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兄弟双腿哆嗦了一下。

苏曼笑着道,“爹娘,别吓唬他们了。现在咱家哥嫂们都这么好。我信任他们。只要大家勤勤恳恳的工作,还和以前一样上进就行。”

三个哥当然是没意见的。

本来他们也是靠着自己一步步走上来的,小妹一直给他们的警告就是要靠自己。

苏秋月则是已经被苏曼磨炼出来了,自己已经上进有本事了。

而林雪菊这个大嫂是苏曼忠实拥护者,宋玉华则是无条件服从,就连三嫂徐小丽,也是一早就屈服于苏曼的威严之下。

李春花还特别补充了一下,“你们几个娃也一样,好好念书,别让人说苏县长家里的娃是蠢蛋,”

长得像林雪菊的小石头和长得像苏大柱的小草:“……”

小米粒道,“奶,我不是蠢蛋,我要考一百分。”

李春花笑着摸她的脸,“咱家米粒儿还是聪明的。”

苏二柱骄傲道,“那可不,小时候是和我一起在猪窝边上长大的。打小就知道和猪说话的。”

老苏家人:“……”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下午六点半见。

☆、第 260 章

晚上回到房间里, 苏曼看着那多出来的一个百分点的进度条, 已经佛性了。

以前她很排斥改变,现在她发现, 似乎改变了,也对她的生活没什么影响。

甚至好像身上多了一些东西,让她感觉还不错。

789跑出来问她, “宿主,你有什么感触吗?”

苏曼看着南平地图,“可能是相信,这个世界还有点良心吧。”

789没说话了。

它觉得自己的宿主和那个人类傻小子一样,都很容易满足。

曾经它以为宿主很冷血, 但是慢慢的,它发现,宿主只是外壳包裹了一层冰而已。很容易就给融化了。

她甚至都没有要求那些工人为她付出什么, 仅仅是表达了情感。宿主就满足了。

离开家具厂的第二天,苏曼就正式的走马上任了。

高书记走 ,但是秘书留下来了。

毕竟高书记这次能升上去,那也是因为南平这边做出来的成绩不错。而高书记的孙秘书资历还不够。安排下去也没什么好职位。

苏曼毫不介意的接收了这个秘书。她也懒得自己再去培养一个秘书了。孙秘书从老高还是县长的时候跟着的,对县里很熟悉, 关系也很好。老高走的时候也把自己在这边的关系都交给了苏曼。所以苏曼自然也不会把他当外人看待。

至于孙秘书一个书记秘书变成了县长秘书,本来是有些‘委屈’了。可一听是跟着苏曼干活,就欣然同意了。

除了接受秘书,连办公室都是接收的老高的,都没变动。

早上苏曼才到办公室里面, 孙秘书就给她收拾好了。

孙秘书年纪也不算大,快三十,但是人挺稳重,有些像老高的作风。苏曼对他这作风也挺满意。

她自己是个胆子大的性子,但是并不希望自己的秘书胆子也大。她的秘书只需要老老实实干活就行了,不需要出去八面玲珑自作主张。

喝了一杯茶之后,苏曼感受了一下县政府办公室的感觉,然后站起来在窗户那边看了看。

她挺想感慨一下的,但是这楼太低了,不是未来的那种俯瞰大地的高楼大夏。完全激发不起来豪情壮志。

孙秘书道,“苏县长,赵书记那边说想开一个县委会议,大家正式见个面。”

其实就算苏曼不见面,都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几个县委领导都是南平家具之乡小组的人,和苏曼关系好。

老赵也是他们一个小组的。如今苏曼成了县长,南平可以说是铁桶一般的和谐。没有任何缝隙。

对于苏曼这个年轻人给他们当领导,也没啥意见。反而还有些期待。

到了会议现场,赵书记就道,“让我们欢迎苏县长的加入。”

会议室里面响起了掌声,苏曼一眼瞧过去,各个都是一脸笑容。

赵书记道,“也不用再介绍了,大家都是老熟人了。苏县长的加入,不止是上面领导的信任,也是南平众望所归的结果。接下来,咱还是先把工作和苏县长介绍一下,让苏县长了解一下南平现状。”

大家十分配合的轮流汇报各自部门的工作。

苏曼还是第一次当县长,没啥经验。所以听的很认真。

各部门汇报下来,她对南平的情况就很了解了。南平现在还就靠着一个家具厂过日子呢。各方面其实谈不上多富裕。

只能说比过去要强很多。但是和有些粮食年年丰收的地区比起来,人民群众还处于温饱线上面。

工人同志倒是过的好一点,但是粮食供应那也是限量的。

当然,即便是这样的情况,大伙儿对南平的现状已经很满足了。

大家喜气洋洋的汇报完了工作之后,都看向苏曼。

这是在等苏曼给他们进行工作指示。

苏曼道,“暂时没啥工作指示,等我了解清楚之后再发言。”

大家自然也了解。苏曼毕竟才到单位里面来。以前是管厂子,现在是管理整个南平,那是很不一样的。

赵书记也没说什么,这次会议主要是为了苏曼。他没什么要讲的,于是让大伙儿都散会。

等大家散去之后,苏曼就叫住赵书记,“老赵,我们太穷了。”

赵书记:“……”

苏曼认真道,“我之前一直管着厂子,只和厂里的人接触,大伙儿天天有饭吃,有衣服穿,有活干。我对其他情况不了解。今天一听,真穷。难怪你平时那么抠。”

赵书记:“……”

这要不是小苏说的,他得摔个茶杯换个新的。证明自己不那么抠。

“其实情况已经不错了。”赵书记道。

苏曼道,“赵书记,想发家致富不?”

赵书记:“……想,”

“那你这阵子啥也别干了,你就跟着我。咱开着车子把南平给走遍了。”

“……”赵书记哆嗦了一下,他这老胳膊老腿受不了。

甭管赵书记是不是自愿的,中午两人饭都没吃,一人揣着两个窝窝头就出发了。

连司机都没要,苏曼自己开的车,带着两个秘书和赵书记,风风火火的就出发了。

南平下面八个公社,苏曼愣是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将这些地方都走遍了。

搞得后面每天赵书记最怕看到的人就是苏曼了。

可苏曼没准备放过他。赵书记作为一个书记,这样一个劳动力,苏曼是不能让他坐在办公室里面坐享其成的。

一个星期后,看完所有的公社了,回来的路上,赵书记整个人都累趴了,靠在椅子上不想说话。

苏曼一遍开车,一遍凝重道,“老赵,你也看到了,问题很严重。”

“没错,我看到了,穷。”赵书记累的不想说话。

“你有啥想法?”

“我现在就想休息一下。”赵书记道。

苏曼道,“我还说想着和你说说我的打算,如何脱贫致富呢。”

赵书记闻言,立马坐直了。“你有想法了?哎哟小苏,我就知道你是个靠谱的人,出来这一趟就没白出来。这么快就有好办法了。你说说看。”

“化肥还是要增加生产链,保证农业发展的好一些。能让老百姓吃个七八分饱。剩下的两三分,还要靠别的弥补。”

“咋弥补?”

“畜牧业。你发现没,咱南平多山,可不止林木这一个好处,还有天然的好环境。平时野味都不少,要是咱搞畜牧业,肯定不错啊。”

“这咋搞啊,老百姓现在也在养猪。”

“老百姓养猪的速度还是太慢了,猪只吃猪草,能有啥营养?你知道国外的人主食是啥吗?”

“啥?”

“肉,他们吃肉。所以他们普遍肥胖。”

赵书记没见过几个外国人,所以也不知道苏曼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听到苏曼说人家主食都是出肉,顿时满心眼的羡慕嫉妒恨。

都是一片天下的,这差距也太大了。

“所以他们的畜牧业发展的很不错,他们那边的牲畜都是吃饲料的。牲畜吃了那种东西,长的快,就是肉没这么好吃。”

赵书记立马道,“肉还有不好吃的?再不好吃那也是肉。”

“这么说老赵你同意了,咱南平以后就专门畜牧业?”

“搞,就这么搞,多搞些饲料回来。”

“搞什么饲料啊,咱搞饲料厂。到时候想吃多少就生产多少。以后咱南平的山头就是咱们南平的牧场,养猪养羊养鸡,再养一些奶牛。”

赵书记一听搞这么多东西,顿时怂了,道,“要花不少钱吧。”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老赵,你当了书记之后,咋这么像老高了。”

赵书记:“……”他现在有些理解老高的心情了,一把手不是那么好当的。一把手责任太大了。

但是苏曼描述的美好生活又挺让他向往,赵书记的心就开始偏移了。

“老赵,只要你点头,我们就一起公安一个湖江天然牧场项目。想想当初咱们的南平家具之乡,你还能对这个天然牧场没信心?”

这小子赵县长没经受得住诱惑了,“成,听你的,咱就搞这个。”

不就是钱吗,花了还能来。想想如今南平家具厂给南平带来多少收入了。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张秘书和孙秘书坐在车子里,听着两个老大就这么把南平的基调定了下来,顿时一脸懵。

难道不是该争一下,吵一下吗,然后回去开个会吗?

……

回到县里,两人就把这事儿给定下来了。

现在十一月份了,天气冷了,啥也不好办了。先引进饲料厂。其他的事儿等年后再办。

因为顶头两位老大步伐一致,所以这事儿都没人提出反对意见,

当然,县里也不是说一下子就铺个大摊子,而是准备规划一片区域进行试点。试点成功之后,再全县推行。到时候八个公社就搞出八大牧场。

苏曼对进出口业务很熟练了,这事儿直接就和外事部门打了个电话,人家就帮忙把申请交上去了。

苏曼自己则安安心心的整理畜牧方面的相关资料。

她要搞这个,当然不是说空口白牙就搞的。而是在系统里面购买一些养殖技术资料书籍。

这些养殖技术不属于超前的科学技术,所以苏曼可以在这里面买到。

她自己花时间将这些书籍上的知识整理好,以后可以作为教科书,培养牧场工人。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晚上九点半见。

☆、第 261 章

南平的这些行动自然也当做来年的工作计划被上报到了地区这边。

海书记和如今升职的林专员都搞不清楚他们这是要干什么。

特别是饲料厂。花这么多钱, 就为了搞这个喂猪喂鸡的饲料厂?

一看这还是苏曼和赵书记一起签的名。人家还给这个工作计划取了个响亮的名字, 湖江天然牧场计划。

林专员就将电话打到了苏曼办公室。

“小苏,你确定南平要这么搞?”

苏曼道, “林专员,这是我目前能为南平想的最合适的路了。就这个土质,除非是有新的种子, 要不然没辙了。工业上面,有南平家具厂,已经可以支撑县里了,再搞厂子帮助也不大。所以我们南平能走到路,就是成为肉食供应基地。用肉来换粮食。”

“你可是知道, 当初为什么我没搞养猪场的。”林专员提醒道。

当初他在南平的时候,支持南平人民养猪,但是也只是在家家户户自己养, 没搞大型养殖场。

苏曼,“因为咱当时太穷了,买不起技术,买不起装备。林专员,现在咱南平有钱了, 我们找国外买饲料制造的技术和设备,咱科学养殖。这就好比当初咱拿着土枪打仗,现在换了大炮一样。情况不一样了,咱有胜算。这次咱要在南平认认真真的搞起来。我不止要搞养殖,我还要在南平种合适的果蔬, 咱都实行科学种植的方式。咱就不信搞不起来。林专员,咱南平人想吃饱肚子。老百姓也想吃上肉。为了这个目的,咱当领导的得折腾。”

这话可让林专员说不出其他话来了。

当初他就欣赏苏曼这样能折腾的性子,现在看来啊,这不止能折腾,胆子还特别大,比他胆子大多了。他不敢做的事情,苏曼就敢去做。

“行吧,你大胆的去做,我在华州的一天,我就给你撑着一天。”

苏曼顿时乐了,“谢谢领导支持。”

南平如今是上下一心,下面执行能力也是很不错的。正好现在快十二月了,地里的活不多,各地的公社都响应县里的号召,在各地圈了一块适合养殖的地方,号召社员们建设养殖场。

民兵们和家家户户的壮丁则跟着生产队去将这块山头扎上栅栏。

大伙儿不知道养殖场到底有没有用处,但是苏厂长的大名他们还是很信任的,因为化肥生产线,今年粮食比去年收成多一层,大家都记得她的功劳。所现在成为了苏县长之后,她安排的工作,下面依然很积极。

一直到今年的第一场雪下来的时候,这个养殖场的外围建设才完成了。

与此同时,县里也搞了养殖培训班,每个公社安排二十名年轻人过来学习。县里从外地大养殖场请老师傅过来授课,给他们进行培训。苏曼这边也把自己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亲手整理出来的知识点给培训班这边用。

县里申请的饲料厂设备进口申请也已经通过了,会从外面进口进来。不过也要等来年开春才能到了。

南平这一年的年底,是在热热闹闹的建设中结束的。过了六五年的元旦,冰天雪地的时候,才稍微清闲点儿。

因为快要过年了,李春花就念叨起了崔向北了。

说他好久没来家里了。今年过年也不知道来不来。

苏曼也不清楚这个问题,崔向北是搞科研工作,现在貌似在跟一个什么项目,已经快半年没见面了。不止没见面,电话和信件也没有。

她甚至不知道崔向北到底在哪个地方。

……

湖江研究基地里面。

崔向北已经高强度的工作了好些天了,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人都没收拾,胡子头发都长长了。

不过这会儿他一点也没觉得疲惫,而是和所有的工作人员一起盯着实验结果。

他们实验是一款新型的发动机。

这款发动机是采用的新型结构,如果成功,将会是国内发动机的一次小变革。

虽然不足以说翻天覆地,但是总归是一个进步。对于所有科研人员来说,都是值得期待和喜悦的。

等实验成果验收结束之后,大家看到结论数据,激动的互相拥抱。

崔向北抚了一把脸。

旁边的教授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崔,你得好好休息了。这阵子你太辛苦了。”

对于这个学生,他是满意的,甚至惊喜的。

当初只觉得特别聪明,有天分。等真的参与研究之后,又发现这个学生对于科研的热情。

因为他的天分,以及无人能及的勤奋,所以才能以这样的资历和年纪,参与研究,从他的一名助理,变成真正的研究员。

甚至这次的成果能够这么快完成,也是这个学生不眠不休的攻克难点。

崔向北笑道,“一点也不辛苦,”他有些不好意思的摸摸脑袋,“教授,我想回家过年。”

研究结果报上去,又要等消息。一直到小年的时候,崔向北才能往南平来。

苏曼在办公室里接到厂里的电话,才知道崔向北回来了。

苏曼开着车子回家里的时候,就看着崔向北站在厂门口,迎风而立。

那个消瘦的样子,苏曼都差点认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