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这盛世美颜有何用上一章:第 15 章
  • 我要这盛世美颜有何用下一章:第 17 章

齐涉江也不认得唐双钦,但看了一圈,男的里头就某人头发最少,于是喊了一声:“唐导。”

“……来了啊。”唐双钦目光复杂,看了齐涉江几眼,已经脑补起来齐涉江穿着百年前的正装,长衫大褂的模样了。

但同时,也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头发……

副手极有眼色,准备好了设备录像,“Jesse,那你先读一读台词吧。请坐。”

洛霞挑了挑眉,“Jesse”这个出戏的称呼,让她第一印象更落了下来,本就不太看好了。

……

齐涉江进来前被李敬叮嘱过大概程序,加上他也不是怯场的人,自己找了张凳子坐下,对众人点点头,就准备开始了。

齐涉江还未开口,就叫他们有些惊讶。

因为齐涉江手里没有拿打印了台词的纸张,就空着手,完全是一副要脱稿的样子。

距离他们通知李敬,把那一节试镜剧本发过去,还不到两个小时。

齐涉江在这样的场合敢脱稿,试问到底是太有自信,还是对这个面试不以为然?

齐涉江压根没注意他们的态度,怎么说呢,脱稿这种事……算事儿吗?

过去的艺人,别管是戏曲、大鼓书、相声……什么时候有过文本,有的甚至字都不认识,全是口传心授。

师父一句一句教你,自个儿拿脑子记住,还必须记得滚瓜烂熟,到台上错一个字,丢人,都没脸拿份儿钱。

齐涉江不是现在的人,他的试读,不单是读,还把表演也自然地包括进去了。

但是在场的人都未注意到这一点,他们被齐涉江的动作给吸引了。

只见齐涉江还未开口,一手在脸前捧着,像是捧着个容器,另一手像是拿着筷子,往嘴里扒拉吃的。一边干嚼,一边拧着眉头,好像很不开心。

这是无实物表演,不用齐涉江说,有眼睛都看得出他在表演吃东西。

无实物表演,在京戏和相声舞台上都有,尤其京戏用得多,讲究一个逼真。

齐涉江吃个东西,就足以让在场的人暗自点头,相声演员还真没白叫,虽然不是表演院校出来,但这吃东西这出演得简直像是真有其事,比好些正经影视演员都强了。比他妈夏一苇也强多了,这可有意思。

好的相声演员,演技绝对是要好的,那么多段子,演哪个段子,在台上就是什么人物,最忌讳让观众觉着你是演出来的,假。

就像之前演《扒马褂》和《错身还魂》似的,还得是特别有生活特别自然的那种演技,这才能取信观众,把人带到故事里来,台上看着不别扭。

一旁的选角导演却是挠了挠头,心里犯嘀咕。他作为选角导演,对剧本是滚瓜烂熟,一眼看出来齐涉江演的什么。

在第一句台词前,有一句短短的动作说明,小印月吃了一碟芹菜,和后头的戏相比,这句可说无关紧要。

试读的时候演员不会在意这几个字,也没台词。如果表演出来,他们的动作也和齐涉江完全不一样——不要误会,也是无实物表演,有的甚至比齐涉江演得好多了。

但是,没有一个人像齐涉江这样皱着眉。

在正常逻辑里,这一句话表达的信息,就是小印月吃芹菜,他要不喜欢,那吃什么芹菜?

选角导演去看唐双钦,却发现只是一个动作而已,唐双钦和一旁的洛霞,都睁大了眼睛,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唐导,怎么了?”选角导演心想,无实物表演好虽好不至于惊天动地吧,怎么把唐导给吓着了,也是觉得他皱眉“吃”很奇怪?

唐双钦看也不看他,只伸出一根手指,示意他别说话。

选角导演:“??”

唐双钦和洛霞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的惊讶,尤其洛霞。

曾经也有演员聊起小印月这个角色时,提到试镜剧本上的一些细节,例如吃芹菜。烫芹菜加醋,这是老艺人保养嗓子的方法之一。小印月大师在接受采访时,曾提起过,不算秘密。

但他们都不知道,洛霞告诉过唐双钦一个外人不知道的事,外祖父吃芹菜没错,可他本人其实并不喜欢,甚至是讨厌,每每拧着眉吃完一小碟。

坚持这么做,只不过是怹父亲从小摁着让吃,习惯了却还是不爱,就这么矛盾。

唐双钦都没把这个细节放进剧本,打算到时候一并培训。

结果今天,刚才,齐涉江居然把这个小动作给表现出来了,而且演出了一种细节决定成败的感觉。只一个动作,即便长得完全不像还年纪轻轻,也让洛霞瞬间想到了外祖父。

这是巧合,还是齐涉江上哪打听来的?等等,他不是和孟静远熟悉,难不成孟家人说给他听的?小印月和孟家人可是认识的。

……

齐涉江也不知他们在想什么,他和小印月相交数年,常在一处,对小印月的一些生活习惯还是知道的。

小印月吃喝上很讲究,有的东西不一定爱,但要是对嗓子保养好,他就会吃、用。

此时他已经接着往下演了,这里好像是个小印月救场的桥段,要唱上几句。

齐涉江抻了抻腰,幅度不大,小印月总说,他上台前非得抻抻,嗓子才痛快。

汴戏齐涉江也学过,这戏打北宋传下来,这么多年就没怎么变过,唱法尊的古调,没有太多花巧,自有一番韵味。

虽说以汴为名,主要是因为在汴京发扬,音韵却循着祖师爷的泽地之声。当然到后来,用哪地方口音演的都有,只有大家伙儿喜欢不喜欢的区别。

齐涉江已起范儿了,细步走了一段,走动时脚步仿佛没动一般,站定一踮脚,斜脸望去,念了四句韵白:

“霜钟未响柳飞绵,禾花打在春水畔。旧曲翻作新宫调,谱甚离合与悲欢。”

像,真是像!

唐双钦看了很多录像,也和洛霞等顾问聊了很多,怎么会看不出齐涉江模仿得有多好。跷着腿一坐下来,就是他心目中那种百年前的气韵。

一个人一张座儿,活生生把周遭,都变成了后台。

再看小印月的外孙女,洛霞女士呼吸都加快了,有点激动。

要洛霞这内行来听,不说汴戏水平有多高,反正错处挑不出来——这也是相声演员模仿时的标准,不能让内行看笑话。

最妙还是抓住了外祖父举止、言谈、唱腔的特点、神韵。

洛霞的想法一下子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从之前对齐涉江不太看好,到现在禁不住心中好感,面带微笑。

他们临时叫的人来,齐涉江做到这一步,要么天赋好又用心,要么早就喜欢、研究过小印月。

洛霞一边继续听,一边在腿上打拍子,打着打着她就发现了,齐涉江的板眼极准!仿佛随口唱来,也没伴奏,该落的字都正正好落在板上。

什么叫板眼?

都说有板有眼,这传统华夏音乐里,一小节里头最强的拍子是板,其余的弱拍就是眼。有分一板一眼(二拍子),一板三眼(四拍子)的。

板眼错了,节奏就乱了,如是戏词押韵,也一定是押在板上而不是眼上。

有句话,叫“字是骨头,韵是肉,板是老师傅”,要做到有板时若无板,无板时却有板的地步,这才能开口就来,不乱了节奏。

这么说,这时拿汴戏伴奏录音来,和刚才齐涉江的录像去和,能严丝合缝地合上!

……

齐涉江唱完这段,又念了几句台词。剧本上最后一个动作,应该是喝茶。正好桌上有杯水,他顺手就端起来当道具,喝了一口,非常自然地加了句话:“水怎么是冷的?”

就是这么一句话,让唐双钦一拍桌,“好!”

他都激动得想说脏话发泄了,夏一苇到底怎么生出这么个儿子来的?这简直是基因突变啊!

齐涉江端杯喝水的动作,挑剔的台词,分明透着小印月台下那股神气劲儿,又更加年轻化。这无比自然、顺嘴流出的一句话,好像他真是戏台上的角儿一样,否则怎么会在意这样的细节。

——刚刚嗓子才唱热了,哪能喝凉水?

唐双钦简直觉得自己的夏一苇PTSD综合症都要被齐涉江治好了。

他和洛霞对视一眼,这结果,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

齐涉江不但没有那种新人演员的别扭劲儿,这可能因为学相声就要会模仿。

更妙的是,他身上那种不知如何而来的旧时气韵,加上对小印月那种腔调的模仿之到位,细节之考究,简直胜过他们备选名单上任何一位!

.

.

“怎么样,杰西?”直到坐上了车,李敬才故作平淡地问道。

“说回去等通知。”齐涉江看他一眼,平静地说道。

“哦好的好的……咱们吃饭去。”李敬心想应该是没成,不然Jesse怎么这个样子,回去等通知应该是个婉拒的说法。

可惜了,挺好的机会。

不过李敬也没表露出来,免得齐涉江心里不痛快。

……

唐双钦这电影关注的人多,各个角色都什么情况也很多人盯着,现在已经确定的演员,可要么是影帝影后级,要么科班出来,前途无量。

没两天,齐涉江也在试镜地点露面的消息就曝出来了,也不知什么时候被拍到的。

夏一苇和唐双钦那点“旧怨”谁还不知道,唐双钦能让夏一苇的儿子去试镜,就很了不得了,一时间大家都在试问:唐导,你可想起了曾经被夏一苇支配的恐惧?

也是这个当口,相声门那位前辈林洋好似找到了好机会,不阴不阳地发声:“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相声演员,跨界娱乐一下观众也就罢了,也没学过表演,就想凭相声里的学唱,正儿八经扮演汴戏大家,不是有辱大师么。幸好唐双钦导演拍戏讲究,相信不会犯这样的错误,这试镜试得真是徒惹笑话,被前辈夸夸就飘了么,夸你的还不是汴戏演员呢。”

林洋阴阳怪气,也不妨碍一部分人赞同他的观点。

齐涉江的身份,其一是夏一苇的儿子,其二是有争议的相声演员,术业有专攻,既没学过表演也不是汴戏演员,这个跨界真让人觉得够不上,不可能。

这电影要是粗制滥造也就罢了,闹着玩儿也没人较真,可这是唐双钦的电影。

没人觉得试镜能成功,也难怪林洋能肆无忌惮地嘲讽,就是觉着失败了人也没脸说。

“你看看,这什么德性啊,一把年纪心眼儿比针眼还小,下回我要是在电视台遇到了,我就当面问他几句。”李敬给齐涉江和夏一苇说,他指的是林洋,就这家伙蹦得最高。

“还等在电视台?我现在就发微博。”夏一苇也挺不开心的,顺便还抱怨起了唐双钦,“我儿子这么优秀,怎么没入选,唐导是不是搞连坐……”

“咳咳咳。”李敬连连咳嗽。

原本一直沉默的齐涉江抬起脸来,有些诧异地道:“唐导没有啊。”

“什么没有,他这就是连坐,那么久以前的事还记着。”夏一苇继续说。

齐涉江刚想解释,李敬的手机响了,他拿起来应了一声,然后一脸懵逼,“什么?你说你是哪位?《鸳鸯扣》?”

夏一苇也眨了眨眼,凑过去听,“什么什么?”

“可以……到时候见。”李敬把手机放下,嘴巴都张大了,“那……那个……《鸳鸯扣》的制片部门啊……要来谈片酬和档期……”

夏一苇下意识把手机拿起来,对齐涉江说:“你爸不是还没回国么,你跟他说了,让他花钱了?”

李敬:“……”

齐涉江:“……”

齐涉江莫名地道:“一开始唐导就说,很满意我,他看了表演还和我聊了聊,让回来等通知谈合同啊,敬叔,我不是告诉你了吗?”

李敬一拍额头,“不是!那你怎么一点都不激动啊!我还以为,以为是婉拒了……”搞什么,哪有人被唐双钦选中那么淡定的,Jesse在国外都没看过唐双钦的电影、新闻吗?

这有什么可激动的啊?齐涉江也在嘀咕,觉得选中他是很正常的。

他有个最大的优势,认识小印月,还是年轻时的小印月,也就是戏中人那个年纪。从这点来说,洛霞都不如他。

洛霞女士牛是牛吧,小印月的外孙女儿,可她见过年轻时的外祖父么……?

“你这是干什么?”李敬揉了揉脸,百感交集,转眼看到夏一苇什么也不说,光埋头摆弄手机,“给杰西爸爸说吗?”

夏一苇:“没,我发微博通知林洋老师这个好消息啊!!”

第二十一章

夏一苇:“多年前曾与唐双钦导演合作过, 唐导拍戏非常讲究, 因此唐导能选定犬子一个相声演员跨界扮演小印月大师, 令我感到与有荣焉,也感慨孩子所下的功夫, 这真是难上加难。Jesse没有微博,我刚刚接到消息,实在欣喜, 先替他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了。尤其是要通知到@林洋_相声老师,你说得太对了,唐导那么讲究, 居然能选中Jesse出演,真是对Jesse的优秀莫大的认可!这份快乐与您分享!”

夏一苇一条微博激起千层浪!

林洋的话说完还不到二十四小时啊, 就被她揪着照脸抽了。

说话简直太有针对性了, 各种引用林洋的话, 没露脏字,但处处是嘲讽。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她话中透露的信息量, Jesse不但去试镜, 还真!选!上!了!

网友:“卧槽!!”

媒体:“卧槽!!”

林洋:“……卧槽!!”

……谁他妈要跟你分享快乐啊!

林洋都是蒙的,他发完微博就洋洋得意地去休息了, 隔段时间看一看有没有人附和自己。如果有人反驳, 他就给怼回去, 还一定要转发出来。

结果这才多久,突然间手机要炸了一样,叮叮叮, 微信通知声、短信声、电话铃声不绝于耳。

这情形让林阳感到有一丝不妙,一接才发现是媒体采访,问他怎么看齐涉江将在《鸳鸯扣》里扮演小印月。

林洋当时就搪塞过去,挂了电话,上网一看,夏一苇艾特了他后又被转发,导致他收到N条转发通知。

不止是夏一苇的微博,信息时代,短短时间已经有媒体和《鸳鸯扣》剧组确认了选角,真的定下来齐涉江了。

这些简讯发出来时,无一例外也要艾特一下林洋和夏一苇,附赠一条夏一苇给儿子出气的八卦。

林洋看着看着就喘粗气了,他徒弟见了赶紧过来扶着,“师父这是怎么了?”

一低眼,也瞥见手机上的新闻了,顿时后悔起来,自己干嘛提这茬。

已经晚了,林洋大骂道:“一定是黑幕,夏一苇用自己的身份给儿子谋角色……”

徒弟:“……”

徒弟:“呃这个……”

话说一半,林洋自己也觉得不对了。

为什么夏一苇敢在微博大咧咧地宣布儿子的好消息,替儿子高兴啊,而不怕人说三道四。华夏人都知道她把唐大导害得英年早秃好吗?!

谁要说夏一苇能走后门走到唐双钦那里,怕是脑子不清醒吧。

加上之前小印月选角迟迟未定,这只会让大家更觉得齐涉江在困难模式中入选,表现肯定是出色到某种程度。

林洋: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

正烦恼间,手机又响了。换作平时,有媒体找林洋,林洋是很乐意的,可现在,他自然是避之不及,赶紧关机了。

可媒体那是无孔不入啊,林洋又有商演,被记者给堵住非要他说点什么,没法脱身。

林洋才刚丢了个脸,只能厚着脸皮给自己往圆了说。

“小印月是我非常敬慕的汴戏大师,唐双钦导演的电影我也很喜欢,我只是出于一个爱好者的心情那么说,担心大师的形象会被破坏。现在选角出来了,我尊重唐导演的选择,但还是保留意见,对我来说,小印月就是小印月。”

他是一边要圆场,一边又不想太示弱。

但是他也没敢再攻击齐涉江了,这次都没提相声门户的事,他觉得这个齐涉江真的有毒,本以为万全了,这都能给他翻转。

不行,改天还是要去抱阳观烧烧香,可能跟这人犯冲!

……

林洋这里是一回事,另一边对于选角的探讨也热烈了起来,这里头可以挖掘的爆点太多了。单是齐涉江这个男三号,就有不少新闻。

他是影视界彻头彻尾的新人,还是个目前有点掰扯不清的相声演员,更是给唐双钦留下阴影的夏一苇的儿子。

就如夏一苇所说,齐涉江能入选真是难上加难,他到底是怎么征服了唐双钦的?

在媒体访问下,唐双钦闷闷地简单回应,他觉得齐涉江非常适合这个角色。什么?你说会不会因为他请夏一苇来客串?那是不可能的……夏一苇PTSD症疑似痊愈,但还有后遗症。

还有一个人也接受了采访,那就是小印月的外孙女洛霞。

洛霞盛赞,齐涉江对外祖父绝对做了很深的功课,模仿得惟妙惟肖,浑然天成。也有一定戏曲底子,是个相声演员不要紧,拍摄前会有集中培训,她完全相信齐涉江能够出演好。

林洋看到报道后在心底骂了句脏话。

靠,这个齐涉江果然邪门!!

幸好他当时点到即止了,饶是如此,也很尴尬啊。

——你保留不保留意见的,反正人家的后代是相当没意见……

来自原型子孙的高度认可,弥补了唐双钦的寡言,也引起大众的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