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到了那个点上,他明明已经在皇宫过了一天了,但是他现在又回到了在刺客这里离开的那个点上。

太震惊了,以至于被胡细妹拖到了岸边,他都没有挣扎。

胡细妹有点内疚,是她要秦厉洗鞋子的,要不然也不会掉进水里。

“哥,我们马上回去换衣服。”

厉帝全身湿透了,但是他现在更加在意另外一个问题,他为什么在这里?这里到底是哪儿?而旁边这个女子身上到底有什么秘密?

厉帝被换了衣服,然后胡细妹怕他感冒了,又把旁边的火升了起来,给他裹了一床小被子,“哥,我马上就做午饭了。”

因为秦厉哥受罪了的缘故,胡细妹午饭还专门煮了洋芋饭,她刮了三个洋芋,然后参了小碗米。

铁罐子的水开了以后,把多余的米汤倒了出来,然后继续加火。

有香味出来的时候就把罐子放在火石的一边,跟秦厉聊天,“哥,一会儿你吃米饭我吃洋芋,因为刚才回来太急了,没有去摘菜,所以拌糊糊酱行不行?糊糊酱也很好吃。”在胡细妹看来,秦厉是从城里头回来的,以前都是过的好日子,所以怕他一时半会儿不习惯。

“柴不多了,一会儿要去捡柴了,哥,我们一起去好不好?”

厉帝看着这一切,把胡细妹的声音完全当成背景音了。依旧没能理解到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不过,厉帝看着这个一直说个不停的女子,终于还是开口了,“你到底是谁?”他很慎重,因为他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可能有些事情,并不是像他想象的那样。

正在思索着要去哪儿捡柴的胡细妹愣了一下,然后就意识到了哥哥又说话了,他在问她是谁?

胡细妹明白,对方肯定是不记得她了,不过她还是非常高兴,哥跟她说话了!

胡细妹赶紧自我介绍道,“哥,我叫胡细妹,是你妹妹,我们每年都见过面。”

她又想到这些话自己都已经说过了,于是又学着班上同学那样自我介绍,“我今年十岁了,住在北崖村三组,最喜欢的事情是捉黄鳝。”班上同学自我介绍的时候,都会提到哪个村那个组,因为一个班里有很多村子的同学。

厉帝思索着,北崖村三组?他记住了。

胡细妹看着哥哥,“哥哥你要不要也自我介绍一下?”

厉帝:“…”朕是一个皇帝,一个伟大的皇帝!

而这个时候,饭已经蒸好了,胡细妹把洋芋刨开,然后把米饭舀了起来,递给了秦厉。

秦厉这个伟大的皇帝,此刻其实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了,他在胡细妹面前其实很少折腾,大概是因为胡细妹比他矮太多了,又瘦又矮又小。

不过,作为娇生惯养的皇帝,他还没有要帮忙的自觉,等着胡细妹舀好了米饭,放在了他的手里,他看向了胡细妹碗里那一块一块的洋芋。

他吃过米饭,但是没有吃过那个。

胡细妹去里面房间里,用勺子舀了两勺糊糊酱,胡豆瓣加上花椒辣椒做出来的,很香很辣,很适合吃洋芋,是奶奶生前做的。

胡细妹把洋芋碾碎,洋芋煮好了以后用勺子一压就成了糊糊了,然后舀了糊糊酱在上面,再拌一拌。

胡细妹正准备吃,就看到旁边的哥哥还没吃饭,胡细妹愣了一下,给哥哥的碗里也弄一点糊糊酱,然后又拌了拌,“哥,吃饭了。”

米饭被拌得都有点红了,厉帝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米饭,看着就有点食不下咽,但是厉帝实在是太饿了,所以他还是吃了一口。

一口下去,愣住了,他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米饭。

非常奇特的味道,酸酸的,还有一种很奇怪的味道,他以前吃过所有的东西都像是一下子失去了味道一般。

这个味道,真的是以前从来没有吃过,他从小到大,唯一没有亏待过自己的地方就是吃的了,现在看来,也亏待了!

秦厉忍不住问旁边的人,“这是什么做的?”

“辣椒啊。”胡细妹是真的话唠,秦厉就问了是什么做的,胡细妹自己已经开始说开了。

“那一坛子糊糊酱是我和奶奶做的,还是我背着背篓去摘的红辣椒,然后奶奶把红辣椒都剁碎了…再加上煮熟了又晾干了的胡豆瓣…”

她说了一大堆,秦厉只有一个想法,辣椒是什么?

而这个时候,秦厉碗里的米饭已经吃完了,胡细妹又给他舀了洋芋,然后碾碎了,加上糊糊酱,重新递给了秦厉。

秦厉没有吃过这个东西,不过还是吃了起来。

然后就发现,这个东西居然比刚才的米饭还好吃!

土包子皇帝的眼睛都亮了,他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原则了,再一次问道,“这个是什么?”

“这个是洋芋…”胡细妹又开始把知道的所有事情都说了出来,“书上要叫土豆,不过大家都叫洋芋,老师说因为它们是从国外传回来的,就像洗脸盆又叫洋瓷盆,火柴又叫洋火柴包谷又叫洋包谷…”

土包子皇帝:“…”没听懂。

“哥哥,你没吃过吗?”胡细妹问道,“那你以前吃什么?”

哥哥以前是住在城里的,胡细妹觉得城里肯定跟他们吃的不一样。

秦厉到底是十三岁的小少年,现在有了共同话题,拉近了一些距离,于是也愿意跟胡细妹说话,“鱼,肉,糕点…”

胡细妹光是听着都想流口水了,吃得真好。

她不知道,此刻的秦厉却在想另一个事情,那就是太傅果然是骗他,说什么百姓吃不饱饭,虽然他们衣不蔽体,但是吃的比他还好!他每天都吃得什么东西!

作者有话要说:辣椒,红薯,土豆,番茄,玉米在小皇帝那个年代都还没有。

于是就此打开了新世界大门的小皇帝:“朕要深入民间去!”

(今天有两更,下一更晚上七点)

爬树这个小事

第六章

厉帝一点都不挑食地吃了一口土豆泥,紧接着抬起头眼巴巴地看着胡细妹。

胡细妹有点不解,“哥,怎么了?”

“要再加一点糊糊酱。”厉帝放不下一个帝王的尊严但是又想要这个好吃的酱,于是凶巴巴说道。

胡细妹对于哥哥跟自己沟通这个事情感到非常高兴,放下碗就跑到了里面房间,又加了几勺子糊糊酱出来。

厉帝自己动手给自己舀了两勺子,拌了拌。

这下子实实在在地够味了!

少年皇帝吃了满满一碗红彤彤的土豆泥,然后然后被辣得蹲在地上,一个劲地喝水。

胡细妹以前也有吃辣椒被辣到这个样子的时候,所以对于哥哥被辣到不停喝水,一点都不着急,反而在他喝水的时候,就在旁边把所有的衣服都晾了起来。

等厉帝缓过来的时候,觉得已经废了。

胡细妹去拿了背篓,“哥,我们下午去捡柴,回来的时候带点。”

胡细妹是准备试试刻刻把秦厉哥带着,因为怕他走丢了,山上有狼。

厉帝求之不得,对这里了解越多,对于他来说就越有利。

胡细妹把大背篓里面的枯叶枯枝拿了出来,然后把放在茅草屋檐下面挂着的镰刀和点锄放进了背篓里,见秦厉哥在看她,于是说道,“一会儿可以挖点野葱回来。”

胡细妹背着大背篓走在前面,家里实际上有两个背篓,奶奶的大背篓,她自己的是小背篓,奶奶去世了以后,胡细妹就一直用奶奶的大背篓了,因为每次把装满了柴火的大背篓放在外面,就好像奶奶还在家里一样。

厉帝一边走一边观察这边的百姓,个个衣不蔽体,都在地里劳作,可是锦衣卫却是并没有人人衣不蔽体的地方。

厉帝眯起了眼睛,他们企图蒙蔽朕的双眼?

不过现在看着看着也就习惯了。

远处好几个百姓扛着什么东西在那边挖,厉帝问道,“他们在做什么?”

“他们在挖番薯,就是我们今天早上吃的那个。”

厉帝点了点头,继续往前走去。

胡细妹在田埂上突然就蹲了下来,拿出了背篓里的小锄头,把绿油油的苗苗挖了起来,胡细妹知道秦厉哥以前是傻子,又住在城里,所以对农村的东西都不懂。

胡细妹举着野葱对秦厉说道,“这个可以吃,今天晚上蘸着酱吃。”

她说着就把野葱递给了秦厉拿着,秦厉鬼使神差地接了过来。

而胡细妹就这样一路走,一路挖,除了冬天以外,其他的季节都有野葱,但是一般情况下,因此村子里的人只有春天才会去挖这些嫩嫩野葱,现在九月份了,大家都嫌弃太老了。

所以胡细妹才能一边挖一边走。

小皇帝就在后面看着她背着大大的背篓,弯着腰,兴致勃勃地挖着。

到底还是少年心性,小皇帝很快就忘了自己出来是为了探索地形这个事情的,问道,“我可以挖吗?”

胡细妹点了点头,把小点锄递给了秦厉,秦厉弯下腰,学着刚才胡细妹的样子,一锄头下去,野葱就被挖断了。

很明显,刚开始的厉帝技术欠佳,葱头留在了地里。

胡细妹也不嫌弃,赶紧捡了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田埂的另一边走过来了两个少年,看到他们俩的时候,嘻嘻哈哈地说道,“两只老鼠,两只老鼠,真奇怪,真奇怪,一只没有爸妈,一只是傻瓜,真啊真奇怪!”

唱完了以后,还指着这两个人,“现在两个都是没有爸妈的傻子了。”

厉帝从小到大,在他有限的十三年生命中,哪怕是当初风头最盛的太子也不曾对他言语苛责过!

两个舅舅都是手握兵权的大将军,外公是丞相,后宫里所有人都捧着他,顺着他,哪怕他知道父皇对他的所有纵容宠爱都是为了养废他,但是他也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侮辱。

厉帝一锄头砸在了地里,眼神凶狠地看了过去,他从来没有想过忍过了令人毛躁的皇子生活,都登上皇位了,还要被这等刁民侮辱!

胡细妹被吓了一跳,赶紧拉住了秦厉,“哥,我们去那边。”

那两个是胡细妹的堂哥,他们从小就看不惯她,因为她是捡来的,奶奶对她比对他们好,所以经常骂她。

奶奶去世以后,跟村长说了田地和茅草屋都留给她,大伯二伯因为这个事情已经对她很有意见了。

胡细妹不想再起冲突了。

胡细妹力气大,秦厉被拉着朝着另一个方向走了,后面还听到那两个继续唱,“两只傻瓜,两只傻瓜,真奇怪,真奇怪,一只没有爸爸,一只没有妈妈,真啊真奇怪!”

厉帝那一个气,“朕!朕!气死朕了!”

他真的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体验,身边没有侍卫没有太监宫女,这要换成以前,他什么都不用说,这两个刁民都已经被拖出去杖毙了!

胡细妹赶紧安慰他,“哥,别理他们,他们就是这种人。”

秦厉:“…”还是气死朕了!

胡细妹拉着秦厉进了山里,“别理他们,哥,我带你去找八月瓜!”

她上一次来的时候,还没怎么熟,就用枯叶还有枯枝把它遮了起来,现在应该差不多熟了。

胡细妹在村子里没什么朋友,尤其是奶奶去世以后,她的最大的朋友,就是这些山山水水了。

厉帝还是愤怒,但是被胡细妹拉着就到了一个灌木丛里,外面有很多带着刺的藤藤,胡细妹小心翼翼地把刺藤移开,然后从旁边爬了进去,高兴地说道,“炸开了!”

八月瓜炸开了就是熟了的意思。

胡细妹把炸开了的三个八月瓜都拿了出来,秦厉就看到了紫红色短短胖胖还炸开了的果子。

胡细妹递了一个给秦厉,“哥,吃这个!”

秦厉接了过去,然后学着胡细妹的样子,掰开了果皮,开始吃了起来。

又是他从来没有吃过的东西,有种奇怪的甜香味,好吃!

胡细妹把剩下那一个也给了秦厉,秦厉这下子也不记得那两个刁民了。

胡细妹趁着他吃的时候,给他说道,“哥,以后看到那两个人都躲开。”

厉帝被好吃的八月瓜征服了,还是不情愿地说道,“他们经常欺负你吗?”

胡细妹想了想,“也不算,只不过我们家没有大人保护我们,如果跟他们吵起来打起来,吃亏的肯定是我们。”

厉帝受到了重击:“…”

年轻的小皇帝第一次觉得跟这个刺客有了共同语言,他也体会过这种处境。

曾经他知道父皇不爱他,外公利用他,舅舅也因为母后生他难产讨厌他的时候,他也是这样,小心翼翼地扮演着大家都喜欢的小皇子,还要忍受别人的谄媚,但是实际上他就是一个没有大人保护的可怜小皇子。

小皇帝终于明白了那些年的委屈是怎么回事了!

就是这样的!

而此刻的胡细妹已经把背篓放下来了,对秦厉说道,“哥,你跟背篓站在这边,一会儿我丢柴下来的时候,你不要过来。好不好?”

秦厉有点不解,而这个时候,胡细妹已经开始找松树了。

虽然是捡柴,但是实际上这又不是深山老林,地面上的干柴早就被人捡了。

所以,胡细妹把镰刀绑在自己的腰上,紧接着就找了一个树上枯枝比较多的松树,然后双/腿/夹/住/了树干,快速地往上爬去。

秦厉看着这一幕,想起了平常锦衣卫也是这样上房梁的,但是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人是做不到的,他的近侍都做不到。

这个小刺客到底是什么人?

胡细妹很快就爬到了树冠了,解开了镰刀,对下面的秦厉说道,“哥,我要扔柴了,你别过来哦。”

然后秦厉就看到从上面扔下来的枯枝。

胡细妹就这样爬了四五根树,下面就有一堆枯枝了。

厉帝看她那轻巧的动作,忍不住也在旁边抱了一棵树,然而…寸步难行。

厉帝像是完全没有干这么丢脸的事情一样,很轻松地从树上下来。

胡细妹也从树上下来了,把下面的枯枝都整理了一下,然后整整齐齐地码在背篓上,然后用绳子固定在背篓上。

紧接着对秦厉说道,“哥,帮我抬一下。”

背篓是放在平地上的,胡细妹要一下子背起来还是有点为难,需要旁边的人帮忙抬一下。

秦厉没太懂什么意思,但是他还是出手了。

胡细妹在秦厉的帮助下背了起来,背篓很大,干柴很多,胡细妹整个人都像是被背篓压下去了,那小小的身子,像是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折断一样。

但是神奇的是,胡细妹背着这一大背篓柴,走得还非常稳,不仅如此,她一边走还要一边说话。

“有哥哥真好,有哥哥以后,我背背篓就不用在地上起不来了。”胡细妹高兴地说道,而且在山上捡柴也有人陪着,有人陪着就不害怕了。

厉帝听到这话以后,愣了一下,他有两个妹妹,跟胡细妹差不多大,但是都想他死。

但是还从来没有人跟他说过,有哥哥真好,同样也没有说过有他真好。

对他有过评价的一句话就是国师说他荒淫无道,残暴不仁,亡国之君。

厉帝装作很不经意的问道,“你…怎么看待新帝?”

电视机

第七章

胡细妹听到哥哥说新地怎么样?她想的是开新地。

“没有地方开新地,奶奶给我留的地还剩一块菜地可以种。”胡细妹说道。

奶奶给她留了两丘田和三块地还有就是房子。

老人家存了一辈子的钱,当然是都给了大伯二伯了。

胡细妹还小,只知道听老人家的吩咐,还不懂老人家在离开世界之前,为她谋划了什么。

奶奶基本上没留多少钱给胡细妹,她去世前让胡细妹把村里头有头有脸的人都叫来了。

先把存钱摸了出来,让细妹的大伯二伯分了。

然后又告诉了大家她把田地留给了胡细妹的事情。

也不是直接给胡细妹,而是出租给了村头的何三叔家,何三叔是村长的弟弟,很凶的一个人。

村里头的田可以租给别人种谷子,但是收获谷子的时候,要交一百五十斤谷子当做租金,奶奶跟何三叔交代好了,两丘田原本应该是三百斤谷子,但是细妹年纪小,平时要麻烦大家照顾,所以每年收谷子的时候,只用给两百斤谷子就行了。

她又同样的方法把地也都租了出去,租给了村子里其他有头有脸的人。

大伯二伯气得要死,他们一开始的时候,就不让胡细妹上自家户口,就是怕她分田地,哪里想到他们母亲还有这一出。

纷纷不同意,然而村子里头都是得了好处,而且奶奶家的田地都肥沃,地势也好,他们哪里肯拿出来给这两家。

于是这个事情就敲定了。

所以胡细妹虽然还是小孩子,但是她家里也有谷子,土豆红薯存着,她自己心里头其实还想养猪养鸡养鸭,但是没有钱买小猪小鸡小鸭…

奶奶去世的时候,怎么都合不上眼睛,不放心两个孩子。

胡细妹把奶奶的田地的事情告诉了秦厉,“哥哥不用担心,基本上应该是够吃了。”

其实胡细妹一个人是够吃了,但是加一个秦厉,明显不够吃,不过胡细妹觉得总是有办法的。

厉帝被胡细妹这一大通绕得有点糊涂,这个小刺客怎么傻呼呼的?

厉帝思索着,这么偏僻,说不一定都还没有得到他登基改年号永厉的消息。

于是,厉帝重新问了一下,想确定一下她知不知道这个事情,“你知不知道现在的年号是什么?”

说什么得知登基的皇子是他,百姓哀声遍野,百姓都还不一定知道这个事情呢。

年号?是说多少年吗?

这个胡细妹还是知道的,“2017年9月…今天应该是22号了。”

秦厉被她说的糊里糊涂,“什么?我是问你知不知道现在已经是永厉年了?”

“什么永厉年?”胡细妹背着背篓,没怎么听懂。

“现在登基的皇帝是原本的九皇子,改年号永厉了。”厉帝说这个话的时候,也存着几分试探的心,想看看这个小刺客知不知道他就是九皇子。

胡细妹把被背篓停在旁边歇气,然后说道,“哥,皇帝是电视里才有的人。”

村长家有电视,逢年过节的时候,她也跟着其他小孩子一起看过电视剧。

厉帝皱了皱眉头,电视是什么?

“电视是什么?”厉帝皱了皱眉头。

“电视啊…”胡细妹也不知道怎么解释。

晚上吃了饭,厉帝坐在院子里,就被胡细妹拉住了手,她手里还拿着发光的小电筒,厉帝的目光都被这个发光的小电筒吸引了,“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