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三千个宫斗小帮手上一章:第 32 章
  • 我有三千个宫斗小帮手下一章:第 34 章

原是想让婢女放着,他一会再喝,可闻着味道又让他的疲惫清醒了一下,遂睁开了眼,青白的茶碗外面雕着几片花瓣,显得清新淡雅。

光是瞧着,便有了些许的凉意,成帝一直紧皱的眉头微微的舒展开来,伸手将茶碗端了起来。

顺势打开了茶盖,看着杯中的茶叶动作一顿,成帝总算是知道,今日为何有一股不似往常的清香了。

“这是谁人煮的茶”

声音低沉威严,更是听不出一丝的喜怒,福禄海一直站在旁边看着,听到这话就先跪了下去,连带着殿内所有人都往下一跪。

就在所有人屏息想要求饶的时候,一个清丽的声音响了起来,像是一股清泉瞬间荡漾了心中的烦热。

“回禀陛下,是奴婢所煮。”

秋禾恭敬的跪在下首,趴伏在地上,单薄的身子并未像其他宫女那般惊慌失措的跪地求饶。

成帝多看了一眼,总觉得这个陌生的小宫女好似之前见过一般。

依旧是沉着脸,威严不减的道:“你在朕的茶里加了什么”

福禄海在一边看着,忍不住的抹了抹额头的汗,方才柳姑姑让他把人带进来,他想着这么些年的交情,也就卖了柳姑姑这个面子。

谁想到这确是个不省心的主,瞧着陛下的样子,怕是今日凶多吉少了。

第一个想法就是先与此事脱个干净,“大胆奴才,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你往陛下的茶里放了什么东西!还不老实交代!”

秋禾挺直着腰身,并未露出丝毫的胆怯,亭亭若茶碗中的茶芯婀娜多姿。

“回陛下的话,奴婢在茶中加的是金银花,奴婢见暑期以至,天干风燥,而金银花性寒味甘,可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以前家中长辈常如此下火解暑,故而奴婢大胆,在龙井之中加了金银花。”

看到秋禾的脸,成帝就想起来了,这个宫女之前似乎在永寿宫见过,难怪瞧着眼熟。

“朕记得,你原先是在母后宫中伺候的”

秋禾不卑不亢,恭敬的又磕了个头,“陛下记性好,奴婢年初是在皇太后身边伺候的,只是后来被讨去了咸福宫。”

成帝想起来了,他就记得之前在咸福宫好似也遇上过这个宫女,“那你怎么会到了奉茶所。”

“奴婢刚进宫那会,就是在司膳司当差,只是出了些事不得不离开了司膳司,咸福宫出事之后,奴婢幸得司膳司的曹司膳赏识,又回了司膳司。”

成帝点了点头,这就对了,看来这宫女也确实是有些本事,瞧着年纪大约和他那几个女儿差不多大,倒是进退有度,看着就让人舒服。

下意识的就端起了茶碗,“听你这么说,倒像是对茶了解的颇多。”

“奴婢老家在浙南的茶乡,家中最不缺的就是茶,我们那无论老少都喜欢饮茶,这是夏日最常搭配的法子。”

放到鼻下一闻,果真是清香扑鼻,而且看着这青白的茶碗中浮沉的叶片,好似原本的燥热好似真的缓解了一些。

福禄海在一边看着露出了一个诧异的表情,方才陛下不是还很生气的样子吗怎么突然又喝上茶了,又怕这茶喝不得,以往谁人敢在陛下的茶里放别的东西的。

硬着头皮轻喊了声陛下,成帝紧锁着眉睨了他一眼,“陛下,要不要先让宫人试一试。”

成帝扫兴的挥了挥手,就放到唇边抿了一口,成帝爱喝清雅的淡茶,不喜味涩苦的,而且茶瘾很重,为了让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状态,他每日都要喝很多的茶。

入口还是龙井的茶香,但又夹杂了一些甘香,大约就是金银花的味道,很是清爽可口,抿过之后又品了品。

“糟蹋了龙井原有的醇香,但确实是有一种清爽之感,你用的是今年新贡的新茶”

“奴婢用的陈茶,只是加了金银花和琼花的露水一道煮后,就会尝着有股自然的芳香。”

“哦这倒是有点意思,若是不加金银花,还能加些别的吗”

“能放菊花清肝明目,润喉生津,也能放蜂蜜滋养温润,甚至也能与玫瑰花茶这样的花茶一道泡,美容养颜,陛下可赏些娘娘们,一定喝了喜欢。”

成帝对此颇有兴趣,他喝了快一辈子的绿茶,从来不喜欢在里面加任何东西,总觉得会破坏了茶原本的醇香。

没想到还有这么多讲究,尤其是听到玫瑰花茶的时候,忍不住的大笑起来,“福禄海给朕记着,晚些给贵妃送去,她一定喜欢。”

福禄海被这一连串的转变搞得有些发懵,按理来说,他是最了解成帝的人,方才他应该是在生气的边缘了,怎么突然就又龙颜大悦了

真是捉摸不透,福禄海想不通,就又把视线落在了秋禾的身上,这个宫女还真是不容小觑。

若是平常人得了陛下如此的赏识,早就乐歪了,可偏偏她却像什么都不知道似的,神情较方才竟毫无变化。

他在御前伺候这么多年,还从未见过如此让他看不透的人,真是有点意思。

从那日起,秋禾就在成帝那留下了一个不错的印象,是个乖巧有趣之人,她的言语谈吐都不似普通的宫女,这让成帝越发的欣赏。

有一回成帝正在埋头批阅奏章,以为身边是福禄海就直接让人研墨,等到抬头才发现是秋禾来上茶,成帝这才发现,这小宫女不仅懂茶还会研墨!

等再过两日,他又发现这人不仅会研墨还写的一手好字,在写的一手好字的前提下,她还懂字画。

简直就神了,成帝好像每日都能在这宫女身上发现惊喜,每一种某一样都不像是个普通的宫女该有的。

对此秋禾的回答也很直接,“奴婢出身茶乡世家,祖上却也是出了几位举人秀才的,家族虽已败落家中长辈却仍以家训从小教导奴婢,族中不论男女都得识字写字,奴婢三岁识字五岁阅看文章通其大义。”

成帝对有文化之人总是高看一些的,对此赞同的点了点头,“本就该如此,没想到江南一带读书之人氛围如此之浓郁。”

秋禾没有说谎,娘亲母族原是本地的宗族大家,外祖母曾经也是正经的大家闺秀,只是后来败落了,不得不转经商,家中祖训却没有变。

故而娘亲未婚生下她,就被当做耻辱的赶出了家门。

她还记得娘亲白日采茶,夜里就在烛火下教她,她不懂为何邻居那些孩童都不必读书识字,她一个女娃却要学这些没用的东西。

“阿禾,你与他们是不同的,早晚有一日你会离开这里,而娘亲想让我的阿禾,不受任何的委屈,别人有的,只要娘亲有能力都会让你拥有。”

起初秋禾还是不懂,等到真的进了京她就明白了,娘亲一切的用意。

而且进了沈家之后,姑姑也对她起了很大的影响,当然就算是这些,也不足以让一个乡下丫头变成京中的大家闺秀。

主要还是每每她一张口,脑海里就有一些话语和诗句浮现,以及她研墨写字都是玉君夫人帮的忙。

成帝还在感慨,一普通地上的姑娘都能有此家教,再反观他的这些儿女们,当然主要是那让人头疼的老四。

成帝又看了一眼正在研墨的小宫女,叹了口气,他那不成器的儿子,若是有她一半懂事,他就知足了!

“真是可惜,你若是男儿,朕兴许还能封你个官做,为朕效力,不像朕那没出息的儿子!”

秋禾:

成帝口中所谓的没出息的儿子,和她想的不能是同一个吧她又不敢说什么,只得跪谢说不敢当,再顺势表一表忠心。

正巧周文衍要来找成帝送南巡的部署图,刚走到殿外就是接连的两个喷嚏,揉了揉鼻子,真是奇怪了,这大热天的,还能着凉了不成

又或许是有人在念着他他一直在外跟着二哥奔波,已经有几日没见秋禾了,还真有些想,也不知道是不是她也在想自己。

周文衍这么美滋滋的想着进了养心殿,一抬头隔着大殿,就看到他的小秋禾就在站在他父皇身边。

看到他进来朝着他挤眉弄眼,然后又飞快的低下头,周文衍完全没能理解这是什么意思。

一边心里想着一边懒洋洋的给成帝行礼,“父皇,儿臣来送东西。”

说曹操曹操就到,成帝看着他站没站相的样子,就是一股子的火,“瞧瞧你这一身的懒骨头,真是干什么事都没用!只能给朕丢脸!”

被劈头盖脸一通骂的周文衍一脸莫名其妙,这好端端的他爹又吃炮仗了不成!!

作者有话要说:周小四:什么东西!我怎么突然就被我爹骂了!!

媳妇比我还得我爹喜欢,我总觉得这事不简单!!

推个基友的文顺便发红包!哼,我就是这么一个耿直的发红包的人!一人一个么么哒=3=

基友新坑《穿成炮灰表小姐》,甜爽文,感兴趣可以看看。

文案:

宋嘉月一朝穿越,变成一本宅斗爽文里的炮灰表小姐。

小说里,表小姐有一门娃娃亲,娃娃亲的对象是个床都下不来的病秧子。过门之后方才得知真相的表小姐心有不甘,终有一日同别家公子私奔,把自己丈夫气得一命呜呼,最终落个沉塘结局。

穿成刚刚嫁入俞府的炮灰表小姐,

理一理原著剧情,宋嘉月慎重决定老老实实混吃等病秧子丈夫死。

谁知道,一天又一天……

宋嘉月:咦这病秧子怎么还不死

俞病秧子景行:呵呵。

app没有飞机票,需要手动搜索文名!

☆、第74章 第七十四章

周文衍莫名其妙就被成帝骂了一通, 就连呈上去的东西也一并给丢还给他。

“一看字迹就不是你的,你除了那一手字还能入眼, 就没有一点能叫朕满意的了,如今连字都要别人写, 你还能干些什么,朕不要如此敷衍之物, 拿回去重写!”

周文衍:

这本来就不是他的活啊, 好端端的骂他做什么周文衍最后只能归结于他父皇就是看他不顺眼!

至于为什么突然看他不顺眼的原因他却是没搞明白。

秋禾站在一边把一切都看在了眼里,心中忍不住的想笑,这是秋禾以前没有见过的周文衍, 原来他也有奈何不了的人。

而他为何被骂这个原因,她就自然的不告诉他真相了,免得他知道了难过, 想一想自己可真是个善解人意的人。

成帝发了一通火,心情也舒坦了起来,看着周文衍也没有这么不顺眼了,毕竟他近来的表现比这前几年已经算进步很大了。

就打算再弥补一下父子感情,福禄海就轻声的喊了句陛下,“您今日还要去陪皇太后用膳,这会时辰不早了。”

成帝这才想起来, 这几日天气燥热的厉害, 太医来报皇太后身子不大好,他就说了今日会去陪陪她老人家。

“行了,朕要陪你皇祖母用膳了, 你也别在朕的面前碍眼了,找你二哥去。”

一听成帝要走,周文衍马上眉开眼笑的恭送他出殿,一双眼却是没有离开过那个娇美的身影。

等到成帝带着福禄海等人一离开,秋禾也收起托盘和茶碗准备回奉茶所,周文衍就慢悠悠的走到了她身边。

随口找了个借口,赖在她的身边非要跟着她回去,秋禾赶了两次让他和自己保持距离,赶不走,只能让他跟着回了奉茶所。

方才她是想着正好成帝没人,她可以借着机会,找一找起居录的踪影,没想到又被周文衍给破坏了计划。

柳姑姑对秋禾很是满意,尤其是在她得到了成帝的赞赏之后,更是待她宽容。

而且梁女官也渐渐的把手上的事情都交托给秋禾,就等出宫的日子一到,自会有柳姑姑举荐秋禾成为新的奉茶女官。

能在养心殿混的学婢也都是有眼色的,知道秋禾得宠又有能力没人敢得罪她,最多私下说一句她运道好。

这会看到秋禾回来,都笑眯眯的和她打招呼,“秋禾姐姐回来了。”

里头梁女官听到声音也站起身,她最近受秋禾在茶中加别的茶所启发,正试了一些,打算让她尝尝,就接着听到小丫头们的行礼声。

诧异的掀帘子出去,就看到了秋禾身后悠闲的周文衍,赶紧磕头行礼,“四殿下可真是难得,怎么有时间来我们奉茶所。”

“听说最近新得了些好茶,连父皇都喝着好,我也来讨些尝尝。”

自从成帝赏了贵妃绿茶加着玫瑰花茶之后,后宫众人都学着这种喝法,渐渐的也传到了宫外头去,如今满京城都开始盛行这种喝法。

梁女官便没有多想,只当周文衍是好奇,赶紧让学婢去拿了几种成帝喝过觉得好的搭配。

“不知道殿下喜欢哪种喝法,这些是陛下喝着不错的,您试试喜欢哪种,再让宫人来拿便是。”

秋禾趁着他们说话的功夫就溜去了茶室,周文衍对这些不感兴趣,他来只是为了多点时间和她相处,没想到这丫头还溜了。

就挥了挥手,“我倒是头次到你们这奉茶所,就劳烦女官带我参观一二。”

秋禾倒不是不想见他,只是怕两人太过亲密被人看出什么来,尤其是周文衍是个不会藏的性子,恨不得他们的关系人尽皆知才好,她才不得不躲着些。

但就算是进了茶室,也注意着外面的动静,这会正在指点其他学婢如何掌握水温茶叶分量,周文衍就大摇大摆的进来了。

秋禾下意识的手上动作一晃,险些手中的水倾洒出去,好在她面色不改并未让人发现她的小小不安。

从进了茶室起,周文衍的一双眼就像是黏在了她的身上,以前他就知道秋禾什么都会,不仅长得好看,还能说会道有一双巧手。

如今才算知道,为何挑剔的父皇,也会对她如此的满意,心中又忍不住的在想,若不是他此刻尚无能力,又何至于让她伺候别人

周文衍的脑中印刻下了秋禾专注认真的一面,下一秒就侧过了脸,“这么瞧着也没什么特别之处,真是扫兴。”

说着不顾屋内众人,就直接甩脸色出去了,梁女官方才还在想这位爷今日是怎么了,就见他直接离开了,只得追了出去。

秋禾将最后一道步骤演示完,轻声问在看的其他学婢可是看清楚了,再让她们学着她的样子做一遍。

才有时间将目光朝着周文衍离开的方向看去,微微皱了皱眉,这人是怎么了方才不还好好的吗

是因为自己不理他吗

这也太幼稚了一些,秋禾想了想还是想不出他是为何甩脸色走人,干脆就不去想了,越发专注于手上的事情。

另一边,成帝带着宫人浩浩荡荡的到了永寿宫,皇太后正在殿内休息。

殿内已经用上了冰,但因为皇太后的身子不好,不敢用的多,这会也是隔了一扇屏风由两个小太监冲着冰山扇风,稍微能送来一点凉意。

皇太后身边站着四五个小宫女,也是手执扇子轻缓的扇着,她的身后还站着一窈窕的女子在娴熟的给皇太后按着头上的穴位。

“皇上驾到。”

成帝点了点头就大步的迈进了殿内,皇太后身边的宫人也都全部跪下行礼,她身后的女子也慌忙要跪下,就被皇太后拦了拦。

她才停下了动作,继续给皇太后捏着肩膀。

“给母后请安,听太医说,您昨夜不大舒服,这会可是好些了”

“哀家千叮万嘱不让他们告诉你,就是怕你担心而耽误了国事,倒还是被你知道了,许是气闷,这会已经好多了。”

成帝这才放心下来,又把陈嬷嬷喊来身前交代,不论何时,只要皇太后不舒服,就得立刻通报给他。

等到坐下,就由蓝叶上前来奉茶,秋禾走后她渐渐的就独立了起来,如今在永寿宫也顺风顺水了起来。

“昨夜多亏了这孩子,衣不解带的陪了哀家一宿,今日又在这照顾哀家,实在是个难得的。”

成帝这才注意到皇太后身后站着的人,是他之前封的莲贵人,只是他近来除了皇后和贵妃那,已经许久未到后宫了,更何况是一个贵人。

皇太后的意思已经表露的很明显了,成帝又如何不知,把莲青召到自己跟前来说话。

莲青今日穿了淡蓝色的衣裙,很是清爽简单,却也有种小家碧玉的美,成帝赏了她好些东西,又准许她一道用膳。

皇太后的招数虽然老旧,却有用,等到一道用完膳,成帝就要回养心殿批阅奏章了,干脆就把莲青一块给都走了。

成帝直接就把人带回了养心殿,秋禾来奉茶,自然也碰上了莲青,大方的给莲青行礼,反倒是莲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朕想起来了,你们原先都在永寿宫伺候,想来是相识的。”

莲青娇羞的点了点头,“秋禾心灵手巧,比妾身要能干的多,皇太后也总在我们面前夸秋禾。”

秋禾面无表情的呵呵了一声,她们两虽然不算是有仇,但绝对算不上关系好,如今怎么有一种好姐妹的意思

不过皇太后果然不愧是后宫最为有手段之人,这是宁嫔没了,又迅速的扶起了另外一人。

其实这人到底是谁,对皇太后来说并不重要,这也是当初宁嫔会输的一败涂地的根源,连自身的位置都摆不正,如何能看得清眼前的路。

秋禾也无意揭穿这些,她和莲青互不打扰就再好不过了。

连着几日,莲青都来养心殿伺候,这位本来已经默默无闻了的贵人,又再一次的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中。

秋禾在养心殿伺候的时日长了,对后宫的情形也了解的多了,帝后的关系并不算好,但相敬如宾。

成帝对三子周子煜也不如宫内传的,已经将他当做内定的太子来培养,反倒是对几个儿子一视同仁。

而对孙贵妃倒像是真心的宠爱,就算是不去翊坤宫也时常的挂在嘴边,有什么好的一定是先想到她,这种喜欢一定不是装出来的。

这更让秋禾越发的谨慎起来,成帝如此的疼爱孙贵妃,她一定得想一个万全的主意,若不然一击不中再想找下一个机会就会更加的困难。

这日是成帝要去皇后那的日子,秋禾正好在给成帝研墨,“你比之前那些整理的太监还要心细,不如你替朕,把这些笔墨理一理。”

案桌上没有奏章这些,就算有只是一些鸡毛小事,军政要事都已经处理完了。

秋禾面对这样一个送上门的机会,如何不高兴,她时刻都不敢忘记玉君夫人的事情。

而且她侧面向柳姑姑打听过,成帝的起居录是由贴身太监记录的,应该是整理在书架上。

养心殿是由先帝时期起才作为皇帝处理政事之所,保不齐这书架上还能有先帝留下的东西,其中有线索也不一定。

等到成帝出了养心殿,秋禾就开始整理案桌上的东西,殿内留了两个小太监都被秋禾喊来帮忙,不是端水就是洗墨台。

殿内马上就只剩下了秋禾一个人,她抓紧时间,直接开始翻找起身后的书架。

她的时间有限,只能尽可能快速的扫过,只希望能找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秋禾瞧见最上头的一层,有些明黄色的封皮,咬了咬牙,机不可失直接搬了角凳踩了上去。

就在要够到的时候,她听到身后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