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完符燃我扬符而起,亭子四周的符箓顿时一道金光连城一片把天师亭包裹其中,九霄之上滚滚电闪雷鸣顿时销声敛迹,四起的狂风也顷刻间停了下来。

我刚想说话,忽然天际狂雷万倾,无数道雷电划破天际而降,我已经封推雷部神君,没想到还敢降下天雷,而且是万雷齐发,虽然不敢劈我和闻卓,但全部不偏不倚劈在天师亭上。

虽然有道法金光所阻挡,但我贴在天师亭四周的符箓明显抵挡不住万雷所袭,纷纷燃烧起来等符箓烧烬,金光一灭无数雷霆齐齐劈在亭中虚静子的身上,瞬间化为一抹焦灰。

我大吃一惊,身边的闻卓也震惊的呆立,很明显有人不想虚静子写出黄爷的名字,最让我震惊的是,这个人的道法修为高我不知道多少倍,否则不可能连我用帝血所启的道符发咒都能破去。

我连忙回到亭子中,虚静子已经是一抹焦灰,那石桌上的宣纸散落一地,我蹲在地上到处找寻,终于找到虚静子写出的名字,看了一眼后,表情说不出的疑惑,整个人无力的站起来,靠着柱子坐在亭子里。

闻卓走进来,我抬头看他,把手里的宣纸递过去,然后和他对视一眼,闻卓拿着宣纸看了半天,重重叹了口气,沉默不语的和我相对而坐,宣纸被他放在石桌上,我们默不作声的看着上面,表情很混乱。

卷五 了却君王天下事

☆、第一章 清风庵

虚静子留在宣纸上的是一字。

不过我和闻卓都知道那应该是一个字的起笔,虚静子最终也没能把黄爷的名字写出来,我以帝血加持的笔在他手中也仅仅能写出一笔,不管黄爷是谁,此人的名字起笔应该是一横,古啸天曾经说过,黄爷我们一直都认识,可见此人是我们熟知的人。

闻卓的面色很焦灼不安,目光落在亭子中那堆焦黑的印记上,虚静子被天雷轰顶而亡,瞬间仅剩下一抹焦灰,我看的出闻卓的眼神多少有些惋惜,我想起之前虚静子为何会怕成那样,他精通奇门,三界皆可占,他能占出自己还有十年阳寿,又岂会占不出我让他写的这么名字会给他带来什么后果。

天命难欺!我为此让虚静子断舌不语,原本是想他祸从口出保他一条性命,到头来居然是我活活逼死了他,虚静子知道此人的名字说不得也写不得,可当时我以死相逼,他多半也占到横竖都是一死,此劫他是躲不过的。

我的面色比闻卓凝重,我并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闻卓看我不语,知道我心有懊悔,坐到我身边劝慰,天意难违并非是我一意孤行,若是早知道这个结果,也不会苦苦相逼让虚静子赔上性命。

入土为安,到头来我连虚静子一副完整尸骨都聚不齐,在天师亭边挖坑埋了仅剩的焦灰,天雷轰顶是无妄之灾神形寂灭,我想超度虚静子也是枉然,默不作声的站了很久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造物弄人,冥冥之中一切皆有定数,虚静子因你而死,你难辞其咎,不过事已至此你也不必纠结。”闻卓站到我身边声音低沉的说。“此人能在你我二人面前,赦令三十六天神雷,破你的法咒道符,可见绝非等闲之辈,虚静子持你帝血之笔都写不出这个人的名字,足以见得是此人道法高过你太多,就算让你知道这个人是谁,你又能如何?”

闻卓说的很对,想起虚空子在山顶那句话,执念太深最后就变成怨念,我何尝不是因为如此才白白搭上虚静子一条性命,上龙虎山拿玉圭是为了阻止魏雍开启幽冥之路,不管是黄爷有意引我来此,还是单纯为了保护越千玲,当务之急我唯一该全力以赴做的事是要拿到玉圭。

回头看了一眼埋葬虚静子的土丘,很歉意和懊悔的叹口气,十年阳寿因我一己之念断于我手,对错不分,善恶不分!嬴政说我的现在细细回想一点都不言重。

回去的路上我一直没说话,闻卓见我面色沉重估计也知道我心里不好受,默默跟在旁边一路无言,等我们回去刚好天亮,虚空子等在门口,见我和闻卓回来,仅仅看了一眼,长叹一口气,抱拳向天师亭方向稽首,道了一句无量寿福,他师兄弟三人习练道家五术中的占,虚空子能占人心已入化境,又岂能占不出虚静子灰飞烟灭的结果。

“居士举得起重于天地的怨念,却举不起你一己私欲,害人害己非道法正统。”

若是三天之前虚空子此话定会让我冷言反驳,现在我自知罪孽深重,低头不语诚心忏悔。

“居士也不必过于自责,生死有命皆有定数,虚静子命中或许当有此劫,他遇到居士就注定在劫难逃,经此事望居士能弃恶从善,重归大统再莫轻言杀戮。”

我无言以对,向虚空子稽礼悔过,刚好其他人也收拾好东西出来,我昏迷三天耽误了不少时间,要上龙虎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到现在才过了三位虚字辈的迎客道士。

虚空子拿出一份文牒交到我手中,指着离开此处的山路心平气和的说。

“各位居士经此路而下便算是入龙虎山了,虚空子送各位于此,前路崎岖多艰险,还望各位居士一路保重,要上龙虎山参加比试,需持三曲九洞的印鉴加盖于这文牒之上,虚空子就此别过。”

我把文牒交给越千玲,大家向虚空子还礼,我看看他指引的那条山路,单单三位迎客道长就差一点让我命断黄泉,侥幸再回阳世却活活逼死虚静子,虚空子说过我此去一路血腥,看来所言非虚。

刚转身想走,被虚空子从我身后叫住。

“居士非常人所能匹,注定有不世荣光,大道独行道法自然于心,还望居士此去一路善念存心,随遇而安凡事再莫强求,无量寿福。”

我深吸一口气,很诚恳的对虚空子点点头,和大家向山路走去,虚空子一再提示我莫要再妄动杀心,让我心存善念是一部分原因,但我相信他更想要提醒我的是,后面的三曲九洞恐怕远比之前三位迎客道士要凶险,而且在山顶他也说的很清楚,一旦入山,生死不论,这漫漫山路的前面不知道会再起什么血雨腥风。

越千玲问我昨天和闻卓去什么地方了,看她很关心的笑意,我心里的阴霾挥洒消失不少,淡淡一笑默默牵住她的手,如果可以我宁愿什么都不用去想,什么都不用管,就这样牵着她的手一路走下去。

萧连山和顾安琪还是在前面没心没肺的嬉戏打闹,有时候挺羡慕萧连山,虽然憨直愚笨,但心中坦荡无尘无忧,和顾安琪在一起相得益彰,两人永远是那样无忧无虑羡煞旁人。

闻卓这几天和叶轻语慢慢熟稔,很明显叶轻语对闻卓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再不是药堂中那个横眉冷对的样子,闻卓从最开始的拘谨又恢复了他不羁的痞样,男生女相桃花颜主多风流,闻卓的样子本来就俊秀,生来讨喜若无偏见定会讨人喜欢。

沿山路下行,龙虎山峰峦叠嶂,树木葱笼,一条蜿蜒流淌的河流出现在我们眼前,碧水常流绕山转峰,如缎如带,尽取水之至柔,山丹水绿,灵性十足。

大家都被龙虎山叹为观止的风景所吸引,完全陶醉于这丹山碧水之中,都快忘了上山比试的事,山路尽头是一处道观,左右再无其他通路,看来要继续前行必须先要通过这道观。

都被山间风光所吸引都忘了时间,我们走到这里不知不觉已是下午,越千玲她们说今晚就在此休息,明天继续赶路,我点头答应,刚走一步看见闻卓举步维艰的看着那道观。

“怎么了?”我好奇的问。

闻卓把顾连城交给我的地图拿出来,指着上面第一处标示回答。

“这恐怕就是我们要过的第一个关了。”

“三曲九洞啊,不是应该有九个洞吗?”萧连山听闻走过来一本正经的问。“怎么会是道观?”

“龙虎山又被称为仙人府,所谓洞天,在道教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洞天就是地上的仙山,洞天意谓山中有洞室通达上天,贯通诸山。”我之前的轻松荡然无存,这道观若是三曲九洞的第一处地方,能取洞天之意,也不知道是那路仙人在此把守。

道观香火鼎盛,两边古树参天不但庄严也甚是寂静,朱红道门紧闭我站在门口良久,虚空子一再提醒此去三曲九洞多艰险,一入山门,生死不论,我回头看看大家,每一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很坚定和无畏。

除了闻卓!

很少见他脸上会有惧怕和不安,确切的说从我认识他开始就没见到过他现在这表情,一个人缩在最后,看上去有些惶恐和焦躁,头埋的很低我都快看不见他的脸。

闻卓在害怕?!

这是我完全没想到的事,一个连羽化三界也能谈笑风生不以为然的人,居然还会害怕,我看他时不时瞟着道观门口的匾额。

清风庵。

闻卓似乎对这三个字莫名的忌惮,一直不停舔舐着嘴角,手足无措的样子让我都有些诧异,闻卓怕的不应该是这三个字,到底这清风庵中有什么事或者什么人能让闻卓如此不自然。

闻卓抬头的时候刚好和我的目光对视在一起,估计他也知道我发现他异常的反应,嘴角极其不自然的上翘,挤出的笑容都是那样生涩和尴尬。

闻卓越是这样我反而越是好奇,很想知道这清风庵里有何妖魔鬼怪能令闻卓害怕成这样。

我转过身去,深吸一口气沉稳的敲响道观紧闭的朱红大门,下意识的回头再看闻卓一眼,发现他整个人已经躲到叶轻语的身后,诚惶诚恐的样子让我心不由自主的提起来,能让他害怕的人或者事绝对不会简单。

我听见开门的声音,心提到嗓子眼,朱红大门缓缓打开,从里面出来两位手持佛尘的女道士,一袭青衣星观,长相清纯秀丽、仪态端庄典雅、身姿曼妙,超凡脱俗堪比仙子。

☆、第二章 秉烛论道

我一时间有些忘神,抬头看看道观的匾额,清风庵。

此处是女道庵,里面修行的应该都是女道士,开门迎客两位女道士举手投足颇有仙子之气,实在不明白面前有超凡脱俗的女道士能有什么好怕的。

我提起的心放了下去,连忙稽礼沉稳的说。

“坤道有礼,我们是上龙虎山参加玄门比试,路尽于清风庵,想借路而行,请坤道行个方便。”

在道家对男道士称为乾道,对女道士称为坤道,见她二人手持佛尘应该也是迎客送宾的道士。

“居士无量寿福,过三曲九洞的文牒可以带来。”我左边的女道士还礼声音空灵若仙。

我让越千玲把虚空子交给我的文牒拿出来,送到女道士面前。

“各位居士既然是上龙虎山参加玄门比试,需在这文牒上加盖三曲九洞神仙府的印鉴,清风庵为第一洞,主持已在正殿静候文牒,今日已晚,先把文牒送至主持之手,待明日各位居士自行去取。”女道士并没有接我手中的文牒,吐气如兰淡泊如水,怎么看都不像虚空子说的那样凶险,我一直紧绷的神经稍微有些放松。

听女道士这么一说,我连忙点点头,按照她们这意思,是要先把文牒送过去,等到明天加盖好印鉴我们再去拿回来就可以过去了,我承认我现在的想法和叶轻语一样,好像原本被我想的极其困难和复杂的事,突然间变得轻松和简单,或许是面前站着的是两位女道士的原因,超凡脱俗清秀可人,怎么看也没有凶险的意思在里面。

毕竟是男女有别,既然主持在等文牒,我让越千玲跟随女道士先把文牒送过去,谁知道话一出口,就被女道士打断。

“闻居士别来无恙,主持上次和闻居士论道一别数月,听闻这一次闻居士也参加玄门比试,特恭候多时,主持特吩咐,若是闻居士前来,请你把文牒亲自带过去,主持在大殿静候。”

我们所有人一愣,然后很惊讶的转头去看缩在最后的闻卓,原来闻卓之前来过这里,而且还想来的次数还不止一次,不然不可能他头埋的这么低,开门迎客的女道士也能一眼认出他来。

闻卓听到女道士这么说,估计也知道被看出来,抬头的时候嘴角挂在极其不自然和慌乱的痞笑,揉了揉额头诚惶诚恐的走上来,从我手里拿过文牒,和我擦肩而过的时候,我看见他额头细细的汗水。

“我和你一起去。”我见闻卓今天反应极其不正常担心他会有事。

“好。”闻卓不住的点头,像是前面等着他的是刀山火海。

“主持吩咐,静候闻居士一人,其他各位居士随我先去休息。”女道士说的很客气,脸上一直带着不沾尘世的浅笑,闻卓满心欢喜的表情瞬间黯然下去,怎么看他都有一直生离死别的惶恐。

闻卓抬头看我一眼,再看看其他人,惨然一笑有点像慷慨赴义的感觉,从我手里接过文牒,本想说什么最终重重叹了口气,头埋的很低像做错事的小孩,怯生生的跟着其中一位女道士走了进去,我依稀听见闻卓口中小声无奈的嘀咕。

我就不该来……

等闻卓消失在我们视线中,叶轻语应该是见闻卓临走之前那表情,多少有些担心,抿着嘴走到我身边问。

“他……他该不会有事吧?”

这个我倒是没担心过,龙虎山是道家祖庭道法正统,能当上清风庵的主持,肯定是道法修为德高望重的高人,就算是真刀真枪的斗法比试,那也是堂堂正正的,这次二十年一次的玄门比试是道家盛典,绝对不会有暗箭伤人偷袭之类的事。

何况听之前的女道士说,闻卓应该和主持是认识的,之前一起论道,想必是旧知,让闻卓单独前去应该是叙旧而已。

我是这样宽慰叶轻语和其他人,事实上我也是在安慰自己,虽然口中是这样说,不过闻卓走的时候明显怕成那样,他前世好歹也是天罡正神,再不济如今一样可以专制三十六天,掌管雷霆之政,何况闻卓玩世不恭羽化三界都泰然处之的人,我到现在也想不明白,这清风庵的主持到底有多厉害,能让闻卓担心成那个样子。

清风庵里面全是女道士,个个超凡脱俗清秀可人,庵内落英缤纷古色古香,道法之地虽是庄严,但多少有些女子的柔情贯穿其中,就连厢房也收拾的有条不紊干干净净,送过来的饭菜虽是清寡但彰显手艺,可能是这几天昏迷没好好吃东西,一桌清淡饭菜被我一扫而光。

入夜越千玲和顾安琪还有叶轻语被安排到内院,她们走的时候闻卓还没有回来,叶轻语明显心神恍惚茶饭不思一直在担心闻卓安危,我说没事应该是和主持论道时间晚了点。

我口里这样说,但心里始终没底气,好不容易叶轻语才跟着越千玲她们离开,萧连山和我在房间中等闻卓,直到半夜才听见有人推门的声音,闻卓回来的时候依旧埋着头,我和萧连山看见他安然无恙的回来都松了口气,不过这种轻松仅仅持续了片刻。

闻卓衣冠不整,眼神闪烁明显在避开我和萧连山审视的目光,极其不自然的坐在凳子上倒水。

“你……你确定是去送文牒?”萧连山皱着眉头很认真的问。“我怎么瞧着你像是去打架啊?”

“论道。”闻卓一边喝水一边心不在焉的回答。

“论道是坐忘静空,参悟道法之本应心静如水……”我也大为不解的看看闻卓现在的表情和样子。“你好歹也是有神尊之位庙堂之中的人,按理说你的修为高出这龙虎山道士太多,怎么论个道回来你就像是被人打劫一样?”

“清风庵的主持修为堪比天人,和其论道受益匪浅,在道……”

“你确定是去论道?!”萧连山的手慢慢从闻卓后颈衣领处抬起,闻卓的话只说到一半就停住,脸色骤变不知所措的看着萧连山的手。

一根青丝被萧连山从闻卓的衣服上抽离出来,很明显这头发比闻卓任何一根都要长,萧连山想了想,把长发放在鼻尖一闻,很肯定的说,这头发上有道观香烛的味道,所以绝对不会是越千玲和叶轻越还有顾安琪的。

“主……主持的。”闻卓白了萧连山一眼,语无伦次的解释。

“你论道能把主持的头发论到你身上?”萧连山憨直,他问这话没其他意思,只不过是想把一件事搞明白,说好听点见执着,说不好听点叫固执,不过他这话一问出口,我忍不住笑出声来。

闻卓很无语的盯着萧连山,用手拼命搓着脸,半天才憋出话来。

“主持道法高深,开始是论道,后来和主持斗法切磋,可能是不小心沾染上的。”

“斗法?我见过你们和其他人斗法,你们都是厉害的人,斗法也是一招……”

“萧连山,你有完没完,都说了是斗法。”闻卓彻底抗不住打断萧连山不断的问题,或许是意识到自己反应太大,见我和萧连山都诧异的看着他,无力的笑了笑。“你们也知道,清风庵全是女道士,难免会有长头发不是,沾上那也是正常的事,何必大惊小怪呢。”

萧连山的固执在于任何一件事他找不到答案都不会收手,居然把那根头发收好,嘴里还自言自语嘀咕。

“明天反正也要见主持,我拿去问问就知道了……”

“你不想活了,你拿这个去问主持!”萧连山从凳子上跳起来,彻底抓狂的像个小孩,不管不顾的抢过萧连山手里的那根头发,看着烧掉才放下心来。“这主持凶的很,千万莫要招惹……”

我见闻卓一提到主持就方寸大乱,能在龙虎山当清风庵的主持,而且和闻卓论道斗法,能让闻卓如此狼狈,足见这主持有多高深莫测。

“闻卓,这里是三曲九洞第一关,你既然认识这里的主持,想必明天难免和主持要一决高下,以你对主持的了解,你认为我们胜算有几分?”

“这个……这个真别问我,什么我都帮你,这清风庵的事恐怕要你自己处理了,明儿我估计帮不上忙。”闻卓想都没想摇头回答。

“你前些天还给我哥说永不相负的,现在就帮不上忙了?”萧连山乐呵呵的笑着问。

闻卓被萧连山逼的无言以对,一巴掌拍在头上挠了几把,焦头烂额的对我说。

“总之你明天处处小心,不是我不帮,是帮不了,这主持和我积怨太深,若是我帮反而会适得其反,真把主持招惹火了,别说上龙虎山,我看还是就此打道回府好点。”

“以你的道法修为赢不了主持?”我听闻卓这么一说诧异的问。

“这……这不是输赢的问题……哎,说不清楚。”闻卓摇手让我们别再问了,端着水杯忽然意味深长的问。“对了,帝王,前些天你昏迷,我见越千玲手里拿着一面铜镜,说是你送给她的,好像对她挺重要,到底什么来历?”

“哦,我刚认识她的时候在鬼市买的,普普通通的仿品,没什么来历。”

“你好歹也是帝王,仿品也能送的出手。”闻卓不以为然的笑了笑继续问。“既然没什么来历,那为什么越千玲宝贝成那样?”

“因为上面的两句话,当时想告诉她但又不知道怎么说,就把铜镜送给她,希望她能明白。”想到越千玲收到铜镜时候的样子,我淡淡一笑回答。

“两句话就明白了?”闻卓喝了一口水很不相信的看看我。“到底什么话?”

“江山看不尽,最美镜中人。”

噗嗤。

闻卓一口水从嘴里喷出来,然后抹着嘴角的水渍意味深长的笑着。

“没看出来,平常见你老城本分,动起心思还挺灵光的啊。”

“你突然问这个干什么?”我很好奇的问。

闻卓没有回答我,表情神神秘秘的回房去,边走边让我们早点休息,明天恐怕不会太轻松的。

☆、第三章 青眉如黛

很少见闻卓这样的反应,我当然也知道明天不会轻松,几乎所有知道我要去龙虎山的人都这样提醒过我,这清风庵是三曲九洞第一个关,闻卓单独去见主持回来也狼狈不堪,可见文牒上的印鉴不会轻轻松松的盖上去,但现在我更好奇的是这清风庵的主持。

能让闻卓都顾忌和担心的人不会是寻常之辈,想必这位前辈不管是道法还是修为也都应该登峰造极才对,前面三位迎客的虚字辈道士都是六七十的人,能坐镇三曲九洞第一关的人,估计也是仙风道骨的高人,既然是清风庵的主持一定是女的,能有这样道行的女主持甚是少见,我多少对此人有些好奇。

第二天一大早,就有女道长来引领我们去正殿,叶轻语应该是一夜没睡,看她双眼潮红就知道,估计是担心闻卓安危,见到闻卓安然无恙站在她面前,叶轻语笑靥如花。

闻卓的不羁似乎无时无刻都存在,昨日回来衣冠不整,睡了一觉起来也没见他整理好,衣领都还是歪着的,叶轻语伸出手完全是无心的帮他整理,还笑言就他这个样子也能是天将。

若是以前我猜闻卓一定会满心欢喜,可当叶轻语的手伸到他面前帮他整理衣衫的时候,我明显发现闻卓表情极其紧张和慌乱,时不时瞟着其他地方,心思好像完全没在叶轻语身上,我怎么看似乎他都是在防备着什么,更像是生怕被什么人看见。

“你衣服什么时候破了?”叶轻语指着闻卓后背一处裂开的地方问。

“破了?”闻卓回过神,明显避开叶轻语的目光,语无伦次的回答。“应该是山路上的树枝划破的……”

“别听他瞎说,之前都是好的,昨天回来之前绝对没破。”萧连山一本正经的打断闻卓的话,他心无伎俩什么都不会隐瞒,更见不得其他人隐瞒,完全是习惯性无心的说。“昨晚回来的时候衣冠不整的,而且我还在他身上……”

“萧连山!”闻卓一把捂住萧连山的嘴,看他这如此机敏快速的动作,我都有些想笑,闻卓一边把萧连山往前推一边回头对叶轻语说。“没事,你别担心,回头你要有时间帮我补补就成。”

闻卓把萧连山推到我身边,知道自己是管不住他的,一脸乞求的看着我。

“当我求你们了,明明没事的,让你们说出来那还了得,我和轻语好不容易在一起了,你们非要看劳燕分飞才满意?”

“你去论道正大光明,君子坦荡荡无事不可对人言,有什么好担心让叶轻语知道的?”我很认真的问。

闻卓一时语塞,面面相觑不知所措的看着我,嘴角蠕动几下也没能回答出来,越千玲和顾安琪在前面的惊呼算是解救了闻卓的困境,我们跟着引路的女道士不知不觉已经来到正殿。

这清风庵看似不大,昨晚我们一直住在山门外面,等进了山门才发现这里别有洞天,我们现在站立的位置是正殿前的广场,极其宽敞的青石前殿,全用整条大小如一的青石板铺成,在中间用不同颜色的石块拼接出一个偌大的八卦图案。

但这并不是让越千玲她们惊讶的地方,等我们走进去后也被眼前的场景多少有些震惊,正殿前的青石广场上清一水的百来位青衣女道士以五行八卦方位而立,个个眉清目秀超凡脱俗,手持单剑动作划一的在广场习剑。

道家剑法以修身养性为主,看的出她们所练的是传统的太极剑,剑招轻灵柔和,绵绵不断,重意不重力,又全是女道士演绎出来,优美潇洒,形神兼备。

虽然是寻常太极剑,可看她们一招一式都了然于心,足见这套太极剑她们早已剑为己身,以身驭剑,与剑诀衬,相随成势,每一招神、意、气、力完美相融,身躯各处神妙相随,吐纳精准自然,动作刚柔并置,活跃不轻浮,厚重不呆滞。

之前我在钟山见过李藏风的阴阳斩魔剑,他的道剑刚劲霸气,以气驭剑所向披靡,萧连山召唤幽冥六将上身也仅仅能逼退其半步而已,可眼前这百名女道士的太极剑却刚好和李藏风的道剑相反,形意绵绵没有丝毫杀生之气,剑招游动全凭心念,随心所欲剑法自然。

不过这百人习剑虽是整齐如一,而且神形兼备修养之道全泛在这缓缓剑招之中,可是不但没丝毫杀气,就连道法之力我也未曾感应到,若真是修身养性以剑悟道还算叹为观止,可若是以此御敌未免就太过儿戏。

我忽然想起什么,其他人都目不转睛看着眼前这百人习剑的壮观,我默默走到闻卓身后,用指头挑开刚才叶轻语所说的那处破裂,闻卓衣服上的裂开有半截指头大小,断面干净利索。

“干……干什么?”闻卓见我在他身后看那处破裂紧张的问。

“你昨晚是论道还是论剑?”我若有所思的皱着眉头问他。“这破裂之处由上至下,快速准确,这分明是剑尖所破……”

“以剑论道行了吧。”闻卓压低声音好像生怕其他人听见。

“你会用剑吗?”我一本正经的反问。

“……”闻卓又被我问的哑口无言,想了半天回答。“随便比划比划还是会的。”

“你这也敢说是随便比划,这破裂之处在你后颈,能在这个地方伤你衣衫,就是完全有把握要你的命,你这哪儿是论道,你这是被追杀啊!”我很严肃的看着闻卓极其认真的说。“这里的主持和你有多大的仇,若不是收放自如,恐怕伤的就不是你衣衫,这一剑完全能穿透你后颈的!”

闻卓下意识摸摸脖子,不羁的痞笑又挂在嘴角。

“哪儿有你说的这么严重,我不是好好的站在这儿嘛,都说了论道,点到即止又不是以命相搏,何况……”

闻卓刚说到一半,忽然广场前方道鼓齐鸣,有声音从正殿前面传来,迎主持法驾,闻卓之前的轻笑瞬间消失在脸上,头一低身子开始向后缩,整个身子闪在我后面。

从来到这清风庵闻卓就没正常过,如今要来三曲九洞第一关的印鉴,还指望他能帮上忙,看他这个样子估计是指望不上了,我很无奈的白了他一眼,抬头向广场前面望去,事实上到现在我也很想看看这位清风庵的主持前辈是什么样的。

广场上之前那百名习剑的女道士听闻迎主持法驾,顿时收剑单手负于身后,迅速左右退开让出一条通道,一切都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宣道号的女道士年岁五十开外,看穿着按照道家礼节应该在清风庵道职不低,面容庄严凝神让人莫名敬服,我心暗暗提起,三曲九洞绝非是摆设,能镇守第一关的人也不可能是泛泛之辈,我带着大家向前走了几步,前面就是百名持剑女道士分开的路。

看见从正殿出来两位女道士,走在最前面的一袭直领白袍道衣,大有包藏乾坤无极于心的风采,脚下踏白色云履犹如蹬天踏雾般灵动飘逸,跟在身后的女道士手中捧着一柄长剑,剑鞘朱红犹如血色,剑身古朴无华,轻灵质朴。

单论这把剑比起李藏风的阴阳斩魔剑怎么说都差强人意,或许是女子所用之物,胭脂气太重,若是以此剑对敌未免太过儿戏,既无杀气更无杀意,用剑的同道中人我就见过李藏风,可怎么看这主持未必会在李藏风的道法之上,若这样的人镇守三曲九洞第一个关,那这被其他人三番五次提醒我要留意的三曲九洞未免就是一个笑话。

可等到那白衣主持走近,我瞠目结舌的愣在原地,不光是我,旁边每一个人都是我脸上的表情,除了我身后的闻卓,或许是因为他低着头的原因,我不清楚他是不愿意去看还是不敢去看。

在我的想象中清风庵的女主持也应该是仙风道骨上了年纪,道行高深莫测的前辈高人,可站在我们面前的女主持却和我设想的截然不同,道家忌讳问寿,所以我只能完全猜测女主持的年纪,绝对和我们差不多。

女子冰肌玉骨,眉目如画双瞳剪水,一头青丝高高攀髻,和她那身白衣相得益彰颇有下凡仙子出水芙蓉的味道,这女子若是在红尘俗世堪称一人倾人国,既在玄门之中没有尘世之俗更显得仙凡气质独具,宛如昆仑美玉落于凡尘一隅。

我回头去看闻卓,其实我很想问他,昨晚和这女子一夜可曾真是在论道还是论其他,不过闻卓的头埋的太低,明明知道我在看他,也没抬头的意思。

“清风庵主持陆青眉静候各位上山比试居士,三曲九洞文牒第一处印鉴我已加盖其上。”陆青眉声音空灵淡泊,随手一抬指着旁边女道士手中文牒说。“上山路途遥远,陆青眉就不耽误各位居士行程,取走文牒过清风庵,恭祝各位一路安平,无量寿福。”

☆、第四章 五行三清乱四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