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多活的这二十年,是胡粼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丹药进补和耗费修为换来的。

外面寒风呼啸,房内温暖如春。

李玫依偎在胡粼怀里,含笑问道:“胡粼,如果有来世的话,你要不要还遇到我?”

胡粼的眼睛里已经满是泪:“要!”我会一直等着你,一直等你出现,然后找到你,出现在你眼前。

李玫笑得变很甜蜜:“那你要答应我,你只爱我一个人,要宠着我,要爱我,什么都听我的,不许欺负我…”

“嗯。”胡粼看着她逐渐黯淡的双眸,声音颤抖,“我都答应你,我发誓,来世我再也不要像这一辈子一样骗你欺负你,我要宠你爱你什么都听你的…”

李玫觉得自己似乎要堕入无边的睡眠中去,她的最后一句话是——“呵,不知道表哥如今怎么样了…”

抱着李玫逐渐变冷的身体,胡粼的心瞬间冰冷,他只记得自己答应李玫,下一世要要宠她爱她什么都听她的,再也不要欺负她。

安乐垒的胡家药铺突然遭遇了一场大火。

大火过后,胡家宅子成了一片废墟。

第二年春天,废墟中长出了一棵小小的槐树。

小槐树缓慢地生长着,逐渐长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槐树。

四百多年过去了,时间风云变幻,安乐垒几经战火,逐渐变成了一边荒野,只有那棵老槐树依旧不屈不挠地生长着。

作者有话要说:公元172年,赵云出生;

公元175年,李玫出生;

公元190年,李玫十五岁,赵云十八岁,胡粼出现;

公元229年,二月,李玫病逝;

公元229年,四月,赵云病逝。

本部结束~

第四部《牡丹赋》发生在公元727年,唐明皇开元十四年

第五十一章表兄表妹

自从则天皇帝将都城从长安迁到东都洛阳,女皇最喜爱的花牡丹花就进入了洛阳城,因其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寓意吉祥富贵繁荣昌盛,很快便在洛阳红火起来,令诗人留下了“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的诗句,更有诗人写下“牡丹赋”,中有“灼灼百朵红,戋戋步束素”这样的名句,以证明大唐盛世牡丹花的不凡身价。

女皇已逝,牡丹犹在,且身价犹胜昔日,“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名种牡丹尤其身价不凡。洛阳城外运河畔到处都是花农的牡丹园,但是培育名种牡丹的最出名的便是洛阳有名的花农“牡丹李”。

“牡丹李”大名唤作李顺章,家中世代培育牡丹,到了李顺章这一代,他精于园艺,终于培养出千叶牡丹,一下子名动洛阳,发了大财,成了远近有名的富户。

李顺章财力通畅,却子嗣不旺。

他和妻子胡氏为了生下儿子,奋斗多年,却只得了一个女儿,小名唤作玫娘,大名唤作李玫。

李顺章醉心园艺,虽然膝下只有一女,倒也没有想过买婢纳妾绵延子嗣,反倒娇养女儿,想着将来招个优秀儿郎做上门女婿,倒也便宜。

只是李顺章同妻子胡氏想法虽好,可是女儿李玫却不大给力。

李玫自小贪吃。

她家里富裕,父母宠爱,从来不亏她的嘴,因此刚到十四岁,就已经圆脸粗腰大屁股,胖得没法见人了。

胡氏见女儿一年大似一年,却依旧只知道贪吃,又任性骄纵,不由担忧,连连叹气。

李顺章却道:“我家有的是银子,偌大的家财还不能给女儿找一个合心意的女婿?”

胡氏一想,这倒是真的,也就不再担心了,对女儿更加的宠溺,李玫也是更加的任性骄纵,体型更是一日肥似一日。

李玫因为体型肥硕财大气粗,在村子里同龄的几个女孩子里面也算得上是老大级别的人物。

只是她只长了身体却没有同时长脑容量,小时候她常被几个干妹妹哄着买吃食买帕子,长大后又常被这几个干妹妹哄着借首饰借衣服。

这几个干妹妹里面,最美丽最温柔的便是李玫家隔壁同是开牡丹园的白家长女白秀儿。

白秀儿生得面如桃花目若秋水,身材纤细玲珑,为人温柔和气,若不是李玫吃食衣服和首饰,她早就被众少女奉做老大了。

大唐民风开放,并不禁止少年男女的来往。三月三上巳日那天,洛阳的男男女女打扮得异常光鲜,聚到洛阳城外的洛水畔游玩。

李玫同白秀儿众女,打扮得花枝招展香飘十里来到了洛水边。

李玫眼神甚好,一眼就瞧到了水边柳树下那群少年中,有一个绿衣少年剑眉星目最是英俊,顿时芳心大动,偷偷瞄了好几回。

李玫在看,同行的那些女孩子自然也在看。

那群少年也看到了这群女孩子中的白秀儿,也是不时顾盼。

李玫外形虽然彪悍,可是庞大身躯里却藏着一个弱小如鼠的灵魂,,她虽然对那绿衣少年心生爱慕,却不敢轻举妄动。倒是白秀儿,对着那拨人甜甜一笑,那几个少年里就站出一个胆大之人,请她们一起蹴鞠。

两簇少年男女就此合在了一起,玩耍起来。

最后分手的时候,两伙人约好三月十五洛水再会。

这一行李玫唯一的收获便是得知那绿衣少年名唤李煦,居住在洛阳城中。

等待下次相会的这十二天里,情窦初开的李玫饱尝了那相思之苦。

三月十五那日,李玫打扮得粉妆玉琢,兴匆匆随着众女前去赴约。

那李煦这日换了一件紫色锦袍,更是显得面如敷粉唇似涂丹,非常的出众。

那李煦同白秀儿男俊女俏,很快亲热起来,两人眉来眼去,显见是情意已生。

李玫又是默默关注了一日,吃了一肚子的飞醋,憋了一肚子的难过。

回到家里,李玫便开始在家里大闹,踢翻了无数花盆,摔碎了无数杯盏,把跟她的小丫头魏紫给吓了一大跳,跑外面躲了起来——其实李玫生气时只用器具来出气,倒是从来不打骂丫鬟的,只是这魏紫小美人胆子太小,一下子就给吓着了。

李顺章胡氏夫妻俩忙安慰女儿。

待弄清楚事实真相之后,胡氏说大话道:“女儿,你看上谁了,就同爹娘讲,咱家有的是银子,不愁他家不上钩!”

李玫闻言,哭得更厉害了。

她已经十四岁了,当然知道李煦爱白秀儿的苗条秀美,不会喜欢自己的痴肥体胖。

正在这时候,躲出去的小丫头魏紫跑了进来,细声细气回道:“老爷夫人,外面来了一个人,说是夫人的外甥,姓胡!”

李顺章同胡氏虽然身为花农,地位不高,家仆也只有魏紫一个,但是为了彰显地位,胡氏特地叮嘱魏紫分别称呼他们家三口为“老爷”“夫人”和“小姐”。

李顺章和胡氏闻言,也顾不得抚慰女儿了,忙迎了出去。

原来胡氏娘家远在碎叶城,前段时间接到家书,说是她的娘家哥哥嫂嫂都因病去世了,侄子胡粼要来投奔,没想到这么快就来了。

李玫正在堂屋的炕上哭天抹泪,就听到母亲的声音:“玫娘,来见过你的表兄!”

李玫用衣袖擦了擦哭得红肿的眼睛,看向爹娘的方向,泪眼朦胧中,看到了一个十六七岁的俊美少年,乌发白袍,好看得紧,只是那眼睛是碧绿色的。

她早就听母亲说过,她的舅母是胡人,生了一双绿眼睛,没想到这位表兄也是绿眼睛。

胡粼看着眼前的李玫,不由得想笑。

他把自己禁锢在老槐的树冠里,等了将近五百年,没想到昔日苗条的李玫变成了如今模样。

胡粼含笑从头到脚打量李玫,先是她乱蓬蓬的双平鬟,然后是又白又圆的脸、双下巴、大胸脯、水桶腰、大屁股,最后是大喇喇伸在裙子外的穿着绣鞋的大胖脚。

胡粼满腔的思念化为爆笑的冲动,却感到亲切极了:这样的李玫,也是他的妻子,他的女人。

胡粼微微一笑,狭长的狐狸眼微微眯起:“玫娘?”

作者有话要说:再更新一次吧~

第五十二章带妹偷窥

李玫抽噎了一声,红肿的眼睛又汪起了一泡眼泪。她嘴一撇,又抽抽噎噎哭了起来,哭着哭着就打起了嗝,肩膀一抽一抽的。

胡粼不忍心看到她哭,走到了炕边,在李玫旁边坐了下来。他右手轻拍着李玫的背,左手拿出了一块丝帕,轻轻揩拭着李玫的眼泪鼻涕。

看着李玫凄惨的模样,胡粼的声音温柔极了:“玫娘,到底怎么了?跟哥哥说说!”

李玫慢慢止住了眼泪,只是还在不停地打着嗝。

胡粼缓缓道:“试着咽一口气下去。”

李玫仰着脸用力往下咽气,蹙眉挤眼的,表情十分的丰富。

胡粼吩咐跟他过来的小厮:“老槐,去给姑娘倒杯水!”

老槐答应了一声,转身出去了。

李顺章和胡氏看着胡粼安抚住了李玫,都很欢喜,这才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开始询问胡粼碎叶城老家的情况。

胡氏因为嫂嫂的绿眼睛,所以一见到胡粼的绿眼睛就认定他是自己的娘家侄子了,只是女儿闹腾着,没法子细细交谈,这下得了空,忙来嘘寒问暖。

胡粼垂下眼帘,淡淡道:“胡家人丁素来单薄,我爹娘一殁,胡粼孑然一身,只好来投奔姑父姑姑了!”

胡氏见他如此,想到他小小年纪就经历了这么多的波折,不由得心疼极了,走到胡粼身边,在他肩膀上拍了又拍:“胡粼,以后就安安生生在姑姑家住下吧,有玫娘的一口饭,姑姑就不会让你饿着!”

李顺章性子平和善良,听了妻子的话,忙道:“对,你就放心在家里住下吧!”

因为侄子到来,胡氏没有自己做饭,而是让李顺章从附近的酒楼里订了一个席面回来。

李顺章出门之后,胡氏带着魏紫和老槐上楼为胡粼安排房间去了。

李家宅子风水甚好,位于村中那条东西大道的北边,大门朝南,进了大门,绕过影壁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院子,院子里种着两棵桂花树。

李家的正房是一座二层楼房,上下都是一明两暗三间房,李顺章和妻子胡氏住在楼下,李玫住在二楼东边的卧室;院子东边是厨房、储藏室和柴房;院子西边也是三间房,一间是客房,一间是魏紫的房间,一间是堆放杂物用的。

正房后就是后院了。李家房后的后院面积甚广,是李顺章的牡丹花圃,除了花田之外,还有水井和暖房。

胡氏做事甚是麻利,很快就把胡粼安排在了二楼西边的卧室,和玫娘的卧室隔着堂屋两两相对——她的心思其实很简单,娘家弟弟不在了,自己有没有儿子,侄子就是自己的儿子,是玫娘的哥哥了,兄妹俩还用得着避讳么?

李玫还沉浸在伤心之中,坐在炕上隔一会儿抽噎一下,胡粼坐在一边,虽不说话,可是隔一会儿给她递上一方帕子,送上一杯清茶,完美地做好了后勤服务工作。

李顺章带着酒楼送席面的伙计赶了回来。

席面摆放好之后,原本极度伤心的李玫闻到了最喜欢的烧鸡的味道,慢慢的就不哭了,眼睛往席面那边瞟啊瞟。

李顺章和胡氏都知道女儿的性子,故意都不叫她,一个劲儿地招呼胡粼:“胡粼,过来吃吧!”

胡粼看了李玫一眼,微笑道:“玫娘快来吃吧!”

“嗯。”李玫用力点了点头,从炕上挪了下来,小跑跑到八仙桌边坐了下来。哭泣也是很耗费体力的,所以她饿极了。

李玫眼巴巴看着眼前丰盛的菜肴,若是往日她早就开始大快朵颐了,可是近日有陌生的表哥在场,她不愿意丢爹娘的人,只有苦苦忍着了。

胡粼轻笑一声,在李玫旁边坐了下来。

李玫吃得有点急有点快,忙不迭地往嘴里塞着食物。

胡粼吃得很少,他坐在李玫的左手边,正好方便给李玫夹菜。

李顺章和胡氏眉开眼笑在一边坐着看,心里感觉胡粼真的是天生的自家人,他第一次过来,就了解到玫娘的喜好,他夹的菜都是玫娘爱吃的呢!

胡粼一边给李玫夹菜,一边看着李玫。

对于李玫,虽然将近一千年了,可是他还是弄不清楚自己喜欢李玫什么。李玫苗条,他喜欢,觉得李玫瘦得可怜可疼;李玫肥胖,他也喜欢,觉得李玫肥得可爱可亲。

他知道自己并不是人家所说的什么“喜爱你纯洁无垢的灵魂”,因为他能确定,若是李玫想要杀人放火,他一定会为她达成心愿。

他只是喜欢她,没有理由。

晚餐过后,魏紫泡了茶端了上来,胡粼却道:“刚吃过饭,我陪玫娘出去散散步吧!”

李顺章胡氏连连点头:“去吧去吧!”

玫娘再这个样子吃了睡睡了吃,以后还有得胖呢。虽说大唐流行胖美人,可是人家那个胖其实是圆润好不好,咱家玫娘已经超越圆润概念好几倍了!

夜幕早已降临了,夜空悬挂着一轮圆月,月光如水泻下,照在村中的大道上。

胡粼和李玫一左一右慢慢走着。

胡粼看了李玫一眼,悄声问道:“玫娘,今日为什么哭呢?”

他的声音低沉悦耳,令人不由自主地心信服。

作为独生女,李玫一直想有一个哥哥,如今终于有了哥哥,她心中平静了许多,开口道:“我喜欢李煦,可是李煦喜欢白秀儿…”

胡粼看了看月光下悲哀的李玫,心脏抽痛了一下,这是心疼的滋味。

他伸手握住李玫的手:“有多喜欢?”

李玫的手肥肥软软,摸起来舒服极了。

李玫低头道:“我老是梦见他…”

胡粼握着李玫的手猛地一紧。

“梦见他和白秀儿成亲了,没有人要我,我一直在哭…”

胡粼柔声道:“别怕,有哥哥陪着你!”

天刚亮,外面雾蒙蒙的,胡粼还没有起床,正躺在床上闭着眼睛想着心事,穿戴整齐的李玫就冲了进来,一屁股坐在胡粼的床边,压得胡粼的床铺发出“吱——呀——”一声呻-吟。

胡粼睁开眼睛望着两眼发亮面颊白里透红的李玫:“怎么了?”

“表哥,你今天有没有空?”李玫兴奋地看着胡粼。

“你有什么打算?”胡粼躺在床上,长长的乌发堆积在枕上,含笑看着她,他肤色白皙如玉,脸型瘦削,眼睛狭长,眼尾上挑,深绿的眼睛很清澈…

李玫看呆了,忘记了自己想说什么,半晌才道:“表哥,你真好看!”

胡粼轻笑了一下,掀开被子起身下床。

李玫坐在床边,呆呆地看着他。

胡粼表哥的个子真高,身材真好,宽肩细腰长腿的,看上去很瘦,可从中衣衣袖里露出的手臂却有着明显的肌肉,乌黑的长发披散在背上,看起来如同天上的仙人,是谪仙么…

胡粼穿好了薄薄的仅在边缘绣着深绿藤蔓的白色春袍,这才转身再次问李玫:“你有什么打算?”

李玫这才想起来自己的计划,她起身挪到胡粼身边,仰着脸央求道:“表哥,你陪我进城吧!”

“好!”胡粼立即答应了。

“太好了!”李玫狂呼着冲了出去,很快就传来了她踩在木制楼梯上发出的沉重脚步声,伴随着木制楼梯有节奏的急促“吱呀吱呀”声。

胡粼侧耳听着,觉得这样发的李玫实在是可爱极了,走过哪里,就像战车一样碾过哪里。

胡粼注视着自己的床,觉得这张床实在是太单薄了,怕是经不起自己和李玫的折腾,得换张床了。

一家人聚在一起用早饭的时候,李玫好不容易咽下了满嘴的食物,对着李顺章道:“爹,洛阳城距离咱家太远了!”

李顺章知道自己女儿又要出幺蛾子了,却觉得女儿真聪明,还知道迂回曲折提要求了。

他含笑看着女儿:“不算远啊,从咱家步行走到城门,两刻钟不到就行了!”

李玫嘟着嘴,瞪着眼睛:“可是咱家距离洛阳城那些繁华热闹的地方太远了啊!”

李顺章觉得自己明白女儿的心意了:“玫娘,你想要什么?”

李玫理直气壮:“爹,买个马车吧!”

李顺章有点头大,还没来的说话,胡氏便把话题截了过去:“马车咱家倒是买的起,可若是买了马车,就得至少买两匹马,还得雇马夫,还得买草料,还得——”

“好了!”李玫打断母亲的唠叨,腾地一下站起来,踢倒自己的凳子,嚷嚷道,“别人家都有马车,就咱家没有马车!”

胡粼旁观良久,这时才插嘴道:“玫娘,咱家有马车啊?”

“真的?”李玫瞪大了眼睛,“在哪里?”

胡粼含笑道:“我带来的马车啊,就在后院的草棚里呢!”

李玫也不理他们了,径直跑向了后院。

李顺章和胡氏知道侄子有马车,还把那三匹骏马安排在了后院的草棚,只是知道男孩子最是爱马如痴,没好意思提出让李玫坐胡粼的马车,没想到胡粼主动提了出来,就有些不好意思。夫妻俩都有些讪讪,道:“胡粼,这怎么好意思…”

胡粼看着姑姑姑父,温声道:“姑姑,姑父,我们是一家人!”

李顺章夫妇连连点头:“一家人!一家人!”

老槐赶着双驾马车,李玫坐在车里,胡粼骑着马跟在一旁。

一进城门,李玫就交代赶车的老槐:“去西城财神庙!”

老槐熟练地赶着马车左拐右拐,终于赶到了西城财神庙。

李玫心里太激动了,没注意到为什么老槐第一次进洛阳城,却如此熟悉洛阳的道路。

当胡粼陪着李玫在茶肆里坐定,他这才明白了李玫的动机——茶肆对面是一排民居,其中一个在大门旁边挂着一个红漆牌子,上面用墨书写着“李宅”两个大字。

李玫兴奋极了,连胡粼给她要的点心都没去吃,悄声对胡粼说道:“表哥,你看那个宅子,那就是李煦的家。李煦家可是大唐的宗室,不像我们家,虽然也姓李,可是和皇室一点关系都扯不上。”

胡粼扬了扬眉毛,瞥了李玫一眼,端起茶杯摇晃着里面碧绿的茶液,并不插话。

李玫心痒难耐,继续八卦:“李煦的父亲在薪柴司任职,是薪柴司的书记呢!李煦的母亲出身卢氏,也是名门望族!他们一家都很高贵啊!我若是能嫁给他,咱们家也会身价倍增的!”

胡粼脸上带着笑,他已经知道了李煦家的底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