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打酱油的越宁惊呆了:“我?”

眼角挂着两滴眼泪的陈小刚:“他?”

“对啊,就是你,别告诉我你们私底下没试过玩这些。那课本,浅得没不了脚面,你们会满意?不偷偷摸摸学点别的,就不是你们了,”真是太了解这些小学霸的德行了啊!

“对啊,就是他,把他借给你用,算便宜你了!以后请都请不到他!”再训孙子。

训完了,再说闺女:“你,不要挡着光。”

“好了,开始吧。”

抱怨食堂大婶不肯多打饭的陈大牛,控场技能满点。

越宁坐在陈小刚的电脑前,听他念叨:“兄弟,拜托了,我真不能没有它…”自动把这些当成杂音给过滤掉。开机,进入安全模式,检查。

过不多久,处理完毕,还给陈小刚的电脑清理了垃圾。如果旁边不站着陈大牛,越宁的效率可能会更高一点。

终于,搞定了,越宁擦擦汗,起身等着陈大牛点评。陈大牛对他的表现是比较满意的,面上却比较淡然:“嗯,不错,拿上去,去认真学习吧。有电脑吗?”

“准备买。”

陈大牛皱了皱眉头:“那就先不急了,我办公室里有,你先用吧。”说着,摸了把钥匙给越宁。

越宁:=囗=!

“去吧,让我看看你能走多远。”

越宁恭恭敬敬接了钥匙,老老实实地抱着书,回宿舍去了。他走后,陈慧死缠活缠,要求陈大牛同意她去找越宁:“特别适合入画!那脸!那身材!手也特别好!”她知道,陈大牛要是不点头,她就去缠着越宁,一准要被亲爹收拾。

陈大牛道:“你别烦他!”

“哎呀~爸,你不知道…”

“去去去,不要打扰人家学习,什么时候他闲下来了,什么时候再讲!”

“等他闲下来,就长大了,那跟我的构思不符。”

“那就是没缘份。”

“别这么说呀,比如一个周末啊,比如他下次来还书的时候,我旁观就行了,不碍着你们什么事。”

陈大牛想了一想:“下回他来了,我问问他。”说完,回了自己书房,对着电脑乐了:“孙子哎,让你仗着我给你砌墙你就什么网都敢开!”

有一个会远程把孙子电脑防火墙关掉的爷爷,有时候也是蛮心塞的。尤其当爷爷是为了考查一个学生的水平的时候…

因为有了给电脑杀毒的经历,越宁一路上大脑飞速运转着。关于创业,总是有一点疑虑的:我来自04年,我提前知道许多事情,有些事情我做了,是不是在作弊?是因为我的眼光,还是因为我提前知道?

他的傲气,不允许自己去做自己认为是作弊的事情,那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侮辱。

从事IT业,他倒没有什么顾虑。他是很早就看中了IT行业,在上辈子就认为IT业是大有可为的,但是他受制于自身条件,上辈子没有办法从这个行业发家。这辈子一开始,他就决定走了这条路。但是具体从哪个方面着手,就颇费思量了。因为有许多领域,在04年的时候已经发展出雏形来,并且有数个企业基本把蛋糕给分了。现在他在抢跑,会有一种道德制约:我是不是在抢别人的饭碗?

他每次上课,看到相关知识点的时候,都会想:哎呀,这个我是见过的。哎呀,那个也是行的。这个这个还有这个,某某做出来的,发家了呢。

直到今天,跟大牛谈话,给小刚电脑杀毒,他才想通了一件事情:是社会需求。社会有需求,而我满足社会需求。不是剽窃他人的创意,因为需求就摆在面前,做,还是不做?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没有窃取商业机密,因为他上辈子根本就不知道代码长什么样。比如杀毒软件,像小刚,他需要,而自己有技术。世界上已经有类似的公司,但是,如果越宁不偷他们的技术,那只是在打破他们的垄断地位。

他给自己立了一个规矩:上辈子见过的,不去主动碰,但是一旦有人这个需要,且摆到自己的面前,自己又能做到,那么他就会去做。04年后,就再也没有这个顾虑了。

想通了,越宁咧了咧嘴。他决定了,从做杀毒服务开始,扩张他的地盘。

到了宿舍,那三个人正捧着他的复印件埋头苦读。专八闹了个乌龙之后,他们的时间又多了起来,听了越宁转述大牛的观点,也觉得有理。新手菜鸟们跌跌撞撞地成长了起来。越宁回来,没一个理他的。耸耸肩,把书往自己的桌子上一丢,然后敲敲桌子:“叔叔们!”

“叔叔”是个敏感词,三人一齐抬头:“你说什么?”

越宁晃晃手里的书,三人斯巴达了:“窝去!”

不但姐姐运很好,爷爷运也特别好呢。

越宁道:“见了大牛,正好他孙子也在,然后他孙子的电脑中病毒了…”

“…”三人木着脸,心说,你这运气可真好,别这病毒是你放的吧?

越宁也不藏私,把大牛给他的安排也给讲了,林强道:“这样真不错,哎,不过,咱们上学期的成绩?为了赶进度耽误了这个,可不太好。”

越宁没说大牛给他透消息,说他考了第一,林强还自然是不知道的。

吕清风不在乎地道:“也没什么,多一点少一点的,只要专业知识可以,能糊到一张毕业证,就可以嘛。”

赵修文一秒钟变老鸟:“不错不错,是这么说的。哎,宁宁,你下回见大牛,能不能…”

“嗯?”

“顺便,我是说顺便啊,帮忙看看能不能借本书?图书馆里没有,我准备办国家图书馆的证,估计也悬。”

越宁道:“那个,我明天早晨练,说不定就见着他了呀。”

众人在扑大牛和六点钟起床之间犹豫了很久,吕清风道:“我爸混社会混很久了,有些话还是有道理的。我们跟大牛差一点点自然而然的劲,要是跟着你去呢,可能会让大牛对你的印象变得不好,你…能借就借,不能借也不要强求。”

不去,我们不去!

越宁:…“算了,分分吃的吧。哎,你们的学生证呢?我顺便都带去给芝姐。”学生证买火车票有优惠,凭每学期的注册章生效。开学的时候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拿学生证去盖章。三人把学生证一交,越宁把证揣兜里,抱着吃的,吕清风也赶紧把昨天越宁盛酱牛肉的瓶子拿来装橄榄菜。林强空手,没吃的,赵修文家里也带了不少东西,同样贡献了一部分。加上何奶奶给越宁准备的东西,满满一大抱,越宁给王玉芝打了个电话,让她带个人到女生楼下接。

王玉芝见到他就问:“学生证呢?”

楼欣笑道:“我还说给你橄榄菜吃呢,这是道士的?”

“嗯嗯,他上回吃了你的。”

“你捎的呢?我得尝尝。”

“这个,哎,还有这个。”

王玉芝和楼欣也带了些姐姐们给他的吃的,有腊肉,香肠,小菜,干果,倒是与越宁的没怎么重样。

彼此交换了吃食,王玉芝还给了他新课表,又说:“上学期你还是第一,奖学金过两天就发了。对了,记得查四级成绩,班里要统计的。”越宁同样答应了,然后把陈大牛的提示也跟她讲了。

王玉芝也笑着说:“好。”

分手之后查成绩,宿舍四个CET都是优秀,吕清风淡定地笑了笑,问:“咱们专四还考吗?”

这可真是一个好问题,赵修文道:“报都报了…那就顺手考一考吧。”考试时间在四月,还早。倒是越宁日语成绩先出来了,没有意外,也是顺利过关。自己学校的成绩出来,越宁松了一口气,跟吕清风、赵修文合请了一顿烤肉。这回轮到林强郁闷了:“日!为什么我就差一分?”然后生气地扔给了越宁一瓶雪碧。

越宁笑着接了,然后考虑跟他们提一提创业的事业。出乎意料的,三个人里有两个表示不感兴趣。头一个是林强,他觉得自己不适合走这个路子,而且目前对学业的掌握不如其他三人,想多钻研一下。林强的目标是学好了之后进公安系统,为网络安全作贡献。

赵修文更倾向于继续搞研究,现阶段目标是考中科院的研究生。

吕清风有点犹豫,越宁什么计划书之类的全都没有,关于商业方面的知识也是空白。哪怕越宁确实有当奸商的天赋(韩鑫:QAQ),毕竟没有涉足过商圈。相反,他和陈大牛有着不错的开端,走赵修文的路,会更轻松一点。同时,吕清风还认为,大学阶段创业,跟报个英语专八绝对不是一回事!

吕清风给了越宁建议:“要不你再等一年?”得,这最后一个现在也不表示支持。

越宁犹豫了一下道:“我也不是马上就要弄,但是想着手准备。”

吕清风道:“那你得考虑清楚了,你才16岁,好吧,就算你能克服这个。想想加里基尔代尔。如果你保证自己成不了加里基尔代尔,那么看看我爸,他已经够精明了,事业做得够大的了,社会对暴发户的评价也绝对不友好。”【1】这是相当实在的话了,赵修文和林强都听出来了,也劝越宁:“多想一想。”两人都说,要是越宁走他们的路,肯定会比他们更顺畅。

越宁心里暖得要命:“哎,叔叔们,我比你们年轻啊,年轻就是资本啊!输了我再爬起来,还有回头的时间呢!”实在不行开快递公司去啊我!

三人一想,也对,大学几年,功课是要首先保证的,让他玩去吧,发现难了之后就回来了。越宁还是比较有理性的,三个都同意。

四只瓶子的细颈碰到了一起:“Cheers!”

作者有话要说:

【1】加里·基尔代尔,DOS的创造者。最后…可以说是穷死的。但是微软发了。

宁宁不会抄袭啦,因为…他上辈子根本没接触过IT业,没得抄。就好像上辈子知道写文能赚钱,但是一本小说没看过,这辈子要从事这个行业一样。做得好做不好,看人品咯。

第53章 护航(一)

说是要创业,一切却也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这不是摆个地摊、卖个油饼,收拾个家什,看好路线练好腿功,会躲城管就够了的。这个得有资金、有营业场所、有员工,至少得达到注册的最低标准。然而,在这个时候,这个“最低标准”还是很高的。

放到04年,公司的注册资金也不是个小数目,何况现在是96年。不过,国家对大学生创业还是有支持的,可以从这个方面想办法。如果说钱还不是大问题的话,那么,人,就是很大的问题了。按照规定,要开公司,他至少得找个合伙人,不然就不是开公司,而是搞个体的。

至于营业场所,就更说不上了,他现在只有一点流动资金,并没有任何一星半点的房产。出租屋都没有一间,想要办公司,还得先搞一间,至少是租来的房子。

越宁对于合作伙伴的要求很高,最优的选择当然是室友们,然而他们各有各的打算,这让越宁略头疼。创始人理念的不合,很容易埋下发展的隐患。

他前世做过一次创业,发展得还算顺利,但那个时候他已经在社会上混了很久了。现在,他只是个学生,还有试要考,还有毕业证等着他拿,还有一个教授…等着检查他的进度,做不好要给他打不及格。

Real 苦逼。

吃完烧烤,回到宿舍,另外三人胡乱洗漱醒醒酒,觉得清醒了之后,又一人抢了一本越宁从教授拿来的书的复印本,开了小台灯埋头苦读。越宁也洗了一把脸,回来拿出张纸来,回忆了一下“当初”筹办公司的一些细节,准备没课的时候再去买本《公司法》回来研究一下。又列了一下自己所需要的一些人员,发现任务很是艰巨。

【要是我自己现在能干会计出纳律师就好了…】这也就是想想,越宁抹了一把脸,也拧开了台灯,抱着陈教授指点的书,也开始读。课本对他来说确实不难,刷刷地翻着,比较困难的是有时候想试一试,发现自己并没有电脑。虽然教授给了他钥匙,但是现在出去办公室?越宁看了一下表,还是决定过去。

陈教授已经跟管理员打好了招呼,越宁过去的时候被盘问了一下。因为是学生会成员,管理员对他也有印象,对上号之后便放行了:“十点办公楼熄灯关门,走的时候记得把门窗锁好。”越宁自然没有异议,只是现在已经九点了,满打满算只能用一小会儿,越宁飞快地奔到了教授的办公室,忙碌了起来。

九点四十,准备时关机,检查一下窗户,关灯锁门,跟管理员道别。

第二天早上,晨练完了,往食堂去的路上,把发现的一些小问题跟陈教授讨论一下,渐渐两人都形成习惯了。早上晨练,越宁要用电脑的时候就去陈教授的办公室里,周末还能去陈家蹭个饭,兼被陈慧观察。陈慧死活不肯走了,她又不肯答应让越宁直接给她当模特,就只好在一老一小聊天的时候蹲在一边“悄悄地进村、打枪地不要”。好在两人讨论问题不是切磋武艺,有长时间的相对静止状态,也满足了她的部分要求。

遇到天气不好啦、陈教授要出差开会拉,越宁都会接到陈教授的电话通知。两人也没正式认个师徒什么的,却保持着一分默契。

陈教授发现,他挑的这个学生也算是挑对了。开始,陈教授是想找个科研尖子传衣钵的,后来发现小孩实诚,也就没赶人走,仔细观察一下,觉得就算不招个关门弟子,有这么个后生晚辈在,也能缓解晚年寂寞。想想小刚,再想想越宁,哎,别人家的孩子。现在如今聊着聊着,每次都能有点惊喜,有时大,有时小。

比如现在,越宁在讲他关于“第二社会”的想法。一个存在于网络里的社会,虚拟的世界,又与现实世界息息相关。

很多时候,越宁的见解未必是最新的,但是在现在有限的条件下,他能产生出这种观点,就只能说明一件事情他的头脑足够好。

越宁的设想也很神奇,他说的不止是网上聊天、购物,还包括着互联网普及之后的种种。有些是04年就出现而他知道的,有些是出现了他不知道,纯凭着现在自己的专业素养推论的。还有一些,完全是04年之后才出现的东西,但是他想到了。

陈教授并不意外他会有超前的见解,但是见解变成现实,往往是看似一步之遥,实则经常遇到鬼打墙。

吃完最后一个大馅儿的肉包子,陈教授说:“跟我走走吧。”说完,扯过了一张餐巾纸,拦着路过的食堂卖临时饭票的大叔,跟人要了支笔,给越宁开了个假条。

越宁:…

那边写完了的人还在问:“认认,认,认一下这里打饭的、吃饭的,有没有你认识的,找个人给你带假条。”

越宁低头看着餐巾纸,卖票大叔低头看着这一老一少一餐巾纸,听完这老教授的话之后,又瞅瞅这个小学生。小学生居然真的开始辨认,然后认出了他的同学,然后喊:“单姐!这里!”

卖票大叔顺手拿回了自己的笔,默默地走开了。

单戈以极精湛的技术一手拎着碗馄饨,一手拿着抢来的煎饼果子(最后一份了),猛听到有人喊,一看,越宁。奋力杀出人堆,走近了差点把馄饨给倒在地上:“陈、陈、陈老师?”然后送给越宁一个景仰的眼神,这都能扑上?还一起吃饭了!还把我给介绍过来了。

单姐姐想得有点多,只是请你带个请假条而已。即使这样,也让单戈很开心了,跟陈教授问了个好,然后看了看餐巾纸,试探地道:“要不我就跟老师说学生会有事要他去办,这个不好归档啊。”有拿餐巾纸进文件夹的吗?这要怎么装订啊?

“唔,那好吧。你找个理由。哎,你不是学生会的那个单戈吗?”

“对对对,是我。”

“不错不错,好好干。听说你要出国去了?”

“那个,准备,准备的…去看看外面是怎么样的。”

“唔,看看就看看吧,这一行,外面不如国内。”

“啊?”

“以后你就懂啦。”

单戈郑重地点了点头。

然后,然后越宁就被收回餐巾纸擦擦手,塞进装豆浆的一次性纸杯一块儿扔进厨余回收桶里的陈教授给拉着一起步行去教授小区了。

一边走,一边聊着话题,并没有搭公交车,说的是“第二世界”的事情。陈教授认识听了越宁的构想,不时问几句,不知不觉就走到了陈家。路过门口顺手把剑给保姆王阿姨拿了,一路上楼去书房,拖过椅子来,两人肩并肩坐着,身前摆着一撂稿纸,桌上电脑开机,又聊了很久。

直到王阿姨过来问午饭要不要一起吃,陈教授才转转脖子:“唔,一起一起。”

越宁下午并没有课,也就留下来蹭饭了。他一直认为自己是高瞻远瞩的,有时候还有那么点小寂寞,诸如“鱼唇的人类啊你们不懂我”这样的中二思想也不是没有闪现过。能让他觉得可以畅所欲言的人少之又少,连吕清风那样的同学,在他讲现在就要去创业的时候,都不是抱着支持的态度。郑熙行是不错,可惜…两人关系也没那么好,不好意思多聊。

直到他遇到了陈教授。

真是值了。

对于“第二世界”的构想,陈教授持了支持的态度:“想法很好,但是目标却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它的组成部分看起来技术难度并不是很大,但是做成一个系统的工程,就很有价值了。科学家,不应仅为了追求难度,也可以是考虑更好地服务于人。你可以着手开始做了,不过,先写篇论文吧。”

“呃?”

陈教授笑笑:“不先有点东西出来,你怎么申请项目经费和贷款啊?”他知道越宁不会很有钱,除非他买个彩票中了大奖,不然他这创业计划肯定是缺钱的。如果想要计划良性发展,最好一开始就从正规渠道走,这样掣肘会少很多。他建议越宁先出一点成果增加份量,这样以后不论做什么,都会有底气。

越宁也认为这样的计划很妥贴,大学生创业的优惠一直是他垂涎的:贷款方面的、税收方面的,光这两项就很占便宜了。不过,他现在还缺人员。

陈教授道:“你先把事情做起来,你要的合作伙伴都不是笨人,空手套白狼,行不通。”

这话说得太对了。

越宁顺着竿子往上爬,请陈教授给他指导一下论文,陈教授也很慷慨,并且指出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PC同时改新换代的基础上的,必须考虑硬件的问题。”

越宁答道:“PC的发展不会比软件更慢的。”

陈教授笑道:“我是说,它的发展没有达到能够实现你的构想的程度的时候,你会受到质疑。同时,应该感谢现在比较慢的硬件更新换代,否则,你的这些构想,已经被人实现了。你的想法,不是没有想过,但是一看到现状,许多人就咽回去了,赶在他们醒过味儿来之前,赶紧做!不要缩头缩脑的!”

越宁用力地点头:“是。还有,老师,我盯您一学期不说话,那是敬畏知识,不是缩头缩脑。”

“快去写,电脑配置要是觉得不够了,跟我讲,让他们换。”陈老先生办公室的电脑,自然是最好的配置,比单戈开后门给用的学生会电脑,要好太多了。据越宁所知,这位老先生还参与了一些比较那什么的工作,他的电脑,自然是安全的。

越宁还有一个疑问:“您为什么用这种…肯定会成为现实,并且现在操作起来并不困难的事情…感兴趣呢?”

哟,很有科学的怀疑精神嘛!陈教授幽幽地道:“你知道,建国之后,一批各行业顶尖的专家学者,做的一件最有价值的事情是什么吗?”

“嗯?”

“是写科普啊。而且,我也很期待,期待社会需要反过来对科研提出更新的要求。那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之后,宿舍里几人就看到越宁仿佛打了鸡血一样,早出晚归。赵修文担忧地说:“这是要疯啊!”

疯就疯吧,年轻,有资本。不过…其他三个人也在反省,是不是太不讲义气了?哪怕不合作吧,搭把手帮个忙还是可以的。三个人里,吕清风家是经商的,聚在一起讨论一下,认为当合伙人是不太现实的,白占个名头受之有愧,但是可以凑个人头。

不等他们找来,越宁先找到了他们:“最近脑子有点累,去考个试放松一下吧。”哎,专四考试时间到了,四个误交了考试误用的人本着不浪费的精神,又下了一回考场。

接着就是搬宿舍。

暖气停了,新宿舍楼早就在待命了。标准的四人间,向阳带着阳带晾衣杆,有独立卫生间,墙上电话电视,头顶还吊着吊扇。标配的桌椅、书架、衣柜…林强戏言:“终于进入九十年代了!”

搬进了这样的新宿舍,连比较粗糙的男生都免不了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特别讲究卫生。扫地擦桌子铺床放衣服,安置妥当了,越宁看着大开的门板上那个“233”总觉得眼熟得厉害。

跟房间号含情脉脉地凝视的时候,墙上电话响了,越宁跳了起来,拍拍胸口,才伸手去接:“喂?您好。”

“宁宁?”郑熙行带着笑音的问候传了出来。

“学长?”

“宿舍搬完了?”

“是。”

“不忙就下个楼?”

越宁一头黑线:“您在楼下呢?”

“出门左转五十米,篮球场旁边的黑色车,放心,不会把你拐去卖的。”

越宁笑笑,揣上钱包和那只比较巨大的移动电话,照着郑熙行的指示,找到了郑熙行说的车,好么,两个大鼻孔。虽然颜色低调,但是车本身一点也不低调啊!摔!

郑熙行坐在后座,越宁敲敲车窗,他降下玻璃:“上来坐,有事请你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