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想法李谕之前就有了,他说:“我自己投呗。”他故意说得轻描淡写。

影帝有好几处房产和商铺,如果抵押给银行,能贷不少钱。

令狐己立刻就明白了李谕想干什么,他提醒李谕:“你可不能把你所有的财产都押上去。”

李谕没莽撞到这程度,他说:“你当我傻啊?怎么可能。还有一部分,我想弄点快钱。”

令狐己一听,就放下餐具,问:“什么快钱?”

李谕说:“哦。我要签一季真人秀。”

令狐己不知道该不该笑,但他有一种做个表情包扶额姿势的冲动。他把这个消息和早餐一起消化了一会儿,说:“你开心就好。”

反正他已经习惯李谕的任性了。估计以后养个儿子都不会有李谕这么任性了。

他只希望可怜的李谕粉们能习惯。

李谕粉们还在花痴李谕的小说。他们把李谕写的这本小说翻来覆去的看,每一个段落,一字一句,都不放过。

当然关于这本小说的讨论也迅速在各大网站展开。有讨论剧情的,有讨论文笔的,有重点关心后宫戏的,有只对朝堂描写感兴趣的。

对于男主的感情戏,迅速就分成了几大派,有站淑妃真爱的,有站贵妃真爱的,CP粉乱掐一通。

当然永远有那么一小撮人另辟蹊径,思路与众不同。

“啊…皇帝在BG上面太渣了吧。后宫其实没啥他的真爱吧…我觉得他的真爱是小萧啊。你看小萧一出来,就被皇帝看中了。后面小萧一路开挂,全是因为有皇帝做靠山啊…最后皇帝死了小萧丞相掌权,这才是真爱的待遇!”

“我来说个消息吧,据说鲤鱼不会演皇帝,会找一个年龄稍微大点的演员来演皇帝。鲤鱼演小萧。”

“这是真的。我也听说了。”

自从李谕要演萧从简的消息一出,粉丝们更是花痴得如痴如醉,正痴痴等待开拍的消息。

突然晴天一个霹雳,李谕的工作室宣布,李谕刚刚签约了一整季的真人秀。

第89章

李谕上次参加过真人秀之后,就在心里发过誓,再也不去真人秀了。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他又自己往真人秀坑里跳了。

真人秀不像拍剧,拍电影,得几个月都在剧组里拍,时间安排自由,基本不影响李谕干其他的事情。

而且这一次签下李谕的是一个电视台新开的真人秀综艺,为了能打动影帝的心,开出了一个十分动人的酬劳数字。

如果拿到这个数字,就正好可以填补投资拍戏的短缺了。李谕挣扎了几天,还是同意去拍真人秀了。

工作室和何樊的态度对此都是很欢迎的。李谕经过上次的锻炼,其实在真人秀上表现还是可以的。反正无论怎么样,想黑的人都会找出黑点。普通人就看一乐呵。李谕只要不干出太过分的事情都无所谓的。

而且真人秀还能在平时刷刷脸,维持人气,李谕恐怕这两三年都要忙他的自导自演的电视剧,有个真人秀也不错。

李谕和鲤鱼工作室想得开,但李谕粉不行啊,李谕粉把心都操碎了。这才没好两天,李谕就又要去挑战真人秀了。

其实仔细想想,李谕这么帅,有这么有才华,去真人秀让更多人了解多好啊。但对李谕粉来说,这都不是问题。问题是他们想不出来李谕上真人秀会是什么表现啊!

未知的,才是最可怕的。

如果李谕一向高冷,在真人秀上也高冷,符合人设被骂也就算了。他们可以反驳,我们李谕是影帝,就是这么拽!

关键是李谕每次上真人秀,都猜不到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李谕粉都被他整怕了。

这次某台新开的真人秀,是一个工作体验类的真人秀,口号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主题是通过体验来向观众展现每一行的辛苦和成就。

节目每期九十分钟,模板设置上,是要参加的MC每期体验一个行业,通过简单训练,最终能做出一个简单的成果或业绩。时间上大致每录一期需要三天左右,但平时也会补一些跟拍。

这个真人秀的工作强度和旅游类,游戏类真人秀比起来,相对算高了。不过好处在于,这个节目的合同很严谨,另外流程解析也做得很清楚,整个制作组相当专业,不是随便糊弄观众,是冲着同时段收视率第一去的。

而且这个节目是所有想签李谕整季的真人秀当中出价最高的…

令狐己知道这节目是干什么的时候,也开始担心李谕了。他不是担心李谕的表现不好,被人黑。这些令狐己都不在乎。他是怕李谕太累了。

“你还不如去那些吃吃喝喝的真人秀去,这个你肯定累。”令狐己断言。

李谕说:“我们去旅游也找我了。我不想去。去旅游就算了,还要配合他们做那种无聊的游戏。我情愿跟着别人体验生活——说不定还能为以后拍戏积累经验呢。”

这次这个真人秀好的地方就在于,没有那种类似整蛊游戏之类的环节。因为参与者学习,工作,交出成果的过程时间就够紧凑了,完全没时间搞这些游戏。

令狐己知道自己劝也没用了,李谕合约都签了,都已经开始拍宣传片了,参加定了。令狐己只能鼓励他好好学习,好好表现。

这个真人秀的名字叫行业新人。第一季有四个固定成员。两男两女,年龄都是二三十岁。其中李谕和两个女孩都是本职演员,另一个男人是歌手,李谕有听过他的歌。

四个人都是男帅女美,颇有点节目组故意挑了一排花瓶的感觉。这个真人秀一宣布阵容,不少人都表示,这虽然是颜狗的胜利,但对节目来说会不会太冒险了一点,因为似乎没有一个特别能力强的人物。虽然李谕前段时间写的小说评价不错,但他真不像适合玩这个的人。

话又说回来,对大众来说,李谕一会儿写小说,一会儿参加一整季的真人秀,感觉心思压根不在拍戏上了一样。难道是《寻》的反响太好了,就等着收割奖项了?感觉最近这段时间李谕玩得太开心了,好像都不想去超越《寻》的意思了。

不过对节目组来说,有话题有争议就是好事,不怕有争议,就怕没响动。当然他们对这个节目还是很自信的。

李谕去收录真人秀第一季第一集 的前两天,程渊那边的剧本大致弄好了。李谕这边忙得很,一边要看剧本,一边找着演员看选角,压根没怎么准备真人秀的事情。

令狐己还特意提醒了他:“你知道第一集 录什么吗?”

李谕说:“第一集 ,是去学木工。”

令狐己说:“你拿过锯子吗?还木工。小心玩成电锯惊魂。”

李谕已经俨然进入一个导演的角色了,他觉得自己忙得很有范。他觉得这个没什么可准备的。

“本来就是要我们去现场跟着现学呀,看我们真实的反应。”

令狐己捏了捏他的耳朵:“行。你什么都别准备,就这么去吧,到时候肯定抓瞎。我看制作组不是心大,就是故意等你们出糗。别到时候只要有人陪你,不是就你一个傻瓜就好。”

事实证明,参加这个节目的四个人,都不如令狐己精明。到了工厂,拜了师父,拿起工具,就什么千奇百怪的姿势都有。

“这个是什么?是锯子吗?”

“这个也是锯子吗?”

“那个怎么用?”

“你知道吗?”

“我不知道。”

“我也不知道。”

“要怎么…这样拿吗?”

“这个是尺吗?怎么量?”

“不知道哎。我什么都不懂。”

把木匠师父都逗乐了。

“这样,你们呀,这样子没办法做工。先跟着你们的师兄,认识认识工具,怎么个用法,还有学着看图纸。”

“等你们有个大概的认识,然后看我加工一件东西,我来做一个柜子。你们这一期的目标,就是四个人合作,一起做一个大柜子。这个柜子的材料,我们已经帮你们准备好了,你们来跟着我边学边做。”

李谕一开始的时候,还觉得兴致勃勃。

做个柜子听起来还不错,一个柜子不复杂,四个人一起,应该也不至于太难太累。

但他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四个一点基础都没有的人学习熟练地操作工具就学了大半天。

这个节目的宗旨也正是想告诉大家,任何看上去很简单的工作,想当然以为很简单的工作,其实都很困难,每一行都不容易。

李谕一天录下来,就觉得胳膊要抬不起来。

晚上他就住在加工厂附近的酒店,一躺在床上就不想动了。

令狐己打电话来问他怎么样,是不是累坏了。李谕问他:“你觉得,我明天偷懒可以吗…”

令狐己被他逗笑了,说:“你问问你的编导呗。”

李谕说:“哦。”他真是累坏了。

令狐己连忙又说:“你可别真问啊,别太实心眼了。要偷懒也得偷偷地偷。要不然怎么叫偷懒呢?”

李谕说:“哦。”

令狐己想想又说:“你在镜头前还是得勤快点。我跟你说,这都是有毒的。你不知道万一你的绩点最低,或者师父给你打分最低,你会怎么样。万一给你来个下次要做重活。你肯定要崩溃。”

李谕欲哭无泪:“我一直在镜头下面怎么办?”

令狐己没良心的笑了:“孩子啊,这就是你自己选的啊…”

第90章

令狐己对李谕表示他爱莫能助,只能安慰李谕:“你就努力学吧。说不定就能开发点新技能出来。”

他又逗李谕:“说到这个,我想起来,历史上有个皇帝,很喜欢做木工。人称木匠皇帝…”

李谕接着他的话头,说:“后来,他亡国了。”

令狐己笑着说:“我的意思是,木工爱好者里连皇帝都有,你也可以试着去体验体验木工的魅力。”

李谕不想体验也得体验。这个真人秀就是要尽可能减少脚本,反映真实的细节。看几个人真实的反应就足够有趣了。

李谕录制了多久,就和刨子锯子搏斗了多久。当然也不是完全都是疲劳,每天师父会和他们一起工作,一起休息,一起吃饭。师父时时检查他们的工序和进度,并点评几句。

因为是录制节目,所以节目组也特意找了一个嘴皮子利索能说会道的师父,上了电视有戏。这位师父对李谕似乎格外“宠爱”,对他做的活老是重点点评。

一起吃饭的时候,师父会给他们讲过去自己学徒时候的趣事。李谕也听得津津有味。

两夜三天之后,一个简洁大方的大衣柜终于完成了。四个人一起和师父和柜子合影留念。师父打趣李谕:“出师了是不是特别开心?”

李谕确实有种解放感,终于能摆脱这些工具和木板了,但师父的打趣还是让他产生了一种离别的感触:“我这手艺离出师还早着呢。要真出师了得砸你招牌了。”

三天时间沉浸在这里面,李谕回来之后还忘不了那种被洗脑感。见着令狐己就说:“我是只在那里呆了三天,要呆三个月,我说不定真能出师做木匠了,给你做张床都可以!”

令狐己发自内心觉得他家李谕太逗了,他说:“看来三天时间不够你过瘾的,你告诉摄制组了吗?以后说不定他们能想办法给你延长点拍摄时间,让你真正过够瘾。”

两人几天没见,还怪想念的,一起腻歪了一会儿。

其实令狐己这次出差遇到了李永霖,但两个人几乎没怎么说话。据令狐己所知,最近白昕又出国了,但李永霖那边似乎没了动静,没有再来骚扰李谕。

这事情令狐己不提,李谕就跟忘记了一样。令狐己这次要不是遇见李永霖,也把这事忘记了。

这会儿令狐己拥着李谕,想起来这事情,还是没说。

经过前段时间,令狐己已经意识到了,这事情要放在心上,那可以是个天大的事情。要不放在心上,那就什么都不是。

反正李永霖也不敢轻举妄动,要找李谕也只敢暗搓搓的来,生怕别人发现他和李谕的关系。

而李谕显然已经把李永霖抛到脑后了。令狐己佩服他的心理素质。

“在想什么?”李谕觉察到令狐己的走神。

令狐己微笑着,轻轻抚着李谕的头说:“我在想…你后面还会经历什么磨难,感觉前面有九九八十一难等着你——现在是剩下八十难了。”

李谕立刻“呸呸呸”。一季也就十二期,还九九八十一难,令狐己这是嫌他遭的罪还不够吗!

节目组当然考虑到了行业的多样化设定,所以第一季里面,既选取了技术类行业,也有一些服务类行业。既有比较大众的,在真人秀里面经常出镜的职业,比如厨师做菜,也有一些比较少在电视上出现的职业。

之后李谕去录了两期做厨师的节目,一期学做川菜——一个不能吃辣的人学做川菜,这点已经被制作组自己吐槽过了,并且在这一期节目中不断被吐槽,于是成了一个大笑点。

一期学做甜点。这一期李谕表现很好,做的蛋糕十分漂亮,终于第一次在四个行业新人中拿到最高分。

还有一期,他们是去学刺绣。李谕一开始以为自己绝对不行的,他从前哪里碰过女红,但最终还是屈服在节目组和师父的淫威下。末了李谕还带了纪念用的的针线绣布回来。令狐己觉得这节目真是太有意思了。

这边真人秀还在录着的时候,就开始播出了。

第一期一播出,这个节目就在网络上造成了巨大的反响。

主要是节目还是很有趣的,看明星笨手笨脚地学做东西挺乐的。李谕这次接地气了点,一开头没有闹别扭什么的,也没板着一张脸如临大敌,状态比前两次去我们去旅游,更放松自在了,至少像是知道自己去是干什么的。

这第一期节目,不少人都觉得李谕很可爱,稍微有点喊累和偷那么一小会儿懒,也恰到好处。

后来学进去了之后也是很努力了!再加上师父最喜欢打趣李谕,所以李谕的戏份依然是非常多。

节目后期做得特别好,最后柜子完成的时候,观众们都跟着一起特别激动又感动。整个节目很流畅,代入感也好。大家也不争吵什么,也不用去刻意搞笑,就是踏踏实实做个东西,看着一件东西从无到有地被做出来,那种成就感,确实令人满足。

而且李谕在这里面,集中精神做自己的事情的时候总是特别帅,摄像也偏爱他,老是给特写,光看脸就够赏心悦目了。

于是真人秀节目,第一次开始为李谕大规模圈粉了!

播到第五期的时候,节目组对外公布了一个消息,就是在这个真人秀的录制过程中,他们也正在和李谕合作,记录李谕开始做导演的过程。这是李谕本人真正涉入一个新行业的过程,与他们节目的宗旨相符。所以他们会记录一些点滴和花絮,看看李谕导演是如何诞生的。

这个消息一公布,就等于宣布了,李谕的新剧,已经被本台买下了。否则电视台真人秀为什么要做这个合作。

对李谕粉来说,这真是意外之喜,不仅李谕要做导演,连做导演的过程都会被拍下来!这事情真是太棒了!

这么几个月时间过去了,程渊编剧改编的剧本已经完成。有了真人秀的帮助,资金已经基本到位。再加上播出平台都定了。可以说一切都已就绪,就等李谕开动了。

第91章

随着真人秀的播出,行业新人这个节目在观众间的口碑不断上升,收视率稳居同时段第一,将当晚的其他综艺远远甩在身后。

更厉害的是,每周播出之后,都会在网上引发大量讨论。

诸如“这个职业是不是太辛苦了?”

“我原来以为干XX很无聊的,没想到这个工作还是很有意义的!”

“有了解或者做XX职业人吗?来说说昨天晚上行业新人里播的细节真实吗?看起来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这正是摄制组希望达到的效果。最怕的就是让观众觉得剧组只是流于表面的炖鸡汤,几个演员明星就是来随便搞搞的。所以每一期的摄制之前剧组都会和行业专家和师父做大量的沟通工作,安排好实习内容。

对几位参加录制的MC同样要求严格。这一季所有的实习结果其实并不是每次都成功,有一次失败了,做出来的东西没有达到最低合格标准,被师父彻底否定。可惜已经没有时间补录了,只能遗憾收场。

这种失败反而让节目看起来更真实了。

这季节目的最后一期,是参加一个乐团的演出。这一期节目时间加长,录制的时间也教长。实际录制在节目开始录制后不久就开始了。主要是要让大家体验一下乐团的生活,然后练习一首曲子,学习了乐谱之后要自己坚持练习,然后在最后录制了乐团表演。

歌手是相对轻松的,他本来就有乐器基础,选择了小提琴。两个女孩选择了长笛。李谕选了定音鼓。

于是李谕平时一有空就得去乐房练习,在家也置办了一套鼓,没事就敲。

本来李谕都是起得比令狐己起得晚的。一般等令狐己煮好咖啡了,来弄他他才起床。但自从阿鼓来了家里,李谕突然兴奋,尤其是令狐己留宿的时候,他必然一大早就爬起来。

当令狐己还在酣睡,或者就快要到生物钟醒来的那个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