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宫阙 作者:荔箫

多年以后,史家认为夏云姒的机关算尽与铁血手腕是宫闱纷争逼出来的。

只有她自己清楚,

早在入宫之前,她就已非善类。

“人人称道的天之骄女,夏家有我大姐姐一个便已足够。她没能善终,我就换个活法,把他们欠她的,加倍讨回来。”

虐渣复仇抽白莲花,

她一上场就黑化开大。

Warning:

这篇文是作者写腻看腻了甜文之后搞出来的报社之作

女主进宫就是为了干死所有拦路的人得宠

得宠是为了继续干死全场

如果你是奔着小甜饼来的,或者追求三观正直的主角,请迅速关掉

以上都是掏心窝子的肺腑之言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文

内容标签: 宫斗 爽文 升级流 复仇虐渣

搜索关键字:主角:夏云姒

第一章 册封

六月,暑热正浓。灼灼阳光投在殿顶琉璃瓦上,又洒向四面八方,刺得人眼睛生疼。

毓秀宫里的家人子看阅在一刻前开始,夏云姒从尚服局中出来,再往前三十余丈才是毓秀宫门。

身边的婢子有些焦急,不住地催促:“娘子,快些,怕是已经迟了。”

夏云姒倒不急,脚下也半点没有加快。这天太热了,这般不紧不慢地走在宫道间、伴着徐徐的微风都还要出些细汗,若再走得快,这三十余丈的路走完便足以大汗淋漓,妆也要花了,还如何看阅?

片刻工夫,一行人到了毓秀宫门外。

朱红大门紧阖,门外有个模样俏丽的女子正与宫门口的宦官说着什么,她已急得面色泛红,却连大声说话也不敢,强定着气低声下气地苦言相求:“公公,我求您……我当真不是有意迟了,您让我进去。不论能否当选,我封五百两银子给您。”

那宦官听得一乐,倒也不嘲她,指指背后的门:“这位娘子,您别难为我。宫里头的规矩,大选之日这毓秀宫门一旦关上便要等看阅结束才能开。我放您进去,等不着那五百两银子就得被乱棍打死。”

说话间余光扫见不远处还有一行人影渐近,心下正揶揄这番怎么这么多来迟的,抬眸一瞧,心弦提起。

家人子看阅,循礼是不能带家婢进宫的。但这一位背后齐齐地跟着四位婢女,一样的青色衣裙、一样的发髻,连胖瘦高低都差不多。

当间还有个四五岁的小丫头,是宫中新宫女的模样,一时摸不清是什么来历。

宦官便是没见过她也当即猜到了是谁,便再顾不上与面前之人多费口舌,堆起笑容向前一揖:“夏四小姐,您来了。”

“中贵人。”夏云姒垂眸颔了颔首,扫了一眼几步外那位正上上下下打量她的女子,“不知这是……”

“哦,她来得迟了。”宦官压低了两分音,跟着笑说,“您稍等一等,下奴进去回个话。”

“有劳了。”夏云姒抿笑,身边的莺时立即将包好的碎银奉上。那宦官含着笑收下,连着道了两声谢,推开宫门一侧的供宫人走动的偏门进了毓秀宫,宫道上安静下来。

那名来迟的家人子因是家世并不算高,身处九重宫阙便多了几分怯意,站在那儿瞧着夏云姒,踌躇了许久是否要上前搭话。

待得她横下心决定上前搭话时,背后的宫门忽而开了。

女子面色一喜,然而转过身,却没了说话的底气。

走出来的,是位宝相庄严的老宫女,穿着上好绸缎所致的深褐色宫装,比她这身为大选特地备下的襦裙还要华贵些,一瞧就是宫里有头脸的人物。

女子便如同被施了定身咒般僵在了那里,那位姑姑也没看她,迈出门槛就径自走向了夏云姒。

“四小姐。”她笑意迎面地朝夏云姒微福,接着一引,“您请。”

夏云姒朝她还了一福,便静静地随着她朝门中走去。四名婢子与那小丫头也随着,最后一人刚迈过门槛,宫门便关阖了。

阖门声一响,那名来迟的官家小姐在如梦初醒地回过神,一时懊恼于自己的懦弱,恨自己竟没有上前说项,目下算是全然错失了这番机会;一时又已顾不上这些,只无比好奇方才那一位究竟是何方神圣,可惜她再怎么好奇也顾不上问了。

宫门之内,夏云姒抬眸扫了眼殿前院落。百余位有幸进入这最后一轮挑选的家人子正候在这里,端得是燕瘦环肥,各有姿色,虽说殿选的珠钗服饰皆有规矩,无人穿得多么华丽,也依旧足成一派美景。

殿门口守着老资历的女官张罗着众人,按照名册上的顺序,五人一组入殿经受看阅。

这看阅时间颇长,院中又都是说得出来头的官家小姐,宫中便也不好太委屈她们。通常是五个进去,这边才叫接下来的五个到殿门口准备。余下的人大可三五成群地在廊下遮遮阴、说说话,不大声喧哗惊扰殿中便是。

毓秀宫宫门再开,引得她们都看向了她。一双双美眸含着好奇,无声地张望。

领着夏云姒的姑姑置这份好奇为无物,回过身来又朝夏云姒笑道:“四小姐稍坐一会儿,奴婢进去向太后回个话。”

夏云姒点点头:“好。”

那姑姑便进了侧旁的厢房,步子快如疾风又稳健端庄,是在宫中侍奉多年的模样。

夏云姒在石案边坐了下来,莺时旋即上前打扇,莺歌接过宦官奉上的茶放到石案上。四面八方的那份好奇顿时更盛了——天子大选,何人敢这样大的架势?

廊下众女面面相觑,须臾,有个高挑的姑娘走了出来。行到离石案还有几步,眸光清凌凌地在她面上一扫:“这位小姐好大的阵仗,不知是哪位大人的女儿?”

这话听着就不善,夏云姒不欲作答,却也没说什么,不见神情倨傲,端起茶来慢慢抿着。

唐兰芝一时脸上挂不住:“同是家人子,日后保不齐就要进宫做一家姐妹,小姐何必如此待人?”

夏云姒仍没有开口,几名青色衣衫的婢女也都只规规矩矩地低头立着,无人出来打一句圆场。

“你……”唐兰芝秀眉蹙起,正欲再说,忽又闭口,忿忿然退到一旁。

是一名身形微胖的姑姑出来了,她头发已然微白,宫装做得讲究不说,颈上还带着一串通翠的一百零八子佛珠,一瞧就身份不一般。

走向闲坐石案边的夏云姒时,她却也是喜气迎面,夏云姒倒也客气起来,立起身,盈盈一福:“蒋姑姑。”

声音清丽,婉转动听。

“哎,夏小姐客气。”蒋氏屈屈膝,回了一礼,“外头暑热重,您请随奴婢来,太后备了酸梅汤给您。”

“您客气。”夏云姒眉眼一弯,莞然而笑。

只一笑而已,又在清素的妆下,看起来竟十分明艳。

蒋氏提步转向厢房,夏云姒却又道:“姑姑留步。”

蒋氏收住脚,夏云姒谦和地低下头:“我有一事想劳烦姑姑,姑姑可方便听我一言?”

蒋氏忙道:“不敢当,小姐请说。”

夏云姒微微偏头,莺歌轻推了推,那名四五岁的小姑娘战战兢兢地上前了半步。

她穿着小宫女的衣裳,眼圈红的,显然是刚哭过。

夏云姒指一指她:“这是我适才经过尚服局遇上的,来毓秀宫误了时辰也是因此。宫中采选宫女,按规矩最小的要六岁,我瞧她是无论如何也不满的,不知是家里如何过不下去了才铤而走险谎报年龄把她送进来。”

“掌事姑姑打她倒打得一点情面不留,哭声隔着一方院子都能听见。”夏云姒说到此处顿一顿声,明丽的笑容又在脸上绽开,“蒋姑姑可否赏我几分面子,把这丫头给了我吧,说不准就能救她一家,姑姑您权当做件善事。”

她这话说得倒是谦和,颇有三分不好意思,可依旧令人瞠目。

——这是殿选之所,孰去孰留都尚说不清楚,岂有先给自己要宫女的道理?

然而蒋氏竟还这样应了:“小事,小事。这丫头能入您的眼,是她的服气,奴婢回头去尚服局知会一声便可。”

“有劳了。”夏云姒端正地福身道谢,终于随着蒋氏走了。

却不是进看阅家人子的正面,而是如同方才那位姑姑一样进了侧旁的厢房。

太后已坐在罗汉床边读了多时的佛经,余光瞧见倩影进来,顿时有了笑意:“云姒,来了?”

夏云姒行上前,规规矩矩地叩首,口道:“臣女夏云姒见过太后,太后万福金安。”

太后忙让人扶她,让她坐到身边。夏云姒环顾四周,不由奇怪:“太后这是没去看阅家人子?”

太后摇摇头:“皇帝政务繁忙,这回的看阅,是昭妃操持的。她的性子你晓得,你这般容色出挑的若进了殿,她不会肯给你什么好脸色看。倒不如哀家在这里等你,不必再走她那一道了。”

夏云姒面显惊意,匆匆又深福下去:“劳动太后为臣女这样费心,是臣女的罪过。”

这回太后亲手搀了她:“不妨事。总归是你姐姐亲自留了话,不能让那起子没眼色的撂了你的牌子。”

说罢摆一摆手,便有宫女上了前,手中端着托盘,盘中放着一枚杏色香囊。

大肃朝遴选家人子,赐杏色香囊者视为留用,赐淡蓝香囊者与宗亲赐婚,余者皆赐白色香囊,可自行婚嫁。

夏云姒接下香囊,欲跪地谢恩,被太后阻住:“好孩子,别多礼了。听闻你一直住在夏府别苑,来去一趟也不近,早些回吧,哀家不多留你了。”

夏云姒抿笑:“谢太后,臣女先行告退。”

不再多言,她便退了出去,手里拎着杏色香囊的细绳儿,一折回院中,立刻又惹了眼。

再没有人敢贸然与她搭话了,夏云姒在侍婢的前呼后拥下出了毓秀宫,莺时终于松了口气:“太后终归是个仁善的主儿,又顾念着故去的佳惠皇后,您的封位大抵还是不会低的。”

夏云姒听言轻哂:“若真是为仁善的主儿,姐姐就不会那么死得不明不白了。”

佳惠皇后若没有死得不明不白,她便也无需进宫了。

她这般议论太后,莺时不敢接口,低头不言。

夏云姒叹了一声:“皇上忙于政务,全然不管这事,大权在昭妃手里。太后耳根子又软,纵使念着姐姐,昭妃搬出祖宗规矩一说,她大抵也就觉得罢了。”

依着祖宗规矩,除却潜邸时就侍奉在侧的老人儿外,其余进宫的新嫔妃最高只能册到正六品才人。

莺时不由蹙眉,却听夏云姒又说:“不妨事,初封罢了,她若觉得压我的位份她便能占着便宜,可是想错了。”

旁人入宫,或为荣华富贵,或为光耀门楣,为了日后的好日子,自会多几分忍让。

可她入宫的缘由——昭妃显然不知,她是为着恨意进来的。

恨意如同烈火,早已将她的平和温柔烧成灰烬,平白的委屈她断不想再受。

她想做的,原就是拼着心底的那股狠劲儿,杀出一条血路。

大肃朝康和年间第三次大选的结果,在三日后定了下来。旨意传至各府,一时间宫中许多官宦人家都设宴庆贺。

夏云姒所料不错,她的位份并不太高,是正六品才人。

但这也是此番大选里封得最高的了。在她之后,那个翰林之女唐兰芝封了从六品宝林,除此还有正七品徽娥一人、从七品经娥两人、正八品淑女两人。

众人都是在五日后入宫,夏云姒提前知道了自己的住处——淑芳宫柔兰馆。

这是个好地方,她若没记错,一年前才刚大修过。整个淑芳宫都很奢华,离天子所住的乾正殿也不算远。

若能单这样看,真是个绝好的住处。

作者有话要说:

晋江停更另夏云姒同学没能按时诞生,大家久等了

所以多双更两天吧

今天明天后天,连续三天双更

[但你以为只是开坑迟了吗?不,我们夏姐姐大选也迟了!]

=

今天的第二更在下午五点

=

本章随机100条评送红包

第二章 觐见

新嫔妃入宫那日,整个皇宫都热闹嘈杂。

夏云姒是约莫巳时进的宫。

尚仪局的宫人领新进的主子们去各自的住处、尚宫局调拨过来侍奉的人再各自见礼。除此还有各宫来颁赏的人络绎不绝,七位新人的住处都门庭若市。

夏云姒是今届新宫嫔中位份最高的,淑芳宫柔兰馆这原该最为热闹的地方反倒井井有条。

无他,只因她这一边没有新拨来的宫人在跟前侍奉。

大选入宫的嫔妃一般不许自己带侍婢,但仰太后慈谕,夏云姒身边一直侍奉在册的八名婢子尽数入了宫来,这样一来近前侍奉的人便足足的够了,还有些逾制,内官监只得在调拨粗使宫人时削减了一些,让她身边的人数符合才人的位份。

近前都是自己人,熟知夏云姒的脾性,莺时在进宫的路上就细细地向夏云姒回了话:“奴婢领着燕时与燕舞招待各宫来颁赏的宫人,叫莺歌带素晨素秋跟着六尚局来打理各处的。玉盘玉沙候命便是,玉沙机灵会说话,让她在外屋;玉盘在您跟前伺候。”

夏云姒点点头:“赏钱都备好了?”

莺时颔首:“备好了。每个荷包里头五钱银子,备了五十个,绰绰有余的。”

夏云姒略作忖度,吩咐说:“嫔妃跟前来颁赏的便给五钱,六尚局的添至一两。”

莺时一怔:“娘子若想结个善缘,不如把这钱添给那些来颁赏的宫人?那可都是各宫娘娘跟前得脸的。”

夏云姒缓缓摇头:“正因为他们是各宫娘娘跟前得脸的才都忠心,‘善缘’靠这点钱结不下来,也不能指望他们为我们办事。倒是六尚局,平日得的赏比不得那些近前服侍的宫人,在宫中操持的事却很多,日后大事小情免不了有要求他们的地方。现下多使点钱,真遇了事也好开口。”

翌日晨起,新宫嫔们便该正式见礼了。夏云姒一早收拾好去往锦华宫。

按规矩,见礼是该向皇后行稽首大礼的。但皇后没了,所以向妃子见礼。若无皇后,则是向贵妃顿首见礼。

如今皇后早已仙逝,贵妃在约莫半年前也暴病身亡,宫权落在昭妃手里,见礼便是去她的锦华宫皎月殿了。

夏云姒走到锦华宫,整理了一下情绪心情,看到嫔妃们也都早早到了,老资历的依着规矩先进殿去品茶小坐,七名新册的立在外头,静等传召。

卯时翻过两刻,前头到了上朝的时辰,皎月殿的一名大宫女终于打了帘出来,恭恭敬敬地福身:“各位娘子安好。”

几人各自欠身,那宫女浅笑吟吟:“娘子们随奴婢来吧。”

夏云姒与其她六人安静无声地随大宫女一并进殿,又依照先前所学的规矩站定成两行。因是单数,位份最高的夏云姒独自立在最前正中。

七人低着眉眼齐齐下拜:“昭妃娘娘万福金安。”

短短一句,犹如燕语莺声齐鸣,煞是悦耳。

稍静那么一刹,昭妃的声音带着三分慵倦响起:“可。”

“可”,便是命免礼的意思,却也是最简短清淡的一种说法了。

七人又安安静静站起身,站在最前的夏云姒旋即察觉到了昭妃清凌凌的目光。

也不太惧,她平静地抬了些眼帘,与昭妃对视。又仍低着头,维持住了恰到好处的对上位者的恭敬。

只是这一眼,倒让夏云姒怔了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