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嬷嬷是放心不下苏颖,现在苏颖已经是侯府说一不二的当家太太,地位稳固,桂嬷嬷就没什么放心不下的了。更何况她也不想叫自己的儿子落个不孝的名声,明明家里过的好,却还叫自己老娘去当伺候人的。

当然说这话都是眼红,宰相门前七品官呢,桂嬷嬷身为苏颖的奶嬷嬷,就是说出去那就是很有体面的。

但碍不住就有些人嘴上臭气熏天,桂嬷嬷总也得替儿子考虑。

苏颖很大方的选了一套三进带花园子的宅子,不管将来桂嬷嬷是自己住还是卖了还是租出去,都不是苏颖的事了。

‘分手礼物’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331章 皇恩浩荡

至于苏颖自己,她相中了几座宅子,都不在京城,而是在江南。

既然是要离开京城,回傅家的祖籍去,怎么都想做好一点事先准备吧。

苏颖就挑中了几处在扬州的宅子,这样的宅院自然是建的格外精美的,能用市价的两三成买下来,自然是赚了。

光看这个,就知道钟家被抄的不冤了。

等傅奕阳回来,苏颖和他说了,傅奕阳点了点头:“我让贺喜去杭州吊唁,也是有让他回老家,照看一下老家的祭田以及祖产,将一些琐碎事件处理一下的意思。”

傅奕阳不说,苏颖都有些忘记了。

当初潘夫人去世的让人猝不及防,本来没什么的事又让忠睿王爷一搅合,就显得有些什么了。

傅奕阳就打发了府中的二管家跟着季家的大少爷,下江南了。

到现在都没有回来,原来里头还带着傅侯爷另外派发的任务呀。

是说他未雨绸缪,还是说他心思缜密好呢。不过,这还真是省却了不少麻烦。

傅奕阳看了看苏颖标记的单子,她选的东西不多,看了她一眼。

苏颖解释道:“虽说机会难得,可到底搬家时有些个麻烦。”

傅奕阳失笑:“怎么说的好似咱们不回京城了,不过是三两年的功夫罢了。不过,也许时间会更久一点也说不定。”

苏颖疑惑。

傅奕阳摩挲了下单子边缘,沉吟半晌道:“皇上有意叫我接管江南,最有可能便是盐政或是漕运了。”

苏颖细眉拧起,如果不是知道傅侯爷是真心腹,而不是皇上欲收先给。故意捧高的,苏颖都觉得皇上这是恨不得傅奕阳死的不够快了!树大招风,原本傅奕阳年纪轻轻已经是正二品户部侍郎,就已经是很招眼了。

再管江南盐政或是漕运,这两项哪一项都是既有权又有钱。同样的也得危险性更高的官职。有那样的滔天权势和富贵。那也得有命享才行啊。

皇上,这是人干事?!

傅奕阳见苏颖没有半点喜色,反而是蹙起了眉头。握了她的手,安抚的拍了拍:“皇上只是私下里有这么个意思罢了,如今江南开始乱了,皇上有些个忧心,不过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且看看罢。”

想了想又笑着说:“钟家是忠睿王爷负责抄的,可真是雁过拔毛。”

傅奕阳虽然瞧着不近人情的,可他官商实在不低,毕竟就算是有从龙之功,那也分个“轻重缓急”,作为皇上的心腹那也是很有本事的。

他也清楚自己现在是个什么样的情况,表面上是大权在握。深得帝宠,风光无限,实际上也是战战兢兢地,每一步都是走的很是小心谨慎的。

到底,不是他不舍得退下来。而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毕竟皇上表示很信任你,要重用你,你一个当臣子的,除了感念圣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外,难道还能怪皇上给你太盛的恩典吗?

信不信,这么说出去,有多少人会想啐一口口水把你给淹死,不带这么得了便宜还卖乖的!

皇上也算是个好皇帝,他自己或许也意识到了,别好好一个能用之臣就那么半路“夭折”了。

所以这一次抄家,当得此重任的,竟然是一生放荡不羁爱风花雪月的忠睿王爷,这实在是出乎所有人意料。

然后,诡异的没有哪一个派别的来得及提出反对意见,就被皇上一锤定音了。

之后,大家就见识到了忠睿王爷的凶残,偏偏没人敢硬着头皮和他杠上,谁不知道忠睿王爷背后就是皇上他老人家啊,没瞧着抄家抄出来的那些珍品,都麻溜进了皇上的内库,成为皇上的私藏了嘛。

苏颖可不会像外人一样,认为忠睿王爷就是个纨绔里的纨绔,她曾经有幸见识过对方的凶残,那表面上放荡不羁不过是麻痹世人的。

苏颖也跟着扯了扯嘴角,等到傅奕阳看另一份清单,“这是?”

苏颖就把“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说了,那是娘家送来的清单,找姑爷给行个方便么。

傅奕阳点了点头:“这有什么的,孝敬岳父岳母是应该的。”

他这是要一起出钱了,苏颖赶紧拦了他,孝敬岳父岳母是应该的不假,可里头多是她两个娘家嫂子选来,给小辈做嫁妆或是私产的,这也叫傅奕阳出钱实在是不像话了。

傅奕阳没多纠结此事,瞧了瞧,感叹一般的说:“书籍这时候都是一箱一箱卖的,价钱就跟市面上旧书的价格差不多,多是一些常见的书籍,不过若是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买到不常见的孤本的。”

这年头,虽说有了活字印刷术,但是,书本这类东西仍旧是被垄断的,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书籍也属于奢侈品的范畴,不然何来孤本一说。

苏颖还真没有这样的认知,她听傅奕阳说话的语气,笑着问:“听你说的,你捡过漏么?”

傅奕阳心里得意,面上却不大显,颇有种“英雄不提当年勇”的意思,苏颖忍不住笑出声,刮了刮脸颊:“老爷慧眼如炬么。”

傅奕阳低头啜了一口茶。

苏颖心里记挂着李少奶奶,好像听说她家正筹银子还国库欠银呢,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如今选秀也如火如荼的开始了,李家姑娘也是过了初选了呢。

漫不经心的问了问傅奕阳,傅奕阳挑了挑眉:“不过是皇上给老臣的一点脸面,不过若是有人再不识好歹,那就连里子也别想要了。”

苏颖本来想说,对这样的官员就应该狠狠削一顿,把他的面子都给削到地上,踩一踩才最好呢,别到最后纵的给脸都不要脸了,都蹬鼻子上脸了。

不过官场那些事儿,苏颖不懂,再说这里头还涉及到先皇,有什么都是忌讳的,苏颖也就把这话咽下去了。

但从傅奕阳这话里也知道,皇上可不是个慈善人,最起码不比先皇仁厚,有些人可得小心了,小心弄巧成拙,到最后面子里子都没了,那多丢人啊,啧啧。

苏颖不承认她这是在暗搓搓的幸灾乐祸,那秦夫人不是依仗她丈夫是一品尚书吗?等这依仗没了,看秦夫人还怎么再耀武扬威。

说来也好笑,秦夫人暗讽勇武侯府是仗着背后皇上的势,在肆无忌惮,甚至还“仗势欺人”,她怎么不照照镜子,她那样又何尝不是仗势欺人,谁比谁高贵了去,真是不知所谓。

还有更不知所谓的事情发生呢。

苏颖稍微关注一下的就是姜家了,姜夫人还有姜存富明里暗里给勇武侯府添了不少麻烦,先前傅奕阳说要让他家削掉一层皮,现在可真是连血肉都削掉了一大块。

当然,这都是皇恩浩荡。

姜存富被罢了官,又被罚了款,还限期交齐,不然就等着抄家吧。

姜存富打落了牙齿混血吞,钟家都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姜存富还能如何,只有砸锅卖铁,凑国库欠银以及罚款吧,那可不是个小数目。

俗话都说了,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更何况是那么一笔巨款了。

姜家内部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撕逼大战,实在是狗咬狗一嘴毛,弄得乌烟瘴气,两败俱伤,实在是叫外人看足了笑话。

外行人看热闹,苏颖格外注意了下那位玩无间道的姜二太太,好像姜二老爷的官职也丢了,里头的罪名就有一项“内帷不休”,跟他哥一样。

苏颖让人打听了下,那位姜二太太品格着实不怎么的,不说旁的,光是“放印子钱”这一项,就足够她喝一壶的了,更别说其他的有的没的了。在这种情况下,最后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没被流放三千里就是老天保佑了…

转述这消息的贺喜家的,很是憎恶的说:“这等有伤阴德的事儿,她就不怕日后会报应到儿女身上?”

苏颖对此不置可否,那位姜二太太可是个很有心机的,看她能在姜夫人手底下安插心腹,还弄出那么一个“无间道”就可见一斑了。

不过,那位心腹都被送回姜存富那里去了,谁知道是不是姜存富查出什么来了,才把二弟妹恨之入骨,我不好干脆大家都跟着一起下泥潭吧!

不管是不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姜家一朝回到发迹前是已成定局的事了。不过不同的是,姜家是怎么发迹的?是因为姜存富娶了钟家的嫡女,靠着这姻亲裙带关系,被岳家拉扯发迹的。

可如今不同了,钟家已经完蛋了,不仅完蛋了,而且名声更是臭不可闻,百八十年的都不能缓和过来了。

钟家完蛋,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事儿,可那些等着钟家倒下,惦记着拔走钟家而空出来的空缺的人家,就眼睁睁的看着,皇上谈笑间就提拔了一群人上来,迅速把空缺给占了,完全不耽搁正事。

就好像皇上早有准备,等这天等很久的样子。

一时间,朝堂上都安静了许多,风气都好了不少,可再没有哪位老臣还敢仗着自己有功于社稷,就敢跟皇上对着干了,最起码表面上如此。

感触颇深的还有傅侯爷,他如此说来着:“如今户部工作开展的可比往日里顺畅多了。”

苏颖总觉得傅侯爷说这话的时候,内心暗搓搓的觉得抄的不够多呢。

332章 宫中见闻

苏颖听了傅奕阳这么说,也跟着他松一口气的样子,她原本还想跟他说自己也收获颇丰呢,就听他说:“皇后娘娘宣你三日后进宫请安。”

这可把苏颖吓一跳,到这里来这么久,苏颖还真的很少直面过宫里的大头目啊。

就是过年过节,命妇诰命进宫时,那也是有其他的诰命夫人作陪,不远不近的跟皇后娘娘说几句话,皇后娘娘赏赐一二,大家就跪安了。

再者,去年过年的时候她光顾着生孩子坐月子去了,可没多少机会啊。还有,怎么突然就宣召她了?

苏颖微微拧了拧眉,看向傅奕阳,问他:“这是怎么一回事?”

傅奕阳不觉得有什么,以为苏颖这是紧张了,就微笑着说:“我觉得多半是为了你娘家侄女的事儿。”

苏言容?苏言容进宫选秀了,现在是过了初选,难道是要被留牌子了么?不应该啊,毕竟她娘家已经和平阳侯府私下里有了共识,再加上平阳侯府那位老封君是太后娘娘的族亲,在太后娘娘那儿求个恩典,应该不是难事吧?

怎么还需要她这个做姑姑的出面么?

傅奕阳又说:“再加上最近户部得了皇上嘉奖,皇后想见见你,也无可厚非。”

傅奕阳这么一说,苏颖就放松下来,老板娘自然是要跟着老板的脚步走的,男主外女主内,外面嘉奖了,内里自然也是跟着沾光的。

苏颖笑着说:“那我可是跟着老爷沾光了,放心吧,我自然不会给老爷拖后腿的。”

傅奕阳以手作拳放在嘴边咳嗽了一声,叮嘱了一声:“你只需好好拜见皇后即可。不必太紧张。”

苏颖笑着应了。

苏颖回头把这件事跟禄小娃说了,禄小娃突然“啊”了一声,说:【你以前做苏侧妃的时候,进宫面见过宫里的大BOSS吗?】【这一点,不是你更应该知道的吗?】当初玩游戏的时候。主要战场还是忠睿王府。不会轻易开启副本的,皇宫什么的,那可是比王府更加激烈的战场。当然。当今皇上的后/宫十分之空虚,这一次应该得到充盈了吧。

禄小娃:【这可说不准,你要知道对当时的你来说,那只是个游戏,可现实总是和游戏有所不同的。】【你想说什么?】

【没什么。我就是说说。】禄小娃顶着苏颖似笑非笑的神情,立马就改了口,【好吧好吧,我是说你应该不会被苏侧妃的历史遗留问题,在宫里出什么意外哟。】苏颖嘴角抽了抽,【我还真是谢谢您的好心提醒,不过您大可放心。我现在可是勇武侯夫人,不是什么苏侧妃了。人死不能复生,您还请节哀。】禄小娃:【…】等反应过来,脱口而出的竟然是:【你竟然对我使用敬语,那我得折寿多少年啊?】苏颖斜睨着他:【不用折寿多少年。直接折寿一年,你就什么都不剩了。】【这不可能!我那时候应该是在母体里,在你的子宫里…】剩下的话禄小娃在苏颖慑人的目光下再也说不下去了,他可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直接一歪脖子,当自己睡得“人事不省”,那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叫苏颖抽了抽眼皮,翻了个大白眼。

三天的时间转瞬即逝,傅奕阳去上朝,苏颖也就跟着起来了,芦荟她们都是人人自危的样子,给苏颖换上了诰命服饰,连大气都不敢喘了。

苏颖觉得好笑,怎么都好像她要去上战场一样,有意要调侃两句,可觉得她不调侃还好,要是调侃了说不定她们更紧张了。

在这样的氛围下,苏颖也有些紧张了。

傅奕阳送她上了马车,两个人到了神武门才分开,傅奕阳扶她下了车,“回头我来接你。”

这句话比什么安慰的话都管用,苏颖好似一下子把心放回了肚子里,笑着点了点头。

到了内城大门口,换上了早等候在那里的青幔小轿,行了有一刻钟,轿子停了下来。

便有领路嬷嬷上前来引路,将苏颖领到了侧殿,说:“请夫人在此静候,待皇后来宣见。”

苏颖颔了颔首,跟着宫女进了侧殿,侧殿里已经来了位外命妇了。

苏颖见着是谁,不由得在心里悄悄松了一口气,在这样肃穆的环境下,苏颖也不由得跟着提起心来,所以能够见到熟人,怎么可不得轻松一下。

先来的可不是旁人,正是平阳侯夫人。

平阳侯夫人没想到苏颖也过来了,她比苏颖内部消息多,加上家里头还有个能随时进宫来的老祖宗,本来还有几分疑虑的,见到苏颖来了,顿时就把想法确定了。

欢欢喜喜的迎上来,一把握住苏颖的手,还调皮的冲苏颖眨眨眼睛,“你说咱们俩有没有缘分,在这儿也能碰着面?”

这话儿显然是说笑的,苏颖也确定了苏言容跟平阳侯嫡次子的婚事便是成了。

平阳侯夫人想替小儿子求娶个对他前程有助力的媳妇儿,原本没想到苏言容,可在李家见到苏颖,就福至心灵了。苏家是世代书香,实力不可小觑。

不说旁的,单就是冲着苏言容的父亲苏申是国子监祭酒这一点,就能让平阳侯夫人动心了,无他,她家小儿子如今正在国子监读书,若是学问上得了国子监祭酒的指点,那必然是有所裨益的。

再冷眼看苏家的情况,还有个坐到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当家家主,这个职位也是非皇上信重之人不可当。

除此之外,较为显眼的就是苏家还有一门好姻亲,他家姑娘是如今勇武侯府的当家太太,地位稳固,勇武侯那可是正儿八经的有从龙之功的皇上心腹。

当然,苏家也不止这么一门能上得了台面的亲戚,孟家以及胡家都算得上中等人家,抱起团来的能量不可小觑。

加上她也曾经见过苏家那位嫡长孙女,稳重大方,果然不愧是教养出来的,比那徒有虚名的姑娘强上好几分。

如此一来,平阳侯夫人真是越看越觉得这门亲事好,回头跟家里老祖宗一说,老祖宗也觉得这门亲事不错,她又偏疼小孙子,对这门亲事自然就上了心,等进宫来拜见皇太后的时候,就暗示上了。

皇太后被老夫人水磨的功夫磨的答应了,至于皇后,自然是乐意送顺水人情,还能撇开一个背景不低的秀女,又能讨得皇太后欢心,何乐而不为。

所以才有了今日的这次宣召,可不能说是有缘分。

苏颖想了一圈,把这件事差不多想清楚了,又听平阳侯夫人这么一说,心里大定。

没等多久,就等到皇后召见了,既是大家都心里有数了,但选秀还在继续,怎么都得装装样子,所以都没默契的提到什么他们私下看好了这种事儿。

皇后先和平阳侯夫人说了会话,正刚歇了音,就听外头宫女来请,说是皇太后请平阳侯夫人过去呢。

苏颖一听才知道,平阳侯夫人不是一个人进宫的,而是和婆婆一起进来的,老夫人没来皇后这儿,直接去皇太后的慈宁宫了。

平阳侯夫人和皇后关系好像还挺不错的,听了宫女的传话,还打趣的说:“定是臣妇的婆母离不开臣妇,一刻不见就想得慌。”

皇后也跟着笑了,“三伏天儿还没来,嫂子倒卖起瓜来了。”

说笑一番,平阳侯夫人也不多做耽搁,就规规矩矩的拜别了皇后,跟着慈宁宫过来的宫女走了。

平阳侯夫人一走,苏颖多少还有些不自在,当然了,这份不自在怎么也不能表现出来,反正来了这宫里,摆正身份,循规蹈矩,规规矩矩的就行了。

毕竟既然是皇后跟着皇上的脚步走,施恩来的,她摆出感念皇恩的模样总归是没错的。

苏颖这样,皇后也心里暗自点头,觉得她不骄不躁,是个稳得住,没有因为自个丈夫得意就跟着眼高的。

所以呢,等皇太后那边来说人请皇后过去,一起去引阅秀女呢,皇后就笑着说:“本宫可记得,你娘家侄女也是过了初选吧,听说是个可人儿,太后娘娘也是提过的,如此,你这做姑姑的跟着过去瞧瞧吧。”

这不合规矩吧?可皇后既然提了,那压根是没给人拒绝的余地,苏颖只能恭敬的说:“多谢皇后娘娘。”

到了慈宁宫,秀女们还没过来呢,苏颖先拜会了一番皇太后以及平阳侯老封君,太后娘娘着人赐了座,平阳侯夫人果然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太后娘娘也被她哄得开心,拉着苏颖的手不放,还叫太后娘娘打趣了一声。

等秀女进门,她们再留在这里不大合适了,平阳侯夫人就趁机拉了苏颖避了出去,苏颖远远瞧了叫过来的秀女。

秀女们都穿的差不多样式的衣裳,只除了细节上有些不同,远远的看过去都差不多,不过苏颖还是认出了苏言容来,她瞧着神色不错,看来在宫里应该没受什么罪吧。

平阳侯夫人突然开口叹道:“瞧这些小姑娘们,可真是一举一动都像是一幅画呢,跟她们相比我可就是烧糊了的卷子了。”

333章 平淡无奇

苏颖闻言收回落在秀女们身上的视线来,侧过脸来瞧了突发感慨的平阳侯夫人身上,她小儿子都要说亲了,年纪比苏颖的大嫂罗夫人还要大一些,不过位居高位,家中富裕,日子过得大多数诰命夫人都要好,又兼之保养得当,她看起来也就是三十多点的模样。

不过,想想也是,在这平均年纪也就是五十岁的年代,别说平阳侯夫人,就连苏颖这样才二十出头的,都已经算不上什么多风华正茂的年纪了,那群十四五岁的秀女们才是呢。

平阳侯夫人回头瞧了一眼苏颖,笑着说:“你么,也就是个将糊不糊的。”

苏颖假假的说:“你这话儿可是夸我呢,我可不是什么将糊不糊的,我也就个烧糊的了。”

平阳侯夫人一愣,啐道:“你说这话儿可把我往哪里放。”她年纪可比苏颖大多了,不过就算是多大的女人了,也最忌讳旁人说她老了,当然她自己谦虚着说自己的时候不算。

苏颖无辜的说:“还能往哪里放,自然是往炉子里头放了。”

平阳侯夫人气笑了,放了苏颖一马,就和她在太后宫里的花园里散散步。

苏颖还能怎么着,她也只能“舍命陪君子”了。如果不是平阳侯夫人拉着她,她这会子应该就已经出宫去了。

宫里的规矩太大了,就算苏颖本身对皇权什么的没有这里的人那么大的畏惧心,可一举一动都要受到瞩目,还有人提点,大氛围是这样,自然也就被渲染了。让人不自觉的紧张。字字句句的还得斟酌再斟酌,这才多长时间,苏颖都觉得特别累得慌,真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适应的。

如果陈宛秋不死,她现在也该是要参加选秀了,苏颖暗想,就以陈宛秋那样的脾气规矩的。到宫里来可说不准会闹出什么来呢。

平阳侯夫人主动说起了苏言容。“那姑娘我是见过的,都说侄女肖姑,细看起来。那丫头也真是有几分像你,是个大方孩子。”

苏颖笑盈盈的说:“我方才远远的瞧见她了,瞧她精气神不错,回头娘家人都可以跟着放心了。虽说知道她在宫里头一切都好。可做父母的还是止不住跟着挂心呢。”

平阳侯夫人点了点头:“这话儿在理,便是我那小儿子在国子监念书。日日都是要回家的,可一日里头我家老祖宗都得念他好几回呢。”

平阳侯府的爵位日后由大儿子继承,所以对聪明伶俐的小儿子就难免偏疼一些。

这样的情况和傅家有些相似,可平阳侯夫人不是傅母。就算再偏疼,也不会乱了国法家规,导致兄弟阋墙。不说旁的。可就是傅母的事情一出,多少偏心的人家都得到警醒。

毕竟被剥夺诰命。那就是里子面子都没有了,还要遭人嗤笑,谁都不愿意再做第二个,就算心里没多少改变,最起码行为上也不敢做的太过了。

如此一来,不知道造福了多少不受父母偏爱的人家呢。

平阳侯夫人见苏颖有了谱,也接下了话,她心里也安定了下来。

过了一刻钟,就有两个宫女前来寻人了。

她们在宫里呆的时间也不短了,既是太后和皇后娘娘还要相看秀女,她们也就不好多呆,先前这情况,看样子是太后娘娘想给老夫人做脸,才把她留下来看看小姑娘。

苏颖和平阳侯夫人对视一眼,笑了笑,就跟着前来寻人的宫女往正殿里去。

其中一位宫女多看了苏颖一眼,苏颖觉察到她的视线,看了过去,习惯性的微微一笑略微颔了颔首,那宫女脸上的表情在那一刻实在是太精彩了,都不能说是惊慌失措还是惊骇无比,苏颖都在心里反省了,难道她有这么恐怖了?

很快那宫女就反应过来,恢复如常,也不再往苏颖这边看了,只不过那不着痕迹的瞥,更是显得欲盖弥彰。

难不成还真是什么历史遗留问题么?

苏颖仔细想了想,她还真的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见过这宫女了?

当然也不排除,真的是她,不,苏侧妃认识的人。可一个宫女?这怎么牵连上的?

不过,就像是苏颖自己跟禄小娃说的,她现在是妥妥的勇武侯夫人,苏侧妃什么的跟她毫不相干,顶多也就是相貌有几分相似罢了。

平阳侯夫人没注意到这个小插曲,毕竟也就那么一个照面的事儿。

等到了慈宁宫的正殿,老夫人笑的合不拢嘴,看来对先前的评断很满意。平阳侯夫人见状,笑容就更大了些,毕竟是她主张找了这样一个小儿媳妇,老夫人满意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