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没想到突然给人赞了一下,叶秋有点脸红了。虽然她也觉得办得挺好,但自己以为跟别人赞赏还是完全不一样的。

等人走了,朱长富笑眯眯的看着叶秋,也不说话。

叶秋给看得浑身不自在,索性道,“叔你别这么看我。再看,我也不会当村长。”

可怜她从小到大,当过最大的官儿,也就是班上的小组长。如今要她当村长,她当得了么?

朱长富继续笑眯眯,就是不说话。

叶秋越发心虚,“我真不行!我才几岁啊,又是女的,能服众么?”

朱长富这回总算开口了,“亏你还是读过书的人,难道不知有理不在年高?若说你是女的不能当村长,那就更没道理了。瞧瞧我们西秦多少妇人当着家,前朝还出过女皇帝,女将军呢,多一个女村长算什么?”

算了吧,叶秋跟他说不通,反正她就是不干,也没人能逼着她。

“回头我给您找一个村长,全村这么多人呢,哪里寻不出个比我强?”

朱长富撇撇嘴,不答。

倒是朱方氏带着小地瓜进来。接上了话,“要说在村里寻个比你长得高,力气大的。大不少。可要是寻个有你这样读过书,又明白事理的,倒真是不多。小地瓜,是不是?”

“是!”小东西力挺起他娘来,还是蛮给力的。忽闪忽闪着大眼睛,扑上前来抱她大腿,“娘你是要当村长么?”

朱长富嘴快的问。“那地瓜同不同意?”

“同意!”小地瓜眼睛亮晶晶的,“我娘当了村长。是不是就是全村最大的?”

“是啊。”朱长富一本正经的点着头。

小地瓜想了想,“那我娘当村长了,阿爷怎么办?”

“好小子,真有良心。不枉爷爷疼你。”朱长富乐呵呵的道,“你娘当了村长,阿爷就是老村长。就好象地瓜小时候你娘养你,等你大了,就是你养你娘。但你还是你,你娘还是你娘呀。”

小地瓜明白了,放心了,果断的道,“娘。那你就当村长吧。等我长大了,帮你当!”

这个小官迷!

叶秋气得扭头走了,“谁爱当谁当。反正我不当。”

不过出了门,又忍不住在想,朱长富是铁了心不想当了。那到底叫谁来当呢?

连爷爷,董大伯?都年纪太大了吧。

唔,要不等连升回来问问他?他在年轻人中有威望,说不定行。

叶秋暗暗定下人选。只等连升回来问问了。只是说来奇怪,他们走了好几天了。怎么还没动静?

不过话说,她怎么感觉这回的征兵,好象有点不对劲?

朝廷征兵都是要按名册来的,那真正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士兵都有相应的口粮发放,不是闹着玩的。

可郑亭长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胆子,私自改了章程,想在仙人村多征几个兵呢?就算他收受了陶家贿赂,可多征出来的兵总得有个去处吧?有了去处就得有一份口粮,到时若是闹出来,他又怎么脱身?

真是想不通。

此时叶秋倒有些想那个大个子,要是他在,说不定会知道些什么,可惜他又不在。她又不认识当兵的人,能上哪儿打听?

听她在那儿神神叨叨,小地瓜听到了,很积极的跑去问老两口,“我娘说,想找个当兵的人打听事情,阿爷阿奶有认得的吗?”

老两口对视一眼,却是同时的欲言又止,沉默了。

宁武县县衙,气氛凝滞得可怕。

本地的县尊,邹大人的耐性快耗光了,可郑亭长仍是一言不发。

终于,邹大人搁下了手中的笔,沉声道,“郑亭长,本官最后再问一次,你想好了再答。这回的征兵之事,究竟是怎么回事?”

明眼人就没有看不出的,郑亭长这回收了人家好处,所以才在八角镇胡作非为。可他要是做得无声无息,那上官也没有追究的道理。偏偏事情闹得这样大,如今身为直属上官,再不过问,就有些失职了。

可郑亭长咬紧了牙,躬身行礼,仍是如之前般作答,“回大人,下官无能,治理不好一亭之事,再无颜面留下,请准予下官辞去职务,回家务农。”

这是想撂挑子?没那么容易!

邹县尊冷道,“罢了,郑亭长你既执意如此,本官也不能勉强。只你是武官,要辞官还不是本官能说了算的事情。且先回去,把此次征兵之事办完再说。”

也不知这混蛋收了陶家多少好处,竟是硬要把事情扛下来。为着本地稳定,他让孙县丞替他遮掩了一回,在百姓面前没有多说。可他这样执迷不悟,那有什么后果,就由他自己担去!

郑亭长满心苦涩,却无法言说。

他原想借着这回事情闹大,扔下这个烫手山芋,收了银子就走,却没想到邹大人也不糊涂,临走还要榨干他最后一滴油。

他不想干,可官大一级压死人。再不甘,他也只得退回八角镇,继续做那个亭长。一路上,他都在想着要应付接下来的征兵之事,只觉头痛之极。

倒不是怕征不到兵,按旧例,乡亲们不会多说什么。

只是他很害怕,叶秋再追查下去,就会查出这次征兵更大的一个漏洞。

到那个时候,他恐怕真的会被唾沫星子淹死吧?

一路忧心忡忡的回了亭舍,才进大门,却听说一个不知道是好还是坏的消息。

“陶家大少爷,回来了。”

第51章 选择【三更!微蓝和氏璧+】

潞州。

繁华集市上的一间铺子前,挂着明晃晃的硕大招牌,上书一个字,“酒”。

进得门来,就见墙上书着几行大字,“老镇特产,百年名酿,祖传手艺,万里枣香。”

确实是香,带着枣香的酒气四散开来,都不需要打听,两匹马就一前一后的在店门前停下。

都不需前面的主子吩咐,身后跟随的小厮从马上下来,便耀武扬威的走进去,“你们这儿,是八角镇老陶家的店吧?”

伙计连忙点头。

能骑马的,都是有钱人。主子不动,打发个下人进来买酒,太普遍了。

那小厮更加趾高气昂的道,“来坛子好酒,可不许蒙爷。知道是谁介绍爷来的吗?提醒你一下,我家主子认得的,可是军里的。”

伙计见多了这种嘴脸,连忙去打了坛枣酒过来,“知道知道,给您就按本钱,五百文。平常这一坛,可要二两银子呢。”

小厮一把将酒坛抢过,恶形恶状的道,“敢跟爷收钱?你长几个脑袋了?”

伙计急道,“小哥你可不能这样。要不你拿徐校尉的铭牌来,否则我们这本钱总得收的。”

“徐校尉?”马上那个吊儿啷当的俊美青年,摸摸下巴,“知道了。”

他抖一抖缰绳,马儿顿时踢踢踏踏的跑了。

屋里小厮一见,也抱着酒坛子冲出去。跳上马跑了。

伙计气得直跳脚,却全无办法。

主仆骑着马来喝霸王酒,他也算是第一次遇到了。

仙人村。

叶秋白天有空。专门跟着朱长富到地里看了看。

那天她下山之后,朱长富为不耽误农时,便找人把冬小麦的种子播下了。还足足的浇了一回水,这样既有利于冬小麦过冬,也有利于明年的发芽。

叶秋其实是不太懂这些农活的,只管结结实实的给朱长富拍了半天马屁。什么“叔辛苦了,这地全指着你了。没你可是万万不行的。”

听得小地瓜都捂着小脸。从张得大大的指缝里笑,“马屁精。”

小混蛋!越来越多话了。

叶秋眼睛一瞪。朱长富就呵呵护着,“小地瓜,你娘是嘴巴甜,才不是马屁精。你要多学学她的本事,将来才能当村长。”

真的吗?小地瓜顿时眼睛亮晶晶的看向他娘了。

叶秋抚额。

她最近才发现,她儿子也不知是跟谁学的,很有点官瘾。

一听说她要当村长,便激动得嗷嗷叫,再说他能当村长,那就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天了。如今就连小苹果,都给他许愿封下了官,还是威武大将军。

叶秋斜睨着那只圆滚滚。东摸西爬的小东西,真不知它的威武在哪里。

看完庄稼,见四下里无人。朱长富提起一事,“你上回跟魏家大小子订了三日之约,应在今日了吧?”

眼见还不见人来,恐怕是黄了。

叶秋笑了笑,“没事,我都想好了。放蜂的事。就算北田村没人来,另找几个蜂农就行。至于棉花杆子。既知道是宝贝,难道我自己不能挑到纸坊去卖?至于那枣子,明年暂且先放一放。等卖出棉花钱来,后年咱们就能跟陶家争一争了。就算我一粒枣子收不到,但把价格帮着往上抬一抬,心里也就痛快了。”

朱长富本来还怕她年轻,受不起打击,隐含着担忧,可听她这么一说,倒是哈哈笑了。

这丫头,这点最让他喜欢了。

心宽。不管什么时候,总这么乐观豁达,所有的烦难在她眼里,最多也就愁一时,时间一长,她总能找到办法,让自己活得开心。

这样或许有几分傻气,但没人不喜欢和这样冒傻气的乐天派打交道。时间越久,就越喜欢。

因为人生总是太多艰难,只有跟着这样人在一起,才会觉得那些难处,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叶姑娘,叶姑娘!”

正说着话,忽见吴长生骑着骡子赶了来。

叶秋啊哟一声,赶紧迎上去,“吴叔,你怎么亲自来了?赶紧上家去,好好给您做顿饭吃。”

吴长生急得直拍大腿,“你别顾着跟我客气了,我来是告诉你,出大事了!”

叶秋心头一紧,“什么事?”

“北田村老魏那大小子,让他媳妇来偷偷告诉我。说这回你们仙人村要征的兵,还是二十五!”

啊?

这下连朱长富也震惊了,“不是说好按五户抽一丁么?怎么会这样?”

吴长生也不知情,“那魏家媳妇说,她亲弟弟也是在亭舍里当差的,是那金求盗的手下。昨晚给他漏了个风,说是军里来人了,定下了各村的征兵名额。我们都是旧例,唯有你们村如此。那魏家小子倒是个仗义的,接了信本想亲自见你。可他爹惹事,把他关在了家里,故此才让他媳妇来寻我,还让我跟叶姑娘你带句话。说合作的事,等他回头能出门,一定来寻你谈。只眼下这事怎么办,你们村可得快点想个法子!”

这还能有什么法子可想?

如果是军方强行来要人,难道还要叶秋带着手无寸铁的乡亲们去讲道理?

那才是找死!

叶秋直接道,“我去找陶家,问他们要什么。如果要我离开,我即刻就走。”

闹到这个份上,如果说不是针对她,连她都不信了。

朱长富却一把将她抓住,“糊涂啊!如果他们真的是要对付你,你去了,还能落个好?”

吴长生也道。“叶丫头,你别冲动。吴叔我虽是个粗人,却也明白一个道理。如果那陶家要花费这么大的心思对付你。那肯定是你让他们怕了。他们越怕,就说明你越有本事。说句不怕丑的话,我听了你跟北田村要合作的那些事,我都想跟小伙子似的,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你若是走了,那咱们还能有什么指望?那老魏不明白这个道理,他儿子明白。我也是明白的。长富叔,你说是不是?”

确实。朱长富再看叶秋一眼,犹豫了很久,才做出决定,“秋儿你别急。我下山去打听打听。”

“我去吧。”一直在旁边听着没吭声的朱方氏,望着老伴惨淡一笑,“这村里怎么说,还得你陪着秋儿,一起守着才是。”

叶秋听不懂这话,“婶子你跟叔打什么哑谜,这是要到哪儿去?”

朱方氏摇了摇头,“你别问了。倒是赶紧想想法子,如果这消息是真的。该怎么应付。”

她很快的收拾好,换了出门的衣裳,叫了朱德明赶车下山。

这边吴长生也不敢多留。即刻就要赶回吴家沟去。

叶秋迅速从自家留的棉种里,取了一半给吴长生,“不管此事如何,都谢谢吴叔您来报信的这份仁义。”

可吴长生却推了回去,“叶丫头,若此事是真的。你们村会比我更需要这些棉种。真若要把你们村的人征走,到时叔也没什么能帮你的。但带几个人来帮你们村耕种倒还可以。”

这就是帮了他们大忙,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了。

叶秋满腔感激之情无以言表,空话套话说了没什么意思,她只有最朴素最直白的一句,“如果我能发财,一定带上你们。”

这就够了。

吴长生走了。

仙人村再一次炸了。

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不告诉大家。

朱德贵当即就跳出来,指着叶秋鼻子道,“就说了她是个灾星,快让她滚蛋!”

朱长富再不客气,一巴掌就呼在他头上,“她就是灾星,你也要先把拿了她的棉种还回来!”

朱德贵自长大后,朱长富为顾全面子,从来没在人前跟这个侄子动过手。这回真是气急了,一巴掌打得又狠又急,打得朱德贵都懵了。

朱德贵媳妇原想跳出来闹的,也不敢动了。

倒是董二站出来道,“若她肯走,我们就把棉种都还回去又怎样?难道谁愿意去服兵役?”

他这一挑唆,原以为村中人会支持自己。没想到大家却是面面相觑,默不吭声。

然后一片寂静里,一个童稚声音清脆响起,“就算我和我娘走了,可你都是要去当兵的,凶什么凶?”

小地瓜生气的望着董二说的话,让叶秋怔了怔。

是啊,不管是五抽一,还是征二十五户,董二都是要当兵的,他闹什么呢?

叶秋脑子里灵光一闪,再看向董二的目光,开始带着几分怀疑。

自从出了征兵的事,这董二跟董老太的表现就各种不对劲,母子俩好象有恃无恐一般,他们究竟哪来的底气?

董二目光闪烁,支支吾吾,“那,那我不也是替全村人着急么?怎么,就许你们替村里人办事,就不许我们想一想了?你们还拿了公中的钱呢!”

“那是不是也要奖励你几文?”董大伯黑着脸说话了,旁人或许不好说,但他是董家辈份最高的长辈,教训董二完全没压力。

“什么忙也帮不上,除了会说丧气话,你还会作什么?就算这回人家是针对的叶家丫头,可把她送走咱们就能天下太平了?今年征了兵,明年就不征了?可今年领了棉花种子,你们明年还要不要领?”

一番话,说得全村人都愣在那里了。

征兵,是无法预测的。但粮食,是年年都要种的。

因为叶秋在这里,所以他们得到了棉种。如果她继续留下,大家还能得到什么?

远的不说,就说这回跟北田村的合作,就算事情没成,不也给了他们一个美好的希翼?

这件事,可是从前的祖祖辈辈从来没有人想到,没有人挑头来做的。如果成了,会迎来怎样丰硕的成果?

乡下人不缺力气,不怕吃苦,缺的就是一个能领路的人,怕的就是没处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