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被系统坑在了六零上一章:第 56 章
  • 我被系统坑在了六零下一章:第 58 章

因为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为砖瓦窑找到一个后路,如果带上其他砖瓦窑,很有可能大家都开不下去了。

苏曼解释道, “林书记,我们就老实交代吧。其实这法子也就是让李副厂长他们知道我们有个后路而已, 但是如果真的办起来,也不是最好的办法。如果砖瓦窑都开起来了, 等咱县里的没有需求之后, 所有的砖瓦窑就又要关门了。到时候对其他人打击多大啊。”

仔细想想,一个县里开十几个砖瓦窑,那也是很可怕的事情。再有能耐的人, 也拖不动这么大的队伍啊。这要是小产品,苏曼还能给想办法外销,可这砖块……还真没法外销。

林书记闻言,也是叹了口气。他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刚刚心里想着要是大家能够共同富裕就更好了。

毕竟现在大食堂如果要解散, 社员们有一段时间的生活会更加艰苦。

想到这里,他又问程书记,“你们那边大食堂有什么情况吗?”

咋又提大食堂了?程书记一头雾水,不过还是认真回答道, “还是和前两年一样, 大伙儿一起吃饭。但还是吃不饱饭。”

这事儿让林书记听的心里难受。五八年的时候, 大伙儿刚吃大食堂,每天吃的饱饱的,都长了肉。那会儿大伙是真的觉得幸福。现在却成了这个样子。

话题到了这里,林书记就不想继续聊下去了。

“食堂那边的事情你们要重视。平时有什么问题就作总结汇报。”

“好嘞。”程书记二话不说就应了。

林书记又看了看苏曼,“小苏啊,在下面干的不错,组织上可是在观察你呢,要继续努力。”

苏曼认真道,“林书记,我会努力工作,为人民服务,不辜负组织的期望的。”

程书记一听林书记这话,眼皮要跳起来了。

这啥意思啊,组织上观察小苏干啥?小苏的组织是北河公社!

不过一直等他出了林书记办公室,他都没这个胆子和林书记怼。

倒是上了拖拉机,回公社的时候,他问道,“林书记今天怎么谈起食堂的事情了?小苏啊,你们大队食堂怎么样?”

“程书记,我说实话,大伙儿在食堂吃不饱。大锅饭毕竟要做那么多人的饭,不可能真的做到每个人都能吃到嘴里的。总有人多有人少。说是一起吃饭,但是也不是很均匀。”特别是个别生产队还有大队干部开小灶。

程书记也觉得这食堂吃越吃越没劲儿了。

关键是压力还挺大。

要是各家各户吃自己的,就算有人家饿肚子,那也是个别人家,回头公社这边要帮忙,那也有个数目。可吃食堂就不一样了。为了保证食堂不停,每次补贴不少的粮食。

谁让他们北河公社不黑心呢,就看不了社员饿出毛病来。

苏曼道,“程书记,咱食堂也就开了这两三年,我听林书记那个意思,有些担心食堂不开了……”

“没事儿,要是不开了,咱也有不开的做法。”要他说,不开也好。自家吃自家的。看谁还偷懒。

苏曼担心道,“大家都是勤快人,倒是好吃饭。我就担心一点,这炊具怎么解决。”

程书记:“……”

一直到回了公社,程书记都在考虑这个问题。

心里嘀咕着,对哟,这要是食堂解散了,那些铁锅从哪里来。

这年头国家最缺的就是钢了。那会儿他们公社为了炼钢,社员们都义无反顾的将家里的炊具贡献了。就算有私藏的,但是也肯定是小部分。

那还有大部分的社员家里没炊具可咋办。

程书记心里开始希望大食堂还是别解散了。或者晚点儿解散。

苏曼也看出程书记在担心事儿,但是她也没说出自己的想法。现在还不是时候,毕竟最重要的,还是让砖厂走上正轨。这才是目前公社赚钱的大头。是她赚圣母点的大手段,也是未来档案上面漂亮的成绩。

……

烧砖厂这边第二天下午,就和苏曼他们联系了。同意和北河公社砖瓦窑合作,但是北河公社砖瓦窑要改名,改为南平县第二烧砖厂。属于他们的分支机构。

以后第二烧砖厂河边每年的产量,会算在南平县烧砖厂里面,收益也会算进去。但是第二烧砖厂的收益可以直接由第二烧砖厂自己支配。也就是说,他们只需要数据交上去给上面看而已。但是在管理以及收益支出方面,第二烧砖厂是完全独立的分支机构。

这种模式也不是没有,比如省城钢厂下面就有机械厂,就是属于分支机构。平时员工福利都和钢厂不一样。

毕竟都是一个县里面的,只要县里的领导同意,这个方案就可以实施的。

程书记立马和苏曼一起研究了他们所说的这个方案,确定其中没有存在什么狡诈的陷阱之后,这才拍板同意了。

反正改个名字而已,但是以后北河公社的砖瓦窑算是抱上了一条小腿了。

没错,在苏曼心里,这县里的烧砖厂就只是一条小腿而已。跟着吃口饭还成,想吃成胖子那是不可能的,他们自己也没这个能耐呢。

但是没关系,先抱上了再说。以后有了南平县第二烧砖厂这么大的名声,以后谈生意就更好办了。

商量好了之后,程书记就乐呵呵的把北河公社所有的干部召集起来,开了个会。

毕竟是公社的大事儿,要讲究个民主,最重要是在这些干部们面前显摆一下。

他将和县里烧砖厂谈好的条例说了一遍。说完之后,声音洪亮道,“所以,以后我们砖瓦窑就要更名为南平县第二烧砖厂了。”

果不其然,这消息一出来,简直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他们并不知道砖瓦窑现在的情形,但是听到程书记说的这一切之后,他们就知道一点,那就是,以后砖瓦窑就要一直开下去了,而且不止要开,还会越开越大。也不担心没生意做了,毕竟上面还有个老大哥带着呢。

虽然之前已经成立了一个北河公社综合服务厂,但是毕竟是公社自己搞的,他们总担心以后又要关。现在抱上人家县里的大腿了。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大家激动的鼓起掌来。

程书记也不忘了苏曼的功劳,“这也都是小苏一手搞起来的,从开砖瓦窑到去拉单子,小苏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做出的成绩大家也看到了。我在此代表公社,对苏曼同志进行表扬与感谢。”

下面的人再次鼓掌,眼睛都盯着苏曼的方向。

大伙儿可不敢再把她当个十几岁的女娃娃看待了。这女同志太有本事了,简直就是铁娘子啊。

郝主任也是一脸骄傲,“我就说了,小苏甭管走到哪里,成绩都不会差。当初离开我们妇联的时候,我可是一百个舍不得。”

苏曼腼腆的笑了笑,“我能做到这些,都是因为组织上对我的栽培。在进入组织之后,我从组织里面学到了很多的东西,这才让我不断的成长,再次我也要感谢组织,感谢各位同志。谢谢你们对我的帮助与支持。”

同志们再一次鼓掌。掌声越发的激烈。

等说完这些之后,程书记又宣布了一个任命。就是任命苏曼为即将成立的南平县第二烧砖厂厂长。

他现在是完全相信,苏曼是有这个能力担任厂长的。

刚刚说那么多,也是为了这个提议做铺垫,让所有人知道,这次能有这个成绩,就是苏曼带来的,没有苏曼,就没有现在的第二烧砖厂。现在任命她为第二烧砖厂的厂长,实至名归。

其他人虽然面面相觑,也有些人心里有自己的小心思。但是经历刚刚那个场面之后,这会儿反对,又觉得有些别扭。特别是这个决定太突然了,他们都不知道怎么反应。

郝主任直接举手,“我同意这个决定。”

综合办公室的刘主任也举起手来。

剩下的其他办公室自然也只能跟着投赞成票。苏曼成为第二烧砖厂厂长的事儿也就这么定下来了。

第二天,程书记就带着苏曼再次去了县里,和南平县烧砖厂这边签订协议。

从此以后,北河公社砖瓦窑就属于南平县第二烧砖厂了。

程书记高兴的和烧砖厂的领导们握手,“以后合作愉快,团结互助啊同志们。”

苏曼也是一脸笑容的和大伙儿握手。“感谢你们对我们北河公社的支持与帮助。”

烧砖厂这边可都没忘了这两人之前的作风,脸上都有些别扭。

特别是李副厂长,别提多膈应了。

但是这个决定也是厂里经过深思熟虑的。

要是真的让苏曼他们那么搞下来,以后南平县烧砖厂的地位会很尴尬。还不如直接将他们的砖瓦窑并入进来。各自养各自的工人的。但是汇报成绩的时候,还可以把第二烧砖厂的成绩报上去。反正第二烧砖厂也不需要给县里做汇报。毕竟他们赚的钱都是进了北河公社。而且这个砖瓦窑这么能折腾,以后没准也能带来好处,算是互惠互利了。

大家还装模作样的在县里食堂吃了个饭。

吃完饭之后,程书记带着几个北河公社的干部抱着厂里的新的厂牌坐在拖拉机上面,一路风风光光的赶回北河公社。

☆、第93章 第 93 章

砖瓦窑正式更名毕竟是个大事儿, 程书记他们回来的时候,其他公社干部还特意来迎接了一下,当然不是迎接程书记,而是迎接他抱着的那个厂牌。

用大红的红布盖着,喜气洋洋的。

看到程书记从拖拉机上面下来,都过来帮着接厂牌。

“不用不用, 我抱得动。赶紧让食堂今天晚上摆两桌,大伙儿庆祝庆祝。”

听到程书记这话, 众人乐得一片欢呼。

因为是下午,所以厂牌没有拿去挂着。这种事儿要讲究个朝气蓬勃, 虽然这会儿破四旧, 可有些时候,大伙儿嘴里不说,心里却还是讲究。要选个上午才去挂牌。

挂牌的事儿不着急, 但是这更名的事儿,还得和砖瓦窑的同志们说一声。苏曼作为新任命的厂长,得去宣布这个好消息,顺便让大家明天做好准备, 挂厂牌的时候要搞个欢庆仪式。

苏曼特意选了个下午交接班的空档到了砖瓦窑这边,工人们正好在吃饭。

看着人多,苏曼先去找崔向北,“崔指导员, 有件喜事儿要告诉你。”

经过了几天的调整, 崔向北看到苏曼, 已经没有那天那么心虚了,但还是有些微微的不自在。他故意不看苏曼,而是看着交接的工人,“什么事儿?”

“咱这个砖瓦窑已经正式的和县里的烧砖厂合并了,以后咱这叫第二烧砖厂。明天正式挂牌。我已经被任命为第二烧砖厂的厂长,崔指导员你则是第二烧砖厂的生产主任。”

这一连串的消息让崔向北都没心思不自在了,他惊讶的想着这个砖瓦窑一眨眼功夫就变成了烧砖厂,小主任变成了小厂长,他一个指导员还成了生产主任……

这变化太快了。崔向北觉得,自从在这小主任身边干活,这每天变化不断,一会儿一个变化。这日子过得……他自己也形容不上来了,就觉得特有滋味。

苏曼笑着道,“烧砖厂能有今天,你也是功不可没的。把生产任务交给你,我放心。”

再次被肯定,崔向北心里又忍不住有些开心了。想着最开始的时候,自己还为了让自己过的舒坦点,就把活安排给其他两个知青,他心里还有些心虚。“我其实也没做多少。”

“崔主任可不要妄自菲薄了,你做的事儿,咱大家都看在眼里呢。我相信在崔主任的带领下,第二烧砖厂一定能够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崔向北被苏曼这些话鼓动的心口砰砰跳。

他郑重的看着对他满眼信任的苏曼,“我会做到的!”

苏曼笑了笑,哎哟,这样的下属真好。

和崔向北这个厂里的第二领导谈妥了之后,崔向北就让工人集合,苏曼就拿着扩音喇叭,站在椅子上宣布道,“同志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上午,我们与南平县烧砖厂已经正式办好了手续,从此以后,我们就隶属于南平县烧砖厂分厂,正式更名为南平县第二烧砖厂。从此以后,大家就是第二烧砖厂的临时工,后期表现好的,就会选为正式工人。”

这消息对于崔向北来说只是微微的惊讶,但是对于这些社员们来说,就是大大的惊喜了。

对于他们来说,工人阶级和他们的差距非常大。那是在城里领工资,吃商品粮的人。穿着体面的工装,走出去也体面的人。

他们从来没想过作为泥腿子,自己能够成为工人。

而且还是南平县烧砖厂的工人。

这简直就像是巨大的馅饼从天而降,砸到自己身上来了。

大伙儿都很庆幸当初队里安排过来的时候就过来了。工作确实辛苦。光是收拾钢厂就很辛苦,后来开砖瓦窑,又一直忙个不停,每天睡觉都睡的少,有时候累的都不想干活了。要不是崔指导员天天看着,加上程书记说以后可能会当工人,大伙儿真的撑不住。

这会儿再没人说不乐意了。

只要能当工人,他们再辛苦也觉得值得。

大家热热闹闹的,激动的讨论着,还有人问苏曼是不是真的。

苏曼明确的告诉他们,是真的。手续已经办好了,厂牌也拿回来了。明天上午九点就会挂上来。

“我知道,这阵子辛苦大伙儿了,厂里能有今天,离不开大家的努力。现在有了南平县烧砖厂的加入,以后,大家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下面的工人们赶紧喊道,“不辛苦,咱不辛苦。”

人群里,苏大柱恍如做梦一般的站着,完全不知道怎么反应。他还没从刚那消息里面走出来。

一直等苏曼说完了消息,准备去食堂那边和大伙儿一起庆祝的时候,苏大柱才跑过来,“小妹小妹。”

苏曼回头,“哥,要喊我职称,在厂里咱要公私分明。”

苏大柱:“……苏主任,那啥,刚刚那事儿我没听错吧,咱要变成厂子了,我要成为工人了,真的?我也能成为工人?”

苏曼道,“是真的,不过暂时都是临时工。选正式工都要看表现。”

“看啥表现啊,我表现咋样啊?”

苏大柱有些着急,他总觉得自己有些没用。怕自己选不上。

“当然是要选勤快人啊。你要是不好好干活。就算是我亲哥,那也不能给你安排。没准还要把你当反面教材,成全我公事公办的好名声。”

苏大柱:“……”好狠心的妹子。

……

因为南平县烧砖厂的加入,砖瓦窑的工人就不用像之前那样拼命了,从两班倒变成了三班倒。

以前工人都要工作十二个小时,现在只需要工作八个小时就行了。

所以难得的苏大住和崔向北按时下了一次早班。跟着苏曼一起回家。

自从忙碌起来之后,他们还真的很少一起下班。这样的机会对于崔向北来说也挺难得。

他想着是不是该找点儿话题聊聊,要不然气氛会不会显得尴尬。

正愁着怎么开口呢,苏大柱已经叽叽喳喳的和苏曼聊了起来。

他霸占着苏曼身边的位置,一个劲儿的问道,“小妹,咱这咋就变成厂子了,你和我说说呗。我这心里就惦记着。”

苏曼就简单的和他说了下一些可以和外面说的过程。

苏大柱又问,“小妹,那咱以后工人咋安排呢,有啥变化不?”

苏曼又应付了几句。

苏大柱又开始问被的问题了。比如说县里烧砖厂咋样啊。咱合并之后,厂里有啥好处啊……

看着傻乎乎的,一个劲儿问问题的苏大柱,崔向北只想问问今天到底是谁排的班!

好不容易到了队里,苏大柱要赶着回去报喜了,苏曼则提出要去看看猪长的怎么样了。

崔向北觉得终于有话聊了,待会儿就和苏曼聊聊养猪。

结果两人到了猪圈这边的时候,就看到苏二柱站在猪圈外面在给猪喂吃的。边喂,还边用一个长柄刷子伸进猪圈里面给猪刷毛。小石头和小草站在外面看着里面的猪,兴奋的指指点点。

小米粒抱着自己爸爸的腿,又害怕又好奇的歪着脑袋看猪。因为吃了麦乳精和米粉,保证了营养,之前还软哒哒的一个娃娃,如今已经可以站着摇摇晃晃的走两步路了。

看到苏曼他们来了,苏二柱高兴的喊了一声,“哎哟小妹,你回来啦。崔知青也回来啦!”

“小姑!”孩子们又过来抱苏曼的大腿。

苏曼就将饭盒给了小石头,让他们回去吃饭去。“把小米粒带回去一起吃饭去。”小米粒两岁了,可以吃点儿米饭了。

两孩子抱着饭盒就要走,想着小米粒还在,又过来牵着小米粒回去。“走走走,回去吃饭咯。”

苏曼道,“猪咋样了?”

听到苏曼问起猪,崔向北就准备说两句,苏二柱没给他机会,兴奋道,“都好着呢,就是小八前两天不舒服,崔知青给它单独养着,我每天给他用热水洗啊,喂热水喝,啥现在已经好了,掉下去的肉也养好啦。你瞅瞅多胖墩墩的。这猪啊养过了这个时候,以后问题都不会太严重了……现在这些猪好养咯,我给他们喂吃的,也不打架了……”

总而言之,猪很好,猪很乖,猪长肉了。养猪养长了时间,经过了小猪们最开始的闹腾,折磨。现在猪们养熟了之后,苏二柱的要求越来越低了。只要不打架,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他就算铲猪粪也愿意了。特别是看到猪长肉了,他心情就特别美,特别有成就感。

苏曼看过了猪之后,就准备回去了。

苏二柱见苏曼要回去,就干脆将长毛刷子递给崔向北。“崔知青,那我就下工啦。哈哈哈。”

然后兄妹两就走了。

崔向北:“……”

他拿着大刷子跳上猪圈的墙上,用毛刷子刷头抵着猪的脑袋,不让它吃饭,“没出息的东西,说话都不会说了。吃什么吃?”

猪很愤怒的对着他吼了两句,然后继续吧唧吧唧的吃。

老苏家这边,李春花他们已经从苏大柱嘴里知道了烧砖厂的好消息了。

知道自己大儿子可能会成为工人,李春花也是喜不自胜。

最高兴的就是林雪菊了。当初她可是为了让自己男人好好表现,给他安排到了最艰苦的地方。做艰苦的事儿。

现在事实证明,她的决定是没错的。做人就是要好好努力,才能过体面日子。她和她男人这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她鼓励的看着自己的男人,“大柱啊,好好干,咱做干部和工人,一定要有奉献精神。思想觉悟要提高。”

苏大柱还是第一次得到自己媳妇的认可,感动的心里泛酸。“我明天起主动加班,我比别人多干点活。”

李春花道,“那成,家里的屋顶我就让二柱和三柱盖了。”

老苏家的房子已经盖好了,但是屋顶还没盖。两栋青砖瓦房,和之前的老房子区别很大,一点都不协调。但是老苏家的人觉得很气派。不过因为没有瓦片,还要用茅草当屋顶。

苏曼回来的时候,也看了看两边的房子。虽然简陋的没法看了。但是比现在住的土房子要好。

她也没进去看,就跟着苏二柱进了屋里。

家里人见苏曼回来了,赶紧拉着苏曼问,“大柱说的是不是真的,他要当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