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帝赶到了太傅面前,“…”

小皇帝语塞了,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他总不能说,太傅,朕专程来看你,顺便告诉你,这国努力一下还是能救的,你要坚强一点…

他想了想,说道,“朕听闻太傅身体不适,特意让御医过来看看。”太傅身体不适,可不就是被他气得吗?

这也不是第一次了,如果是以前,把太傅气成这个样子,他还会觉得有点高兴。

但是知道他会自杀,并且留下千古绝唱《中秋行》让他对中秋两个字都有阴影,知道这一点以后,他是怎么都不可能高兴得起来。

太傅不知皇帝有何目的,但是他也知道自己今日是在劫难逃,好在他已经让孙子她们离开了。

厉帝总觉得太傅的目光有点视死如归的感觉,难道真的就是今日?

厉帝到底只是少年,又是一个经历了那些古怪的事情,刚被那个世界的老师强行打了手心的少年。

都是老师,对比一下,太傅对他也算是不错了。

厉帝把太傅扶了起来,“太傅身体不适,不必多礼。”

就在这个时候,福贵带着御医可算是赶过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厉帝:“…”太傅你一定要坚强!人活着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

拷问

第十章

御医也是摸不着头脑,战战兢兢地给太傅诊断,为首的几个老御医,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太傅怒火攻心,但是实际上问题并不大,问题在于陛下想要什么结果?

陛下还只是九皇子的时候,他们就曾经给装病的九皇子诊断不能见风之类的病,让他得以在早上多睡几个时辰。

而现在九皇子已经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了,大权在握,不想上学的话,生病卧病在床的自然就不能是这金贵之躯了。

太医觉得明白了陛下兴师动众把他们都带过来的原因了。

太医很懂事地回了陛下想要的内容,太傅年老体衰,身体不适恐需要长期静养。

另一个太医则是苦口婆心,一副太傅继续操劳下去就会活不长的表情规劝太傅考虑辞官养身体。

这下子太傅气得胡子都在抖了,原来这个陛下打的是这个主意,他自己的身体,难不成他还不知道吗?

厉帝当时没有想那么多曲折,听到太医们个个都说得如此严重,头疼极了。

太医们去给太傅开药,厉帝留在了房间里,他想了半天没想到什么话安慰太傅,然后想起了胡细妹平常安慰他说的话,于是他有点别扭地说道,“太傅好好养病,不用担心朝廷。”

太傅见他这样愈加肯定了心里的想法,抖着身体,跪了下来,“臣追随先帝数十年,先帝对臣有恩,臣答应先帝誓死效忠陛下…”

小皇帝幽怨地看着这个悲愤愈加的太傅,现在这个样子,感觉随时随地都能来一首《中秋行》。

一开始,他就是想多睡一会儿而已…

小皇帝再一次把太傅扶了起来,“太傅身体不适,不必如此,朕知太傅心意。”那个老师让分析《中秋行》,都细化到了字了。

“近日太傅在家养身体,李太医黄太医留在太傅府上…”

厉帝想起了太傅主要还是因为他不读书的缘故,厉帝回忆起了太傅的生平,到底还是说道,“朕每日过来太傅府上学习。”

厉帝留了两位太医,暗中还留了两个锦衣卫,不能让太傅寻短见。

另一边,厉帝回到了宫里,才想起来,中秋还有一个事情,以往的时候,中秋都是父皇主持的家宴。

而现在…母后出家去了寺庙,曾经和他参加家宴的皇兄们都在天牢。

当初三皇子与四皇子谋反,八皇子提供了便利,五皇子在镇压了三个皇子的谋反以后,再一次威胁了重病的先帝。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先帝留了一手,于是几个皇子全部关起来了。

因为大皇子二皇子被三皇子派的人杀死了,而六皇子七皇子早就不在人世了,所以什么都没有参与的老九成了新帝。

而这一切的主谋,三皇子,是国师曾经预言的明君,在整个事情发生了以后,国师不知道从哪儿听说了什么消息,觉得他在背后策划了整个事件,厉帝想来都觉得生气。

厉帝犹豫了一下,转道去了天牢。

厉帝从来没有来过天牢,福贵在旁边规劝,“陛下龙体金贵,不适来这种地方。”

厉帝皱了皱眉头,他现在还只是少年身体,比周围的人都矮。

厉帝很快就到了关着几位皇子的地方,几位皇子无一人下跪。

福贵呵斥,“大胆!见陛下为何不跪?”

小皇帝没功夫计较这个事情,他之所以来天牢,是因为想起了以前的中秋晚宴。

四皇子冷嘲热讽,“九皇弟是来看我们这群皇兄的笑话的吗?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厉帝听到这些话也不恼怒,到底是见过大世面的人。

旁边的狱头跟厉帝汇报,“启禀陛下,众皇子不肯招供。”

他之前下令让他们审问共犯。

狱头跪在地上,头低得很低,“是否上刑?”

这下除了三皇子依旧淡定地坐在那里,其他几位皇子的脸色都变了。

厉帝看了一眼里面的几位皇兄,想起了曾经的恩怨,点了点头,“上刑。”

四皇子反应最大,他本就是刑部的,自然知道这天牢的刑罚,而其他几个皇子都已经成年了,不像九皇子这样对天牢一无所知。

所以自然也知道即将要面对什么。

这个时候,监狱的其他人把刑具一一带了上来,准备一一拷问。

九皇子看了一遍燃烧的火盆,匕首…

然后板着脸,说道,“有没有这么长,这么宽的木板?”

于是国师听说了消息,赶来营救几位皇子的时候,就看到在摆满了刑具的地牢里,小皇帝拿了一个木板,冷笑地说道,“奉劝三皇兄还是把朝中同谋供出来!否则的话。”

“手伸出来!”

三皇子不伸手。

旁边的福贵立马吩咐人,压住了三皇子。

其他人都不忍睁眼,三皇子自己也知道自己完了。

然后就听到小皇帝用他手里的木板打手心。

国师进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一幕,本来地觉得有古怪,然后跪在了外面,“陛下,臣有要事相商。”

小皇帝打了五下,“看不出来,三皇兄还挺嘴硬的!”

那么疼都忍着了,他自己就被打了一下,都痛到灵魂上了。

小皇帝看了看这个咬紧了牙齿的三皇兄。

他跟这个皇兄差了二十岁,所以两个人交集非常小,从小他就知道三皇兄是未来的皇帝。

三皇子一句话都没有说,而这个时候厉帝回过头,看向了外面的国师。

小皇帝把小木块递给了旁边的狱头,“接下来,就交给你继续审问了。”

狱头:“…”

厉帝走了出来,总是要面对国师的,他已经是皇帝了,不用像以前那样忍辱负重了。

国师想起了太傅说的话,又看了一眼地牢里面的三皇子,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天要亡大宣啊。

作者有话要说:厉帝:“…”今天不想说话。

卧薪尝胆

第十一章

大宣的国师地位很高,在民间的威望也很高,可以说是不亚于皇帝,哪怕是这样,也不会引起皇帝的猜忌,因为国师是天命所归,他们不会有后代,而且成为国师的二十年后就会灯尽油干,然后出现下一位国师。

现在的国师成为国师已经二十年了,他便是在二十年那天预测到了未来。

然而,二十年已到,他并未死去,他认定这是上天给他拯救大宣的机会,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先帝在他已经说了大宣亡于暴君厉以后,依旧把皇位传给了这个年仅十三岁,未曾学习任何帝王之术性情暴虐的九皇子。

小皇帝跟国师接触很少,再准确一点说,他跟朝廷中的大臣基本上都没有接触,包括他自己的舅舅外公。

而跟国师唯一的接触就是先帝临死之前,传位于秦厉,国师死谏,并说下了残暴不仁,亡国之君的预言。

历代国师的预言从未错过,也因为有国师在,大宣国才能在诸强国中存在这么久。

那个时候,小皇帝对这个国师好感全无,然而先帝被其他皇子气到了,死之前硬是传位给了秦厉,也不愿意把皇位传给弑父杀兄的被国师预言为明君的三皇子。

小皇帝当时跟国师闹得很不愉快,毕竟无论哪个皇帝刚被确定是下一任君主,然后被劈头盖脸地说亡国之君,不堪大用,都会气到。

小皇帝跟着国师走了出去,他板着脸,表情严肃,学着他父皇发脾气时候的样子。

出了天牢,国师便跪了下来,“臣有一事不明,还请陛下解答。”

“何事?”

“何为‘德礼’?”国师看着这个涉世未深的小皇帝,问道。

秦厉:“…”这个朕知道!!!

《中秋行》里面有一句诗提到了的,那位奇怪的老师解释了这个词,他当时还觉得很亲切,因为这个词是他父皇提出来的。

小皇帝倍有自信地回答道,“德礼是父皇提到的治国□□的思想,德是指君以‘宽仁治天下’,礼指封建主义对臣民进行教化,极大地维护了封建统治,也是…”小皇帝停了下来,因为后面说的是这也是为什么李岁会自绝于中秋。

封建主义是什么,当时小皇帝没懂,不过也没关系,反正现在的国师也没听懂封建主义,他只觉得“对臣民进行教化”这句话他听起来很不舒服。

但是国师不计较这个事情,而是再一次询问,“何谓宽仁治天下?”

小皇帝:“国师有话直说。”宽仁治天下,这话不是字面意思吗,用得着这么复杂?

“陛下今日可曾去过太傅府?”

小皇帝点了点头,“太傅身体不适,朕去看望他。”

国师看着眼前的小皇帝,脑海里浮现出了他杀太傅孙子,逼死太傅儿子,宣国子民流离失所,易子而食的场景,心里愤怒异常,然而眼前的人是皇帝,他半点办法都没有,最后只能拂袖而去。

秦厉:“…”国师,你怎么了?

以前小皇帝是真的讨厌太傅,真的讨厌国师,但是现在一看到他们生气,小皇帝就特别担心他们自杀,小皇帝觉得自己就算是被太傅国师气到吐血,他也不会自杀然后留书。

这样想想,还觉得自己在某种意义上比太傅和国师厉害。

而这个时候,福贵在旁边说道,“国师竟然敢这样对陛下!”

小皇帝想起了那个打他手心的奇怪的人还有那些编着稀奇古怪的歌嘲讽他的人,他很想对旁边这个没见过世面的近侍说,不要意外,在对朕不好的人中,国师这算是很客气的了,反正完全排不上号。

秦厉在一瞬间,觉得自己也算是经历卧薪尝胆了。

以及,该用膳了。

小皇帝回到了自己的寝宫,而这个时候,大牢里逼供还在进行。

四皇子看到了那烫红的烙铁,一边后退一边说道,“九皇弟走的时候,是让你用那个刑具逼供!你现在这个违抗圣意!后果你可担待得起?”

拿着烙铁的狱头愣了一下,旁边的手下也上前说了几句话,“当今圣上自小养在深宫,年纪尚小,感念兄弟情义,刚才陛下亲自动手,还专门用了木条,实际上应该就是在告诫我们,这几位都是皇子,若真用了酷刑,陛下那边交代不过去。”

狱头想了想,当今圣上专程来了,专程来了天牢,然后打了几个手心,就走了,这可一点都不像是要逼供。

如此一来,狱头心里也有了想法,将烙铁扔在了一边,拿起了旁边的木条,然后学着陛下的样子,打了几下。

小皇帝并不知道他原本就是想让他的兄弟尝尝他吃的苦,这塑料兄弟情变成了皇室难得的兄弟情深了。

这塑料兄弟情…落在了其他几个皇子身上,就值得沉思了,在被打了手心以后,几个皇子面面相觑,老四最先开口,“老九到底什么意思?”

他们跟这个嚣张跋扈的老九接触不多,因为年龄相差太大了,就算是八皇子也比老九大十岁,因为他年龄再加上不学无术的缘故,他从来没有进入他们之间的斗争,而因为老九背后的势力,所以几位皇子平时里也从来不会跟他起冲突。

自然不明白这位到底是怎么想的。手心里都还火辣辣的疼,但是实际上都没当一回事。

这点疼痛,对于从小文武双修的众皇子来说,真不是什么大事。

想到这里,众皇子都心不甘,九弟荒废学业,从未去习武,不曾深入民间,而他们从小文武双修,闻鸡起舞,刻苦耐劳,最后却落得这个下场。

此刻荒废学业的小皇帝依旧在荒废学业,他正在吃着御膳房精心制作的佳肴,然而…

小皇帝只吃了两口,看向旁边的近侍,“没有洋芋糊糊吗?”

胡细妹是话唠,煮好了土豆以后,就会用勺子把土豆压碎,然后一边压一边说道,“这样就做成了洋芋糊糊了,再加一点糊糊酱和野葱!好吃!”

旁边的近侍听到皇帝这样说,没懂他在说什么。

只是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何为养鱼糊糊?是鱼吗?”

小皇帝:“…”没见识。

小皇帝吃过了酸酸辣辣的洋芋糊糊加特殊香味野葱,现在再吃这些东西,只觉得食之无味。

就在这个时候,他感觉到了手心传来了钻心的疼痛,紧接着,就看到了面前那个奇怪的男人,他又非常神奇地到了那个奇奇怪怪的地方了。

小皇帝:“…”痛痛痛。

这个年龄的小男生适应能力实在是了不起,尤其是他被国师冷遇了的时候,想到了一个事情。

历史上有一个伟大的皇帝,他被敌国俘虏了以后,卧薪尝胆,忍受了很多苦难,最后成为了一代明君。

所以小皇帝觉得这可能就是属于他的卧薪尝胆!而这个地方的秘密,他总会发现的。

他看着已经肿起来了的手心,又看了看胡细妹也肿了起来的手心,他看了一眼站在前面的刁民,他还记得的,那位卧薪尝胆的皇帝成为明君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灭了敌国。

胡细妹见他表情怪怪的,都顾不得手心疼了,“哥,你没事吧?”

哥本来就傻,现在会不会打得更傻了,不对,老师打的是手心,不是头,应该不会变得更傻。

小皇帝回过神来,见胡细妹眼睛红红的,看上去可怜巴巴的,他想着,小刺客也不是特别厉害就被打了两下就要哭了,哪里像他,他都没有哭。

但是小皇帝还是凑到了胡细妹耳边,小声说道,“等朕…我卧薪尝胆结束了,到时候我让你打他手心,想打多少就打多少!”

胡细妹想了想,“那他就不会教我们了。”

小皇帝理所当然地说道,“没事,到时候有太傅教我们。”太傅还是很有才的,这种时候,就想起太傅了。

老师打了两个学生以后,就放他们进去了,胡细妹跟哥哥坐在一起,因为暂时没有多余的桌子,所以两个人是坐在一张桌子前面的,两个凳子紧紧地挨着的。

胡细妹虽然手心挨打了,但是还是很高兴,哥哥跟她一个学校了,以后她也有人跟她说话了,有人跟她一起回家,有人跟她一起上学。

胡细妹小声跟哥哥说道,“哥,你刚才看懂了没有?”

“什么?”小皇帝还回了一趟皇宫,所以明显还有点不在状态。

胡细妹解释道,“就是这一首诗。”

小皇帝:“…”

胡细妹把书翻到了今天老师讲了的地方,然后开始说道,“哥,你读一遍。”

小皇帝:“…”朕并不想读。

胡细妹以为他不会读,因为哥哥还刚恢复,记不住很正常,于是胡细妹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着。

然后发现哥没什么兴趣,于是说道,“哥记不记得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

真正的皇帝敢于直面现实!

“讲的是爱国诗人李岁救国无门的绝望,也是对皇帝的血泪控诉!”他才不会承认他是暴君呢。他就多睡了一会儿,多吃了一点,怎么就背上了暴君的名声了。

而这个时候坐在胡细妹前面的小男生转过头来,说道,“胡细妹,听说你哥哥是傻子,那你就是傻子的妹妹了!以后叫你胡傻妹怎么样?”

胡细妹生气极了,站了起来,“我哥才不是傻子!”

小皇帝拉住了小刺客,现在不要轻举妄动,后发制人!

小皇帝给这个小刁民在心里记上了一笔,说朕是傻子,等着!

接下来的课是数学,小皇帝一句话都没有听懂,只知道肚子饿得咕咕叫。

中午的时候,班上同学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家住在离这个学校不远,就回家吃午饭,其他村子过来的学生就拿出了铁皮饭盒,里面装着米饭或者是番薯,或者是土豆。

胡细妹原本装了满满的一盒土豆泥,但是在路上的时候已经吃完了。

所以肚子咕咕叫,也没有吃的。

胡细妹说道,“哥,下午只有两节课了,到时候我们就回去,回去了以后就有饭吃了。”

小皇帝想起了皇宫里那一大桌子吃食,而他现在肚子还在咕咕叫。

胡细妹想了想,拿着铁皮饭盒走了出去,村校外面有一口井,但是那口井一直是盖着的,因为怕孩子们打闹掉进去,不过胡细妹把盖子拿开了,然后从里面舀了一瓢清水出来,倒进了铁皮饭盒里。

胡细妹递给了小皇帝,“哥,喝点水就没有那么饿了。”

小皇帝喝了一半,给胡细妹留了一半,两个人喝了水以后,的确就没有刚才那么饿了。

然而下午的时候,小皇帝饿得肚子疼,胸口也闷闷的,非常难受。

他原本以为打手心已经非常难受了,但实际上打手心也就是刚开始的时候很痛,后面就没事了,而现在是越来越难受。

他甚至眼前都出现幻觉了,像是看到了那些被他说成食之无味的御膳。

下午四点就放学了,村校只教语文数学,而这些孩子还要回家做农活,所以放学很早。

胡细妹背着书包,拉着哥哥的手,往家的方向走去。

胡细妹还是继续嘚啵嘚啵嘚。

“哥,那边的房子是小梅家的,小梅就是我们班长得最好看的那个女孩子。”

“哥,我是不是长得很黄?她们都不跟我玩…”

“哥,我们回去以后就做洋芋饭。”

“那边有胡豆,现在已经老了,只能做糊糊酱了,嫩的时候还可以炒着吃…”

“胡豆皮太厚了,炒第一遍的时候一点都不好吃,但是炒第二遍的时候,外面的皮就破了,就很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