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完,身姿矫健地上了马,一夹马腹疾驰而去,看着飒爽,可又有些像是落荒而逃。

席向晚立在门口看他远去,碰碰自己哭得过了头的眼皮子,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昨晚到今早的郁结之气一散而空。

翠羽一直蹲在马车里头不去打扰这二人,还把碧兰给按住了,等宁端走了才从里头下来,佩服又惊惧,“姑娘,你可真厉害。”

“怎么说?”席向晚带着她们俩回头往里走,看起来心情颇好,“碧兰,一会儿给我打些凉水敷敷眼睛,都哭肿了。”

“是,姑娘。”

“姑娘是不知道,大人他最不耐烦别人哭哭啼啼了……”翠羽心有余悸,“还不光是女人,男人哭起来他也厌烦,我也从来没见过大人哭。”

席向晚闻言挑了挑眉,“大约是我长得好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吧。”

翠羽一哂,“姑娘这么好看,哭起来自然是人人都喜欢的,可大人见着更心痛些。”

翠羽那会儿在首饰行里,刚刚帮着王猛将东蜀人给押走了,一回头就见到那边宁端把席向晚给抱在怀里皱着眉细细哄着的模样,险些没惊掉了下巴,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悄悄出去将门给带上了。

毕竟汴京城里头,谁都知道,宁端是不吃美人金钱权势诱惑的。

那些个别人另有用心送到他府上的、路上装着各种意外往他怀里倒的,从没有一个得到过宁端的好脸色。

偏偏席向晚就是不一样,哭起来就能被宁端抱着好言好语低声下气地哄。

翠羽恍惚间还听见自家英明神武的大人老老实实地说“我错了”,只当做自己是耳朵聋了听错了。

这天下谁都能犯错,但他们家大人哪怕在先帝面前、嵩阳长公主面前都没这么老实听话过!

*

虽然汴京城里仍然听风就是雨地私底下传着新上任年轻首辅的流言,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对宁端的地位根本没有产生丝毫影响。

新帝将他一手提拔成了新的首辅,又下旨特许他和席府的婚事在三月底钦天监挑的日子就举办,两家人都忙得红红火火,一看就知道这婚事没黄。

虽然朝堂上三番五次有人跳出来想拿这话说事,可君臣一条心时,小人说什么也没用。

不几日的功夫,天坛那头传出丑闻来,太庙里某位高僧和先帝后妃偷情,捉奸在床,两人都就地斩立决了。

好巧不巧的是,高僧正是对新帝出言戒备的那位,而先帝的后妃,又正是称自己怀孕逃脱了牢狱之灾的先皇贵妃高氏。

原本或许要掉不少脑袋的事情,就这么被轻飘飘地带过了。

席向晚乍听到这事情时还有些惊讶。高氏最多是溺爱自己儿子女儿了些,并不是个蠢人,在最后关头也知道利用假孕逃去天坛,若是时机巧合,说不定潜伏十数年养精蓄锐,还能再出来闹一番风风雨雨。

可她却选择和太庙里一个和尚偷情,偏偏正巧是那个说了宁端坏话的和尚?

不论是什么人的手笔,这血腥气多少要落到宁端的名声里去,令人更对他谈虎色变了。

席向晚摇了摇头,正待翻着手中的册子将自己的首饰再点一遍打理清楚,就见翠羽从外头进来,表情有些沉重,“姑娘,会试出事儿了。”

席向晚算了算时间,正好今日是春闱放榜的日子,难怪外头一直敲锣打鼓的热闹着,想来也是讨个喜气,“怎么?”

“说是有考官舞弊,逼得有个落魄考生一头撞死在贡院门口自证清白了。”翠羽显然打听过一遭,说起来有条有理,“眼看着就是殿试,陛下勃然大怒,已着人去查了。”

“喊宁端去了?”席向晚挑挑眉,不以为意道,“若不是,那自然有别人去管的。”

徇私舞弊,直到十几年后都仍然是个问题,宣武帝在后世花了极大的功夫清理,也不知道这一次早了十几年去治理,会不会比之后来得容易一些。

宁端手上忙的事情多得很,这是吏部的事情,自有吏部的人去查,席向晚并不打算花费太多精力在其上。

翠羽有些焦急,“确实没让大人去跟着,也没派都察院的人,可陛下亲口指了席元清去查的!”

席向晚一怔,“二哥?他得闲了?”

席元清刚刚帮着将藏匿在汴京城里将近四十名的东蜀人一一揪出来转交给都察院,只等着五皇子带着朱家人回京、再借由从这些东蜀人和朱家牙商的口供一起,有樊承洲里应外合,正好打樊子期一个出其不意,怎么突然会将席元清从这案子里调走?

“这倒是不清楚。”翠羽诚实得摇了摇头,“只是我想,陛下应当有陛下的考量。”

席向晚抿了嘴唇,有些不快,“他自然是有的。”

宣武帝刚上任,原本打算第一年就加一场恩科的,谁知道春闱就出了事情,这借着恩科的机会往朝中提拔新人便不好安排了。

再者,新官上任还要三把火,新帝登基更是要用强硬的手段震慑众人,免得不多久就成为听臣子话的傀儡皇帝。

这会儿哪怕缺了一点政绩,都是要被诟病的,雄心壮志的宣武帝当然不能让这事发生。

席向晚这下没了心情点自己的首饰嫁妆,将册子合上随手往里面放了根簪子当签,起身道,“二哥在府里吗?”

“二少爷不在,三少爷今儿休沐来着。”一早就没出过府的碧兰道。

席向晚正待要往外走,突地瞥见翠羽的脸色不太对劲,又站住了脚,“还有什么事没说的?”

翠羽小声道,“姑娘,您三哥要从旁协助您二哥的。”

席向晚愣了愣,又不急着出去,而是原地站了会儿,琢磨宣武帝这一手的含义究竟是什么。

自家兄长们的能力,席向晚是清楚的。这案子只要没人从中作梗,席元清和席元坤定然能查得水落石出,只看究竟能从背后挖出些什么来了。

如果宣武帝不是要和当年永惠帝对王家一样落井下石,那这看起来简直有些像是……

“……扶植?”她喃喃自语着,突然笑了起来。

看来暂时是不必担忧宣武帝和宁端之间有什么龃龉的。

第165章

王氏喜气洋洋地给席向晚张罗着婚事要用的衣裳首饰, 忙得是不可开交, 两个儿子新得了差事似乎比从前更忙起来, 她也无暇多去分心:儿子总归是糙一点的,在外受些挫折没什么,但独独一个的宝贝女儿风光出嫁, 却是绝对不能委屈了的。

说起来, 由宣武帝的旨意, 宁端和席向晚的婚期定在了三月二十七日, 满打满算也不过一个半月的时间准备, 可双方去年只来得及订了口头婚约,第二天席明德就死了,连下聘这步还没走过, 一连串规章走下来, 时间实在是太紧太紧了。

因而王氏每天除了忙这事儿也没时间分心,虽然忙碌,嘴角的笑意却没摘下来过。

别看席卿姿和席青容两个似乎嫁得早又嫁得门第不低, 可现在有谁敲出个水花儿来了?最后倒是不争不抢的她女儿嫁得最好,当朝首辅,天子近臣, 更是个好孩子,再适合不过的夫家了。

就算曾经王氏对樊家还有些念念不忘和可惜,这会儿这份可惜已经全被她忘在脑后了。

岭南那么远,若非有什么意外,她怎么舍得女儿远嫁?自然是就嫁在汴京城里头最好了, 一想念随时都能走动,再亲近不过。

席向晚原是嫁过两次的人,更是后来一手操办了樊承洲和甄珍儿女各自的亲事,对婚嫁之事颇有经验,可想从旁帮手时却被王氏好气又好笑地赶了出去不让插手。

“哪有姑娘家自己给自己准备这些的,传出去羞死人了!”她说,“人家还当你多迫不及待想嫁过去呢!”

席向晚原先还拿话调侃翠羽两句,没想到竟都是口头调侃,整个人都闲了下来,每日不过是做嫁妆的灵巧绣娘和打造首饰凤冠的首饰行珠宝匠们带着满脸笑容出入她的院子罢了。

“这纹样我是挑不好了。”席向晚瞧着那十分复杂的嫁衣纹样册子,看了三日王氏竟还没选出最满意的,而她自己三日下来,看什么东西都罩着个红影了。

王氏长吁短叹,“个个都好看,却又不能都一气堆到你嫁衣上去,那就俗气不好看了。”她又翻了两页纹样,突然道,“阿晚,再来看看这个,我瞧着龙凤呈祥也不错。”

席向晚一听龙凤呈祥四个字,顿时就想起上元那日樊子期使计让人送到自己手里的龙凤玉佩,当即摇头,“不要龙凤呈祥。”

王氏遗憾地又瞅了眼那纹样,往后边看边道,“那鸳鸯总得有吧?你看看是这边两只好看,还是那边的两只?”

席向晚垂眼一看,只觉得都差不多,登时有些头疼,“母亲,时间可不多了,再这么挑下去,绣房要来不及赶制了。”

王氏叹气,“我还能不知道么?可你就出嫁这么一回,总想着给你办个最好的,谁家姑娘看着都要羡慕得红了眼的,方才觉得没白等着十几年的。”

席向晚笑着将她手里册子抽走,随意挑了几个纹样出来,不等王氏反驳便转手交给了绣房的姑姑,道,“就这几个吧。”

绣房姑姑笑着领了赏银,嘴上还没忘说几句讨喜话,“大姑娘生得这样花容月貌,随意一穿也比别人家姑娘精心打扮来得好看。”

王氏眉开眼笑,“这倒是的。”她拉着席向晚的手看了会儿,突又道,“你总不能站在首辅旁边,被他比了下去。”

席向晚闻言不由得摸了摸自己的脸,噗嗤一笑,回头给宁端写信时将王氏这一嘴给加了上去,问他:我这汴京第一美人的名头,要不还是让给你得了?

宁端看完了信,提笔严肃地在信旁写了一个否字。

*

宣武帝下令大赦之后,刑部忙得找不着北,他们有太多的犯人需要审议是否够得上大赦的范围,又要定下每个能被赎走的犯人所需要的金额,整个刑部忙昏了头,上下转了好几天才堪堪将一切都给安排好。

狱中的犯人们,如果得到通知,知道自己是属于只要出钱就能赎回良籍或者奴籍的,便会想方设法往外找认识的人出钱将自己赎出牢去,大多是亲人,没有亲人的,也只能找朋友甚至只是一面之缘的人了。

金莲缩在牢房中听见自己的名字居然也被念到时,枯瘦的脸上嵌着的那双死水般的眼睛里终于露出了希冀的光芒。

作为席向晚原先的大丫鬟,虽然偷了主子的香囊交给别人,但罪行未遂,最后顶罪的是包氏身边的秦妈妈,而她一个小角色,还没来得及被包氏料理,后者就自己麻烦缠身再无力去管别人了。

因而,金莲一直被关在大牢中,没想到自己居然等到了天下大赦的这一日。

按照大庆的律法,她罪行不重,只要有人愿意出三十两银子来赎人,她就可以从这牢里出去了!

想到这里,已经许久没有见过天日的金莲不由得有些激动。

区区三十两银子,入狱前的她自己都能拿得出来,只要随便找到一个曾经认识的人,几乎都能拿得出这笔钱来将她赎走!

当狱卒一个个挨个问囚犯要不要往外递消息的时候,金莲斟酌许久才走了上去,压低声音对狱卒道,“这位爷,我想往席府里头递个信儿,让我的熟人来赎我。”

狱卒听见席府两字,抬头多看了金莲一眼,不耐烦的脸色好了一些,“给席府的谁?”

“席府大姑娘的大丫鬟,碧兰,我叫金莲,她听了就知道我是谁的。”

狱卒唰唰记下金莲所说的名字,摇着脑袋道,“席府的姑娘,很快就要称宁夫人咯。听说席府姑娘心地好,你要是个称职的丫鬟,想必三十两银子她还是会替你出的。”

金莲一愣,她在这狱中根本没有和外界接触的渠道,认知还停留在几个月前刚入狱的时候,“姑娘要嫁人了?”

“怎么不嫁?”狱卒甩了甩手中册子,“嫁的可是当朝首辅,大庆开国以来最年轻的那位,要是你没进这牢里,陪嫁过去日子就好过得很了。”

金莲咬咬嘴唇没说话,目送狱卒走远,又缩回了阴冷窄小的牢房角落里。

她并不在意席向晚究竟嫁得好不好,又嫁给了谁。她最想知道的,是三少爷席元坤现在成亲了没有?定亲了没有?她若是出了牢去,还有没有机会当他的贴身丫鬟?

刑部的动作很快,从牢里发出的信件很快就送向了大庆的各州,汴京城里的人自然是第一批收到信函的。

碧兰莫名其妙拿到这信的时候还愣了一会儿,只道自己又不识字怎么会收到信,转头让翠羽拆了给念了。

“这个金莲,就是先前姑娘的大丫鬟吧?”翠羽想了想,回忆起了这个被自己顶替的前大丫鬟,“三十两银子?她可真看得起自己,脸皮真够厚的。也就是姑娘那晚上早有预料,防备得好,若是真让那包氏成了事,姑娘的名声就被她践踏了——居然还有脸回头来找你求救?”

翠羽说着,唰唰就将信给撕了,没再还到碧兰的手里。

碧兰却有些犹豫,“我和金莲自小一起在姑娘身边长大的,情同姐妹,她也不是原来就这样……只不过三十两银子,我还是掏的出来的。金莲没有别的亲人,我总不好让她就这样在牢里蹉跎一辈子。”

翠羽斜睨了碧兰一眼,知道席向晚身边这个大丫鬟憨厚老实得有些过分,但也没想到能这么人人欺负。她想了想,道,“这样,这几日姑娘怕是没空出门,你在府中伺候姑娘,我代你去牢里看一趟那个金莲有没有悔改之意,若是有,再问姑娘准不准赎人,如何?”

碧兰自然是同意了,翠羽第二日就去了牢里。

这大概是各个监狱人气最旺的时候了,来来往往有不少的人探望着自己的亲朋好友,就连里头似乎都不显得那么阴森森了。

翠羽进牢里一点也不陌生,甚至不用人指引,只和在门口的一个狱长点了点头,问过金莲的位置便挂了访客的腰牌往里头自顾自走去。

狱卒们见到她的腰牌便将目光移开,也不管她是不是独自行走。

这牢里虽说不是谁都能来的地方,但若是有了门道和特权,哪怕腰牌不挂也是能进出自如的。

翠羽不多时便找到金莲的牢房前,那间窄小的牢房里关押了足足三个女犯,当翠羽停在那牢房门前的时候,三个女人同时惊喜地望向了她,可随即三双眼睛同时暗了下去。

“金莲是哪个?”翠羽问着,将目光落在了牢房中最年轻的一人身上。

金莲又重新燃起了希望,她跌跌撞撞地爬起身跑向翠羽,隔着栅栏看她,“碧兰是你的什么人?”

“不用你多问。”翠羽面无表情,“你想赎身?席府凭什么替你出这笔钱?”

她极其看不惯金莲这个为了自己的利益就能出卖主子的小蹄子——别说是自己主子,哪怕只是个普通的朋友甚至泛泛之交,都不该这么陷害别人的。

更可笑的是,这金莲居然还求救求到被她害过的人身上了,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金莲有些狐疑,“我怎么信任你?”

翠羽上下看她一眼,二话不说转身就走。

金莲这才急了,她抓着栏杆用力将头从中间探出去,抬高声音喊道,“如果姑娘救我出去,我能告诉她一个秘密!”

翠羽停下脚步,转脸时神情有些轻蔑,“你在牢里半年了,能知道什么秘密?”

“真的!”金莲急切道,“是秦妈妈死前告诉我的,如果姑娘不听,一定会后悔!”

第166章

“什么秘密这么厉害?”席向晚听了翠羽传回来的消息便笑了。

她从二十来年后回来, 知道的事情都不是样样能派得上用场, 更何况翠羽只是一个小丫鬟。

“姑娘, 那还赎吗?”

“赎吧。”席向晚抚摸检查着眼前盒中一对掐了金丝的翡翠如意,淡淡道,“不过三十两银子, 从我账上支便是。我不在意她究竟要说什么。你去办, 记得赎了人之后, 将她送走, 离汴京城越远越好。”

“行。”有了席向晚的话, 翠羽心中也有数了,她干脆利落地应了一声便去刑部交钱,顺顺当当地将金莲带了出来。

金莲万万没想到自己成了牢里最先出去的几个人之一, 她恍如还在梦中似的游荡出了大牢, 瞥见了青天白日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掩面哭泣起来。

翠羽面无表情地立在她身旁,“虽说姑娘一点也不在意, 不过你到底有什么秘密要说?”

金莲擦了擦眼角,满面是泪地抬起头来,咬咬牙, “秦妈妈同我一道被捕,却死得不明不白,一定是替包氏顶罪了。”

“包氏都要掉脑袋了,这说得有些迟了。”翠羽一哂,心道她就知道这金莲说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来。

若是真有, 都察院难道不先比她知道?

“可秦妈妈跟我说的,是别的事情。”金莲深吸口气,往翠羽身旁靠了半步,警惕又小声地说道,“在她死前,她还将一件东西交给了我,说这就是证据!”

她说着,伸手往囚衣里探去,顺着腰间摸了一圈就要将那东西掏出来给翠羽看。

说时迟那时快,一道疾风从侧面袭了过来。

翠羽的神经几乎是瞬间绷紧,身体条件反射地察觉到危险,侧身避了开去,那锐利的武器擦着她的脸颊刺在了大牢的正门上。

她反手抖出藏在腰间的软剑,又惊又怒:什么人这么大的胆子,就连在汴京城堂堂刑部大牢的门口都敢出手伤人?

翠羽是躲过了暗袭,但没有武功在身的金莲却没这么敏捷,她痛呼一声,被那不知道从何处而来的箭矢刺中了头颅,当场就满脸是血地倒了下去。

大牢门口的官兵狱卒等迅速冲出向外追去,翠羽被他们围在当中,蹲下身去扶起了金莲的脑袋,侧脸看过那深深没入她脑侧的长箭,皱起了眉。

这一箭来得又准又狠,翠羽躲开射向自己那箭已是万幸,实在来不及再救金莲。

她不动声色地伸手将金莲松开掌心里的东西收进了自己的腰间,同软剑一道藏好,才站了起来。

狱长匆匆从后头赶来,见到翠羽安然无恙才松了表情,他低头看向地上没了气息的金莲,面色冷肃,“还追得上吗?”

“难。”翠羽回了他一个字。

狱长紧皱着眉毛看了一眼那箭矢末端的尾羽,“这不是普通工艺的箭,我要送去兵器司查验。”

“我也得去一趟都察院。”翠羽颔首,两人交换了个眼神,便向两头离开。

翠羽到都察院转了一趟后就立刻回了席府,将从金莲那儿拿来的物什交给了席向晚,“姑娘您看,这就是金莲当时正要拿出来的东西,可话没来得及说完,就被箭射中了。”

席向晚没想到金莲出狱这样的一件小事都会出差错,侧脸看过翠羽,见她面色如常,身上也没有血,才将那东西拿了过来。

看起来,那似乎是摔成了两半、只剩下了半截的玉簪子。

可簪子最重要的簪头部分却不翼而飞,金莲要交出来的,是这簪子看上去十分平平无奇的尾部,光滑无比,没有雕纹,只能摸到上头细微的小划痕。

“半截玉簪,能用来当什么证据?”席向晚将那小半截玉石放在了桌上,想了想,道,“李妈妈,你认得这簪子吗?”

“不曾见过。”李妈妈道,“姑娘,府中采买管事里有专门负责首饰的,对府中各人的首饰什么时候买的都一清二楚,是老人了,我去问一问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