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心里下过一场雪/流途上一章:第 1 章
  • 我心里下过一场雪/流途下一章:第 3 章

苏钦德也上来同冯老师握了握手,“天气不好,您过来费心了。”

冯老师叹气,“怎能不来见曼真最后一面。前阵子她还说,同小丁订婚了,回头要请我吃饭,转眼…”

陈素月一声呜咽,将头抵靠在丈夫肩上。

丁卓扶着冯老师,往曼真的棺前放了一束白菊。

冯老师两手使劲撑在拐杖上,凝望着曼真的照片,良久无言。

陈素月手里一张手帕已经湿透,这会儿见此情景,又忍不住拭泪,时而掩嘴咳嗽。

“阿姨,”孟遥走上前去,伸手虚虚地去扶陈素月的手臂,“您要是累了就先进去休息一会儿吧。”

陈素月没说话,帕子遮着嘴唇,手臂轻轻一扭,躲开了。

孟遥的手尴尬地停在半空。

半晌,她收回手。

苏钦德倒是冲她很淡地笑了一下,“这几天也是辛苦你了。”

孟遥垂着目光,“应该的。”

“小孟呢?没看见她。”

“和我妈在一起。”

便又沉默下去。

过了一会儿,孟瑜过来喊孟遥帮忙,孟遥向苏钦德点一点头,跟孟瑜去后面。

这晚,直到忙到凌晨一点,孟遥才跟王丽梅回到自己家里。

累,却没有一点睡意。

孟遥冲了个澡,坐在椅上,呆坐着,也不知道自己在看着哪儿,心里又在想些什么。

头发还滴着水,身前背后衣服洇湿一大片。

许久,孟遥轻轻拉开抽屉,从里面翻出三个硬壳的笔记本。高中时候,曼真提议两人写交换日记,这一写就写了三大本。

翻开一本,只读了两行,眼前一片模糊。

门外响起脚步声。

孟遥赶紧放了笔记本,手指在纸上晕开的水渍上使劲擦了两下,合上本子起身打开门。

是外婆起夜。

外婆睡眼惺忪,看她一眼,“遥遥,还没睡啊?”

孟遥摇了摇头,“您睡吧,我头发干了就睡。”

外婆叹了声气。

等外婆上完厕所,孟遥在客厅沙发上闷头坐下。

身后的窗上,雨水滴答滴答,敲出单调的节奏。

脑海里反复回想着方才一瞥之下,曼真在日记里写的话:遥遥,我总相信,到七老八十的时候,我们还能化好妆一块儿出去喝下午茶。

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盲目地笃定着,可能是相信你也相信我自己吧。

——当个约定,你要践诺,我也必不违约。

·

两天后出殡,天终于放晴。

孟遥坐在车上,被地上积水反射的晴光晃得眼睛发疼。心脏像是被人剜掉了,只剩下一个敲着便有回音的,空荡荡的胸腔。

车队将遗体送去殡仪馆,告别之后,便要送入火化。

这是曼真出事以后,孟遥第一次看见她的遗体。

陈素月扶着棺材哭得气吞声断,耳旁哀恸之声此起彼伏。

孟遥眼里噙泪,呆望着棺材中已然阴阳两隔的挚友,想哭而不敢,怕一落泪,这事就真成了定局。

时间到,盖棺。

已快要哭得休克的陈素月被丈夫抱在怀里,细瘦手指攥着衣襟,一声一声凄喊:“曼真…”

棺盖合上。

心里像是被人放了一记冷枪,孟遥泪流满面——

曼真,你说的,我践诺,你也必不违约。

骨灰安葬后的第二天,烈日当头,前几天的雨恍如一场梦。

苏家灵堂撤了,打扫干净。

有人搭了梯子去摘檐下的灯笼,孟遥立在台阶下,抬头去看。

那人摘下灯笼,便直接往地上一扔。

纸糊的灯笼,一下便摔破了,露出里面竹篾的骨架。

孟遥站了片刻,上前将灯笼捡起来。

“没用了,扔了吧。”

孟遥低头,往手里的灯笼看了一眼,“还是留着吧。”

孟遥提着摔破的灯笼回家,经过三道桥的时候,在桥上停下脚步。

桥下河水缓流,映着日光,波光潋滟。

曼真水性很好,孟遥的游泳还是曼真教的。

以前夏天热,在河边纳凉,曼真一猛子扎进水里,一口气游到视野尽头,又游回来,见她还坐在岸边犹犹豫豫,忍不住嘲笑:遥遥,水里没鳄鱼!

然而,善骑者坠于马,善泳者溺于水。

“孟遥。”前方忽传来一道低沉的男声。

孟遥抬头,桥那头站着丁卓。他穿着白衣黑裤,手里提着一只行李袋。

孟遥也没往前,就站在原地,“要走了?”

丁卓点头。

“冯教授走了吗?”

“上午送走了。”

丁卓目光在她手里提着的灯笼上扫了一眼。

“听我妈说,你要回来考公务员?”

“孟瑜明年要高考了,外婆身体差,离不开人。”

丁卓顿了一下,把行李袋搁在地上,“陈阿姨那儿,能不能拜托你多照看。科室忙,我实在再请不出更多假了。”

孟遥点头。

“冯老师说准备给曼真办一个画展,筹备好了,如果你有时间,可以过去看看。”

“好。”

虽有曼真这一层关系,但两人也没有太多的交情,站了一会儿,实在无话可说,丁卓提起行李袋,“赶火车,我先走了。”

孟遥点一点头。

丁卓沿着河岸走了,孟遥收回目光,仍旧看着桥下。

站了一会儿,日头晒得人眼花,孟遥过桥往家走。

走出去约莫五百米,忽见丁卓正站在河岸的护栏边上。

他略微弓着腰,手肘撑着栏杆,嘴里衔着烟,目光落在岸下的河面上。

行人来来往往,有人骑着自行车从他身后略过,留下一串清脆的”叮铃“声。

风吹起,白色衬衫背后鼓起来,又一下贴上去。

他就维持着动作,一动不动,仿佛有一堵墙,把他与世界隔开。

孟遥也站着没动,手里灯笼被微风吹着晃了一下,七零八落的白色油纸哗哗作响。

她转过头,将目光投向静静流淌的河水,心里突然生出一种无所适从的茫然。

她觉得,同样也有一堵墙,砌在她的四周。

她出不去,也不会有人进得来。

第3章 (03)探病

日子一天天的过,一晃到了七月中旬。

一天王丽梅下班回来,告诉孟遥陈素月生病了。

孟遥惊讶,“上周还好好的,怎么病了?”

王丽梅叹了口气,“曼真走了她就没高兴过…我听保姆说,她每天就只吃两口饭,这样能不病吗?”

吃过晚饭,孟遥买了一个西瓜,去医院里探望陈素月。

陈素月住在高级病房,清净人少。孟遥敲门进去,她正歪靠在床上,电视开着,放的却是个吵吵嚷嚷的购物节目。

“阿姨。”

陈素月很淡地“嗯”了一声。

孟遥把西瓜放在一旁柜子上,“您好些了吗?”

陈素月目光定在电视屏幕上,语气仍是不咸不淡,“还好。”

“给您带了个西瓜,已经切好了,您要是嘴里没味,拿两块尝尝。”孟遥看了看空调,开得有点低,拿遥控调高了两度。

陈素月忽说,“这样挺好的,别调了。”

孟遥一怔,急忙道歉,“温度太低,我是怕您又感冒了。”

陈素月看她一眼,没说什么,转过了头。

孟遥心里发堵,在一旁椅子上坐下,无所适从地陪着看了二十分钟电视。

期间,她屡次想开口同陈素月说点什么,话到嘴边,又被自己咽回去。

终于坐不下去,孟遥起身告辞:“阿姨,那我先回去了,您要是有什么事,给我打电话。”

陈素月表情平淡,好像并没有听见。

孟遥走出病房,轻轻阖上门。

走廊干净安静,几无人声,孟遥听见自己低低地叹了口气。

走到楼梯口,恰与上来的苏钦德撞上。

孟遥立住脚步,“叔叔。”

“大孟,”苏钦德笑了笑,“去过病房了?”

经过这件事,苏钦德也一夜之间就显出老态,这会儿两鬓白发让日光灯一照,终于也是藏不住了。

“嗯,这两天家里有点事,早该过去看看的。”

“没事,你阿姨她…”苏钦德叹了一声。

孟遥嘴唇动了一下,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安慰的话,不管怎么说,分量都太轻。

“你回去吧,我去病房看看…”苏钦德笑了一下,“左不过每天给点儿葡萄糖,还是输得起的。”

他估计是想开个玩笑,然而两人都没能笑出来。

孟遥离开医院,走着走着,又去了河边。

柳条河自西向东,贯穿了整个邹城,怎么绕着走,都是绕不开。

夜里的柳条河全然不似白天那样碧波浅浅,月光灯光碎在河水里,却衬得没光的地方越发显得暗,像是巨兽大张的嘴,或是深渊的入口。

孟遥被自己这联想弄得浑身不适,却又不知道为什么没有远离河岸。

河流缓慢,灯火轻轻晃动。

孟遥视线被牵引着,定定地看了许久。

第二天,孟遥亲自熬了汤,给陈素月送去。

她在帝都工作过四年,为了省钱,多数时候都是自己下厨房,没有刻意,厨艺也就这么慢慢地磨出来了。

但她自己早就尝不出来自己做的东西好不好吃,吃了四年,怎样都是一个味道。孟瑜倒是喜欢,总说她做饭比王丽梅好。

进了病房,孟遥叫了一声“阿姨”,把保温盒放在柜子上,揭开盖子,拿带来的洗干净的碗盛了小半碗。

汤是鸡汤,她特意起了大早去菜场买来的土鸡。加椰汁熬了两小时,起锅的时候,上面的浮沫也仔仔细细地滤去了。

孟遥把碗放着,等了一会儿,等不烫口了,端起来递到陈素月跟前,“阿姨,喝点汤吧,这个汤不腻味。”

陈素月往她手里看了看,还是伸手接过来,持着调羹,舀了半勺尝了尝。

孟遥盯着她的手,她只舀了三次,就把碗递回来了,淡淡地说:“熬得挺好的,费心了。”

“再喝点吧?”

陈素月抽了张纸,很缓慢地擦了擦嘴,“饱了。”

“那…”孟遥顿了顿,“那我把保温盒就放在这儿,您要是想喝的话…”

“带回去吧,”陈素月打断她。

孟遥怔了怔,撇下目光,微抿住唇,也没再说什么,把带来的东西又一点点收回去。

坐了会儿,孟遥要回去给外婆做饭,就走了。

提着保温盒刚走到大厅,电话响起来,苏钦德打来的。

“大孟,你还在医院吗?”

孟遥告诉他自己在大厅。

“你等会儿,我跟你说两句话。”

不一会儿,苏钦德从楼上下来了。

住院楼后面有个亭子,因为是中午,那儿没有人。

苏钦德擦了擦额上的汗,略带歉意地笑了一下,“大孟,这段时间,你们都跟着操心了。”

孟遥静静听着,心里很清楚他并不是要说这个。

正午日光灼热,太阳烤得水泥地面白花花的,腾起一层层的热浪。

“…这话,我也是真说不出口,你跟曼真,我是看着长大的,如今…”苏钦德叹了口气,“你阿姨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她宠你和宠曼真是一样的,你也是知恩图报的好姑娘。我们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你跟曼真一块长大,曼真出事了,你肯定也不好受,但是…”

“叔叔,”孟遥抬头看着苏钦德,“没事儿,您直说吧。”

苏钦德越发显得难堪,他是饱读诗书的人,从来秉承以理服人这一套,从没想过有一天得对一个小姑娘提出这样伤人的要求。

嗫嚅半晌,他长叹一声,“…大孟,叔叔拜托你,这段时间,你暂时别来看我们了。”

·

到七月底,气温节节攀升,空调又坏了两次,妹妹孟瑜睡眠浅,夜里总睡不踏实。

孟遥提议换台空调,王丽梅不让浪费这个钱,让孟瑜去外婆房里睡,她跟着孟遥睡北边这个小卧室。

外婆晚上睡觉打呼噜,孟瑜睡了两天,更受不了,还是换回来睡。

孟遥便趁着妹妹周六放半月假的时候,去商场买了台新空调,让人换上了。

傍晚,孟遥正在厨房择菜,王丽梅下班回来。

“空调换了?”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