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被系统坑在了六零上一章:第 92 章
  • 我被系统坑在了六零下一章:第 94 章

苏曼还真没到养老这事儿还有人抢……她道,“和谁住,难不成你们就不孝顺爹娘了?只要爹娘高兴,住哪里都成。”

苏大柱:“……”

李春花心里虽然感动,不过还是不想去县城。

“我和你爹都打算好了,咱家今年要养几头大肥猪。我和你爹都不用下地呢,家里的自留地种的红薯,那红薯藤子我们都用来喂猪,把猪伺候好了,我和你爹也能挣大钱了。你爹可是有大本事的人,不用你们养。”

苏铁山抽了口烟,“还得养些鸡。以后你们天天吃鸡蛋。”

三个孩子一听,可高兴了,“爷奶真好。”

小米粒道,“吃肉肉,吃蛋蛋。”

李春花眉头飞扬,“那可不,爷奶让你们吃肉吃蛋。过好日子。”

苏曼见他们更乐意在村里,就决定道,“那就盖房子,家里现在就我和姐住的那两间是砖房。其他人住的还是土房子,咱家现在也不是盖不起,今年开年就盖起来,以后大家住着舒坦。孩子们这也长大了,得分开住了。”

林雪菊听到苏曼提起孩子们,心里顿时暖得不得了。

她之前一直在家里掐尖为的啥,还不是为了想让孩子们有个房间,以后长大了,也有个地方住。

现在小妹就给想着了。

苏铁山和李春花一想,这家里条件也好了,儿子媳妇们都是拿工资的人了,盖个房子也没啥。“那就盖,都拿钱出来,不能让你们小妹一个人拿。你们交给我的钱,我也拿出来。你们自己藏着的,也要拿出来。这可是全家人的大事儿。”

这次谁也没推脱。林雪菊和苏大志两个娃,盖房子对他们是最有好处的,宋玉华是个大方不计较的。至于苏三柱,光棍一个,压根没觉得钱有多重要。

盖房子的事儿就这么定了,等开年,家里就请人把老公房子给推了,家里人挤着住在苏曼和苏秋月的房间里。

晚上,林雪菊和苏大柱躺在屋里,高兴的睡不着。

林雪菊道,“大柱,我今天想着以前,我自己都没想明白我那会儿到底是在争啥。”

她这半夜想起以前的自己,就觉得当时自己脑子抽风了。

当时竟然还想着为了二柱和宋玉华那间房,想挑拨离间让他们两个离婚。

就为了一间土房子,她竟然起了那种坏心思。简直太吓人了。

苏大柱其实也没明白,“可能那会儿太闲了。”闲着没事儿干,那不就天天琢磨着干点事儿吗?现在媳妇每天忙着搞教育,搞学习,哪里还有这个个功夫盯着家里。连回家的时间都没多少呢。

林雪菊想了半天,还是给想明白了,“大柱,咱当时还是太没出息了,太没用了。把一间土房子当宝似的。现在咱有钱了,才知道,那都不算啥。”

苏大柱迷迷糊糊的被她给弄醒了,也就听一听。觉得自己媳妇说的挺有道理。他现在天天烧砖,还真的看不上这土房子。

“大柱,咱以后得越发努力,越发出息。咱以后要啥,但都自己去赚。我可不想以后再为个房子,起那些坏心思了。”

这要是当时真的把宋玉华和二柱给弄的离婚了,她觉得自己现在睡觉都要睡不着了。

苏曼的房间里面,系统的提示音响了一下,“主线任务进度,百分之八十五。”

苏曼也没在意,翻了个身,继续睡。

……

开春,整个南平县就和重新活过来一样,到处热热闹闹的。

新修的码头那边终于有了大货船停靠。

一些能用船运的货物,各个厂里都改成了走水路,节省汽运成本。

苏曼和朱厂长他们这铁三角也碰了个头。仓库这边建设的挺快,马上要建成了。

得要搞宣传了。

苏曼道,“我已经请了宣传部的一位老笔杆子为南平八一码头做宣传。从运输量,走的路线,都介绍了一遍。这稿子到时候就投放到省里去。这消息可算是今年的开门红,我相信省里今年绝对会报道。”

这也是她选择将宣传工作放在开年来的原因。

这种好事儿,一般在开年最适合报道。

“报纸还是一方面,另外,我觉得咱们各个厂里的销售员也要动起来了,出去跑销售的时候,连带着把咱们八一码头宣传一下。”

朱厂长和高厂长道,“他们那嘴皮子我担心不成。他们可和你们那销售员不一样。”

厂里都有销售部,可其他厂里的销售部从一开始都有了固定的销售路线,压根就不用跑,顶多就是出门去考察一下情况而已。特别是服装厂的销售,人家去了外面,有时候还会被请吃饭。

“那就鼓励啊,优秀的工人是鼓励出来的。”

说白了,要想马儿跑,那就给马儿多吃点草。要不然谁愿意卖力气啊。

苏曼直接将自己销售部的那些奖励金额给他们看。

这一看,开始看的时候,还有些瞪眼。可苏曼又给他们看了一份各个销售员的成绩。

朱厂长和高厂长看的没脾气了。

这么一算,这么点奖励还真不算啥。

朱厂长和高厂长回去就给销售部那边加任务,也加奖励政策。

服装厂和烧砖厂这边的销售人员被厂长给叫办公室开了个会。

出来的时候,一个个脸上兴奋的都看不到眼睛了。嘴咧的大大的。

之前还在办公室里面没事儿看看报纸,整理各地销售情况。出了厂长办公室之后,都不用主任安排了,麻溜的跑去找生产主任要资料。

要把厂里的新产品都给吃透了。还有人找家具厂的销售员吃饭取经。

准备好了之后,

三家的销售员就约着一起出门了。

服装厂的销售部工人是见世面最多的。由着服装厂这边带队,每个队伍一个服装厂的,一个砖厂的,一个家具厂的。都带着各自的单位的产品,带不了那么多的,就直接用拍照的方式整理成相册带着。

烟草厂和棉麻厂这边听到消息之后,也私下里打听了消息,只知道这三家关系好的穿一条裤子了,具体干啥,也没搞清楚。就又想着去找高县长。

高县长和林书记这会儿正在办公室里面。

苏曼之前投在省城的稿子果然登报了,而且还在内部报纸刊登了。

内部报纸是各个单位专门都配备的。不管那些领导订不订报纸,都看得到的。

林书记看到报纸文章之后,就夸了宣传部这边干的好。

宣传部这边知道苏曼在林书记这边被看重,所以也没贪功劳,就实话实说了,这不是他们自己搞起来的。

是苏曼这边提议的。稿子也是苏曼去投的。

连这个稿子怎么写,那也是苏曼提的思路。

林书记一听,就给苏曼打了个电话。

苏曼在电话里道,“我过年来之后看到货船那么大,可以装不少东西。想着要是其他地区的货物要是也送到我们这边来,也可以走水运,所以就想着宣传一下。这样,也能让咱县里的码头资金回笼的快一些。”

林书记听了这话之后,就立马把苏曼叫办公室来具体谈谈。

高县长道,“小苏,咱们南平的码头不算大。这整个省里,码头也是不少啊,光是省城那么大的码头,比咱们好多了。”

在他和林书记心里想的是,南平到底还是小了。小的都不起眼了。建的码头就更小了。没法和人家比。

苏曼认真道,“可咱南平也有好处。咱附近挨着的一些县里市里,基本上是没码头的。他们如果走南平这条路,比去省里要方便。我觉得如果县里想要吸引这些人过来,咱完全可以头一年免费让他们使用。等他们这条路走习惯了,这些人就能留住了。如果免费一年不成,那就两年,三年。我觉得,如果能够留住这些人,暂时不赚钱,从长远来看,咱县里是值得的。比如说,为了来我们县里运输货物,咱双方一起合伙修路,他们是不是也会愿意考虑一下。”

听到苏曼说合伙修路,林书记和高县长心里都是一动。

要是真的能够和这些地区把路给通了,南平就真的活了。

一个四通八达的县,好处是很大的。

之前南平穷啊,路也不好走。所以很难搞发展。

苏曼又继续道,“等这些人习惯了南平这条路,咱这边货运量大了,县里完全可以搞个船运公司啊。”

搞运输,那都是赚钱的大买卖。

县里要是搞起来了,又是一笔财政收入。

这些事儿林书记和高县长后面当然可以考虑到。现在苏曼提前说出来了,那也给了他们一个冲击了,好处都一堆冒出来了,让人没法不动心。

对于苏曼的提议也更加重视。

搞宣传的事儿,林书记和高县长是定下来了,至于免费让其他地区的同志使用码头,这事儿还要开会,开县委会议。

苏曼觉得这事儿还是有很大的几率成功的。

苏曼回厂里之后,就还找朱厂长和高厂长说了这些情况。

朱厂长给她竖起大拇指,“小苏啊,你这脑子真让人心服口服。”他觉得小苏这脑子,当县长都能当啊。就为了个仓库,连县里都给盘活了。

高厂长点点头,但是没坑声。

他觉得苏曼叫他们来,肯定这么简单。

苏曼道,“我也是刚想到一件事儿,我和县里提议说,让他们给出免费使用权,来吸引货流量。我就琢磨着,咱们仓库是不是也能先让人免费使用一年。给咱们自己做宣传的同时,也算是给县里做贡献了。毕竟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等县里货流量大了,咱仓库挣钱了,林书记和高县长他们估计也能想到苗头了。他们现在没想到,是因为没觉得咱码头这边这么点货流量能挣钱,可以后肯定会想到的。咱得做的让领导心里舒坦。”

高厂长和朱厂长愣了几秒钟。然后咳了咳。心里默默的算着这一年不收钱,他们少赚多少钱。

苏曼看着他们,“咱不能想着少赚多少,在我心里,不亏钱就是赚了。还能得到领导的肯定,以及知名度。而且头一年的货运量,肯定是比不上未来的,也没不会少赚多少。当然,这种事儿还是要你们同意。”

高厂长和朱厂长也不是糊涂人。

苏曼这么一提,他们也考虑到未来的事儿。到时候领导们不高兴,确实也是个事儿。

再一想未来能赚到的钱。现在做出一点牺牲,那也不是不可以。

“成,我们也是这么想的。”

苏曼笑着道,“那到时候这事儿咱三家一起去和林书记说。”

☆、第157章 第 157 章

林书记和高县长对于免费让其他地区同志使用码头的事儿商量了两天。

又和其他同志一起开了个会。

最支持的还是交通局。交通局也想修路啊。可没钱。要是能吸引其他地区同志过来, 以后南平的路那不就得修了吗,还有人跟着一起分担。

当然,这知识一个好的预想。可就算是没成了,他们也不亏。

财务局也给出了建议,“在我们原本的计划里面,码头前两年是没有任何收益的。咱们用码头的单位因为出了资金的缘故, 在前几年都是免费使用的。所以如果再加上其他地区的同志,这也没什么关系。”

这笔账还是财务局算的清楚。

林书记和高县长也是这么个意见。既然是为了以后的发展, 那现在还是不要考虑到收益的问题。

他们作为南平的领导,本身也不是为了赚钱。而是管理好南平, 让南平以后能够越来越好。

像省城和市里为什么会显得繁华, 不就是因为去的人多了吗。

他们只要吸引人来南平,那南平以后也会变得繁华起来的。

会议之后,林书记就让宣传部这边做宣传资料, 对其他地区进行宣传。要将南平八一码头的名号给宣传出去。

宣传部就准备像苏曼上次那样,还是在内刊投稿。这样看到的人就比较多了。

苏曼他们知道县里已经决定了要对外免费之后,立马就和朱厂长还有高厂长一起去找林书记汇报工作。

这次苏曼没说话,说话的是老油条朱厂长。苏曼觉得自己在这些老前辈面前, 该低调的时候还是要低调。也给其他人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

朱厂长汇报了他们三家人搞的那个仓库。

“我们三联仓库现在建好了,前几天已经陆续的将活物往那边运送了。”

“三联仓库?”林书记问道。

朱厂长笑道,“因为是我们三家人联合搞起来的,所以就叫三联仓库。”

按照苏曼说的, 要在各个方面来体现他们对这个仓库的所有权。当然要取个代表性的名字。

“林书记, 我们听说县里在对外搞免费的事儿, 也是为了南平八一码头,我们想着作为南平本地单位,也要为南平的发展做出贡献才行。所以想着,我们这仓库有些空置的地方,我们也愿意和码头一样,对外免费的使用。只要码头这边对外免费,我们就免费。也是支持县里告发展。”

林书记闻言,诧异的看了看这三人。

特别是在苏曼脸上看了一下。

苏曼淳朴的笑了笑。

林书记还真没想到自己本地单位能有这个觉悟啊。平时别看多积极的样子,其实都是为了各自单位的好处。

林书记也不怪他们,作为单位领导,谁不想让自己单位发展好啊,他自己都是一心一意为南平的。

所以看到这三人竟然这么大方,他这心里还挺诧异。

他之前就考虑到了如果对外吸引人来,那码头上的货肯定就多了。可之前县里盖的仓库是不够用的,还要再盖。

但是现在免费对外使用,本身就亏钱呢。再盖仓库又不划算。

所以看地图的时候想到苏曼他们在码头上建好的仓库之后,心里甚至还有些想法。

想到之前他们这三家人突然在码头建仓库,面积挺大,位置挺好。是不是有什么打算。

林书记对搞经济发展这一套不大熟练,可好歹脑子还是清醒的。有些发展他没见过,事先没想到。可有了点儿苗头之后,他也会推理出来。

比如说码头人多了之后,仓库肯定是需求量很大的。再想着苏曼之前还帮着南平八一码头做宣传。还提议让县里吸引外面的人过来运货。就联想到,苏曼他们之前是不是就打了这个心思。

所以那会儿林书记心里还有些不舒坦,觉得这三家人挺有些不地道。主意都打到了县里来了。还想着是不是要开个会,和他们商量一下将仓库让给县里,县里给他们适当的补贴。这样也是为了南平县好。

没想到他们倒是主动的过来提出要免费给外面同志使用仓库了。

这话说的太主动,林书记其他心思也就不好意思提了。

“这是你们自己商量着的?”

朱厂长点头,“是啊。大家都这么想的。都是为了南平。”

高厂长道,“我们诚心诚意为南平做贡献。虽然是我们自己花钱盖起来的,但是为了南平的发展,我们都乐意对外免费。”

苏曼道,“虽然我们也不能保证时时刻刻都有空位置,但是我们会尽量做好协调控制,尽量多给外地来的同志们腾出位置。

林书记满意的点头,觉得自己果然没看错人,下面的同志虽然有些小心思吧,但是好歹关键时候还是很拎得清楚的。

而且他们这么有大局观,自己作为南平的领导也不能做的太让人寒心了。他们自己建立的仓库,自己这边要是开个会给弄县里来了。这以后哪个单位还会为南平发展做贡献呢。

“既然这样,那我就代表县里对你们表示感谢了。你们都是好同志,南平的发展离不开你们这些同志。”

三人赶紧道,“都是应该的。”

离开林书记办公室之后,朱厂长好高厂长还有些心虚。

朱厂长问道,“小苏啊,你说林书记发现咱们的想法没?”

高厂长道,“我从他那眼神里看得出来,他肯定发现了。只不过没发脾气而已。”

苏曼道,“要知道,咱们的领导是睿智的。所以只要咱们诚心诚意为南平的发展做贡献,领导也会对我们宽容的。”

朱厂长松了口气,觉得和苏曼一起占便宜的事儿还挺难做的,幸好苏曼脑子活。

高厂长道,“那咱们接下来怎么办?”

苏曼道,”加大生产,准备运货了。我估摸着今年出货需求会增大,咱们得做好准备。”

朱厂长有些不信,“他们才出去几天啊。”

高厂长也有些没底气。毕竟他们的砖块还真是没出过南平,现在还跑外面去了,总觉得有些担心。

苏曼倒是挺自信的,她觉得这一套捆绑销售,在这个供不应求的时代,绝对会有好的反应的。

三家单位的销售员是坐船出发的。

就像是以前那些坐船飘扬出海寻找新大陆的探索者一样,他们也是沿江而行,分别寻找那些已经建立了码头的城市和地区。然后每个地方下一个三人组的销售员。其他人继续前行。

到了地方之后,服装厂的人就负责带路,给他们介绍当地的情况,然后他们先去百货公司铺货。又去当地的各个单位做推销。

去了之后,他们三就和人家单位领导聊了起来,“这开年了各个单位都开始搞建设了。贵单位这么红火,肯定是也要搞的吧。”

要是说不搞,家具厂的销售员就开始打心理战了,“不搞?咱这一路过来,看到好多单位都在搞建设呢。咱看你们迟早要搞的,要我看啊,你们要不先搞起来,咱们南平刚刚建立码头了,为了庆祝这件大事儿,咱们三家单位为了庆贺,就搞了活动……”

然后就将报价活动给说了一遍,给他们清清楚楚的算账。

接着道,“你们要是暂时不搞,可以先预订,这样以后还能享受这个活动,可以省下不少钱。”

完全没经受过这种被推销经验的单位领导还真的算了这笔账了。

本来也没想过搞建设的,可现在可以先预订,那好像也不碍事。

只需要给一点定金就行了。等事后说不想搞,还可以退钱呢。那没事儿了。

在接受家具厂的同志指点之前,烧砖厂和服装厂也觉得这给定金好像也没啥用处啊。毕竟是要退的,人家到时候要是反悔了,那不一点用处都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