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奴进了店铺后,命廉伊送账本入了后堂内室,供她梳拢账目。

少年因为能干又通晓文字,如今虽是店铺的主事,却不假他人之手,亲自捧来了一箩筐一箩筐的竹简,殷勤地铺排在莘奴的桌案前。昔日沿街乞讨的少年,经过这几日的饱食安逸,个头抽高了不少,加上长了一些筋肉,已经呈现出介乎于少年与成年间的健硕。

有些细微的习惯,并不会因为身世的落魄而骤然改变。

就如同眼前这少年,虽然曾经抱着生命垂危的妹妹满街乞讨,不过是追求一碗稀粥。可是,原该是贱民出身的他,对于奢华的起居却熟稔的很。

比如此时,他为了让莘奴专心核对账目,便悄悄地打开了熏香铜炉,又打开了一旁放置香料的盒子,跳过了桂皮,椒一类浓重的香料,单选了明目清心的白檀香料,给莘奴备下的饮浆也颇有讲究,浆里不但加了蜂蜜,还洒了薄薄一层淡黄色的桂花碎瓣,用来搭配美浆的糕饼也甚是稀罕,乃是临淄城西一家糕饼铺出品的三角形裹着晒干了海菜的糖心糕饼。

据廉伊说,这是他特意买来给她准备的。

这糕饼,她刚刚在妫姜的宫里见过。因着她牙疼的缘故,是妫姜特意命自己的婢女出宫采买来的。

当时妫姜为了舒缓姬莹焦灼的心情,特意给她们讲述着城里的趣闻,单说这糕饼铺的主人乃是个大隐于世的奇人,天生怪癖的,虽开店铺,却不为了追求钱利厚重,只随了自己的心性,一日只蒸出一锅三层糕点。价格昂贵不说,且只卖给谈吐风雅,品位不俗之人。

妫姜自不在话下,因为她喜欢微服私访,与糕饼铺主人熟稔得很,一首楚风诗赋博得了主人的赞许青睐。

但是这廉伊能买来糕点便值得人品啄的了……他一个曾经行乞于街的小乞丐,又有何过人之处。莘奴轻轻捏起一只,这糕饼果然入口即化,味道甜糯的很。又饮了一口饮浆,发现里面的蜂蜜少了很多,看来他也注意到自己的牙疼,而特意减半了蜂蜜。

莘奴放下铜杯,柔声对少年说道:“你我不过同是为家主做事而已。各司其职,不分贵贱,你不必如此费心地照顾于我。若是想再有些长进,还是要调回到家主的身边才能学到更多。这件燕脂铺倒是有些埋没你了……这样,我明日便与家主提及,让你去做家主的书童可好?”

那廉伊的嘴角慢慢抿起,略带倔强地回望莘奴说道:“当日,我妹妹能在弥留之际喝上一口热汤,乃是莘姬垂怜之故。莘姬便是恩人一般,家主虽然博学,但在廉伊心中却不能与莘姬相提并论,廉伊愿留在莘姬身旁服侍,请莘姬不要赶我走。”

说这话时,窗外雷声阵阵,下了一场大雨,正好遮掩住了两人说话的声音。莘奴倒是不担心隔墙有耳,但是少年的话却让她吃了一颗定心丸,知道此人可堪一用。

不过一碗热粥的恩情终究还是肤浅了些,莘奴还是决心再试探他一下。

于是莘奴开口道:“牟伊,将那香炉熄了吧。”

廉伊惯性地走了几步,手还未碰到香炉便猛地顿住了,惊讶地猛然回头望向莘奴。

莘奴看他的反应便知自己猜得没错,这个曾经落魄乞讨的少年,果然是那位满门抄斩的牟辛大夫的幼子——牟伊。

当初,正是这位少年引荐着他买下西市那一套凶宅。那少年眼中的不小心流露的凄楚实在让莘奴难以忘怀。这次向妫姜打听齐国这段陈年旧事,她特意询问了牟家的子女,知道牟辛膝下人丁单薄,除一嫡子外,仅一侧室生有一子一女。事后,清点尸体,独少了这一对年幼兄妹的尸首。

刚才忽然叫出牟伊的本名,果然这少年触不及防,便被她试探出了底细。

一时间,廉伊眸光幽深,却不见惧色,只是深吸一口气直直望向莘奴。莘奴也不答言,只拿起薄薄一片竹简,提笔在上面写下了一行字:“南贼不除,可心安否?”

少年直愣愣地看着那竹片,眼底被一片悲色和浓稠的恨意渐渐渲染蒙蔽,他并没有回答,而是突然抓握起莘奴的手,用自己的额头狠狠在石板地上猛磕了几下,然后跪伏在地,在另一张竹简上写道:“誓除南贼,碎骨断筋,在所不惜。”

莘奴点了点头,又取了一根竹简写到:“如此,我愿助你一臂之力。”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送达,困觉

第70章6.15

廉伊抬头望向莘奴,似乎不信莘奴会有此等本事。他略一思索,下笔写到:“家仇惟愿一人报耳,姬莫牵涉其中,若姬有难事,伊当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莘奴发现这个平时不声不响的少年实在是聪慧得很,竟然一下猜出她拿捏了他隐秘的原因。却婉言谢绝了她的示好。

写下这一行后,少年一眼不发地拿起这几行竹简,将它们放在好没有熄灭的香炉里面,待得竹片燃为焦炭后,才合上了盖子,回头望向莘姬。

以前莘姬总是觉得这少年性情有些阴郁,让她总是联想到曾经年少的某人,便可以刻意疏远。如今了解了他的身世,也算是明白他总是显得阴沉的缘由了。虽然同情于他的遭遇,可是被他早熟通事的双眼一望,还是有种不甚舒服的感觉。

不过,通过先前几次的教训,莘奴觉得经商而无可信可靠的帮手乃是大忌。她自小幽居谷中,衣食住行都被王诩监管着,在市井世故一类上乃是后天的不足。

这点却是从小就颠沛流落民间,看人脸色讨要生活的廉伊的强项。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不是王诩的心腹,对自己似乎也是怀着感恩之情,莘奴在无人可用的情况下,也只能姑且试上一试。

虽然被少年点破,她也并不困窘,坦然道:“我给你的助力也只有重金,你也知我囤积牛皮,要做一项大生意,若是事成,我做主许你一分利!有了金,你才可图大事。”

廉伊眸光一闪,他当然知莘奴在经商一门上还是很有眼光的,虽然只许了一分利,可是这一分若是能成,已经是一笔很客观的数目了。

他也没有推拒莘奴许下的重金承诺,只低低说道:“但凭莘姬差遣……”

“你以采购燕脂原料的名义前去魏地,收罗一批善于泅水的少年以待留用。”莘奴低声向廉伊嘱咐道。

待得二人商议事罢,外面的雨声渐渐停歇。莘奴者这才起身离去。

等回转回府的时候,才发现一直远游经商的白圭来到了此间,正在书房与王诩密谈着什么。

莘奴估摸着,白圭四处游走,消息灵便,应该也是向王诩汇报打探的军情一类。此番她倒是不担心齐国落败累及身为齐国贵女的好友妫姜,有王诩亲自上阵指导,想必阴损的计谋是少不了的。

抬头看了看时辰,估摸着也要到了晚饭的时间。莘奴这些日子用钱用得厉害,该典当的东西都是差不多了,总是要找王诩融通一二。

也为牙痛的缘故,王诩看着她蔫蔫的样子倒是动了几许恻隐之心,昨日松口说近日白圭到府,会送些金来,到时候拨给她千两作为兜售牛皮运粮的本钱。

莘奴觉得自己也该知情懂事些,这些日子可是要顺着王诩的心事,免了家主的喜怒无常。是以近日特意早会,亲自替王诩和财神白圭准备晚餐。

这几日,王诩在庭院里开辟了几亩菜园,亲自栽种了些青苗种子。据说这些模样有些古怪的作物,都是那位游历犬戎之地的姜云君从异域带来的,据说都是能入口的美食。

其中有一样果实分为几瓣的,名字为“胡蒜”,剥掉了外皮,将果肉捣烂后辛辣无比。却是调配肉食鱼生的佳品。用盐将胡蒜泥腌制后,用沾取肉食,其滋味简直是笔墨难以形容。

莘奴吃不惯,可王诩很爱这种浓烈的口味,那地里有一半栽种的都是胡蒜,可惜因为初次栽种不甚得法,青苗死了大半,不然莘奴是很想大面积栽种,然后拿到集市上狠狠再兜售一笔的。

虽然如此,因为姜云君送来的有很多,现成的胡蒜吃食起来倒是不缺。

莘奴在厨下婢女们的帮助下,选取了一大块猪的后腿肉,剔除了腿骨,将整块猪肉放入鼎中煮烂,然后用铜筷捞出,再竹刀将熟肉切成大块,码放在铜盆内,一旁用竹碗盛放了用盐腌制好的胡蒜,至于剩下的肉汤,则放了切碎的腌菜调味,用来泡掰开的碎馍。

莘奴尝了尝调好的肉羹味道,觉的略淡,便又抓了一把腌菜进去。想着猪肉肥腻,准备起身到王诩的小菜园里挖出几棵新鲜的青菜出来,一会用菜叶包着猪肉胡蒜食用,岂不美哉?

王诩的小菜园紧挨着他的书房。一般的仆役都要从书房穿行而过,才可入菜园里。

不过莘奴早前却在廉伊的指点下知道了还有一条通往菜园的近路——原来紧挨着书房的另一侧宅院也有一个小门可以直通小菜园。

因为王诩并不打算在齐国长居,是以这处荒宅有许多地方都未及修葺,这挨着书房的宅院便做了堆放杂物的货间。当初也是莘奴指挥着廉伊往菜园拿取东西时,他才示意自己这屋内还有一处暗门,可是少走一段弯路。

如今想来,身为这宅院曾经的少主的廉伊,自然是对府门里的机关暗道轻车熟路了,也许他与妹妹小时,都是用这些暗门游戏躲藏的。

当莘奴挽着篮子,推开房门时,小心地避开了屋内堆摆的杂物便来到暗门前,她顺着暗门步入菜园时,在一片翠竹的掩映下,轻巧地来到菜地里,挖取出一整颗的青菜。

许是母亲爱种花养兰的缘故,王诩也很喜欢亲近土地。无论是种植草药还是青菜都做得有模有样,甚至有段时间带动着莘奴也爱上了耕耘田地间的快乐。

这几日一直心焦于钱利俗世,像今天这样挽着菜篮自己挖取青菜倒是惬意得很。

饱满的青菜因为刚刚浇过水,在她纤细的手指间里欢快地抖着水珠。莘奴挖了青菜后,心内还寻思着一会要不在一旁的果树上摘些酸梨用来配菜。

就在这时,从竹林后的书房里隐约传来说话的声音,那说话的人倒俱是熟悉的,一个是王诩,另一个正是曾经的魏相白圭。

只听白圭语道:“据我安插在大梁的眼线回报,庞涓此番命人严把边关,一粒粟米也不准流入齐境。卫国已经上贡了国书,愿为魏的属国。赵国因为出兵不慎,已经被魏攻陷了数百里。此番庞涓是势在必得,想要一举攻下赵,巩固魏王的霸主之位。”

王诩慵懒地说道:“他可亲自领兵?”

“还未曾,不过……那竖子似乎向齐地派了暗探,打听着莘姬与您的下落……”

王诩冷哼了一声,没有继续说话。只听白圭继续说道:“他因为知晓了莘姬的身世,认定有可居奇货,几次三番想要劫掳了莘姬,还请恩师多加提防啊……”

这话,让莘姬手顿时抖了一下,不由的慢慢伸直了身体,小步移到了竹林一侧的窗下侧耳细听。

“他从那申玉贱婢的嘴里听来的吧。说说,他还知了什么?”

“……他派人去了您的家乡,找寻了当地的老人打听了您母亲的情况,初时因为知道的不详细,只派人编排了些无谓的谣言,惹得您震怒将您调拨开来……不过后来,他似乎已经知道了您的亲生父亲乃是莘子……”

当莘奴听了这话,只觉得满身的热血一下向脑部涌了上来。整个身体都有些摇摇欲坠。

白圭说的是什么?王诩的父亲竟然是莘子?是她的父亲?他可是在胡言乱语?那么这样一来,他与她……岂不是……荒诞!荒诞!

这些时日经历的风浪,到底还是起了些许的作用。当莘奴又呆立了一会,听着王诩没有再问下去,甚至也没有反驳白圭的话,只是有谈论起了齐魏的军情后,才慢慢地拿起了菜篮和铲刀,又按原路返回,顺着暗门重新回到了厨下。

她又呆立了一会,新挖的青菜到底还是没有铺摆道托盘上来,只被她顺手扔在了准备用来喂食后厨鸡鸭的积食竹筐里。

不多时,王诩吩咐厨下摆餐食。一旁婢女看着莘奴呆愣的样子,也不敢打她,便准备端起食盘送入书房。

不过莘奴倒是伸手拦住,深吸了口气后,端起食盘亲自送到了书房里。

书房里之人果然只有白圭与王诩两个。二人谈完了要事后,似乎甚有兴致,竟然铺摆了棋子,准备下上一局。

王诩看莘奴端来的食盘,只要一看满盘子里铺摆得呈扇形的菜品,便知乃是出自莘奴的手笔,也只有这小奴有这嗜好,就连菜品肉片也要规矩铺摆得一丝不苟。

当下笑道:“白圭你倒是好口福,能食到这难得能下厨之人的美食。”

白圭自然也是笑着来到了桌案前,帮着莘奴将食盘上的菜肴摆在了书案上。

不过莘奴却没有心思说笑,只是有些呆愣地望向了王诩。

那张脸一如平常一般英俊逼人,长目挺鼻。自己从小就觉得王诩比别人来的好看顺眼,可是从来也说不出个中缘由。

现在这张脸早已经褪去少年的稚气,显得愈加沉稳,待得仔细去看,可不正是与她的父亲有几分相似吗?

作者有话要说:敲文又错过了午餐时间, 狂仔对不起自己的胃啊~~~

第71章6.15

王诩夹了猪肉沾取胡蒜食用,顺口问了句:“怎么没有青菜来配?”

可是说完却听不见一旁的丽姝回答,抬眼一看却发现一直呆望着自己的丽姝却突然回神急急回转了目光,有些慌乱地说道:“我去厨下去取。”说完便起身出去了。

王诩看着她慌里慌张的样子也是一笑,只对白圭道:“你这商道的师妹近日忙着赚取钱利,心思全不放在府内的俗事上了。”

说着,便自起身准备入书房后的菜园亲自挖取几颗青菜来与得意的弟子同食。

可是当他脚踏着麻履来到庭院里时,脸上的笑意却渐渐消失了。此间菜园,他未假他人之手。

清晨时也是他亲自打来甘凉的井水用铜勺一颗颗地浇灌着菜畦里的青菜。而现在,菜地里明显有几处才被挖掘的痕迹,泥土都散落到了一旁垫脚的青石板上……

王诩皱着眉,心内思踱着,他清晨浇灌了青菜之后就一直没离开书房,那么这菜是谁挖掘的?心内流转间,王诩顺着地上一串沾着泥土的脚印来到院墙边,仔细看了看院墙上的缝隙,很快便发现了那道暗门。伸手一推,暗门吱呀一声打开了……

高大的男子冷着眉眼看着那道幽暗的小门,半响不语……

再说莘奴,一路心思烦乱的回到了厨房,在帮厨的婢女们诧异的目光中,从囤积鸭食的筐里掏出了两颗沾满了剩饭馊水的青菜,用清水简单涤荡了几下后,简单去了菜根,便略显粗鲁地放在盘子里复又给家主呈上。

当她再次端着青菜回转书房时,那白圭不知何故已然离去,只有王诩一人坐在桌几旁,一口一口地喝着肉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