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斯云最近公布了即将结婚的消息。她拍完李谕的剧之后,就忙着去策划婚礼了。她找了相熟的摄像摄影去海岛拍了婚纱照。

消息一公布,自然也是一片惊叹。因为之前她和李谕连着合作两部,关系很好,有人以为她和李谕真的在一起了。还有人以为徐斯云和令狐己有什么,都是些捕风捉影的猜测。谁也没想到徐斯云就突然宣布结婚了。

徐斯云给李谕送请柬的时候,开玩笑说:“好可惜啊,不能再做你的掩护了。”

李谕笑了笑,知道她打趣的是那些真以为他和她在一起的人。他觉得这样就好,他和徐斯云的事情这下就彻底澄清了。

令狐己也给徐斯云准备了礼物,他要李谕去参加婚礼的时候一起带去。

除了徐斯云结婚,令狐己的表妹蒋羽依也要结婚了。李谕给小蒋录了婚礼祝福,是小蒋婚礼VCR里最大牌的明星。小蒋觉得很幸福。

小蒋直到现在都觉得大表哥和李谕在一起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但她懂得做人低调,做粉也要低调的道理,从没有宣扬过这事情。

她心中对此事还是有很多疑问。比如前段时间,李谕拍电视剧那么大阵仗,为什么他们辉城却没有投资。她还担心令狐己和李谕是不是掰了,后来又知道两个人仍要好,她才放心了。

小蒋婚礼后因为工作去李谕工作室的时候,正好李谕在。她亲自向他道谢,并且勇敢地为辉城争取了机会。

“大盛这么好的剧本,这么好的机会,李老师不让我们辉城参与,太可惜了!这剧是未播先火,大家都在压收视呢。”她笑着说。

这事情李谕知道。最近大盛放了一版先行版预告,播放量惊人。有李谕,有徐斯云,有周容,有卖了近一百万本的原作小说,还有最近一个个的大新闻助阵。这剧的首集收视率肯定不用愁了,很多预测都把首集压得很高。电视台也对这部剧寄予厚望,宣传很大。

“别给我太大压力,等剧播出了,你再评价。”李谕暂时谦虚一下。因为播出之后他就不需要谦虚了。

小蒋又问:“会有续集吗?续集一定要带上我们。”

李谕说:“剧还没播,你就催续集了。给我一段休息的时间吧。”

除了这些喜事和乐事,还有一些消息也传入李谕耳中。

李永霖的病经过休养,已经没有了生命危险。但他老了,一场重病,想要恢复到从前的状态几乎不可能,即便能工作,也需要很长时间。英汇果然陷入内斗,几个高层互揭丑闻。英汇的竞争对手在这几个月内,低价收购了英汇在越南的工厂,还买到了一项关键的专利技术。为将来英汇的消亡和易主已经埋好了伏笔。

白昕没有实力和实权,家里的长辈虽然宠他,一涉及公司的事,他的话却毫无分量。李永霖情况稳定,出院回家休养,白昕在公司无所事事,在家陪伴病人也烦闷,陪了李永霖几天,他又禁不起一些狐朋狗友的撺掇,就飞国外逍遥去了。他对这一片混乱的情况已自暴自弃,干脆一走了之,不去想这烂摊子,在国外他反正不缺钱花。

国内还在关注英汇这件事的人大多是关心财经新闻的。看到最近英汇最近的情况,还有英汇太子白昕的行动,都说英汇已经完了,李永霖已经控制不住英汇了。

对普通路人来说,李家这出大戏基本已经结束了。李永霖灰溜溜地承认了亲儿子李谕,而李谕已经不认他这个老子了。

从前李永霖是许多男人羡慕的对象——本人儒雅有气质,娶的富家小姐白莹也够漂亮,靠着岳家平步青云,一跃成为国内数得着的富豪。但李谕这事情一出,也没多少男人再说羡慕李永霖了,临老了被亲儿子在全国人眼前把脸面都踩碎了。

这些事情,这些评论,李谕总不可避免地听到。

但在他心中没有激起多少波澜。他唯一的感想就是,李永霖和英汇倒了,终于可以消停了。

而且很奇怪的,他有一种感觉,就算是那个真正的影帝李谕,对此也是一样平静。所以他认为他的态度和反应是很恰当的。

最近这段时间,他思考得最多的事情就是他的电视剧。后期完成的那一天,他和令狐己喝了一晚上的酒,他觉得心情特别不真实。

喝醉了,他就说醉话,啰啰嗦嗦好像说了好多。结果第二天一早全忘记了,什么也想不起来了。

他推推睡在旁边的令狐己:“我昨天晚上说什么了?”

令狐己眯着眼睛,他说:“没说什么啊。”

李谕也早就了解令狐己的习性,这眯着眼睛装无辜的样子就是在耍坏。

“骗我!我嗓子都哑了。你说我没说什么?我到底说什么了!”

令狐己摸摸他的脖子,说:“你嗓子哑…是喝多了。我也喝多了,你说什么我怎么记住?你喝醉了还能记得别人说什么吗?”

李谕怀疑地看着他,他想相信令狐己这话,但又觉得令狐己这样子让他牙痒痒。他张口咬了令狐己的胳膊一口,说:“我到底说什么了!”

令狐己伸手揽过他,抱他在怀中,带着笑意说:“你说你爱我,说了一千八百遍。”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看文,评论和投雷的每一位GN

后面还会有几个番外

第102章 番外 大盛

大盛播出之前, 大家就知道这剧要火, 就是火到一个什么程度的问题。

电视台办了首播晚会,为电视剧宣传造势。导演李谕, 编剧程渊和一众主要演员都出席了。

李谕最近几个月除了忙这部剧, 很少出镜, 并非是为了刻意保持神秘低调,只是太忙了, 且没有必要。直到宣传期的时候, 李谕才开始频繁露面做宣传。

李谕现在的口碑正在最好的时候。正如何樊所预料的,一旦李谕的身世揭开, 一切都可以被原谅了。李谕以前种种任性的行为, 大家全都忘了, 没忘记的也被洗白了。何况现在李谕有代表作电影傍身,又自导自演了眼下最热门的电视剧,俨然全能型才子。

所以李谕要做宣传,都是各家杂志, 节目抢他的档期, 请李老师, 李导赏光。

李谕工作室对李谕上的每个宣传都做了仔细的筛选。开玩笑,李谕现在是口碑最好,舆论最偏爱的时候,千万不能在这最紧要的关头出差错。

而且对每个采访李谕的记者和节目,工作室都提前打好了招呼,请大家注意两点。第一, 李谕不回答感情方面的问题,请大家不要问李谕的感情生活。第二,李谕不回答和李永霖,英汇有关的问题,有关这方面的事情,请提都不要提。

尤其是第二条是李谕的底线。有关李永霖的事情,许多媒体都已经报道过了,李谕和李永霖确实是父子关系,这是事实,李谕不能让别人撤下这些报道。但至少在李谕自己接受采访做节目的时候限制这方面的提问。

但偏偏就有人要踩雷。有家知名时尚杂志对李谕做采访的时候,先开始聊得还好,先问问李谕在时尚方面的建议,又问李谕最近做什么运动。热身之后,就开始围绕李谕的工作提问。李谕本来就是为了宣传电视剧的,十分乐于多谈一些这方面的事情。

但聊着聊着,记者就开始试探李谕的底线了。

“拍电视和写小说很不一样,毕竟要把故事具象化。对你来说,从小说转化成影视,有没有特别困难的地方?或者说书里想表达的东西在电视剧里特别难表现的地方?”

这还是个正常的问题,李谕想了想,说:“肯定是有一些的。但幸好我有程渊老师帮忙。在内容改编上,他做了很大的努力。我们经常一起讨论,那些情节必须留下,那些情节要进行重新组织,让画面能表达更多的信息…”

他侃侃而谈。这些年他对着记者也算身经百战了。而他刚刚经历的这段工作也是非常充实,所以一说起来,他胸有成竹,十分自信,这都是他工作积累下的心得经验。

“比如说有一段…我这里不能提前剧透,但是是一场很关键的戏份,一边是非常宏大,光明的场景,一边是阴暗里的一群人。如果在小说里,我只要几行字就能让两边对比起来。但是对拍摄和剪辑来说,这种场景,心理上的对比就要非常仔细,非常精细,才能让观众完全吸收信息。”

记者调整了一下录音笔,在记事本上划拉了两下,然后微笑着问:“那你是怎么准确把握小说,或者剧中人物的心理,你有没有对某个人物揣摩特别深,或者有计划的让他和现实产生某种联系?”

李谕的脸色僵了僵,说:“什么意思?”

记者说:“比如说皇帝这个角色,你有没有将他代入你真正的父亲?”

李谕沉默了片刻,他觉得这个记者所谓“真正的父亲”肯定指的不是他的父皇,而是指李永霖。他觉得这个访问不用做下去了,亏得他刚刚还觉得不错。

他没有回答,站起来突兀地结束了采访了。

当事记者把这件事在微博上捅了出来,大意说李谕太拽,太假。要对李永霖没芥蒂,何至于一提就炸。

“有些人心里永远渴望着父亲的认可,虽然他嘴上不承认!”

结果可想而知,这条微博被人骂到删为止。

事后这本杂志的总编辑打电话李谕道歉,并且送了一大堆东西给李谕工作室的工作人员,想重新安排一次采访。

虽然骂那个记者的人很多,但因为李永霖这事情出的时间正好和李谕拍剧的时间重合。其实还是有一些人是这么想的。

李谕没办法控制所有人的想法,他只能让工作室严格执行这两条标准。

到大盛播出前,终于顺利完成了宣传活动。

电视台正式播出第一集 那天,李谕在家里办了个小小聚会,参加聚会的只有他和令狐己。两个人一起看了直播。虽然头两集,李谕其实已经看过好多遍了,但首次播出,李谕觉得还是要和观众一起看,才特别有气氛。

一想到此时此刻有亿万观众和他一起看着电视,李谕觉得这剧感觉都不一样了,连广告都比平时好看!

令狐己为他们一人倒了一杯红酒。他们坐在沙发前,傻子似的等着广告播完。

“我想起来…”

“嘘!”李谕伸手捂住令狐己的嘴。

令狐己只能微笑着拿起红酒抿了一口。他想起来今天在路过某繁华路口的时候,看到的巨幅广告,都是大盛的宣传。听说地铁里也挂了很多海报。电视台对这剧相当重视。

电视剧一开始,令狐己就被吸引了。虽然小说和剧本他都看过了,对许多情节可谓是烂熟于心,但看到电视上呈现出的影像,他还是一下子被抓住了。

李谕的审美很好,他的品味趣味都很雅致,所以画面也好,服装设计也好,一看就很有品,一点都不廉价。这一方面是真花了钱了,另一方面是绝对离不开导演自己的审美趣味。

令狐己看着一个个熟悉的人物出场,只觉得好像看到老朋友一样。当然并不是因为他原来就认识周容和徐斯云。周容和徐斯云在这剧里都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李谕对他们的改造十分惊人。

令狐己认识的是传说中的那些人,是李谕时时说起的故事中的人物。他认识他们。

令狐己认出了他们,李谕也认出了他们。令狐己能感觉到李谕的身体正在紧绷,他伸手揽住李谕,让他和自己靠在一起。

“他们都活了。”令狐己说。这短短几个字,已经是至高的评价。

当天播放结束之后,李谕看了看网络上的数据,又和何樊打了个电话。何樊也很激动,他当然知道这剧会红,但是没想到第一集 的网络数据会怎么好。

“肉眼可见的热度!一般古装剧很难有这样的成绩,都是要播出几集甚至十集左右才会有这样的热度,现在这剧从第一集 就这么热,后面一定更厉害。我有信心。”何樊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

李谕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件事,他真的做成了。

但就像令狐己说的,他想要的,只是更多人认识他们,更多人看到有血有肉的他们,在梦里见到那个朝代。

在这个夜晚,李谕竟然感到了一丝惆怅。

不过很快李谕的惆怅就被观众们打破了。因为五花八门的评论,各种各样的解读,让李谕应接不暇。

大概因为是人物形象太丰满立体了,程渊老师对剧情的矛盾把握太聪明准确了,才播出几集,随着每集上涨的收视率,还有各种剧情讨论,人物讨论,维护自己喜欢的角色,站在角色立场上真情实感地争论掐架。

男性角色中,周容扮演的皇帝在前半段是人气最高的。女性角色中,果然是徐斯云扮演的云淑妃最受欢迎,不论男女这个角色的好感度都很高。

剧才播了两周,徐斯云的代言就多了两个,其中一个还是某国民品牌,这让徐斯云十分得意。

等到李谕扮演的萧从简出场时,收视和剧情讨论又掀起了一个新高度。

书迷和李谕粉都在高呼——“全剧最苏的男人出来了!”“啊啊啊啊啊啊我的小萧!”

快五十的集的剧,播出了二十多天,这二十多天追剧群众就跟狂欢似的。很久没有这样一部剧让大家沉迷了。

这剧里的年轻演员每个人知名度都上了一个台阶。李谕更不用提了,对影帝来说,又多了一个经典角色。

“李谕的演技啊!演这样的角色真是太棒了…流泪…”

“好想看续集!看萧从简怎么辅佐小皇帝!”

电视剧播出之后,后续影响仍然延绵不绝。有人建议改编舞台剧,舞台剧的计划也在进行中。更多人是想看续集,看下一代的故事。出版社也巴不得李谕再写一本小说。

李谕对外界的回答一律是“我在考虑”,对着令狐己他一口气吐出真心话。

“拍续集拍什么?照实拍大家肯定以为我疯了,不拍。”

第103章 番外 续集

尽管李谕对拍续集这事情挺抗拒, 但大众对大盛的续集却很热情。

大盛最后几集播出的时候, 网上铺天盖地的讨论基本上都是伤心欲绝。

喜欢云淑妃,云淑妃死了。喜欢贵妃, 贵妃死了。喜欢皇帝, 皇帝死了。主要角色死了一大半。

看过原作小说知道结局的还好, 没看过原作,不知道结局的普通观众全都被虐得不轻。所以大盛的大结局收视反而比倒数几集最高收视还降了一点。

不过最后一集的最后一段还是让无数人激动。

结尾一段, 随着皇帝的驾崩, 一代人的往事和恩怨如云烟散尽;新皇继位,新一轮的争权夺利又开始了, 朝堂与后宫从未平静片刻。

而这一次, 少年皇帝的面孔还年轻稚嫩, 站在殿上的萧从简沉默骄矜,权臣的气势压过了皇帝。朝中诸人看向萧从简的眼光都十分复杂。

这个意味深长的结局激起了大家的好奇心。萧从简会黑化吗?小皇帝能掌控大局吗?文太傅还能屹立不倒吗?谁才会是最终的胜利者?

所以大盛剧终,许多观众陷入无限失落,只觉得代入感太强, 仿佛真有这样一个朝代, 真有这样一群人物, 他们看到了,他们也体验到了。他们怎么能不关怀后续发展?

一轮播放结束,电视台立刻开始了二轮播放。二轮播放的收视依然很高,而且除了二刷的观众,还有好奇好口碑高收视的观众开始追剧。

剧组也被邀请参加各种活动,大家几乎把各个角色都分析透了。

对各种专业非专业的剧评分析, 李谕也看了很多。

有分析剧情的,有分析人物性格的,有分析演员演技的,大部分评论还是靠谱的。李谕尤其爱看分析皇帝性格的评论。男主皇帝确实是个性格复杂的人,但他又那么光彩无限和讨人喜欢,所以分析起来特别有意思。

李谕也喜欢看关于云淑妃的分析。女性观众喜欢这个角色的也很多,各种截图,绘画,甚至还有专门的教程出仿妆和cos,徐斯云在这剧里也确实很美。

只有一个人的分析,李谕从来不看。就是有关他四弟的评论。

李谕对四弟感情很复杂。他有时候想想真觉得不可思议,四弟会做皇帝,他会做一个闲散王爷这事情是早就注定的。但四弟登基之后,他居然还是会有那么一丝失落感。

小时候他和四弟两个人滚在一起玩的日子早就过去了,父皇一驾崩,他们之间就隔了天堑。

不过失落归失落,他的脾气发泄完了这事情就过去了。来到这世界之后,他还设想过他淹死了的情形。

他在宫里淹死了,那肯定是要风光大办的,希望他淹死了之后,四弟不要感觉太愧疚。四弟最好把这笔账算在萧从简头上。

他想过四弟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的样子,那时候四弟已经完全成熟了,应该能摆脱萧从简的钳制了。

李谕从没有想过他有一日魂魄重回东华宫,看到的一切出乎他的意料。四弟的在位如此短暂。皇位再次易主,他成了皇帝,年号延平。

当然,准确来说,他也没干成皇帝,现在正当着皇帝的是影帝李谕。他过去逛了一圈,就和做了场梦一样。

所以对于他来说,他在大盛的故事已经结束了。他和四弟的故事也结束了。

他没办法拍大盛的续集。他怎么拍?难道告诉观众,过了两年,所有人寄予厚望的新皇又驾崩了,让那个纨绔王爷捡漏了。

现在的结局正好,有疑问,也有希望。剧组上节目,主持人问到大盛的续集,问起新皇帝,李谕就微笑着说:“对,他会是一个好皇帝,非常好。”

全世界只有令狐己一个人知道李谕的心里在想什么。

令狐己之前就察觉了。他们一起出去玩的时候,李谕在路上时候会写些什么。令狐己看他写得认真,问他是不是在写新小说。

出版社一直在和李谕殷勤联系,非常希望李谕再写一本小说。因为大盛卖得实在太好,出版社如果能有这样的畅销作家,要笑得合不拢嘴。

李谕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含含糊糊的,说是随便写写。

大盛的续集呼声很高,几家制作公司都希望能出续集。令狐己就问李谕:“你真的不打算出续集?”

李谕说:“不打算。”

令狐己忽然说:“你这段时间,写的是不是新剧本?”

李谕吓了一跳,沉默片刻才说:“你怎么知道的?是不是偷看了?”

令狐己表示如果要偷看才知道,也太小看他了。李谕对此表示承认。

“我是想写…但我不知道事情如何变成这样的…”李谕说,“过去身在其中的时候都有看不明白的时候,更何况如今。”

停了一会儿,他问令狐己:“你觉得他能做好吗?”

令狐己问:“谁?”

李谕说:“李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