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熊:雪山之巅都是雪啊,还能长草?祭师又在乱说话了…

看到那团疑似牛粪的黑粑粑,老郭眉头也皱了皱很快舒展开道:“此乃悬崖之苔,服之,通肠润便,雪肤美颜,以五湖四海之鲜煨之。”

对那硬的跟石头一样的陈年窝窝头,老郭更顺溜了:“此乃崖底黑菌菇,需以九牛二虎煨之。”

鱼骨头——此乃深山乌骨银鱼之骨,食之壮阳,一夜御女数人,大补,清炖上佳。

野猪腿——此乃食冬虫夏草之野猪王之腿,需用众腿齐煨,强劲筋骨,大补。

小厨子拿着卡落族祭师透露的方子,飞奔会御膳房。

御膳房那是做的热火朝天,一个个厨子都汗流浃背。

首席锅师傅一看方子就蒙圈了,敢情你们啥都是用煨的啊

决定今天的主菜就做这道野猪王的腿,众腿齐煨,听起来就*~*~哒!

擅长做凉菜的刘师傅,分配到了那框干厥厥的野草。

擅长做海鲜的吴师傅,分配到了那几条鱼骨头。

擅长做鲁菜的韩师傅,分配到了一个黑漆漆的老馒头。

向来人缘不好的王师傅,分配到了那坨奇怪的东西。

所有大厨都亲自下场,首席锅师傅迅速的让手下去准备其他的腿,鸡腿,鸭腿,猪腿,牛腿,火腿…齐齐的煨这条野猪王腿,同时用燕窝海参熬制鲜汤作为底料,慢慢煨之入味,不过眼下最先做的应该是把这野猪腿切开。

二厨拿着那野猪腿,用大刀砍了一刀,刀居然钝了,手都震麻了,只好把这个工作继续往下交代…三厨用斧头砍,差点没把案板砍碎…兜兜转转,最后这条黑色野猪腿落到了新人小丁身上。

小丁要把这样一条比木头还硬的猪腿要切成小丁,这真是他新手上路遇到最难的一件事。

小丁木匠天赋爆发,拿来了一把锯子,给这条野猪腿画上线,当成木板一样处理,很快锯子咔擦咔擦的把这条野猪腿锯出了个小口子。

有了个开口就好办,小丁再接再厉,先锯成大方块,再锯细长条,最后锯成小方块,等到全部锯完,小丁的手抖的根本停不下来。

首席锅师傅选取了最中间最标准的小方块,丢进大瓦罐里慢腾腾的炖着…

当然周边也不能浪费,这野猪腿不知道为毛奇咸无比,跟小盐块一样,煮菜放两粒,味道还挺好的。

其他的师傅也不甘落后,各显神通,经过一天的努力,消耗了无数精贵食材,终于把卡落族人上供的贡品给做成了可以入口的食物。

而此时,神奇的卡落族人的朝贡事迹,已经在后宫传遍了。

第四十三章

“原本周太医说孙答应坏相不好,恐怕有些艰难,果然发动的时候,几个产婆都难住了,孙答应胎位不正,弄不好就是一尸两命的事…孙答应疼的打滚,肚子却一点动静也没有。说来也怪,就在产婆都觉得没希望的时候,孙答应忽然像是被灌了一股劲一样,一鼓作气,孩子就生了下来,母子平安。”

“那什么卡落族的人真有这么神?”

“那可不,当时皇上大臣都在,亲眼所见,他们说生,这边就生了,真是神了。”

“听说他们以女人为王,女王对生产肯定精通的,没准给人一赐福,就能怀上…”

这样的言论后宫比比皆是,连大臣家的后院也传开来了,在没有网络的时代,自有一种人肉网络,十分强大,卡落人就差点没成为送子观音了。

后宫佳丽们对卡落人送来的贡品自是十分好奇。

以往有小族来朝贡,得到的贡品,皇上都会分发下来,按着品级,得到多少。

可是这一次,据说那卡落人贡献的东西主要是吃的,皇上亲自命令御膳房做,也不知道谁有那口福能享用到。

这时候吃一口东西,不仅仅关系到祈福生子,那已经是以后的事情了,更重要的是直接关系到眼前的面子问题。

因为今天正好是十五,按规矩,皇上是去皇后那里的,皇上重规矩,这一天谁要是在半路上捎首弄姿想引皇上过去,都会吃瓜落,所以嫔妃们都很自觉。

关于卡落族的事情,皇后自然也是听说的了,虽然皇长子郁礼乃是皇后所出,占着嫡长,名分很正,可是郁礼出生那会天下乱着,自己也过度担忧夫君,导致孩子出生后一直身体不好,皇后很想再生一个孩子。

只是皇上定时过来打卡是没错,不过很久不教公粮了。

“皇后娘娘,容老奴说句逾越的话,皇上是您的夫君,服侍夫君本就是您的本分,可是如今您端着皇后的架子,对皇上也像对后宫那些嫔妃一般不假辞色,硬是把皇上给推远了,没有皇上哪来的皇后?”

见到自家娘娘表情松动,刘嬷嬷趁机进言,自家娘娘就是脑袋一根筋,太直,这样下去迟早要糟,主子遭殃,他们这些奴才也好不到哪里去。

皇后心里未尝不懂,只是做起事来总是不讨喜。

刘嬷嬷见皇后没有像平日那样反驳自己,高兴的让宫女来给皇后收拾,皇后相貌端庄大气,收拾一下很是好看。

皇上踩着点过来,就看到的是一个精心打扮过的皇后,比平日少了点威严,多了丝妩媚。

“美如今天不错。”皇上唤的皇后的闺名,皇后一下子别扭起来,心中又喜悦又难过,原来平日听着一声声皇后,居然是那般冰凉。

皇后不端架子,皇上自然也就随意一些,甚至还开了句玩笑:“卡落族人生活贫苦,他们上供的并不是多精贵的东西,劳烦美如跟我一块吃苦了。”

“当年不都过来了么。”皇后难得发挥正常,提了一句当年,而不是说了一堆规矩,皇上的表情更是温柔。

等到饭菜上桌,按照皇上吃苦的要求,果然上的也就是简单的四菜一汤。

看着倒是赏心悦目,一撮绿野菜,一碗白鱼汤,几片炸金黄馒头,一坨黑点心,一份润泽的猪腿煲。

皇上以往的口味都比较重,当初还亲自上战场,吃的都是大油大荤,厨房知道皇上的喜好,做的都是偏重口的,只是当初皇上天天锻炼,马上驰骋,运动量大,吃那些容易消化,如今整日只在龙椅上坐着,费脑不动荡,吃多油腻就不舒服,偏偏下面的人为了迎合皇上的喜好,并不敢轻易更改食谱,如今是皇上自己提出来要吃这些的,厨子们才放心的做了。

尝了一口野菜,一股酸涩的味道弥漫口腔,皇上眉头微皱,很快又舒展开来,这股子酸涩过后居然有种清甜开胃之感(野草吃出天山雪莲的味道…)。

皇后也跟着尝了一口野菜,简直是苦涩的想吐,皇后是真精贵,没有出门吃过苦,对这个味道完全接受无能,不过不忍心打破这样温馨的时候,硬着脖子吞进去了,立马改喝鱼汤,漱口。

接着皇上又尝了尝那炸的金黄的馒头,馒头切的很薄很薄,然而还是很硬很硬,好在皇上的牙口一直很好,用力的一嚼,终于还是嚼碎了,嘎嘣脆,跟咬碎石头一样,不过后味不错,这馒头嚼着嚼着居然嚼出了肉味(九牛二虎煨之…)。

皇后听那嘎嘣脆的响声,原本还想尝一块的,还是继续喝鱼汤吧…

皇上终于注意到了那道主菜,已经看不出野猪腿的模样了,全都是方块的小肉丁,做成浓稠浇汁的模样,看着就很下饭。皇上的食量还挺大的,就着一碗今年新下的碧粳米,把那猪腿汤汁往米上一浇,米饭的醇香加上鲍鱼海参的浓醇和猪腿的鲜美以及那条野猪腿的咸喂,让人有一种十分满足的感觉。

皇上忍不住吃了两大碗米饭。

原本吃完饭想喝点汤的,可是看皇后难得喜欢喝汤,其他都不太吃,皇上也就没有跟皇后抢,决定吃那份黑甜点,并且亲自给皇后也夹了一小坨。

皇上难得给皇后夹菜,喝了大半碗鱼汤的皇后,面色绯红,虽然看不明白这是什么点心,还是小口小口的吃下去了,不知道为何,前味很鲜美,但是后味有点臭,压都压不住,好想打嗝,怕出丑,皇后赶紧继续喝鱼汤…

而皇上已经吃饱了,看着那一块黑点心,有点吃不下,看了看身边的小高,开口道:“把这道菜和点心给芳贵妃送去。”

皇后本来喝鱼汤喝的好好的,一听,皇上连跟自己吃饭都不消停,还记着芳贵妃那贱人,顿时不爽了,不过想着嬷嬷千叮咛万嘱咐,忍着没有表现出来,却是低着头,把鱼汤一滴不剩的全喝了。

那边芳贵妃正躺在软榻上,由着宫女给她捶腿,懒洋洋的,不想用膳,每个初一十五都这样,宫女们都习惯了,这一天都要格外小心。

“二皇子今天练习射箭,得到先生夸奖了哩,说他已经超过了大皇子了,学的很快。”宫女明月一边给贵妃娘娘捶腿一边小心翼翼的道。

要是平日贵妃娘娘听到这话,一定会开心,今天却只是懒懒的道:“仪儿要是连那病秧子都比不过,就不要给我出来丢人了。”

另一边捶腿的宫女小时开口道:“今个儿我去孙答应那里送东西的时候,正好看到皇后板着脸,似乎又被皇上训斥了。”

“郑美如就是个木头,皇上也会捧着她,谁叫人家是皇后呢。”芳贵妃语气嘲讽,表情傲慢,却一点不减她那艳丽的容颜,让人觉得她本该如此。

“只是面上的好而已,谁不知道皇上只是去坐坐,什么都不做,娘娘,您瞧这,一会皇上保准派人来送吃的。”宫女小时一脸信誓旦旦的道。

明月在一边心中暗恨,让你拍马屁乱说,一会不来,看娘娘怎么收拾你。

结果这小时话音刚落,那边高公公就亲自过来了,送上了一份主菜和一份甜点。

“皇上惦记着娘娘的吃食,让老奴务必要亲自过来看看,这两道菜,皇上尝着极好,就让老奴给送来了。”高公公很会说话。

果然高公公一说完,芳贵妃就喜上眉梢,整张脸都容光焕发起来,给了高公公厚赏,也不赖软榻上了,起来吃饭。

“我就说皇上定然是忘不了娘娘的,要不是碍于规矩,皇上定然要亲自过来的。”小时笑吟吟的道。

“越发口没遮拦了,以后不准乱说,被人听到了拔了你口舌。”芳贵妃训斥了一句,却并不生气。

小时麻利的给娘娘布菜,一会有打探消息的宫女前来禀告,整个后宫就芳贵妃一人收到了赏赐,连刚刚产子的孙答应都没有这份殊荣。

芳贵妃心情雨过天晴,又想着关于卡落族人的传说,对着那一大碗的猪腿和一份点心进攻,她虽然生了二皇子郁仪,但是孩子不嫌多,子嗣越多地位越稳。

面上的汤汁都被皇上浇饭了,端给芳贵妃的都是结实的腿肉丁,芳贵妃舀一勺入口,味道还不错,挺鲜美的,可是她一直嚼一直嚼,总有那么一两块肉丁嚼不烂,越嚼越硬,跟木头渣滓一样,可是想着子嗣,她硬是梗着脖子吞了进去。

好不容易吃完野猪腿煲,可以吃剩下的点心了,点心倒是很软,入口即化,可是这会子点心已经凉了,热的时候香脆脆的,甜滋滋的,这会子凉冰冰的,这点心的后味就很重,一股莫名的臭味在口腔里回荡,可是这是圣上亲赐,芳贵妃还不好吐出来,硬是强忍恶心吞进去。

然后吃完,还打了个嗝,喷出一口臭气…

别人见芳贵妃吃的小心翼翼,还道这卡落族的贡品真是美味,连财大气粗的芳贵妃都仔细品尝。

而此刻皇后宫里,皇上不知道为何,跟皇后在榻上聊着聊着,皇后忽然就扑了过来…两人虽然老夫老妻了,可是从来没有见皇后如此热情,把皇上吓一跳,不过皇后都扑过来了,皇上也不会拒绝,也不容的他拒绝,因为他的衣服很快被扒光了。

向来英勇的皇上,居然在这样一个月圆之夜,被发狂的皇后给压了,还压了三回…夜里传来皇上凄楚的叫喊声。

第二天天亮要早朝的时候,皇上腿还在抖,愣是站不稳,皇后睡的呼呼的,怎么叫都叫不醒,皇上也只能推迟早朝,跟皇后继续睡。

只是皇上的头埋在了皇后的胸前,两只手抱着皇后的腰,两腿腿卷着,莫名的觉得躺在自家皇后的怀里很有安全感…

原本今天是要来领取赏赐的卡落人,被告知皇上取消了今□□会,卡熊他们→_→←_←,卡狗忍不住开口道:“你说皇上会不会想赖账啊?”

走在前头的礼仪官,腿一个踉跄,差点没摔倒…能不能不要把自己想的辣么重要,你们那一点点的赏赐,值得皇上把朝会推了吗?

偏偏为首卡熊还十分认真的思考了一会,点头道:“有可能,皮子上说了,汉人很狡猾的。”

礼仪官栽倒在地…两腿抽搐( ̄﹁ ̄)。

第四十四章

卡落族人压低的小声,也比普通人大声说话响,这句话很快传入了皇上的耳朵里,皇上也是哭笑不得,当然为毛推迟朝会的原因,皇上不好意思说。

他堂堂一个皇上被怀疑赖账,还赖他们那一点点赏赐,也真正是醉了。

皇帝大手一挥,给卡落族人的赏赐又加厚了一倍。

礼仪官在看到卡落人听到那些赏赐目瞪口呆的模样,实在是心情舒爽,总算在你们这群乡下人面前找回了场子。

不过不怪卡熊他们震惊,要知道,如今现有守在祖地的卡落族人,满打满算也就一百多人,皇上居然赐了两百多头牛羊,还有金银财宝,绫罗绸缎,两百多具耕地工具…他们记忆力差,但是基础算术还是会哒,这随便一分,每个人都能分到不少。

皇上不知道卡落族人统共就这么一点人了,毕竟是一个族,少说也有近万人吧,像突厥人,分布在星星点点的草原上,打起仗来的时候,人数不要太多。

所以对自己的这些赏赐,皇上觉得并不多。

但是看卡落人一个个惊喜的嘴巴张大大的,掰着手指头数,还不放心的一条一条的挨个仔仔细细的记在皮子上,那庄重,那热情,那兴奋,那手舞足蹈的模样,虽然一点都不合规矩,但是皇上还是感受到了莫大的喜悦。

倒是那小王妃还算是正常,小正方脸一如既往的严肃,也不怎么说话,一看就是很守“妇道”的人。

不过当皇上把盖有章子的文书给到小王妃手中的时候,小王妃正方脸上的八字胡终于翘起来了。

皇上心想:这小王妃跟自己后宫那些嫔妃很像,东西不看重,倒是看重这名分。

阿福心中当然高兴,千辛万苦进京,离开七姑小薇这么久,就是为了这份文书,有了文书,卡落族就是经过本朝正式认证的民族了,以后做什么都方便许多,恨不得现在马上就飞回庄子。

老郭看到文书也十分喜悦,总算是辛劳没有白费,皇上不仅承认了卡落族,还给予了卡落族极大的自主权,同意卡落族人治下列置州县,在军事上,卡落族人可以拥有自己的兵马,经济上,允许卡落族人与汉人互通有无。

只是在政治上隶属于朝廷、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卡落族的王自己管理。

并且皇上觉得野猪腿的味道不错,想着卡落族人以打猎为生,野猪腿应该不难得,体贴的让卡落族人把野猪腿作为固定贡品。

只是当时卡熊一听就着急了:“皇上,那野猪腿是准备了三年才有那种味道的。”

皇上又被淳朴的卡落人逗笑了,要是别人,说不定第二年就拿了一个只腌制一年的野猪腿拿来糊弄了,这卡落人不仅记性不好,脑袋更是一根筋,这种人用起来肿么就那么放心呢。

皇上心情好,大手一挥:允许卡落族三年朝贡一次。

听到皇上要把那野猪腿作为指定贡品,御膳房的新人小丁简直哭晕在恭桶上,手抖的爬不起来。

而老郭阿福已经在为离开京城做准备了。

出门出差,要买点东西回去给家人,朝贡结束,皇帝开心,礼部也开心,卡落族人就是亲密的友邦身份,老郭和阿福于是一块去逛街了——远远跟着一群卡落人。

两人居然齐刷刷的朝着卖女人胭脂水粉饰品店奔去→_→←_←目标意外的一致。

阿福先是直奔目标,选了一瓶擦面用的脂膏,小声的跟老郭说:“这家店的脂膏实诚,全都是用地道的材料做的,我亲自看了过程。”

老郭心领神会,也买了一瓶脂膏。

然后两人一块踱步到了隔壁的衣服店。

不过两人搭配有些怪异,一个方脸小个子武士?一个中年驼背书生?

因为隔壁的衣服店是以女装销售为主,还是成衣店,京城最时髦的成衣这里都有。

看到两人进来,小二也算见多识广,并不惊讶,阿福指了一条色彩艳丽浓烈的的胡服,有些害羞的跟小二说:“我要这条,尺寸挑最大的就行。”

“客官您好眼力,这条胡裙是本店颜色最漂亮的一条,你看看这翻领上的毛,滑的苍蝇上去都要摔跤,您买回去,您家娘子一定高兴。”

小二颠颠的去收拾衣服,很是能说会道,也不忘落了旁边的客人。

“这位先生,一看您就是读书人,您也买条带回去给娘子?”

老郭那点心思,阿福是能看出来的,不过读书人都最是害羞,心里心潮澎湃跟火一样了,嘴里还之乎者也慢吞吞的,买一盒脂膏大概就是老郭的极限啦,阿福心想。

阿福没管老郭,盯着那条漂亮的胡裙,想着七姑穿一定很漂亮,冬日,庄子上落叶满地,光秃秃的枝桠,野草枯黄,千里冰封,这时候七姑一身鲜艳胡裙,定然是夺人眼球,不对,回去只让七姑穿给自己看,不知道七姑愿不愿意,小阿福越想越心神荡漾。

这时候就听到老郭开口道:“小二,这种样式的袍子给我来一套。”

“客官,您真有眼光,如今京城最是流行这种男装袍子,小娘子们出行都选这个哩,客官您要什么尺码的?”

老郭一脸严肃的道:“身高四尺九八,肩宽一尺二,胸围两尺七,腰围一尺八六,臀围两尺七三,大腿围一尺五,小腿围九寸,大概就这么多。”

阿福:书生好可怕,书生都蔫坏蔫坏的,宁得罪小人,千万不可得罪小人书生,老郭你到底是怎么用眼睛量出这么准确的尺寸的,这该是在心里想多久啊…老郭是变态,鉴定完毕。

由于老郭提供了精确的尺寸,他要的衣服店里的师傅给现场修改了一下。

买完衣服,两人直奔京城的文具店,后面一串卡落人继续跟着,他们坚定的觉得王夫和祭师都太弱,生怕在京城有意外。

当然京城的不叫文具店,人家叫文房四宝店。

虽然老郭和阿福都觉得小薇在画画上并没有天赋,可是两人到了店里,齐刷刷的把目光放到了画画的区域,学习是很花钱的事情,学画画就更是烧钱。

大威朝流行工笔画,常用的画笔都有七八种,衣纹笔,叶筋笔,大小红毛,蟹爪,狼圭,紫圭等等。更别说还有染色笔、板刷,需要涂底色,或大面积渲染,需要用到熟宣熟绢还有墨块,染色也分为多种方式,染料十分昂贵,十分复杂。

看似简单的一幅画,仅仅是入门学习,成本就不低,阿福自然是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教育的,老郭家贫发奋读书,脑子都用来想办法升官了,虽然是读书人,字写的极好,但是画画这样的业余爱好,还是没有培养起来。

原本准备财大气粗一把,可是一看价钱,买这一套东西,够店门口徘徊的那些傻大个生活小半年了,阿福和老郭没发现两人居然不自觉的成为操心命了。

但是两人还是决定把私房都掏出来,原本老郭还想临走的时候去京城最好的酒楼买一壶酒的,现在还是算了,决定把钱掏出来买了一套画画用的基础文具。

最后又咬咬牙决定给莲哥儿买了个筝,莲哥儿是真正有天赋,对音律声音极其敏感,不能耽搁了。

跟现代家长一样,这年代培养孩子兴趣爱好,也实在是真贵的不要不要的。

可是想想孩子以后跟别人打交道,别人都有一两样特长,自家孩子没有,就是输在了起跑线上,两人还是果断决定掏钱了。

看到阿福和老郭的打扮,衣服店的小二还十分热情,来者是客,殷勤的招呼着,而在文具店里,小二却并不上前,只是由着他们自己看,偌大的店,就柜台上守着一个小二。

时不时忙忙碌碌的见有人下楼取东西,然后小跑着上楼,楼上也是不停奔跑的脚步声。

守在柜台上的小二,羡慕的看着同事们,但是今天轮到他守柜台,他只能在里面守着,看着两个乡巴佬进来东摸摸西看看,一副买不起的模样。

此刻楼上贵宾房里,的确是有贵宾,国公府家的李侍郎亲自陪着儿女出来购物。

李文馨平日不喜欢到嘈杂的街市上来,但是她又是个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的人,这几日她作画画一条鱼的时候,对鱼眼珠的配色总是不满意,下人呈上来无数染料,可是总是差一点点,所以索性自己出来看。

正好爹爹沐休,李文馨就央求着老爹一块出来。

李侍郎虽然是出了名的棒槌,但同时也是出了名的孝子,出了名的好丈夫,出了名的好父亲。

他在儿女面前从来不摆架子,十分随和,他知道女儿从小挑剔,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没有不耐烦,陪着她挑选了许久。

倒是李文滔原本是想出来玩的,结果姐姐挑一个颜料就挑的没完没了了,他都坐不住了,趁着大家不注意,他悄悄的往外溜。

李侍郎是放心女儿的,女儿做事比他还稳妥,对小儿子倒是有些担忧,于是跟着出来了。

这时候阿福和老郭已经准备掏钱了,李文滔溜达出来,看到了老郭,惊讶的道:“爹,你看,那人背上有口锅!”

李侍郎低头一看,那驼背旁边站着的不正是那卡落族的王妃么。

“他背上的不是锅,只是身体有病而已,滔儿休得大惊小怪,失礼于人。”

老郭和阿福都听到了李侍郎正义凛然的大声的声音…o(╯□╰)o…你才有病,你全家都有病。

李文滔也有些懵懂,他只是小声的问问,爹爹这么大声的说出来,似乎更…

偏偏李侍郎不觉得尴尬,大大方方的拉着儿子下楼跟阿福打招呼。

看到有人靠近王夫,门口的卡熊他们尽职的进来了。

“想不到居然在此遇上了王夫大人,不知这位先生是何人,刚刚小儿多有冒犯,还请先生谅解。”李侍郎没有朝堂上的高傲,一张脸十分诚恳,拉着儿子过来认错。

听到王夫大人这个称呼,阿福眉头抽了抽,只是伸手不打笑脸人,即使很讨厌眼前这家伙,阿福还是木着脸回答道:“这是我族祭师,童言无忌,无妨。”真正得罪人的是你好不好,你儿子说的辣么小声,也就我能听到,老郭压根没有注意到,倒是你大声咧咧,整个店的人都听到了。

老郭虽然没有见过李侍郎,不过他对京城官员却了然于胸,看阿福的表情就知道这位是谁,细看之下,眼前这位的眉眼依稀跟小薇还有点像。

“原来是祭师大人,文滔快过来认错。”李侍郎是很一根筋的人,拉着儿子就要低头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