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在茶楼里坐了两个小时,聊得十分愉快,临走的时候,姜琪告诉顾铭夕,《我的螃蟹小姐》电影剧本已经改完,投资也已到位,正在让演员试镜,准备节后开拍。

“哇!”庞倩兴致勃勃地问,“谁来演我?”

“还不知道啊,目前试镜的都是有些名气的小花旦。”姜琪看一眼顾铭夕,说,“本来,影视公司是希望请原作者一起改编剧本的,但是小顾推辞了。要不然开拍后,你俩还能一起去探班。”

与姜琪告别后,庞倩载着顾铭夕回家,路上,她问:“你为什么不同意去改编剧本?”

“我没有这方面经验,又忙着考试,而且,当这个故事的影视改编权变成人民币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这个故事已经和我们没有关系了。”他很认真地回答她,“我们的故事就只是我画的那本书,拍出来的,是另一个故事了。到时候不管他们拍得如何,我都不会发表意见。”

庞倩突然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在电影里,我和你,都是叫的什么名字?”

“我也不知道。”顾铭夕笑道,“以后上映了,咱们就知道了。”

车子到了盛世北城,庞倩和顾铭夕一起搭电梯上楼,到了22楼,她拿出钥匙打开家门,又开了客厅灯。

暖暖的黄色灯光在客厅里亮起,庞倩脱了鞋,见顾铭夕要双脚互蹬脱鞋,立刻阻止了他。她把他按在换鞋凳上,蹲在他面前帮他脱下了脚上的皮鞋:“一双鞋子2000多块呢,你那样子脱法很容易磨破皮的。”

他小声嘟囔:“真小气。”

她想到他告诉她,晚餐是他结的账,瞪他:“就你最大方!”

两个人换上拖鞋,是一对毛茸茸的悠嘻猴情侣鞋,庞倩打开了热空调,帮顾铭夕脱下了大衣、外裤,打发他去洗澡。

顾铭夕洗完澡换上了珊瑚绒睡衣,走出卫生间时,便听到厨房里传来吸油烟机的轰轰声。他走过去,便看到厨房里灯光明亮,庞倩穿着围裙在煮面条。

面条在锅里沸腾着,边上的两个面碗里搁着煎蛋,一个碗里有一个蛋,另一个碗里却有两个。

庞倩切了一点小青菜,哗啦啦倒进了锅里,煮了一会儿后,她关了火,回头时才看到倚在门框上的顾铭夕。

她笑起来:“晚饭时我几乎没吃什么,都快饿扁了,我想,你应该也饿了。”

他点头:“的确有点饿。”

“尝尝我的手艺!”她拿着汤勺,像挥舞魔法棒似的在空气里划出一道弧线,“要是太淡就加盐,要是太咸就加水,反正不许说不好吃!”

他当然不会说不好吃,不仅吃光了面条、青菜和两个煎蛋,还把面汤都喝得干干净净。

庞倩收拾了厨房,洗完澡回到主卧时,顾铭夕已经躺在床上看电视了。

她爬上床,顾铭夕自动挪开,说:“被窝暖好了。”

“真乖。”她抱着他,音色轻柔而诱惑,“顾铭夕,我有时候会怀疑,我们是不是已经结过婚了。”

“唔?”他不解。

“我们这样子,和夫妻有什么两样。”庞倩撅起嘴,“你是不是给我催过眠,其实,我们已经登记了?”

“没有。”他压着下巴看她,“我们随时都可以去登记的,是你一直说,要等考试结束。”

她撇撇嘴,小声嘀咕:“真没诚意。”

“嗯?你说什么?”

“没说什么。”她突然跨坐在他身上,解起了他的睡衣衣扣,“我是说,咱们做功课吧。”

他惊讶地张了张嘴,还什么都没说,她已经俯下//身来,深深地吻住了他的唇。

春节过去,在庞倩这个半吊子“经纪人”的参谋下,顾铭夕又签掉了一本书的全版权,他把那张八十万的银行卡交给庞倩,说是迟到了的情人节礼物,让她这个专业人士去理财。

她居然还不满意:“为什么这一次的价格反而跌了?是因为你不受欢迎了吗?”

顾铭夕笑:“不是,是因为这本新书没有《螃蟹小姐》那么红。”

“噢!”她羞涩地捧着自己的脸,“我就知道,果然是因为我太可爱的缘故!”

狗腿军师给顾铭夕出主意:“其实,你可以画《螃蟹小姐》的续集,叫做《我的螃蟹太太》,然后再是《我的螃蟹儿子》,《我的螃蟹孙子》…这样我们就有赚不完的钱啦!”

顾铭夕:“…”

三月初,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公布了考研初试分数线,庞倩顺利地上了线,得到了三月底去上海的复试机会。

邹立文给庞倩打电话,叫她周末安排一天,他带她去一趟上海。

“我给你介绍导师。”他说,“复试有面试,提前和导师沟通很重要。”

庞倩简直感动得要哭了,到了出发那一天,邹立文的车停在楼下,通过后视镜,他看到庞倩和一个年轻男人一起走来。

那个男人个子挺高,与那张青涩的大头贴相比,他看起来成熟了许多,邹立文的视线掠过了他双肩下的空衣袖,降下了车窗。

庞倩已经在他车外弯下腰,说:“领导,今天我带家属,没问题吧?”

邹立文无奈地摇头:“我能把你男朋友赶回楼上去么?”

“不能。”庞倩笑嘻嘻地拉开后车门,和顾铭夕并排坐下,说,“领导,给你们俩介绍一下,顾铭夕,我男朋友,邹立文,我的领导。”

“前领导。”邹立文启动了车子,补充道。

“不不不,以后还会是领导。”庞倩的嘴巴像抹了蜜,“领导,我可不想毕业就失业,以后还得您多关照呢。”

顾铭夕被她逗得笑起来,说:“邹先生,你好。”

“你好。”

邹立文觉得自己就像是专职司机,一路上,只听到后排的庞倩叽叽喳喳说个不停。顾铭夕偶尔会说两句,邹立文却是专心开车,一语不发。开了半小时,庞倩突然说:“哎呀,带了早饭都忘了吃了。”她拿出塑料袋,问邹立文,“领导,吃煎饼吗?我男朋友做的,可好吃了。”

邹立文:“不用,我吃过了。”

庞倩也不和他客气,取出煎饼就啃了起来,还喂顾铭夕吃了两个。

车厢里一股韭菜煎饼的味道,邹立文取下太阳镜戴上,对着庞倩,他向来没辙。

车子到了上海,邹立文直奔母校复旦大学位于邯郸路的本部,他联系了导师,带着庞倩去了导师的办公室,顾铭夕就一个人在楼下等他们。等了一会儿后,他开始对着这校园好奇,独自一人慢悠悠地逛了起来。

他走在日月东路上,经过了一幢幢教学楼,路边树木茂盛,有年轻的学生三三两两地经过他身边。有人注意到了他的特殊,却并没有表现惊讶,而是对着他微微地笑了起来。顾铭夕也对着他们微笑,他继续往前走,便看到了复旦的地标性建筑——142米高的光华楼。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日月的光辉,天天都照耀在这大地。

顾铭夕站在光华楼前,仰面看它,这是一幢年轻的建筑,但是在它面前,顾铭夕只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他突然很羡慕庞倩还有机会进这高等学府学习,成为这学校里的一份子。他想起很多很多年前,他和庞倩并肩坐在小公园的长椅上,她告诉他,她想考上海的大学,顾铭夕笑着问她,有想念的学校吗?

她眼睛都亮了起来,说:“有啊!复旦啊!”

那时候的他们,多么年轻。

庞倩和邹立文从导师办公室出来时,给顾铭夕打电话,他说他在校训墙那里。

两个人过去找他,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庞倩感受着这学校陌生的校园风光和人文气息,心情也激动起来。

邹立文的表情却一直淡淡的,他双手插在西裤裤兜里,有一句没一句地提醒庞倩复试时要注意的事。路过篮球场,他突然停了下来,往球场上看了一会儿,才和庞倩一起往前走。

庞倩歪着头看看他,八卦地问:“领导,你是不是想到你念书时的女朋友了?”

邹立文瞥她一眼:“你好像一直都很关心我的情感问题。”

“冤枉啊!”庞倩很无辜,“嘉来那么多女同事都知道我是你的得意弟子,都来找我打听呢。”

邹立文笑了一下。

庞倩大着胆子问:“领导,您都36了,怎么还不找女朋友呀。”

“多事。”邹立文说,“你知道么,俞佳磊下个月要结婚了。”

庞倩瞪大眼:“真哒?你帮我对他说声恭喜,喜酒我就不去吃了。”

“我不一定去喝喜酒。”

“啊?为什么?俞佳磊说你和他可是十几年的好兄弟。”

“…”他沉吟了一下,说,“我只是不想碰到我的前女友。”

庞倩黑线了。

快要走到校训墙时,庞倩远远地就看到了那个特别的身影,她的眼睛里立刻就亮起了光,连着神情都柔和了下来。

邹立文在边上看着她,快速又低声地说:“庞倩,还记得你第一次给我看你和你男朋友合影时的事么,当时我就觉得,你最终会和他在一起。”

庞倩扭头,惊讶地看着他,邹立文从未笑得像此时这般温暖:“我前女友和我也是青梅竹马,但是我们,没有你们这么幸运。”

庞倩走到顾铭夕身边,他依旧在看那一堵墙。

墙上是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庞倩抱住了顾铭夕,问:“这是什么意思?”

他想了想,说:“大概就是说,人要广博地学习,有一个坚定的志向。要多问问题,又不能不切实际地空想,而是要从自身情况去考虑。”

她皱起眉:“好像很深奥的样子。”

“并不深奥。”顾铭夕笑道,“庞庞,我预祝你复试成功,当你成为这所学校的一份子,你所有的经历,就正好诠释了这校训的意义。”

三月底,庞倩顺利地通过了复试,心里悬了一年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等待录取通知书的时间,她并没有放松,每天就是陪着顾铭夕进行文化课的补习。

戴老师为顾铭夕联系了一所高复学校,庞倩毅然决然地全天陪读,庞水生接到了女儿的指令,找木匠再做一张特殊的课桌,搬去高复学校的教室,庞倩和顾铭夕又一次光荣地成为了“高考生”。

最后的几个月,顾铭夕就是大量大量地做题。这一次不需要他考600多分,事实上大概400多分就能够线,但是他觉得自己身体残疾,分数考得高一点也许会更保险,所以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超过500分。

庞倩陪着他上课,陪着他做题,陪着他考试,陪着他吃饭、喝水、上厕所。高复班的学生彼此间少有交流,庞倩和顾铭夕就坐在教室最后,一点儿也不去打扰别人。

天气渐渐热起来,他们所在的角落吹不到电扇,庞倩就拿一把扇子,从早到晚地给顾铭夕扇风。

课间休息时,她会强迫顾铭夕停下来,把他的腿架在自己腿上,为他按摩,或者站在他身后,帮他捏肩。

她还会用保温瓶把点心带到学校,绿豆汤、银耳羹、八宝粥…教室角落里偶尔传来的香气简直叫其他饥肠辘辘啃饼干的学生崩溃。

高复学校有晚自习,顾铭夕有时候很心疼庞倩一整天都陪他在学校里,想劝她回去休息,但是庞倩不答应,说:“我还嫌时间不够长呢,你知道我有多怀念这样和你一起坐在教室里的时光么。顾铭夕,还有一个多月,我一定要陪你一起努力!”

他们是这所高复学校里最特别的学生,一对大龄情侣,男人残疾,女人陪读,他们每天一起肩并肩地来到学校,全天形影不离,晚上9点半,又一起疲惫地离开学校,开车回家。

几个月里,顾铭夕被海洋一般的习题淹没,被早已生疏的英语、数学、理化折磨得够呛,对他来说,最好的安慰便是晚上能与庞倩一起“做功课”。

可是有时候,等他洗完澡,兴冲冲地回到主卧,会发现庞倩已经累得睡着了。

她像只小猫似的蜷缩在床上,顾铭夕在她身边坐下,低头凝视着她的脸庞。

在这样静谧的时刻,他的心不再躁动不安,而是变得越来越柔软,越来越温暖。他抬头环视房间,浅米黄色的墙漆,红棕色的地板,白色的家具,柔和的台灯灯光…电视机还开着,里面在放2012年欧洲杯前瞻节目,电视柜上摆着几个相框,里面都是他和庞倩的合影,边上还有一些薯片、蜜饯,都是庞倩看电视时爱吃的东西。

梳妆台上堆满了庞倩的化妆品和护肤品,仿佛在宣告一个女主人的存在。

房间有飘窗,飘窗窗台上铺着一块白色的羊毛垫,上面搁着几个大花抱枕,冬天里阳光暖和时,庞倩时常和顾铭夕坐在窗台上晒太阳,一起听歌,一起看书,一起喝一杯香喷喷的咖啡。

一次又一次地从心里感到喜悦,这是他与她的家。

他悄无声息地上了床,脚趾夹着遥控器关了电视机,关台灯前,他亲吻了庞倩的脸颊,说:“庞庞,晚安。”

6月,顾铭夕人生中的第二次高考来临,他并不紧张,早上起来时,庞倩为他穿上了一件白色衬衫,底下是宽松的米色中裤。

她说:“穿浅色,会凉快一些。”

她送他去考场,不出预料地受了一些围观,还被蹲守在考场门口的记者发现,想要采访。庞倩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只是护着顾铭夕到了门口,他验了准考证准备进去前,庞倩突然叫住了他。

她从口袋里掏出一条红绳,绳子上有一个银色小坠子,顾铭夕仔细一看,居然是个“100分”的抽象图。

他嘴角抽搐,看着庞倩一脸严肃地把红绳挂到他脖子上,又塞进了衬衫里,她拍拍他的胸,说:“据说这是考试神器,会保佑你金榜题名。”

顾铭夕:“…”

庞倩对着他挥一挥拳头:“顾铭夕,加油加油!”

阳光下,他的额头汗珠闪烁,面上却绽开了灿烂的笑。他忍不住吻了她,说:“我答应你,今年九月,上海见。”

连着两天的高考在高温下进行,庞倩体会了一把陪考家长的心情,她一直大汗淋漓地等在校门口,等着她的顾铭夕走出来。

最后一门考试的结束铃声响起,庞倩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她站在那里,没多久,就见顾铭夕背着双肩包向她走来,他走得快,衬衫的短袖在身边飘荡着,走着走着,他渐渐地就笑了起来,眼睛弯弯的,眼神又清又亮,笑容灿烂得可以熔化庞倩的心。

她再也忍不住,向着他飞奔而去,张开双臂,投进了他温暖的胸膛。

大半个月后,分数线和成绩公布,顾铭夕以超过艺术类第一批投档线130多分的文化课成绩,毫无悬念地过了线。

第107章心似海洋

艺术类第一批次的录取通知书在7月中上旬陆续发出,庞倩和顾铭夕天天待在家里,终于等来了邮局的工作人员。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晚上,庞倩和顾铭夕叫上庞水生、金爱华去饭店里大吃一顿以作庆祝。吃到一半,庞水生说:“倩倩,铭夕,你俩都收到录取通知书了,9月份就要去上海报到,是不是就趁着这个暑假,把证给扯了。至于婚礼,国庆能办,明年春节也能办,这个就随你们意见了。”

顾铭夕看了庞倩一眼,嘴角悄悄地翘了起来,庞倩以前经常开玩笑说要去登记结婚,每一次又自我否定说要等考完以后,这时他们的学业都已安排到位,他想,庞倩应该会同意了。

没想到,庞倩一边啃着鸡爪,一边漫不经心地说:“反正要上学,又不急着生孩子,登记的事再说吧。”

顾铭夕一愣,庞水生也呆了一下,他其实是想让两个年轻人登记以后,把顾铭夕的名字加到房产证上去,着实没想到庞倩会这么给挡回来。

庞水生有点尴尬,毕竟他是岳父,只能对顾铭夕说:“的确,念书不能生孩子,是不急,你们自己商量,我们也不催你们。”

金爱华问庞倩:“念研究生不能生孩子的么?你都27了,毕业都30了呀。”

“不能。”庞倩撒谎,“妈妈,挺着个大肚子上学像话么!”

金爱华想想也是,不吭声了。

晚上回到家,等到庞倩洗完澡爬上床,顾铭夕决定和她沟通一下。

他笑着说:“庞庞,下个月咱俩生日一起过吧。”

“唔?”庞倩摸过手机打开日历,“差了10天呢,干吗要一起过?”

“就在你生日那天一起过好了。”他也凑过去看她手机上的日历,“13号是礼拜一,又是农历6月26,挺顺的,我们去登记吧。”

“…”庞倩不动声色地把日历刷刷刷地往后翻,一直翻到了2013年的8月,把屏幕往顾铭夕面前一送,“看到没,明年8月13号,我的生日,还是七夕。”

顾铭夕呆呆地看着她。

庞倩笑得眼睛弯弯:“多难得呀!上一回咱俩生日撞一起还是我9岁的时候呢!顾铭夕,不如我们明年8月13号去登记吧!”

顾铭夕嘴角挂下来了:“是你说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就登记结婚的。”

庞倩眼睛滴溜溜一转,说:“啊…我说过吗?”

“说过。”他很认真。

庞倩嘴巴撅起来了,她跪在床上,突然双手扯住了顾铭夕的脸,把他的两边巴掌肉都拎了起来,顾铭夕躲不掉,只能瞪大眼睛看她,庞倩拧着他的脸,恶狠狠地说:“顾铭夕,你怎么那么笨啊!”

这个话题就这么不了了之。

顾铭夕从高考结束以后就开始筹备他的新书,在动笔以前,他需要和姜琪讨论出完整的故事大纲,还需要查询许多资料。

E市的夏天炎热干燥,庞倩也懒得出去旅游,两个人辛苦了大半年,这时候只想好好休息两个月。庞倩每天陪着顾铭夕待在家里,吹着空调,他工作,她上网、看连续剧、玩游戏。早上两个人一起出去买菜,晚饭后又一起出去散步,下午他画草稿,庞倩则舒服地睡个午觉,一天又一天,也不觉得日子无聊。

七月底的一天,蒋之雅给庞倩打电话,说有个台湾女歌手来开演唱会,省台是合作单位,她手上有多余的票,问庞倩和顾铭夕要不要去看。

庞倩问了下顾铭夕,两个人闲着也是闲着,说了谢谢就去把票拿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