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瑛转了转眼珠子,嚼完了馒头,道:“你这人有意思,一口气说了那么多话。”

小个子嘿嘿笑了,脸上通红,憨厚得不行:“我瞧上你了呗,我没娶媳妇呢,你要是乐意,我跟袁哥求情去。”

“瞧上我了?”石瑛佯装讶异,“我长得又不好看。”

“你长得挺白的呀,”小个子道,“你是刚来这儿,没见过这里那些女人吧?一个个黑灰似的。哎,你不说话我就当你答应了,我去跟袁哥说。”

小个子性子挺急,说完就出去了。

石瑛垂着头没接话,等听到外头小个子和袁哥争执的动静时,她的唇角勾了勾。

这不就是天无绝人之路吗?

这些汉子里头,就这个小个子最容易坑了。

石瑛等了会儿,才听见外头动静止了,那袁哥似是拗不过小个子,摔了碗离开了。

小个子回来,笑着道:“有许哥帮腔呢,这事儿好说的。你跟我说说你的事儿吧,我只知道你以前是侍郎府里当差的,怎么就被我们主子盯上了?”

“我都不知道你们主子是谁。”石瑛道。

小个子一怔:“怎么?你得罪过很多人吗?”

石瑛含糊道:“也不算吧…”

正说着,那小胡子许哥进来了,语气为难:“不是我说,袁哥火气上来了。

这娘们得罪主子可比你嫂子厉害多了,你总要让袁哥给主子一个交代吧?

命要留下,事情还不交代?你也不怕她糊弄你,回头趁你睡着了,一溜烟就跑了?”

小个子苦着脸,看看许哥,又看看石瑛,哄道:“不如你就说个理由呗,刚才袁哥是问帖子是吧?那帖子什么来路?真真假假的,你好歹给袁哥编一个。”

石瑛抿唇不说话。

沉默之间,院子里又有了动静,似是桌椅都翻了。

许哥往外头看了眼,跺脚道:“是袁哥回来了,哎呀他那个急脾气啊,手上拎着刀呢,怕是今晚就直接了结了。我再去劝劝,你们两个自己琢磨,是说事儿呢还是让袁哥过来一刀子。”

许哥出去了,外头汉子们推挪劝解发怒的声音一阵一阵的。

小个子脸色发白,直勾勾看着石瑛。

石瑛盯着窗户,看到外头银光闪耀,似是刀子,她的心一紧。

生路就在眼前,可不能功亏一篑了。

“你告诉他,”石瑛的声音有些颤,“那帖子是我问人买的。”

袁哥已经冲到了门口,闻言怒道:“买个屁!主子说了,那帖子几百两都不够买的,你一个娘们哪里来的那么多银子!”

石瑛瞅着他手上的刀,吞了口唾沫,道:“那帖子原是太常寺卿金大人府上金安菲姑娘的,她前回得罪了几个贵人,贵人也要去书社的,金家怕她再惹事,就不许她去,她干脆就把帖子卖了。

银子不是我出的,是我做事的那家老太爷收的,他想让他那儿子去张张见识,我就偷了帖子了。”

见袁哥还是瞪大眼睛看她,石瑛心一横,又道:“我哄着那家的儿子,让他去求的老太爷…”

“你倒是个厉害的!”袁哥嗤笑。

小个子推了推石瑛:“说真话!不要命啦?”

第一百四十六章 关帝庙

石瑛红着眼,道:“就是真话了,我要哄不住那家的儿子,我能出了侍郎府就去他们家做事吗?不过我跟他没什么的,他是个老实的,要不然我也骗不了他。”

袁哥手中的刀子扔在了地上,指着小个子哈哈大笑:“听见没?这臭娘们就骗老实人,你小子当心点儿,别被诓了去。”

小个子站起身,笑容满面走到袁哥身边,道:“哪能呐!袁哥这么厉害,我们跟着你的,要是轻易就被人骗了去,那就丢人丢惨了。”

汉子们纷纷笑起来。

石瑛听着擂鼓一般的笑声,一下子怔住了,而后才反应过来,咬牙道:“你们算计我?”

小个子回了她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被人骗的滋味怎么样啊?你还想反过来从我嘴里套话?美得你!啧啧,还是袁哥看人准,想的法子靠谱,这么一诈,就把话给诈出来了。”

石瑛的眼睛里冒着火儿,她竟然被这么一群人合伙给诓了!

她最初隐约觉得不对劲,可刀子悬在了脖颈上,她根本没时间慢慢算计了,只能走一步是一步,结果掉到了别人的坑里。

这滋味真是…

看来,眼前这些人是不会放过她了。

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再被打破,此刻心境,与不久之前截然不同。

石瑛恶狠狠道:“你们就不怕我将计就计,说的全是假话?”

“你这娘们怎么就不长进呢?”袁哥皱着眉头道,“跟你说了,真假没关系,能让我们应付主子就行了。

我们对京城又不熟,也不知道你怎么得罪主子了,你让我编,反正我编不出来那帖子来历。

你呢,你说了那什么金家,还有你做事的那一家,这就足够我们跟主子交差的了。

行了,哥几个早些送你上路,也好重新喝酒去。”

袁哥没有亲自动手,交给了其他兄弟,自个儿回院子里,重新整好了桌椅,又去买了些酒菜,再回来时,他看了眼已经断了气的石瑛,冷笑了一声。

小个子接了酒菜,道:“袁哥,你明天去京里交差吗?”

袁哥坐下,道:“去啊,主子等着回话呢。”

小个子又问:“你说主子为什么要进京呀?在叶城待着不好吗?这么多兄弟,他说离开就离开…”

“主子他…”袁哥打断了小个子的话,道,“主子一定有他的想法,我们做事就好,主子从来没亏待过我们。”

袁哥进京城的那天,正好是关帝圣君的诞辰。

京郊百姓入城到关帝庙上香,城门拥挤不堪,着实耽误了不少工夫。

袁哥寻了五爷的落脚处,把事情仔细禀了,叹道:“那娘们心思阴着呢,亏的是赶尽杀绝了,真留着她,回头反咬一口,肯定咬下来一大块皮肉。”

五爷抿着唇:“你看得挺准的,她就是反咬了她主子一口,才不能留着命了。”

袁哥是聪明人,见五爷没有继续往下说的打算,也不追问,笑着道:“五爷要是没有旁的事儿交代,我就去关帝庙上个香后回明县去了。”

这小院离关帝庙挺近的,今日香火足,呼吸间还能闻到浓郁的檀香味道。

五爷刚要说话,突然间只听得“轰”的一声,动静大的惊起了无数飞鸟。

两人面面相窥,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听见喧杂的人声。

“是关帝庙那儿。”五爷看着飞鸟的方向,叹道。

绍大人白着一张脸,急匆匆赶往关帝庙。

关帝庙里的百姓纷纷往外涌,要不是今日官兵众多,堪堪稳住秩序,只怕已经推挪间摔倒不少人了。

绍大人挤了进去,在照壁后头看到了蒋慕渊。

蒋慕渊神色凝重,背着手与官员说话,见了绍大人,他道:“听说是崇宁殿檐下的青龙偃月刀砸下来了。”

崇宁殿是关帝庙的正殿,香客们都挤在那儿,那青龙偃月刀是玄铁造的,分量极重,砸在人要害处,救都不用救。

绍大人擦了擦额头的汗水,道:“那刀基座严实,怎么就砸下来了?再说了,前两天不还里里外外查看过了吗?”

那天夜里,蒋慕渊跟他提了关帝爷诞辰的事儿,绍大人仔细,与蒋慕渊商议之后,特特派了人手到关帝庙查看,以防哪里不妥当就出了意外。

没想到,仔细再仔细,还是出事儿了。

小一个时辰,关帝庙里的百姓才算散干净了。

偃月刀砸死了三个,伤了两个,踩踏又丢了五条人命,伤了三十几人。

绍大人听着底下人的回报,不知该哭还是该笑了,若不是今日人手调集的多,出事后死伤的怕是不止这个数。

蒋慕渊走到崇宁殿外,查看了基座,心里有数了,才跟着来传召的内侍进宫去。

御书房里,圣上铁青着脸,几次想开口,又被冷冷坐在一旁的皇太后瞪了回去。

皇太后放下茶盏,坚定道:“哀家早说了,把燕清真人寻回来,圣上一意孤行,不听哀家的话,现在呢?烧了两条胡同不够,关帝庙砸了也不算,那要等这皇宫也烧了,圣上才肯寻燕清真人吗?”

“明明是那牛鼻子胡说八道!”圣上来回踱步,并不退让,“他能说准什么?这京城里里外外这么多真人道长,就他是一张金口了?其他人可什么都没说过!”

皇太后拍了拍几子:“说真话的险些不保命,那么多人求着才活着出了京城,其他道长谁还敢说呀?

圣上要是饶人不死,哀家亲自去各处道观里问问真人们,要不要请燕清真人回来。

寻了人,也是求个江山稳固之法,又不是让圣上把虞贵妃怎么了,圣上这么急着做什么?”

蒋慕渊半句话插不上,听圣上和皇太后争执了半个多时辰,总算等到了一句明确的。

皇太后胜了,满天下寻燕清真人。

蒋慕渊退出了御书房,照着吩咐去做事了,至于青龙偃月刀是怎么倒下来的,关帝庙到底是个什么状况,圣上并不关心,也没有追问。

蒋慕渊已然习惯了这些,快步走出了宫城。

第一百四十七章 馒头都没的吃

街上很是热闹,今日进城百姓多,又出了这么一桩事儿,街头巷尾都在说道。

青龙偃月刀倒下来,还死伤了几十个人,在关帝爷诞辰这一日,已然是一种凶兆了。

百姓们交头接耳的,口中叹着可怜,心底里想着的却是旁的。

不久前才烧了两条胡同,如今又是这样,之后还会不会再出灾祸?

消息最灵通的素香楼,正是人声鼎沸。

东家站在后门小巷里,为难地看着只露出半个下颚的人,搓着手,道:“五爷,这消息往外头传,我们素香楼不会被衙门带人给封了吧?”

他要赚钱,但也要有命花啊。

五爷的声音沉沉的,道:“你只管往外头说,养心宫,北一、北二胡同,关帝庙,这都三回了,回头就该满天下找燕清真人了,朝廷文书发出去了,还管得了你们的嘴?”

东家心里发虚。

养心宫坍塌的事儿,京里人人都知道,可燕清真人在清明祭祀上提点圣上却反而被赶出京城一事,老百姓都是不清楚的。

素香楼要是第一个说,人气是有了,但当真不会出事儿吗?

五爷似笑非笑看着犹豫的东家,道:“你不说,东街上总有消息灵通的。”

东家脖颈发凉,五爷就是他的财神爷,他哪里敢把财神送给别家去,当即心一横,道:“听您的,我这就交代下去。”

见东家要回去,五爷止住了他,朝不远处招了招手。

东家这才瞧见,那个角落里还有一人,那人浓眉大眼,看着极其精神健硕。

五爷道:“这是阿袁,我有时候不在京里,有什么新消息,他会来告诉你的。”

东家哪里敢叫什么“阿袁”,论年纪也不好叫“哥”,规规矩矩唤了声“袁爷”。

袁哥绷着脸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

东家去安排了,五爷和袁哥一道走出了小巷。

袁哥琢磨着问了声:“五爷您要出京?”

“有位贵人交代些了事儿,要亲自去办。”五爷顺口答道。

话点到为止,袁哥就没有再问,他心里多少猜到了,他们五爷会从叶城进京来,也是因为那位贵人。

只是不晓得到底是什么来历,能让他们五爷一心一意替他做事。

叶城周家,开朝时太祖爷封的永定侯府,只承袭七代,到五爷的曾祖父那儿,就是最后一位永定侯了。

前几年老侯爷过世,周家的爵位就没有了,可毕竟是建朝旧臣,又在叶城经营了百年,根基依旧在。

五爷是周家的嫡长房出身,按说能顺顺当当在叶城当他的公子哥儿,却在临开春时,突然就起了入京的心思。

他们底下这些人反正是劝不住五爷的,听说周家里头也劝了,一样没用。

五爷做了决定的事儿,谁都改不了。

袁哥犹自想着,突然就听见五爷唤他。

“阿袁,”五爷的声音不重,甚至因为年轻,很是清朗,“你这趟回去明县,把手下人安排了,把那儿的事儿交给个明白人,你往后就进京里来帮我,我一个人不够。”

袁哥向来是五爷说什么那就是什么,颔首道:“听您的,我看许七挺灵的,我就交给他吧。”

五爷对那些人都极有印象,一下子就记起了小胡子许七,点头应了。

这厢袁哥与五爷告辞启程,那厢素香楼大堂里,已然是一片轰动。

燕清真人曾在西山灵音观小住,道行出众,在京中百姓里极有善缘。

有老妇听得直皱眉,叹道:“三月里,真人还给我解过签,我当时问他会在灵音观待多久,真人说要住到秋天。

四月里我再去时,真人已经不在了,我只当他是改了心思又云游四海去了,原来竟是被赶出了京城呐!

真人是有真本事的,养心宫那种大事儿,我说不好,可真人给我解的签是句句都对的。”

不过一个时辰,燕清真人的名号响彻了京城。

有胆子大的,直言是圣上不听真人的话,这才遭来了连番祸事。

也有吃多了酒的,张口就说贵妃虞氏是妖妃,是妲己褒姒。

东家听的心里发毛,也不知道是急的还是悔的,见衙门里果真没有动静,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府衙里,哪里有工夫管他们说什么。

圣上应下找寻燕清真人,地方各处的文书都要送下去,而府衙里最操心的还是关帝庙的善后事宜。

一路忙到了点灯时分,蒋慕渊从议事处出来,刚在府衙里的小书房中坐下,寒雷就把一封信交到了他手中。

蒋慕渊打开看了一眼,目光沉沉,待看完了,就着油灯火焰全烧了。

听风打开食盒,摆开了饭菜。

蒋慕渊执棋筷子,交代道:“一会儿去珍珠巷传个话,就说石瑛已经处置了,不用挂心。”

听风的眼珠子转了转,笑嘻嘻道:“爷,您不亲自去说呀?”

蒋慕渊反手拿筷尾敲他脑袋:“走得开吗?”

这也就是怕几位老大人挨不住饿,这才给了一刻钟简单填填肚子,等用完了饭,继续去议事厅里说事情。

关帝庙的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了,几个衙门扯皮推托讨价还价,三更前能有个结果就算不错的了。

他倒是想亲自去说,可总不能四更天再去吧?

听风哪里不晓得他们爷忙碌,整日替圣上东跑西走不算,还要折腾这些原本不用他管的事情。

可蒋慕渊只有贵胄身份,并没有实质官职,有些事情不能一拍桌子想怎么办就怎么办,便是把圣上拉出来当令箭,也要看圣上回头答应不答应了。

反正依听风所言,他们爷的一些想法,与圣上是不同的。

像挪养心宫银子的事儿,只能来一回,多几次,哪怕皇太后和长公主护着,圣上都要跟他们爷算账了。

听风暗暗叹了声气。

忙归忙,可再忙,也不能耽搁了讨好顾姑娘不是?

这要不抓紧着些,以后当心连酱瓜馒头都没的吃了。

听风道:“那奴才就去一趟,顺便从素香楼带些水晶油包过去,前回贾大娘说的,顾姑娘挺喜欢那油包,奴才交给贾大娘,让她明日早上蒸了给顾姑娘。”

第一百四十八章 失望

“她倒是吃的甜。”蒋慕渊失笑,夹了一块鸡丁。

府衙厨子做菜,重辣重油,瞧着是红彤彤的,蒋慕渊往常吃的还算顺口下饭,被听风这么一提,嘴里不由的就念上了甜味。

他唤住听风,道:“给我也捎几个,大半夜的肯定饿了。”

天色大暗了。

顾云锦躺在榻子上翻京中书局最新出的话本,这故事有趣,看得她津津有味。

贾妇人来敲门,又要拉抚冬去打马吊。

念夏等抚冬走后就关上了门,转过来低声与顾云锦道:“是不是小公爷…”

“难说。”顾云锦说完,把话本放下了,趿着鞋子走到了梳妆台前。

夏夜炎热,她刚才已经梳洗过了,屋里就她们主仆三人,顾云锦就不讲究,头发一挽,随意披了件外衣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