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微这一晚吃惊的次数已经太多,到了此时反而镇定下来。不着痕迹睇程瑶一眼,见她神色微怔,但桌下那只被太子勾住的脚,却没有躲。

看了一眼毫无所觉的程雅,程微暗暗咬牙。

这可真是恬不知耻,欺人太甚!

程微随身携带的东西不多。荷包里银针尚有一根,这是专为了刺破手指取得鲜血准备的,因为进宫后不曾以鲜血为引画符,目前还是崭新的。

画符之人,左手早已能和右手一样灵活使用,阿慧为了顺利施展引魂术,还专门制了能令浑身各处柔软灵活的符水饮下,程微现在就连脚趾都比常人灵活许多。

她当机立断悄悄踢掉鞋子,以左手从荷包里迅速摸出银针放在脚趾上,稳稳夹着银针缓缓伸到太子小腿肚处,暗吸了口气,随后用力往下一按。

太子嗷的一声惨叫,站了起来。

“怎么了?”华贵妃吃了一惊。

程微抬头看着太子,一脸茫然,右手还夹了一筷子笋丝刚送到嘴边。

程雅同样疑惑不解,只有程瑶因为正心虚,面上惊疑不定。

太子极快扫了程瑶一眼,缓缓吐出两个字:“无事。”

他重新坐下,拿起了筷子,对华贵妃解释道:“刚刚忽然有些腹痛,现在好了。”

华贵妃显然不大相信,当着程雅姐妹的面,没有多问。

程微把笋丝放入口中,细嚼慢咽,险些笑了。

就太子刚刚那杀猪般的惨叫是因为腹痛?谁信啊!

嗯,这笋丝酸辣爽脆,味道极好。

程微面无表情,又夹了一筷子笋丝。

太子默默用饭,眼神如刀剜了程瑶一眼。

这个贱人,现在给他装清高,早干嘛去了?

程瑶被太子这一眼剜得莫名其妙,胆战心惊,忍不住递过去一个眼神。

太子正在气头上,恨不得把程瑶拎到墙角狠狠折磨一顿,哪里会与她眉目传情,凶狠瞪过去一眼就眼观鼻鼻观心,勉强用完了饭。

直到放下筷子,太子觉得小腿肚子疼得还在抽筋,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净手后站起来道:“母妃,儿子还有事,就先走了。”

皇上年岁渐长,这两年来已经开始把一些政务交给太子处理,华贵妃很是理解地点了点头:“去吧,事情做不完就明日再做,不要睡太晚,熬坏了身子。”

“儿子知道。”

太子迫不及待离开长春宫,才出了宫门口,就在一处避人处停下,匆匆掀起了裤腿。

太子养尊处优,小腿肚白皙光滑,也因此,那一点红色格外明显。

借着灯光,太子目不转睛盯着红点中心。一根银针颤巍巍立在那里,宛如害羞的少女,只露出半面来。

太子立刻就想到了清凉山上程瑶替华贵妃用银针舒缓身体不适的情景来。

他见过的,程瑶有个专门打造的匣子,里面大大小小银针不下数十根。

这个贱人,改日定要她好看!

太子咬牙拔下银针,一拳打在树干上。

第三百一十六章 轿中

程雅看了脚步轻盈的程微好几眼,终于忍不住问道:“三妹是有什么开心事吗?”

她想不出,那样一顿食不下咽的晚饭之后,心情怎么好得起来。

程微抿唇一笑:“开心的事情算不上,就是想到明日能见到二哥了,有些兴奋。”

可惜不能与大姐姐分享晚饭时的好事。

那根银针是再寻常不过的,程微不怕太子去查,一旦去查,程瑶是跑不了的。

噩梦里,那一匣子刀剪银针明晃晃刺得人心疼,她是一辈子忘不了的。

“你呀,大姐姐知道你和二哥要好,不过这话要是让母亲听见,该不好受了。”程雅无奈摇头。

幼妹虽然变化很多,越发懂事了,可喜恶依然是明明白白,不愿掩饰。

程雅忽然来了兴致,问程微:“那三妹是更喜欢二哥呢,还是更喜欢大姐姐?”

程微被问得一怔,道:“都喜欢,这,这又不能比的——”

“都是你的兄姐,如何不能比?”程雅觉得妹妹的反应很有趣。

程微耳根悄悄红了,硬撑着道:“就是不能比,大姐姐是不是舍不得我明日出宫,才问东问西的?”

当然是无法比的,大姐姐是她的姐妹、亲人,是她希望能一世安好的人。

而二哥,不只是兄长,更是她的心上人啊。是今生无法在一起,来世再也不会放手的那个人。

程微想得出神,说不清心头是喜是怨,姣好的容颜在灯光下镀上一层感伤。

程雅以为她是想到了程瑶,伸手拍拍她的手:“莫想多了。程瑶不管换了什么身份,总不能明目张胆作恶。三妹处处小心,不要被她钻了空子就好。”

“大姐姐,您说贵妃娘娘——”

“这事不用再问,贵妃娘娘定然是知道程瑶真实身份的。”程雅仔细讲给程微听,“到了贵妃娘娘这样的地位,怎么会让来历不明的人留在身边。”

“那怎么——”

程雅笑了笑:“前些日子传出程瑶病故的消息。满京城都知道怀仁伯府的二姑娘没了。不管她是怎么从庄子上偷跑出去。又是如何救了贵妃娘娘,活生生一个人出现在众人面前,总要有个说得过去的身份。贵妃娘娘只要与父亲说一声。程瑶上京投亲的表姑娘身份就可以落实了。”

听程雅这么说,程微想明白了。

程瑶京城第一才女的名头再响亮,见过她的多是未出阁的姑娘们,再就是一些主母。她在清凉山出现。能认出来的本就不多,而就算有人认出来。谁又会和贵妃娘娘唱反调呢?

“三妹,你可明白这说明了什么?”

程微想了想,道:“说明贵妃娘娘很喜欢程瑶。”

若是不喜欢,又何必给她一个光明正大重新站在世人面前的身份。

“三妹说的不错。所以你不要明面上与她起冲突。”程雅欣慰点头,心思忽地飘到了别处。

贵妃娘娘这样做,可不单单是喜欢呢。

太子开始理事。认正值碧玉年华的程瑶为义女,这是在替太子寻左膀右臂呢。

只是这些事。就没必要讲给三妹一个小姑娘听了。

程雅悄悄抚了抚肚子。

但愿腹中孩儿不会有什么事,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

翌日天晴,程微与程瑶上了同一顶软轿,前往怀仁伯府。

可以回府,程微心情不错,反而是以扬眉吐气之姿回去的程瑶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看脸色,昨夜分明没有睡好。

程微弯起了唇角。

没睡好是应该的,太子恐怕还等着报那一针之仇呢。

程微看得很通透。

无论是太子还是平王,极高的身份地位早把他们一颗心扭曲变态,对女子哪来真正的喜欢与尊重。

太子与程瑶之间是真爱,才见鬼了!

“三妹。”程瑶忽然开了口。

软轿外,是七月里的喧嚣热闹;软轿内,却诡异的安静。

程微冷冷看向程瑶。

程瑶身子前倾,靠近了程微,声音压得很低:“三妹,我又回来了,你怕不怕呢?”

早在她被那个下贱的小厮糟蹋了身子,她就知道,在程微面前,那些姐妹情深是不需要再演了。

这样也好。

她现在是华贵妃的义女,她就是要看到程微惊慌失措又无可奈何的样子。

程微的表现却让程瑶失望了,她纹丝不动,只是斜睨着她:“你承认自己是谁,就不怕别人听见?”

“呵呵。”程瑶笑起来,声音明明婉转悦耳,却好似有寒气一丝丝冒出来,“在这轿子里,谁能听见?谁能看到?是三妹么?只可惜,三妹就算说出去,又有谁会信,谁敢信呢?”

就连她那个冷血心肠的父亲,在见到她成了华贵妃的救命恩人之后,别说她自称是那老太婆的表外孙女,就算说是他表妹,他恐怕都乐不得认下呢。

这一刻,程瑶无比畅快,恨不得轿子再快一些,早早看到怀仁伯府那些人的表情。

程微皱了眉:“你是说,在这里就无人能听见,无人能看到?”

迎上程瑶的自得,程微莞尔一笑:“那我就放心了。”

她把早已抓在手心里的绣花鞋从裙摆下抽出,运足力气,啪的一声打在了程瑶屁股上。

程瑶疼得哎呦一声,满脸不可置信:“你,你怎么敢——”

程微拨开程瑶伸过来的手指,施施然穿好绣花鞋,懒懒道:“我有什么不敢?这要感谢你提醒了我,反正我做了什么事都没人知道的。你总不能跑出去告诉别人,我打了你屁股吧?”

见程瑶身子一动,程微板起脸,把十指按得咯咯作响,似警告又似挑衅:“我劝你量力而行,论打架,你能比得过我?”

她可不相信程瑶这种人好意思披头散发出去。

程瑶果然是被问住了。

打又打不过,闹出去嫌难看,这口气竟只能硬生生咽下去。

不过这又如何,只会动粗,早晚有死得难看那一日!

“蠢材!”

程微抬了抬眼皮,面无表情道:“你再逞口舌之快,我还会拿绣花鞋抽你的。”

蠢材就蠢材吧,反正蠢材不用挨揍。

程微甜甜一笑。

程瑶气得咬了咬牙,不再开口。

在一片沉默中,二人终于到了怀仁伯府。

第三百一十七章 言和

轿子直接停在了二门外,在门口候着的是孟老夫人的贴身大丫鬟阿福。

一见程微二人下轿,阿福便迎上来,盈盈一福,笑得一脸喜庆:“给三姑娘、表姑娘请安,老夫人一直盼着呢,请随婢子来。”

程微明显察觉阿福目光在程瑶脸上多停留了几息,不过从神情上看不出异样来。

程微心一下子冷了。

由此可见,府上人早就知晓了程瑶身份,且迫不及待认下了。

她抬脚,走进了这个从小到大深深厌恶的地方。

念松堂景物依旧,或站或坐,放眼望去都是人。

程微才进门口,就见众人目光灼灼望过来,俱都落在程瑶面上。

程瑶坦然自若,一手提着裙摆款款而行。

孟老夫人站了起来,一脸热切:“是霄儿吗?我的儿,快过来让姨奶奶瞧瞧。”

程瑶快步走到孟老夫人身边,拜倒:“霄儿见过姨奶奶。”

孟老夫人忙把程瑶拉起来,仔细打量一番,笑道:“果然是我那老姐姐的亲孙女,以后就把伯府当成自己家,不许见外。”

程微冷眼看着孟老夫人一本正经把程瑶介绍给众人,不由叹服。

“微儿,彤儿,你们几个以后可要与霄儿和睦相处,多多照应她。”孟老夫人见程微神色冷淡,程彤又一脸古怪,特意点了一句。

“是。”程彤不情不愿应了一句。

程微干脆没吭声。

年纪尚小的程玉忽然来了一句:“可她不就是二姐吗?”

这话一出,气氛瞬间尴尬起来。

孟老夫人冲大夫人廖氏挑眉冷斥:“廖氏,你是怎么管教的玉儿,都十一岁了,还像个稚童一般口不择言?”

廖氏才智平庸,却是个厚道人,正是因为做不出这种指鹿为马的事来,才没有好生提点女儿,此刻被婆母斥责,不由涨红了脸。讷讷道:“是儿媳的错。”

她拙于言辞,却把程玉拉到身后,用无声的行动护着女儿。

三太太冯氏笑道:“老夫人别恼,玉儿才十一。本来就是孩子呢。小孩子说话,童言无忌。”

冯氏是个心直口快的泼辣人,同样看不惯孟老夫人行事,只可惜她一个庶子媳妇,绝大部分时间没有说话的份儿。此时却实在看不过去了。

孟老夫人脸色依然不见好转,扫了两个儿媳一眼,心中一阵失落。

娶廖氏时,伯府正艰难,只能委屈老大娶了这么一个蠢妇,而冯氏一个庶子媳妇,就是再好,她也不会多瞧一眼的。

至于韩氏——

这个就更不必多提了,平日不给她添堵就是好的。

孟老夫人转而看向程微与程瑶。

这样看来,伯府的兴盛只能指望孙辈了。

澈儿入了翰林院。前程无量,能帮衬着世子守好伯府;雅儿太子妃之位一直不大牢靠,原本一直让她悬心的,现在有了微儿和瑶儿帮衬,就让人放心多了。

思及此处,孟老夫人看向程瑶与程微的目光更加柔和,温声问道:“还没用饭吧?我叫人炖了银耳羹,你们先吃了垫垫肚子。”

“在义母那里已经吃过了。”程瑶不动声色宣告着她的不同。

孟老夫人神情果然更加亲热,抓着程瑶的手道:“那就陪姨奶奶多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