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人听了,一齐看向舒秦。

这条裙子确实独特又耐看, 衣料顺滑, 剪裁得体。

两边肩头露出来小半截, 肤色白嫩得近乎清莹,荷叶边大衣领尤其有种烘云托月的效果,衬得舒秦的脸蛋明润恬静。

她本来就爱笑, 这么文文静静地坐在那,浑身上下洋溢着一种独特的气质。

盛一南从不穿裙子, 这回也免不了看个不停:“你买回来就穿过这么一回吧, 这么好看的裙子干吗收着不穿呀。”

吴墨用一双胖手抚着胸口,无限感慨:“我们天天待在手术室里, 就算买了好看的衣服, 也没什么机会穿呢。”

戚曼打量一番,礼貌地问:“舒秦,能不能问问是什么牌子的, 这种风格我也很喜欢,正好我要过生日了,明天打算抽时间去逛一次商场。”

舒秦转眸望着她,想了想说:“是xx牌。”

王姣姣坐在前排, 她同伴听了这话回头看了看, 好奇地问王姣姣:“你身上的衣服好像也是这个牌子吧,这么一条裙子不便宜吧。”

王姣姣云淡风轻地说:“我爸爸经常给我妈妈买, 我自己嘛, 不太喜欢, 偶尔买一件,但从来不买仿版。”

这话的意思够明白了,那人扭头看着舒秦:“可舒秦这条真不像仿版,估计是因为人漂亮,所以才穿得这么好看。”

说着凑过来认真端详:“不对呀,怎么看都是真的,仿版没这么好的质量。”

舒秦并不想否认这条裙子就是正版,但也不想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讨论价格问题,干脆从盛一南的袋子里拿出几包零食,笑着分给那人吃,接着又打开手机,看今天的比赛规则。

王姣姣不接同伴递过来的巧克力,含笑说:“我也没说舒秦的是仿版呀,就是想起来以前见过市面上一些仿版,表面上做得不错,但细节根本经不起推敲。“

盛一南拆开一包薯片,小声逼逼:“就你王姣姣买得起正版?衣服再贵有什么用,也没看你穿出来什么效果。”

吴墨怕王姣姣听见又跟盛一南吵起来,忙推了推盛一南的胳膊。

舒秦拉着盛一南:“我昨天只看到最开始的入选名单,第二轮的名单在哪看。”

戚曼正好也在浏览网页,便说:“从右下角的端口进去。”

舒秦笑着点点头:“哦,看到了。”

吴墨感叹:“这种比赛报名条件太苛刻了。”

盛一南说:“何止苛刻,我给你们念念:

第一、申请者仅限济仁系统四个附属医院各科室在职职工。学历博士,年龄不超过35岁。

第二、获得过国家级课题或者省级重点课题资助。

第三、近两年内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收录期刊发表论著3篇,且每篇IF>2.0。”

吴墨露出头痛的表情:“好难哦。”

“要不怎么叫选拔青年科研骨干呢,能进决赛的以后都有望被培养成学术带头人,最起码也是科室主任。”

戚曼微笑:“这次好像是科研部组织专家先进行函审,然后是现场进行评估,最后按照得分高低进入决赛,优胜者会获得基金资助,履历上也会大大加分。”

舒秦望着网页,因为初赛是第一名,复赛名单上头一个就是禹明。紧跟在他后面的,是其他临床科室竞争者的名字。

邹茂和林景洋,也都在第一排。

就这么说着话,不知不觉过了一个小时,到了校本部,大家下了车,谈笑着往大礼堂而去。

来得还算早,阔大的礼堂还没坐满人,嘈嘈切切满是说话声。

舒秦她们从右侧过道往里进,边走边往台上看。

百年学府,气势巍然,猩红的帘幕肃穆地垂落在舞台两边,巨大的放映屏上写着“2018年济仁系统青年后备人才选拔竞赛”,鲜花簇拥,灯光如昼。

前排是科研部的专家、校长、副校长。后排坐着各附属医院的院长,科主任。毕竟离得太远,舒秦只勉强认出了罗主任,其他的本就不熟,自然没办法辨认。

坐下前她望了望舞台,嗓音突然有些干渴,像是紧张,又像是期待。

她悄悄脑补了一下自己以后站在台上挥洒自如的场面,胸膛里仿佛有一团有焰而无烟的火,就这么寂静地燃烧起来。

吴墨忍不住深呼吸:“好像跟我没什么关系,但是我心里特别激动。”

盛一南猛喝水:“妈耶,我也是。”

五点半了,主持人一出场,大家迅速安静下来。

发表开幕词的是第一临床学院的前任院长,国家津贴获得者,xx院院士。

他年过七十,白发苍髯。站在讲台后,扶着眼镜,往台下凝神一顾:“唔,今天来了很多朋友,有基础学院的后生,也有临床医院的同仁,我因为住院的缘故,有大半年没来过本部了,难得看到济仁的新老力量欢聚一堂,我心里比你们所有人都激动。大家都是济仁的一员,该知道学校之所以举办这种科研型选拔比赛,既是为了加强临床梯队建设,也为了挖掘和资助在学科领域内有大好发展潜力的杰出青年人才,虽然两年才举办一次,但目前已经有形成传统的趋势,当然我作为济仁的一名老将,希望这种比赛永远都能够不落窠臼,最好每一次都能涌现出新的思路和新的力量。”

掌声雷动。

他做总结陈词:“最近在家读了点业务外的闲书,有句话出自《尚书》:‘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厥执中’。这句话让我很有感触,依我的拙见, ‘道心’也可以改成‘医心’,‘惟精惟一’更是非常切合我们济仁的传统,希望济仁的新老力量在坚持创新的同时,都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比赛正式开始。

主持人宣读参赛者履历,复赛前重新抽过签,名次早已经打乱了,第一个上场的是邹茂。

他准备很充分,所讲的内容是“蛋白质组学在亚临床肝癌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有位评估专家听完后,现场发问:“从你个人角度说说这个课题的背景来源、设计思路、和前景展望。”

邹茂洋洋洒洒进行了一番陈述,最后总结:“传统医学和新医学正处于革命性的交替阶段,肝胆学科在宏观地着眼疾病的临床诊治手段时,也应该细化到基因组的层面来进行个体化干预和治疗。”

评委们打分。

林景洋第四个上场。

他讲的是“缺血预处理对围术期缺血再灌注心肌基因表达影响。”

他的研究背景在于,济仁四个附属医院每年都有大量患者接受心脏手术,心脏经过一段时间停搏再重新复跳,全身器官无可避免会出现“再灌注”的损伤,针对这一情况,麻醉医生围术期的前瞻性及精准管理极为重要。

课题不算前沿热点,但林景洋手里也整理了大量的样本,在专家发问时,他表示:“我的这项研究着眼于从细胞层面进行器官保护,最终目的是对患者实施个体化医疗,不只提高患者围术期的生存率,更希望改善患者远期的生活质量。”

舒秦本来还算淡定,可是一场接着一场看下来,比赛越来越激烈,彼此分数咬得很紧,尤其是看林景洋分数超前,心不由得悄悄提了起来。

主持人:“下面是一院麻醉科禹明。”说完便开始宣读禹明的履历。

舒秦愈发紧张,忙拧开矿泉水喝水。

吴墨看着大屏幕上长长的个人介绍,星星眼:“禹总的硬件设施太强悍了。”

戚曼旁边坐着一位内分泌的同学,笑着说:“虽说我在内分泌科,也都知道你们禹总很厉害。”

盛一南紧张地说:“哎,就是禹总这次讲的内容不算新,还是癌痛,禹总手里又不是没有别的项目,什么【术中脉压与围术期细胞损伤】,【围术期高浓度氧气与术后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麻醉超声】,不都是他搞过的吗,为什么执着于癌痛研究呢。”

吴墨:“对呀,太传统了,不知道会不会扣分呢。”

盛一南推推舒秦说:“你看到没,有位评估专家给林师兄打了很高的分,现场提问的时候也很温和,后来又一直跟章副主任聊天。”

舒秦早就注意到了:“那位专家是我们医院的?”

“好像是三院的。”

“别说话了,禹明上来了。”

现场安静下来了,舒秦往台上一望,透过舞台的灯光,科技与超然,理想与务实,都定影在那里。

禹明走到讲台后,低头整理了一下课件,抬起头来,面色从容。

舒秦一眼不眨,他高高地站在那,灿若晨星。

第38章 第38章

几句开场白过后, 他直接切入正题:“各位前辈, 各位老师, 我今天要汇报的课题是【国内外癌痛研究新进展】。”

周围有人难掩失望, 轻轻嘘了一声。

这个项目跟前面的各种前沿热点比起来,的确偏于传统, 倘若只看题目, 甚至有种空泛的感觉。

在上次的年会上,舒秦已经听过禹明关于这方面的汇报, 原以为是相同的内容,岂料一听才知道, 他不但陈述了与美国乔治医学中心的合作进展,还汇总了大量关于癌痛诊疗的最新研究。

从基础角度, 他展示了去年自己在美国Steve.lab做的关于大鼠重组慢病毒载体鞘内注射治疗癌性疼痛疗效的观察——此乃针对“吗|啡耐受”现象的基因层面的研究。

从临床角度, 他汇总了利用pvp、皮下港植入技术、药物联合应用解除椎段顽固剧烈疼痛的临床实例——这是国内外关于“转移性脊髓占位”癌痛治疗的新进展。

至于未来发展,他在汲取乔治医学中心、Steve.lab等代表目前疼痛世界先进水平医学机构管理经验的基础上, 陈述了未来自己对于完善“疼痛病房”的一些思路——这是站在更高层次的科室管理方面的展望。

他声音一贯的低沉缓和,然而字字如铁。

礼堂里起先还有些杂响,渐渐悄然无声。

所有的人都能听得出, 这份汇报里提炼出来的不只是冷冰冰的数据,是实实在在的心血。

院士本来在低头看今晚的比赛安排,听着听着, 他慢条斯理地扶着眼镜往台上一望。

有位专家放下手里的笔, 等禹明讲完, 率先鼓起掌来。

掌声中, 有人悄声说:“稳了,稳了。”

就在这时,有位专家发问:“你在汇报中说到要将这个项目与下乡进行挂钩,请问你是否做过基层机构癌痛治疗现状的调查?”

现场一默。

舒秦看那人,是刚才给林景洋打高分的那位三院的专家。

这人笑起来非常和善:“我在临床科研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基层医院不同于上级机构,在推广新技术时,除了评估现有及潜在病患人数,还要考虑很多问题,比如医保比例、患者就诊需求、教育程度差异等等,说起来情况较为复杂,远不是几个附属医院的情况就能做代表的。你作为项目负责人,如此庞大的课题,这样大一笔项目基金,要是没有事先进行大量评估,贸然就将人力物力耗费在难以开展新技术的基层机构,是否太过理想化?有没有考虑过基金的不合理分配?”

几位专家交头接耳。

禹明笑了笑:“由于时间限制,我没有出示之前做过的国内基层机构癌痛治疗的现状调查,如果几位专家有兴趣,我这里有一份五年来基层关于癌痛患者门诊量的增长数据和治疗技术层面的更新趋势,我可以在这份报告的基础上讨论未来基层新技术推广的可行性。”

说话时声音依然不高不低,俨然有种提得起地球的气度。

舒秦仿佛看到他眉目间的光芒,虽然离得那么远,那种沉毅和自信依然扑面而来。

资料传到台下,几位专家互相传阅起来,舒秦待在后排,目测那是非常厚重的一份报告,禹明事先做了太充足的准备,方方面面都覆盖到了。

讨论了几句,专家们开始现场评估。

舒秦紧张得呼吸都有些困难。

四周嗡嗡作响,大家忍不住开始交头接耳,专家们之间像是出现了争议,分数迟迟没出来。

舒秦熬了一会,只觉得时间漫长得可怕。明明才过去几分钟,简直像过了一整年。

盛一南和吴墨忍不住轻轻挪了挪脚:“太尼玛考验人的心理素质了。”

终于打分出来了,舒秦往屏幕上看,不知是不是太过紧张,最开始连眼睛都有些发花,数字明明就在眼前,偏偏跳动个不停。

好不容易变清晰了,她一个个看过去,除了两位专家给分没超过九分,剩下几位专家都给出了正常的分数,最后一统计,禹明超过林景洋和邹茂,成为了目前的第一名。

舒秦悬着的心落了地,这么一放松下来,整个人都淡定不少。

可当她准备开始看下一场比赛,才发现背上悄然出了一层汗,只要身体稍微一动,衣服就凉凉地贴在背上。

接下来的竞争依然激烈,为了获得名次,每个人都有备而来,可是一场一场比下来,没有人分数超过禹明。

吴墨软声进行分析:“到了这种拼实力的比赛,能否拉开差距,无非看谁付出了最多的精力和时间,我也是到今晚才想通,禹总为什么到现在都没有女朋友。”

盛一南一哧:“你才知道啊。”

最后一位选手分数也出来了,大家一对比,科里几个师兄笑嘻嘻地站起来:“好了,今晚禹总必须要请吃饭了。”

一片宣告落幕的掌声中,大家说笑着离场,到了礼堂门口,天色已黑,气氛依然很活跃。

竞赛过程虽然激烈,可真等名次出来,大家讨论得更多的还是今晚前三名的表现,最高兴的,当属一院麻醉科的学生们和老师。

舒秦时不时往门口看一眼,禹明一比完就被罗主任几个叫去说话,到现在都还没出来。

天气有些凉了,她穿着裙子,晚风一吹,胳膊和腿都有点冷,然而心里涌动着一股莫名的激荡感,让她整个人又很热。

那边几个男同学目光动不动就偷瞄舒秦,过了一会,有个博士师兄忍不住过来问:“舒秦,已经没有校车了,你家住在哪里,要不要我送你回去。”

舒秦看了看前面那人的背影,戚曼似乎在等内分泌科参加比赛的师姐,迟迟不肯离去。

她笑了笑,摇头说:“不用了,我等人。”

这时有几个人大笑着说:“靠,禹明你终于出来了,今天晚上你得请吃大餐。”

舒秦看过去,果然是他。

他本来在跟院长和罗主任说话,一抬头,仿佛有种感应似的,目光一下子落在了舒秦身上,瞥到她的衣服,不由一怔,没等他看仔细,科里人就一拥而上,遮挡住了他的视线,难得有理由大肆庆祝,这些人各种逼他当场答应请吃饭。

戚曼也上前笑着说:“祝贺禹明老师。”

禹明透过人群再次确认,舒秦很少穿裙子,印象中只在年会上穿过,虽然只有一回,可她当时穿这条裙子的万种风情,到现在都清晰地印在他脑子里。

两人视线一碰,舒秦留在原地看着他,表情平静,并不肯走过来。然而仔细一看,她脸色分明有些发红。

他心里瞬间透亮起来,几乎有点站不住,连刚才比赛获胜都没这么高兴,在周围的喧嚷中,他再确认了几眼,没错,就是那条他送的裙子,他不让自己眼睛里的笑意太放肆,对同事说:“抱歉啊,今天晚上还有事,明天晚上订地方行不行。”

那些人哄笑着说:“行啊行啊,明晚除了吃饭,我们最好还搞点别的活动。”

院长和罗主任摇头笑叹:“还是年轻好啊。”

禹明心里仿佛有一万只蚂蚁在爬,眼看人实在太多,走了两步,拿出手机,给她发了条微信。

【太晚了,让我送你好不好,我的车就在门口的停车场,你到那等我,我马上就过来。】

她停了下来,应该是要查看微信。

他被大家扯着说了几句话,因为心不在焉,反应比平时慢了许多,短信始终没来,他的心就那么悬在嗓子里,最后实在忍不住,假装不经意回头看着她。

她没抬头,还在看手机,仓促间一瞟,她嘴角似乎微微翘着。

好几个人在问他课题的事,他漫不经心地听着,人虽在这,意识早不知飘到哪去了,突然感觉裤兜震动了一下,他喉咙马上变得干渴,简直像火烧了似的,迫不及待拿出手机,斜斜瞥了一眼。

她只回了一个字。

【好】

第39章 第39章

从学校里出来, 一行人站在街沿商量拼车的事, 舒秦暗自琢磨稍后怎么一个人去停车场,奈何当着众人的面不好意思自行离去,只得留在原地。

陆陆续续有老师路过,看这边热闹,有几位性格较随和的, 主动提出让师弟师妹搭自己的顺风车。

大家一听有这等好事, 马上放弃了拼车的计划, 因为太过兴奋, 盛一南几个去停车场的路上忙着聊天说笑,明明才五分钟的路程,足足走了十几分钟。

好不容易到了停车场, 盛一南和吴墨就要进去帮着找车, 见舒秦不动, 拉她:“怎么了,走呀,好几辆车呢, 车上又不是坐不下。”

舒秦含笑说:“我得去趟附近亲戚家, 你们先走吧。”不善于撒谎, 脸都红了, 好在有夜色遮掩, 看上去并不明显。

盛一南想了想要接话, 舒秦手机响了。

低头一看, 是禹明, 她心跳加快,怎么这么快,来之前还看到他在校门口跟院长和罗主任说话,突然就过来了。

当着盛一南他们的面,她还得佯装淡定:“我接个电话。”

两人对舒秦说:“那你路上注意安全。”

舒秦点头说好,刚走到边上,一辆黑色的车擦过他们身畔出了停车场,一看特别眼熟,正是禹明的车。

有人认出这车,讶道:“车上是禹明吧,这么心急火燎地要去干吗呢。”

盛一南和吴墨也觉得奇怪,正在门口发愣,里面有人冲他们招手:“吴墨,你们几个快过来。” 原来是吴墨的师姐找到了自己的车。

吴墨和盛一南对舒秦说:“那我们进去了。”

舒秦:”回家发微信。”在原地目送他们进去。

手机还在响,她按了通话键。

“我车开出来了,现在在东门,要不要来接你。”

估计他刚才一来就看到她了,知道她不太自在,特意将车开了出去。

难为他这一次比她想得还周到,她看看周围,熟人不少,前方不远处的一辆车已经发动了,戚曼刚坐上去。

她望回停车场的门口:“不用了,我就过来了。”

他沉默了几秒,笑:“那我在这等你。”

她起初没应答,过了一会才嗯了一声。出来沿着学校的高墙慢慢地往东门走,这边相对僻静,路上没遇到几个认识的人。

走到围墙尽头再转了个弯,他的车就停在转角处。

他像是望着后视镜很久了,本来坐在驾驶室里,一看到她过来就打开车门,站在车边等她。

她默默朝他走过去,他那么高直挺拔,乍一看跟刚才在台上没什么区别。光线远不如白天明亮,但能看到他眸底一抹静静的笑意。他不常笑,只要一笑,眉眼就会舒展开来,五官有种灿然生辉之感。

她走到近前才挪开视线,他身上那种年轻男性的洁净气息扑面而来。她耳根有些发烫,就着他的手拉开车门,顺理成章坐了上去。

他垂眸望着她从自己身前走过,由于距离太近,她头顶的发丝差一点就擦过他的嘴唇,这种悸动类似触电,搅动得人心绪不宁,站在外面看了她几眼,关好车门,绕过车头,也上了车。

车厢里只有他和她。

她自顾自低头系着安全带,好一阵没开口。

他借由车里的灯线打量她,觉得她整个人都散发着一股诱人的甜香气。

她整理好坐直身子,眼看过了几分钟,他始终没动静,只得转眸看他:“师兄。”

他没打算收回视线。“怎么了?”

“该开车了。”

语气干巴巴的,音调却那么柔软,周遭那么安静,他惟恐她听见他心里的笑声,借着低头的动作,稍微收敛了一下脸上的笑容,随后换挡发车,盯着前方:“桃花小区对吧。”

其实这个小区名字早已烂熟于心,却是第一次当着她的面从口里说出来。

“对。” 既没有“麻烦师兄”,也没有“谢谢师兄”。

语气有些腼腆,但态度那么自然。

车启动,她透过后视镜瞄他,发现这一个晚上他笑的次数,比一整个月加起来还要多。

她没意识到自己脸上也添了一抹笑意,坐了一会,不想看手机,于是抬起视线静静打量,第三回坐他的车,这次她没落下视野范围的每一样事物,连同他的袖口、他衬衣上的暗色底纹、他修长干净的手指,全都看在眼里。

他似乎感觉到她的目光,没看她,但声音又低又柔和:“饿不饿,要不要吃点东西?”

她脸色微红,拿出手机,进入app:“我家附近有家面馆,味道还可以。”她其实不饿,但是她想起他五点半就开始比赛,应该没机会好好吃晚饭。

“面馆?”他先是想起她爸爸做的包子,紧接着又想起邹茂本来定在明晚的那顿饭,明天就是周日了,最好能把她约出来。

上午她肯定要在家里看书,他医院也有一堆事。

他尽情地在脑子里搜刮所能想到的明天能把她约出来的方式,女孩子都喜欢逛街,可他除了上回去找她买衬衣,起码有八百年没逛过商场了。

如果她也不愿意逛街,要不就看电影?突然想起她房间里的床单:“上回你发的朋友圈里那张照片上的床单在哪买的?”

舒秦怔了怔。她床上的床单?

她狐疑:“粉红色那套?”

他面色不变:“我请的阿姨洗坏了一床,想买个新的。”

“可那个床单是儿童床单。”

那又怎么样,是她曾经铺在自己床上过的,看着就暖和。他组织了一下语言,正要开口,电话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