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我的经济适用男上一章:第 18 章
  • 我和我的经济适用男下一章:第 20 章

“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是不是你爸妈不喜欢我?”

“没有。”陈启中立刻否认。

“有想法了还不是不喜欢我?你当我傻瓜?”何小君翻眼睛。

他知道自己说错话,一时无语,最后叹了口气,“那你妈妈对我还有想法呢,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还是来商量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办吧。”

陈启中一直是很笃定的一个人,再急的事情都会按部就班,想好方法再解决,这或许和他常年编程有关系,这是何小君头回见到他这么无奈的样子,可怜巴巴的,反差太大,有意思得很。

她原本是扳着脸的,数秒之后却嘴角稍稍松懈,想笑,但最后发出来的却仍是一声叹息,跟他一样。

~~~~~~~~~~~~~~

海:小君这本书就是这个月要上市了,所以不能快更,不好意思啊大家,新文已经写到三万字了,等小君上市之后就开始更新,这次写了一个大学女生,写着写着就开始怀念校园,金秋啊,看着阳光真想再回到那块大草坪上躺躺……

旁白:我也去,给你垫着

海:热泪盈眶ing

上市公告

各位亲,《我和我的经济适用男》已经上市,购买地址详见文案,另外在网上买书的亲请记得评价留言哦,多谢大家了

第64章

陈启中与何小君在谈论结婚问题的时候,他的父母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年轻人大多把求学升职事业有成作为生活目标,但是对于绝大部分已经退休并且开始安享晚年的老父老母来说,儿女婚事才是他们生活中排在第一位的紧要大事。

陈启中的父母倒并不是不喜欢何小君,只是未来的儿媳妇以那样特别的方式出场,他们是旧派人,心里总有些芥蒂。

陈妈妈一晚上都没睡好,到了中午还在念叨。

“老陈啊,你说是什么朋友那么巧?机场都能遇上,人家还把手都搭在她的肩膀上,脸都要凑到她身上去了,这也太奇怪了。”

陈爸爸是男人,没老婆观察得那么仔细,闻言只说。

“算了,小君都说了是巧合,你想那么多干什么。现在小年轻打招呼都是很亲热的,你在国外不看到过?认识不认识的都跑上去抱在一起亲来亲去。”

陈妈妈撇嘴,“洋鬼子么一直是很开放的,我们是中国人呀,再说女儿在国外待了那么久,我也没看到她这个样子过。”

“这跟我们女儿有什么关系?我说你态度也太不坚定了,回来前天天念叨,说人家千好万好,现在才见过一面就老挑刺,搞得来。”

“先头儿子在电话里说的那些我都觉得挺好。这姑娘大学毕业,年龄也跟小中相当,家里还是上海人,两个人条件多合适啊。儿子都三十了,总算听他说要结婚,我能不激动吗?可你看看昨天,接机的时候人影都不见,跑来就是跟一个男人在一起,小中跟她才谈了几个月朋友,感情好想结婚很正常,可我就怕他对人家了解得还不够清楚。现在的人,结婚前头谁没有谈过一个两个朋友,那万一要是没断清楚,到时候乱七八糟事情多起来,烦都烦死了。”

陈爸爸看着老婆无奈了,“我说你想象力怎么那么丰富啊?不过是凑巧看到人家碰到自己老朋友,一转头就想到那么远去了,小中上回不是说了,这姑娘是同事的女朋友介绍给他的,大家都是熟人,知根知底的,怎么会?”

“你晓得什么?”陈妈妈相信自己女人的直觉,男人都是一根筋,八岁到八十岁都不懂察言观色,她就是觉得何小君和那个男人之间不对劲,特别是那男人临走看他们的那一眼,简直要把自己儿子生吞活剥了,她要是这点敏感都没有,那真是白做妈了。

“别想那么多了,孩子大了,我们要尊重他自己的选择,就算那个真的是她以前谈过朋友又怎么样?我们儿子也不是没处过对象,有什么事他们小俩口自己会解决的。”陈爸爸做总结性发言。

……

谢谢购买本书的童鞋们,爱啦,:)

新文《常欢》已经开始更新,链接看一下文案或者文集,刚开头,日更中,请大家继续支持小海,抱拳抱拳

第65章

第十一章关于结婚的那些事儿

喜欢一个人有许多种表达方式,他所做的大概是最笨的那一种。

1

第二周何小君又与陈家两老见了一次面,地点是在陈启中家里。

她这一个星期做了许多事情,答应了启华的邀请,公司里递上辞呈,合同条款规定辞职需要提前一个月的时间,她痛快地把自己这些年没机会享受到的所有年假都用上了,递上辞呈的时候经理的表情精彩万分,再加上走出公司时赵晶投来的复杂眼神,她已经很久都没有这么畅快淋漓的感觉了,每次回想都会觉得一阵满足。

陈启中也很高兴,何小君有一个月的空闲时间,正好可以把全副精力放在准备结婚的这件大事上,跟他的父母多见几次面,尽快熟悉彼此顺便拉近感情,一举两得。

何小君当即表示赞同,其实她也想过怎样才能与陈启中的父母拉近关系。陈启中曾经提到过的他的父母对她会有想法这一点问题,她虽然当时嘴硬,但心里总是介怀的。

她是想好了要与陈启中结婚的,冯志豪一役,让她明白嫁个有钱人是多么海市蜃楼的事情,这几个月与陈启中在一起,她前所未有的安定、愉快、对生活充满信心,她跟美美讨论过这个问题,婚姻是靠什么成就的?大部分的婚姻都不是爱情成就的,她过去那是中爱情的毒太深了,其实大部分的婚姻都是由安全感成就的,她缺乏安全感,陈启中给了她,这就是她跟他结婚的理由了,其他的,根本就不需要。

美美点头赞同,握着何小君的手表示无限支持,并且补充,“小君,陈启中真是个好男人,我没见过有人这么对你好的,你要珍惜,千万别丢了,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啊。”

何小君觉得杜美美说得没错,就冲这个男人在她吐过之后还能带她回家,一边替她烫衣服一边向她求婚这一点,她怎么都得好好珍惜陈启中。

既然如此,那陈启中父母对她的看法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了,何小君虽然不是旧式妇女,也没有生活在公婆一句话定媳妇生死的旧社会,但未来的公婆是否对自己满意关系着她与陈启中将来的幸福,她当然不能马虎大意。

她与陈启中商量了许久,最后决定还是用陈启中用过的办法。中国人以食为天,一个贤良淑德的好媳妇就从一桌好菜开始,大家坐下来好好吃一顿,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说好了是何小君下厨,烧一桌子菜讨好一下未来公婆,但她下定决心之后向业余大厨陈启中认真讨教了好几回,最后的结果还是孺子不可教也。

何小君是典型的上海女孩子,从小在外婆身边长大,外婆没了有父母,对厨房里的事可谓一窍不通,对于烧饭这回事只有热情,半点实践经验理论基础都没有,再急也急不出来,陈启中无奈之下只好决定自己来,何小君到时候只需要摆个姿势就行了,方便得很。

休息日,何小君一早就去的,进门就看见陈启中已经在厨房里忙碌,高压锅里不知煲着什么东西,香味飘满了一桌子。

何小君来得早,早饭都没吃,进门只知道香,缩着鼻子走到厨房想看看究竟是什么,被陈启中拉回来。

“别急,还没好呢。”

她叹气,“那也得让我熏熏这味道,等会你爸妈来了,一闻我们俩身上的味道就知道这几个菜是谁弄的了,装也要装得像一点。”

陈启中笑出声,“好,那你去把围裙系上,我爸妈说好了十一点到,还有一会,等会时间差不多了再换人。”

何小君点头,找到围裙系上,他正打开橱柜找碗碟,忽然动作停了,只看着她,她觉得奇怪,凑过去问,“怎么了?”

他微笑,只说,“小君,你这样子很漂亮。”

她双手反在背后,继续系围裙,想回他一句,“本来就漂亮。”可是忽然心里麻痒,开口没说出话来,只是不自禁地红了脸。

完了,最近她在这个男人面前越来越容易出现莫名的状况,大概这就是所谓的婚前综合症,严重得很。

系着围裙的是何小君,在料理台前继续忙碌的却是陈启中,她平时很少下厨,陈启中也没有要求过她,他烧得好,每次她来都是负责吃,吃完了还是他洗碗。

她在这里从来都不做事,也不是她不肯,偶尔他烧菜的时候她还极其雀跃地要求当个下手什么的,只是他乐意纵容她懒散。

喜欢一个人有许多表达方式,他所做的大概是最笨的那一种,竭尽所能,宠坏她。

第66章

陈启中的父母终于到达儿子家中的时候,出来迎接的仍是自己儿子,进门看到何小君系着围裙,正端着汤碗出来,看到他们笑着招呼。

“伯父,伯母。”

何小君绾这头发,系着围裙的样子与之前所见大相径庭,老夫妻俩再次诧异,然后互相望了一眼,不约而同露出满意的表情。

何小君也与陈启中对望一眼,顿觉功德圆满。

这一次的饭桌上,何小君表现完美,有问必答,吃完饭还抢着到厨房洗碗,陈妈妈进去帮忙,看她手脚麻利,脸上笑开了话,两个人还顺便聊了几句,聊到后来陈妈妈想起什么,补充了一句。

“小君啊,我们家小中从小不会讲话,脾气倔,以后要有什么事跟你争你别理他,跟我说,我教训他。”

何小君这顿饭是存心补救上回机场乌龙来的,听完立刻笑着回答,“阿姨,启中脾气挺好的,再说有什么事情好好说就是,再不行就一起出去吃顿饭,吃完回来为什么争都忘了,您说是不是?”

都说上海小姑娘作,这年头居然还有这么通情达理的,何妈妈听完心头一松,陈启中正走进来,问了一声,“妈,小君,你们聊什么这么开心?”陈妈妈摆摆手表示没事,留他们两个独处,笑嘻嘻地走了。

陈启中走过去立在何小君身边,这是他第一次见她洗碗,双手浸在白色泡沫里,身上还穿着围裙,样子专业得很。

她侧头看他,抖抖手上的泡沫说话。

“干吗?没见过我这么贤良淑德的样子吗?”

他是真没见过,不过心里开心,陈启中捋着袖子压低声音,“我妈出去了,要不要我洗?”

“去去,说好了让我好好表现一回的,万一你爸妈突然进来,又要对我有想法。”念念不忘那句话,何小君时时会提起。

陈妈妈已经转身回到客厅,陈爸爸正坐在客厅看电视,看到老婆过来开口。

“聊完了?”

陈妈妈坐下来,舒了口气才说话,“这姑娘看上去倒是挺不错的。”

陈爸爸笑,“儿子的眼光还是不错的,行了,上回的事儿别多想了,等着准备婚礼吧。”

陈妈妈点头,但是过了一会又叹了口气。

“我也不知怎么的,总觉得这件事有点问题。”

“还是等见过人家父母再说吧,了解一个人得看她从小的生活环境是什么,父母就是儿女的镜子。”

“哦对,两家见面安排在什么时候啊?我们男方得准备准备。”

“等见过面再说吧,你要准备也得等人家先提要求出来。”陈爸爸继续看电视,心想女人就是女人,做什么事情都心急得可以,结婚是大事,什么都得一步步来,急是急不出来的。

事实证明,陈家的男人虽然对察言观色并不拿手,但在对未来的预见性这一点上,绝对是高人一等,每次都远见卓识。

……

海:小君这本书上市之后,有个美国的独立记者小姐跟我联系,然后做了一个很小的访谈,她要做一个经济适用男的专题,不过是发在国外媒体上,谈完我觉得挺感慨的,写了个博文,在这儿贴一下啊,大伙儿别说我话痨……

~~~~~~~~~~~~~~~~

昨天跟一个美国来的独立记者小姐聊了两小时,谈经济适用男。

关于这个话题,外国人比我们更有兴趣。

主要是因为她无法理解,爱就爱了,为什么你们还要分那么多种类出来,剩女也好,三不精英男也好,经济适用男也好,都得从头开始一个一个解释

我说没办法,中国女人决定和一个人在一起,她是做好了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的决心和准备的,尤其是一段关系进入婚姻以后,她会抱着无比伟大的信念,以求将它坚持到底,分手这个概念对于中国婚姻来说,其杀伤力是你们这些老外无法理解的

她乍舌,怎么说,怎么说

我说你想像一下,有些人将一段实质已经死亡的关系,甚至给她带来莫大痛苦的关系一直维持到双方有一个人去见上帝,而且还以此为荣,就明白了

她用手拍额头,我要昏倒了,没有感觉了为什么还要在一起?

我也想拍额头。

然后我们讨论了一下,经济适用男红在哪儿,后来总结,安全啊,这男人顾家,顾你,虽然钱不多,但重点是不怕贼惦记,除了你,他找别人也难,这安全感就跟男人想找一个没贼惦记不容易出事的老婆一样

她说,这说明中国女性地位上升了吗?

我吐出一口长气,正解

在中国,大部分女生所做的并不是choosewewan,buchooseweed

第67章

结婚这件事,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规矩,父母见面这一关,在上海是万万少不了的。

陈何两家的第一次见面,还是在饭店里。

何妈妈去得很不情愿,原因很简单,她至今都觉得女儿找到陈启中这个男朋友是亏了。

这么多年来,她一直都希望何小君能够借着婚姻彻底改变命运,没想到女儿挑来挑去,最后挑上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男人,原本想把反对进行到底,但是这两个月来陈启中常来常往,远亲近邻都已经把他当成了他们家的未来女婿,这其中当然还要算上死老头子的推波助澜,弄到后来人人都以为小君就快嫁人了,有回小姑子从外地打电话来,她接的电话,人家上来就直接问。

“小君和小陈婚期定了没有?什么时候喝喜酒啊?我们也好准备准备到上海来。”

气得她半晌说不出话来。

不过事已至此,女儿那模样是铁了心了,其他人也直接默认了他们俩的关系,她这边亲戚单薄,都没人帮忙说说话。兰表姨看看事情不成功,转头就回了美国,她连拉都拉不住,再说女儿这么不给面子,她又怎么有脸去拉。

想想真是伤心,女大不由娘,小时候是胳膊拧不过大腿,现在变成了大腿拧不过胳膊,什么都倒过来了。

不过话是这么说,何妈妈同意两家父母见面之前,还是板起脸跟女儿谈了一次。

“吃饭可以的,不过结婚这个事情,样样事情都要两家商量停当才可以,你是我们辛辛苦苦养到大的,不能这么随随便便就嫁出去了。”

何小君把妈妈的话转述给陈启中听的时候,他的感觉是长长松了一口气,觉得自己之前所作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何小君对他的反应却不以为然,她在与妈妈长期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总结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别人家妈妈这么说可能意味着对这件事的间接首肯,但她妈妈这么说,其意味很可能就是一切刚刚开始。

为此何小君还特地还抽了个时间问爸爸,问他妈妈所说的商量内容是什么,何爸爸当时正在楼下照看他那些花花草草,闻言拍拍手上的泥土,回头安慰女儿,“你妈跟我说了一些,还不就是车子房子这些事情?结婚嘛,这些也是家家都要谈的,反正无论如何,爸爸支持你们。”

何小君叹口气,妈妈一向独断专行,就算有想法也不一定全都跟爸爸商量过,想想算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等问题出现再解决也不迟。

陈家定的是绿波廊的包厢,何家三口并没有迟到,两家终于坐到一起,初次见面,陈家两老非常客气,上来就站起来请何家两老入座,吃饭时聊起两家孩子小时候的事情,气氛融洽。

上主菜的时候陈爸爸开口,“小君爸爸,小君妈妈,两个孩子恋爱也谈了一段时间了,我们很喜欢小君,希望他们能够早点有自己的小家庭,要不就趁今天,我们两家就商量一下日子吧,结婚前事情多,定了日子我们也好尽快开始准备,你们看呢?”

何爸爸点头,何妈妈也点头,没想到自己妈妈居然这么轻易就表示赞同,反而轮到何小君目瞪口呆,不过何妈妈接下来的表现完全没有辜负何小君之前的猜想,点头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

“日子么肯定是要定的,不过在那个前面,我们家还有几个要求想提一下,大家一起商量商量。”

陈家两老听完这句话同时点头,“要的要的,有什么条件你们说,我们男方一定会尽力。”

人家反应热烈,正在一边发呆的何小君却抬头,忧心忡忡地看了自己妈妈一眼。

第68章

回去的路上,陈启中一家在车中的气氛很是压抑。陈家两老一路都是一言不发,下车之后妈妈终于开口,扶着车门看自己的儿子,表情很严肃。

“小中,你上来一下,我们有话要跟你说。”

陈启中坐在车里叹了口气,认命地把车停好,然后上楼。

他父母住老式工房,五楼,楼梯很窄,感应灯随着他的脚步声一层一层亮起,陈启中在这里住过许多年,爬惯了这些楼梯,从来都不觉得累,这次却觉得脚步沉重,怎么都走不到头的感觉。

终于到达家门口,家里的门虚掩着,有光透出来,他走近便听见自己妈妈的声音,语速很快,略带些激动。

“你说这算什么事儿啊?有这么提条件的吗?又要我们把房子买到他们家旁边,又要把原来的房子加上他们女儿的名字,戒指酒席一样样都有标准,那么多条件,这算是嫁女儿还是趁机发财来的?当我们家是印钞票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