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徐砚交给他的箱子和手书,现在交出去还太早了。

慈心宫里,皇太后翘首盼着,晓得蒋慕渊来了,她赶紧坐直了身子,眼巴巴看着门口。

蒋慕渊一进去就对上了皇太后那热情的目光,他不由失笑,上前低声道:“今日没有带在身上。”

皇太后嗔怪地瞪着他。

“刚从御书房过来,您总不能让我把东西带到圣上吧?叫他发现了就都收了去了。”蒋慕渊道。

皇太后接受了这个解释,道:“那下回来时,千万别忘了。”

“您挂念着我,让我回京来过年,我肯定也记着您的。”蒋慕渊在皇太后身边坐下,道。

“别给哀家灌迷魂汤!”皇太后拍了蒋慕渊一下,道,“要不是哀家答应过你,不在你离京时给你把亲事定下,哀家才不把你叫回来呢!

他们琢磨着给恪儿娶亲,还要捎带上你,哀家再不拦着些,你岂不是要怪哀家了?

你说不喜欢卫国公府那个,哀家瞧着也不好,就不久之前,好端端地去招惹别家姑娘,却没有本事欺负人,反到叫人家给教训了。

这样没有脑子、没有手段的,不是个好人选。

你说回来就告诉哀家,你看上了哪家姑娘,这会儿能说了吧?”

这位“别家姑娘”,自然是指顾云锦了。

万寿园里的交锋,听风在信上都告诉蒋慕渊了。

在庆幸顾云锦没有吃亏的同时,他也不理解为何柳媛非要跟顾云锦过不去。

想了想,蒋慕渊问皇太后道:“您觉得教训柳媛的那位姑娘如何?”

“将军府那个?”皇太后反问,见蒋慕渊颔首,她笑道,“听说是长得顶顶好看,哀家没见过,只晓得她教训人的时候厉害喽。”

皇太后的口气轻松,其中并未透出半点对顾云锦的不喜,这让蒋慕渊跟着笑了起来,他道:“就是喜欢她的厉害。”

一听这话,皇太后的眼底闪过一丝诧异,而后就恍然大悟:“原来看上的是她呀!”

“是,”蒋慕渊答得坦荡,“头一眼瞧了就喜欢,不止我,寿安与她处得也好。”

皇太后抿着唇思量。

虽不是公候伯府的,但镇北将军府的姑娘,出身上倒也不是不可以。

模样不输人,气势上也压得住,再者蒋慕渊自个儿满意,就只一条,其他的条件也都好说。

“那她…”皇太后顿了顿,还是问了,“那她中意你吗?”

蒋慕渊微微一怔,复又无奈地笑道:“只说过几次话,没有您给我拿主意,我哪儿能跟人家姑娘胡言乱语的?”

皇太后哈哈大笑起来。

第二百一十六章 没出息

皇太后对顾云锦越发好奇了。

她清楚寿安的性子,那姑娘脾气温和,极少有处得不好的,与顾云锦交好倒也不奇怪。

可能让蒋慕渊头一眼瞧了就喜欢上的,那就稀罕极了。

皇太后嗔笑道:“难道哀家给你拿了主意,你就能跟人家姑娘胡言乱语了?”

“哪能呐,”蒋慕渊答道,“她一直都把我当寿安的兄长看的,我贸然去跟她说,指不定就把人吓着了…”

皇太后笑着啐了一口:“哪有你们私下自个儿说的道理?便是你心悦于她,这事儿也要旁人去办。”

“您说的是。”蒋慕渊颔首。

皇太后做事有她的规矩,蒋慕渊不管心里是怎么打算的,场面话一定说周全了。

他是断断不敢让皇太后晓得他与顾云锦的那些往来的,虽然不曾说过越线的话,但要是被皇太后晓得他夜里翻墙去看她,皇太后不会为难蒋慕渊,只会怪罪顾云锦。

皇太后思量了一番,道:“哀家前阵子还想着,等过年时叫那姑娘进宫来让哀家瞧瞧,既然你喜欢,到时候哀家就多看看,再跟你母亲去提。”

“过年时?”蒋慕渊微微摇了摇头,“那岂不是还有一个多月?”

皇太后抬手在蒋慕渊背上捶了下,哭笑不得道:“就这般等不得了?怎么的,怕这一个月里被人抢了?”

蒋慕渊以手做拳,清了清嗓子,语气讨好:“外祖母,她下个月及笄,您总要让我有一个名正言顺、光明正大送她及笄礼的机会吧?错过了,往后再补,也不是那个意思了。”

皇太后讶异,惊讶过后,忍不住大笑,一面拍他一面道:“行行行,依你依你都依你!哀家这几日就传她进宫来!”

蒋慕渊笑容灿然:“寿安说她喜欢您这儿的枣糕。”

皇太后又是一阵朗声大笑。

“母后,您要依他什么?”正说话见,安阳长公主从外头进来,问道。

她收到惊雨报信,晓得蒋慕渊回京入宫了,原是想在府里等着,可到底好几个月没有见到儿子了,实在挂念得紧。

估摸着蒋慕渊入宫后,圣上不留,皇太后也要留的,等回府时怕是天都大暗了,长公主干脆不等了,径直进宫来看他。

一迈进来,长公主就听见了皇太后的笑语,她好奇何事让母后笑得停不住嘴,但更关心儿子,视线紧紧盯着蒋慕渊,半晌,心痛道:“瘦了!”

蒋慕渊咧着嘴笑,扶安阳长公主坐下。

长公主有一肚子的话要问她,却被皇太后阻拦了。

皇太后挥手赶蒋慕渊,道:“你别杵在这儿了,让我们娘俩说会儿话。”

她们要说的自然是顾云锦的事情,蒋慕渊心知肚明,也就不在此处打搅,应了长公主会早些回府,起身退出去。

安阳长公主眼巴巴看着蒋慕渊离开,这才收敛了心思,又问了一遍:“您刚才说要依他什么?”

“娶亲的事儿。”皇太后直接道。

“怎么刚回来就提这个?是不是在御书房里,皇兄又催他了?”长公主拧眉,斟酌着道,“其实我也想跟母后您商量阿渊的婚事的。

之前皇兄给挑的卫国公府的那个,我接触得少,不太晓得状况。

我就托嫂嫂打听打听,结果她亲眼那姑娘与同龄的官家女相处,又是出言不逊,又是想动手,我听着就不大好。

况且,寿安也说跟她处不来…

我就想跟您拿个主意,怎么跟皇兄说说,换一个人选。”

“你别理他!”皇太后撇嘴,“那事情我也听说了,我不喜欢柳家那个,你皇兄挑人的眼光不行!既然你听说了柳媛跟人动手,也知道她闹的是镇北将军府的姑娘吧?”

听到皇太后赞成她的意见,安阳长公主已然松了一口气了,见皇太后问起顾云锦,她颔首道:“我还见过她呢,前回寿安请她来府里做客。”

“瞧着如何?”皇太后又问。

“长得好模样,说话举止也规矩,寿安和她往来,我是放心的。”长公主答道。

皇太后却摆了摆手:“哀家问的不是给寿安做玩伴如何,而是问你,娶回来当儿媳妇如何?”

此话一出,安阳长公主不由愣住了,直直看着皇太后,没有作答。

皇太后低声道:“阿渊说中意她,哀家打算先瞧瞧人,若是个好的,不如依了他,就此定了。”

长公主迟疑:“公候伯府不是没有其他合适的…”

皇太后劝道:“哀家这把年纪了,实在不想再强扭瓜了,一个虞贵妃就够哀家头痛的了。将军府的出身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若真是后宫三千,中宫摆个样子,底下还有皇贵妃、四妃,喜欢哪个就抬举哪个,国公府里头可不能那么胡来的。

反正皇太后是做不出让蒋慕渊娶个贵女、再抬个心头好这样的事情来。

顾家还守着北地,鲜血滚烫,不能那般欺负人家姑娘。

夫妻若是不合,影响的不是两个人,而是全家上下,安阳长公主也清楚这一点,便问道:“顾家是怎么想的?”

“人家怕是什么都没有想过,”皇太后哑然失笑,“阿渊是一头热。”

这个说法,把长公主逗笑了,她笑着低声骂了句:“没出息!”

没有出息的蒋慕渊出了宫,晓得小王爷在素香楼等他,便寻了过去。

孙恪百无聊赖,指尖捻着花生打发工夫,见蒋慕渊来了,他才长长出了一口气:“总算回来了。”

“差点让你的蹊径给崴脚了,”蒋慕渊坐下道,“你母亲相看谁不好?怎么看到她身上去了?”

“我比你还懵呢!”孙恪这些日子已经把来龙去脉打听明白了,解释了那日御书房里孙睿提及顾云锦,而长平又误会了他。

蒋慕渊抿唇:“三殿下?”

孙恪揉了揉发胀的额头,道:“别说做兄弟的不帮你,我跟父王、母妃都交了底,又去求了皇祖母,好不容易才拖住了,我是已经尽力了,你自个儿紧着些。”

第二百一十七章 路数野

小二送点心进来。

刚出炉的百合绿豆糕,一股子清甜味道。

蒋慕渊有几个月不曾尝过了,拿起一块咬了一口,刚要和孙恪说些什么,就听底下大堂里客人们的声音从雅间开着的门处传了进来。

他才刚听见“顾姑娘”、“永王妃”几个词,退出去的小二就关上了门,把外头的动静都隔断了。

哪怕只听了几个词,大抵也能猜出他们在议论什么。

蒋慕渊睨了小王爷一眼。

孙恪摸了摸鼻尖,想顾左右而言他,可脖颈实在凉的慌,干脆硬着头皮道:“万寿园的事儿,只要你后头安排好了,母妃左右都能说圆的。”

蒋慕渊清楚这一点,便没有揪着孙恪不放,但他也不耐烦听大堂里的客人把顾云锦和永王府联系在一块,起身推开了临街的窗户。

京城的下午,极其热闹,尤其是这东街之上,来往行人络绎不绝。

蒋慕渊倚着窗边吃完了两块绿豆糕,掏帕子擦了擦手,刚要转身与孙恪告辞,余光瞥见了街上经过的一人,他定睛看清楚了,快步下楼跟了上去。

东街上有两家金银铺子对门而开,颇有些彼此不相让的气势。

“顾把总?”

顾云齐站在中间,略犹豫的工夫,就被人叫住了,他回头看着走过来的陌生人。

夏天时,因着建功,他当上了把总,只有在军营里认得的人才会这么称呼他,京里认得的都唤“顾六爷”、“顾六公子”,可他对眼前的人并无半点印象。

对方一看就是练过武的,衣着很是金贵,不是普通人。

顾云齐拱手问道:“阁下是…”

“宁国公府蒋慕渊,”蒋慕渊说完,似是看出了顾云齐的疑惑,解释道,“我数月拜访过余将军,他跟我说过你,当时你在操练,没有注意到我们。”

余将军便是顾云齐投军处的将领,听蒋慕渊这么一说,顾云齐恍然大悟,道:“原是小公爷,舍妹劳烦郡主照顾了。”

“是寿安给顾姑娘添了不少麻烦,也是她们投缘,”蒋慕渊笑了起来,“你在这里是…”

原本被初次见面的人问到私事,顾云齐按说是有些不畅快的,可因着顾云锦和寿安郡主的交情,他半点也没有生出排斥来,反而是略有点腼腆地笑了笑。

他其实是来给吴氏挑礼物的。

成亲有两年了,可他常年不在京城,把继母妹妹都丢给了吴氏,算起来也没有给妻子送过几样礼物。

从军营回来时,并非不想,而是驻军在那偏远之地,实在挑不出什么适合送给吴氏的好东西来,等回京之后,各桩事情一耽搁,顾云齐就忘了这一茬了。

直到现在,顾云锦要及笄了,作为哥哥要备妥给妹妹的贺礼,顾云齐这才想到吴氏的礼物。

他晓得要送样好的,可对女人们的金银首饰当真不熟悉,这才犹豫了。

“想买些东西,”顾云齐随口答了,而后带开了话题,“我听闻小公爷去两湖赈灾了,这是刚回来?”

“今日才抵京,”蒋慕渊说完,叹息一声,“天灾,受难的总是百姓。”

顾云齐对两湖水情亦是十分关心,不由又问了两句。

蒋慕渊干脆请顾云齐上了素香楼,坐下来详说。

走的是后巷处的楼梯,不经过大堂,两人前后上去,也没有几个人注意道。

反倒是孙恪,诧异地看着蒋慕渊引了个人进来,他不认识这人,却似乎又有些眼熟。

“镇北将军府的六公子,”蒋慕渊介绍了一句,又与顾云齐道,“永王府的小王爷。”

顾云齐一听这名号就瞪大了眼睛,满京城的传言,他又岂会不知道。

当着蒋慕渊的面,孙恪赶忙划清界限,道:“万寿园那天的状况,一句两句说不明白,很抱歉给令妹惹了不少闲话。”

孙恪这般客气,顾云齐不好咬着不放,两人嘴上客套了两句,也就坐下了。

热茶添上,孙恪暗自琢磨着蒋慕渊怎么认得的顾云齐,回过神来时,就听见那两人正探讨着两湖灾情,语气认真、神色凝重,他的唇角不由抽了抽。

这是什么状况?

蒋慕渊还跟人坐下来商讨朝廷大事?

眼下是顾云齐还不知道蒋慕渊在打顾云锦的主意,要不然,人家这个当哥哥的,许是一拳头就闷过来了。

虽然,他可能打不过蒋慕渊…

可人家将军府兄弟多啊!

现在在京里的就有三个,双拳敌六手,这场面厉害了…

孙恪越想越偏,等他再回神时,蒋慕渊和顾云齐已经从灾情说到了余将军的大小事情、军营里操练的心得体会,颇有一种相识恨晚的架势。

小王爷越看越头大,他想另辟蹊径,永王夫妇和长平你一锄头我一镰刀的,把蹊径辟得歪歪扭扭,险些让他崴了脚。

蒋慕渊可是厉害了,这哪是辟蹊径?他是干脆把整座山头直接搬开了吧?

这路数,太野了。

直到日头西落,三人才散了。

顾云齐回了西林胡同。

吴氏正陪着顾云锦和徐氏说话,见他回来,笑道:“爷这么高兴,是遇上什么事儿了吗?”

顾云齐给徐氏行了礼,答道:“遇见宁国公府的小公爷,与他说了不少事,让我颇有茅塞顿开之感。”

吴氏闻言莞尔。

顾云锦怔了怔,抬眸道:“小公爷回来了?”

“说是刚进京的。”

顾云齐说着他与蒋慕渊的交谈,并没有留意到顾云锦的心不在焉。

顾云锦捏着指尖,心里念头纷杂,她脑海里是没有下完的棋局,黑白棋子交错落下,原本想得明明白白的破解之法,突然间就混沌了,好半天才又重新清明起来。

她猜着蒋慕渊哪天会过来,转念一想,才记起这里不是珍珠巷了,将军府的院子不少,蒋慕渊从未来过,根本寻不到她住的屋子。

这里也没有贾妇人,无人在借着打马吊把抚冬支开。

这盘棋,不晓得何时才能再下了…

另一厢,安阳长公主已经回府了,一直在等着蒋慕渊。

儿子远行归来,当母亲的有一肚子话要说,可心里念着的是皇太后的交代,让她有些急躁。

等蒋慕渊来了,长公主也不说旁的,开门见山问道:“你是真想娶那位顾姑娘?”

母亲如此直白,反倒让蒋慕渊啼笑皆非,他在长公主身边坐下,认真点了点头:“是这么想的。”

长公主抿紧了唇,直直看着他,沉默良久,又道:“她和卫国公府的柳媛是撕破脸了的,你是因为喜欢她而想娶她,还是因为不想娶柳媛才选了她?若是前者,我们慢慢商量,若是后者,我的话摆在这儿,你就歇了那份心,别祸害人家。”

第二百一十八章 正正好

长公主的这个想法让蒋慕渊有些讶异,他下意识扬了眉梢,而后收敛了表情。

他从长公主的眼睛里读到了认真,在他的母亲看来,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绝对不能随意糊弄。

“是真的喜欢她,”蒋慕渊坐直些,答道,“在我看来,您刚才的说法其实有些反了,不是顾姑娘和柳姑娘闹翻了,我才选她,而是寿安与顾姑娘交好,柳姑娘才一直为难她。”

长公主怔了怔,她只知寿安不喜欢柳媛,却不晓得柳媛曾想讨好寿安却被拒绝的事儿。

若是长公主把寿安叫来问了,寿安兴许会悄悄把柳媛想嫁进宁国公府的事情说出来,可蒋慕渊不会特地说,但他的回答已经算是给了长公主解释了。

长公主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原来是有个寿安夹在中间,那柳媛主动去招惹顾云锦也就说得通了。

她定了定神,最后又郑重问了一遍:“你确定喜欢顾家那个?”

蒋慕渊颔首,他应了,见长公主还有些犹豫,便屏退了伺候的人,低声与长公主道:“母亲,镇北将军的出身不高不低,正正好。我们国公府已经到头了,没有必要再与其他公候伯府结亲,尤其是有些实权的,会引猜忌的。”

长公主的面色霎时间白了白:“别浑说!那是你亲舅舅!”

蒋慕渊没有反驳,他也不用反驳,因为长公主说完,自己就重重抿了抿唇。

天家连父子都没有,何况舅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