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还没到十二点,小寒便开车回家。到家看到立夏的摩托车在院里,心中一凛,连走带跑推开门,看到立夏和夏民主、夏民生以及樊春梅都在屋里坐着,松了一口气,“你没去上班?”

“刚回来。”立夏道,“你没去拍戏?”

小寒:“其他演员的服装有问题,得重新准备服装,就提前收工了。你怎么回事?”

第210章小寒当老师

立夏冲夏民主抬抬下巴,“让夏老跟你说。”

夏老叹气,“你怎么就这么会气我啊。”不等他开口,就对小寒说,“娃娃的奶奶去了。”

“娃娃的奶奶?”小寒一时没反应过来,说出来才意识到是谁,“今天?”

立夏:“早上。她丈夫先去夏明珠家通知夏明珠,夏明珠上班去了,他又去大嫂店里找大嫂,大嫂打电话告诉爸的,问爸怎么办。”

“该怎么办怎么办啊。”小寒不解,这有什么好问的,“爸跟她离婚快三十年了,难不成还想让她葬爸的墓地里。”

立夏:“他们不敢,是问大嫂葬礼怎么办。”

“他第一个妻子死的时候怎么办的,这次就怎么办。”小寒想一下,“葬的那天咱们再过去。明珠和大哥他们,随便他们什么时候去。”

樊春梅接道,“立夏也是这样说的。”

“你跟明珠说,让他们买墓地,以后还得续费,这可不是一笔小钱,他们家若是不想花这个钱,肯定会让她葬在她丈夫墓地里。”小寒道。

立夏仔细想想,“还真有可能。”随即就给田蓉打电话。

田蓉先后通知了立夏和夏明义,就让营业员看店,她坐公交车来找夏明仁。张淑华现在的丈夫的家离田蓉的店比较近,田蓉就让夏明珠和夏明义去她店里商议。

立夏的电话打过去的时候,兄妹三人刚商议好,他们给张淑华买墓地。田蓉把立夏说的话告诉他们,夏明仁最先反对。

田蓉现在知道不用和夏明仁讲道理,直接放立夏就行了,“咱们给她买墓地也行,买在哪儿?二叔和二婶的墓地旁边?二婶肯定不同意。爸和爷爷奶奶那边,咱们有钱也买不到。”

夏明仁也不想他妈孤零零一个人,就问夏明珠,“你怎么看?”

“听他的吧。”这个“他”自然是指立夏。夏明珠道,“咱们吃过晌午饭就过去。”说着看向夏明义。

夏明义没意见,“就按他说的办。”

下午两点多,兄妹三人到张淑华丈夫家里,夏明珠和他们谈。张淑华的户口还在他家户口本上,就算不葬在她丈夫墓地里,按道理来说,他们家也得给张淑华弄一块墓地。夏明珠主动提起死同穴,对方自然没意见。

三天后,张淑华下葬,立夏和小寒带着娃娃十点才过去,到张淑华丈夫家,夏明仁就抱着骨灰盒去墓地,因为必须赶在十二点之前下葬。

把张淑华安葬好,立夏就开车回来,到家才十二点半。樊春梅见他回来,想也没想就问,“怎么这么快?”

“他去的晚。”夏民主道,“娃娃下午还去不去学校?”

娃娃:“不去!”

“谁说不去?”立夏看着他,“这院里的小孩都在学校里,没人跟你玩,也没有好看的电视节目,爷爷年龄大了,又不能陪你玩,我去上班,你妈去拍戏,你在家干什么?”

娃娃不知道,思考好一会儿,“睡觉。”

“懒虫。”小寒捏捏他的小脸,“吃过饭爸爸妈妈送你去学校。”

娃娃仰头看着他妈,“我不想去。”

“为什么?”小寒好奇地问。

娃娃一本正经道:“我累了,想歇歇。”

“今天歇也行,周末在家写作业。”小寒不等他开口,又说,“咱们这边开一家肯德基,你爸本来还想周末带你过去,看来这周没机会了。”

娃娃瘪瘪嘴,瞪着小寒,“妈妈最坏。”

“你不坏,你是个乖娃娃,下午去学校好不好?”小寒笑着问。

娃娃看着她,“周末?”

“肯德基。”小寒道。

娃娃满意了,抿嘴笑笑,“我饿了。”

“蒸的米饭,还没炒菜。”樊春梅道,“立夏说晌午回来吃,我以为得一点左右才能回来。”

小陈:“我现在就去炒菜。”

天儿有点热,小陈就炒一个青菜,一个茄子,一个韭菜鸡蛋和一个青椒肉丝,半个小时做好,半个小时吃好,立夏就和小寒送娃娃去学校。

随后立夏去上班,小寒开夏民主的车去拍戏。到剧组看到她以前的班主任,小寒还以为自己眼花了,“您怎么在这儿?”

“特意来找你。”导演道。

小寒不禁问:“找我?怎么不去我家?”

“你们邻居说你们搬走了,我问搬哪儿去了,他们说干部大院。我到那边,门卫跟我说你拍戏去了。”田老师道,“我吃过晌午饭过来,导演说你下午会过来,就让我在这边等一会儿。”

小寒往四周看看,“去化妆间说,还是去我车里?”

“你车里。”田老师道。

小寒:“那走吧。”到车上才问,“田老师找我什么事?”

“有没有兴趣回校当老师?”田老师问,“三四年前校长就让我找你,那时候你事业正红火,我心想你肯定不愿意,就没去找你。可是你拍完《杨玉环》,突然去演话剧,还演两年多,我就知道自己错了,所以就来问问你。”

小寒从未想过去当老师,“校长让您找我?”

“是的。我也不瞒你,校长想利用你的名气多招几个好苗子。”田老师道。

报考艺校的人很多,骨相好的却少之又少。这个“骨”便是人们常说的“美人在骨不在皮”的“骨”。好苗子少,好几个学院抢,以致于现在艺校招生都搞起宣传片。小寒倒也能理解校长找她,“可是我正在拍戏。”

“不会耽误你拍戏。”田老师道,“你愿意的话,把你的课挪到十一月和十二月份。”

小寒想想,“我考虑考虑。”

“考虑好给我个电话。”田老师道。

小寒点点头,“我会尽快给您答复。”

“那你忙,我回去。”田老师说着,就推开车门下去。

小寒连忙攥住她的胳膊,“我送你。这时候路上车少,来回最多半小时。”

“不用。”田老师道。

小寒笑笑,“真没事。”随即就跟导演说,她半小时后再回来。

导演冲她摆摆手,表示没关系,小寒就开车送田老师回家。

晚上吃饭的时候,小寒把此事告诉立夏,随即就问他,“你觉得呢?”

“我觉得没用,关键是你怎么想的。”立夏道,“那个田老师虽然说不会耽误你拍戏,可你一旦回校任教,没现在自由,也别想一拍就是七八个月。只能拍像《都市丽人》这样的时间短的职场剧。”

小寒:“你说的这些我也想到了。”

“我觉得挺好。”樊春梅道,“你今年都三十四了,拍古代的一拍就是七八个月,身体也受不了。”

立夏接道:“二婶说得对。就算不去当老师,我也不建议你接古装剧。”

“你们先停一下,小寒回校任教,是在编还是特聘?”夏民主问。

小寒:“特聘,只教表演。”

“别的你也教不好。”立夏道。

小寒笑了,“是呀。话又说回来,我现在拿着国家特殊津贴,在不在编没多大区别。以我的学历,也不可能评为教授。”

“你是教还是不教?”夏民主问。

小寒摇摇头,“我不想当老师,可是田老师找我好几次,又说不耽误我拍戏,我又觉得去也没关系。”

“妈妈当老师?”娃娃突然开口。

小寒点头,“你觉得妈妈应该当老师吗?”

“我想妈妈当老师。”娃娃道。

小寒:“为什么啊?”

“老师厉害。”娃娃道。

小寒顿时忍俊不禁,“可是妈妈不教你,妈妈教大学生。”

“妈妈厉害!”娃娃道。

小寒看向立夏。

立夏替她说,“吃过饭就给你田老师打电话。”顿了顿,“先教两年,觉得没意思再去拍戏就是了。”

“小叔说得对,咱家有俩知名编剧,小婶又不用愁无戏可拍。”妞妞突然开口说。

小寒想一会儿,“行吧。”

《都市丽人》杀青,小寒就去学校报道。而她刚下车,就被戏剧学院学生围住,纷纷问她来找谁,帮她带路等等。

小寒笑着说,她也是这个学校毕业的,知道怎么走。几个胆大的男同学接道,学校新增几栋教学楼,没人带路一定会迷路。

小寒见他们长得挺好,估计是表演系的,极有可能是她的学生,就说麻烦你们了。半小时后,小寒到表演系,帮小寒带路,其实是套近乎的几个学生睁大眼,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

小寒笑着介绍完自己,就说从今天开始她就是大一的表演老师。话音落下,几个男同学面如死灰。小寒反倒是真乐了,第一次觉得当老师挺好玩的。就在这种情况下,小寒开始人生第一课。

戏剧学院放假,小虎也把杨青梅带回家。杨青梅在韩家吃过晌午饭,小虎把她送回去,韩高氏就让韩有福来找小寒。

小寒听明来意,简直哭笑不得,“小虎只是把杨青梅带回去吃顿饭,奶奶就让你给小虎装修新房,还问我该怎么装修?奶奶想什么呢。”

“她就是闲的。”韩有福道,“小虎的房间都装修好了,你奶奶非说那个房间太小,让小虎和小杨出去住,就是住和你们一起买的那个房子。那边离这边十多里路,小杨上班不方便,小虎上课也不方便,她这不是折腾人么。”

立夏轻笑一声。

韩有福不禁问,“你笑什么?”

“笑你不知道她怎么想的。”立夏道

韩有福:“你知道?”

“那边房子宽又大,隔音效果好,方便他俩造人。”立夏道。

韩有福张口结舌,“造,造人?!”

“是的。老太太想孙子了。”立夏道。

韩有福下意识说:“要是个孙女咋办?”

第211章粉丝的礼物

立夏噎了一下,随即就说,“他俩还没订婚,您想的有点远啊。”

“我,假设。”韩有福道。

立夏:“生男生女取决于男方,真生个闺女,就让老太太把小虎剁吧剁吧包饺子。”

“你别开玩笑。”韩有福苦笑道。

立夏:“我没开玩笑。回头聊到孩子,就按我说的说,老太太就不逼这么紧了。至于房子,你不该问小寒,应该叫小虎问杨青梅。”

“他说得对。爹,这事问杨青梅的爸妈都没用。”小寒道。

韩有福叹气道,“你奶奶不想问小虎,才让我来找你。”

“爹,真不是我为难你,他俩不满意,你装修好了,照样得砸掉重新装。”小寒道。

韩有福沉吟片刻,“你去和你奶奶说。”

“好,我去说。”师大离这边不甚远,韩有福走着来的,小寒就开车载韩有福回去,让韩高氏找小虎聊聊。

韩高氏反而让小寒去问小虎。小寒不想掺和这事,可她爹娘和爷爷奶奶都盯着她,小寒叹了一口气,就说,“等小虎回来,让他去我那儿。”

今天是周末,小虎和杨青梅出去了。正因为他不在家,韩有福先前才让小寒去和他娘说。韩高氏见小寒答应下来,也不急在一时,“可以。”

小寒:“我回去了?”

“回去吧。”夏家有老人有孩子,韩高氏也没留她。

两家离得不甚远,一来一回才一个多小时。立夏见她这么快回来,肯定道,“没见到小虎。”

“玩去了。就凭俩人现在这样,结婚早晚的事,我不信我奶奶看不出来。”小寒道。

立夏笑着说:“所以我说他们闲的。”停顿一下,“就得让小虎生个孩子,让他们领。”

“四个老人看一个孩子,累不着他们。”小寒道,“除非生两个。”

立夏:“让你弟弟加把劲,生个双胞胎。”

“双胞胎可不是好生的。我——咦,电话响了,接一下。”小寒看到娃娃坐在电话机旁边,“娃娃,帮妈妈接一下电话。”

娃娃正在玩游戏机,听到这话头也不抬,“找爸爸的,让爸爸接。”

“你不能帮爸爸接?”立夏问。

娃娃:“我和妈妈是一国的。”

“如果是找你妈妈的,你就把游戏机给我。”立夏道。

娃娃连忙丢开游戏机,拿起话筒,“喂,您好,这里是夏副台长家。”

“夏副台长是谁?”立夏看着他问。

娃娃摆摆手,别打扰我说话,“找我妈?好的,妈妈,给你。”

小寒接过话筒,推他一下,娃娃连忙往旁边移一点,给她让位子,“夏副台长是我爸爸。”

“你为什么不说爸爸?”立夏问。

娃娃眨一下眼,“副台长听起来厉害。”

“台长比副台长厉害,为什么不说是夏台长?”立夏问道。

娃娃:“爸爸现在还不是,做人要诚实,你说的。”见小寒挂上电话,抱住小寒的胳膊,“妈妈,我说的对不对?”

“对。”小寒道,“制作中心有我一个包裹,我现在过去拿,你俩去不去?”

立夏:“喜欢你的观众寄的?”

“我感觉是。”小寒问。

立夏站起来,“去看看给你寄的什么。夏小满,你呢?”

小寒最火的那几年,娃娃还小,不能理解他妈多厉害。如今长大了,懂事了,小寒从电视上消失了。虽然经常能听到亲戚邻居说小寒很有名,娃娃却觉得大人夸张。

有一次樊春梅和夏民生去接他,碰到他同学的妈妈,樊春梅跟他同学的妈妈说他同学可爱。娃娃觉得他同学一点也不可爱,长得也不好看,樊春梅就对娃娃说,世人都喜欢听好话。所以娃娃才会这样认为。

乍一听有人给小寒寄东西,娃娃很稀奇,“我也去。”

“晌午还回来吗?”樊春梅问。

小寒:“拿到东西就回来。”

有可能是粉丝,也有可能是不喜欢她的人寄的,所以小寒拿到包裹就让立夏拆开。立夏也担心里面有死老鼠或者蟑螂之类的,拆的时候还让小寒和娃娃离远一点。

小寒抱着娃娃后退三步,就看到立夏睁大眼睛,“什么东西?”

“好像是玩具。”立夏道。

小寒没听清,“玩具?”

“是玩具,上面全是英文。”立夏拿起一个,“全新的,都没拆。”

小寒走过去,仔细看看,“那你看看是不是我的,别拿错。”

“是你的。”立夏抬头看看她,又看看玩具,“现在怎么办?”

小寒想了想,“先回家。”

“我放后备箱里。”立夏道。

小寒“嗯”一声。娃娃就说,“给我看看,爸爸。”

“回家再看。”砰一声,关上后备箱,立夏打开车门让她娘俩坐后面,随后掉过车头就问,“你觉得什么样的粉丝会给你寄玩具?”

小寒:“猜不出来。不过有一点我能肯定,不差钱。”

“这点我也能肯定。”立夏笑道。

娃娃好奇地问,“寄玩具就有钱吗?”

“儿子,后面那箱玩具在这边买不到,不去港城就得去国外。”立夏道,“这年头能去港城或国外玩的,不是一般的有钱。”

娃娃:“比妈妈还有钱?”

“比你妈有钱。”立夏道。

娃娃睁大眼,“妈妈好厉害啊。那么有钱的人都给你寄东西。”

“你以后想不想像妈妈一样厉害?”小寒问。

娃娃点一下脑袋。

小寒笑着说:“你就得听妈妈的话。”

“我听话啊。”娃娃道。

立夏轻笑一声,“只要说起这个,你就听话。爷爷让你练字,练了没?”

娃娃不吭声了,随即又觉得自己这样有点心虚,像胆小鬼,“今天还没开始。”

“打算什么时候开始练?”立夏追问。

娃娃想一下:“那个玩具是给我的吗?”

“是给你的。”立夏道。

娃娃:“吃过晌午饭就练。”

“小机灵。”小寒捏捏他的小脸,“别怪妈妈念叨,你好好学习,将来赚大钱,想买什么买什么,想去哪儿去哪儿。”

立夏:“对!你看你伟伟哥,刚毕业就有钱给你爷爷买好吃的。”

“伟伟哥哥还给我买好吃的。”娃娃道。

立夏:“都是你伟伟哥自己赚的。”

“我也赚钱。”娃娃道,“我也要上大学。”

立夏回头看他一眼,“爸爸听见了。”

“你听见就听见呗。”娃娃说着倒在小寒身上,“妈妈,我睡一会儿。”

小寒把他抱怀里,“到家喊你。”

到家没容小寒喊,娃娃自己就醒了,睁开眼就问,“玩具呢?”

“爸爸拿屋里去了。慢点,没人跟你争。”小寒连忙追上去。

立夏听到声音回头看,“都是你的。”

“我想看看是什么玩具。”娃娃潜在意思,我不想玩,只是好奇。

立夏瞥他一眼,把箱子里的东西全倒在沙发上。小陈不禁惊呼,“这么多!?”

“估计得三四千块。”立夏看到小寒进来就说。

小寒随便拿起一个,“这个是今年上半年刚出的,我在一个朋友家见过,她儿子比娃娃大四岁,知道要这种玩具了。”

“不是你们买的?”小陈问。

樊春梅接道:“他们去拿观众寄的东西,等等,这么多都是观众寄的?”

“是的。”小寒说着,突然想到一件事,“看看地址。”

立夏连忙把箱子翻过来,“咦,这里有一封信。”应该是怕掉了,用胶带缠在箱底的。

小寒伸手拽开,立夏就把纸箱递给小陈,让她扔外面去,他勾头看信,“春妮?”

“她自称是春妮”小寒一目三行,边看边说,“信上说她在邻居家看到我演的《春妮进城》,就去剧中春妮进货的地方进到和春妮一样的货,然后弄回老家县城卖,赚了一大笔钱。赚到钱之后,她就跟春妮学,把几个孩子送去学校,然后她和她娘家兄弟一起进货到省城卖。

“她卖了五年,在省城买一处小院,然后她大儿子考上中专,她二儿子和小女儿考上大专,她一家人就搬去省城了。她现在不再搞批发,在省城办一个饲料厂。”

“饲料厂?”立夏不禁问,“没看错吧?”

小寒指给他看,“猪饲料。她去南边学技术,想起多年前一个人揣着全部家当去南方进货,然后想起我,想感谢我,又不知道去哪儿找我,就把东西寄到制作中心。之所以寄玩具,是她不知道该寄什么。”

话音刚落,小陈就不禁惊呼道,“韩姨厉害!”

“不是,你不知道,当初小寒拍《春妮进城》的时候,特意去南方批发市场看过。”樊春梅道。

小陈点头,“所以我说韩姨厉害啊。”

樊春梅仔细想想,“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