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后,孙导就吩咐杨业扮演者换衣服,拍摄他辞别皇帝,领兵出征的一幕。因为只有一台摄像机,小寒就闲下来。

明天上午拍杨业率领七个儿子跟辽军交手,一切顺利的话,下午就会从头开始拍。小寒此时回家,明天下午也赶不回来,便在剧组看别人演戏。

孙导骂哭的几名女学生见小寒的戏这么好,还在剧组学习,也都没回去,和她一起观看别人演戏的同时向她请教。

小寒上辈子死的时候三十八岁,算上她来到这边的几年,心理年龄有四十多岁,不由自主地把大一大二的师妹当成晚辈,很是耐心的和她们分析她们所扮演的角色。

杨业和七个儿子身着甲胄,走一段路就满头大汗,孙导让他们休息,吩咐化妆师给演员补妆,看到小寒教校友拍戏,不禁跟摄影师说,“那个姑娘不错。”

“不是姑娘了。”摄影师用极小的声音说,“夏市长的小儿媳妇。”

孙导睁大眼,低声惊呼,“首都那位?!”

“我拍过《知青》。”摄影师道,“有一次拍的太晚,看到有个男人来接她。后来我从帝都大学门口经过看到那个男人,听到有人喊他夏立夏,名字和韩小寒很般配,前些日子电视台选角,我问系主任夏立夏和韩小寒什么关系,表演系那个难缠的主任说是夫妻。”顿了顿,“他们学校的学生都知道这件事。”

孙导啧啧称道,“有市长这个靠山还这么努力,不给别人留活路啊。”

“她去年闲一年。”摄影师道。

孙导笑着道:“开玩笑,开玩笑。不过,七八届的女学生也只有她一个拿得出手,男同学倒是有几个好苗子。”

“系主任可能也知道这点,选角的时候不顾电视台反对,坚持让她演佘赛花。”摄影师见化妆师补好妆,“好了。”

孙导转过身,冲场务打个手势,继续。

翌日上午,宋辽两军第一次交锋的戏份提前拍好,孙导就吩咐转场。昨天下午跟在小寒身边的一名大一女生赵凡凡忍不住问,“怎么不继续拍?”

“拍什么?”小寒坐上剧组的车就问。

赵凡凡:“辽军杀死杨家父子的戏,一次拍好省得化妆,也省得再回来。”

“你没看剧本?”小寒道,“那场戏安排在雨天,哪天有雨哪天拍。”

和小寒同车的几名男演员猛然看向她。其中一名叫朱永强的忙问,“剧本上标注的雨天是指自然雨?”

小寒:“你以为是洒水车?咱们剧组没那个东西,就算电视台给解决,孙导为了拍出大气且凄惨的感觉,也会等到下雨天拍。”

“我的天!”几名扮演杨家儿郎的男演员倒抽一口气,朱永强惊呼道,“雨天穿着盔甲拍戏,不要活了。”

小寒笑道,“现在越累,效果就越好,战到力竭都不用演。”

几人仔细一想,是这个道理。顿时又高兴起来,朱永强不禁说,“师姐懂得真多。”

“你们以后接戏时多注意导演态度,导演要求严,剧本有许多瑕疵,观众也会因为你们的演技,以及道服化而忽略。”小寒道,“导演功力差,无法把编剧要的效果表达出来。比如我们刚才说的‘雨’,换个导演,人工洒水,效果就大打折扣。”

几人想象一下,连连点头,表示受教了。

小寒见他们什么都不懂,还想说几句,车突然停了。扭头往外看,小寒不禁惊呼,“不会吧?”

“什么?”赵凡凡扭头看去,外面不知何时下起瓢起小雨,“不,不会吧?”话音落下,场务从前面跑过来,“回去,回去,快点。”

小寒刚才说的话司机也听见了,立刻掉头回去。此时男演员虽然脱掉盔甲,但都没卸妆,因为拍室内戏要用到。到“战场”上,套上盔甲,骑上马,雨势渐大,剧组工作人员扮演辽军,在瓢泼大雨下,拍完战死沙场的戏。

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小寒的戏拖到第二天。也因为雨戏提前拍完,摄制组松了一口气。翌日上午,扮演杨排风的大一新生频频NG,急的都快哭了,孙导没骂人,还让小寒教她。

杨家将的故事家喻户晓,定下小寒演佘赛花,剧本还没到她手里,她就开始揣摩这个人物。后来拿到剧本,和立夏以及周琰分析一个多星期“佘太君”,小寒又把台词背熟,离开拍还有一段时间。

小寒今年大三,课业轻松多了,没事的时候她就背对手的台词,听到导演让她教新人,小寒直接跟她师妹说,“你看我怎么演的,你就怎么演。”随即表情一遍,说出她师妹的台词。

孙导眼皮一跳,围观的演员都一脸惊恐的模样。待这场戏拍好,纷纷问她是不是把整部剧的台词全背下来了。

小寒笑道:“没那么夸张。”说着,抬头看到远方走来一人,连忙说,“我有点事。”说完就跑。

“哎,师姐……”赵凡凡转过身,看清来人倏然住口。

扮演中年杨业的演员是从话剧院找的,见赵凡凡停下来,不禁问,“那位是小寒的男朋友?”

“我爱人。”小寒拉着立夏走过来,“夏立夏。”随即就问,“你是不是逃课来的?”

立夏:“我用得着逃课?我是请假来的。”

“我就知道。”小寒无语,“拎的什么?”

立夏:“今天有点闷,给你们带一些喝的。”说着话往四周打量一番,见都没他好看,放心下来就把提包放在地上,打开拿出几瓶北冰洋,“不知道你们剧组有多少人,我只买六十瓶。”

“我们剧组五十多个人。”小寒道。

立夏不禁挑眉,“这么点人你们怎么拍打仗的戏?我记得你说过,刚开始几天全是群戏。”

“离镜头比较远的用假人。”小寒道,“离镜头近的,我们工作人员上去。”

立夏往四周看了看,“那也不够啊。”

“够的。”小寒拿几瓶汽水递给同僚们,“拍群戏的时候除了主创都上去。”

立夏指着拿着本子的几个女工作人员,“她们也上去?”

“画粗眉毛,往脸上涂点泥土和血浆,看不出男女。”小寒道。

立夏服气,“你们导演真会节省成本。”

“好的导演都会控制成本。”小寒道,“你什么时候回去?”

立夏皱眉:“刚来就赶我走?”

“怕耽误你上课。”小寒指着其中一个提包,让杨业的扮演者给导演他们送去,就问,“你请几天假?”

立夏没好气道,“半天,行了吧?”

“这还差不多。”小寒满意了,“这会儿没我的戏,那边有凳子,我们去那边。”

立夏站起来就拉她,“你是不是瘦了?”

“我才来几天,夏同志。”小寒道。

立夏:“我感觉你瘦了。你这样不行。”

“怎么不行啦?”小寒不解。

立夏坐下才说,“第一集的你瘦骨嶙峋,到第五集杨业死的时候你胖了,观众看到会出戏。”

“是哦。”小寒真没注意到这一点,“回头我跟化妆师、摄影师商量商量。”

立夏满意了,“导演没让你减重,你应该保持体重。”

“可是这边的饭菜不好吃啊。”小寒道,“每天拍戏运动量比在家还大,才几天你就能看出来,半个月后一定会判若两人。”

立夏正是担心小寒辛苦,小声说,“我给你买两袋奶粉,在你们住的地方,早晚喝一杯。”

小寒笑了,“夏同志,在这儿等着我呢。”

“没,没有。”立夏连忙说,“我是真担心你。”

小寒朝他腰上拧一下,“解释就是掩饰。对了,我这几天不在家,囡囡是不是特别想我?”

“不,大家都想你。”立夏道。

小寒:“所有人?怎么可能。”

“听我说,这几天二嫂做晚饭。”立夏道,“平时我买两斤肉,你晚上做饭的时候会把肉全做了。换成二嫂,两斤肉她分四顿吃,吃的爸皱眉。”说到这件事,他就想笑,“我昨天早上买两斤排骨,特意提醒她全做了。她做好盛出一半放冰箱里。另一半排骨跟蘑菇、木耳一块炖。妞妞吃饭慢,一块肉吃完,大嫂想再夹一块,连肉沫也没找到,吃过饭就让我明天多买点。”

小寒连忙问:“然后呢?然后呢?”

第78章杨家将杀青

立夏:“别着急啊。今天早上跟二嫂说,我这两天不在家,是多买点菜,还是她自己买。二嫂说她得上班,没空去菜市场,让我多买点豆腐和豆芽,别买肉,冰箱里还有一盆排骨。噗!我敢说他们今天晚上就得想咱俩。”

小寒想象一下,顿时忍俊不禁,“等等,两斤猪肉做四顿,他们没得吃,你也没得吃呀。”

“我本来想多买点。”立夏道,“后来我想想,天天吃少油少盐的菜,他们会更加想你,我就忍住了。”

小寒很好奇,“我在家的时候,大嫂经常帮我做晚饭,怎么我走了,她反而不帮二嫂?”

“帮啊。”立夏道,“大嫂也是活该。二嫂跟她说晚上吃清淡点,切半斤肉下面条,大嫂就同意了。现在想让二嫂多做点,二嫂问大嫂是不是很馋。大嫂不好意思,就顺着她的话说没有。她没有,二嫂就把排骨放冰箱里。”

小寒笑着问,“囡囡和二哥呢?”

“囡囡又不敢跟她闹。”立夏道,“爸每个月给咱们两百,二嫂应该算过咱们能剩多少钱。二哥说二嫂告诉他,买冰箱把爸存的钱也用光了,万一哪天洗衣机怀了,想买个新的都没钱买。”

小寒:“你没说二哥,我们没钱,你有钱。”

“二哥想用的是爸的钱,二嫂节省的也是爸的钱,我说他干什么啊。”立夏笑道,“反正大家吃的一样。”顿了顿,“我也想知道按照二嫂的吃法,一个月能花多少钱。”

小寒:“最多一百块,把洋胰子、洗衣粉,油盐酱醋全算上。”

“花不了这么多。”立夏道,“你忘了,上个月囤很多。”

小寒想起来了,看到场务往这边来,“可能是喊我拍戏。”

“你去吧。”立夏道,“我在这边等你。”

小寒站起来又坐下,“不过去?”

“是跟杨家人的戏吧?”立夏想去看,“怕你们不自在。”

小寒轻笑一声,“你以前又不是没看过。”

“以前都是老演员,这次多是新演员。”立夏道,“早点拍好,你也能早点回去歇息。”

小寒不再劝他,“这边有几处景色不错,你嫌无聊就去看看,别走远。”

“知道,知道。”立夏摆手,“我又不是小孩。好好拍戏。”

小寒“嗯”一声就去拍戏。

杨家男人战死沙场,噩耗传来,阖府悲痛,该剧最重要的一场戏,现在也已拍完。电视台给的时间充裕,夕阳落下,孙导就让摄制组收工。

小寒吃过饭天还没黑,便问立夏,“想出去逛逛吗?”

“不想。”立夏道,“外面都是人。”

小寒:“那我去打热水,洗脚洗脸?”

“你跟我说在哪儿,我去打。”立夏突然想到,“这边好像没浴池,你去哪儿洗的澡?”

小寒:“昨晚坐剧组的车去的,外面太黑没看清楚,反正离这边挺近。”

“衣服洗了吗?”立夏说着话,往四周看了看,看到放在角落里的衣服,“脏的?”

小寒点点头,随口问,“你给我洗?”

“好。”立夏想也没想就应下来。

这边离市区不算太远,可是要转几次车,过来一次挺累的,小寒就说,“放着吧,我明天再洗。”

“洗好省事,万一明天下雨就麻烦了。”衣服放脸盆里,立夏就找洗衣粉。

小寒见他执意如此,“洗衣粉在门后面。这边院里没压水井,在隔壁院里。”

“那里住的男人还是女人?”立夏问。

小寒:“女人。”正想问怎么了,话到嘴边笑着说,“我和你一块去。”

俩人到隔壁,孙导正在洗衣服,看到小寒过来连忙把盆端到一旁,蹲下去发现小寒压水,立夏倒洗衣粉,不禁问,“你洗衣服?”

“是呀。”立夏不解,“怎么了?”

孙导在家里油壶倒了都不扶,出来拍戏没办法,只能自己上,乍一看市长家的三少爷给小寒洗衣服,心中大为震惊,面上竭力保持镇定,“挺好。”停顿一下,“知道疼媳妇儿。”

“我媳妇儿,我不疼就没人疼了。”立夏抬头看,“对吧?媳妇儿。”

小寒嗔道:“好好洗衣服,别说话。”

立夏:“是,媳妇儿。”

“别贫!”小寒瞪他一眼。

立夏一脸无辜,“没有贫。我说的都是实话,不信你问孙导。”转向孙导,我说的对不对?

孙导突然觉得像吃了柠檬,“你俩结婚几年了?”

“新婚夫妻。”立夏道。

端着一盆衣服过来的摄影师踉跄了一下,稳住身子就忍不住说,“结婚四年的新婚夫妻。”

“十年如一日。”立夏道,“我俩才结婚半天。”

“咳咳……”

小寒下意识回头,看到拿着瓷缸子和牙刷的张凡凡咳得满脸通红,连忙问,“怎么了?”

“被姐夫呛着了。”赵凡凡拍拍胸口,“姐夫,您还有弟弟吗?”

孙导和摄影师不约而同地看向她。

立夏:“有啊。今年十四。”

赵凡凡顿时有些尴尬,“……姐夫真爱开玩笑。”

“我没开玩笑。”立夏很认真,“我小舅子,很聪明的,去年以全镇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县一中,不出意外十六岁就能上大学。”

赵凡凡转向小寒,“真的?”

“我弟弟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小寒可不想从赵凡凡口中听到,真巧,我也有个妹妹,今年也是十四岁,“别听他胡扯。他家仨兄弟,只有他洗衣服。”顿了顿,“他二哥好一点,知道帮忙干点小活,他大哥懒得油壶倒了都不扶。”

孙导手一抖,险些把衣服扔出去。好在院里光线暗,连蹲在他身边的摄影师都没发现,保住了导演威严。对市长家很好奇的摄影师就问,“夏同志的大哥怎么这么懒?”

“我父母身上的缺点都遗传给他了。”立夏道,“那个,她叫什么?”问小寒。

小寒:“我师妹赵凡凡。”

“赵凡凡同学,不要觉得我给小寒洗衣服,我兄弟就会帮他们的女人洗衣服,不可能的。”立夏道,“你如果只看重男人帮你洗衣服,那你以后一定会遇到骗子。”

赵凡凡:“姐夫遇到过这种人?”

“没有。”小寒道,“你姐夫的意思,还要看他会不会给你做饭,接你下班,在你说工作太累的时候对你说,别干了,我养你。对吧?夏同志。”

立夏点头,“我媳妇儿就是我媳妇儿。”

“姐夫都做过?”赵凡凡好奇。

摄影师:“小寒拍《知青》的时候,夏同志经常骑车接送她。我记得那时候天特别热,对吧?”

“早上七八点钟就有三十度。”小寒道,“这个傻瓜有一次还差点中暑。”

立夏:“没有。”

“你说没有就没有,是我头晕脑胀。”小寒撇撇嘴,忍着笑说。

立夏白了她一眼,“还是不是我媳妇儿?!”

“你说是就是,你说不是就不是。”小寒一副十分好说话的模样,“我听你的。”

立夏噎着了,随即又笑了,“你的衣服脏不脏?”

“不脏。”小寒道,“随便搓搓就行了。”

立夏把衣服捞出来,就让她压水,“鞋呢?”

“鞋不用你刷,你刷的不干净。”小寒道。

立夏:“别管洗的多干净,穿上就会脏。”

“那你还要帮我刷鞋?”小寒反问。

立夏噎着了,随即说,“我就是跟你客气一下。”

“不好意思,忘了说谢谢。”小寒道。

立夏张张嘴,“孙导,她跟你说话也这么得理不饶人?”

“我说是,你会不会打我?”孙导笑着问。

立夏:“不会!我只会让你没法拍戏。”

“你够了啊。”小寒道,“外面有些凉,快点洗好咱们回屋。”

立夏:“你先回去吧。”

小寒没动弹,她回屋也没什么事。

立夏见状,很是满意,接着又转向孙导,“听小寒说拍的挺顺利,四月底能拍完吗?”

“差不多。”谈到正事,孙导停下来,“不过还得补拍几个镜头留着备用。”

小寒:“学校给我两个月的假。”

孙导放心了,也忍不住,“你们老师真舍得。”

“老师也是听说跟孙导合作,才给我这么长的假。”小寒笑着说。

孙导笑了,“你就别给我灌**汤了。来,给我压点水。”

小寒弯下腰,随即又帮立夏压一盆水,立夏把衣服拧干,俩人就回去。后来立夏又来三次,和摄制组混熟了,小寒的戏份也拍的七七八八。

五月三日,晌午,立夏一手拎着行李一手拉着媳妇,踢开大门,听到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声音,脚一顿,转向小寒,我没听错吧?

“没有,是夏明珠。”小寒道,“过年都不来,这时候跑来干什么?”

立夏:“肯定是听谁说你不在家。要让我知道听谁说的,我不揍他,就不叫夏立夏。”

“大伯说的。”

立夏吓一跳,回头一看,“囡囡?你站在外面干什么?”

“妈妈让我打酱油。”囡囡端着盆,“小叔叔,你让开一点,我打的酱油太多了。”

此时人打酱油多是拿着盆或碗,夏家人多,是用盆。立夏看到满满一盆,“打这么多干什么?”

“她要给我,不是我要这么多。”囡囡道。

小寒:“那个她是不是知道爷爷是市长?”

“是呀。”囡囡道,“问我小婶婶在不在家,我说拍戏去了。她很高兴,还说终于有电视剧可看了。小叔叔,小婶婶,你俩怎么不进去?”

立夏:“正准备进去。”越过影壁,院里空无一人,转向小寒,小声说,“听见咱俩的声音,躲屋里去了?”

第79章立夏搞事

囡囡打的酱油多,不敢走太快,立夏刚刚让她先进去,她离立夏也只有一步,听到他的话,“在二奶奶屋里。”

立夏停下来,松开小寒,冲厨房努努嘴。小寒微微颔首,表示知道。立夏打开房门把行李扔进去,也拐去厨房。

到厨房里蔡红英正在切菜,田蓉正在搅鸡蛋,立夏看到案板上的豆芽和豆腐,不见一丝荤腥,很好奇,“做什么吃?”

“鸡蛋煎豆腐,炒豆芽。”蔡红英道,“炒豇豆和炒南瓜丝。”

这些菜是立夏早上买的,他还买了一只鸡以及四斤排骨,因为想到小寒今天回来,给小寒加餐,“怎么不做排骨?”

“晚上再做。”蔡红英道,“明珠在这边吃。”

立夏乐了,“因为她在这边吃,你就不做?不错,是我二嫂。”

田蓉张嘴想说什么,听到他这样讲,猛然把话咽回去,“你们回来的挺快。”

“我没去剧组。”立夏道,“她跟剧组的车到电视台,我去电视台接的她。夏明珠来干什么?”

蔡红英:“来让大哥给她儿子补课。”

“她儿子?”夏明珠比立夏小两岁,今年三十整。而她结婚早,孩子今年十岁,上四年级,“叫大哥去她家,大哥让她把孩子领过来,她不敢来,大哥就说我和小寒不在家?”

囡囡找个盖子把酱油盆盖上,就伸出大拇指,“小叔叔厉害,一字不差。”

“她去学校找的你大伯?”立夏问。

囡囡:“不是。是在公园。”

“你大伯领你们出去玩,恰好遇到你小姑?”立夏嗤一声,“大嫂信吗?”

田蓉吞吞吐吐的说道,“应该,是巧了。”

“你和大哥真是两口子。”立夏一万个不信,“那个孩子呢?”

蔡红英:“在大哥屋里。明珠在对面。”

小寒朝对面看,看到夏明珠在夏民生厨房里,“爸呢?”

“爸去单位了。”蔡红英道,“说是晚上再回来。”

立夏:“他倒是躲得快。”顿了顿,“我进来的时候听到她的声音,和你们聊什么呢?”

“没说什么。”田蓉道。

立夏瞥了她一眼,眼角余光注意到墙边的洗衣机,眼珠一转,端起放在地上的钢筋锅,“这里面是不是热水?”

“是的。”蔡红英道,“你要用?”

立夏:“把小寒的衣裳泡上。”端着锅出去,随后又进来搬洗衣机,十五分钟后,夏家院里响起洗衣机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