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是宫里出来的嬷嬷,银钏和银针就已经紧张得不得了了,“姑娘,这嬷嬷们是不是特别厉害?奴婢可真是害怕,不会总是被打吧?”

九娘子听到这个消息倒没什么太大反应,看见两个丫头那副惶恐的样子,便笑道,“你们真是瞎操心,父亲母亲花费这么多心思请的嬷嬷,哪会费工夫在你们这些个丫头身上,就是我…估计也就是做个样子罢了,真正要担心的是六姐姐才是。”

银针年纪尚小,还不太明白,银钏便支使她去烧热水来,自己凑到九娘子身边,“姑娘,看这个样子,到底是要准备开始了,您…”银钏毕竟只是个丫头有些话却是不好问出口的。

九娘子凝了凝神,自己身边也就只有这个丫头还算忠心了,当初自己穿过来病得九死一生的时候,也只有她守在自己身边,一勺药一勺水地把自己从阎王殿里拉了回来,九娘子的心事自然也是不瞒她的。“有六姐在前,母亲还暂时顾不到我这里,看父亲的作派,应是不会随便将我们姐妹嫁出去的,连宫里的嬷嬷都请来了,一请还是四个…恐怕母亲有自己的主意,目前,我只能依靠父亲了。”九娘子冷静地分析道。

“可是,后院的事一向可都是太太做主的,老爷他哪里能顾得上呢?”银钏不无担心地说道。

“是啊,那就要看父亲是有多想做这个首辅大臣了!”九娘子微微颔首,看起来并不是十分担心。

银钏还是不太明白,但是瞧着九娘子的样子并不想多说什么,也只能作罢,端了桌上冷了的茶杯出去了。

九娘子慢慢将视线拉回到手中的书上,但是,良久,也没看进去一个字。心头烦躁不已,眼看着就要到说亲的时候了,可是不知道自己那个嫡母会给安排一门什么样的亲事,更何况还有那普济寺一档子事在前,已经让九娘子心生畏惧了,盲婚哑嫁,谁知道那人是不是中山狼?

可若是跳过嫡母,寻求阁老父亲的安排,又焉知不会被当做政治工具?两害相较取其轻而已,此时的对自己命运毫无做主权力的九娘子只得安慰自己,不求大富大贵,不求钟鸣鼎食之家,只求安稳度日而已。这个世代,女子被限制太多,相夫教子,与人共享丈夫,这都让九娘子无法忍受,未来的一切,都让她感觉到了恐惧…

第二日一早,难得的,九娘子到红德院的时候,几个小娘子竟然都已经到了,都在紧张地搅着手里的炖盅,却已经没了滋补的心思了。

九娘子脱了外头的大衣裳,坐到了七娘子的下首,谁也没有搭理她,大家也没心思互相问候见礼了,只是敷衍的彼此点点头就罢了,九娘子也不在意,微微一笑,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端了丫头递上的炖盅,细细地品尝起来。

片刻之后,里间听得甘太太的一声咳嗽,几个小娘子便立刻都放下炖盅,站起身来,迎了甘太太出来。

甘太太扶着三姨娘的手出来,坐在主位上,这才示意小娘子们坐下来,清了清喉咙,喝了两口茶,其她人都不敢说什么,唯独六娘子性子最急,已经耐不住着急地问道,“娘…您快着点啊,爹是不是给请了宫里来的嬷嬷?我才不要呢,我哪里规矩错了?哪里又做的不好了?干嘛要让人管着啊?”六娘子不管不顾地张嘴就来,噼里啪啦地说了一大通。

饶是甘太太素日礼偏疼六娘子,这会儿也觉得不好了,皱了眉头,“凰儿,说什么呢?一点大家子风范都没有!这回请来的嬷嬷都是经太后娘娘手里调教过的,是你一个小丫头能随便置喙的吗?”

甘太太极少这么当着众人的面斥责六娘子,这回却是不留言面地说了一通,六娘子果然就受不住了,眼眶已经泛红,三娘子赶紧上前打了圆场,“六妹妹,你就是性子急,父亲母亲还会害你不成?你这嘴啊,也真该好好改改了,天家是你问能随便评论的吗?还不快坐下,听母亲细细说来。”说着上前拉了六娘子在自己身边坐下,轻声安抚着她。

甘太太极安慰地看了自己的长女一眼,幸亏这个大女儿不错,只希望嬷嬷能将小女儿也教导成这懂事的就好了。

闹了这一下,甘太太这才慢慢地说道,“你们也都大了,是大姑娘了,好些事,好些个规矩礼仪,虽然平日里也在教导,但我的精神头也大不如前了,正好你们父亲呢,托天家的福,给你们请了几位宫里的嬷嬷出来,教导你们规矩礼仪,要知道,这可不是哪家都能求来的福分,能得宫里的嬷嬷们教导,日后你们出去,在京中的盛名只怕是立刻就传出去了。你们呢,也要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好好地跟着嬷嬷们学,我丑话先说在头里,若是叫我知道了,谁敢偷懒耍滑,欺师挑事的,别怪我请家法出来!”甘太太难得的严厉地说道。

六娘子刚刚被自己的娘责了那么一顿,自然是不敢再多说什么了,其她几个小娘子更是不敢了,都起身应了,这才坐了。

“华儿,你出门在即,规矩礼仪又都是你祖母亲自教导的,你父亲和我都想着还是叫你松快些,你就不必跟着你妹子们学了,你闲的时候也帮着娘,好好照管她们姐妹几个就是了。”甘太太温和慈爱地对三娘子说道。

三娘子自是应了下来,六娘子听到这里,才微微露了点笑容出来。甘太太瞧见了,也不忍心再说她,也就当没瞧见了。转头对几个庶女说道,“有道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们做父母的呢,该做的都给你们做好,剩下的就看你们自己了,学到什么样,看你们自己的福气,以后呢,我也不求你们记我的好,但求你们记得自己是阁老府中出去的就好了。”

------题外话------

魔都雾霾又是爆表的节奏,这灰蒙蒙的天…

第三十九章 陪练

甘太太的敲打告一段落,几个姑娘都起身恭敬地应了,甘太太这才示意三姨娘去请嬷嬷们过来了。

几个姑娘也都微微侧过身来,预备迎着嬷嬷们进来。

打头的依然还是那位锦嬷嬷,四位嬷嬷给甘太太问安见礼,动作如行云流水,做来流畅优美,尽管都是有些年纪的人了,但是就能给人一种端严大气富贵的感觉来。连一向自视甚高的三娘子也不由微微颔首,其她几个姑娘则都是连眼睛都看直了去的。

对这种效应,甘太太很是满意,微微笑着说道,“这几位就是你们父亲从宫里请回来的嬷嬷们了,你们还不快上前见礼!”

几个姑娘这才回过神来,在三娘子的带领下,给四位嬷嬷见礼,四位嬷嬷虽然是宫里出来的,但到底也不过是奴婢的身份,都没有受全礼,各自微侧着身子受了,“姑娘们折杀奴婢们了!”锦嬷嬷代几人答道。

待四位嬷嬷落了座,姑娘们这也才都坐了下来。甘太太一早就瞧好了锦嬷嬷,此刻便先开口道,“锦嬷嬷,我这几个姑娘啊,不是我夸口,那是一个比一个机灵,也淘气,尤其是这个,”甘太太说着招呼了六娘子到了自己跟前,慈爱地抚着六娘子的手,“这个啊,是最最淘气,顶顶让我头疼的小六,她不比她们姐妹乖巧,还请锦嬷嬷亲自带着,好好地替我教导一番你才是。”

说罢,赶紧轻轻推了六娘子一把,“你这孩子,还不快上前锦嬷嬷瞧瞧?”锦嬷嬷也是个宫里的老人了,哪里不知道甘太太的心思,见她对这个小姑娘如此上心,便也猜出来了,这个便是甘太太的嫡女了,看岁数,应该就是次女才是,便连忙笑道,“姑娘客气了,仔细腿…要说,太太这么看的起奴婢,奴婢自当竭尽全力,不负太太所托了。”

锦嬷嬷这么说完,也就表明预示着她收了六娘子了,六娘子也挺高兴的,这回甘太太叮嘱,便立刻站到了锦嬷嬷身后。

甘太太心愿达成,也高兴了许多,“这几个呢,是我们府上的四娘子、七娘子和九娘子了,锦嬷嬷,您看,要么,你安排一下?”

锦嬷嬷听了甘太太的话,朝几个姑娘看去,四娘子和七娘子都略微伸长了脖子,脸上也露出几分焦灼之意来。九娘子倒是无所谓,反正她知道,无论是首饰衣裳还是什么吃的,用的,她总归是在最后,等姐姐们都挑完之后,剩下的便是她的了。

因此她便没有很上心,只是默默地看着这一些,看到了锦嬷嬷嘴角的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倒是微微含了些蔑视的意思在里头了。九娘子不由特特朝那锦嬷嬷多瞧了几眼,这倒是个妙人呢。

锦嬷嬷也感觉到了九娘子的注视,也回过头来打量了九娘子一眼,然后带着那副高贵而恭顺的语气说道,“几个姑娘自是都不错的,太太既然这么说了,那奴婢少不得要托大了,”锦嬷嬷说到这里,微微停了一下,再度扫了几个姑娘一眼,接着说道,“奴婢的这几个小姐妹都是同奴婢一样,经太后娘娘调教的,不如就让四娘子七娘子和九娘子顺着跟着绣嬷嬷、绫嬷嬷和练嬷嬷吧。”

甘太太已经定了自己觉得最厉害的锦嬷嬷给六娘子,其余的便不甚在意了,只是说道,“四娘子和九娘子同在碧莲院,且她二人都乖巧,我看就让练嬷嬷带着她们俩吧,七娘子胆子小些,就让绫嬷嬷好好教导她,绣嬷嬷呢,就跟着您,也顺便帮着给三娘子参详一二,您看,如何?”

锦嬷嬷自然是赞同的,便应了下来。

四娘子面上微微滞了一下,显然没想到甘太太会让九娘子和自己共一个嬷嬷,但在甘太太面前自然是不敢有什么异议,九娘子也无所谓,反正也不过只是个陪练而已。几个姑娘连忙都接过身后丫头递过的茶杯,走到各自被指定的嬷嬷跟前,恭敬地递了茶——到底也只是个仪式而已,嬷嬷们道了恼,接了茶,又各自给了个荷包给姑娘们,就算是行了礼了,全了礼节了。

甘太太看着姑娘们行完礼,跟着安排道,“既然是来教导你们的,我的意思是就让嬷嬷们跟着你们住在一起,也好时时能指点一二,你们呢,也都赶紧的让丫头婆子收拾出合住的地方来,好好安置了嬷嬷,回头再开始教习吧。”

几个姑娘都应了,甘太太这才让三姨娘代她送了各人和嬷嬷们出去了。

跟着四娘子九娘子回了碧莲院的自然就是练嬷嬷了,四娘子吩咐了银莲带着婆子去把靠南边的一间厢房收拾了出来,自己则请了练嬷嬷到了自己惯常呆的东次间,银莲奉上茶来,四娘子和九娘子这才说道,“小四(九)向来愚钝,还请嬷嬷多多指点!”

这个练嬷嬷看年纪,应该是四人当中最为年轻的,但看上却十分的干练,倒也十分恭谨,“姑娘们着实客气了,在奴婢看来,姑娘们已经做的不错了,只是稍加提点倒也够来了。”

练嬷嬷客气,四娘子九娘子自然也客气,三人说了几句话,银钏便来回说屋子都收拾好了,四娘子便又指了个三等丫头去服侍练嬷嬷,让她先退了下去收拾东西去了。

待练嬷嬷出了东次间,四娘子这才乏乏的,九娘子便赶紧起身告辞了,回了西院。

回到自己的屋子,银钏这才担心地问道,“姑娘,这个嬷嬷瞧着倒不像是个凶的,只不知道以后怎么样。”

九娘子轻声说道,“不会太好也不会太坏,你别忘了,母亲请来嬷嬷可不是为了调教庶女的,而是为了六姐…这么着,我们学的如何,其实并没什么关系,不必出挑,顺着来就是了。你瞧着吧,这个练嬷嬷也定是个机灵的,不会太苛求我的。”

银钏点点头,然儿马上又微微多了几分不平,“姑娘,您的好,她们都没瞧见…”

不待她说完,九娘子就打断她道,“此话在我跟前说说就算了,日后可得当心,不能在其她人跟前露出口风来,我怎么说都是个主子,你可是要当心,祸从口出!”

被九娘子严厉地训了一番,银钏低了头应了,再抬头时眼眶微微泛红,满脸都是委屈,“奴婢是替您不值…您这么好,这么聪明,这么…哪里就比…别人差了?”

看她样子,九娘子扳着的脸也一下子笑了开来,戳着银钏的额头,“你呀,眼里只有你主子的好了,我平日里训你也是好的?”

银钏见九娘子笑了,便知道九娘子也没真的生气,也大着胆子说道,“奴婢说的都是真的啊,真不知道以后哪个不长眼的错过了您,也不知道哪个长眼的娶了您!”

------题外话------

又到周末了,亲们要好好享受哦!

第四十章 贵客

嬷嬷们的教习开始了,果然不出九娘子所料,练嬷嬷对她们也不过就是表面上过得去就行了,并没有十分的严厉,这么着,九娘子乐得轻松,只是四娘子便有些不高兴起来,狠心练得再好,练嬷嬷也不过是淡淡地,全无四娘子预料中的那般认真,这样反而更加激起了四娘子的斗志,也让九娘子更能给自己找机会偷懒了。

然而这样的好日子还没过上两天,姑娘们稍稍安定的心再次被激起了涟漪…

甘阁老因勤于政事,忧劳过度,在阁老轮值时力竭而晕,惊动了皇上,特特派了太医给阁老请脉开方,得知是操劳过度时,皇上大大褒奖了甘阁老,并赐下不少的补品,另写了“国之栋梁”的牌匾给甘阁老,一时之间,甘阁老的勤政的美名传遍京城。

受这个影响,阁老府也立刻门庭若市了起来。不是姑娘们不肯好好跟着嬷嬷们学了,实在是没工夫——一会儿被喊出去见这位夫人,一会儿又换了套衣裳去见另一位夫人——虽然姑娘们收礼收到手软,但到底也着实辛苦了。

这会儿,九娘子就趁着回来换衣的机会歪在炕上,一动也不想动了。银钏取了一套衣裳进来,瞧见她这样,便放了衣裳,取了一杯加了少许参片的茶递了过去,“姑娘好歹撑着些,这可不也是好事?能见那么多夫人呢,指不定姑娘的姻缘就在里头呢。”

“呸,”九娘子接了参茶过去,啐了一口,“你这丫头魔怔了吗?怎么成天惦记着这事?莫非你想早早嫁出去吗?”

银钏倒也不羞,笑道,“奴婢可都是为了姑娘想着,姑娘倒打趣奴婢,奴婢是打定了主意跟在姑娘身边的,才不嫁人呢!”

九娘子啜了口茶,“你既不想嫁人,为何还要催我嫁人?难道嫁人有这般好?我可不觉着。”

银钏小声说道,“姑娘可和奴婢不一样,奴婢跟在您身边,有姑娘您照应着奴婢,怎么的,也不能少了奴婢吃的穿的。就是要嫁人,姑娘叫奴婢嫁,奴婢二话没有;姑娘若是要奴婢在身边,奴婢就一辈子不嫁也是值得的。”虽然是闲谈,但银钏说得极为认真。

“可是姑娘您就不一样了,若是没有夫家疼爱,姑娘怎么能在这世上独处呢?再怎么说,您也是当朝阁老家的姑娘,就是您想…,太太也是不容的!”银钏分析得头头是道。

九娘子顿时觉得喝到嘴里的参茶越发苦了几分,连身边的丫头都有这份觉醒,自己的处境是有多悲哀啊,九娘子犹自发呆,银钏说完这番话却跟无事人一样,催促着她起身换衣裳了。

换好衣裳,九娘子出来便遇见了同样妆扮一新的四娘子,四娘子扫了一眼九娘子的衣裳首饰,便笑道,“九妹,你倒是惫懒,就这么出来了?还是你那丫头不得力啊?”

银钏自然不敢回话,九娘子淡淡一笑,“在姐姐们跟前,小九再怎么妆扮都是多余的,姐姐们往那一站,谁还能注意到小九呢,四姐,您说是不是?”

四娘子得意更盛了几分,发髻上簪的翡翠玉蝶金镶玉的步摇在阳光下,五彩炫目,直夺人神魄,“九妹你也不必如此,怎么说你是最小的妹子,姐姐不会不提点你几分的。”

九娘子敷衍了几句,便同她一起往红德院去了。花厅里,早就温香扑面,人影绰绰了,丫头打了帘子,姐妹二人进去,其她几个姑娘却已经都到了,二人低头上前行礼,却听到一个有几分尖利又高亢的声音说道,“哟,瞧瞧,瞧瞧,甘太太,您身边的女儿真是个顶个的漂亮,才夸完两个,这又来两个,这两个也是极不错的呢,快叫我瞧瞧脸。”

九娘子心里微微有些不快,这妇人好生无礼,这可是阁老府,这妇人说话偏偏像是在选奴挑婢一般,然而,还不待九娘子起身,她又听到了另外一个叫她深深厌恶的声音,“林夫人,您哪里知道,我姐姐这几个女儿,虽然不是亲生,那可都是当成掌上明珠养大的,别说那脾性了,就是这脸面,那也是万里挑一,比花魁可差不了多少,不信,您瞧瞧这九姑娘。”说着,就上前来搀了九娘子的胳膊,一把把她拉到了一个妇人跟前。

九娘子这才注意到,甘太太的身旁还坐了一个满头珠翠,妆扮俗气,体肥却又满脸油脂的贵妇,以及强拉着自己胳膊的刘焦氏了。

九娘子满心厌恶,借着低头装羞的动作从刘焦氏手里撤回了胳膊,那贵妇却大惊小怪地赞道,“哎哟,我的天啊,这小娘子这脸,这眉毛眼睛,真真是仙女下凡一般了,好样貌,真是好样貌呢。”

众人还未说话,四娘子却已经吃味了,明明她穿的戴的都比九娘子好,自我感觉比九娘子美多了,怎么大家倒都夸起衣着素净的九娘子来了呢?于是,心里颇有些嫉妒地上前,微微侧身行礼,将九娘子轻轻撞开了一些,“给夫人请安了!”

四娘子的动作成功引起了那贵妇的注意,“哎哟,这也是个美娇娃呢,真不知道叫我说什么好了,都美,都美!”说罢,从身后丫头手里拿过两个又粗又结实,毫无精致可言,却是份量极足的雕花赤金镯子过来,一手塞给四娘子,另一手塞给九娘子,“拿着拿着,初次登门,也没带什么像样的礼物,这个,姑娘就拿着玩吧。”

四娘子九娘子二人一时倒都愣住了,这还是头一回收到这么“实在”的见面礼呢,九娘子眼风扫了一眼众人,甘太太拿帕子捂嘴假装咳嗽,可是那嘴角的笑意鄙视怎么也掩饰不住,三娘子则微微含笑,依旧那么得体端庄,六娘子则早就笑开了,还难得地冲九娘子挤了挤眼睛,晃了晃她袖子里露出来的同样的赤金手镯,想来她们姐妹是人手一个了。

这妇人一副暴发户的样子,说话又这么无礼粗糙,到底是何方神圣?甘太太一个阁老夫人,还用应付她?

第四十一章 新贵

甘太太看二人目瞪口呆地接了镯子,这才笑着说道,“你们还不快见过林夫人?怎的还来这样晚?”

虽然是责问的语气,但九娘子明显感觉出来了这语气里倒并没有苛责,反而有几分温和在里头,二人谢过了这林夫人,也没明白这林夫人,是哪家的林夫人。

见过礼,姐妹二人便回到七娘子身旁坐下,那林夫人开口说道,“甘阁老真真是朝廷的典范呢,连梨妃娘娘在皇上跟前也夸过好几回呢。”

甘太太微微一笑,“梨妃娘娘太抬举我们家老爷了,为国事操劳本不就是他的份内事?担不起天家如此谬赞!”

听到梨妃,九娘子倒有些明白了这妇人的身份,也是在甘阁老的小书房里偶尔见到过几份邸报上写到过的,说这个梨妃也算是后宫的奇葩了,原本不过是一个小宫女罢了,因为生的白润如梨,甘甜汁多可口,一次机缘巧合之下被皇上宠幸了,竟一路宠幸不断,位份一抬再抬,直抬到了妃位,因娘家姓林,便赐了梨妃名号,这梨妃也着实有本事,不仅哄得皇上给抬了位份,还哄得皇上赐了她父亲,本来不过一介九品县令罢了,倒一路提到了太常寺寺卿的从三品。这林夫人恐怕就是这梨妃的母亲了。

刘焦氏连忙接口道,“可不是,不是我在这吹嘘,我们家姐夫那可真是千古难得的好官,这么操劳那可不是一天两天了,这府里大大小小这么多事,也都是我这姐姐在一手打理,真不容易呢。”

林夫人也凑趣道,“可不是,连养下的姑娘都一个个这么水灵,我看,比我们梨妃进宫前还要美上几分的。”

这话可不能随便接了,梨妃可是天家的人,哪里是她们这民女能比得上的,甘太太连忙说道,“梨妃娘娘国色天香,哪里是我这几个淘气的粗鄙姑娘能比的,您可别惯坏了她们。”

林夫人一味地卖弄自家的梨妃,刘焦氏在里头陪笑,甘太太疲于应付,几个小娘子却是有些坐不住了。九娘子倒还好,一心想着邸报里传的那个倾国倾城的梨妃,再看看眼前的这个富贵流油,脑满肠肥的粗鄙妇人,怎么也不能将二者联系起来。

三娘子端庄惯了,自然还好,六娘子最为跳脱,这会儿,已经将自己长裙上的流苏腰带来来回回揪扯了半天,已是极难忍耐了,就差跳脚要起身了。四娘子和七娘子倒还是小意地听着,只是都有些心不在焉罢了。

想来甘太太也不敢得罪这梨妃家人,只能硬生生地陪着,好在刘焦氏算是能说会道的了,场面还不至于冷清。

终于坐到林夫人起身告辞,大家都起来恭送,林夫人却来了石破天惊的一句话,“改日还请甘太太带着姑娘们上我们府里玩去,我那儿子,就是梨妃的弟弟,和几位小娘子倒是年纪相当呢!”

甘太太神情一滞,到底还是在刘焦氏的说和下,送走了这林夫人。

想来甘太太也是应付得累极,回身,就叫几个姑娘散了,各自回院,九娘子趁人不注意,同甘太太身后的三姨娘递了个眼色,这才回去了。

这边,甘太太在三姨娘和刘焦氏的服侍下换了家常衣裳,松了头发,摘了首饰,这才歪在了榻上,让三姨娘给轻轻揉着肩膀和脖颈,一边同刘焦氏说着话。

“你说,这林夫人是个什么意思?”甘太太闭了眼问道。

刘焦氏坐在甘太太榻边,“姐姐,依我看啊,这是好事呢。”

“哦?什么好事?我们家同宫里的贵人们向来可没什么来往。”甘太太不以为然地说道。

“姐姐,您还没听出来吗?这林夫人可是想跟您结亲的意思呢!”刘焦氏略略带了几分试探的意思问道。

“哦,怎么说?”甘太太还是没有睁眼,只是问道。

刘焦氏迟疑了一下,看了甘太太身后的三姨娘一眼,三姨娘却懒得理她,“太太,要不奴婢先退下?”

甘太太拍拍三姨娘搁在自己肩膀上的手,“不碍事,你揉你的。”然后又对刘焦氏说道,“红裳是我的人,没什么可避讳的。”

刘焦氏不喜欢三姨娘,无奈甘太太信任她,只得瞪了她一眼,接着说道,“现在后宫里最得宠的可就是这梨妃了,皇后娘娘只怕都没有她威风。她娘家人现在也是京城里热得烫手的新贵呢,梨妃的弟弟听说今年十七了,林夫人那意思,想在咱们家姑娘里挑一个娶过去呢。”

甘太太听到这里皱了眉头,她自己出身大家,最看不起这些暴发户了,连甘阁老这样清贵的读书人都难得她的青眼,更何况这种裙带新贵。“他们林家…可有些低了…”

刘焦氏却来了精神,说道,“要说,配三娘子六娘子,那自然是低了的,咱们嫡女当然是得配高门大户,百年世家,可姐姐您不是还有好几个庶女吗?再说了,这梨妃要是能在皇上跟前替姐夫美言几句,那不比什么都强?这林家,虽说,京城的世家贵族都不大看得上他们家,可也没有谁家敢得罪他们家啊,大不了配个庶女过去,我看倒叫他们林家感激,他们现在最缺什么,不就缺像样的婚配吗?这可是一举好几得的事呢,您说是不是好事?”

刘焦氏着实会说,说得甘太太睁开了眼睛,想了一会儿才说,“你说的倒也有道理,上次是不是听说有什么人同他们家打什么官司,最后被罚没家产,充军去了的?”

刘焦氏连忙点头,“可不是,他们家现在势大着呢。”

甘太太又摇头,“可是小四她们几个也都是我们府里捧在手心里惯大的,老爷那里恐怕就过不去呢。”

刘焦氏劝道,“您先和姐夫露个信,试试看,说不定姐夫也同意呢,姐夫看问题可和咱们后院女子不一样。

第四十二章 金镯

刘焦氏见甘太太被说动,心里暗自开心,又奉承了一会儿,离了红德院去瞧刘元芳去了。

待刘焦氏走了,三姨娘瞧着甘太太似乎还在沉思,也不敢怎么说,只是问道,“太太,太太今儿可要去请老爷过来?”

甘太太点头道,“嗯,你叫金叶去二门里候着,老爷今儿去谢恩去了,若是回来,你就让她把老爷请过来,说我有事商量。”

三姨娘应了,叫了金枝过来接手,自己挑了帘子先去了外头唤了金叶,吩咐了一番,打发走了金叶,这才回了自己的屋子,因甘太太离不了三姨娘服侍,而三姨娘这些年也不把心思放在甘阁老身上,因此倒没有另外开了院子住,而是一直住在红德院正房后头的倒座房里里头。

刚进门,就有一个才留头的小丫头也跟着进来了,三姨娘和这小丫头一番耳语之后,拿了一把糖塞到小丫头手里,这才放了那丫头离开。

不多时,银钏就将这消息小声地告诉给了九娘子,九娘子微微蹙眉,“那刘焦氏就没安什么好心!这回肯定是冲着我来的了,看样子,这个所谓的宠妃之弟要么顽劣放浪,要么就是个傻子白痴,否则她怎么会这么上心促成这事?”

银钏也担忧地应道,“可不是!那样的门第,虽说是宫里的宠妃,到底叫人看不大起的,老爷应该也不会答应的,姑娘,您索性去跟老爷说说…”

九娘子摆摆手,“你只说到其一,这家人家虽然叫人看不大起,可也不是谁都能得罪得起的。她们家若是有心求娶,父亲他…”九娘子对这个父亲真心没有把握,沉吟了起来。

谁都知道甘阁老疼爱女儿,自家的几个女儿是被当做珍宝一般养大的,不过那也只是在外的名声而已,凭良心说,嫡母甘太太算不得心狠手辣的主母,但那也是在她的地位稳固,子女周全的情况下,看看九娘子的日子,就知道这庶女的日子不过就是面甜心苦罢了。如今,甘阁老入主首辅的呼声很高,再加上这次的辛劳晕厥的事,朝廷上下莫不赞扬的,这种情况下,他定然也是万分不愿得罪这宠冠后宫的梨妃的。

像上次普济寺之事求他,能有明显的效果,那只是因为这事不会涉及到他本身的利益,而这次涉及到婚事,涉及到两家的关系,涉及到后宫的宠妃,又涉及到甘阁老自己的前程时,九娘子就真的有些拿不准了…

银钏想不出什么能帮九娘子的,只能苦着脸在一边候着,九娘子过了一会儿才说道,“这消息定然大家还都不知道,银钏,你去把这个消息散出去,看看,到底谁会因此而动。”

银钏有些不明白,“姑娘,您说的是谁?散给谁?”

九娘子微微一笑,“不用特地散给谁,就随意闲聊时提及就可以了,有心之人自会听进耳朵里去的。”

银钏想了想,点头应了。

银钏自去办事,九娘子想了想,起身叫了银针跟着,往青松院里去了。主屋里,大少奶奶崔氏正歪在暖炕上,瞧几个小丫头拣针线呢。

九娘子进去,崔氏身边的银芳便迎了过来,唤走了小丫头,请九娘子上炕坐了,自己则奉了热茶点心过来。

“大嫂这些日子身子可好?”九娘子上了炕,拿出自己做的用松江三棱棉布做的小衣裳,“这些都是我闲时做的,也是听老嬷嬷们说,这种布做小孩子贴身衣物再合适不过的,大嫂别嫌我手艺粗糙就是了。”

崔氏接了过来,赞道,“瞧瞧这阵脚这细密,还说手艺粗糙?九妹,你是诚心来气我的不是?这可是外头买不着的,我可替腹中孩儿先谢谢你了!”看得出来,崔氏是真心喜欢的。

让银芳收了衣裳,崔氏拍拍九娘子的手,“你也自己个珍重些,又不是没有针线房,这些针线上头的活能躲懒就躲懒,好好的姑娘家,别早早地就熬坏了眼睛。”崔氏哪里不知道这里头有甘太太的事,但婆婆也不是她一个儿媳妇能置喙的,对九娘子她也是真心爱护的,因此,这么一说,倒叫九娘子心里颇为感动。

“多谢大嫂关心,小九知道的。”九娘子会心地答道。

二人又说了会闲话,正好大少爷松哥儿回来,在外头脱了大衣裳烘热了身子进来,瞧见九娘子,也挺开心的,坐在崔氏身边,先问了崔氏,这才问道,“九妹是不是跟着嬷嬷学规矩累的,怎么总也不来大哥这坐坐,陪陪你嫂子也好,你也知道,你嫂子这也几个能说得上话的人。”

九娘子笑道,“嫂子您看,大哥一见我面就埋怨上了呢,还知道我跟着嬷嬷学规矩呢,也不说安慰安慰的,我好心好意来陪嫂子说话,倒先被埋怨上了,以后,可不敢来了!”

松哥儿也笑,“你这个捉狭鬼!”回头看着崔氏,眼里尽是柔情,“我不是怕你嫂子闷吗?再说了,也是该让你们好好学学,回头嫁了人,都这么跟大哥顶嘴,像话吗?”

兄妹二人互相斗嘴开心了一会儿,九娘子瞅了个空,才将自己腕上的镯子给崔氏瞧,“大嫂,瞧瞧这个!”

崔氏看过去,扑哧一声乐了,“九妹好气派的镯子!”

松哥儿听了也瞧了过去,“哟,这是哪家的夫人给的吧?可真是豪气!”以他对自己母亲的了解,一来府里打造的给姑娘的首饰断不可能如此粗糙,二来,这镯子虽粗,可那金子的份量却是十足的,却也不是自己的母亲舍得的,因此才有这么一问。

九娘子就是要接这个话头,“就是那个有个女儿在宫里做妃子的林家林夫人啊。大哥真是火眼金睛,一眼就瞧出来了。”

“林家?可是梨妃的娘家?”松哥儿皱了眉头问道。

“是啊,就是他们家,大哥也知道?”九娘子问道。

“是就你一人得了,还是姐妹们每人都得了?”松哥儿没有回答九娘子的话,而是先问道。

“我们姐妹们一人一个呢,这林夫人真是财大气粗,这镯子压得我手腕都疼,无奈,今儿她非得塞的。”

------题外话------

好累…陪朋友逛了一天,南京路步行街,城隍庙…脚快断了

第四十三章 心思

九娘子还在抱怨,松哥儿却是长长叹了口气,“九妹,赶紧取下来吧,这镯子…可不是这么好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