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没有等秦厉提出分开睡,胡细妹就提出来了…

秦厉:“…”说好的跟你哥哥一辈子要好的呢?

第83章 电,是个好东西

第八十三章

“哥, 你看,我胳膊上已经红了一片了…”经过了一个冬天,胡细妹的胳膊回到了本来的颜色, 白嫩白嫩的,此刻就看到上面全是痱子。

以前胡细妹的夏天, 过得没有这么热,因为那个时候她住的是土房子,旁边又正好是风口,典型的冬冻夏凉。

他们现在这个房子是在村子中间,前后左右全是房子, 一丝风都透不进来,闷热闷热的。

秦厉看得也是心疼,“我去看看他们其他人怎么过的。”

总是有办法的。

胡细妹这个时候却想起了一个更加重要的事情, “哥,昨天晚上我睡不着觉,突然想起了一个事情,咱们古代,我是不是到夏天还得长袖长裙?”

她在古代过了那么久, 自然也知道她们这种女孩子在那个世界是不能像现在这样穿着短袖短裤的。

她现在穿着短袖都觉得热得没有办法睡觉了,要是在古代的时候可怎么办?

秦厉收拾了一下,他也很喜欢现在这种短袖短裤, 但是一时半会让所有的人都接受这种打扮, 肯定还是不行的, 毕竟老祖宗们用了1000年才搞定这个事情, 不过,他安慰胡细妹,说道,“到时候没有那么热,我会让他们运冰过来,如果实在热的不行,我们可以去避暑山庄躲一段时间,去那边也可以处理事情,小时候我父皇每到夏天都会把我塞到那里去。”

唐河这个时候已经在外面喊她们了,“秦厉,胡细妹,学校老师说学校要装风扇了!”

因为学校是冬天修建的,那个时候冷得跺脚,谁都没有想起来这个事情,不过现在也来得及。

胡细妹跑了出去,跟哥哥一起跑到了学校,果然就看到了,来了好多陌生人。

下午的时候,回到教室就是一阵一阵的风,教室上面挂着四个电风扇,呼啦呼啦的响着。

于是兄妹俩,连同村子里面,其他的孩子都不肯回家了。

但是还是有不少家里是有风扇的,但是肯定是要晚上大人们也都回来了才会开风扇,要不然就小孩子在家里,一是费电,二是因为他们的风扇都是叶片型,怕家里的倒霉孩子把手伸进去出事情,这个年纪的孩子,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既然在学校,大家就都想看电视,因为学校是有电视的,而学校的电视是由秦厉管着的,新学期以后秦厉就是班长了,电脑电视还有打扫卫生,都是由他管。

别说,秦厉不说话的时候还挺吓人的,再加上年龄比他们大三四岁,所以孩子们也不敢抗争什么。

今天有电风扇,吹着风,要是再看看电视就更开心。

可是问题是,他们去找秦厉说要看电视,秦厉肯定不会让他们看电视。

秦厉最听他妹妹的话,但偏偏他妹妹也不会帮他们。

所以就干脆让班上最漂亮的女孩子过去。

胡细妹和秦厉还在研究风扇的原理,因为这是个好东西,到时候可以带回古代,大家也能用上。

然而就发现那最重要的一个事情,那就是电的问题。

于是,研究风扇就变成了研究电的原理,两个人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电真的是一个好东西,他们现在住的地方能够有灯,靠的就是电,学校还有电视电脑…

胡细妹看向哥哥,“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会那么晚才发现?”

秦厉也觉得这是个好东西,“…大概是因为本质上,它看不到,也摸不到。”

关于电的书籍不是很好找,不过还好有手机,然而看的时候压根没怎么看懂,可能是因为找错资料的缘故。

直流电…交流电…电压…发电机…

压根儿看不懂这些东西。

这一次秦厉就算是想漂洋过海去国外找,也没用,因为他查到了电最早也是在大宣之后五百年才被发现,也就是说在他们那个年代,国外都没有电,不像洋芋那么简单了。

而这个时候,那个长得最漂亮的姑娘有点害羞的走了过来,娇滴滴的说道,“秦厉,你在做什么?”

“看书。”

“今天我有点想看电视,你想不想看电视?”

“不想。”

秦厉也是真厉害,头都没有抬,就成功地把天给聊死了。

胡细妹这个时候在书上看到了一个东西,“哥,你看这个。”

秦厉转过头,就看到胡细妹找到了一行字,“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

然而兄妹俩完全没懂,他们俩的知识太过于表层了。

秦厉有点不甘心,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冒着三伏天的太阳,跟胡细妹一起去找了隔壁村找到了,正在挖地的李尚,李尚一脸懵逼,电?

李尚把锄头一扔,说道“我现在只记得左手定律和右手定律,然而左手定律和右手定律是干嘛的我都忘了。水力发电…嗯…嗯…”

李尚有点尴尬,他完全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秦厉捂住妹妹的眼睛,“不要毁了你对大学的向往。”

李尚把刚才扔掉的锄头又拿了起来,“再说一遍。”

“李村长,我们还有事,溜了溜了。”

原本哥哥捂住眼睛的时候,胡细妹愣了一下,然后听到哥哥说的话以后,就已经在旁边笑的上气不接下气,再加上李尚这个反应还有哥哥说的话,就更觉得好笑了。

第84章 变丑了

第八十四章

胡细妹发现她哥从用手机以后, 说话就变得好笑了。

玩笑归玩笑,秦厉还是继续说道,“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最快的了解到关于电的知识?”

李尚放下锄头,带着兄妹俩在旁边树荫下坐了下来, “你们怎么突然对电感兴趣了?到时候初中物理的时候你们要学一些关于电的知识,物理也要学。”

李尚从自己的高中记忆中抠了一下,“初中学的比较浅薄,就是画画电路图之类的,对了,还有串联和并联的问题。”

李尚特别牛逼地说道, “我这个还记得,串联就是串在一起的,一个灯泡亮,两个灯泡都要亮, 并联是并在一起的,两个灯泡相互亮, 相互不影响。”

秦厉:“…”

“高中学的是…电生磁生电…是不是这个来着,我记不太清了, 因为离我太远了, 我大学没有学这个了。你到时候大学选专业的时候可以选跟这个有关的。”

秦厉:“…”如果没说错的话,他记不住的这个就是自己想学的内容。

只是大学…这得多遥远。

“水力发电, 火力发电都比较复杂, 应该是大学专业课学的, 反正我们高中和初中都是没有教过这些, 你们怎么突然对这个感兴趣了?”

秦厉说道,“今天跟妹妹在家里面开灯的时候,突然想起了这个事情。”

李尚也能理解,半大的孩子都是想一出是一出的,今天想学电,明天可能就想学水利工程之类的。

回去的时候,胡细妹说道,“哥,要不然我们大学就学电?”

其实从李尚最初跟他们说学校分专业的,他们迷迷糊糊的就在想,以后大学要学什么?

当然,首先就排除历史,历史看看就好,他们本身就生活在历史洪流中,如果大学跑去学历史,那就实在是太浪费时间了。

而现在,秦厉想着这些,说道,“我大学就学电。”

胡细妹点了点头,“让我大学就不学电,不学历史,再选一个。”如果他们两个人都学电,又有点浪费资源了。

现代的夏天热是热,但是可以躲在教室里面,这样一来也还好。

而古代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俩去的地方是沿海城市,胡细妹还得长袖长裙。

从在夏天的边缘试探开始,胡细妹就热得够呛了,一回到自己房间里,立马脱了外面的薄衫,然后撩起袖子。

“主子,”大宫女走进来的时候,就见胡细妹这样做,“主子,奴婢给您扇风。”

她拿着一把大扇子开始扇了起来,实际是不想要胡细妹撩起袖子,这样做实在是有损公主殿下的颜面。

胡细妹大概也知道大宫女的意图,“我在外面不会撩起袖子的。”

其实在外面也想撩起袖子,露出胳膊。

这边的人好辛苦,特别是女孩子,大多数女孩子还穿不起像她身上的这种纱衣,只能穿麻布,看上去就觉得很热,而且还要做那么多的事情,胡细妹每次看到她们,都觉得心疼。

胡细妹穿的是非常薄的细纱裙,然而并没有什么用,还是很热。可能是因为她身体的原因,她的身体更加适应现代的生活。

她其实尝试过穿那些女生的衣服,刚穿上就受不了了,所以就更加心疼了,胡细妹的同理心本来就比其他人要强一些。

但是她也不可能去跟人家说,来,我们把袖子撩起来,穿薄一点,穿短裤短袖,在古代这么久,自然也知道了一些事情。

胡细妹并不算是理想主义者,所以心里有这个想法,也还在谋划中,并没有真正做出来。

等到盛夏的时候,胡细妹觉得自己跟外面晾着的咸鱼没什么差别了。

胡细妹真的是天天都在中暑的边缘疯狂试探,御医送过来的避暑药,天天都在喝,并且逼着秦厉一起喝。

太傅年纪不小了,他出身贫寒,但是后来一直过得很好,实在不适合在这种沿海地区居住。

所以,小皇帝开始就想要送太傅回京避暑,然而太傅一直都不肯走。

然后果不其然就中暑了,这才愿意被送回去,太傅回去了以后,兄妹俩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还是早起学习,然后去衙门。

虽然都没说出来,但是都盼着回现代,至少有电风扇。

但是谁也没想到他们就这样,在古代一过就过了半年,把整个夏天都熬过去了,秋天都送走了大半。

胡细妹长高了不少,然而长黑了更多,整个皮肤很糙很糙…

香膏都救不回来了。

于是回到现代,唐河来家里叫两个人出去玩的时候,说的第一句话是,“胡细妹,你脸上是不是有煤灰?”

胡细妹刚起来,还没有去照过镜子,整个人:“…”

秦厉看了一眼这个没眼力见的,赶紧说道,“能够养得回来的,不用担心。”

胡细妹:“…”算了,她是公主,她是国师,她吃的比百姓好,穿得比百姓好,她只是每天要出去而已,只是变黑了一点没关系。

半大的孩子们对于相互之间的改变并不会有太大的印象,除非会再小一点的时候,掉了牙齿之类的,印象会大一点。

对于唐河来说,就只是隔一天而已,从一个白白嫩嫩的姑娘,变成了一个古铜色的小姑娘,这个变化还是有点大,但是对于学校的其他人来说,变化就没这么大了。

因为暑假的时候放假,大家在自己家里的时间会比较多,所以开学的时候大家都是觉得胡细妹是晒黑了的。

第85章 秦厉我看上了

第八十五章

班上同学也有很多在整个暑假都没有跟胡细妹见面, 所以自然而然的看到她变得这么黑, 就会说, “细妹, 你怎么变得这么黑了?”

胡细妹一点都不难过, 因为对方下一句话就是“天啊,你长高了好多!”

变黑这个问题,不要紧,因为以后肯定是可以变回来的, 但是一直长不高这是胡细妹特别着急的事情。

她在她们班上是最矮的, 太明显了。

在古代的半年时间,也算是吃得很好了, 但是一天一天的,自己是没有发觉自己长高了, 特别是古代的哥哥长得也高,哥哥跟她不一样, 古代的哥哥和现在的哥哥长得不一样高,而她每次在古代出了什么事情, 她现代的身体上也会出现, 就像她在现代额头被割了一下, 古代的时候也有那个疤, 靠着御医的帮助, 才把那个小疤痕消除掉。

“胡细妹真的长高了好多了。”

胡细妹听到他们说的话, 在哥哥旁边坐下来, 心情无比好, “哥,我是不是真的变高了?”

秦厉点了点头,“是长高了。”

秦厉当然也知道妹妹对于她自己身高的在意,她有很长一段时间,总觉得自己可能要一辈子就这么高了。

所以长高了才会这么高兴。

于是,晚上的时候,胡细妹就站在墙壁旁边,“哥,你过来帮我画一下!”

胡细妹要做一个记号,她以前都没有做记号,要是做了记号,就知道这一次长高多少了。

秦厉走了过来,拿着碳头,刮了一下,“好了。”

胡细妹走开,看了看位置,然后又把哥哥推到了旁边,垫起脚来,在哥哥的头上也画了一下。

“这样我们就知道自己能长了多少了。”

一直以来,她都盼着自己快点长大,盼着自己能够快点读初中,读高中,读大学…

秦厉也让她记录,晚上睡觉的时候,经过一个夏天,兄妹俩都习惯了各睡各的房间了。

秋去春来,日子就过得快了,除了每天学的知识不一样,其余的每一天基本上都是前一天的重复。

当初从那个村子到这个村子,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但像是过了几年,而现在,仿佛就是眨眼间,他们就要面对小学的最后一场期末考试了。

墙壁上的身高黑色道道,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期末考试前面几天兄妹俩只有一个想法,千万不要把她们扔到古代半年。

好在,并没有怕什么来什么,他们顺利的参加了期末考试。

走出来的时候,兄妹俩都有点激动,因为离开了小学,就意味着他们可以去镇上读初中了。

但是兄妹俩还没走出多远,就被老师叫住了。

村子里还是有一部分孩子不会去读初中了,但是胡细妹和秦厉肯定是不在这个范围之内的。

兄妹俩就盼着能够去初中。

所以老师也就是跟他们说说流程,特别是开学的流程。

从老师办公室走出来的时候,兄妹俩都很高兴,可是回来的时候才想到更多的事情,胡细妹把猪草倒进了小猪仔的碗里,摸了摸它的头。

“哥,我们去读书了,小猪仔和小鸡仔怎么办?”

养了三年了,无论是小猪仔还是小鸡仔都完全跟小字不沾边了。

而且他们早就知道了,初中是可以住读的,就是住在学校寝室里面,在外面租房子肯定是划不来的,最好还是跟其他同学一样,就住在学校寝室里面,而且就算是在外面租房子,他们也没有办法把猪仔和鸡仔带去。

他们一走的话家里就没有人了,到时候小猪仔小鸡仔怎么办…肯定就没有人给猪仔割猪草了,给鸡仔喂粮食了。

毕竟养了几年了,还是有感情了,而且几只鸡在这几年来,天天都在下蛋。

胡细妹和哥哥自己都吃不完,还会给学校那边带过去一些。

胡细妹抬起头,突然想到了一个事情,“哥,我们把他们交给老师行不行?”

猪仔习惯很好,小时候就养成了去茅房上厕所的习惯,也爱干净,不在泥地里面打滚儿,白白胖胖的,与其说是猪,胡细妹她们一直以来都是当成狗在养,帮忙看家护院的。

有一次胡细妹写作文就是写的他们家的猪仔,老师还说这么大一头猪,还真的是没有人敢来。

秦厉觉得的确可以去问问,至少要尝试一下。

学校食堂还是有很多剩饭剩菜,许多孩子胃口本来就比较小,尤其是这几年村里头发展的越来越好了,后面进学的孩子们就不像他们那个时候那么爱惜粮食。

老师也是这样一天一天的看着两个孩子,从瘦弱内向的兄妹变成了现在这么优秀的样子,其他大人可能会说,杀了吃肉多简单的,但是老师不会这样说。

也确实是这样的,学校有剩菜剩饭,可以把小猪仔接过来吃泔水…

那几只鸡下的蛋也可以给老师们加个早餐,也不错。

兄妹俩原本只是想试一试,没有想到老师这么爽快的就答应了。

老师嘱咐的事情更多偏向于兄妹俩的初中生活,“你们俩去镇上可要好好学习,为我们村校争一口气知道吗?”

“不要跟人打架,流氓混混之类的,招都不要去招惹。”虽然知道兄妹两都是好孩子,但是还是要好好说一下。

“进初中了以后,也不要早恋,知不知道?”尤其是秦厉,秦厉已经十七岁了,他比学校的老师们都高,已经1米7几了,同龄人都已经上高中了。

所以老师最担心的就是秦厉了,他这个人话不多,再加上小时候的一些经历,老师怕他青春期叛逆,而且小时候缺爱的孩子,情窦初开的年纪,特别容易早恋,因为没有从家庭中得到足够的爱,所以就容易去外界寻找。

偏偏,秦厉长得还又帅又高,所以忍不住多叮嘱两句。

胡细妹和秦厉都点了点头,“好。”

转眼就到了开学的日子,初中开学的日子跟小学开学的日子是同一天,老师作为班主任这一天肯定是要在学校的,但是他请了任课老师帮他。

自己大早上起来就去敲了秦厉家的门,然后就看到这俩孩子一人背了一个背篓。

老师:“…”背篓是绝对不能让他们俩背背篓去学校的,这要是背着背篓去报到的话,他们就出名了。

老师当然知道学校的孩子会怎么看他们。

胡细妹和秦厉都没觉得有什么问题,毕竟他们需要把自己的生活用品背去学校,又没有那么大的书包,当然就要用背篓背了,皇帝和国师在古代世界大概是过得太高高在上了,所以反而对这些缺乏了基本的敏感性,也主要是他们在这个学校里面,也没有被人说过什么,两个月前但是里面的书堆得太多了,她们就是用背篓背回去了。

老师光是想到这对兄妹俩背着背篓去学校报到,都能够想象出其他的孩子看他们俩的表情,赶紧说道,“等我一下。”

然后就看到年过半百的消瘦的中年男人匆匆地跑回了学校,“李老师,借一下你的行李箱。”

李老师是从城里过来的,所以当然是有行李箱。

“老师你别急,怎么了?”李老师见老师满头大汗,问道。

老师说道,“胡细妹和秦厉现在背着背篓准备去学校报到了。”

“我马上去拿行李箱,我把季老师的行李箱也借过来。”李老师在来到这里当村校老师之前,就是镇上初中的数学老师,她还记得那个时候,就是学生家长用背篓背着行李过来,孩子都在其他的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了。

所以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是什么样子的,她还不清楚吗?

这要是让他们两背着背篓去报道,到时候肯定会被那些口无遮拦的孩子伤着,这两个孩子都是好苗子,家里面又没有大人,现在又是青春期最敏感的时候,肯定是不能出这样的事情的。

于是兄妹俩就看兄妹俩就看到两个老师一人拿了一个行李箱拖了过来,急匆匆地跑了过来,“秦厉,胡细妹,来,把东西放到箱子里面,拖着走。”

兄妹俩有点奇怪。

李老师说道,“刚才的时候忘了说,初中给你们发了两个箱子过来装行礼,刚才才想起来。”

胡细妹有点奇怪,是吗?如果是学校发的,为什么两个箱子都不一样?

但是老师们已经打开箱子了,“东西装进来,我们帮你拖到车上去,快要迟到了。”

于是兄妹俩赶紧就把自己的东西装进了箱子里面。

李老师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

他们坐着村长的车,慢慢地离开了村子,渐行渐远。

车子在初中学校门口停了下来,都没凉下来的时候就看到了最外面的字,“同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