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李泽文笑着看了堂弟一眼,“刚刚的谈话,你录音了?”

李知行晃了晃一直拿在手里的手机:“当然。”

“有证据总是好一些。”李泽文随口说,“你看着处理吧。”

“我考虑一下。”

李知行不会无缘无故地将刚刚的对话录下来。跟踪狂可不是容易改正的心理疾病,社会情况也决定了这类事件不好处理——警力不足够处理这种小事,然而唐宓又需要一个自保的手段。黄明明这种情况,如果她在寻求心理治疗后能够改正,那是最好,如果改不了,那唯一的办法就是通知老师,再告知她的父母,强行约束她的偏执行为。需要老师和家长配合的情况,那证据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又不是上法庭,偷录的谈话也有足够的说服力。

兄弟两人边走边聊,眼看校门在望,李泽文又提起别的事情。

“说起来,叶一超这个人,你认识吗?”

李知行心中暗暗吃惊。兄长绝不会无缘无故提起某个人,此时提起来是别有深意的。

“当然。”李知行简单介绍了和叶一超的校友关系,“怎么?”

“中午和唐宓吃饭的时候,碰见了他和一个叫吕子怡的女生。他们三个人的关系,非常微妙。”

在车辆的洪流之中,这句话几乎要被车辆的噪音掩盖——但李知行还是听清楚了。他的兄长当然是不会看错的。

校门外车辆川流不息,李泽文伸手拦了一辆出租车,黄色的出租车来个急刹,在李泽文身边稳稳停下,李泽文伸手拉开车门,然后似又想到什么,回头看了眼和自己身高相仿的堂弟。

“看来你知道?”

李知行表情有些黯淡,轻轻“嗯”了一声。

“那就好。”

李泽文不再多说,顺手带上了山租车门。

出租车在滚滚车流中消失得不见踪影,李知行拿出手机,唐宓的短信也发送到——她占好了座位等他去上自习。

李知行不自觉露出微笑,定了定神,大跨步走回校园。

|第二十五章|你很在乎她

跟踪狂的事情告一段落后,李知行终于有了休息时间,十二月的第一个周末,他按照惯例,去了爷爷奶奶家,自己家没什么可回去的——父亲常年在宣州,母亲则工作繁忙,不在家的时间也多。

周末的晚餐时分,爷爷奶奶家总有不少人,他进院子前看了看停在院门口的几辆车也心里有数了。

头发斑白的张阿姨穿过小花园迎上来,笑着说:“知行你回来了啊,快好几个星期没见了。哎,快,书包给我。”

“我拿得动的、阿姨,我妈和姑姑来了?”

张阿姨是爷爷奶奶家的保姆,厨艺非常好,粵菜川菜鲁菜样样拿手,各类点心也做得非常地道,李知行几乎是吃着她做的食物长大的,从来视张阿姨如长辈。

室外寒风凛冽,室内温暖如春。李知行进了屋,顺手把书包放在客厅的沙发上,又脱了外套挂好。

“都到了小半天了,家里就差你了,洗了手就去吃饭。”

“大哥也来了?”

“和你就前后脚的工夫。”

李知行拐弯到达餐厅。李家的饭桌是长桌,此时几乎坐满,爷爷奶奶上座,母亲和大伯正在摆放碗筷,姑姑和伯母相谈甚欢,唐明朗是小辈,虽然同桌还有个李泽文,但这对表兄弟完全没共同语言,他一个人寂寞地左顾右盼,此时看到表哥来到,顿时高兴起来。

“表哥!”

这学期开始唐明朗在京大出现频率大大减少,开学至今,李知行也就见过表弟一次,此时看他剪了个板寸,看起来比之前精神些。

李知行依照次序和长辈们打了个招呼,再拉出凳子落座。他这学期选了双学位,学业压力陡增,开学到现在三个多月,也就回了两次家,长辈们是久久不见了。

祖父环顾四周,发现在京的家人到得整齐,特别满意地点头:“知行回来了就开饭吧。”

饭桌上琳琅满目很是丰富,张阿姨继续从烤箱里端出了一大盘烤羊排,喜滋滋地说:“知行今天要回来,今天做的菜可都是你最喜欢吃的。”

当了快三十年的李家保姆,张阿姨对家里每个人的饮食爱好了如指掌李知行目光往桌子上一扫,就知道这顿饭完全是依照自己的喜好定下来的。

其他人还没说什么,伯母先说,“就知道爸妈最心疼知行了。”

张静瑜说:“哪有的事。”

满桌人都摇头笑,一副心照不宣的样子。

李知行无奈一笑。其实伯母说得没错,李家孙子辈一共四个孩子,他的的确确是最受祖父祖母喜欢的那个。照理说,家里最受宠的孙子辈应该是长孙李泽文,但李泽文七情不上脸,很少跟长辈撒娇,祖父祖母虽然疼爱这个孙子也无从下手;堂姐李君子,伯父离婚时她被生母带去了国外,和李家始终不够亲近;至于唐明朗,则是外孙,关系始终隔了一层。

说说笑笑中,晚饭终于开张了。李家诸人工作繁忙,只有周末时稍微有空,可以回家看望老人陪老人家吃饭,同时互相交流——国内国际的政经大事,亲戚朋友的变动,可以谈论交流的信息实在太多。

这种场合,小辈们因为见识有限,发言频率明显降低了很多,唯一例外的是李泽文,无论谈到什么,总有人要问问他的意见。

张静瑜结束了和席上诸人的闲聊,仔细打量很久都没见过的儿子:“这学期上课很忙?”

“是的。”李知行简单解释了一下自己的课程,“学习压力挺大。”

到底是自己的孩子,做母亲的还是一眼可以看到儿了眼底的疲色。

张静瑜说:“如果太忙的话,放弃双学位也不要紧。”

“不,还可以对付的。”

祖父则说:“读书这事儿,你不用担心知行了。”

老人家发了话,即便是张静瑜也不好多说什么。

一顿饭吃到尾声,倒是李如沁想起了重要事情,忽然开了口:“知行,你和俞希白相处得怎么样?”

“还行。”李知行说。

在座诸位长辈都对这个话题充满了好奇,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

“还行是什么意思?你和俞希白发展到哪一步了?关系定下来了没有?”李如沁穷追不舍,“我前几天还遇到俞希白的妈妈,她对你可是满意得很。”

这顿饭果然不好吃啊!李知行心中一叹,有条不紊地回答:“我们是普通朋友。”

“普通朋友?都认识多久了还普通朋友?”伯母还有点儿吃惊。

李知行正色道:“喻希白很优秀,可我们的兴趣爱好完全不一样,实在磨合不来。”

祖母叹息说:“我倒是喜欢她,聪明漂亮,又会说话。”

张静瑜侧过视线,看着儿子笑了:“知行不喜欢的话也没办法,大哥大嫂,还有如沁,你们要有合适的女孩子人选,不妨介绍给知行。”

李知行不作声,也没办法作声。他承受了来自长辈的更多宠爱,就要承担长辈更多的期待和要求。

“别说,我这里还真有不错的人选,”接下来发表意见的是伯母,她兴趣盎然地说:“崔家老三的女儿,在音乐学院学大提琴,各方面条件都不错。”

李知行竭力忍住脸上的不快之色:“伯母,不用费心了。”

他语气有点儿重,伯母诧异:“怎么,不高兴?”

“不,没有。”

李泽文一直在一旁老神在在地吃饭,此刻才随便开了口:“女朋友的事情,知行会留心,你们不要太过于干涉他。”

“你别帮着你弟说话。”李家老爷子也若有所思,“泽文啊,说起女朋友,你这边也完全没动静。你这年翻过去也是二十五了,人生大事应该上心了。”

大伯母不是李泽文的生母,对丈夫前妻的儿子从来不敢多加评论;李正尧因为早年离婚一事,对儿子深感愧疚,平时多有迁就。因此,家里唯能批判李泽文的,也就是李家老爷子了。

“没错”李正尧很满意地跟上父亲的话题,“泽文,你爷爷说得对,你也要上心。”

李泽文表情寡淡地把餐巾放下:“我认为,找女朋友要找自己喜欢的。”

“你喜欢什么样女孩子,说出来听听。”李如沁笑道。

“如果,喜欢的类型,的标准可以量化,我会比谁都高兴。”李泽文说,“但我很失望,目前我还没找到一个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

李家老爷子此时听到长孙的回答,也没辙了。

家中其余人瞧者李泽文脸上云淡风轻的表情,纷纷觉得自己实在说不下去,论及嘴炮,家里任何人都看不到李泽文的可能性。谈人生谈道理,谈感情谈家庭,李泽文用各种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武装了头脑,他的理论搬出来可以让所有人闭嘴。

李泽文从小有主见,长大后更是纹丝不动情绪不露,渐渐形成自己的行事标准,就算是家人也觉得“这孩子真是难以捉摸,给出的建议自然不够针对性,说服力也不足。”

年龄小时,长辈们只觉得这孩子天生聪明各种优秀让人省心简直赞不绝口,完全被视为李家未来的希望之光,长大后才发现不完全是那么回事。他对祖父父亲建议的道路无动于衷,反而花了很多时间去读书,有时候则去做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至于谈恋爱这事儿,倒也不能说一点儿都没进展,偶尔也会交一两个女朋友,但都很快分手。

他自己没动静,家人和亲戚朋友也不敢多提,偶尔提起心里都忐忑着——李泽文虽然没细说具体的条件,谁都不忍心也不敢介绍档次不高的女孩子给她。外表要好才华要横溢思想境界更要契合的女孩子,看来看去,李家这交际圈里,也还真选不出几个。

这确实是个难题,因此长辈们想来想去也没了主意,只能寄希望于他自己在大学里找——世界名校的优秀女生总比社会上多一些。

“泽文这么聪明的孩子,做事有分寸,一点儿都不会让长辈担心。”张静瑜意有所指这就是别开话题的提示了。

“总之,知行。”知道在李泽文那里讨不了好,李如沁手指在桌面一敲,掉转枪口对准李知行,“你要有了喜欢的女生,带回来给我们看看。”

李知行笑而不答。

随即他和李泽文对视了一眼,可惜没在兄长平和的眼神里得到任何提示。

自他进入大学开始到现在,一年多来,母亲在“给他找女朋友”这事儿上颇上心,并且发动了亲戚朋友一起來寻找合适的人选。天地良心,他才大二,刚刚二十岁,女朋友——事根本不用着急。

李知行很明白母亲的用意,对此也无可奈何。

自高三毕业之后,母亲再没在他面前提过唐宓,但自己的母亲何等精明,虽然不提,不等于内心的疑虑消失,母亲希望尽一切可能,把唐宓从他的选择项中划掉。

他对此话题都兴趣缺缺,能敷衍就敷衍,但总有敷衍不住的时候,到了大二,他学习忙碌,更懒得回家,因此,每次和家人在起吃饭就会变得相当艰难。

还好,李知行想,今天有大哥在,也算分享了一半的炮火吧。

到底只是普通的顿饭罢了,很快也就结束了。

李知行刚刚松口气,就看到整顿饭毫无存在感的唐明朗“嗖”一下站起来。他离开的心情实在迫切,以至于吓了众人。

“我要回去了!”

李如沁并不赞同:“陪你外公外婆冉聊一会儿。”

唐明朗气势轩昂义正词严地说:“我要回去做作业呢!今天老师布置了好多作业!明天我还有家教,不今晚做题根本没时间。”

作为辛苦的高二学生,这理由确实无懈可击。

李如沁对唐明朗的学业问题很看重,儿子能端正学习态度总是值得表扬的事,而且唐明朗最近在学业上进步明显,她也不想泼儿子的冷水。

李如沁想了想:“那你等等,我让小王来接你。”

“姑姑。”李知行起身,“不用找司机了,我送明朗回去。”

“这也行。”

“那走吧。”李知行冲唐明朗示意。

唐明朗如蒙大赦,生怕有什么人叫住他一般跟在李知行身后快速逃开了。

小院外停了四辆车,李知行随便拿了把车钥匙就出了门。他娴熟地点火发动,然后在后视镜里看到唐明朗终于露出今晚的第一个笑容。

“表哥你真是太懂我,我可算离开了。”

李知行问他:“你真打算回去做作业?”

“当然是真的。”唐明朗嘟囔,“这种全家人一起吃饭的情况,我又说不上话……还不如回去读书呢。”

“我早就告诉过你,学习成绩好,在家里才有更大的发言权,更多的自由。”

唐明朗叹息:“表哥,现在才觉得你说得对……”

李知行瞧了他一眼:“郭嘉颖明天要来给你补课?”

“她每周末都会来,表哥你又不是不知道。”

“我倒是一直没问过,你觉得她怎么样?”

唐明朗开心一笑:“小郭老师很不错的,我们很聊得来。”

“哦。”李知行反问,“不错?陪你去跳街舞?打架子鼓?”

“如果学习太闷了,偶尔她会跟我出去玩一玩,散散心也没什么不好啊。”唐明朗竭力撇清,塑造自己勤学的形象,“她都告诉你啦?”

车内暖气很足,李知行调低了暖风。

“她说的话都有道理的,她说,我家又不需要我努力奋斗,什么都是现成的,我妈对我的不满在于我的态度问题。”唐明朗说,“我按照她的话做了,我妈最近是过得心平气和了。”

李知行觉得欣慰。姑姑的脾气和炸弹无异,能心平气和地过日子,算得上是好转变。

唐明朗应付了李知行的问题后表情变得诡秘起来,他以一种隐秘的态度问:“对了,表哥,问你件事情。”

“怎么?”没想到这个表弟又盘问起他来了。

“你刚刚说和……和俞希白是朋友关系,那你是不喜欢她吧?”

李知行脸色一沉:“你问这事做什么?”

“呃,也没有……”唐明朗一双眼珠了盯着李知行,转都不转一下,试图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判断对方的想法,“那你喜欢我表姐吗?”

李知行面无表情地踩了个急刹,吓得唐明朗一声惊呼。

“啊,表哥,你别激动,我就是好奇问问,保证不告诉其他任何人!”

“你哪只眼睛看到我激动?前面是红灯了。”李知行很平静地对着表弟颔首,“你怎么想起问这个?”

唐明朗讪笑:“也不是啦,我是听我妈问小郭老师来着。上个星期小郭老师来给我补课,我妈恰好也在家,就跟她打听你和我表姐最近的关系。”

“郭嘉颖说了什么?”

“她没说太多的,就说你们的关系还不错,有时候一起上自习。”

原来如此。李知行抽了抽嘴角,他算是清楚今晚这顿饭为什么难熬的原因了。他之前怎么就没想到郭嘉颖也会成为眼线呢。

“怎么了,表哥?她说错了话?”

“没有。”

这事儿郭嘉颖很无辜。她当了唐明朗半年时间的家教,大致也把李家的情况摸清楚了。

作为家教,被雇主问起李知行在学校的表现,怎么也要敷衍地说上几句。她不需要说谎,更不需要无中生有地瞎编,只要她大略说说实情,就足以让姑姑和母亲心急火燎了。

“话说回来。”唐明朗握了握拳,“表哥,你要真喜欢我表姐,我绝对支持你们!”

那瞬间李知行简直想吐槽这个二货弟弟:你支持有什么用?你是能说服你姐喜欢我还是能说服家里人接受你姐?

他侧了侧脸瞥了明朗一眼,对方的目光是如此真诚,他摇摇头咽下了要说的话。

“别想太多。”

前方信号灯由红变绿,排队的车辆犹如洪水泄闸一样散开,李知行加了油门,车子跟在公交车后缓缓开出。路灯光芒犹如老式电影的画面,明暗交错,一帧一帧从他脸上交替闪过。

李知行虽然吩咐唐明朗别想太多,自己却不能不慎重考虑自己的事情,比如和唐宓的关系,比如自己的学业,比如自己的未来。

遥远的目标那么多,但实现的过程太艰难。世界上的事情从来不是“想一想”就能成功的。

他想起兄长,李泽文总是能把每件事控制在自己可以掌握的范围内,而他的水平真的差太多。兄长的办法是他没办法完全仿效的,要赢得最后的胜利,一点儿都不能懈怠,其能自己一条条地把路走出来。

在爷爷奶奶家过了周末之后,周末下午他重新回到学校——十二月一过,大二学生们也要为期末考试准备了。

计算机系到了大二,专业课渐渐变多,难度也加大。计算机系本身偏理科,上课时理论更多,学起来也不容易。电脑手机谁都会玩,背后的原理细究起来却不容易。一堂数据库结构上完,已经到了十一点四十,众生如同解放了一样,饥肠辘辘地走出教室奔向食堂。

李知行平时的“饭搭子”是舍友宋峻,宋峻是东北人,性格豪爽,是他在协会的第一助手,两人在人潮汹涌的食堂买了饭,几经寻找,终于在郭嘉颖“这里有位子”的提示音中,找到了座位。

郭嘉颖和同班好友杨梦瑶已经坐下,开始动筷子吃饭了。

宋峻感慨:“每次中午来食堂都要了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