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断不断在你妈,不在他们。”

妞妞不明白。

小寒解释给她听,“断往是指断绝往来。你姥姥活着的时候,也只有你妈往,他从没来过。你妈不去的话,自然就断了。”

“好像还真是。”妞妞仔细回想一番,“下周日见到我爸,就把这事告诉我爸。”

说起夏明仁,立夏问,“谁给你姥姥抱的骨灰盒?”

“我舅舅的儿子,我妈抱的照片。”妞妞道,“我妈的堂叔让我爸抱,我爸说他是女婿,外姓人不合适。我感觉我爸不想抱。”

立夏:“你爸确实不想。因为你小的时候,你姥姥天天找你妈要钱,还打你妈。小寒,她姥姥打大嫂的时候,妞妞还没出生吧?”

“没有。”小寒道,“我也是把这事告诉我奶奶,后来我奶奶和小艾、小虎过来,碰到你姥姥才要揍她,连孕妇都打。”

妞妞接道,“结果我妈抓住老奶奶的胳膊,把老奶奶气得一见到我妈就想骂?”

小寒点点头,“吃饭吧。吃好了跟我跳舞。”

“在院里跳还是去外面?”妞妞顺着问。

小寒:“咱们隔壁的小孩先前跑过来说,今天还跟我跳,咱们去外面。”

“妈妈,我也跟你跳。”娃娃突然开口道。

小寒笑道:“好啊。”随即转向立夏,“你昨天就没去,今天别想偷懒。”

“别想偷懒。”娃娃道。

立夏瞪他一眼,就说,“我得看新闻。”

“你就在电视台上班,还看新闻?”妞妞道,“我听说播音员都是先把新闻稿给你们当领导的看一遍,你们觉得没问题才播,难道是假的?”

小寒:“真的。别听他胡扯,他就是不想运动。”

“我不想运动,每天早上陪你打羽毛球?”立夏反问。

小寒瞥他一眼,“那是你为了保持身材。”

“跳舞不是?”立夏又问。

小寒:“愉悦心情。别说这么多话,去还是不去?”

“去,去。”立夏言不由衷道,“媳妇的事业,必须支持。”

小寒下意识问,“什么事业?”

“家庭舞事业。”立夏道。

小寒翻了个白眼,也不再搭理他。饭毕,歇一会儿,大约七点钟,小寒就领着一家老小去小区中心的健身区。

小寒到地方,健身区已有不少人,小寒礼貌性问一句,会不会打扰到他们。众人说不会,小寒才让立夏放音乐。

开始是一群孩子跟夏家人一起跳。其他人围观,不大一会儿,有人发现立夏瞎几把跳,也没人笑他,抹得开面子的人便走过去跟小寒他们一起跳。小虎结婚前一天,跟小寒跳舞的人数已从最初的他们一家,达到六七十口,可以说半个小区的常驻民。

此时小寒拍的《都市丽人》也在朝廷台播出。正因为有电视剧热播,小虎结婚那天,杨家的亲戚不围着新郎新娘,反而围着小寒问长问短。

年龄大的夸小寒演得好,年轻的追问她的衣服在哪儿买的。小寒作为婆家人,没法再躲在饭店包厢里不出来,就笑着跟他们寒暄。

宾客散去,小寒的脸都笑僵了,跟她爹娘说一声,让小艾和林升帮忙收拾,小寒就让立夏开车回去。

立夏今儿也帮着招呼客人,忙前忙后,虽然大饭店里有空调,也热的汗流浃背,到家就拎着娃娃钻进卫生间洗澡。

一家三口先后洗好,小寒就忍不住犯困。立夏也累,见她打哈欠,就把娃娃扔给夏民主,和小寒上楼休息。

夫妻俩醒来,就听到林升的声音。俩人相视一眼,小寒下去就问,“你俩怎么来了?”

此时正值暑假,小虎订酒席的时候担心孩子多,就多预备三桌。酒席钱杨家和韩家各出一半,礼金他们小夫妻收,韩高氏觉得钱到杨青梅手里跟到小虎手里差不多,自家客人少,杨家客人多,出一半礼金也没说什么。

小虎预备的三桌最后还剩一桌,这一桌菜韩高氏做主给杨青梅爸妈一半。可一桌十几个菜,六个汤,一半也有不少,杨家冰箱小,就没要这么多,让小艾他们带回去。

小艾家只有五口人,其中一个只能吃奶,他们吃不了那么多人,就说,“给你们送菜。鸡汤在厨房里,留着你们晚上下面条。”

“鸡汤怎么不留着奶奶吃?”小寒问。

小艾:“她有点高血压,今天都没要荤菜。”

“给姑姑了没?”小寒问。

小艾:“咱姑家里人多,一个两个菜根本不够吃,表哥他们还得重新买,这次就没要。”

“那你们回去吧。”小寒道,“孩子该闹了。”

林升接道:“喂饱来的,没事。”

“你们出来他不闹?”立夏问。

小艾摇头:“不闹。虽然没有娃娃小时候乖,但他不粘我。”

“我小时候最乖。”坐在地上玩小汽车的娃娃突然开口说。

立夏嗤一声,“你乖个鬼,离开你妈一会儿就扯开嗓门大哭,我就没见过像你这么爱哭的。”

“小姨说我乖。”娃娃道。

立夏:“你小姨说的是,你妈抱着你的时候你乖。”

“那我也乖啊。”娃娃歪着头看着他,“我哭一定是我不想离开妈妈。妈妈,对不对?”

小寒笑着说,“有一点对。”

“爸爸,听见了吧。”娃娃冲他哼一声,就跪在地上推着他的小车跑。

小艾不禁问,“地上不脏吗?”

“脏了再洗。”小寒道,“只要他不闹着让我和你姐夫抱,闹着要吃零食,喝健力宝,他在泥里打滚都没关系。”

娃娃站起来,“我才不会在泥里打滚。”

“妈妈打比方。”小寒笑道,“玩你的去吧。”

娃娃:“那你也不能再说我。”

“好好,我不说。”小寒道。

娃娃满意了,扔下小汽车,去卫生间洗洗手,就打开冰箱拿西瓜。

小寒:“给你姨和姨夫切一块。”

“好的。”娃娃抱着西瓜就往厨房去。

小艾不禁说,“会不会切到手?”

“没事的。男孩子就这点好,糙养也行,精养也可以。”小寒道,“不像女孩子,长大要承受生理期的痛苦,结婚后还要承受生子之痛。不生孩子,还得面对流言蜚语。”

小艾:“那你们当初还想要女孩子?”

“你姐夫想要。”小寒道。

娃娃用大大的盘子端着西瓜出来就说,“难怪爸爸不疼我,原来是因为我不是女孩子啊。”

“再说一遍。”立夏瞪着眼睛看着他说。

娃娃抿抿嘴,“我不想说。”

立夏疼不疼他,娃娃能感觉到,去年上一年级了,立夏还整天抱着他。他在学校跟同学打架,他爸也是无条件向着他。刚才那句不过是随口一说。瞥一眼立夏,就走到小艾面前,“小姨吃瓜,不给我爸爸吃。”

“我也不想吃。”立夏道。

娃娃:“想吃也没有。”他就切三块,拿起属于他的一块,故意举到小寒面前,“妈妈吃。”

小寒笑着说:“我不吃,你吃吧。”

“吃一口,一口。”娃娃固执道。

小寒咬一口,娃娃就转向立夏,就不给你吃。

立夏拎起拖鞋。娃娃连忙喊,“爷爷,爸爸要打我。”

“你离他远点。”夏民主道。

娃娃并没有,他就坐在小寒身边,攥住小寒的一只手,虽然没说,小寒也知道娃娃这是让她保护他。小艾也看出来了,忍不住笑道,“我家那个以后要是能像娃娃这么聪明就好了。”

“经常抱着他出去转转。”小寒道,“天天放在家里,好好的孩子也能自闭。”

小艾:“等给他断奶,就让爸妈抱他出去玩儿?”看着林升说。

娃娃虽然调皮,有时候也能闹,但大多时候很乖。就像切西瓜,换成他,他一准担心儿子切到手。而这样一来,肯定会把孩子惯得不像样,听小艾这样讲,林升也觉得应该听小寒的,到家就跟他爸妈说,没事多抱他儿子出去转转。

正因如此,小艾的儿子一岁大,刚刚能走稳当,就不愿呆在家里。林升的爸妈加一个保姆都看不住他,逼得林升和小艾搬去他之前买的大房子里,又请一个保姆专门盯着他儿子。

小艾搬去新家,也到了一九九六年夏天,杨青梅生个闺女。孩子出生当天韩老头和韩高氏很是失望,小寒料到这一点,就过去劝她,生男生女都一样,关键是孩子有出息。

韩高氏依然不高兴。小寒就对她说,“就算是个男孩,将来要是像娃娃的大伯和二伯那样,小虎能呕死。”

韩高氏一听这么,眉毛倒竖,脱口道,“敢像他们一样,我让小虎弄死他。”

第218章游街示众

小寒一听这话险些笑喷,“所以我说关键在孩子。”顿了顿,道,“你给青梅脸色,我娘有样学样,将来你撒手不管了,我娘能上天。”

韩老头猛然抬起头。

杨青梅还没出院,韩有福、刘素芬和小虎就在医院里照顾她和孩子,店里只有韩老头、韩高氏和小寒,小寒也不担心传到她娘耳朵里,“青梅的父母有点重男轻女,你们也觉得青梅应该生儿子,她会觉得对不起你们,以后我娘数落她,不是她的错,她也不敢顶嘴。

“你们把青梅当成咱家的大功臣,有你们撑腰,青梅底气足,我娘犯糊涂,她才敢劝我娘。不为小虎,也得为我爹想想,儿媳妇孝顺比儿子孝顺有用。”

儿媳妇孝顺比儿子孝顺有用,这一点韩高氏不想承认也得承认。若不是小寒孝顺,立夏别想让他二叔二婶跟他一起过。

可韩高氏想到是个闺女,还是有点不大痛快,“咋就是个闺女啊。”

“这得怪小虎。”小寒道,“生男生女在于他,你给他换个媳妇,还是生闺女。能不能生出儿子,全看运气。”

韩高氏不禁骂道:“没用的东西。”

“先别忙着骂他,我爹娘回来告诉你们青梅生个闺女,你俩是不是特别失望?”小寒道。

韩高氏不明白,“你问这个干啥?”

“小寒的意思你娘看我俩不高兴,会对青梅甩脸子?”韩老头问。

小寒点头:“有可能。”

“那咋办?”韩高氏急急道,“隔壁那家说又开始严打了,你的几个舅舅真干偷鸡摸狗的事,早晚会被抓起来。

“你娘听人家说现在很严,就问你爹你啥时候回东北,我觉得你娘想回去看看。青梅还没生的时候,我就想叫你娘留在家帮青梅带孩子。她给青梅脸色看,青梅就算让我带,也不会让她看孩子。”

小寒想一下,“我开车送你们过去。见到青梅就说,听说她生个闺女,你很失望,还骂小虎没本事。后来想想闺女要是能像我和小艾这样,比儿子还有用。反正不论你怎么说,小虎都不敢当着我的面说,他比我和小艾孝顺。”

“店不开了?”韩高氏下意识问。

小寒无语,“明儿再开。待会儿关店门的时候,有人问咱们,就说青梅生了,明儿全场八折。”

“对对,我差点忘了。”韩高氏慌忙起身,“走吧。”

小寒连忙说:“别急。你俩年龄大了,慢慢的,起来的太急,脑袋一懵,摔倒就再也起不来。”停顿一下,道,“一下摔过去还好,像立夏的妈一样,在床上躺一年多得多受罪啊。”

“我没事。”韩高氏嘴上这样说,却不敢太急,慢悠悠坐上车,“我要不要买个啥?”

小寒道:“我买的银手镯银脚镯。”说着话把放在副驾驶座上的袋子给她,“就当是你买的,回头我再给孩子买个长命锁。”

“你都准备好了?”韩高氏很意外。

小寒:“这东西又不分男女,她刚怀上,我就去买了。”

“唉,还是你最懂事。”韩高氏叹气道。

小寒笑笑,没有回答而是问,“青梅的爸妈知不知道?”

“知道,小虎去通知的。”韩高氏道。

小寒:“他们现在应该也在医院。”

杨青梅的妈到医院见到杨青梅就说,你怎么生个闺女。杨青梅见她婆婆脸色不对,又听她妈这样说就想哭,有心解释,当着她公婆的面也不好说怪小虎。再一看到韩高氏,杨青梅第一反应就是闭上眼装睡。没容她付诸行动,韩高氏就看到她,笑着问,“青梅怎么样?”

“没事。”杨青梅挤出一丝笑。

韩高氏点点头,“没事就好。”这才对杨母说,“亲家母也在啊。”

“在,在。”杨青梅的妈同样挤出一丝笑,满含抱歉地说,“青梅生个闺女。”

韩高氏一时没反应过来,随后想到小寒说杨青梅的爸妈重男轻女,就有点瞧不上青梅的妈。今天躺在病床上的若是她闺女,她心里埋怨闺女没本事,也不会当着婆家人的面说出来。婆家人敢说她闺女肚子不争气,她得撕烂他们的嘴,“闺女好,将来像她大姑二姑一样有本事,你们静等着享福吧。”

小虎诧异,下意识看向小寒,小寒面带微笑,没点头也没摇头,小虎依然知道是他姐劝的,“你不享福?”

“我这把岁数不知道哪天就去了,享个屁福。”韩高氏瞪着他说,“你现在也是当爹的人,多跟你姐学学,别整天想着气我。”

小虎无语,“我什么时候气你?”

“现在。”韩高氏道。

小虎翻个白眼,“我连话都不能说?”

“不能。你喘气都浪费空气。”现在计划生育严,小虎想再偷偷生一个,韩高氏都不敢让他生,听到杨青梅生个闺女才特别失望。若不是因为他只能生一个,韩高氏会觉得先开花后结果。正是因为失望,被小寒劝通,韩高氏还是有点不大痛快,喷小虎一顿,韩高氏心情舒畅,扭头就说,“老头子,东西给我。”

小虎下意识问,“什么东西?”

韩高氏瞪他一眼。

小虎忙说:“我的错,我不该问。”

“给孩子买的银手镯银脚镯。”韩高氏道。

刘素芬以为她跟杨青梅的妈说场面话,现在见她连东西都准备好,不禁问,“什么时候买的?”

“来的路上,特意让小寒带我去买的。”韩高氏道。

小虎张嘴想说,我姐买的吧。话到嘴边又怕他奶奶指着他的鼻子大骂,嘴巴动了动,最终还是说,“我替丫头谢谢你。”

“叫丫头?”小寒转向韩高氏,“我小的时候你就叫丫头,她也叫丫头,您老起的?”

韩高氏脱口道:“不是。”想说是小虎,看到她儿媳妇,“你娘起的。”

“我?”刘素芬睁大眼,“我,我啥时候起的?”

韩高氏:“我哪知道你啥时候起的。”

小寒一听这话,就知道多半和她娘没关系,估计是小虎不知道该叫什么,顺嘴一说,“你们还没给孩子起名?”

“叫韩宇。”韩老头道,“青梅说是什么宇宙的宇,现在不能用了。”

小寒:“可以。改成鸟语花香,妙语连珠,甜言蜜语的语。”

“这些语都是一个字?”韩高氏问。

小寒:“是的。”

“这个好。”韩高氏喜欢这个语,听起来喜庆,“就叫韩语。青梅,行不?”

杨青梅又想哭,她本以为韩高氏比她妈和她婆婆还重男轻女,没想到老太太比她妈还好,“我听奶奶的。”

“就叫这个。”韩高氏说着往四周看看。

小寒正想问她看什么,见她的腿动一下,“奶奶坐在床上。小虎,把你闺女抱来让爷爷奶奶看看。”

“好的。”小虎连忙把孩子抱过去。

韩高氏仔细看看,“这孩子不像你。”

杨青梅心里咯噔一下。

“奶奶。”小寒眼角余光注意到杨青梅的脸都白了,“小虎的孩子不像他像谁?”

韩老头勾头看看,“跟你小时候一模一样。”

杨青梅松了一口气。

小寒想问,你们还记得我小时候长什么么,又觉得说这些没意思:“外甥像舅,侄女像姑,像我也正常。”

“幸亏不像小虎。”韩高氏又说。

小虎顿时觉得胸闷气短,“为什么?”

“你太丑。闺女长你那样,将来都嫁不出去。”韩高氏道,“还得招个上门女婿。”

小寒:“千万不能招女婿。愿意做上门女婿的,十个里面有九个是软饭男。”

“我只是随口一说。”韩高氏把孩子递给韩老头,“你抱抱?”

韩老头连忙摆手,“别给我,我不会。”

“给我吧。”韩老头没抱过孩子,小寒伸手把孩子接过去,“今天能不能出院?”

小虎:“明儿下午再出院。”看一下杨青梅,“她说难受。”

“那就多住两天。”小寒道,“回头出院给我打个电话,我来接他们。”

韩有福道:“不用了。我听小艾说你最近带学生排话剧,明儿让小艾开车来接她们。”

“那也行。”除了话剧,小寒还把她班里的几个好苗子弄去拍朝廷台的大戏,小寒担心她学生不会做人,这段时间抽空就过去看看,比当初她自己拍戏还忙,“有什么事就给我打电话。”这句是对杨青梅说的。

杨青梅笑笑,表示知道。

小寒又在医院待一会儿,就载着她爹娘和爷爷奶奶回去。到家韩高氏就让她儿子去买公鸡,让她儿媳妇去做饭。

小寒还没走,刘素芬不敢说太过分,就提醒韩高氏,“娘,青梅生的是个闺女。”

“闺女咋了?”韩高氏眼睛一瞪,“要不是你闺女,你现在还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地里刨食。”

刘素芬噎住,“我,你不是想要个孙子?”

“我是想要,你生的儿子没本事生出儿子,我能咋办。”韩高氏道,“你看看人家立夏,看看人家林升,再看看小虎,哪个不比你儿子有本事。”

刘素芬讷讷道:“孩子又不是小虎生的。”

“青梅一个人生得出来?你自己给我生个看看。”韩高氏不止一次后悔,当初就不该看着刘素芬好拿捏,让韩有福娶她,“人家宋丹丹都说,生儿生女老爷们是关键,你在城里待这么多年,连这点都不知道,以后到外面别说跟我一家。”

小寒忍着笑说,“是宋丹丹演的小品里说的。”

“那也是宋丹丹说的。”韩高氏指着刘素芬说,“人家宋丹丹是东北的,你也是东北的,你咋就不能跟人家学学?”

小寒“扑哧”笑喷。

“你笑啥?”韩高氏问。

韩老头都不想说她,“宋丹丹是首都人。”

“首都?那她咋会说东北话?”韩高氏不解。

小寒:“她会很多种方言,港城那边的话都说的似模似样。”

“这么厉害?”韩高氏惊讶,“我以为她是北边的人。”

小寒:“土生土长首都人。她山东话说的也好。不说她,现在太热,爹别去买了。我家冰箱里有几条鱼,我去拿两条,一条给青梅,一条你们自己吃。”

“菜市场离这边不远。”韩有福道。

今天非常热,小寒都怕她自己中暑,便说:“中暑就不值得了。”说着就往外走。

到家小陈正准备做鱼,小寒让小陈改做排骨,把仅有的两条鱼送到她娘家,回来才跟夏民主解释,她娘家还没来得及准备鱼和鸡。

韩有福时常帮夏民主买山参,夏民主都不知道该怎么谢他,听小寒这样讲,就说,“明儿叫立夏去特供那边买东西,多买点给你娘家送点。”

“我回头跟立夏说。”小寒道。

樊春梅不禁问,“杨家那闺女生个闺女,老太太没说什么吧?”

“没有。”小寒随后解释给她听,听得樊春梅睁大眼不敢置信。

在厨房里煮饭的小陈都忍不住跑出来,“你娘说是老太太想要孙子,她还倒打一耙?”

“我奶奶最会倒打一耙。这些年在城里,觉得自己要像个城里人,收敛多了。若是在村里,早破口大骂了。”小寒笑道,“我娘也得我奶奶收拾。我娘就属于那种‘千年的媳妇熬成婆’,我奶奶不数落她,以后指不定怎么作。”

樊春梅担心道,“你奶奶现在这样数落她,她以后不会学着你奶奶数落青梅?”

“不会的。有我奶奶撑腰,我娘因为孩子的事数落青梅,青梅不会搭理她。别的事,她也掺和不进去。”小寒道,“她都不知道青梅上班的税务局门朝哪儿。”

樊春梅:“这倒也是。他俩都能赚钱,不吃你娘的,喝你娘的,你娘只能在孩子的事上唠叨几句。”

“所以女人还得自己有钱。”小寒说着看一眼小陈,“你妈有没有催你找对象?”

小陈点头:“有,不过我妈也知道催也没用,就让我把我妹妹带出来。我想租个房子,和我妹妹去夜市摆摊卖吃的。”

“想好了?”小寒问。

小陈:“是的。以前街上乱,我不敢。今年开始严打,抓起来好多人,我去买菜的时候感觉游手好闲的都少了,我想试试。”

“立夏下班回来,我就跟他说,让他再去找个人。”小寒道,“你租好房子就去我表妹那儿帮几天忙,跟她学学。”

小寒的表妹以前开小饭馆,如今开大饭店,小陈听她这样讲,忙问,“真的?”

“真的。你又不跟他店里的厨师学做菜,没什么不可以的。”小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