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曼觉得这个路子比较靠谱。就把这记下了。心道下次也要找关系,看看能不能搞一辆车回来,办事儿都方便。

到时候再去考个驾照。自己也是有车的人了。

苏曼顿时觉得自己当厂长这个决定真好,有房有车。这要是在县委那边,啥都要注意,可没这么好待遇。

两人先到的第一站是小冶县。

这边的钢厂和矿场是大单位。苏曼就盯着他们了。

朱厂长有些发憷。

别看都是厂长,其实区别大了去了。这钢厂和矿场,差不多养活了整个小冶县,就能看到这两家单位的规模了。

朱厂长的服装厂在这种单位面前,都有些自卑。

“小苏啊,你说人家会见咱们吗?”

“这是基本的礼貌,肯定会见的。朱厂长,你得自信,你要知道,咱们背靠南平。为了和我们南平进行友好合作,他们这些单位还掏钱修路呢。”

朱厂长就有些信心了,“这样,你待会儿打头阵,我跟着你后面。年轻人先开口比较合适。”

苏曼:“……”还不如带老高出来。老高这人老实多了。

到了钢厂这边的时候,朱厂长就装鹌鹑了,就一个劲儿的微笑,苏曼负责和对方交流。

两人没能见到钢厂的厂长,而是见的其中一位管理后勤的副厂长。

还别说,这钢厂规模挺大,一个厂子就有六位副厂长。就人家一个副厂长,看到苏曼和朱厂长的时候,都是一脸自信,特别有底气的样子。

好在对方还挺懂礼貌,知道同志之间要和谐相处,该倒茶倒茶,该递烟就递烟。

苏曼暗中一打量,发现这办公室桌椅竟然还是自己厂里出的。顿时多了点儿底气。

“欢迎南平的同志过来呀。现在咱们两边关系可都进了一步了。算是一家人了。”

吴副厂长笑着道。

朱厂长和苏曼都是笑了笑。苏曼道,“自从修了路之后,我也觉得咱南平和小冶县都成一家了,就想着过来走动走动。这以后毕竟来往就多了。今天来了吴厂长这办公室之后,我就更亲切了。这些家具可都是咱们厂里出的呢。我得感谢贵单位对我们厂里的支持啊。都是因为兄弟单位们对我们的照顾,我们才能够取得成绩。感谢感谢。”

吴副厂长一听,也笑道,“都是一个地区的单位,当然是要互相帮忙嘛。”

“我也是这么想的,咱都是一个地区的单位。咱就该互相帮忙,才能体现我们地区单位之间的团结精神。下次要是贵单位再在我们单位定家具,到时候和我说是一声,我给你们送一批凳子。”

吴副厂乐了,“苏厂长可真是太客气了。”

“客气啥,不就一些凳子吗。都是兄弟单位是不是?我不止要送你们凳子,我还准备把我在码头那个仓库,对你们免费使用。”

这手笔就大了。

吴副厂长听了这话,就笑不出来了。这天下没白掉的午餐啊。南平的同志就是再大方,也不可能无缘无故的,给他送这么多东西呀。

“苏厂长,你们这是……我和你说实话,我们厂里最近已经买了一批新的家具了,暂时还用不上别的。”

他以为苏曼这是要让他在家具厂下订单。

苏曼摆手,“吴厂长,你可别误会了,咱是兄弟单位,我还能用这种事儿来让你们下单子?这不是挟恩图报吗?见外了。咱们是一个地区的,咱不做这种事儿。只要钢厂平时在外面的时候,帮我们做个宣传就好了。比如说,要是能够让上海那边的钢厂在我们厂里下个单子,这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了。”

吴副厂长愣了,这咋又扯出了上海那边的钢厂了。“这个,他们的采购,和我们之间关系其实不是很紧密。”

苏曼笑道,“吴厂长,你可别谦虚,全国钢厂是一家。咱小冶县不大,可小冶钢厂,那在全国的地位也不低的。

这话让吴副厂长挺骄傲,“其实也就有那么一些关系。”

苏曼道,“有关系,那就是关系挺好啊。你们厂里都用咱们的家具了,咱这家具好不好用,吴厂长肯定清楚。你们觉得这家具好用,推荐给兄弟单位,这也是因为双方之间的友谊,是不是?咱这也不是做了坏事。而我呢,也是考虑到钢厂这边以后要走南平的码头,要用仓库,这仓库费用每年都不少吧。我就想着都是一个地区的单位,互相帮助,可我也不能平白无故的帮助,其他单位得说闲话了,是不是?所以啊,我就想了这么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最主要还是帮助贵单位省下一笔仓储费用。”

作为后勤副厂长,吴副厂长当然知道这一笔钱有多少。

☆、第178章第 178 章

对于钢厂这种大宗货物, 每年光是运输和仓储都要花销不少。

现在南平那边仓库虽然说免费,可好像也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了。

过了这个时间就要开始花钱了。而且这个仓库因为免费用,用的单位很多,他们钢厂还不一定能挤得进去呢。

吴副厂长搞后勤的,那当然是想着省钱的。能够省,那就是他的能力。

他脑子里考虑了一下苏曼说的建议。

这南平家具厂是想在上海那边搞一笔单子, 而钢厂这边只需要能够促成这个单子就行了。

吴副厂长笑道,“既然都不是外人, 那咱就明着说了。要是促成了,咱能免费使用多长时间呢?”

苏曼笑着道, “我们厂里这单子赚了多少钱, 咱就换算成租金来算。单子多大,就免费多长时间。当然,这第一笔单子, 甭管赚不赚钱,咱都免费给你们用一个月。这是我们的诚意。”

朱厂长见苏曼这会儿还没提起服装厂,就有些着急了。轻轻咳了咳。

苏曼就是故意不提的,让朱厂长知道, 这出来了就要出力。

“吴厂长,服装厂这边和我们的仓库是在一起的,我们是联合仓库。我想着钢厂的东西多,估摸着仓位肯定不够, 要是加上服装厂这边的才够。”

朱厂长听到苏曼说起服装厂了, 立马道, “我们和家具厂也是一样的心态。互相帮助。我们的服装厂的服装也是走的挺远的,在外面也是小有名气。”

苏曼道,“我们两家的仓库,那面积可就大了,到时候钢厂能用多少都成。”

吴副厂长算了算这笔账,心里还挺满意的。反正这赚的也不是他们厂里的钱。

而作为钢厂,购买家具和工装,在哪里购买不是买呢。他们自己厂里用的这套家具确实也挺不错,在上海那边还没有呢。至于服装,他觉得工装都是差不多的。

吴副厂长就笑道,“这事儿我还不能一口应下来,还要看看那边的采购计划。要是他们不准备采购,那我也不好说。”

苏曼笑着道,“那是当然了,这种事儿咱要资源原则,最好两边都高兴。我们拿出好的家具和服装,他们也能够用的满意,没白花钱。也不给小冶钢厂这边拖后腿,是不是?”

吴副厂长笑了笑,“对于兄弟单位,我还是很信任的。”

中午,吴副厂长还要请两人吃饭。苏曼和朱厂长没同意。

苏曼道,“咱就不客气了。事儿要是成了,回头咱请吴厂长吃饭。对了。吴厂长这事儿要是办好了,提前给我打电话呀。我知道,现在因为我们仓库免费的原因,每天供不应求,你们都占不到位置,提前给我打电话,我好让人给你们留位置。”

朱厂长也笑着道,“我们也是一样的。”

听到苏曼这话,吴副厂长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这是要优待他们呀。

谁不想被优待呢。

吴副厂长很吃这一套。“那就先谢谢苏厂长和朱厂长了。”

苏曼和朱厂长就找了个国营饭店,带着秘书们上车吃了点东西。

刚刚领导谈工作的时候,两个秘书也没能进办公室,就在外面等着,也不知道事儿成了没。

看着两个领导一脸笑容的样子,就知道这估摸着是成了。

丁玲笑着道,“苏厂长,那咱是不是要回去了?”

“回去干啥啊,这几天都在外面,咱再去别的县走动走动。”

朱厂长道,“钢厂那边都答应了。咱们两家的仓库可放不下那么多东西。”对于钢厂这种庞然大物,朱厂长还是心存敬畏的。不敢和他们玩心眼子。

苏曼道,“吃完再说。”这里是小冶县,到处都是钢厂工人,可不能乱说。

一直等吃了饭上了车,苏曼才道,“把仓库就给一家单位用,那也太浪费了。反正咱是承诺免费给他们用,到时候我们都给他们使用仓库条子,至于能不能自己占到位置,就看他们自己的能耐了。”

朱厂长:“……”

苏曼又道,“当然了,这样一来,我们给钢厂那边留位置,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了,是不是?只有争抢,才能显得一个东西珍贵。”

“听你的。”

苏曼道,“老朱,你也别听我的呀,待会儿去了下一个县城,得你开口了。你可是老前辈,你说的话肯定比我管用。”

苏曼决定爱惜自己的羽毛,虽然说可以自己去忽悠,可事后要是出现啥矛盾了,矛头不都对着她一个人吗。有个人分担,到时候还能协调。

主要是这次的事儿没啥难度啊。他们这次可是实打实的来送便宜跟人占了。人家答应了之后,甭管成不成,都不亏。说点好话把关系拉近点儿,再谈这事儿,十有**能成,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

反正她是不会让老朱这个老狐狸躲在一边装鹌鹑的。

朱厂长也知道苏曼是不好忽悠的。刚刚在钢厂那边,他们服装厂差点都要被落下了。

所以也准备拿出自己的本事来了。“成,你记得帮腔,我是个老实人,万一说不动对方,你得帮着点。”

苏曼笑了笑。谁还不是老实人呀。

两人第二个地点选的是吴家县机械厂。

作为重工业厂,他们也是很牛气的。

对于这样的厂子,苏曼和朱厂长羡慕都羡慕不来。

到了地方之后,朱厂长就拿出自己的本事来了,笑的一脸温和亲切,和对方拉关系。

在年纪上面的优势,让他做起这种拉关系的事儿来,比苏曼效果好多了。

苏曼作为一个年轻人,表现的态度好,在外人看来那是应该的。可朱厂长是个老资历,说起好听的话来,对方听的更受用了。

而且朱厂长还比苏曼脸皮厚,说起恭维的话,完全没底线。

“我看吴家县机械厂,全国十大知名机械厂能排上吧。我都看到了,你们在码头那边每天出货量,啧啧啧,看的人眼热哟。你说咱当初咋就没分机械厂来呢。”

“老哥,咱看着替你们担心,那机械要是下雨咋办,出太阳咋办,得有仓库啊,这不,瞌睡来了送枕头了,我给你送仓库来了。小苏,你说这叫雪中送啥来着?”

苏曼:“……雪中送炭。”

“对啊,咱就是送炭来了。”

扯了会儿关系,朱厂长就开始说正题了。关系都这么好了,咱当然要互相帮忙了。

把之前在钢厂那边的条件一说。机械厂这边的领导也算了这笔账。

苏曼趁着他们算账的时候,就在边上加了一句,“甭管这事儿成不成,我们单位之间的关系还是好的。机械厂这边可以试试看,成了自然好,不成也没啥影响。”

机械厂领导一听。发现自己不用出钱,就没啥好犹豫的了。反正不管成不成,都可以先应下来试试看,成了那就可以开始占便宜了,不成,厂里一点都不亏。而且这样双方之间也不至于尴尬,关系也维持一下来了。

这种送便宜给人占的事儿,要办成还是很容易的。两人很快就把机械厂子搞定了。

离开机械厂,苏曼就对着他竖起大拇指,“老朱啊,这姜还是老的辣。”

朱厂长就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你可别说了,我心里一直打鼓。”

“我觉得你说的挺好,这要是我是机械厂领导,我肯定早就被说动了?”

朱厂长怀疑道,“真的?”

“当然是真的。要不然人家机械厂那边咋还是答应了呢?”苏曼肯定道。占便宜的事儿当然没啥好考虑的。其实这事儿一点难度都没有。人家就算犹豫,也是作为大厂的矜持。当然,这一点苏曼是不会告诉老朱的。得给老朱一点鼓励,让他再接再厉。

朱厂长不知道苏曼的想法,心里还有些得意。他觉得自己这脑子也不错。办事儿还是挺有能耐的。“其实吧,我以前没当厂长的时候,也是能说会道的。当了厂长之后啊,我要稳重点,就很少这么说话了。”

苏曼道,“我看你特别稳,明天去别的厂子,你还打头阵。”

接下来几天,苏曼和朱厂长几人又去了另外几个县城。其他县城厂子没这么大的规模了,不过人家产品也是各种各样,苏曼他们也不嫌弃人家厂子小,只要能帮忙,苍蝇再小那也是肉。

走了这么一通之后,收获不小。

两人才回到南平的时候,苏曼就接到了钢厂吴副厂长的电话,说是伤害那边想定一批桌椅。数目不大,大概也就五十套而已。

这单子还真不大,苏曼知道,钢厂这边因为她之前说的甭管多大的单子,第一次都给他们免费用一个月的仓库,所以他们就没出全力,想下占便宜而已。

苏曼也不嫌弃,便宜不是那么好占的。先免费用一个月,以后再拿钱的时候,就知道心疼了。心疼钱了,那还不得帮忙继续推销?

和吴厂长这边通完电话之后,过了十来分钟,朱厂长也给苏曼来电话了,说是钢厂也给他们谈了一笔生意,五百套工作服。这对于一般单位来说是大单子,可对于一个钢厂来说,可真是毛毛雨了。

朱厂长觉得钢厂这边特小气了。

苏曼笑着道,“第一次,让他们尝尝甜头,咱不着急。现在既然有了单子了,那咱们就赶紧赶工。等出货的那一天,咱请县里宣传部的同志宣传一下,要是能上个县里的内刊报纸啥的就好了。到时候咱销售员出去跑的时候,带着这报纸,就更好谈了。”

朱厂长精神一震,“对对对,这事儿咱要宣传好。”

☆、第179章第 179 章

上海作为全国闻名的大城市, 什么厂都是不缺的,连洋货都能买到。更别提服装厂和家具厂了。

而上海钢厂更是全国闻名的大单位。

他们要想买东西,当然是在上海买了。可是现在却在一个县城的小工厂买了东西。这不得不让人感到惊奇。

苏曼这边家具几天就赶制出来了,服装厂那边也差不多同样的时间搞出来了。装船这天,苏曼就请了县里宣传部的同志拿着相机去拍照,拍完之后就写稿子。

大肆宣传南平家具厂家具因为品质优秀, 被上海钢厂千里迢迢选中的消息。

她不止在南平写了,还投稿给省里那边。

而且还是请几个人写不同的稿子, 投在不同的报社单位。利用广撒网的方式进行宣传。

苏曼觉得如果省里那些报社的领导一心为了湖江省,那么看到省内的小单位能够做出这样的成绩, 咋样也要给个机会, 让大伙儿高兴高兴。

这些稿子从各方面将南平家具厂的家具才能够木料到工艺,到设计都夸了一遍。

朱厂长对她佩服的不得了。

他一直觉得自己也算聪明人,平时就是装老实而已。但是和苏曼比起来, 他觉得自己真的是老实人。脸皮也不够厚。

他可做不出来这么吹嘘自己单位的事儿……

难怪苏曼的厂子发展这么快。这要想干得好,还是要脸皮厚啊。于是也学苏曼的做法,把自己单位的服装而已夸了一遍。

南平家具厂作为省里已经发展的比较好的单位,现在又将加剧卖到了上海, 给人家钢厂单位用。省里报社看到这样的稿子之后,自然起了兴趣毕竟南平是湖江省的。在这个省里的任何荣誉,都是属于省里的。就算这消息不算太劲爆,也能给个小版面刊登出来。算是对省里的支持。

一时间, 南平家具厂在整个省城的声誉又提高了。

连省城家具厂的领导看到这些报纸消息, 都有些懵逼。

省城家具厂的孙厂长一早看到几份报纸都有南平家具厂, 反而是自己这家具厂一点消息都没有,顿时给自己灌了一口茶,把厂里管销售副厂长给叫过来了。

“这南平家具厂怎么回事?”

销售副厂长也懵了,“不知道啊,我之前都没有消息。我看着报纸上面,好像货量也不大。”

“这是货量的问题吗?”孙厂长气坏了,“货量不是问题,关键是人家真的把家具给弄到了上海了,而且还是那种大单位。咱们的家具,有给他们供应过吗?”

“……”销售副厂长觉得有些头疼,“上海那边有家具厂,规模比咱们还大。他们当然是照顾本地单位。”

“那这个呢,这个是怎么解释的?”孙厂长拍了拍桌子。

“这个不知道啊,会不会是南平那边搞的假消息。”副厂长猜测道,他是真的不相信南平那么个小单位,能够搞上海去。而且还是给这种大单位供应。

孙厂长道,“不可能是假消息,这种消息一查就知道真假了,他们是傻了才会搞假消息。”

他烦躁的拍了拍桌子,“咱们厂里也不能再和之前一样了,要主动。不能连一个南平家具厂都比不上,我丢不起这个人。”

副厂长点了点头,心里却嘀咕着,咱也没办法啊,谁知道他们怎么弄的。让他去南平那边打听,他也拉不下那个脸面。自己厂里好歹也是大厂,省城大厂,去找一个县城的家具厂请教问题,那多丢人啊。

不止省城家具厂这边引起了重视,连省城这边的服装厂也看到了南平服装厂登报的消息。他们倒是打电话给了朱厂长这边问情况,朱厂长就打着哈哈,“还能因为什么呀,当然是因为我们的衣服做的太好了。”

“……”

再想多问问,朱厂长这边也找不出别的理由来了。反正就是因为东西做的太好了,所以才会让人家上海的大单位给看上了。

苏曼这边也接到了林书记他们的电话,也是用的这个理由。让林书记高兴不已,夸赞南平家具厂做的好。

“区里海专员也打电话过来表扬了,说咱南平家具厂很不错,要多照顾,支持家具厂的发展。小苏啊,你这边有什么困难就说,你们现在可是县里的扶持单位了。”

苏曼道,“咱尽量自己解决困难,要真遇上困难了,咱肯定会和县里说的。”

挂了电话之后,苏曼也将报纸上的文章给欣赏了一遍,然后让丁玲将这些报纸买了好多份回来,让全省各个百货公司家具销售员都备一份,让自己厂里的销售员也人手一份,出去就给人看。

蒋晓亮觉得自己学到了一招了。这简直没有条件也要自己创造条件。

他觉得以后自己也要多关注报纸这种宣传手段了。等报社来采访,那是没可能的。自己以后也可以学苏厂长这样,多写稿子。只要上了一篇,就能拿出去忽悠……宣传了。反正那些客户也不知道上报纸的真相。

有了这些报纸,销售员们和服装厂的同志就出远门了。这次走的比较远,都是一些大城市。他们之前出去都没什么底气。毕竟南平家具厂还是太小了,可当地一些大厂比起来,有些没法比。

现在可不一样了,现在上海钢厂这种大单位都用了南平家具厂的家具,还能有比这更具有说服力的吗?

还别说,销售员这边才出门,还没啥成绩。可各个百货公司那边早就开始催着厂里这边多铺货了,说是好多人点名要买南平家具厂的家具。百货公司没有的,还下了定金要买。

这次的报纸宣传,显然已经让南平家具厂在湖江省内,将省城家具厂的名气给压了一头了。

毕竟在老百姓的眼里,上海是大城市,上海那边都要买的,肯定是好东西。而且报纸是值得信任的,报纸上都说好的东西,那肯定都是好的。

而且买回去还有面子,别人一问哪里的家具,他们就可以说,南平家具厂的,就是上过报纸的那个。

光是各个百货公司新增加的订单,就让家具厂忙碌的不得了了。更不用说销售员们陆陆续续的拿回来的订单了。也得亏了新厂这边面积够大,加上新招的工人顶上,要不然还真的应付不过来。

除了这些订单之外,之前苏曼他们跑的几个县城,见到南平家具厂名气这么大,也有了底气帮着南平这边谈生意了,陆陆续续的要给苏曼弄来了订单,而且人家这订单比钢厂的订单都要大。数量加起来十分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