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千玲拿着浴巾打算去洗澡,路过客厅的时候瞟了桌上的三个秦俑一眼,在京兆这个地方,几乎满大街都能看见兵马俑的仿品,所以越千玲并没有在意。

但走到浴室门口越千玲忽然停了下来,很诧异的回过头走到桌边拿起秦俑看了半天。

“这东西你从什么地方拿回来的?”

“哦,去完钟楼后我随便逛了逛,看见这玩意挺别致,就买了几个当纪念品。”我漫不经心的说。

“秋诺,秋诺,你快来,帮我看看这东西,是不是我眼睛花了,还是现在这造假工艺已经炉火纯青了?”越千玲大声喊。

秋诺茫然的从屋里走出来,接过秦俑看了看。

比起越千玲,秋诺明显要比她聪明的多,就这样明目张胆的摆着三个秦俑多少有些突兀,我翻着报纸岔开话题。

“对了,今天你们去什么地方玩了。”

“去了兵马俑,法门寺,秦始皇陵,可把我们累坏了。”顾安琪洗完澡出来,擦着头发说。“雁回哥,明天我们打算去大慈恩寺,听说里面香火可旺了,要不明天你和我们一起去吧。”

“他去干什么啊,他是神棍,大慈恩寺是寺庙,一个学道的,一个弘扬佛法的。”越千玲果然分心笑着说。“他去了很可能被人家赶出来呢。”

秋诺还在研究手里的秦俑,其实这东西并不难鉴定,只是我说是路边买的,这让秋诺也很诧异,怎么看都像真品,怎么可能在路边卖,难道现在的造价技术已经超过了自己的鉴定水平。

“这东西是在路边卖的?”秋诺有些不确定的问。

“满大街都是,京兆什么不多,就这玩意多,你要喜欢,明天我再给你弄几个回来。”

“可……可我怎么看着,这秦俑像真的啊,这上面的颜料按理说早就失传才对,什么时候复制成功的,我怎么不知道啊?”秋诺越看越诧异。

“别人就靠这手艺吃饭,糊弄外地人的,你是鉴定专家,该不会这个都能看走眼吧。”我笑了笑样子很轻松。

“你还真别说,兵马俑的修复考古我也参加过几次,仿制的我怎么看不出来,只是这一件仿的也未免太传神了吧,现在都什么世道,作假也这么专业了。”越千玲的注意力好像还在刚才顾安琪的话题上。

“当然,你要是愿意呢,我们不介意你同行的。”

“算了,我还是别去,破解的文字提示十二月初七下午三点,这个时间很重要,到现在还没一点头绪,我正烦着呢,还是你们自己去好了。”

“你心烦就更应该去了,大慈恩寺以前叫无漏寺,无漏是佛学名词,漏即是一切烦恼,在果是堕落义,即是轮转生死无漏者,谓无烦恼生死也,烦恼生死,由此而无,此即发无漏义。”顾安琪很认真的说。“去吧,就当禅悟佛道,心灵也会空旷呢。”

“烦恼生死,由此而无,此即发无漏义,呵呵,无漏寺,这名字幸好改成了大慈恩寺,不然太绕口……。”我忽然慢慢放下手里的报纸。“无漏寺!无漏?我怎么好像在什么地方看见过这两个字?”

顾安琪看着我奇怪的举动,很茫然不知所措。

我口里反复念着无漏两个字,旁边的秋诺却全身灌注看着手里的秦俑,我和她的表情都很令人诧异。

突然,秋诺和我几乎同时兴奋的叫出声来。

“我知道了!”

秋诺能看出秦俑是真品这个我一点都不意外,不过现在还有比秦俑更重要的事。

“秋诺,你先停会,我知道最后那四句七言绝句的意思了!”

“是?是什么意思?”顾安琪小心翼翼的问。

我拿出一张纸,把四句七言绝句写在上面。

百岁曾无百岁人,

未央钟漏醉中闻。

今看安霸取江山,

诏书飞下五云间。

我指着上面兴高采烈的说。

“这是一首藏头诗,不过不是藏头,而是藏中,你们把中间的字连起来念一下!”

越千玲低下头指着纸一字一字读出来。

“无漏霸下?!”

“文字里提到的地点并不是只有一个,晨钟暮鼓是指的京兆,而最后这四句才是真正我们要找的地方,就是你们明天要去的大慈恩寺!”

“等会,无漏就是现在的大慈恩寺这个解释还说的过去,但是这个霸下又是什么?”越千玲不解的问。

“千玲姐,龙之九子中,九子之老六名为赑屃,又名霸下,样子似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顾安琪不慌不忙的解释。

☆、第三章 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唐代长安的四大译经场之一,迄今已历一千余年。

位于十三朝古都京兆南郊,创建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是唐贞观二十二年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

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唐三藏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

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不过越千玲发现好像除了自己,其他的人在这宏伟肃穆的寺院里脸上并没看见多少虔诚,特别是我,我目光停留在寺院里所有像乌龟又不是乌龟的时间上远比佛像的时间多。

“所有的霸下几乎都是一个样子,这大慈恩寺里大大小小的霸下少说也有几百个,这要找到什么时候啊。”顾安琪擦着额头的汗水说。

大慈恩寺大门进去没多远,前行有苍松夹道,道中有三米高的铁香炉一座,左右为方座歇山式钟鼓二楼对峙,西鼓东钟,做晨钟暮鼓之用,这也是大慈恩寺的大型法器。

东侧钟楼内大钟为明代嘉靖二十七年铸造的“雁塔晨钟”,西侧暮鼓为近世所造。

晨钟悠扬,穿过林稍,阳光普照,回响在雁塔苍穹;暮鼓咚咚,颂经声声,曲江烟村,香火不灭。

“晨钟暮鼓!就是这个地方。”我恍然大悟的说。“我们破解的文字里,指明地点的那两句诗,其实是一语双关,不但是指京兆,同时也是指这大慈恩寺。”

“事实上有件事我没想明白,为什么非要选霸下呢?”越千玲喝了一口水有气无力的问。

“霸下在寺院里最常见的就是驮着碑石,要留下线索,这些碑文的确是不错的选择。”顾安琪点点头说。

“这个想法挺对,不过一定没有用,大慈恩寺里面的原建筑寥寥无几,大多都是后来翻新的,如果线索留在碑文上恐怕早就毁了。”越千玲摇头否定。“而且刚才我也问过负责解说的导游,整个大慈恩寺里没有一个霸下称的上是文物,最远的也不过是民国时期留下来的。”

“无漏霸下?!”我看看四周平静的说。“明十四陵至关重要,朱元璋如果想把线索留下去一定会想到这些问题,所以说在这寺院里一定有一个霸下身上有线索,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在大慈恩寺找了大半天也没任何发现,我几乎把所有寺院里现存的霸下都仔细研究过,要么是残缺不齐要么就是年代不对,对于上面的碑文,我只差没爬上去一字一句逐个看了。

我的奇怪举动让一向平和与世无争的寺庙僧人都看不下去。

“佛门清净地,还请施主庄重。”负责清扫院落的和尚双手合十。

我正站在一个霸下的身上看上面托的碑文,连忙从上面跳下来,很歉意的笑笑。

“实在对不起,师傅,请问这大慈恩寺里有没有明代修建的霸下?”

“这座寺庙是之前隋代的无漏寺,高祖武德年间已经香火不继终遭废弃,到了李唐贞观年间,加之地处城外荒郊,风雨侵蚀,更是破败不堪,贞观二十二年皇太子李治为其母亲文德皇后在其旧址上建立起一座愿寺。”和尚低着头淡淡的说。“这些在寺庙里的文献中都有记载,不过并没有任何明代返修中修建霸下的记载。”

我礼貌的感谢和尚后,很失望的坐在长椅上,明明藏中诗里提到的是无漏霸下,为什么找不到呢。

越千玲和秋诺还有顾安琪都从寺庙其他地方回来,结果也一样,没有任何发现。

“时间也不早了,看来今天是没收获,不过反正这大慈恩寺又不会跑,我们还有时间,何必心急,今天要不我们好好逛逛吧。”越千玲有气无力的说。

我想想也是,怎么说都是闻名于世的佛寺,佛教里讲缘,操之过急或许并不是好事,随遇而安搞不好还有收获,点点头跟在她们后面。

大慈恩寺的中心建筑之一的大雄宝殿,殿身五开间歇山屋顶,雕梁画栋异常精美,两侧山墙上金色悬鱼异常美焕。

殿前一长鼎香炉,长日香火弥漫,风烟摇曳,大雄宝殿里面供奉的这尊佛祖三身佛像系明成化二年所塑,肌理丰满,神情安详,雍容大度,大殿里弥漫着一股庄严肃穆,古老又熟悉的宗教气息,谁都能感到进入大殿之后那份宁静的气场。

我在心里想朱元璋既然如此相信玄学风水,应该没有崇尚佛学的道理,为什么非要把隐藏线索的地点选在一座香火鼎盛的寺庙呢。

大雄宝殿之后进入大殿院,大殿院是包括大雄宝殿、东西偏殿、二层的藏经楼法堂及三圣殿在内的第一级高地上建筑院落。

原来大殿院东北、西北各有一小门通向北面的大雁塔,出两门直抵大雁塔下,宗教象征意义十分明确,代表着通向极乐世界的路。

藏经楼法堂之后的第二级高台之上,就是全寺最雄伟的中心建筑大雁塔,它由塔座、塔身和塔刹组成,门塔身呈方锥形,每层都是叠涩出檐,间以两层菱角牙子,各檐角悬挂风铎,塔顶以青砖叠涩收顶,上置宝刹。

我实在没心情和力气上去,可越千玲根本不理会,拖着我非要登塔,塔内施木质楼梯,盘旋而上,各层四面皆有券洞。

我登至顶层,四面神望,长安胜迹,历历在目。

在这个高度完全可以把整个大慈恩寺尽收眼底,站在高处微风扑面而来,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刚才黯然的心情顿时好了许多。

塔沿边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

七级浮屠。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话和大雁塔有什么关系啊?”顾安琪好奇的问。

秋诺浅浅一笑望着远处不慌不忙的解释。

“浮屠是梵语,翻译过来是塔、佛塔,俗称宝塔,佛塔的层次一般为单数,如五、七、九、十三级等,而以七级为最多,故有七级浮屠之称,塔原来是用来埋葬圣贤的身骨或藏佛经的,造塔的功德很大。”

“唐人岑参有首诗就是描写大雁塔的。”越千玲笑着说。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峰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这诗最后两句让我想到什么,我在旁边反复念着,然后看看下面,越千玲不知道我为什么反应这么大,我围着塔身绕了一圈后愣在原地。

“你怎么了?”

“你们从上望下看,看看这大慈恩寺像什么?”我指着下面兴奋的说。

其他三个人按照我的话,仔细看了看,顾安琪慢慢张大嘴巴。

“大慈恩寺的山门向外突出,大雁塔主轴线以东是塔园和钟社,大雁塔轴线以西有牡丹园、牡丹亭,刚好左右对称,犹如四平八稳的四足!”

秋诺看完瞠目结舌的和越千玲对视一眼,惊讶的说。

“从这个高度看下去,整个大慈恩寺的结构犹如一只乌龟,安琪说的那些是四足,而宝殿和大殿院是龟身,而突出的山门是……”

“不是乌龟!是霸下,也就是上古四大神兽之一的玄武。”越千玲欣喜若狂的说。“大慈恩寺是按照一只霸下的形态布局修建的。”

“无漏霸下。”我若有所思的笑了笑说。“原来是这里,整个大慈恩寺就是一个霸下,而驮起的不是碑石,而是大雁塔!朱元璋留下的白玉豆腐和九麟程瑞盘里面文字真正隐藏的地方,就是我们现在站着的大雁塔!”

☆、第四章 七级浮屠

越千玲低头看看大雁塔下面,忽然苦笑着对我说。

“不知道该恭喜你呢,还是替你痛心,这大雁塔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就算让你猜对了,线索和大雁塔有关,我看你也别回酒店了,干脆搬到大雁塔里住算了,估计没几年时间,你是找不到线索的。”

“那也未必。”我淡淡一笑胸有成竹的说。“事实上我已经知道朱元璋大雁塔隐藏的秘密是什么了。”

“我才不相信,你也是才发现霸下的秘密。”越千玲嘟着嘴不相信的说。“线索又没写在大雁塔上,你怎么可能知道。”

“我们破解的文字里提到了地点、时间和高度,你们好好想想这几样东西都有什么用。”我平静的问。

“提到的高度是七……”顾安琪想了想眨着眼睛说。“这大雁塔不多不少刚好七层,难道这个七就是这个意思?”

“安琪说对了,无漏霸下是让我们找到大雁塔,而文字里提到的七,意思就是要知道大慈恩寺里隐藏着什么明十四陵秘密,就要登到第七层。”我点点头。

“既然已经缩小了范围,第七层并没哟多大,我们分开找找,说不定有发现。”顾安琪看自己猜想是正确的,兴奋的说。

我笑着摇摇头心平气和的说。

“线索应该没在大雁塔第七层!”

“为什么?为什么你这么肯定?”

“原因很简单,如果在第七层,文字里应该有提示才对,可文字里只提到了地点、高度和时间,现在我们知道了地点和高度,很显然隐藏的秘密和时间有关。”

“文字里提到的时间是十二月初七下午三点,可现在才十一月,还有一个多月时间啊。”顾安琪很无奈的说。

“其实还有多久到十二月初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时间是干什么用的。”我翘着嘴角提示。

“线索是朱元璋留下的,就是说每年的十二月初七这一天有不一样的地方,可这大雁塔矗立了上千年也没什么改变啊。”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如果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每天出现在这大雁塔第七层的人不一样。”越千玲似笑非笑的说。“按照你的说法,指不定每年十二月初七朱元璋会从陵墓里爬出来,跑到这里告诉你明十四陵的秘密呢。”

“哎,真不知道你这个博士是怎么读出来的,就你这智商……”我无奈的摊摊手说。“你们思维都是错的,朱元璋留下线索给后人,如果线索一直在改变,那这个线索留的未免也太失败了吧。”

“我明白雁回哥的意思了,并不是在改变的东西,而是历经千年后没有变的东西。”顾安琪恍然大悟的点点头。

秋诺比起她们这两个女人明显要安静的多,如果说她们三个人里有谁能先先到关于大雁塔的秘密,我绝对相信会是秋诺。

扶着栏杆一直默不作声的秋诺,围着大雁塔第七层走了一圈,最后倚靠在栏杆处远眺,大雁塔在阳光的照射下勾画出一圈金色的光圈,偌大的阴影斜长的笼罩着整个大慈恩寺,在余晖中,大雁塔看上去更加雄伟庄严。

大雁塔的阴影随着西下阳光的偏移而移动着,像一根庞大的时钟指针。

秋诺浅浅一笑,心平气和的抬起手,指着远方说。

“这就是上千年来,一直没有改变的东西。”

越千玲和顾安琪抬起头,随着秋诺手指的方向往过去,夕阳似火把整个天际烧红,一种祥和恬静的意境。

“是……是太阳?!”顾安琪很诧异的问。

“确切的说,是太阳照射大雁塔的阴影才对。”秋诺心平气和的解释。

“还是秋诺聪明,白玉豆腐里的文字真正的含义就是这个,十二月初七下午三点的时候,太阳照射下的大雁塔阴影所指示的位置,就是隐藏明十四陵线索的地方!”

顾安琪低头看看身下还在缓慢移动的大雁塔阴影欣喜的说。

“还真是这样,这个线索隐藏的真够巧妙的,就算历经再长时间,这个线索也不会被磨灭。”

“可问题是必须要十二月初七下午三点,这一点我还是想不通,既然太阳每天运行的轨迹都一样,何必要等到特定的时间呢。”秋诺不解的说。

“十二月初七刚好是二十四个节气里的大雪,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运动,即根据太阳的运行制定的,每一个节气太阳的直射角度都不一样,所以形成的阴影也不一样。”越千玲在旁边昂着头说。“节气其实就是指的时刻,比如太阳黄经等于十五度时,便是清明节。”

“千玲姐,那大雪是多少度啊?”

“刚好是二百五十五度!”

“哎,这样说的话,无论如何也必须等到十二月初七了,不然所指示的阴影会有偏差。”顾安琪听完很失望的说。

“那也未必,朱元璋当时根据节气太阳的直射角度留下线索,在当时看的确很精妙,可现在可以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再结合现在太阳的刻度,可以推算出来的。”越千玲很轻松的样子。

“千玲姐,你说的简单,这涉及到天文学的知识,我们几个人在这方面可是一窍不通的,还是等吧,反正方法已经找到了,再多等几天也无所谓,就算是好事多磨吧。”顾安琪听完无奈的说。

越千玲属于那种完全没心眼的女生,所以的心情几乎都写在脸上,说好点是单纯,说直白点是没心没肺,我看看越千玲现在脸上高高在上溢于言表的得意劲,笑了笑问。

“大小姐,瞧你这得瑟劲,该不会你会算吧?”

“什么叫得瑟,这就本事,你刚才不是说我怎么考到博士的吗。”越千玲得意的笑着。“我从小的理想是当天文学家,而不是考古学家,不过因为我爸,我最后还是选择了考古,但天文学是我的爱好,上大学那会我可以一点都没丢。”

我连忙拿出纸笔递过去苦笑着说。

“那您老受累了,我就知道您是天赋异禀的人,赶紧算算,看看大雁塔在十二月初七下午三点的时候阴影指向什么地方。”

越千玲好像难道在我面前威风一次,看上去心情从来没这么舒畅过,趾高气昂接过纸笔,仔细算了半天,很确信的指着大慈恩寺里一处建筑。

“就是那个地方,在十二月初七下午三点的时候阴影会到达那儿。”

我连忙拿出旅游向导指南,根据越千玲指示的地方在地图上找。

玄奘三藏院!

我和其他人下了大雁塔,连忙走进玄奘三藏院,

玄奘三藏院在大雁塔的北面,殿上供奉有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和铜质坐像,殿内壁面布满唐代高僧玄奘法师生平事迹巨幅壁画,为铜刻、木雕和石雕,是当前规模最大的玄奘纪念馆,供游人瞻仰参观。

我在玄奘三藏院里走了一圈以后,皱着眉头很诧异的小声说。

“不对啊,千玲,是不是算错了,这地方一看就是才修建的,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线索。”

“哟,你可是向来通天彻地无所不能的人啊,怎么,原来还有你不知道的事啊。”越千玲还在得意的兴头上,不忘了挖苦几句。

“还有什么是我不知道的?”我一脸茫然的问。

“雁回哥,大慈恩寺真正香火鼎盛的原因,是因为这里有两件佛教至宝。”秋诺淡淡一笑,帮他解围。“其中一件是被佛家视为圣物的《贝叶经》。”

“这个我知道,贝叶是印度贝多罗树的叶子,用水沤后可以代纸,印度人多用以写佛经,所以佛经也称为贝叶经。”我点点头说。

“早期的贝叶经写本几乎已失传,玄奘从印度带回来了六百五十七卷《贝叶经》,被佛家视为宝物珍藏在大慈恩寺中。”秋诺不慌不忙的解释。“我要告诉你的是第二件圣物,玄奘大师头顶骨舍利子!”

“这个……这个和我们找的线索有关系吗?”我不明白秋诺突然说这些的意图。

“雁回哥,如果你知道玄奘大师头顶骨舍利子在什么地方,你就不会这样问了。”秋诺浅笑着说。

“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