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风景从繁华到荒凉,甚至还出现了几块田畈地。顾铭夕惊讶地看着车窗外,公交车晃晃悠悠开了一个多小时才到总站,顾铭夕和庞倩下了车,触目所及,一片空旷。

天上的太阳明晃晃地烤着大地,顾铭夕的嘴唇都干得起了皮,他眯起眼睛看看四周,又侧着脸,下巴蹭了蹭肩头,抹掉了一些汗,回头看庞倩,说:“找人问个路吧,我也没来过。”

庞倩点点头,两个孩子在路上走了10分钟,才见到了一个建筑工人打扮的男人,顾铭夕上去问了路,庆幸没有走错。

他们沿着男人指示的方向找到了目的地,那是一片正在施工中的、极为开阔的厂房。而厂房边上,则有几幢施工完毕的高层建筑,浅米色的外墙,咖啡色的窗台,设计得极有质感,崭新的房子在阳光下清晰得就像广告上的效果图,那一扇扇玻璃闪着光,晃花了庞倩的眼睛。

顾铭夕和庞倩站在这几幢建筑的楼下,一起仰头看,看了一会儿后,庞倩突然嚎啕大哭起来。

顾铭夕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不停地劝着她,哄着她,问她怎么了,哪里不开心,庞倩就是不回答,只是大声地哭泣。

她足足哭了10分钟,才渐渐停下来,用手背抹掉眼泪,转头看顾铭夕,顾铭夕满身满脸的汗,神情担忧而焦急,见庞倩终于冷静下来,他松了一口气,说:“庞庞,你不要哭了,到底发生什么事了,你和我讲。”

“顾铭夕。”庞倩抽抽噎噎地看着他,眼睛肿得像两个桃子,“你爸爸有没有和你说过,金属材料公司搬了新厂房后,要改制了。”

“改制?”顾铭夕摇头,“我不知道啊。”

“我也没听我爸爸说过,他们瞒了我好久。”庞倩说着说着,又哭了起来,眼泪像断线珠子一般地落下来,“顾铭夕,我爸爸下岗了,前几个月就下岗了,他和妈妈怕影响我中考,一直都没和我说。现在我考完了,他们才告诉我。所以…”

在顾铭夕越来越沉郁的眼神里,她说:“所以,顾铭夕,咱们再也做不了邻居了。”

第一篇章【我又想起你】完

第29章父子对话

e市主城区的西北部被称为城西,是市政府新开发的工业园区,原本在市区里的大型工厂陆续都搬到了这里。工厂多了,人就多,人多了,配套的住宅区、医院、学校、公园、商场都得跟上。只是现在,这里依旧荒凉,还没有人气。

顾铭夕和庞倩站在空旷的大马路边等公交车,车站只有一块牌,连着挡挡太阳的棚子都没有。庞倩不停地回头向远处眺望,这里高楼不多,几条街外,金属材料公司那几幢二十多层高的住宅楼,就变得格外醒目。

庞倩望着阳光下那几幢浅米色的房子,那些房子真漂亮啊,还带电梯,顾铭夕说里面的每一套房面积都很大。他们之前站在那房子下面时,隔着栏杆看到小区里有个公园,公园里甚至还有一条溪,溪边有凉亭假山,种着许多的树。显然,金材公司造这些住宅楼花了不少的钱。

可是,这一切都已经和庞倩无关了。

庞倩很想不通,这个公司怎么会这么无情,它有钱将公司宿舍造得这么高档豪华,怎么就没钱留下她的爸爸呢?

从电视里、报纸上,庞倩明白了什么叫下岗。她的爸爸庞水生,18岁进工厂,工作了25年,原本以为会像其他的国企员工一样,做到60岁安稳退休,甚至于,他是电焊工的特殊工种,还可以在55岁提前退休。

可是现在呢,他43岁了,因为长年从事电焊工作还落下了一身的职业病。他没有学历,也没有其他的特长,丢了这一份铁饭碗,庞倩完全不知道爸爸以后该怎么办。

公交车摇摇晃晃地进了站,庞倩和顾铭夕上了车。她执意要坐在最后一排,顾铭夕只能默默地跟着她。

车子慢慢地向着市区开去,庞倩坐在窗边,看着窗外萧瑟的街景,忍不住替顾铭夕担起心来,问:“这里离市里好远,顾铭夕,你将来怎么上学?”

顾铭夕也是第一次来这里,他的方向感要比庞倩强许多,明白新房子所处的位置的确离e市一中很远,中间甚至还要经过一个城乡结合部似的城中村。

这样的距离,一定是不能骑自行车的,太危险了。顾铭夕想了想,说:“只能坐公交了。”

“你一个人坐公交车啊?”庞倩皱着眉头看他,“而且还得转车,早上公交车又特别挤,你行不行啊?”

“那你说怎么办?”顾铭夕凝视着她,问。

庞倩思索了一下,想不出任何办法。

顾铭夕问:“你爸爸工作的事,还有商量余地吗?他有没有找过我爸爸呀?”

“我不知道。”庞倩闷闷不乐,“我爸爸已经有两个多月没去上班了,我每天上学,也没发现。中考考完我待在家,我爸爸每天还装着样子去上班,我都不知道这么热的天,他都跑哪里去了。要不是我去问他拿新房子的事,他和妈妈还不打算告诉我呢。”

顾铭夕说:“这样说来,时间也没有很久,不知道你爸爸的手续有没有办,这样吧,等下回家我去问问我爸爸,看看还有没有挽回的办法。”

庞倩惊喜地看着他,说:“真的吗?你爸爸会帮忙吗?”

“我爸爸和你爸爸从小就是好朋友啊。”顾铭夕笃定地说,“我爸爸现在在厂里职务挺高的,这点儿忙他应该会帮。”

庞倩高兴极了,心里又升起了希望,连声说:“顾铭夕你真好,你真好!你真是太好了!”

晚上,顾铭夕站在顾国祥书房门口,抬脚小小地叩了两下门。

顾国祥说:“进来。”

顾铭夕肩头推开房门,走了进去,顾国祥坐在书桌前,桌上摆着一台台式电脑,这是他半年前找人组装的,花了一万多块钱。

顾国祥看都没看顾铭夕,手指头在键盘上敲个不停,顾铭夕走到他身边,看到屏幕上是一篇文章,密密麻麻的都是字。

他问:“爸爸,这些字都是你打的吗?”

顾国祥翻了一页手边的书,没有抬头:“对,都是我打的。”

“好厉害啊。”

顾铭夕由衷地赞叹着,顾国祥抬头看他,问:“找我有事?”

“嗯。”顾铭夕站在顾国祥身边,低眉顺眼,就像个听话的学生面对严苛的老师,他问,“爸爸,我会不会打扰你?”

“不会。”顾国祥摘下眼镜揉了揉眼睛,说,“我刚好也有点累了。”

顾铭夕笑了一下,说:“是这样的,爸爸,今天白天,庞倩和我说,庞叔叔下岗了。我看庞倩很伤心,所以想来问问你,庞叔叔的事还有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听到儿子的话,顾国祥惊讶极了,惊讶得眼镜拿在手上都忘了戴。惊讶了一会儿后,他笑了起来,问顾铭夕:“是庞水生叫你来说的,还是庞倩?”

顾铭夕一愣,摇头:“不是他们叫我来说的,是我自己想问的。”

顾国祥冷冷地看着他:“你是觉得,爸爸现在在厂里有点儿地位,把你庞叔叔留下来是举手之劳的事,对吗?”

“也不是…”顾铭夕发现父亲有些生气了,但他没打算就此放弃,继续说,“我只是觉得,庞叔叔很厉害的,他以前不是年年都是先进工作者么,我的自行车还是他帮我焊的呢,到现在都牢得很…”

“你到底想说什么?”顾国祥戴上了眼镜,起身去角落里拿来一把折叠椅,打开了放在面前,“铭夕,坐。”

顾铭夕有些忐忑地坐了下来,顾国祥拿过桌上的茶杯呷了一口茶,悠悠地说:“爸爸也很久没和你谈谈心了,一晃眼,你都长这么大了。”

他的手抚上了顾铭夕的肩,隔着布料,他轻轻地握了握他圆润的肩头,掌下有被截断的骨头,在皮肉底下茁壮地生长着,撑开了男孩子年轻的骨架,使他逐渐长大。

顾铭夕说:“爸爸,我是想说,庞叔叔的工作能力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为什么他会要下岗呢?你…”

他犹豫地看了顾国祥一眼,鼓足勇气说了下去:“你和庞叔叔是那么多年的好朋友,从小学到现在,庞倩也帮了我很多忙,庞叔叔碰到这样的事,如果可能,你能帮他一下吗?爸爸。”

顾国祥静静地听顾铭夕说着,偶尔喝一口茶,听完后,他轻轻地笑了起来,摇头说:“铭夕,你真的还是一个孩子。”

顾铭夕快满16岁了,个子已经窜到了176,当然不乐意父亲把他当孩子看。但这时他也反驳不了,只是抿着嘴唇乖乖地坐着,两只脚的脚趾互相抵一下,这是他的习惯性动作。

顾国祥说:“我知道庞倩对你来说很特殊,或许将来,你们也有发展些什么的可能。但是铭夕,你要知道,这个社会是非常残酷且现实的,有些东西不能光看表面。就拿隔壁的事来说,庞水生工作是没问题,但是你爱华阿姨呢?你爱华阿姨初中毕业,在做出纳,今年42,厂里给她配了电脑,让她学会用电脑做账,可是她怎么学也学不会。厂里改制,要让很多人工龄买断离厂,像你爱华阿姨这样的情况就是首当其冲。厂里完全可以雇一个大学毕业生来做出纳,会用电脑,懂英语,做事效率还高。我知道了这件事后找你庞叔叔好好地谈了谈,我们一致决定,由我从中调和,把你爱华阿姨留下,转到仓管岗位,再熬七八年也就退休了。为避外人的非议,就只有你庞叔叔走,但是你庞叔叔手里有技术,换个单位也能干,工资也许还比原来高。”

顾铭夕已经完全愣住了,顾国祥喝光了杯里的茶,笑道:“怎么?没想到?我就知道是倩倩找你来说的,两个毛孩子,什么都不懂。铭夕啊——”

他又一次拍拍儿子的肩,长长地叹了口气,“你还是太老实。其实,你应该多长点心眼,你说庞倩帮了你许多年?你怎么不想想,当初你的两条手臂是怎么丢的。你怎么不想想,这几年,如果没有你,庞倩的成绩会升得这么厉害?她能考上重高?”

顾国祥的语气里满是不屑,顾铭夕又一次被震在了当场,关于受伤时的事,家里已经多年不提,这一次顾国祥提到,顾铭夕才知道,当年远在法国的父亲,原来一直耿耿于怀。

“爸爸,那真的不是庞倩的责任。”顾铭夕看着顾国祥的眼睛,“她那时候才5岁,那完全就是一场意外。”

顾国祥疑惑地看着自己的儿子:“铭夕,爸爸一直很奇怪,你真的一点也不恨庞倩吗?”

“我干吗要恨她呀。”顾铭夕说得又轻又缓,“当时,朱慧强的飞盘飞到了变压器上,我们都不懂,肯定是要爬上去拿下来的。如果我不去拿,就是朱慧强去,或者是东东去,小剑去,甚至可能会叫庞倩去。不管谁去拿,都有出事的可能,我也就是没了两只手,算是运气好了,要换别人,或许命都没了。”

顾国祥对于顾铭夕的解释,简直是觉得匪夷所思:“你还觉得自己运气好?”

“爸爸,已经十年了。”顾铭夕看着顾国祥,说,“我现在是觉得,没有手,对生活的影响也不是特别大,你们用手做的事,我都能用脚做的。”

“那你有没有想过,以后念大学,找工作,找对象该怎么办?外面的社会有多残酷你知道吗?优胜劣汰,物竞天择,一切都是凭本事!现在大学生毕业都不包分配了,所有人找工作都要靠自己。就算爸爸能帮你安排一份工作,用人单位也不会是慈善机构,它发你工资,你就得为它创造价值,爸爸在职时也许说的话还有点分量,但爸爸退休了怎么办?也不过就十几年啦!”

顾国祥盯着儿子的眼睛,语重心长,“铭夕,你才16岁,就算你活70岁,你还有五十多年的路要走啊,五十多年,到时候爸爸妈妈都不在了,你怎么办?”

顾铭夕随口答道:“我住养老院去。”

“哈!”顾国祥难以置信,“你就这点儿出息?”

顾铭夕离开书房前,又看了一眼顾国祥的电脑,想到顾国祥说金爱华的事,问自己的父亲:“爸爸,你能不能教我用电脑啊?”

“你们学校不是有电脑课么。”顾国祥说,“我看过你课程表,初一到现在,每周都有一堂。”

顾铭夕咬着嘴唇,说了实话:“爸爸,其实…我从来没去上过电脑课,老师说我没有手,用不来电脑,所以我都是在教室里自修的。”

顾国祥默了好一阵子,问:“你连开机关机都不会?”

“嗯。”顾铭夕难为情地点头,“我从来没碰过电脑。”

“…”顾国祥点头,“我知道了,让爸爸想想,怎么样让你学电脑。”

********

顾铭夕没法子将顾国祥对他说的“事实真相”告诉庞倩,这太残酷了,庞水生的事已经让她想不明白了,要是再让她知道是因为金爱华的糟糕而导致父亲下岗,她该怎么面对自己的父母啊。

就像每对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小孩是出类拔萃的一样,每个小孩也都希望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强大的,优秀的,万能的,能给自己挡风遮雨的。

顾铭夕不想破坏庞水生和金爱华在庞倩心目中的形象,当庞倩问他时,他说:“对不起,庞庞,我爸爸真的没有办法。”

庞倩平时在顾铭夕面前时常撒野,但面对正事,她不是那种胡搅蛮缠的小女孩,不会因为这样的事而迁怒顾铭夕。她只是耸耸肩,说:“我就知道,这事儿已经没救了。”

八月初,顾国祥拿到了新房的钥匙,他借来一辆车,打算带妻儿去城西看房子。那一天是周日,正好是顾铭夕16岁的农历生日,他迟疑着问父亲,能不能叫上庞倩一起去。

顾国祥说:“只要倩倩愿意就行。”

顾铭夕立刻就去了隔壁,问庞倩要不要一起去看新房子。

庞倩一开始真的不想去,这多伤人啊,本来她也有份的,现在就只是去看看,她不得酸死啊!但是顾铭夕一直叫她一直叫她,庞倩烦死了,说:“你们家去看房,关我什么事啊!”

顾铭夕一怔,的确有些答不上来,好不容易找了条理由:“我想让你第一个看看我的房间!”

“你的房间有什么好看的!”

“唔…我们家有120方,大概有四个房间,我妈妈说,除了主卧,其他三个房间随我挑,你可以帮我一起挑啊。”

“炫耀!炫耀!”庞倩气坏了,向着顾铭夕丢了一个枕头,“顾铭夕你太讨厌了!”

两个小孩在房里吵,刚喝了点小酒的庞水生晃了进来,劝庞倩:“今天是铭夕生日,寿星公来约你,你还那么大架子,你每天待在家都快长虫了,赶紧和铭夕出去玩玩。”

庞倩口不择言:“你每天也待在家长虫啊!”

庞水生一愣,“啪”地拍了庞倩后脑勺一下:“没大没小,翅膀硬了你!快换衣服!铭夕等着呢!”

庞倩大叫:“爸爸!”

庞水生突然哼哼地怪笑一下,说:“女儿,听爸爸话,去看看铭夕的房间,说不准,那将来也是你的房间啊。”

顾铭夕:“…”

第30章七月初七

庞倩上车的时候还是不情不愿的,下车时就完全是另一副样子了。她好奇地跟着顾铭夕一家进了那个新小区,房子刚交付,有很多业主来验房,许多都是厂里的熟面孔,看到顾国祥还会客气地打个招呼。

顾铭夕的新家在16楼,顾国祥拿钥匙打开房门时,因为屋子里的窗都没关,呼啦啦的风一下子就灌了出来。庞倩瞪大眼睛看这间120平的房子,虽然现在只是灰色的毛坯房,但她还是能感受到,这房子真是很大。

顾国祥和李涵开始仔细地验房,顾铭夕和庞倩才不在意细节,他们只是兴奋地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跑来跑去。

主卧带着一个大大的露台,客厅里也有一个阳台,除此之外还有三个房间,其中一个小一些,另两个面积相仿,一个朝南,一个朝北。

庞倩站在那间朝南的卧室里,对顾铭夕说:“当然是选这间做你的房间啦,你看,多亮堂啊!”她趴在窗边朝楼下看,头发被16楼的强风吹得乱七八糟,又说,“还能看到楼下的公园呢,另外那间就只能看大马路,哎顾铭夕,听我的没错,就选这间了!”

顾铭夕一直笑眯眯地看着她,他站在庞倩身边,抬头打量着这个陌生的房间,眼睛熠熠生光。庞倩跑到房间正中,原地转了个圈,指手画脚地说:“这里摆你的床,这里是床头柜,这里是衣柜,然后这里是书架。写字台就摆在窗边啦,做作业的时候还能看看外面的风景呢!”

说完以后,她又羡慕了:“好大的房间啊,比我爸爸妈妈现在的房间都大呢,而且还在16楼!”

庞倩真的是一个很容易快乐的女孩子,父母工作上的那些糟心事,她已经不介意了。看着顾铭夕要搬新家,住大房子,虽然她很舍不得,可心里还是为他高兴的。

没想到,顾国祥和李涵看了一圈回来后,把顾铭夕带到了朝北的那间卧室,顾国祥揽着顾铭夕的肩,说:“铭夕,这里以后就是你的房间了。”

庞倩刚想插嘴,顾铭夕就用眼神制止了她,他点头说:“好啊。”

庞倩把话咽进了肚子里,心里很有些为顾铭夕郁气,他的爸爸妈妈都没有问过他的意见,就已经替他做了决定了,这算什么嘛!

看完房子下楼时,庞倩问李涵:“阿姨,你们房间边上那间房,以后是叔叔的书房吗?”

“不是。”李涵回答,“书房是那间朝西的小房间。”

“那那间朝南的房间是做什么用的呀?”

李涵笑笑,说:“那是备着的。”

庞倩更不懂了,为什么他们宁可备着一间房,也不让顾铭夕住。

回市里的路上,顾铭夕对庞倩说:“庞庞,今天我生日,晚上和爷爷奶奶他们在外面吃饭,你一起来吧。”

“啊?”庞倩有些惊讶,再看看前座顾国祥和李涵的后脑勺,他俩都没表态,庞倩说,“还是算了吧,你们家里人吃饭,我不去了。”

顾铭夕说:“就是我爷爷奶奶和姑姑一家,你都见过的。”

庞倩犹豫不决,李涵回过头来说:“倩倩一起来吧,机会难得,明年这时候我们就不住金材大院了,你和铭夕很难再一起过生日啦。”

庞倩又有些伤感了,顾铭夕眼睛亮亮地看着她,左脚碰碰她的小腿:“一起来吧,好吗?”

庞倩终于点头:“嗯。”

顾国祥在市中心的一个酒楼定了一间包厢,傍晚时分,顾铭夕的爷爷奶奶和小姑一家都到了。顾国祥的妹妹叫顾国英,她的儿子董源比顾铭夕小1岁,这一年也是初三毕业。

董源学习向来不好,中考时报了一间普高,没考上,他又不肯去职高,顾国英还是托顾国祥帮的忙,为董源联系上了郊区的一所高中,交了赞助费准备入学。

庞倩见过董源,小时候,他们三个还一起玩过几次。在庞倩的印象里,董源和顾铭夕并不亲近,两人甚至有些不对盘。董源是一个被惯坏了的小孩,很有些自以为是,但是他的那种自以为是和谢益的特立独行完全不一样,庞倩甚至觉得他有点傻。

再一次见到董源,庞倩吓了一跳,他现在居然胖了那么多!那肚子,那手臂,那大腿!整个身子都快要抵上两个顾铭夕了。

所有的人到齐后,顾国祥喊服务员点菜,他客气地把菜单递给父母,顾家二老说是眼花,转手就把菜单递给了顾国英,董源毫不客气地抢过菜单,说:“让我看看!”

然后,他就开始点菜,看着菜单上的图片,也不管冷菜、热菜、荤素汤的搭配,爱吃什么就点什么,光是猪肉大菜就点了五个:蜜汁小排,酱香蹄髈,广式叉烧、蛋黄子排和梅菜扣大肉。

顾国英说:“行了行了,拿给外公外婆看看。”

董源不乐意:“我还没看完呢。”

顾家二老笑眯眯:“没事没事,让源源点好了。男孩子现在长身体,是该多吃点肉。”

庞倩瞠目结舌,她刚好坐在董源边上,小声地建议道:“点个尖椒牛柳吧。”

董源大声说:“尖椒牛柳有什么好吃的,你爱吃辣?那我点个辣子鸡好了。”

庞倩:“…”

顾铭夕的脚在桌子底下轻轻地碰碰她,她回头看他,顾铭夕很轻微地摇了摇头,还对着她笑了一下。

董源翻了很久的菜单才意犹未尽地递还给了顾国祥,顾国祥不动声色地又加了几个蔬菜和一条鱼,让服务员上菜。

菜陆续上来后,庞倩见识到了董源的胃口。蛋黄子排,他三口两口就吃掉一块,连着就吃了三块。酱香蹄髈,他说好吃,顾爷爷就让他从玻璃转盘上端下来,让他一个人吃。基围虾上桌时,董源夹了几个嫌太麻烦,干脆端起盘子刷拉拉拨了半盘到自己碗里,那风卷残云的架势,把边上的庞倩都看傻了。

只有顾铭夕吃得很少。

酒店桌子高,他本来就吃得不方便,又因为人多,李涵出于礼貌,干脆另外搬来一张椅子放在顾铭夕的面前,帮他夹一点菜到小碗里,放在椅子上给他吃。

这样一来,顾铭夕就变成了背对着庞倩。庞倩偶尔扭头看他,心里替他觉得委屈。他是寿星,这是他的16岁生日宴,可是他却没有上桌,只是一直低着头、伏着身体,用脚夹着椅子上的那一点点菜吃。

整顿饭,几乎都是顾国英一家在讲话。说到马上要开学了,董源还有这些那些没有买,顾爷爷听了以后,就对顾国祥说:“反正铭夕也要上高中了,你们也要给他准备新书包新文具,干脆帮源源一起买一套吧。”

李涵低着头没吭声,顾国祥点头:“我知道了,我会叫阿涵去买的。”

董源叫起来:“舅舅,我还想买台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