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宓没听懂。一直以來,她都在努力跟上叶一超的思维,之前还算做得不错,但是现在似乎不行了。

两人毕竟分开了近一年半的时间。一年半时间的空白,足以改变许多事情。

叶一超慢慢收回落在远处的视线,再次看着她。

“中午我们一起出去吃饭吧。”

“我们不是本来就要一起去吃饭吗?”唐宓有点云里雾里,“你不是要去哈佛那边见罗志维吗?我本来也要去他那边”

“我说的是,我们单独去吃饭。”

“可不是还有吕子怡?她不是一会儿要来找你?”

"我们的目的地不一样。我来波士顿找罗志维,她来波士顿找她高中的学姐,这是两回事。”

唐宓有那么一点惊讶。可以说脑补是每个人都会做的事情,就连唐宓也不例外,只是她脑补的程度比起严晓冬、赵幸丹的水平差得远。刚刚在郗羽的公寓看到叶一超和吕子怡的时候,她下意识地以为他们两人已经在一起了,毕竟两人可是一起出游的。此刻听得叶一超解释才明白,自己想太多。

“中午的时候我跟人约好了……”

叶一超默默看着她,轻声问:“你不去行吗?”

唐宓再次感受到了对叶一超的无法拒绝。

“那你等一等,我告诉李知行一声。”唐宓抿了抿嘴,“我是和他一起来的。”

手插进衣兜里,没奇怪没多问没质疑,只点头说了声“好”。

电话那头的李知行很吃惊,似乎也有一点儿不高兴:“不是说好了?你又要跑去哪里吃饭?”

“哦,我在路边找饭店就行了,你忙自己的事情就好。”

“哪家饭店?”

“就是随便的一家……”

唐宓含混地略去了和叶一超在一起的情况,声音很坚决。

唐宓含混略去了和叶一超在一起的情况,声音很坚决。

挂上电话后她跟叶一超表态:“可以了。”

叶一超嘴角上扬,脸上挂上了今天以来的第一缕笑容:“那好,我们走吧。”

两人再次上了车,唐宓现在才注意到车内的陈设,黑色的内饰,淡淡的皮革味道,车内崭新得闪闪发光。

汽车的后座放着叶一超那个黑色挎包,挎包旁是笔记本电脑和一些大部头的数学专著,身边车门上的储物盒里也塞着一沓演算草稿。一眼扫去,字迹密密麻麻,非常工整,一如既往的叶一超风格。

看叶一超的演算手稿通常来说是一种享受,只是现在的条件实在不适合。

她默默收回视线,没话找话说:“叶一超,这是你新买的车吗?”

说实话唐宓没想到叶一超开的是宝马。这种车在国内不便宜,在美国也便宜不到哪里去,新车的话没有四万美金根本买不下来。倒不是说叶家拿不出这个钱,只是跟叶一超一直以来的随意风格不太吻合。

叶一超对这个话题没有兴趣,但还是做了解释:“我妈给钱叫我买的,还算好开。”

唐宓顿了顿,想起叶一超的母亲吴阿姨找她谈话的那一次,她来汽车站接她又送她去了火车站,没错,吴阿姨的车也是宝马,大概是真的蛮喜欢这款车的。

“你从新泽西过来,开了多久?”唐宓问。

“早上六点出发的。”

“那开了四个小时啊……”唐宓说,"很累吧。”

“不累的。”

叶一超说着,又侧头看她一眼。

“嗯,那就好。”

大学附近总是少不了不错的餐厅,在伟大的导航的带领下,两个人生地不熟的老同学老校友还是准确地找到了一家在点评网上口碑甚佳的餐厅,餐厅环境确实极佳,气氛好得异乎寻常,因为是假期餐厅人不多,两人在一个隐蔽的小隔间坐下来,带给人包场的错觉。

餐厅很暖和,叶一超脱了大衣,露出了穿在里面的套头羊毛衫,更显得清俊修长。

“这里好像很贵。”唐宓说。

她之前也跟李知行在起吃过几顿昂贵的饭,比如见明朗和贺优的时候,比如昨天和罗志维见面的时候,那都是有理由的。而现在,他们两个老熟人确实没必要到如此高消费的场所来。

叶一超一脸无所谓:“你不用在意钱的问题。”

唐宓反问:“你很有钱吗?”

叶一超拿着全奖,但到底还是学生,不像罗志维那种还兼了一份助教可以补贴生活,完全没什么多余的收入。所谓的全奖也就是让人饿不死的水准,要说能生活得多高水平是绝不可能的。

“我平时也不怎么花钱。出国前我妈给我存了一笔教育基金。”

“好吧……”

如果有可能,她不愿意让叶一超破费。不过现实总是横在眼前,自己的经济条件比叶一超差很多,这一点无从回避而且,两人刚刚碰面,她又何苦因为钱搞得两人不愉快?

唐宓没再坚持,随便点了个最便宜的套餐。

何况,这就是叙旧的感觉吧。两个人坐在光洁餐桌的两边,慢慢吃着午饭,说说这一年多来各自的经历。

叶一超在一旁看着地娴熟地和服务员交谈,尽管英语里免不了带着中文口音,但相当流畅,比他的部分在美国待了三四年的师兄师姐还强。

微笑着拿着菜单离开,叶一超若有所思:“看来你对美国很适应。”

“确实还可以。”

有一个很好的领路人,不适应都不太可能。

“你现在笑容好像要多一些。”

唐宓想了想,觉得可能真的是这样。高中的时候确实精神压力大,眼睛能看到的只有考试和上好大学,总觉得有人拿着鞭子在后面追赶,晚一秒钟天都要塌了。现在她已经不这么想了,虽然还是苦哈哈的学生一个,但是她发现自己距离想要的目标越来越近,心情总体上而言,不再那么焦躁不安。

叶一超又问:“既然这样,你有没有考虑申请美国的商学院?”

唐宓摇了摇头:“不可能。我外婆还在国内。这次交换生我会选择过来,是因为时间总计只有四个月,我外婆这段时间在我舅舅家里。”

叶一超略略思索,又问:“你来美国的钱,是你舅舅给的?”

“是的。”

他曾经在医院里见过唐宓的舅舅,他还给了叶妈妈一张名片。当时叶妈妈没仔细看,等回家后掏出名片片,大大地吃了一惊他也是那时候才知道,唐宓的舅舅身份卓然。

发现话题始终在自己身上打转,唐宓决定主动出击转移话题,问起了叶一超近来的研究情况。叶一超有绝佳的天赋和对数学的热爱,加上现在的导师也是数学界的大牛,进步水平相当惊人,他的研究范畴唐宓终于听不太懂了。

在唐宓问出了一个愚蠢的问题之后,两人大眼对小眼对视了三秒钟,唐宓率先别开了视线。

昨天和罗志维交流的时候,她已经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和专业的数学系研究生的差距,此刻这种差距感更为清晰数学到了高端阶段,数学分支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理论也抽象。拓扑领域的数学家们都很难看懂群论的论文,更何况她一个学金融经济的试图去了解当今数学领域最前沿的研究?

叶一超慢慢地呼出一口气。

“很可惜。”他说,“你那么有天赋。”

“但是毕竟我不学数学。”

研究数学这回事,和一场漫长的爬山比赛一样,越接近山顶的时候,越会觉得天赋这种东西的重要性。到了这等程度,努力已经不是最关键的,因为你身边的每个人都非常努力,考验某个人最后能能否攀到山顶的关键因素,就是看那从娘胎里带来的脑细胞。

“俱乐部的其他人怎么样?”

她问起了欧几里得俱乐部的同学们。这么多年在一间办公室的奋斗情谊不是假的,叶一超对他们现在的去向比较了解,大概介绍了一下,从数学转出去好几个,剩下的都在往自己的方向发展。

纯数学领域就那么窄,容不下多少人。学数学的就三条路,一个是当老师,一个是换专业,还有一个就是抱着纯数学啃到老死。当然,最后一条路不但需要毅力,还需要天赋。无论选择哪一条路,唐宓认为都是值得钦佩的。

甜点送上来的时候,叶一超还是把话题绕回了唐宓身上:“你怎么想到来彼士顿的”

“李知行来找罗志维谈一些事情,又恰好因为我跟罗志维比较熟悉,所以他叫上了我”

“李知行是为了数据分析的算法的事来找罗志维的?”

“算是吧……”唐宓一愣,“你知道这事儿?”

上半年的时候,他跟我打过电话,问我在数学界哪些人对计算机算法有研究。我估计应该是这事情。

事实证明,叶一超只要愿意,也是可以变得很敏锐。

“是这样。”唐宓点头。

“罗志维在代数领域确实很出色。”叶一超难得点评了一句,又转开了话题,“也就是说,你这个假期没其他安排了?”

虽然实际情况的确如此,但唐苾依稀觉得这种说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她想不到什么反驳的话,只得点了点头。

“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在东岸逛一逛。”

唐宓睁大眼睛。叶一超是那种非常宅的人,能在家里是绝不愿意出门的这次他能来波上顿已经比较难得,现在却提议两个人开车去东岸玩?看来在美国的一年多,叶一超也改变了许多。

在唐宓惊讶的视线中,叶一超进一步细化了自己刚刚的提案:“几年前我说过,要开车带你出去玩,现在恰好有机会了,从波士顿开车去纽约,只要三四个小时,我们现在过去,可以过两天再回波士顿,至于住的地方,美国的旅馆很多,路上也可以订。”

唐宓终于回过神来,摇头拒绝了这个提案:“虽然我没有安排,但我不能随意离开的。”

叶一超的嘴角明显压了压,背也挺直了,脸上再次没了表情,宛如刚刚在郗羽学姐家里的模样。

唐宓忽然意识到,他应该是有点不高兴了。

认识这么多年,她还从来没见过叶一超真正意义上发脾气。虽然和他当朋友很难,想追他更是没指望,但所有人都有一个共识,他脾气是真的不错,温和淡定,为人大方,有人请教他学习上的问题也从不藏私当然,对方能否听懂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是因为李知行?”

问题有点刺人,唐宓抿了抿嘴,还是点了点头:“是的。我是因为李知行来的波士顿,不可能扔下他单独行动。”

叶一超面沉如水,一直到这顿饭吃完都没有再说话,好在这顿饭也到了尾声。

这顿饭最后是叶一超结的账,加上小费,一共花了一百多美金。

她已经不想再说什么节约的话题了,总之都是叶一超的钱,他要怎么花随便他了,反正就这么一顿饭也不足以给他带来什么巨大的经济危机。

这么久以来,从高中开始,她和叶一超在一起吃的每顿饭都是他付的钱虽然也不过一掌之数,但唐宓始终记在心里。

离开餐厅的时候唐宓说:“等我工作后,请你吃饭。”

叶一超低下头和她对视一眼,伸出手轻轻抚上她的头顶。

“嗯,好的。”

|第十七|喜欢就去追

不大的单身公寓里,李知行和罗志维继续沉浸在复杂的代码和公式当中。

李知行原本已经安排妥了今天上午的计划,但唐宓的突发奇想使得他早上的安排落空李知行便开着李泽文的车来了罗志维的公寓,和他继续讨论算法的具体细节。

就房子的舒适度而言,罗志维的单身小公寓肯定不如李泽文的大房子,但考虑到罗志维的所有资料都在他自己的公寓里,李知行选择了这边。

在理论问题已经一个一个解决之后,李知行接下来所面对的,就是软件的设计方面。

罗志维作为数学高才生,在编程这种技能上比起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固然差一点,但也足以胜任讨论核心部分而且他也真想知道自己折腾出来的理论的实用性。

时近中午时,罗志维接到了吕子怡的电话,问他叶一超是否在他那里。做了大学四年同学,还在一个俱乐部,罗志维和吕子怡的关系自然是不错的,说话也随便。

“叶一超?他没来我这里……”

李知行蓦然从验算纸上抬起视线。

“是,他没给我电话。怎么,你们不是在一起的吗?”

“我在MIT和学姐吃饭,他说先过去哈佛找你。”

吕子怡在手机那头解释,“估计是在路上呢,我再给他打电话。罗志维,谢谢你。”

李知行本来不是八卦的人,但“叶一超”三个字实在不能轻飘飘地听过就算,他难得多问了一句:“这是怎么回事?”

“是吕子怡的电话,问我知不知道叶一超在哪里。”罗志维琢磨着这其中的缘由,“他俩从普林斯顿过来波士顿玩,说是要来我这里,不过你也看到了,没见人呢。”

“打电话问问当事人吧,也许出什么事情了。”

“是啊。”罗志维表示同意,随后拨通了叶一超的电话手机被挂断了,然后他收到了一条来自叶一超的短信“在外面,下午联系你”。

罗志维给李知行看了短信,把手机放到一旁。

“看来他现在没法接你的电话。”

“被什么事情耽误了吧。”

罗志维有着比较典型的数学博士思维对生活中的许多事,他采取简单思维,很少瞎猜测,叶一超怎么说,他就怎么相信,连个弯都懒得拐。

李知行难得有点八卦:“叶一超和吕子怡居然没在一起吗?我以为他们不会分开呢。”

“没那么夸张吧……”罗志维迟疑地回答,语气并不是十拿九稳。

“不是?我以为他们已经是男女朋友了。”

“肯定不是。我前不久还问过叶一超的,他说自己没女朋友,也没有找女友的打算。”罗志维的语气变得有把握多了。

李知行半垂着目光笑了笑:“吕子怡未必是这么想的。”

是他的语气太过于复杂,罗志维也心有所感,认真看了面前的李知行一眼。

“那又有什么办法呢?”罗志维摇了摇笔,难得有点感慨,“感情的事情,谁也强迫不了。”

是啊,感情的事情,从来都不是等价交换从来不是你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就算你把整个世界捧到对方面前,对方也可能无法回报半点。

李知行没再问下去,只若有所思握着笔戳了戳稿纸,想起刚刚来自唐宓的电话。

唐宓为人循规蹈矩认认真真,又跟着自己来波士顿肯定不会节外生枝,如果不是出了什么事情,很难想象她会忽然变卦不跟自己一起吃午饭全世界能让她改变主意的大概不超过十个人,在这块广袤的北美大陆上,除了自己之外,估计也就只剩下那么一个人了。

李知行的预感很快成了真。

当看到唐宓和叶一超一前一后走进罗志维的公寓时,他内心苦笑一声预感准确大部分时间是好事,但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另当别论了。

罗志维的吃惊只维持了一秒,然后失笑,热情地招呼两人进屋在沙发上坐下:“我都没想到,原来你已经碰见唐宓了。”

罗志维只是习惯性不爱多想,不等于真想不到。在他看来,叶一超和唐宓两人关系一直不错,巧遇之后单独去吃一顿饭也不奇怪。

屋内的暖气很足,即便刚刚进屋也觉得热了,唐宓脱掉大衣,目光落在李知行身上,解释了上午发生的事情。

李知行点头表示明白了:“所以你们在外面吃了饭回来的?”

“是的,不好意思。”唐宓不免生出一点愧疚感,她的视线落到餐桌上摆着的外卖饭盒上,中午她和叶一超在高级餐厅吃饭,这俩人却在公寓里吃外卖。

李知行微微一笑,看向自己的高中和大学校友:“叶一超,好久不见。”

叶一超随便点了点头,说:“嗯,是的。”

有外人在场,房间里的讨论似乎暂时也没有办法进行下去了。

超的视线也落在了满桌的演算稿纸上,拿起一页看了看。稿纸上密密麻麻的复杂公式,复杂的自定义符号,换了其他人来大概会做噩梦,但叶一超明显不属于此类。

果然,他目光落在满桌散乱的稿纸上三秒钟之后,轻轻“咦”了一声:“你的论文思路很奇特。”

罗志维连忙拢起桌上的稿纸:”抱歉抱歉,等我整理下。”

理论上说,他和李知行研究讨论的都是属于保密范畴内的东西,应当不能告知外人。

从这些稿纸上看出NUMS软件的核心算法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过罗志维琢磨着,李知行既然在场,能够避嫌还是避嫌最好。

叶一超很敏锐地发现了情况不对:“我打扰你们了?”

“不完全是。”李知行微笑不改,顺手接过罗志维递来的稿纸放到自己手旁:“本来我们也讨论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