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这样的东西,能被他们的生产厂家用来装的东西,那多是经过了无数年,无数次摸索,探寻出来的最不容易碰撞磕坏的装备,能被人看上也不稀奇,阿木这话那老头倒是没怀疑,还点着头骄傲的赞同了一番:

“这也是啊,以前城里那瓷器店的老板刚来采买的时候,还嫌弃我家的这草绳箱不够好看,可等着用过了才来道谢,说是比他以往用的,少磕碰了足足一成。这以后啊,他家的东西,那都是我家帮着装的。”

咦,还有这故事?阿木眼睛一亮,觉得自己似乎又寻到了一个路子,具体是什么,这会儿他没心思细想,只是牢牢地记下了这个关系,然后将担子一挑,招呼着就开始走人了。等着转过弯,确定那几个老头看不见了,这才迅速的放下担子,从自己的储物格里,寻出一套那里头最简单最不起眼的陶器来,塞到了草绳箱里。

唉,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这一对比……一个是丑小鸭,还是变不成天鹅的那种,一个兼职就是丹顶鹤,还是国宝级的。

“这一套拿出去,想来比瓷器更符合青壶观的设定啊。”

阿木瞧着那乌黑油亮,怎么看怎么浑圆齐整,造型古拙的陶器,心下一阵的满足。

他是满足了,可明道人却被吓到了,他不是那几个围着这一整套三十多件陶器转,只知道高兴乐呵,觉得划算的小孩子,他也是走南闯北,见过大世面的人,这一套东西,看着没什么花纹,造型也没什么奇巧,可就是因为古拙古朴的,像是没有半点雕琢的痕迹,才更显得手艺非凡,这一整套的器具,只要是同款的,大小,尺寸,就没有半点差池,每一个细节都精确的像是复制出来的一般,这样的东西,怎么可能是一个小小的土窑能烧出来的?还有那黑釉,光结的没有半点泪痕,没有一丝烧制的痕迹,这样的东西,不是高手怎么可能烧出来?哪怕是官窑,一年也未必能出这样一套的精品。

“阿木,这个……”

“这一套5两银子,师傅,你还要不要?我知道大概烧了十来套,若是你要,再匀三四套总是成的。”

面对明道人瞪大的眼珠子,泉道人皱着眉头忍不住侧目喜爱的眼神,阿木笑着回话,虽然他知道,只怕是已经让师傅看出了端倪,可他还是只能这么说,尽力用暗示的方式,告诉自家师傅,这东西不少,要是担心太扎眼,可以想法子卖出去些,等着别人也有了,自家不就不那么扎眼了嘛。

“哦对了,这陶器还有瓶子什么的,挺多款式的,我见着还有土黄釉的,师傅,你觉得咱们要不要?那个也便宜,一个瓶子才百来文,石头都知道贩卖了挣钱,你说呢?”

还能怎么说?为了自家的档次,为了遮住这死孩子露出来的东西,他除了上船还能怎么的?

“行吧,你什么时候弄来,我送去府城看看。”

这是说他去卖?哦,有大人出面想来这借口也更好找些,这倒是去了阿木心里的担忧,他忙不迭的点着头,

“明儿就成,师傅要不你和我一起下山?到时候我们到城门口汇合?”

这是说他东西随时能拿出来了?明道人心下一琢磨,得,明天就明天吧,走上一圈再回来摆上,别人只怕就会以为是他从府城带来的了,这倒是也能合得上。

“好,就明天,阿木啊,你这……悠着点。”

什么叫悠着点,其实阿木拿出来真的很随便的,毕竟一整套那也就是几百个铜板的事儿,对于阿木这样系统存着几百两银子的大款来说,真心不是个事儿啊。

“知道知道,走一遍之后就不随便出手了,我心里有数。”

阿木是不是真的有数,这个明道人其实也吃不准,可看看那精美的陶器,看看这摆上之后,整个屋子猛然提升的档次,要明道人说不要,他也说不出口啊。以往日子过得简单,过得简陋那不是不懂得欣赏,不知道好坏,只是不舍得花钱罢了,如今……就这么着吧。这么些年,明到人的心肝肾都让阿木给历练出厚度来了。挺坚强的想着。

于是乎,我们的观主大人就这么成了陶器贩子,在府城,县城,甚至是隔壁县,隔壁州府都兜了一圈,不过一个月的功夫,足足散出去十套各式的精品古拙陶器,这才神色轻松的回到了自家的地盘。

只是处理是处理了,该说的还是要说,不然这孩子只怕是要上天啊。

“以后这事儿可不能在干了。”

想训上几句,可等着说出口的时候,明道人却卡壳了,半响才说了这么一句,其他的,只能用眼神来暗示,他是真没法子直说啊,愣是谁因为将这样的东西半卖半送的,或者当成礼物往来的,换了一堆的好处回来,也没立场,没脸皮直说了对吧。

好在阿木给台阶的本事也是练出来了,瞧着这神色,立马笑嘻嘻的说到:

“师傅,我瞅着那块端砚挺不错的,你看我这砚台也不怎么样……”

“等你十五我就给你,还有什么一起说了吧,这一路,你看着我那包裹的眼神,都能将布烧穿了。”

“嘻嘻,也没啥,就是瞧着那个花梨木的笔架也挺好看。对了,对了,还有那支青玉道簪,瞧着也挺不错……”

“混小子,你还说?再怎么数下去,我这包裹都不用进屋了,走走走,这么点的孩子,要什么好东西。”

被赶走了吧,这贪心的人啊,总是要付出代价的。不过阿木走出去的脚步却十分的轻松,等着走进自己的屋子,瞧着那条案上插着山花的陶瓶,又是一阵的轻笑。不管怎么说,他家这零零碎碎的东西总算是换了一茬了,这看上去档次就是不一样啊。

对了,那这瓷器,他们还要不要置办了?陶器和瓷器,好像不一样吧,这来人分档次的时候,是不是用的上?阿木又开始挠脑袋了。这瓷器什么的,他那系统里真心不多啊。这难不成依然要买?想想那个店主鄙视的小眼神,阿木犹豫了。

☆、努力

自打陶器开了局, 阿木等人再看看自家那些用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老货,就多少有些不顺眼了,总觉得还能提升提升, 让自家的档次上去些。可这问题又来了, 提升档次, 那是要花钱的。

别的不说, 光是这神像的披风要换那就绝对不是小钱。上好的黄稠是个什么价?即使阿木手工不错,刺绣不错,能省点绣娘的花销,光是这些面料就是大价钱吧。

还有他们说经用的桌子,绣布,神像边的幡, 换一边零零碎碎的, 那绝对不是小钱。若是在加上给神像重新上漆, 道观内外旧屋子修缮,哪一样不是钱?连着养花的水缸, 门锁, 屋子里的幔帐,新糊的窗户纸, 灯笼,待客室里的桌椅, 连着茶桌那换起来也要不少的钱。

要是那供桌上的果子,香炉再提升提升,阿木觉得自家师傅攒了那么些年的的那点子家底都不够折腾的。可看看这一群人一会儿一个主意, 一会儿一个想头的,他能浇冷水?算了吧,难得发兴一次,又不是一次性全弄完了,就慢慢折腾吧。大不了,大不了他再想法子暗地里帮一把好了。

常年当圣父的阿木,不自觉的又将这些责任往自己身上扯了那么一些。甚至暗地里,将自己在系统里练级刷怪的事儿先放了放,开始努力的寻找起其他可能存在的生活技能来,一门心思想着多攒点技能,到时候能给道观省点钱自己做。

只是这一次他失算了,是的,他忘了这个道观终究不是只属于他一个人的,在这个道观里生活的每一个人,都对它充满了感情,也都愿意为它付出自己的努力。而当众志成城的时候,效率自然就上来了,终究一个人的力量和众人的力量那不是一个档次的。

“阿木,阿木,你来看看,我这蒲团做的怎么样?”

阿木瞪圆了眼睛,看着屋子里刚刚制作出来的,足足十来个新蒲团,一时有些傻眼。他怎么不知道,他家师叔这么懒的一个货,居然还会做手工?还是做蒲团?还是做成这么看着就很眼熟……嚓,原来他家的蒲团都是师叔做的?等等,那么也就是说,师叔最起码十年没做过蒲团了?他家用的这些都是十年陈的老货?娘唉,那他以往用的那些,上头有多少螨虫?师叔怎么能懒成这样?

阿木感觉有些幽怨,迅速的将这新的都抢了过去,将能看到用到的地方都换了个遍,顺带有寻了好些材料来给师叔。难得师叔勤劳一次,怎么也要压榨出全部来。

“阿木,阿木,你赶紧来搭把手,我够不着上头,赶紧的,再不涂颜色就不匀了。”

等等,那个趴在神像后头,身上乱七八糟的全是油彩的人是谁?他家阿青师兄自己给神像补漆?这活儿他什么时候学的?他怎么不知道?什么?上次跟师叔出去,银子丢了做小工挣钱的时候学的?怎么突然感觉自己技能好像遗漏的比较多?怎么觉得自家师兄偷偷的补课了呢?赶紧上前,一边帮忙,一边跟着偷学上几手。作为生活技能小能手,他可不能被抢了人设。

“阿木,今儿你帮着一起做饭吧,一会儿山下的村民要上来帮咱们干活。什么活?还能是什么,不就是给咱们院子里的地面修补修补呗,这石板都磕碜成这样了,再不补,走路都能摔跤。对了,前殿廊柱上一会儿要上清漆,你注意点啊,别往上蹭。”

满头是汗的明道人一回来就安排起了活计,风风火火的看着都没了以往的稳重。只是……他师傅这是怎么忽悠的人?花了几个钱?怎么一个转眼这修补屋子的事儿都说妥当了?那他前阵子找石匠学手艺岂不是白瞎了?

阿木突然感觉自己好像除了帮着缝制神像的披风,帮着做些幔帐其他的就没了他的事儿了。连着石头和阿林都能找到自己能干的活,勤快的不行的在那擦洗水缸,砍柴,打水,收拾屋子,一样样的都做的相当的起劲。难道说花钱能提升精神力?阿木觉得自己脑子有些不够用了。不由的,自己这手里的活也加快了速度,生怕因为他拖了众人的后腿。

众人齐心速度很快,不过是半个月的时间,这青壶观就像是换了一个模样,这会儿要是李道人来了,只怕都能会以为走错了地方。每一处几乎都翻新了一遍,连着细节的部分也样样齐全细致。说一句不好听的,便是来个官,那也能体体面面的招待了。

阿木的成就感自然也是很大的,只是对于这些人这一阵子这么努力,心下还是多少有些疑问,总觉得有些不像是他们往日的模样。忍不住,就问起了阿青,想知道他是怎么想的。怎么最近一段时间,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呢?

“这事儿怎么能不积极?这是咱家不是吗?再说了,积极点,那不就能早点干完吗?瞧着这道观从里到外的这么一弄,多神气?看着就带劲。”

阿青看着焕然一新的大殿,那是怎么看怎么欢喜,对阿木的问话都不带上心的就这么随口回了,听得阿木又是一愣。想早点干完,所以十分起劲?这个理由真是让他无话可说。不过这一次的事儿,让他第一次正视了道观其他人的努力,虽然他们没有系统,没有外挂,也没有那样能翻倍的时间,可他们却在用不多的时间,学着一切他们能学到的本事,并将这些用到生活中,这样的积极面对的生活的态度,其实比他不知道强了多少去。

晚上,阿木再一次进入了游戏里,看着那西风城里空旷的街道,那稀稀落落的建筑,还有野外几乎除了怪再无其他的荒凉,阿木难得的心里有了几许寂寞和无力。

这游戏只有他一个玩家啊!这样的现状刚开始的时候虽然也曾感觉孤独,可因为资源独享的好处,生活技能带来的便利,长时间以来,他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一个人默默的升级,慢慢的盘算,也习惯了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的随意,已经学会忽视这一份孤单。

甚至慢慢的,他已经开始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后备基地,成了他刷钱,刷技能的地方。嘚瑟着他能从这里轻易的获得他想要的一切,却从没做过细致的规划,从没想过怎么努力的将这个世界的便利开拓的更完美。

从现在开始不可以了啊,阿木这么对自己说着。这个属于他一个人的世界,虽然有太多太多的不方便,有很多需要群体努力的事儿没法子干,可他也不能一日日的混日子,要学阿青他们努力生活的态度,学着给自己定目标,努力起来啊。

比如现在,他觉得做点门派任务,试着加入一个门派就是个不错的目标。如果一时半刻不成,那么多挣钱,寻商人买一些实用的武功,也可以作为一个小目标。不能总在生活技能里打转,别忘了这可是武侠系统。

当初他刚得到这个系统的时候怎么想来着?是了,他曾想过要多学武功,要成为高手来着,到底是怎么一点点的将自己带歪到了如今这生活小能手的境地的?

阿木回想一下自己的过往,忍不住想笑,算起时间,他在系统里过了有快十年了吧。除了一本武当心法,其他的居然还都是基础武学的底子,这都怎么混的?这要是放到真正的江湖里,都活不过三章吧。

惰性!阿木反省了自己,将自己不知不觉中养出来的这个毛病拖出来,狠狠的唾弃了一番,随即大踏步的开始往城外走去,他要从这一刻开始努力。

清晨的光微亮,阿青起床走出门,刚想去提水,就看到了阿木,静静的坐在石阶上打坐的身影。

这让他有些诧异,往日这小子还要自己喊才起来,今儿怎么这么早?他嘟囔着走向一边想去拿水桶,不想一抬眼却发现那水缸居然已经满了。这下阿青越发的吃惊了,忍不住侧头又看了闭着眼坐在一边的阿木一眼。眼珠子转了转,然后忙不迭的走到阿木的身边,细细的端详了一下。

“师兄,你看着我干嘛?”

刚睁开眼的阿木被凑近的大脸吓了一大跳,人都差点往后倒了去,下意识的一伸手,抓住了阿青的衣裳,稳住身形,急吼吼的问了出来。

“阿木啊,你这……今儿怎么起这么早?这是昨晚有事儿?还是这些日子累狠了,睡不好?”

“没什么事儿,挺好的,就是勤快点早起,想多练点功罢了。”

阿木能怎么说?能说他昨儿一晚上在系统里努力?然后忘了时间?出来的时候看着睡觉的时间不够,索性在系统里睡了会儿,所以起早了?不能说啊,所以只能是难得勤快了呗。想到这个,阿木觉得,这时间安排上,自己也要重新规划张图出来,好安排的更谨慎些,免得让人看出什么不对来。不过昨儿努力一晚上还是很有成绩的,最起码他那铜板增加的不少,还打到了不少的零碎东西,攒一攒,加上以往的,估计不用三个月,就能换本稍微上档次的武学了。

嗯嗯,扯远了,说这会儿,阿青听了阿木的话,总觉得有些什么不对,可一时又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说起,砸吧一下嘴,最终也就放过了细问,只是叮嘱阿木道:

“那行,你先练着,不过有事儿就说啊,别一个人瞎整,你还小,伤了筋骨什么的,不及时医治可容易毁了一辈子的。”

这话说的老气横秋,一看就知道是学了明道人的,阿木失声笑了出来,看着阿青面色有些不好,忙补救的点头应声,一叠声的说到:

“知道了师兄,我瞒谁也不会瞒你。”

“那就好。”

说完阿青抓了抓头,转身就去忙乎去了,水满了,可这一早上的活多着呢,他也忙得很。只是忙着忙着,在他讲前殿打扫了一半的时候,那超长的反射弧终于反应过来早上到底是哪里感觉不对了。

“阿木这是怎么了?这说话,这不对啊!”

对,就是这个不对,往日说话贱兮兮的,淘的不行的阿木,今儿一早和他说话的时候,居然一本正经的了?哎呦喂,这人设有点崩啊!

“难道真生病了?坏了,我得再去看看。”

想到这个,阿青丢下了手里的东西,三步并作两步的往里头冲,看到阿木的第一眼就冲过去,摸上了阿木的额头。

“师兄你干嘛?”

“没烧啊,怎么人就突然变样了呢?大变活人了?”

“嘭……”

阿木恼羞成怒的一拳头打了出去,什么叫大变活人?他这人不好好的在这杵着呢嘛?阿木恼了,得,这刚维持了不到一个时辰的正经人的人设,又没了!

☆、火了

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 经过了一番提升,深秋的青壶观终于人气上涨了。而这一番名声扩散的机遇,却是由几个原本众人不怎么注意的老头引起的。那么这几个老头是谁?哈哈, 谁都没想到啊, 其中领头的一个, 居然是府城府学里新来的教授, 这事儿整的,阿木知道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上下几千年,不管什么时候,教育附加永远这么犀利,囧一个。

话说这几个老头来青壶观那真的, 刚开始只是路过, 不, 或者说是一点一点的,被潜意识带过来的, 刚开始他们准备去的是圆觉寺, 因为其中领路的县学教谕和圆觉寺里的老方丈下过棋,算的上是棋友, 这次新来了上官,相互走动的时候吧, 觉得文会什么的太过俗套了些,就想着用郊游的方式,相互联络联络感情。所以喽, 就定了圆觉寺作为郊游的地点,顺带还带了好几个府学,县学的学官,这操办的也算是用心了,都是同僚嘛。

只是这一走动起来,这事儿吧就容易走偏,比如第一天,他们就没能顺利的到达预定地点,因为让岗下村给截胡了,那新来的教授一听什么无眼鱼?好奇的不得了,连着其他听到过名声,却还没来得及品尝的其他学官也跟着有些走不动道。

都是一大把年纪的老头了,人说老小孩老小孩,兴致上来了哪里还管别的,一帮子人就这么愣是等在了岗下村,一副不等到这鱼吃到嘴里就不肯走的架势。可偏偏他们到的时候,那一天的鱼已经全没了,怎么办?凉拌,自然是等着了!不然这些老头能干?能当上学官的,虽然不一定都是进士,可多半都是性子不够圆滑,读书读的有些痴的家伙,而这样的家伙老了,是个什么样?倔老头听说过没有?就是这样的。

所以啊,这几个老头那是生生的在岗下村磨蹭了一天,吃了两顿的蛇羹,最后吃到了无眼鱼这才算是心满意足了。可这样一来他们自然也就住宿在了岗下村。而住在这里了,嘿嘿,你们说,这青壶观的名声能不被提及?而提起了这青壶观,一听那什么山峰就是个葫芦啊,什么有个不错的客院啊,做的菜这周边最好吃啊,自然也一样被他们听到了耳朵里。

这些老头不是什么政府首脑,日常工作强度一般,还常常有放假,这样的工作环境使得他们小日子一向过得松散,外出走动开文会那几乎是隔上一个月就有那么一二次。如此一来这什么寺庙啊,什么山景啊其实对他们并没什么吸引力,倒是这美食什么的,只要是这大吃货国的人,那就没办法拒绝,更不用说在岗下村睡了一晚上不怎么舒坦的屋子之后,那精致客院带来的吸引力了。

所以喽,都没等岗下村的人帮着阿木他们引诱引诱客源,那几个老头一商量,自己就直直的开始往青壶观来了。甚至有那脸皮厚的,还寻了个很不错的借口,说是青壶观的凝神香很是不错,既然到了这附近了,不去求购上一些,回去只怕是会后悔,这可是读书用的好香,怎么能错过。

好吧,不错过就不错过,这从圆觉寺的手里抢客户,这感觉还是蛮爽的,最起码在他们上门之后,听到他们闲聊说的明道人那是第一时间就提升了一个接待等级,不用这些老头张嘴,就直接让石头去寻了阿木,要求这一次的饭菜由阿木亲自操办,一定要将这些老头的心和胃一并留下。

自家师傅都说话了,阿木能怎么办呢?自然是……兴奋的立马上手啊,这些人从谈吐上看,那就不是什么寻常人,虽然到现在他都不明白他们嘴里的那些称呼,可读书人肯定不错,还是有钱有闲有身份有地位的读书人,这更不会错,这样一来,这样的人要是招待好了,可能造成的影响还用多想?阿木整个人都精神了好不。

而超水平发挥的阿木,那菜色做出来真不是一般人能抵挡的住的,不说那几个县学的老头吃的眼睛发亮,下筷迅速了,就是那府学教授也忍不住加快了速度,一边连连点头,一边对着边上那个提议出来走动的县学教谕说到:

“拙公,今日可是托了你的福了,一连两处都品尝到了难得的美味,这样的珍馐便是以往在京城都是难得一尝的,怕是只有那几家老字号,御厨后人掌勺,才能由此功底。好,真是好啊。”

都是场面上的人,这地位最高的人都说好了,其他人会说反对的话?再说了,也没什么可反对的对吧,本就停不下嘴吗,所以接下来的场面,简直就成了吹嘘大会。

这个说:这酒也醇香,明明不过只是寻常果酒,竟是有几分陈酿的味道,可见这山中果香水美,这才酝酿出如此琼浆。

那个说:山风徐徐,林叶沙沙,鸟鸣阵阵,云雾朦朦,如此美景之下,哪怕只是吃一碗凉茶,也浑身通泰,更不用说还有如此口舌之妙,这一趟出行实在是值啊。

更有人说:往日早就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只是一直没能成行,这一次来才发现,以往真是错过了太多。可见教授有福啊,还庇佑了他们,让他们不至于白白错过了这一妙处。

从菜肴说到酒,从酒说到景,再从景色说到这上官的福气上,呵呵,这弯拐的,好在是没旁人听到,不然浑身寒毛都能起来。不过你别说啊,这文人互吹的劲头一上来,那场面就十分的热闹了,所谓诗酒放诞,在文人眼里那从来都是雅事,所以喽,这一桌菜那肯定是不能打到了,有那出钱的大头就跑到了外头,招呼着道观的人赶紧的上别的。

上什么?文人感觉上来了,那接下来自然是作诗,而要作诗,除了酒自然就还需要茶,等着阿木取了道观里最上品的,他从系统里弄出来的好茶树炒制的秋茶端上来,哎呦,这又是一阵的叫好啊。

而除了茶,在阿木挤眉弄眼下,阿青也利索的点上了最好的凝神香,顺带的,还送上来了道观最上品的笔墨纸砚,还有几样挺不错的乐器,比如古琴啊,比如长笛啊,比如琵琶等等,反正能和文人搭上关系的,那是一样都不漏。

看着这准备的如此周全,别人不说,那出钱请客的那一个是相当的满意啊,看着阿青和阿木直点头,一边检查一边对着边上的人说到:

“都说道家出名士,这话还真不是瞎说,你们看看,光是看这些东西就知道,这山野之中自有高人。还是个雅人,不然哪有如此齐备的。”

他能说这本就是为了套你们钱的嘛?阿青听到这人这么说,眉头一挑,那是下意识的就想往阿木这里看,好在他还知道这会儿不是细究这个时候,所以只微微动了一下眉角,随即就和阿木两个,临时充当起这些老头的书童来,不是帮着研磨,就是帮着铺纸。

等着准备工作完成,站到一边候着的时候,阿青这才有功夫一边看着这些老头闹腾,一边想着这些东西当初置办时候的事儿。

要光说文房四宝和乐器什么的,他们道观本来确实也有些,可却从没有这么上品的,左不过是勉强能用而已。至于如今这一拿出来就让人说有雅人的东西,那都是阿木零零星星置办下的。记得当时师傅说他乱花钱的时候,他就说了到时候自有用处。如今看来,还真是让他给说着了。唉,阿青心底里叹了口气,忍不住有些自卑,他怎么和这师弟相处的时间越长,就越觉得自己差劲呢?明明自己比他年级长不说,还多了不少外出走动的时候,可这揣摩人心的本事怎么就差那么多呢?

阿木要是知道阿青心里这些个小九九,估计都能无措,因为他并不觉得这事儿和人心有什么关系,这都是上辈子经验遗留啊!做星级宾馆什么的,难道不就是这样的嘛?做服务业不就该这么准备?档次提升不就是靠这些?反正电视里也好,网络上也罢,甚至是小说里,那都是这么说的,他最多也就是照做罢了。

不管阿青和阿木这心里怎么翻转吧,反正这帮子老头这一趟的青壶观之行那是相当的满意,嬉笑怒骂,诗酒乐茶,除了下棋这个耗时间的东西没上手,其他的他们都过了一遍,然后醉醺醺的在客院睡了个好觉之后,第二天都有些舍不得走了。

明道人在关键时刻也是相当有水平的,一看形势大好,立马亲自上场了。领着这一帮子高级知识分子,说玄,说医,交流学问,你来我往的十分的热情,顺带还埋下了好几个钩子。

比如这樱桃树早春怎么怎么美,比如这春茶是怎么怎么香,甚至还有初春的野菜怎么怎么鲜嫩有山野之气等等,反正这忽悠的那些个老头一愣一愣的,等着明道人带着他们拄着拐杖,往山林子里走了一圈,东边看云雾,西面看清泉,且行且歌,潇洒欢快的那个劲头啊,让这些老头恨不能不回去,直接在这一直待到来年。

这样的好评之下,你们说,这几个老头回了城里之后,那对着其他人说起这青壶观会是怎么评价的?说句不好听的啊,哪怕是为了不显得他们自己档次太低呢,那嘴里说的也绝对是一顿的吹捧啊。

而有了人自发的当着自来水,帮着吹,那你们说,这青壶峰,青壶观来的人能少?最起码这文人的圈子里,阿木他们那是彻底的打响了。若是再加上上次的那些客商们,那生意,人流你说能有多少?反正啊,青壶观,那是火了。

☆、联动的繁华

在这阿木策划规划下繁荣起来的旅游业, 岗下村或许是最能感受什么叫火的村子了,毕竟他们地理位置好啊,不管是去圆觉寺的还是来青壶观的, 那基本上七成的人都要从他们这里经过。而只要有人经过, 那怎么的也不可能半点开销没有, 吃的喝的, 甚至是引路的,卖果子的等等,都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出息。连着村中最不济的孤寡老人,也因为能做些饼子,能养几只鸡卖鸡蛋,吃上了饱饭。更不用说那些家里人手多, 脑子快的人家了。

所以喽, 不过是初初到了入冬时分, 那村子里新砌的屋子就多了三成,翻修整修的, 几乎是家家都有, 连着娶媳妇说亲的,都比以往多了好些, 整个村子的日子都过的敞亮了起来。这样的形势让村长那真是日日睁开眼睛就笑啊。

至于周围的其他村子,受到的好处也不少, 就像是提供蛇肉的山村一般,这边上能生存下来,能形成村子的, 基本上都有一些自己的小手段小特色,如今沾着这往来人丁繁茂的光,自然一个个开始手段叠出的挣钱了。哪怕是挖野菜,采木耳呢,也一样是能换钱换粮的好出息不是。

什么?你说以往他们怎么就没靠着这个发家致富?哎呦,能问出这个的,显见是不怎么懂得乡下生活的,在乡下,特别是在古代的背景下,采摘东西去城里卖,那几乎是很常见的事儿,可问题是这路程是个大问题,一般来说从山里得了东西去城里,这路上的花销,进城的花销,摆摊的花销,甚至是路上因为时间太长腐烂散落的,那都是一笔大钱,几乎和他们挣得能持平了,如此一来,能挣多少?当然了,他们也可以选择送到铺子里,可问题是人家铺子能不压价?便是等着货郎上门来收呢,人货郎自己不挣钱了?如此一来这出息能有多少?不过是零星的能填补一二罢了。

而如今呢?这买主都是自己送上门的,什么其他的支出都没有,他们是随采随卖,甚至还有那饭馆能吃下剩余的,如此一来这挣得又是多少?进出那么一合,可不就是成了家庭支出型收入了嘛。

有了这些出息,他们虽说挣得比如岗下村的多,可怎么的也能让家里多吃几口饭了,勤快的甚至开始琢磨怎么才能将这个生意做大做强,比如学着多养点鸡鸭?或者狠一狠心,直接养猪?连着学人家种树准备多弄点果子的都有了。可想而知这样持续的拉动经济几年,这些村子必然也会富裕起来。最起码家庭总财产肯定是能上一个台阶的。就是男丁不多,上山什么的不怎么有能力的,从相互联姻的亲家那边寻点漏出来的好处,比如帮着做些散碎的整理啊,清洗啊。晾晒之类的活,也一样能比以往日子好过些。

说完了岗下村这一片,其他地方的变化这几个月也一样很是不小,比如这风老头那里,当初嘴上说着阿木的主意怎么怎么的不着调,可真当这人流开始旺起来的时候,终究,这个隐藏在山中的桃源一般的药铺,花谷还是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山坡的草亭还是建起来了,不是风老头自己建的,而是岗下村的人知道有人去寻幽探秘找到了风老头的百花谷,自发的来帮忙,用几根木头,一点子芦苇,建起了一个简陋到极点的草亭。好歹算是有个能让人避雨遮阴的地方。

老实说人岗下村那真的是好意,是想着这个总为他们免费治病的风老头能有个招待人的地方,好留住了客人混点香火钱。可这事儿吧怎么说呢,很多事儿是不能开口子的,一开口子,这后续就断不了了。

你看啊,有了这么一个草亭子,人家来了自然想着是不是能有个能坐的凳子?能摆上东西,让他们泼墨作画的桌子?这附近没有怎么办?自然是去隐约可见的风老头那里借了。这一借两借的,那东西来回搬动都麻烦,最后可不就是留在了那亭子里?那老头自己没得用了怎么办?呵呵,只能再买了,哦,他也不用买,索性就找了阿木过去帮忙了两天,赶着重新做出来了一整套,然后将自家那用惯了的老物件重新拿了回来。

亭子里桌椅什么的齐备了,可这就这么野外放着,风吹雨淋的多容易坏啊?好歹也是新东西,这么一看那草亭子自然就有些不顺眼了,于是风老头自然接下来的事儿就是将这亭子整一整,不说修缮的多好吧,好歹结实些,扩大些,不至于雨一大,这里头就跟下小雨似的;风一大,那雨飕飕的往里去对吧。

而有了这么一个亭子,来的人多了,知道了风老头是个道士,那自然而然的,去他那边说闲论道的也就有了,而有了这样的来人,那这借宿自然也会发生。可就风老头那么一点子屋子,能借个什么?可不借总将人往外赶,或者和人挤吧着凑合,那也不是个事儿吧。

于是吧没多久,那原本十分宽敞,有品位的三合院似的茅屋道观,正房的后头就多出了一溜三间的新茅屋来,而风老头也彻底的,将自己和自家徒弟搬到了这后头的屋子里,将前头的正房给腾了出来,做了正紧的大殿。虽然茅屋道观大殿什么的,也挺稀奇的,可好歹架势是撑起来了,两边的厢房屋子也总算是能腾出一边来做客房了。让老头重新回到了自己一个人住一间的好日子。

可这屋子是大了,客房也有了,香火也比以往多了,同样的他要操心的事儿也一样多了,这来人多了他这香烛总要多备些吧!不然人上香烧什么?而这烧香的人多了,这屋子可是茅屋,防火的事儿是不是也要上心些?别的不说,这大水缸什么的是不是要多备上两个?这水缸多了,每日挑水也是问题,还有这来人多了用柴火也多,砍柴也是个事儿。来人吃饭,那菜地的菜也有些不够,眼见着还要多开几分,粮食采买也一样要人。

风老头愁啊,他就这么两个人,人手不够啊,那这是不是要想法子招人?不招人的话,将活分给谁?于是,老方的二儿子就成了风老头家道观的长工了,买上一头牛,让这小子每日清早开始运水,顺带帮着砍柴采买什么的。好歹能让他们师徒两个轻松一二。

等着这一圈处理完,风老头细细的一盘算,得,手里的存款基本清空。这还能怎么的?赶紧的还得想法子挣钱。而钱从哪儿来?除了他家这个药园子,自然还得往这些来人上寻摸。不知不觉间风老头依然是走上了阿木给他指出来的路,可见这旅游业影响力有多大。

影响大体现最深的地方不是风老头这里,说实在的真正体现的让阿木都感觉变化惊人的那还是要说山坳村。记得不?阿木他们去查看冰屋的那个山里村落?对,两个差点打架的炖村子。

那两个村子住的位置其实很不好,几乎都靠近深山了,属于这一片最偏僻的村子,而且在行政上都属于划分到野村的那种。这样的村子按道理来说想要生活好一点,那除非打猎上采药上运气爆棚,才有可能一下子翻身。可如今呢?

托那些教谕教授的福啊,近来这附近来了不少读书的学子,年轻人嘛,无知无畏,热血沸腾多,这样的到了山里,能老老实实的只想着在道观啊,村子啊这些地方呆着?怎么可能。他们对冒险还是有些兴趣的。

所以喽,这领着学生们进山体验一下采药的乐趣,围拢些小猎物让学生们试试身手,射射箭,活动还是可以搞起来的。而这样的活动什么人领着最让人放心?自然是山里的猎户们。刚开始是青壶观的人帮着拉生意,有阿木在呢,只要有点苗头,那就不可能错过的对吧。

等着这些山里人带了几回,琢磨出了味道,得到了不少赏银的好处,发现这一条财路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那一个个的积极性就起来了。不说老人们怎么筹划着来了人怎么接待,连着孩子都知道了出门多采摘点蘑菇晒干了能攒钱。

至于怎么接单?呵呵,都不用阿木他们再去喊人,每日都有几个山里的汉子在山道口,村子里待着,只为了看有没有人来。只要是有人来,那立马就分成几路,联系业务,派人上山喊人做准备,一股脑的他们自己就解决了。甚至到了后头,山里的村子更是联合了起来,在一路进山的路线上,什么小亭子啊,什么猎户小屋啊,都给置办上了。力求让这些人多待些时候,多吃点多喝点,嗯,最好再多买点。

不过是一两个月的功夫啊,这些本来对怎么经营旅游业一窍不通的山里汉子,愣是学精了,连着这些学生去山里在什么地方能休息,什么地方能给他们做烧烤,都考虑到了,连着怎么变着法子的卖山货,让这些学生掏钱都钻研出了方式方法来。那个周全细致的,让阿木都忍不住吃惊。

古代版的农家乐啊,阿木看着手里的周围地形图,看着手边那些山里汉子刚送来的各种山货美味,心下又是嘚瑟又是感慨。利益这东西,果然就是个加速器,连着最淳朴的山里汉子都变得油滑了,看看都知道给他们送礼了。

这是干啥?阿木心里清楚,一来是感谢他们道观给他们开辟出的这一条财路,二来只怕也是想多套几分近乎,好给他们做几分靠山的意思。毕竟面对这样的读书人,山里人终究处于弱势,如今好好的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可若是遇上个强硬的呢?若是学生们在山里出一点子岔子呢?他们怎么赔的起?怎么挡得住?他们这是怕有个万一啊。

这样的心思别说是阿木知道,就是明道人他们也十分的清楚,只是知道也不会回绝。一来这本就是他们引发的,他们自然该多承担一分,二来好歹是邻居,有事儿能不出手?这第三嘛,周围好了,对他们道观来说也是好事儿,最起码他们以后的香火不用愁了对吧。最后一点,这附近的人越发的团结了,难道他们就没有受益?人多力量大这一点什么时候都是最重要的。

☆、努力,回报

人多力量大的好处在青壶观这里短时间没什么大用处, 可时间一长,却十分的明显,最起码他们这小小的山里道观, 如今靠着香火的收入都能勉强做到收支平衡了, 这简直就是个奇迹。即使他们所谓的支出, 除了买米买盐什么的, 并不是太多,也代表了道观生存压力的减小。

等到第二年开春,樱花开的满园春色的时候,这人气更是感觉爆棚,阿木他们都还没筹划好怎么宣传一波,山下的其他人就已经自发的帮着往外传了, 甚至还有直接带着人来的。来赏樱的, 观景的, 口口相传之下,几乎是络绎不绝。

如此一来, 这卖花什么的, 虽然是不能在按照计划进行了,毕竟剪了这院子就不漂亮了对吧。可光是接待这些游人, 就让青壶观狠狠的挣了一笔。若非还有明道人这么一个老成的人镇着,这青壶观的老老小小激动地, 差点再开出一个院子来。

你说为什么这么激动?呵呵,这不是有阿木嘛,在这游人赏樱花的活动落幕之后, 阿木这个家伙抖了个机灵,居然又开始张罗着采摘樱桃的活动,为此甚至还亲自动手,编制了好些漂亮的小篮子!!如此一来,都不用他们自己弄下山,不对,连着采摘都不用,那樱桃就哗啦啦的卖了个一干二净,还是比外头收果子的价钱高了近两倍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