”

张康疑惑地看着他那么镇定的样子,只得道:“臣遵命。”

大军连夜启程,半月后赶回了邺城。

石良玉连夜上朝,和邺国的大臣们一起处理积压的政事。连续工作几天,终于将积压的政事处理得差不多了。

处理完政事,接下来,石良玉立刻着手开始研究周边的军情,分析安排了一段时间后,已是正月末了。现在,邺国的边境陈列了几十万大军,五胡要不惜代价和邺军决一死战了。其中最卖力的自然是慕容俊的燕军,他对石良玉可谓恨之入骨。石良玉对他也是恨之入骨。

这天和众臣议完军情退朝后,石良玉独自坐在龙椅上终于松了口气。

贴身侍卫张康端来一杯参茶,“皇上,您千万不要累坏了身子。”

石良玉笑了起来:“朕精神着呢!张康,司徒夫人母子都收拾好没有?”

“都收拾好了。”

“好。你将那边的情况安排得如何了?”

“皇上请放心,一切臣都已安排妥当。那地方非常安全,环境也很好,娘娘一定会喜欢的。”

“张康,你做得很好。立刻传国师。”

“是。”

国师葛洪正在研究一种丹药,闻讯立刻随传令的太监来到大殿。

左右都已摒退,只剩下葛洪和石良玉两人。

葛洪跪拜下去:“参见陛下……”

石良玉起身,亲自扶起他:“道长,我们也是多年熟人了,你不必拘礼。”

“谢陛下。”

“道长,朕有一件事情要问你,希望你告知真实情况。”

“臣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道长,你精通天文术数,善卜吉凶,你替我算算,我这大邺国能享怍多久?”他不再称“朕”,而是恢复了以前布衣相交时的称呼。

第三百三十章 陛下的打算

葛洪躬身,不徐不急地道:“如今天下大乱,群雄纷起,陛下的邺国既处于五胡的包围之中,又不能和南朝结盟。陛下登基以来的所有大战虽然都是胜利,但是,南朝闭关,五胡紧缩,邺国大军战死的多,得到补给的少,长此下去,必然不能坚持。加上各地灾荒严重,粮草不继,恕臣直言,这邺国国运大抵也就是这两三年……”

石良玉听完他的仔细的分析,一点也不感到意外,大笑起来:“道长,果然还有你称得上我的知己。我也是这样想的,邺国支撑了这两年多了,实不相瞒,我的汉家铁骑虽然骁勇无比,但是日日都有死伤,却得不到有效补充,而周边对我磨刀霍霍的邻居不知有多少。我也知道,前期我的杀戮太重,对五胡尤其是胡羯杀戮太重,再有几场大的战争下去,我这大邺国,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那,陛下,您的打算是?”

“先安顿好我的妻儿。这天下保不住,我至少得保住自己的妻儿。明日,我就要把智儿和司徒夫人母女一起送走……”

“那,娘娘她?”

“我到江南接了她一起离开,道长,熙之的病还没有痊愈,还要劳烦你一起走一趟。”

“是。”

“好,我们明日启程,先安顿好她们,回来后再和我的这些磨刀霍霍的邻居们决一死战。”

“是。”

连续几日的细雨,下得道路十分泥泞,行走都比较艰难。马无法急行,这慢慢拖延,走了一天多,才来到南朝边上。

南朝的版图虽然被五胡蚕食包围得越来越小,但是境内较之中原、北方的战火纷飞、赤地千里,虽然说不上富庶繁华,但也相对安静宁和,几乎算得上这乱世之中的天堂了。

蓝熙之想起南朝君臣始终不肯和石良玉合作北伐,图谋收复统一,也许自有他们的道理吧。南朝弱小,偏安一隅后,谁还愿意又打仗陷入战火纷纷的灾难?所以得过且过,也谈不上有什么长久之计。

前面就是南阳郡了,朱弦就在这里做太守。

她本想顺道去跟他打个招呼,但是想想还是算了。

她又加快速度,准备趁天黑前找到一个投宿之地。没想到刚走出七八里,只见前面是川流不息的难民。

她吓了一跳,追上去,拉住一个人问道:“你们到哪里去?”

“你是外地人吧?现在鲜卑和燕族、羌族大力屠杀汉人,今年又连续大旱,我们都活不下去了,准备去投奔南朝……”

投奔南朝?她看看难民流动的方向,要投奔南朝,得豫州和南阳郡先后开关放行才行。她一路奔驰过去,这一天下来,只见路上是成千上万的难免,直往两地涌进。

她寻了条小道,策马甩开了众人,直奔南阳郡。

南阳郡关口紧闭,守军反复地查探她的身份但见她确实不像难民,又找的是太守朱大人,才警惕地将她放了进去。

南阳郡所在的南阳城,较之外面的流亡破败,自然胜出多多。朱弦被掉到此地任职后,无法从军事上着手,他是个脚踏实地的人,也不气馁,立刻在此地认真治理蝗虫,减免赋税,整顿吏治,肃清盗贼,春秋两季下来,南阳郡获得空前的丰收,往常瘪瘪的粮仓终于有了满满的粮食。

蓝熙之来到太守府邸,向守卫求见太守大人。

朱弦上任后,喜欢私访民间,也下令允许百姓告状申诉,因此,来府邸求见的人并不少。所以,守卫倒也没太刁难,只是道:“朱大人出去了,大概得晚上才能回来。”

“谢谢,朱大人若回来,请转告他蓝熙之求见。我先出去转转。”

“好的。”

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难

趁此机会,蓝熙之在南阳城逛了一圈,到傍晚时又往太守府邸而去。守卫一见她,立刻道:“朱大人已经回来了,叫你赶快进去。”

说完,立刻带了蓝熙之就往府里走。

刚进去,就见朱弦站在门口,脸有喜色:“蓝熙之,你怎么来啦?”

“我回江南,见路上难民很多,就顺道来你这里看看。”

朱弦有些意外,想起石良玉,迟疑道:“石良玉知道你离开?你要回江南了?”

蓝熙之淡淡道:“嗯,他并没有干涉我的自由。我自己离开的,江南才是我的家啊,呵呵。”

朱弦笑着点点头,不一会儿,蓝熙之见他笑容收敛,眼带忧虑之色,不禁道:“朱弦,你有事情?”

朱弦点点头:“现在边境聚集了几十万难民,等到朝廷开关放行……”

蓝熙之惊道:“几十万?”

“对。这几十万难民主要集中在三个关口外,南阳郡外面还少些,只得四五万左右。这些都是五胡国家逃亡的汉人,加上去年今年连续的北方大旱,他们走投无路,远远近近汇集到关口,豫州、南阳郡还有其他好几个郡都有大量难民等到朝廷开关放行。”

“朝廷的意思是?”

“朝廷严令开关放行,一是怕这些难民涌进来带来破坏无法安置,一是不愿得罪五胡诸国。现在,鲜卑、羌族、羯族、燕族、羯族残余等为防止境内的汉人大肆逃跑,对他们控制很严格,所以杀鸡吓猴,每天都在追杀他们,他们又没有食物,加上饥饿和连日大雪天寒,已经冻饿而死不少了……这些日子,南阳郡送出了大批粮食,可是,南阳郡本来就不大,要供应这几万人,已经无力了。”

“那怎么办呢?”

“我已经派了几趟八百里加急向朝廷请示,希望能够妥善接收这些难民。”

“朝廷会答应吗?”

朱弦黯然道:“希望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