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被系统坑在了六零上一章:第 42 章
  • 我被系统坑在了六零下一章:第 44 章

郝主任道,“咋了,这会儿舍不得了?开始的时候还排挤来着。”

两人顿时闹了个脸红。

一开始那不是不知道这位的能耐吗。现在时间长了,知道人家有本事,而且还挺照顾她们的。这会儿当然都舍不得了。总觉得苏曼走了之后,就少了个主心骨,以后工作上的问题,都不知道找谁问了。

找郝主任……她自己都弄不清楚。

苏曼笑着道,“我就换个办公室而已,以后还都是北河公社的同志,有事情需要我帮忙的,就来找我。”

听到苏曼这大大方方的话,两人更是脸上不好意思了。以前还排挤人家。结果人家不止没计较,现在还这么大方。

程晓红道,“苏曼同志,恭喜你啦。”

丁敏也道,“我们帮你一起收拾吧。”

面对别人的好意,苏曼当然没拒绝。客气的道了谢。

两个小姑娘就帮着苏曼收拾办公用品以及日常生活用品。帮着一起送到综合办公室。

综合办公室可和妇联就安全不一样了。位置在程书记办公室旁边,一进公社就能看到这个办公室了。不过人也并不是很多。工作内容倒是挺杂,很多事儿都要做,就是协助程书记管理公社的。

比如小王干事虽然是个干事,但是实际上他被安排给程书记做助理了,其他人有负责文书公文处理的,也有负责起草文件,搞宣传的。也有管理公社各种印章,有些还管会议的。

综合办公室的是刘主任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有些瘦弱,文绉绉的。除了小王干事之外,另外还有一个男同志教徐亮,一个女同志张红霞。

平时苏曼和她们也偶尔有接触,所以她来这办公室,其他人倒是也都熟悉了。

特别是女同志张红霞特别开心,说综合办公室里总算又来了一个女同志了。

刘主任高兴道,“咱们欢迎苏曼同志的到来。以后可要称呼一声苏主任了。”

然后带头鼓掌,其他同志也是一脸笑容的鼓掌。

苏曼赶紧道,“别别别,我还是咱综合办公室的干事呢,那个综合服务厂另外算,我在厂里称呼那个职位,在咱们综合服务厂,还是喊我名字吧,要不喊我一声苏干事,我都觉得合适。喊主任,我就不敢应了。”

张红霞就爽朗的笑道,“那好,我就喊你苏干事了。让我喊主人,我还真不习惯。”

和苏曼最熟悉的小王干事就道,“苏干事,以后咱可是一个办公室的了,你可也要让咱们和妇联那样红火。”

“没错,咱之前可眼热了。”刘主任笑着道,“你们郝主任现在和我说话,眼睛都往天上看。现在你来我们这边了,咱也红火起来,我到时候和她说话也看天。”

其他人就都笑了起来。

苏曼觉得这个办公室气氛倒是不错。也难怪,毕竟是这么重要的办公室,一般都不会随便塞人。能进来的都是有些能力,也会做人的。

在办公室安顿好了之后,苏曼就开始投入工作了。

小王干事从程书记那边将综合服务厂的一些资料都交给了苏曼,有就由着苏曼来管理了。

虽然这里面有些东西是经过苏曼处理的,不过她还是认真的看完了。

彻底的了解了如今厂里的情况。

综合服务厂搞了这么久,其实也没多少事儿,就是给服装厂做衣服的这一项业务。

之前程书记是准备将打猎的事儿也掺和在里面的,现在县里有了新成立 食品加工厂了,他们倒是不用再添加到综合服务厂里面了。

至于用竹子编造包装盒的单子,程书记还没去谈。这一项待定。

不过苏曼觉得这事儿十拿九稳。能节省工业用品包装盒,使用手工制品,这个就能打动县里了。

看完这些资料之后,苏曼又在自己的工作记录本上记录了几项计划。

首先是家具制作。木工也培训了一小批了,等入冬闲下来了,就能安排他们来干这个工作。

第二就是砖瓦窑,这是她一开始就惦记的事儿。

第三就是扩大服装代加工的数量。不止县里的,还能去市里招揽生意。

只要这三项工作安排下来,综合服务厂就算是彻底的走上正轨了。以后随着业务扩大,生意会越来越好。到时候不止社员们能够得利,公社这边也能有多余的财政收入了。

当然,这两项里面,暂时也只能先做第一项。毕竟年底实在忙。

搞多了公社也搞不过来。

苏曼也不着急,暂时将搞家具厂的事儿给列了个计划。

这是她一开始的时候的计划。

别看这会儿木头不值钱,可是你想要一个成品衣柜,那就困难了。不止要票,还要去大城市买。

因为一般城市她没有家具厂。因为和家具相比,国家更重视一些重工业的发展,其次就是衣食住行这方面。资源都花在这方面了。

这也导致供不应求。

苏曼之前就惦记着这事儿,之前没说,就是想把这事儿留在入冬来做。大冬天的时候壮劳力都闲着了,就能干这工作了,也不耽误农村劳动力。

做好了计划之后,苏曼就将计划书给放好,并不准备现在就和程书记说。

得先把打猎的事儿忙完了再上报。

她刚整理好工作,程书记就说明天一早要去县里找林书记谈包装的事儿

这可是一项好买卖啊,程书记担心夜长梦多。他就问苏曼有没有什么好的想法。

苏曼道,“那咱先做一个成品给林书记看看,告诉他咱这竹子做的包装盒有啥好处。说服力更大。”

程书记拍了拍自己的脑子,“我这一急都给忘了。对,先做一个出来。”

要找个巧手的编盒子可容易了。

公社在的这个镇上就有居民有这个手艺的。公社这边找了两根竹子,这位同志就当着苏曼的面,在她的指点下,编造了一个盒子出来。人家师傅比苏曼还有经验,说要不给这盒子加个提手吧,方便。

苏曼一听就拍掌,“这个好,加上去。这可是纸箱和铁盒子没有的优点。”

这师傅就给加了一个麻花形状的提手上去。程书记还讲究的给这又像盒子又像篮子的东西绑了一朵小红花。准备明天一早就红火的出发。还让苏曼也跟着去,毕竟是生产主任了,这事儿要负责管理了。

苏曼自然没有意见,她已经适应新岗位了。

下班回去的时候,大桥湾大队这边已经得到消息了。公社重要任免都是要下通知的,大队部这边得了消息就告诉了其他人。

☆、第70章 第 70 章

大桥湾大队的社员们对于这个消息是不相信的。

苏曼才十几岁啊, 就当主任了?这不是开玩笑?

大队部的干部直接把通知都给贴在大队部外面的宣传栏了。扫盲之后很多人都认识一些字了,有认识多的就在前面念叨起来。说苏曼已经调到了综合办公室里面,担任公社综合服务厂的主任。

听完前面的人念叨的内容之后,后面的人一阵惊呼。

“还真是的啊,苏干事才这么小就当主任了?”

“咋这么出息呢?”

“肯定是在公社表现好。”

“苏干事确实是个有本事的人。”

“现在不能叫苏干事了,要叫苏主任了。”

大家七嘴八舌的, 整个大桥湾都传遍了。这可是荣誉的事儿啊。以前咱大桥湾大队在公社都没啥人,现在都出了一个公社的啥主任了。虽然他们也不了解这个厂子具体的是干啥的, 有啥权利,但是主任这个称呼可了不起呢, 是管着人的干部, 算是领导了。

要是郭大队长去公社当个领导,大伙儿也没这么惊奇,可苏曼这才去了公社多久啊, 几个月而已,人还这么年轻。

而且人家才是个中学学历呢。

那中学还是自学的。

惊奇完了之后,就都去老苏家报喜。

老苏家人最近都很忙,宋玉华天天在公社做衣服, 完了还要回来给队里女人上课。李春花除了定期要去公社那边排练之外,其余时间就在家里背台词,和自己老头子对戏。至于两个儿子,那是整天忙着去山里打猎, 就更没时间来转悠, 所以这一家子倒还是最后知道消息的。

听到消息之后, 李春花拿着台词本子的手都在抖,“真的假的,可别唬我,没听我闺女说啊。”

妇联的刘主任就笑着道,“是真的,今天才下的通知,估摸着苏主任没来得及回来说。”这就已经改口了。

这一声苏主任听在李春花耳朵里,顿时觉得浑身舒坦。

“老头子,咱闺女当主任了,公社的主任。哎哟,我就说她出息,最出息了,都随我了。”

苏铁山笑的一脸褶子,“对,随你了。”

刘主任又道,“这可是咱全队的光荣啊,待会儿苏主任回来了,得让苏主任给咱讲几句话。”

正说着,苏曼就回来了。

看到家里这边围满了人,还以为又出了啥事儿。结果这些父老乡亲们就围过来了。

“苏主任,你是不是当大干部了?”

“是啊,听说你现在都是主任了。”

“苏主任,你现在管啥工作,下面管着多少人?”

李春花从院子里挤出来,愣是给苏曼挤出了一条道,将人往屋里拉,“闺女,你赶紧给娘说说咋回事。咋就当主任了?”

这事儿对苏曼来说真没觉得是啥大事儿,她没想到父老乡亲们竟然这么重视。

进了屋里就笑着道,“甭管是啥岗位,都是为大伙儿办事的。没啥大变化。”

有人追问道,“管的事儿还是不一样的,到底是啥事儿啊?”

“就管厂里的事儿,以后大伙儿做衣服,都是我来管。你们可都是我一个队里的,以后做衣服可更要仔细了。人家到时候都盯着咱大桥湾呢。”

听到苏曼这么说,大伙儿就高兴了。觉得苏曼这话和他们亲近。

就有女同志道,“你可放心吧,咱这手艺肯定不差。咱大桥湾都是有能耐的人。”

“咋样也不能给苏主任丢人的。”

大家说说笑笑一片热闹。李春花也拿乔道,“别的不说,咱老苏家可没给咱大桥湾拉后腿吧。你们以后可要配合我闺女工作。别闹事儿啊。到时候我可不依。谁要是闹事,我就在台子上给演出来,让全公社的人都知道。”

大桥湾的社员们一听,就道,“肯定不会,咱保证。”

过了一会儿狩猎队回来了,苏二柱和苏三柱听到这消息之后,顿时激动的脸都红了。

以前苏曼当个干事,他们都觉得了不起了。现在自家妹子都是大干部了。

他们就觉得挺不真实。

人家郭队长一把年纪了才当上了队长,自家妹子还这么小呢。

两人麻溜的往家里跑。

崔向北看着他们,有心想去看看,又觉得别扭。干脆就站在这边看着老苏家的方向。

关于苏曼的事儿,他没少听这两位当哥的念叨。

说苏曼是早产儿,身体不好,连初中都没念。可她自学成才去拿了个中学毕业证,又凭着自己的本事,进了公社当干事。

崔向北觉得自己有些像是在听传奇故事。觉得这小干事还真厉害。他就想不通,一个十几岁的姑娘,怎么就有这么多的力量呢。

因为苏曼当主任的事儿,老苏家全家人更有精神了。都喜气洋洋的。

一晚上都睡不着觉,觉得像是做梦一样的。倒是苏曼自己睡的挺好的。第二天一早起来,全家人都黑着眼眶,她自己精神挺好。

李春花顶着两个大黑眼圈,对着两个儿子训道,“看看,你们小妹这就叫稳得住,这才是干大事儿的人。瞧瞧你们着没出息的样儿。”

苏曼笑着道,“行了妈,今天我要去县里一趟,到时候给你们弄点红烧肉回来。你们还想吃点啥?”

听到这话,连李春花都要流口水了,“闺女,都听你的。你现在可是大干部了,你说了算。”

苏二柱和苏三柱:“……”老百姓就没有发言权吗?

苏曼到了公社,就看到拖拉机都准备好了。

程书记拎着扎了小红花的竹篮子,就坐上拖拉机。“小苏,咱赶紧的,这事儿办成了。就赶紧让人砍竹子了。”

苏曼也跟着上车。

一路风驰电掣的到了县里。两人又去找了林书记。

林书记如今是看到他们,心情也好了几分。

总觉得他们来就有好事儿。

结果程书记直接将篮子给放他桌上,然后说明来意。程书记如今也算半个生意人了。以前张嘴闭嘴的就是讲文件讲思想。现在也会讲点生意场上的话了。

“林书记,您也照顾照顾我们公社吧。咱也出主意,出猎物是不是?咱公社不容易啊……您看看这篮子,就是手工编织的,咱竹子可不缺啊。你要是用纸盒,用啥铁盒子,那多废工业品啊。现在食品加工厂才开起来,要节约成本。咱要处处为国家建设考虑啊。”

林书记:“……”

程书记说完之后又把苏曼推出来了,“小苏现在是咱们厂里的生产主任了,您还不信咱们?”

苏曼笑着道,“林书记,咱这篮子因为编造的急了,所以算是个半成品,回头咱还能再弄出更多的花样。保准别纸盒子好。主要是不容易受潮,还通风,容易保存食物。而且还可以多次利用。最重要的是有特色,别人家一水儿的纸箱子,咱们弄点儿有特色的包装篮子,这就是特色。”

”对,咱南平县特色。”程书记附和道。

听着这两人一唱一和的,林书记都要忍不住笑了。

“行了,这事儿我会和食品加工厂那边说的。也要其他同志都同意才行。”

程书记道,“那您同意不?”

“……嗯。”林书记板着脸点点头。

那就行了。

出了林书记办公室之后,程书记就一脸高兴。然后带着拖拉机去县里食品厂这边拉属于自己公社的粮食。

本来是应该下午送到公社去的,程书记觉得自己顺带带回去就行了。

苏曼也请了个假去采购东西。这次又是给家里购置了点儿红糖,米粉。甚至还给家里弄了一罐子据说很营养的麦乳精。另外就是一碗红烧肉。要是在商场里面买,得花不少钱,还不容易买。在系统里面就容易多了。

晚上回到家里,老苏家人踏踏实实的庆祝了一回。吃的满嘴都是油。

最高兴的要数三个孩子,都喝了一碗麦乳精,那香味扑鼻,连大人都忍不住了。

因为营养跟上了,三个孩子也长的比之前要好多了。最明显的就是苏二柱的闺女小米粒,之前身上软哒哒的,抬头都抬不起来。如今都能坐着了,边喝,边对着家里人笑。

李春花就道,“以前还以为是个没福气的,现在看,这才是最有福气的,掉福窝里了。谁家女娃娃这么小能吃米粉,喝麦乳精的?城里人都不能这么过。以后可要念着你们小姑。”

小米粒已经知道谁是小姑了,听着小姑的名字,就对着小姑露出甜甜的笑容。

……

没两天县里就来电话了,说同意用北河公社提供的竹篮子包装。但是签协议的时候,得拿出最终的样品来。

苏曼如今是主任,这事儿当然是她来负责。

先是和对方确定了尺寸和重量,然后就在公社里面发通知,征选会做竹编的社员来编篮子。

这可让一些老人高兴坏了。

如今的年轻人手艺可不行,要说手艺好的,那都是年纪大一些的。以前家里啥篮子啊,框子啊,都是自家编着的。

年轻人哪有这个本事儿。

之前看着年轻媳妇们去做衣服挣工分,年轻男人们去山里打猎也能挣工分,老人们啥也干不了,只能指望着家里的年轻人。

现在这消息一出来,那可就炸开锅了。年纪大咋了,咱有手艺,也能给家里增加收入。

很快就让苏曼给召集到了上百个人了。

竹篮子这工作还和做衣服不一样,做衣服是要协同合作,所以要聚集在一块儿,这编造篮子就不同了,完全可以在家里完成的。招多少人都不用担心。

☆、第71章 第 71 章

苏曼从这些人里面选了几个公认的, 手艺巧的,让他们帮着编了样品。

对样品的要求苏曼没别的,就是做工要好,耐用。如果能够编点花样就更好了。

拿了样品之后,苏曼就骑着公社自行车往县城去了一趟,给食品加工厂的厂长掌眼。

对方看了看样品, 还拿来装了自家的成品试了试。发现很趁手。

最后问了苏曼价格。

苏曼就道,“最大的篮子三毛一个。中等的就要两毛钱, 最小的一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