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这盛世美颜有何用上一章:第 29 章
  • 我要这盛世美颜有何用下一章:第 31 章

两个都没带女伴, 齐涉江也没说把自己亲妈带来——虽然活动前呼声很大。

一上来,现场尖叫声都快掀了顶。

主办方干得漂亮啊!昼夜CP一起走红毯!

而且这次首映礼,参加的主要演员别出心裁, 基本都穿的旧时候的装束,尤其有演京戏大师的演员,还扮上一身戏装。

齐涉江就没穿戏装了,他和张约穿了定做的同款红色大褂,乍一走出来,一左一右,仿佛张约才是他捧哏。

记者在红毯尽头问他们:“这次被安排一起走红毯……”

张约打断他,“不是被安排了,我们自己要求的。”

记者:“……噢?哈哈哈哈哈!”

记者和现场粉丝都兴奋了,“那有什么感想?”

张约耿直地说:“有点像结婚。”

众人哄然大笑。

还真是,这身大褂还是红色的。

活动一开始,就是几个主演一起献唱主题曲。同名主题曲是张约创作、演唱的,这次他和主演们一起唱,齐涉江则不开嗓,而是拿三弦和请来的民乐团一起伴奏。

有些巧的是,这次请来的乐师中,有位和齐涉江曾有一面之缘。就是曾经在夏一苇的演唱会伴奏,某省曲艺团的弦师老白。

齐涉江看到老白,就觉得眼熟,不禁问:“我们是不是……”

“对,见过。”老白没想到他还记得自己,“令堂的演唱会,我给《何必西厢》伴奏。后来想想,真是献丑了。”

“是您,对对。”齐涉江想起来了,“可别这么说,我记得的,您是手儿高,味儿正!”

老艺人夸三弦说“手儿”如何如何,代指水平,如今老白在年轻人那里都不大听到这么说的了。

听他这么夸自己,老白眉眼都笑开了。

现场媒体看到两人相谈甚欢,待一曲完了,还特意提问,弹三弦的老师是不是也很欣赏齐涉江的水平。老白那个长衫长须的样子,好像是曲艺团请来的,一看就是高人啊。

结果老白连连摇头,“我欣赏肯定欣赏,齐老师的水平反正在我之上。”

记者有点惊愕,“您不是曲艺团的专业弦师吗?”

老白一看他还不清楚呢,指指齐涉江道:“齐老师是子弟书传人,你不知道子弟书传统伴奏乐器,一直就是三弦么,这也属于他们的本行,他也是专业的。”

说完,老白还开玩笑道:“而且我是省曲艺团的,齐老师是国级非遗传承人,比我高级。”

老白一点没开玩笑,齐涉江的水平是达到了能够用弦声模仿自然声响,“巧变弦丝”的境界,属于行家中的行家,要不之前齐涉江夸他手儿高,他怎么那么开心呢。

“白老师捧我呢,我和白老师在我母亲的演唱会上也见过,这是第二次交流了。”齐涉江接过话头,说得很谦虚。

“都厉害,不然怎么一个请来伴奏,一个请来做音乐。”唐双钦也插了一句。

话题自然而然又聊回到了电影上。

接下来要放电影最后一个预告片了,还会有些片花。

这个片花包括了各位主演幕后训练的片段,男女一号无疑是最惨的,被折磨时间最长,往下数就是齐涉江了。

唐双钦把当时拍的,齐涉江一边说相声一边踩跷的片段放了出来。

单看前面,现场粉丝和媒体还没觉得怎么样,以为这是齐涉江街头卖艺的幕后花絮,这个他们在网上看过了,之前不还引起热议了么。

结果下一刻,齐涉江坐下来,站在桌子后的他,脚下原来还踩着一双跷鞋!

裤腿撩起来,绑带松开,这才能看到下头是什么光景。

现场还准备了跷鞋,为了让大家看仔细是什么样子,科普一番,引起惊呼连连。

“我的妈呀,这穿着要怎么走路?”

“没看站着都费劲么,那汗流的……”

“说一场相声怎么也要二十分钟,半个小时吧。”

“齐涉江长得真不像这么能吃苦的人,这,这不是花瓶,也不是古董花瓶啊,这尼玛是镇宅的石狮子吧!”

除此之外,剧组还准备了各个原型人物的录像或者录音,齐涉江模仿小印月之相似,也是让人很服气的。

这个还能说是因为两家有渊源,踩跷就真是自己苦练出来的了。

难怪唐双钦那么看好齐涉江!

真是看傻眼,这穿上得多疼,齐涉江居然还踩着说相声,还笑……

再配合上预告里,齐涉江跳上围栏的片段,更是越想越觉得——唐双钦真不是人啊!

不过也只有这样非人的导演,逼着演员去背《金瓶梅》、上街卖艺、踩跷……才能打磨出这样的作品,才能把自己给熬秃。

……

……

又过一周,齐涉江和张约乔装打扮,私下里结伴去看《鸳鸯扣》,两人都戴着口罩和眼镜,进了场才摘下来,因为是午夜场的最后一排,两旁倒也没人。

他们两个为了配乐,后期也看了片子,但完整的最终成片,也还是第一次。

音乐流淌,三弦声滚落,先是一个悬空的远景,男主角撑着黑伞,从茶馆走出来,镜头一拉,再跟随着他的脚步向前推。

他慢慢穿过天桥,一路有耍坛子的艺人、唱鼓书的鼓曲艺人、正在楮门子的相声艺人……再走进戏园子,台上小印月正是一个亮相,台下已然响起叫好声。

男主角收起伞,一抬头,在他的侧颜与背景的戏台、观众定格了两秒。

一个长达一分钟的、颜色灰扑扑的长镜头,旧时气息,扑面而来。

张约低声感慨:“唐双钦的镜头语言真是丰富又细腻,当然最优秀的还是你那个亮相。”

齐涉江失笑,看着他,“网友知道你其实这么会说话吗?”

“他们不用知道。”张约得意地一揽齐涉江,继续欣赏电影。

齐涉江饰演的小印月,在大屏幕上嬉笑怒骂,见男主角落入窘境,便伸以援手,留他在戏班客串,演点没什么台词的小鬼、小兵。

与园子老板三观不合,小印月就毅然离开,为此承诺不再在别的戏班演《望情鱼》,在这台上,奉献了最后一场、此后十年都不曾再唱的《望情鱼》。

……

齐涉江的表演,完全就是在模仿,他把这一条路走到了底,演出真实历史上那个小印月,他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

后来很多影评都说到这点,必须去看看小印月的录像,看看旁人对小印月的描述,才更能体会齐涉江的表演。

张约对故事早已了然于心,他主要看的,就是大屏幕上的齐涉江。

故事接近尾声,小印月十年绝唱《望情鱼》。张约看着屏幕,喃喃道:“有时候,我觉得你简直就像从那个时代走出来的……”

被他搂在怀里的齐涉江慢慢坐直了,温柔地道:“也许我就是呢?”

张约本想笑,但看到齐涉江的神情后,他却是怔了一会儿。

直到前座的观众在为了主角的命运抽泣,张约这才回神,将齐涉江抱回怀里,是真是假,是从何时而来,都不重要。

“来了就是我的了,跑不掉。”张约在他耳边小声说。

.

《鸳鸯扣》在票房、口碑上都大获成功,观众关心电影相关的各种话题,包括人物的历史原型。各种各样的资料被翻出来研究,对比演员们的表演。

张约和齐涉江的配乐也大受欢迎,采样自子弟书的几首配乐都备受好评,主题曲更不必说了,电影发之前就在流媒体榜单上有了一席之地。

这也是齐涉江这个传承人该做的,让子弟书复苏,以新的面貌让大家接受,甚至喜爱上。他甚至希望不止是作为传统题材的配乐,还能有更多人喜欢它本身。

而转眼之间,齐涉江以相声演员的身份和大众见面,也有一年出头了,和徐斯语的搭档渐渐度过磨合期,舞台风格稳定下来。

在这个时候,李敬提出希望给齐涉江和徐斯语举办相声专场。

就在京城找一家大型场地,几千上万座位的那种。先办专场,效果好了,他还想谈全国巡回的演出,就跟夏一苇办演唱会一样,这也算是阶段性的总结、成就了。

齐涉江当然是愿意的,他和徐斯语也顺出来不少活儿,办个专场没问题。

从前都是给孟静远、曾文,还有其他老师助演,现在,可是轮到他们当主演了。

这消息才放出来,粉丝们就炸开了锅。

Jesse的相声专场演出!可能还送大段的子弟书演唱,传出来的票价比买节目录制现场的票还便宜,这四舍五入等于不要钱啊!

这几个月齐涉江和徐斯语合作,也是出了些精彩段子的,就算路人,看了消息都心动想到时候买票观看了。

反响如此激烈,李敬很快联系好了演出商,定下场地,七八千人的大场馆,还能加座儿,可以坐下一万多人。

另一个大众非常关心的事,就是齐涉江会不会请嘉宾。

垫场的估计有他徒弟,像孟静远、曾文,能来么?他俩来的话,肯定不能说是垫场,而是助演。

还有,好基友张约呢,是坐在台下,还是能上去高歌一曲?

这些要是都能来,那票价可就更值了!

其实不止观众,齐涉江这边也在纠结。

他如今在相声门,属于孟家这边的,办专场,少不得还要顾虑各位同门,他的搭档徐斯语也是一样。

这个名单,还得孟静远帮着来定。

“嗯……这个……”孟静远都想咬笔头了。

“加一个人。”孟老爷子正坐在床上喝水呢,忽然这么说道。

孟静远头也没抬,“您说,谁啊?”

孟老爷子:“我。”

“啪嗒。”

孟静远的笔掉地上了。

拿着水壶的齐涉江也愣了。

老爷子这是……开玩笑呢?怹都快二十年没登过台了!

孟老爷子手指点了点孟静远,“孙子,快点,我说正经的。”

“不是……爷爷,您这上去演,吃不消啊!”孟静远哭笑不得。

老爷子高深莫测地道:“我问过医生了,演个一头沉的段子,我来量活儿(捧哏),还是能撑得住。”

这一头沉,指的就是逗哏主要叙述,捧哏的话少一些,相较而言确实没那么吃力。

但是,捧哏也是要全神贯注的,不然接慢了,逗哏的话不就掉地上了。

孟静远看老爷子真不是在说笑,结结巴巴地道:“这……您,您给杰西量活儿么……这要演哪个节目啊……”

他心里头很不明白,为什么老爷子会有这个想法。这么些年了啊,这么说吧,就算是作为亲孙子的他有重要演出,老爷子也没说要上台助演。

“你慌什么,说了问过医生,我还能因为上台太激动么?使哪块活儿,也都想好了。”孟老爷子看着齐涉江,说道,“杰西啊,我跟你演一出,你欢不欢迎?”

齐涉江还有些懵,他从未想过,自己还能和师弟再合作一回。

多少年了啊,当年如有合作,都是他给师弟量活儿,这也是惯例,三分逗七分捧,前辈捧晚辈,手艺高的捧低的。

如今要角色颠倒,师弟来给他量活儿么?

“不说话我就当你答应了。”孟老爷子老神在在地道,“你们可以打个广告,该演员随时可能原地告别舞台,多重精彩限定观赏。”

齐涉江、孟静远:“……”

孟静远都要哭了,“老爷子,这时候您就别拿自个儿抖包袱了行吗?”

第三十八章

齐涉江、徐斯语首次相声专场即将在京城开演, 更是请出了相声门的老前辈孟老爷子登台助演, 演出信息一经公布, 立刻引起了轰动。

孟老爷子的名字,很多华夏人就是不听相声, 也耳闻过,从艺以来,留下了很多经典作品。差

不多二十年前, 就不再出现在大小舞台上了,他的固定搭档早就去世,本人也上了年纪, 身体不大行,大家只能回味他早年的录像。

现在, 齐涉江, 或者说他那位师父的面子得有多大, 竟然把怹老人家都请出来助演了?

孟老爷子本人都拿这个开玩笑,虽说肯定不至于当场告别舞台, 但用“罕见”评价毫不夸张了。往后估计也没谁有这个面子, 能让孟老爷子登台了吧。

再加上齐涉江、徐斯语本身闯出来的名气,这票在黄牛那里都要炒成天价了, 导致他们想了很多办法, 遏止倒票的情况。

无论齐涉江开专场, 还是孟老爷子出场助演,本意绝对不是让票价翻成这样,使得许多喜爱他们的观众买不到票, 看不到演出。

孟老爷子是真正的惊喜,除了他之外,像什么莫声、齐乐阳,孟静远、曾文,甚至张约,都是大家想得到的。齐涉江毕竟还是子弟书的传人,到时候张约和他合唱子弟书,也属正常。

因为是他开专场,圈内一些认识的人也少不了来支持,像唐双钦导演,关山乐队其他成员,《归园田居》节目组的人,甚至是夏一苇的朋友,挺多都表示想来捧场的。

这种亲友票李敬提前预留了的,毕竟这次的票可抢手得很。

至于相声门的同行,有想来的,像是柳泉海,那都是冲着孟老爷子,这些安排在后台就行了,倒不用票。

……

夏一苇很为此事得意,每天都能听到她在微信上和人聊天,说儿子的票卖得如何如何了,场馆如何如何大了。自己当年第一次开演唱会,都没有这么大的场馆。

夏一苇:“我跟你说,我儿子以后肯定是年年上春晚,出国访问……什么,你说外国人听不听得懂相声?我儿子能用英文说啊!”

说罢了又转头问齐涉江,“你能翻译段子吧?”

“……这怎么翻译,您翻译得出捧哏和逗哏吗?”齐涉江无语道。

不管了,已经吹出去了。夏一苇就当可以了。

“我说儿子,这个小张……”齐广陵坐在一旁,本来一直盯着手机,忽然也开口了,“他怎么天天给我微信问好,太殷勤了吧,你们关系有这么好吗?”

齐涉江:“……”

张约的嘘寒问暖,过分殷勤,堪比销售,终于连齐广陵都觉得奇怪了。

齐涉江脸微微一红,“妈妈,爸爸,其实……”

话都说到这里了,他觉得是时候交代一下,不然以后夏一苇夫妇想起来,也知道他现在是装傻,这不是不太好么。

夏一苇到底心思细腻一些,一看他这神情,就觉得不大对,她儿子从小闷得很,什么时候有过这种表情了,她一下就从窝在沙发里的姿势变为坐直了。

齐涉江:“其实我和张约在共同研究音乐期间,发展出了深厚的感情……”

夏一苇、齐广陵:“?”

他俩都有点怔怔的,好像一时无法理解话中的深意。

齐涉江镇定地道:“就是那种。”

夏一苇、齐广陵:“……”

齐广陵猛地吐了一口气,站起来道:“终于!终于啊!儿子,你都这个年纪了,那么多人追你,你一次恋爱都不谈,你再不说,我都要怀疑你是无性恋了!”

他握着齐涉江的手,吐露心声,“我怕你妈妈多想,都不敢在她面前说。男孩子就男孩子,小张这个人我觉得不错!也相信你的眼光!”

齐涉江本以为要和齐广陵长谈一番,没想到貌似稳重的爸爸心中竟然埋藏着这样的心思,一秒钟赞成,不禁有些呆愣。

此时,反倒是齐涉江以为身处娱乐圈,长在国外,更加开明的夏一苇踉跄了一下,说道:“难怪他那么殷勤!不行,这个小子,最近还经常发微信语音,唱歌给我听,说是让我指导,这分明就是羞辱我啊!他要成了我们家的人,以后我还好得了吗?!”

夏一苇连连摆手,仔细一品,对齐涉江找了个男的好像也没意见,而是对张约的性格有意见……

齐涉江哭笑不得,“妈妈,张约没有那个意思,应该是您先入为主,所以听他说什么,都觉得有点嘲讽吧。”

“不行不行,张约喊我阿姨,甚至喊我妈?”夏一苇坐下来,歪在沙发上,扶着额头道,“我还是不能接受,这件事对我的打击太大了……为什么是张约……”

齐涉江:“……”

齐广陵用口型对齐涉江说:“让你妈缓缓。”

.

.

转眼到了演出当日,这是一个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