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换九娘子惊讶了,张大了嘴,“你…你还会梳头?怎么可能?”

姬澈微微恍了恍神,“很久以前,我母亲病得厉害的时候,我常给她老人家梳头,她很喜欢我给她梳的。”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这样的,说着这话的姬澈,九娘子的心仿佛就像被人重重地捶了一下似的,疼痛不已。

九娘子听话地走到姬澈身前,蹲下身子,背对着姬澈,姬澈用手指梳理着九娘子的头发,一下,一下,又一下,非常轻柔,非常仔细。

九娘子的头发乌黑,又很柔顺,姬澈的手指梳在她的发间,让她感觉很舒服,头皮也很放松,姬澈的手法微微有些生疏,可是并不妨碍他将九娘子的头发绾成了一个松松的流云髻,用刚才那支钗固定了,又用了几支九娘子自己头上的小小发针固定紧了,这才将九娘子拉起来,转过来,仔细地瞧了瞧,才点头说道,“也只能这样了,好歹能对付过去。”

九娘子抬眼认真地看着自己眼前的这个男人,最开始的冷酷、不近人情,后来的做事周全冷静,到现在看到的完全是另外一面的温柔和顺,九娘子不禁有些疑惑,自己看到的是一个人吗?

姬澈也在打量九娘子,长长地叹出一口气来,“快点长大吧!我真怕我等不及了…”

九娘子似乎真的听到了他内心的那声长叹,那样无奈,那样无助,那样难过…

“你…我…”九娘子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姬澈,想说什么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到底只说出这么两个字。

姬澈说道,“好了,我来得也久了,该走了,在这,你尽可以放心,我本来是想让你索性在这住上个月把的,省得你在阁老府里被嫡母使唤,可是,如今如果婚期提前,那么你就要早点回去了,这样你行吗?”

九娘子回过了神,点头道,“没事的,你就是不接我过来,我一样可以应付过去的,不过就是些针线活,其实也还好的。”

姬澈不赞成地说道,“那也不行,你还是要保重自己,不能年纪轻轻的就把眼睛给熬坏了。你嫡母那里,我自有法子,你不用理会,只要高高兴兴地准备嫁妆就好了。”

姬澈这么说,九娘子也不好再反驳,只好低头应了,姬澈又看了看九娘子和她的头发,这才说道,“这发式很适合你,发钗也好。我先走了,你再呆几天,放松放松再回去吧,到时候自有人来接你的。”说罢,姬澈才自己摇着轮椅从屏风后头转了出去。

一会儿,才有大长公主身边的丫头过来请了九娘子回去,九娘子出了院子,银丹才迎了上来,对于九娘子与早前不一样的发式,和发髻上多出来的钗,银丹也只是微微瞧了两眼,便不再有反应,九娘子心里不由暗自佩服,这样的知道进退的丫头真的是那样的人才能调教得出来。

回到了枕霞阁,德昌已经在她的房间里等着了,见九娘子进来,忙迎了上来,“九妹妹,你去哪儿了,怎么这么半天,我都等了好久了。”

九娘子想起刚才和姬澈相处的那些时光,脸上微微发烫,走到桌前,拿了杯茶喝了,才说道,“没什么,就是大长公主刚刚叫我去说了会话。”

“姑母吗?那玉表哥在不在?”德昌连忙问起宋玉来。

九娘子摇头,“玉公子不在,就是大长公主和我罢了,怎么,公主你找玉公子有事?”

德昌又连忙摇头,“没有没有,我哪有什么事,再说了,玉表哥他也不愿意见我…”德昌刚刚还有些惊喜的脸色一下子暗沉了下来。

九娘子心里一软,上前拉住德昌的手,“公主,莫非你还想着…?”九娘子没把话说完,到底是皇家的事,自己一个平民还是不要多说的好。

德昌神色颓然,“想着有什么用,他…我也只是白白地想着而已,和亲的事已经是定下来的,母后那里也绝无转圜,我还能有什么奢求…?”

九娘子叹了口气,历史上和亲的公主除了文成公主之外,哪里有什么好的下场的?就算是文成公主,又有谁敢说她就是幸福的了?不过是一抔艳骨终埋塞外罢了…

“公主,小九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劝您,但,小九却知道强扭的瓜不甜,如果那人对自己没有相同的心意,何必要将自己的一腔热情空付?就算这份情落了空,也还是可以将它寄托在别处啊,小九以为不能因为一个情字,让自己处于卑微的地位,任何时候,自己都是最重要的,对自己好一点,找个可以寄托自己情感的东西,不管是刺绣又抑或是书法,又或者说是佛法等等,你说呢,公主?”

德昌细细地想着九娘子的话,半晌才缓缓地点头道,“是啊,执着又能如何?不能改变任何现状,不如往前走一步,想开一点,将眼光多往别的地方放一放,或许会发现不同的美景,小九,你是不是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九娘子点点头,“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女子的悲哀是什么?就是自古以来,我们都被限制在这三尺的后院,抬头就是这三尺的天空,为何还要用这可怜又卑微又无望的情来困住自己呢?不如推门出去,看看更广阔的天空,见识见识更加有意义的人和事。”九娘子的意思是想让德昌跳出这感情的漩涡,和亲之后,往文成公主的那条路走走试试,说不定又是一个文成公主呢?

------题外话------

多谢各位亲对一米的大力支持!第一天入V大家送上的钻石、鲜花和票票满满的都是爱啊!一米拜谢!多余的话也不说了,亲们,对你们,一米是满满的都是爱和感激!

第104章 消息传开,父女斗心

过了几日,九娘子便听到大长公主府里下人传的消息,说是平国公府的世子突然发病,不仅请了全京城所有的名医看诊,就连皇宫内的太医也请了好几个,都说是病情凶险,世子病危。

九娘子在大长公主府里受到了无数人的同情,就是九娘子自己,也偶尔听到有人在说,“这么娇艳的一个小姑娘,还没嫁过去就要受这份罪,真是可怜啊!”之类的话。就连德昌公主也忧心忡忡地跑来问道,“九妹妹,你听说了吗?平国公世子病重呢。”

九娘子事先得了姬澈的嘱咐,心里估计这肯定是姬澈在为提前成亲造势,但心里也是有点担心的,“我也听说了,不过听说连太医都请来了,应该不会有问题的吧。”

德昌却没有那么乐观,摇摇头,“那你是不知道,我以前听我母妃说过,这个平国公世子以前就受过很重的伤,后来好像又中过毒什么的,最后虽然治好了,可是也落了个瘸腿的毛病,而且,听说那毒还没完全解呢。”

中毒这个却是九娘子以前没听到过的,连忙追问道,“中毒?怎么会呢,谁给他下的毒?”

德昌摇头,“那我就不知道了,我只是听我母妃说起那么一嘴罢了。反正,这事听起来很是凶险,九妹妹,反正你也不过是定个亲而已,大不了退了这门亲事呗,阁老总不能看你这么踏进火坑吧?”

九娘子笑了笑,“咱们也别在这杞人忧天了,如果真要是这样,也只能看上天的意思了,且等等吧。”

德昌好奇地看着九娘子,“我怎么觉得你好像一点也不着急,好像胸有成竹一般?”

九娘子连忙止了笑,做出几分愁苦的样子来,“难道要我哭才成?我就是哭也不起什么作用啊,这亲事都是父母之命,公主你尚且不能随心,我又哪里有资格接你挑拣呢?”

一句话将德昌的话给堵了回去,二人正说话呢,小丫头来报,说是阁老府的人派人来接九娘子了。

九娘子连忙和德昌告辞,到了厅里,却是崔氏来了,正陪着大长公主说话呢,九娘子上前和二人见了礼,大长公主便说道,“小九啊,你嫂嫂才来,说你母亲身体有点不大好,要接你回去瞧瞧呢。”

九娘子心知定然是平国公世子的事,也不说破,连忙上前问道,“嫂嫂,母亲她怎么样了?身子哪里不舒服?”

崔氏给九娘子使了个眼色,说道,“母亲就是身子觉得重,又有些鼻塞,撑了两日,就躺下了,估摸着就是伤风了,就是想你了,总念叨你,想让你回去瞧瞧,再说了,咱们也不好总打扰大长公主。”

九娘子听了,这才向着大长公主说道,“这几日,小九在这里真的是叨扰您了,既然母亲身体有恙,那小九就此请辞,回家去侍奉母亲,大长公主之情,待小九日后再报吧!”

大长公主笑道,“你个小小的孩子,怎么这么老成客气?跟我们家十一一般大的孩子,看起来却是比十一懂事多了,你母亲有福!那你回去吧。”然后又吩咐人拿了许多药材来,嘱咐九娘子带给甘太太。

九娘子又亲自回了枕霞阁,吩咐银丹收拾了东西,和德昌再次道了别,德昌眼睛红红地道,“今日一别,再见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要是有机会,我接你到宫里去玩,还有林樱,她如今在宫里也不好过,等她也熬出头了,咱们三个再聚!”

提起林樱,九娘子心里也不好受,她进宫前,也没能和九娘子见上一面,听德昌说她过得不好,心里更加牵挂了,“她过得不好吗?不是有梨妃娘娘在吗,怎么也能庇护一二啊?”

德昌说道,“你以为宫里是她家啊,她哪有那个本事?再说,她还指望拿自己的妹子去固宠呢,不知道得得罪多少宫妃?林樱的日子好过得起来才叫见鬼呢,唉,看看吧,要是有机会,我再把你接进宫聚聚。”

九娘子也没办法,只好和德昌道了别,带着银丹和练嬷嬷,收拾好了东西,来的时候是好几辆车,回去又多了好几辆车,有的是大长公主送的药材什么的,有的却是德昌送的。

在车上,崔氏才和九娘子说起了悄悄话,“大嫂,怎么是您来了?府里出了什么事吗?”

崔氏同情地看了九娘子一眼,“是我求着母亲来的,就是想先给你通个气!”然后,顿了顿,才又说道,“我和你大哥总觉得对你不住!棣哥儿的事,你也别放在心上,是他没福气,做下那等龌龊的事,他配不上你!”

九娘子诚恳地说道,“大嫂,千万别这么说!缘分本来就是天定的,棣哥哥并没有错,四姐姐也是很好的,只不过做事偏激了一点。这也只能说棣哥哥和我没有那个缘分罢了。我一点都不放在心上,真的,大嫂,我还要多谢你和大哥,你们这么帮着我,我还总叫你们失望了!”

崔氏送了口气,“你要是能这么想,那我也能放心点。棣哥儿这门亲事不成,我也没想到母亲会把你说给那平国公世子,那人,我也听你大哥说过,以前似乎还真是个不错的,小小年纪就有了出息,人也长得不错,家世又好,只不过受伤之后,好像脾气就变了,还瘸了腿,家里头又是那个样子…这门亲事,委屈你了…”崔氏真心地说道。

九娘子连忙说道,“大嫂,没事的,您别放在心上,这世上的事情,本就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其实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我没关系的。”

崔氏点点头,“就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只是,这回,你真得好好想想了,你还不知道吧?平国公府里传来消息,说是世子病重了!”

九娘子点头,“我倒是听说过了,这个病重是有多严重?”

崔氏说道,“具体情况我倒是也不清楚,不过听下人说,她们府里来了人,跟母亲说的,只说病重,到底多凶险也不知道,你还是要心里有个准备,万一她们府里要求你提前嫁过去冲喜怎么办?”

“冲喜?”九娘子疑惑地问道。

崔氏点点头,“是有这个说法的,有的男方病重时,会要求女方提前嫁女过去冲喜,冲了病当然皆大欢喜,可…可大多是冲不了的,那就相当于嫁过去就守寡了!”

九娘子心里明白,这大概就是姬澈所说的提前成亲的法子吧,只是,她还不太明白,这个人怎么就有这个本事,联合了所有人来帮他圆这个谎呢?

崔氏见她不说话,还以为她心里担心,便安慰她道,“你也别太着急了,回去好好求求父亲和母亲,我和你大哥也会帮着你说话的。咱们家也不是那样卖女求荣的人家,犯不着为了名声毁了好好的女儿家的幸福的。”

一路无话,回到了阁老府。

下了车,九娘子也不及回自己院子,就带着练嬷嬷将大长公主和德昌送给阁老和甘太太的东西,随着崔氏往红德院里去了。

红德院里,阁老和甘太太二人正坐着说话,听金枝回说九娘子来了,便让人传了进来。

九娘子上前行了礼,连忙问道,“母亲,您身子还好吧?”

甘太太温和地说道,“我身子好着呢,这不是找个借口把你叫回来嘛,怎么样,路上累不累?”

一副母慈女孝的模样,阁老在一旁满意地看着,九娘子也做戏,说道,“那就好,小九担心母亲的身体,一路上都不得安稳呢。”然后将大长公主和德昌送的药材奉上。

甘太太笑眯眯地说道,“我家小九就是乖巧,到哪儿么都这么讨人喜欢,瞧瞧,这人参可是好些年份了,外边可买不到这么好的,我啊,今儿可是沾了我们小九的光了!”

九娘子听着这话,就是典型的话里有话,却还是装作不晓,也不接话,直问道,“母亲这么急着叫小九回来,不知所为何事?”

甘太太叹了口气,看了看阁老,阁老这才开口道,“是这么回事,平国公府的人来报信了,世子…他…他病重了。”

九娘子楞了楞,“父亲,这个消息在大长公主府的时候,小九也听说了,只是,这个病重…是个什么程度呢?”

阁老说道,“来人并没有说得很清楚。但为父想,世子以前就是受过伤的,可能是旧伤复发吧,这倒是其次,关键是他们的意思是,要叫我们提前嫁女,给他们府里冲喜。”阁老说完这句话,仔细地看着九娘子的脸色。

九娘子预先演示过好几遍这样的情形,对着镜子也练了好久,调整好情绪,九娘子慢慢地将悲伤蔓延到脸上,还透出几分绝望,“父亲,真的要冲喜…那要是…”却也没将话说完,眼里先慢慢地落下泪来,却也没有嚎哭,幸亏在现代的电视剧里被教导好过次了,女子的哭,嚎哭是最最没有品的,就这样,白着小脸,让泪水慢慢地滑落,再带上悲伤,带上绝望,那才是最打动人心的。

果然,阁老微微点了点头,眼里带了几分满意,在他仔细观察九娘子的同时,九娘子也在仔细地观察他,对于阁老这样久经官场,见惯了虚伪作态的人,最喜欢的是揣摩人的心理,九娘子刚才的表现在他来说,就是真实的表现,内心痛苦悲伤,却还能顾及形象。

阁老这才说道,“要不让为父帮你退了这门亲事?”

阁老刚说完,九娘子还没表态,甘太太先忍不住横了阁老一眼,满脸都是不快,“老爷,咱们是什么样的人家,怎么能说退亲就退亲,那不是让人家笑话咱们没有信誉吗?这儿女亲事可不是什么小事。”

阁老轻轻看了甘太太一眼,甘太太才不敢再说,心里却是满肚子意见,九娘子心知肚明,阁老这是再一次的试探,对他来说,这门亲事万万不可退,别说世子只是病了,就是世子这会儿死了,她九娘子改嫁还是一样得嫁过去。这样,他甘阁老不仅搏得了个好名声,对他的仕途来说,更是会得到世家的绝对支持!

九娘子心里暗叹,还好这只是姬澈的一个计策,如果是真的,那自己也真的足够悲哀了,这个所谓的父亲,原来也不过就是这么回事了,更别说嫡母了,才刚那副着急的情态就完全泄露了她的本心。

九娘子低头,看上去似乎是想了很久一般,才抬头咬着嘴唇,抖着声音说道,“父亲,女儿…女儿愿意冲喜!父亲,别退了亲事,小九不想父亲和母亲被人指指点点,戳脊梁骨!”

说罢,九娘子就忍不住一般开始呜咽起来,拿出帕子,捂住脸,想着各种悲催的事逼自己流泪。

阁老和甘太太对视一眼,点头,甘太太这才起身,亲自走了下来,搀起九娘子,“好孩子,委屈你了!难得你如此深明大义,真不愧是我们府里的嫡姑娘!你放心,你这样为父母着想,为我们阁老府的名声着想,我们绝对不会让你吃亏的!”甘太太赌咒发誓。

甘太太扶着九娘子坐到一边,九娘子撤下帕子,脸上是已经哭花了,眼睛也红通通的,阁老满意地说道,“你也别把事情往坏里想,世子虽说身子不好,但这么几年也没发过,这次又请了宫里的太医来,定然不会有什么事的。再说了,退一万步说,就算真有什么事,我们阁老府也是你坚强的后盾,你嫁过去,我会亲自和平国公说,让他马上请旨,给你诰命,就算将来世子有个好歹,无论将来谁承嗣世子,你都可以在其他房里过继一个孩子,你的这一份永远都属于你,谁也不敢动你一分的!”

见九娘子不语,阁老又接着说道,“当然,将来的事你也不用担心,你大哥那里,他向来宠你,将来自然也会给你撑腰。至于嫁妆,”他看了看甘太太,使了个眼色,甘太太不情愿地点头,阁老才接着说道,“你的嫁妆,你母亲自会给你厚厚地置办,不会让平国公府里的人瞧你不起!为父再给你加两个庄子,两个铺子,外加五千两压箱银子。”

阁老的话一说出来,立刻遭到了甘太太的白眼,阁老却像没看到一样,只盯着九娘子。

九娘子迟疑了一下,“小九并不是贪图父亲母亲的东西和钱,只是想着为我们府上做些自己该做的罢了!”不管怎么样,该做的表面功夫还是得做。

阁老感慨地说道,“真是不白疼我们小九啊,这孩子,就是这么懂事!好,既然小九都表了态了,那为父就马上给平国公府送信,冲喜的事就这么定下来吧,尽早把成亲的日子定下来。只有真正地嫁过去了,小九你也才能真正地探听到真实的消息不是?”

阁老得了九娘子的准信,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留下满脸怨愤的甘太太,待送走阁老,甘太太这才对九娘子说道,“你父亲为了不亏待你,才做了这么大的让步,小九你可不能不知道感恩!”

九娘子哪里不知道甘太太心中的不满和嫉妒,其实她私下里给六娘子准备的又何止这些,估计得有阁老才刚说的那些的三四倍之多,甘太太做出这般的样子,也只不过是心疼那点被九娘子占去的庄子铺子和银子罢了。

平国公府里,平国公夫人王氏正在问平嬷嬷,“你真的看清楚了,孔太医的神情也是严肃的?”

平嬷嬷点头,“夫人,您也不是不知道,澈院里,世子的人向来嘴紧,奴婢也打听不出来什么,但是这几日的确是孔太医带着太医院的人在看着,那方子几乎是一日一换,奴婢费了好大的劲才弄来几个方子的药渣,送到外头也叫人看过,真的是救命急吊的方子。世子的病,看来真的是凶险了。”

王氏沉吟道,“嬷嬷,咱们不可大意了,澈儿那孩子是一般人吗?难道您忘记了,上次那十拿九稳的事,也被他逃过一劫,如果真的那般好对付,怎么会让他活到今日?那世子之位就早是我的洵儿的了…”

听她提起往事,平嬷嬷才沉默了起来,半天才问道,“那这事…?”

王氏说道,“澈院那边一丁点都不能放松,偏生这澈儿还不近女色,这么多年来,我送了多少人过去,就没一个能留住的,惟一的那个,你可得给我保住了…方子你还是给我盯紧,国公爷这边催得紧,如果实在不行,咱们就先应了,先给世子把那丫头给娶过来,澈儿自是铁板一块,可那丫头,不过十几岁的小丫头而已,还能没有漏洞?不行,就从她下手!”

平嬷嬷点头,“那丫头不过也是瞧着机灵点罢了,自然是不能和夫人您比了。奴婢看,完全可以从她下手。”

王氏点头,“也不可大意了,那丫头没有生母,还能让嫡母记在名下,又能让澈儿看上,应该也是个不简单的,只可惜,毕竟年纪小,出身也低,拿捏她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平嬷嬷也跟着说道,“那…要不要跟国公爷回话?”

王氏站起身,“我亲自去吧!”说罢,换了身衣裳,往外院国公爷的书房走去。国公爷正在书房里同孔太医说话,王氏等了等,孔太医告辞之后,才端着参汤进去,“国公爷,您也别太劳累了,自己个的身子要紧!”王氏将参汤送到国公爷手上,劝说道。

国公爷喝了几口参汤,“唉,澈儿这个样子,我哪里还有心思?他要是…有个什么好歹,我怎么去见他死去的娘?”

见他提起前头夫人,王氏心里有些不高兴,但还是强忍着说道,“国公爷,您也别太自责了,世子如今这般,是不是得将冲喜的事办起来了?反正阁老府那边,信也递过去了。”

国公爷也才问道,“怎么样,回信没有?”

王氏答道,“倒是传过信了,说是同意呢,他们家九姑娘也真是个有情有义的,那孩子倒是不错。”

国公爷点点头,“就是出身低了点…”

王氏劝道,“爷,您也得看开点,如今京城里的贵女们谁还能有这个眼界啊,听到咱们澈儿的名字,躲都躲不及,我看甘九姑娘那丫头就不错,再说也被嫡母记在名下了,也不算委屈澈儿了。这丫头心好,说不定命就好,嫁过来这么一冲,说不定就把澈儿的病给冲走了。”

国公爷听到这个,才高兴了点起来,“你说的也有道理,既然这样,那咱们赶紧把日子定下来,你明日就去阁老府上,将日子定下来,聘礼给得足足的,不要让人家说咱们闲话!”

王氏点头应了,“爷您放心,这事妾身亲自去办,定让您满意!”顿了一下,才又问道,“只是,澈儿的病到底怎么样了?我这心里没底,也不敢说啊,你到底给我个准话,我好看着办聘礼什么的。”

国公爷叹了口气,“别看着办了,听我的就是,聘礼给到最多!澈儿在皇上跟前还有几分面子,你别堕了咱们家的面子就是!至于澈儿的病,也只能看天意了…”

国公爷这番话说完,王氏的心里稍微定了定,看来,世子的病真的是严重了,这么想着,王氏才又说道,“爷,您也别光顾着澈儿,洵儿您可是好久没见了呢,先生说他最近长进了不少,改日您也考究考究他,他也老大不小了,虽然没有澈儿的本事,怎么的也算是个乖孩子了。”

国公爷歉疚地拍拍王氏的手,“是,这些日子,我光顾着澈儿,忽略洵儿了,你放心,洵儿一样是我嫡亲的孩儿,我不顾着他顾谁?将来…澈儿有个好歹…我还是得靠着洵儿呢…”

王氏听了这番话,激动不已,“爷,您能这么想,妾身真是…感激不尽呢,洵儿他心性善良,又知道上进,您放心,他肯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跟国公爷说完话,王氏回到自己的院子,派人将姬洵叫了过来,姬洵刚从外头回来,进了王氏的屋子,就端起王氏手边的茶碗,一口气将茶喝了个干净,直接用手抹了嘴,问道,“母亲,您叫我来做什么?”

王氏看了看姬洵身上皱巴巴的衣裳,散乱的头发,心疼地骂道,“你这孩子,这副模样,你这是做什么去了?”然后又对着外头骂道,“跟着三少爷的人呢?都死哪去了?没人给三爷换衣裳理头发的吗?云生呢,给我滚进来!”

外头一个小厮才低头进来,跪着回道,“夫人,三少爷他…他…”

王氏还要骂,被姬洵插嘴道,“母亲,您别说他了,是我才刚和几个朋友去骑马去了,刚进门,听见您叫我,我怕您等得急,这不连衣裳都没换,就进来了嘛,别骂他了,是我的错,您说我,啊?”姬洵扭着身子上前,和王氏撒娇道。

王氏笑道,“你这个孩子,就你心眼好,知道护着人,那他也该打!”然后扳着脸对云生道,“下次再让你们主子这个模样,看我让平嬷嬷好好打你一顿!”

云生在姬洵的眼色下,连忙叩头,“小的再不敢了,再不敢了,下次定将主子洗得干干净净的,穿得漂漂亮亮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的,再来见夫人!”

姬洵笑着骂道,“你个猴崽子,当你主子我是个丫头不成?还不快滚出去!”云生这才对着王氏行了礼,跪着退了出去了。

王氏将姬洵拉到自己身边坐下,苦口婆心地说道,“儿啊,你也长点心,别成天地野在外头,如今咱们府里什么状况,你还不知道吗?你二哥躺在床上,生死未知,我才在你父亲跟前夸了你,你可得争点气!”

姬洵着急地说道,“母亲,我哪里不知道!我也担心二哥啊,可二哥那院子我也进不去,想去看看他都不成,母亲,二哥到底怎么样了?”

王氏气极,“你这傻孩子,他们防你跟防贼一样,你还上赶着去么看干什么?净拿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

姬洵却说道,“二哥对我可好呢,我总也记得小时候,二哥有一次为了救我,自己跌到了池塘里,还有一次,还替我挨了先生的打…娘,二哥到底怎么了,为什么病得这么重?”

王氏叹气道,“你也知道那是小时候?现在,你二哥什么时候正眼瞧过你?他是嫡子,你也是嫡子,他还占着世子的位子,他能真心对你吗?”

姬洵急着,“娘,您这话不对,世子的位子本来就是二哥的,什么叫占着,难道您还想夺了二哥的世子之位吗?您这样,我可不喜欢!”

王氏真是气从心来,“你这孩子,怎么不长心呢?他是嫡,你也是嫡,他生母早逝,你还有我,再说了,他身子这么不好,你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这世子之位凭什么就该是他的,应该是他让出来给你还差不多!你说说,你哪里比他差了,是人品还是出身还是家世?”

姬洵急得满头汗,站了起来,“娘!您要是再这么想,儿子就不理您了,二哥就是世子,世子就是二哥,我哪里有什么本事,哪里比得上二哥?除了二哥,我谁也不服!娘,您要是再这么说,我就…就出家去,再不回来了!”说罢,气冲冲地跑了出去。

王氏也气得心口直疼,平嬷嬷过来给她顺着气,王氏叹道,“你说说,啊,我怎么会生了这么个软弱无能的儿子,啊,澈儿是给他灌了什么*药?他这么死心塌地地对他?哎哟,气死我了!”

平嬷嬷劝道,“夫人,三少爷还小呢,您也别急,等他大点就好了。”

“还不够大嘛,这都快要定亲的人了,怎么这么糊涂?一天就记得玩,别的什么也不管?”王氏气道。

平嬷嬷接着劝道,“成了亲就好了,找个人管着,再有了孩子,就该真的长大了,知道事了。夫人,您不是正在给三少爷寻合适的人吗?”

王氏静了静心,才道,“唉,看了这么多人家,我还是觉得大长公主府的十一娘合适,出身够高,和皇室又搭着亲,那孩子我见过,模样俊俏,看起来也大方,应该是配得上我的洵儿了。你说呢?”

平嬷嬷斟酌着说道,“奴婢瞧着也好,就是,那十一娘自小也是被宠大的,不知道脾气心性和咱们三少爷合不合?”

王氏摆手道,“那有什么?被娇养大的孩子才好呢,不会小家子气,又见过世面,带出去也都说得开,至于脾气嘛,新媳妇,压一压,自然就好了,再说还有我给看着,难道还能让她骑到洵儿头上?”

平嬷嬷见王氏这么笃定,也不再多说,王氏自己心里定下主意,便想着怎么去大长公主府开口提这门亲事了。

------题外话------

多谢各位的票票,一米差点没飘起来!你们也知道,一米教初三,教学任务实在繁忙,虽然不能保证万更,但一米肯定不会断更的!

第105章 礼尚往来,不怀好意

夜深人静,澈院里还是灯火通明,似乎所有下人都还在忙碌,正屋里,火生和土生守在长廊上,除了水生和木生,没有人能进去。

里间,姬澈和衣靠在床头,“怎么样,信都递出去了?”

水生答道,“按照您的吩咐,都递出去了,现在京城的人都知道世子的病情危重了。”

“嗯,那那头呢?”姬澈平平地问道。

水生自然知道他问的是谁,答道,“夫人今日去了老爷的书房,后来又找了三少爷过去说话,三少爷是气冲冲地跑出去的。”

姬澈点头,“三少爷再来,你也不要拦着,让他进来一次,让他亲眼看着,那边才能真的相信,这成亲的日子才能更近一点。”

水生应了,姬澈又吩咐道,“太医这边,你要打点好,不能有一点风声透露出去,还有,九姑娘那边如何了?”

水生答道,“世子,九姑娘真的像您说的一样,镇定极了,一点也没有急,也没有慌,听练嬷嬷说,应对阁老和甘太太,跟玩似的,世子,您可真是有眼光!”水生性子跳脱,跟姬澈说话总是这么没大没小。

马上就被木生斥道,“你又胡说来了,有这么跟主子说话的吗?”

水生吐了吐舌头,“反正奴才就喜欢九姑娘做我们的女主子!多聪明,配得上咱们主子!”

日子很快就定了下来,因为平国公世子病情危急,而阁老府又有情有义,不仅不退婚,还为了给平国公府冲喜,还特地将婚期提前,就定在了这一年的五月初八,这一年,九娘子才满十三岁。这一下子,又惊动了整个京城!

消息传开来,九娘子一时成了阁老府里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了。朱桦院里,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人不断。

这一日,六娘子和七娘子结伴过来了,九娘子吩咐了银钏和银丹摆了茶水和点心上来,等丫头们退了下去,六娘子最是心急,便问了出来,“九妹妹,你真的同意冲喜了?”

七娘子也瞪大了眼睛,盯着九娘子的脸,似乎是不想错过她脸上的任何一丝的表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