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这盛世美颜有何用上一章:第 27 章
  • 我要这盛世美颜有何用下一章:第 29 章

他现在也在教两个弟子子弟书,齐乐阳在唱上天赋不如莫声,现在还没练出样子来,就把莫声捎带上露个脸。

这也不是什么难事,李敬和节目组那边说一下,也就应了。

莫声感动得哇哇的,他和齐乐阳拜齐涉江其实不为齐涉江的名气,甚至有点怕被人说。但齐涉江还反过来给他们讲道理。你俩不像样子,我还不带出去呢。

说实在的,他俩家境也不是顶好,从曲艺学校出来,按照原本的路线,可能就混个温饱。机会就在眼前,这么一想,还是别矫情了。

尤其是齐乐阳,心想我俩和师父差得可都不多,要是不好好努力,蹭了人家的人气,结果最后也没混出个样子来,年纪一把还是跟屁虫,那就太丢人了。

于是莫声去上节目,他也在家里继续苦练着。

杀青后齐涉江也就休息了三五天,就去录《水调歌头》了。

因为节目类型,现场观众基本都是喜欢齐涉江的,粉丝占绝大多数。

齐涉江才到电视台门口,还有粉丝在等着。

粉丝也挺关心齐涉江的,“Jesse,相亲怎么样了!”

齐涉江情不自禁就乐了,这已经是第二回 有人问他“相亲”结果了,他抿嘴一笑,“有眉目了。”

粉丝们叫唤起来,也不知道是因为这有眉目了,还是因为他那一笑。

隐约吧,还能听到里头夹杂着“张贵妃怎么办!”这样的声音。

“张贵妃?是说张约吗?”齐涉江问。

粉丝们沉默一会儿,然后一起回答:“就是他!”

齐涉江一琢磨,“什么时候晋的位份,朕都不知道。”

他走进去了。

剩下粉丝在狂笑。

……

齐涉江和主持人对了一下台本,再休息一会儿,节目也开录了。

在现场粉丝的热情掌声中,主持人把齐涉江请上台,“今天我们介绍的音乐人和以往不太一样,他做的,是传统曲艺,而且是一度失传上百年的曲种子弟书。欢迎国家曲艺类非遗传承人、相声演员齐涉江。”

齐涉江走在台前,给观众躬了躬身,这才和主持人握手入座。

聊一聊子弟书,这头一件事,当然是让齐涉江现场来一段曾经在曲艺春晚上唱过的《十问十答》选段。

现场听来,和视频里看,又是不一样的感觉了。

一开始还有粉丝试图跟着唱,示意一下对偶像的支持。结果齐涉江越唱越快,主持人都笑了:“行了,你们跟不上!”

粉丝也笑,齐涉江明显是故意加速的。

齐涉江又让弟子也展示了一下,子弟书中较为舒缓的片段,还趁机打了个广告,有想学子弟书的,到曾文老师的相声园子去报名,他以后在那儿还要开班授课。

接着就是继续聊子弟书的起源,说起它是怎么发源,一度失传,还被鼓曲吸收。

这样又不得不提到《何必西厢》这首歌了。

按说,齐涉江该唱一遍了,观众也期待着呢。

主持人一笑,“无论是那段改良后的《十问十答》,还是《何必西厢》,其实都会让我们想到一个人。那就是关山乐队的主唱,张约。”

现场粉丝愣了一下,才惊叫起来。

节目组对齐涉江说了,可没有对她们说,完全不知情,乍然听到这个惊喜,反应大极了,

“张约?张约真来了?!”

“我的妈啊,要合唱《何必西厢》了吗?”

“昼夜——”

齐涉江也举起麦克风,“咳,有请我们,张贵妃。”

张约刚从后台走了出来,“……………………”

现场欢呼声再次高涨,其中夹杂着笑声和喊贵妃的起哄声,毕竟齐涉江都带头起哄了,粉丝不跟上不行啊。

张约调头就往回走。

齐涉江赶紧走过去拉他,带着观众一起鼓掌,把人给请回来。

张约有点黑脸,他还把自己的吉他背来了,对着齐涉江龇牙瞪眼的,显然对刚才那个现挂很不满意。

“那就不用我多说了?”主持人笑道。

“请。”齐涉江伸了伸手。

张约抱着吉他,脸上的阴云也就渐渐散去了。

他们一个拿吉他,一个拿三弦,齐涉江用三弦先弹一段过门,然后才换作张约吉他伴奏,开始演唱。

这一次齐涉江不止负责间奏的子弟书演唱,他事先和张约在微信上对过了,也只是在微信上对的,后台没对过。

但他们一起捣腾子弟书那么久,早就练下了默契,三弦声与吉他声衔接,各自一段合唱,竟是十分自然和谐。

一曲罢了,主持人戏谑地道:“不愧是不分昼夜练出来的默契,那接下来张约也谈一下吧,改编时遇到过什么问题吗?”

到这里,张约聊完后,齐涉江还要唱一下原版的《十问十答》,让大家感受一下区别。现在的版本,既保留了原有特色韵味,又增强了旋律性,着实是一次成功的改良。

……

录制接近尾声。

“你们刚才唱了很多,不过基本都是传统曲艺,连《何必西厢》也是曲艺特色的。我想问问,Jesse能唱流行歌曲吗?”主持人问道。

这个倒没有约好,不在台本上,属于临场发挥了。

台下立刻有人喊,《秋水》。

“唱《秋水》?原唱坐在这儿,我怕把歌毁了。”齐涉江说道。

但是除了《秋水》,还要唱其他的什么,齐涉江还真不会了。

观众喊什么的都有,齐涉江低头想了一会儿,“我唱个新歌儿吧。1937年出的。”

台下顿时响起一片笑声。

“天涯啊海角,觅呀觅知音。小妹妹唱歌郎奏琴,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齐涉江低着眼清唱,慢慢地唱。

《天涯歌女》,1937年上映的《马路天使》插曲,对齐涉江来说,这确实是一首新歌。他没有看电影,但是街头巷尾大家都在传唱,他也学了,唱给观众听,观众爱听。

第三句开始,便有吉他声加入了进来。

齐涉江抬眼看了看,是张约,霎时间歌儿就显得丰满多了。

“家山呀北望,泪呀泪沾襟……”齐涉江想到自己划锅卖艺,唱这首歌时的情景了,那时候他唱,看客也跟着唱。

就像浮生之中一场旧梦,如烟似幻,笼在心间。

观众席渐渐安静下来,听齐涉江温柔又清亮的歌声,极有情感,带着淡淡的忧愁。

“小妹妹想郎直到今,郎呀患难之交恩爱深。”

齐涉江的歌声太有感染力了,观众们不禁跟着轻声唱起来。

齐涉江却是惊讶地抬头。

这是他记忆中的新歌,是让他又想到过往时光的歌,是他以为不会有人应和的歌。

但是,在这个时候,几乎是所有人,都跟着音乐低唱了起来,她们表现得非常熟稔。

这首歌,自问世后,八十多年来被无数歌手重新演绎,传唱至今。在场的人也许已经不知道它出自哪部电影,但她们熟悉这个旋律,这首歌。

就连张约,也一面弹吉他,一面和起声来。

齐涉江慢慢露出了一个微笑,眼眶微微湿润。

似乎又是一次笑中带泪,但这一瞬间,就像第一次看到电视上在播放传统相声,他好像不怎么难受了,忽然便释然了。

是啊,这是一个新的时代,拥有他不太懂的电视、手机、网络,但也有他的知音,他的张约,他的观众,这里更能容下相声,容下子弟书,所有和他一样老的物件儿。

演播厅内飘荡着齐唱《天涯歌女》的乐声,一如八十年前。

“人生呀,谁不惜呀惜青春。小妹妹似线郎似针,郎呀穿在一起不离分。爱呀爱呀,郎呀穿在一起不离分。”

作者有话要说:本来在这段情节准备让杰西唱的是另一首台湾经典民谣《望春风》,因为《何必西厢》和西厢记有关联,《望春风》也有一点,而且凤飞飞还有吴彤的版本都很好听。后来考虑到大范围的传唱度,就在播放器里搜了一下脑海里冒出来的第一个老歌手周璇,于是出来的第一首歌就是天涯歌女,传唱度高,时间契合,歌词也很合适

第三十五章

《水调歌头》录制结束后, 齐涉江在现场配粉丝合影, 逐个满足大家签名的要求。

大家能明显感觉出来, 他的态度和很多明星不一样,都不能用接地气来形容了, 简直是在捧着大家。

一边签名还能一边聊天,顺便抓哏砸挂,仿佛是在说相声一样。

她们愣是没想到, 来看个访谈现场还白送了一段单口相声。

“这个好看,您能发给我吗?”齐涉江拍完合照,问一个粉丝。

那粉丝呆了一秒, 然后尖叫:“可以——”

嗯,齐涉江吧, 还是觉得拍照很有意思。

张约就坐在舞台台口, 看着这一幕。

虽然齐涉江没有直说, 旁人也都以为齐涉江是因为和粉丝一起合唱,深有感触而泪目, 他却觉察到了其中的不同。

齐涉江好像豁然开朗了, 卸下什么担子一般,这点从他和粉丝有一句没一句一聊天的放松状态里也能看出来。

张约挺为此开心的。

他静静看着齐涉江和所有粉丝互动完, 向自己的方向走过来, 逆着光, 简直好像周围有光屁股小天使在上下翻飞。

张约:“咕咚。”

咽了口口水。

“你饿了吗?”齐涉江刚好走到他身边,“我有饭局,不然一起去吧。”

“好啊。”张约压根没思考话的内容, 站了起来。

他们往后台走,那些正在离场的粉丝还看过来,依依不舍地喊:“张约老师,加油!”

张约一个踉跄,险些摔倒。

真是无心插柳,她们一喊还真喊到要点了……

……

齐涉江领着张约,去了一家老字号烤鸭店,他约的人已经先到了,在包间里。

服务员给俩人领了过去,开了门,张约就看到里头坐了一个人,也只坐了一个人,穿着风衣,年纪轻轻的,顶多也就二十四五,长得倒是白白净净,面目和善。

张约也不认识这人,他心里装着事,到了地头才想,这谁,杰西的亲戚还是朋友?

“这是我朋友张约。”齐涉江已经介绍了起来,对站起来的那年轻人说完,又给张约引见,“张约,这个是孟老师给我介绍的搭档,徐斯语。”

虽说孟静远现在算他师侄,但他不可能一口一个大名儿。

张约:“…………”

徐斯语伸手:“你好你好,张哥对吧?”

张约:“………………”

张约疯了。

齐涉江这是什么语气啊,是介绍给你的搭档还是介绍给你的对象啊,哦,你们相声门搭档和对象差不多是吗?

还有这个姓徐的,上来就叫哥,是在讽刺他先来还没正位吗?而且谁跟你一辈儿了?

真是无耻的天降!

“张约?”齐涉江把手在张约眼前晃了一下。

“……哦。”张约从宫斗剧情中回过神来,心想都怪那些网友,他也伸手握住了徐斯语,但还是没忍住皮笑肉不笑地道,“头回见,杰西都没提起过,怎么,以后就你们搭档了吗?”

“嗨,只是承蒙长辈们看好,我和杰西师叔也是在接触中,目前觉得还行。要是成了,也还要磨合呢。”徐斯语说得挺客气的。

这就是齐涉江和粉丝说有眉目了的原因。

徐斯语按辈分算他的师侄,家里头是相声世家,他爸和他都生得晚,和孟静远一个辈分,原来也算门里的大辈儿,当然那是没遇到齐涉江的时候。

别看年纪也不是很大,打娘胎里就熏,自幼前后台跑的成长起来,基本功相当扎实,柳活儿也好,这点和齐涉江挺契合。

年纪不大,活儿使得瓷实,又擅长老段子,这就挺贴齐涉江的条件。俩人在双方亲友的介绍下接触了一番,也觉得挺不错的,还在孟家配合过一回。

应该说,是有七八成搭档的可能性了。所以齐涉江才会把他介绍给张约,否则不一定成的,介绍了岂不是尴尬。

“你俩刚录完节目呢?”徐斯语问。

他台下性格也挺活泼,不见外,几次就聊熟了,这会儿开口一点生涩都没有。

张约心不在焉地点头。

“嘿嘿,以后我和杰西师叔要是成了,少不了也在台上拿你砸挂。”徐斯语倒了杯橙汁,“这里先敬你一杯啦?”

成成成,成你个球。张约和他碰了个杯,问道:“你……原来没搭档吗?”

“嗨,我原来跟我爸学生搭档了好几年呢。”徐斯语一副一言难尽的样子,“后来他受不了,告诉我说相声没人听,回老家开养鸡场去了。把我一人给撂下了啊,我这单了都快一年了。”

张约:“……”

他觉得自己随时在崩溃的边缘,徐斯语可能言者无心,但他听者有意啊,那个遣词造句听得他浑身难受。

你说那网友还琢磨选皇后呢?皇后还是个二婚头!

呸呸呸,不对,哪儿就皇后了。

“现在是不是挺多这样的,我也听孟老师说了一些。”齐涉江说道,“所以我那俩徒弟,现在也是口盟,我让他们毕业后打算清楚了,再考虑正式拜师。”

他也不想教到一半,学生说不行我得改行,就跑了啊。

这也不只是搁现在有这种情况,就是多少的问题。

“对对,是该这样。”徐斯语很有感触,“但是人心也不好说啊,前头那么些年都熬过来了,临了放弃,我都替他不值。”

他俩聊相声门的事,聊活儿,是聊得热火朝天。

不过两个都有情商,也没把张约冷下,不时就把他拉进话题,或者关心几句。

只是他们越关心,张约脑补得越多,最后烤鸭是没吃多少,满脑子的妄想成狂了。

其实徐斯语心里也有点纳闷,他觉得自己很友好,很和善,可张约……他怎么觉得张约说话老带刺儿呢?有时候他还好心拉张约进话题呢。

来之前齐涉江倒是给他科普了,说张约跟媒体报道的不一样。媒体那都为了戏剧性胡说八道,把张约塑造得像个见谁咬谁的喷子。其实张约人挺好。

徐斯语琢磨齐涉江脾气也不错,和他玩儿那估计也差不到哪里去。

可一见面,聊下来,他就觉得,哎呀人家媒体也不是无风起浪的……

……

“得,我这就先走了,还得上我哥家,他今晚上搬家。”徐斯语擦擦嘴道,这是他老家的习俗,搬家选凌晨,“你们继续聊,账我结了。”

“行,路上小心。”齐涉江把他送到包间门口,闲说几句,把门给关上了。

刚转过身来,就觉得什么东西兜脸扑过来,把他摁在门板上,原是张约这家伙。

张约把着齐涉江两只手,把他给按住了,照着脸就亲下去。

齐涉江:“……”

他想说话,但是张约在脸颊上啃了两下,就亲到嘴上去了。

张约激动得很,又是被“正宫”引起来的火气,又是一些怕被拒绝的担忧加刺激,但是很快,这些都在齐涉江的唇舌间化作了痴迷。

他喘着气,舔吻齐涉江的唇瓣,两手抓得越来越紧,好像这样齐涉江就没有办法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