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行。上午迟一点也可以,我估摸着我十点左右也到家了。”风瑾根据陶靖宇出门的时间估算了一下时长。

“那就让他们上午晚点来。祝你旗开得胜!”成君昊说。

第二天一早,风瑾就起来了,陈姨也早早起来了:“那边挺远的,来回起码要两三个小时,爬山需要体力,你带上吃的去。”她给风瑾准备了吃的、喝的、遮阳帽、墨镜、驱蚊水、登山杖等等。

风瑾觉得是不是太夸张了点,他又不是去旅游:“陈姨,这些够了,很快就回来了。”

“你没爬过山,准备得周全一点不会错的。”陈姨像护崽的老母鸡似的。

他这边刚准备好,陶靖宇就骑车过来了。风瑾提议坐他的车去,陶靖宇当然同意:“不过到了之后要走一段路,山脚下没通车,如果骑车去的话就能到山脚下。”

“没事,就走一段吧。”风瑾看了看外面,心里有些小兴奋,终于可以出去走走了,不知道今天会有什么收获。

第十三章 收获

上了车,陶靖宇对风瑾的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车的人工智能是最新的,除了自动驾驶,还能给乘客放音乐、播新闻、放电影、读书,甚至还能陪你聊天。陶靖宇家里虽然也有车,但是系统太老旧了,也没钱升级,只有普通的驾驶功能。

风瑾发现陶靖宇一直在玩语音操控系统,他觉得惊讶极了,原来这车还能干这么多的事,他原来以为就是个代步工具呢,现代科技发展得太令人惊讶了。

骑车一小时的路程,开车只需要十几分钟就足够了,还是路况不好的情况下,他们到山脚下的时候,天还没有大亮,陶靖宇说:“今天就不叫我同学了,我给你带路吧,我记得路。”

“行。”风瑾从善如流,他这模样熟人看了没什么,陌生人看了总会吓一跳,还是尽量少见人吧,免得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露水还很重,风瑾不太喜欢,因为晨露寒湿,入体容易引起风寒湿痹。好在是夏天,气温比较高,人体阳气也正旺盛,可以抵抗,如果是立秋之后,人体开始收敛,沾了露水就比较麻烦。

风瑾一边走,一边留意路边的草木,看到不少自家院子里没有的药材,他觉得有必要的,就挖点回去充实他的药材库。陶靖宇对这种事兴趣浓厚,一边挖一边跟着风瑾学药理知识。这个时候,风瑾就会教得比较细致了,比如这种草药适合什么季节采挖,各个部位分别有什么药效等等。

药材的种类要比风瑾预想的要多很多,主要是这个时代中医没落,民间懂药材的少了,而且这里也不是什么名贵药材产地,采药的自然也少了。两人一边走一边采,挖了不少蓝花参、桔梗、通草、延胡索等,后来陶靖宇提醒说:“风叔叔,我们要不要回来的时候再挖?不然就拿不动了。”

风瑾低头一看,自己的篮子都快装满了,顿时笑了:“好。这东西放这里就好,不会有人拿的。”他将篮子里的药材倒出来,提着空篮子继续爬山。

天色已经大亮了,太阳也升了起来,露水跟快就干了,两人一边走一边认药材,看到有蘑菇,陶靖宇还要去采一下。爬过一个小山头,陶靖宇指着对面一片树木稀疏的红色山头说:“通筋草就在那儿看到的。”

风瑾擦了一把汗:“我们吃点东西再过去吧,顺便减轻一点重量。”他将背上的背包放下来,取出吃的喝的,邀陶靖宇一起吃早饭。

陶靖宇也带了干粮,是面包干,是他妈妈从工作的店里带回来的当天没卖完的糕点烤的,这是他们兄妹吃得最多的零食和干粮。风瑾的则是陈姨头天晚上就烤好的蛋糕,比面包干可口多了,陈姨也周到地准备了陶靖宇的份,所以面包干就被嫌弃了。

风瑾随口说:“陈姨的蛋糕没你妈妈做的好吃吧?”

陶靖宇说:“我也很少吃我妈妈做的新鲜蛋糕,她是个糕点师,几乎每天都上班,晚上也很晚才回来,没时间给我和妹妹做。”

“那你妈没时间陪你们?”风瑾问。

“很少。她晚上回到家的时候我们都快睡了。”陶靖宇说。

风瑾有些同情这个少年,几乎是在没有父母陪伴的情况下长大的。自己虽然从小就离开亲人,但师父和师兄们一直都很照顾他,他不是因为家境贫寒去当学徒的,风姓是伏羲的后人,在当时也是名门望族,他的祖父与师父是故交,他自己从小就对医术感兴趣,主动要求学医的,家里就把他托付给师父了,一直深得师父的照顾。

陶靖宇并不觉得自己有多可怜,因为在他周围,比他还惨的大有人在,他觉得自己还是幸运的,至少妈妈是爱他们的,自己也有妹妹和大白的陪伴,他还有不少朋友,并不是孤苦伶仃一个人。至于优渥的物质条件,他将来会自己创造的,不需要羡慕别人。

陶靖宇将蛋糕塞进嘴里,喝了一口水,打了个嗝儿:“我吃饱了,叔叔你慢慢吃。我去周围看看有没有蘑菇。”

风瑾说:“你小心点,当心虫蛇。”

“我知道,我拿棍子敲敲。”陶靖宇说。

风瑾吃东西不像陶靖宇那样狼吞虎咽,他讲究细嚼慢咽,有益养生。他一边吃,一边漫无目的地看向四周,忽然,他的动作一顿,赶紧又望向刚才扫过的方向,确认过后,大口吞下手里的糕点,连水都没喝,站起来往那个方向走去,走近了才确认,确实是一株“肉白骨”。

“肉白骨”长得跟六月雪非常相似,但并不是同一种植物,六月雪的学名为白马骨,是治疗皮肤病的一味良药。当时他们发现“肉白骨”的时候以为是白马骨,后来证明并非是同一种植物,它治疗皮肤的功效比白马骨更好,曾经让一个因长痈疽皮肤溃烂凹陷的患者皮肤恢复如常,生肌效果极佳,大师兄开玩笑说干脆就叫“肉白骨”好了,于是他们就一直叫它这个名字。

肉白骨生长条件要比白马骨苛刻得多,他们只在楚国云梦泽一带见到过,别处鲜有,没想到云海这里居然有肉白骨,实在是太难得了。

这株肉白骨大约半米高,枝叶不多,它的叶子小而厚,叶子的脉络是银色的。风瑾没舍得全都折断,便折了周边的枝枝桠桠,让它的主干保留着,继续生长。折完之后,风瑾又在附近看了看,没有再发现其它的肉白骨。

风瑾看看手里的枝叶,应该也足够了,希望自己的脸能借助于这个早点康复。今天这趟真是来得太值了,真是意外收获。

陶靖宇很快回来了,看见他手里的树枝,说:“叔叔,这是什么?”

风瑾很开心地跟他分享起了“肉白骨”的来历和神奇之处,甚至将自己的经历当成故事说给他听。

陶靖宇惊奇不已:“这么神奇啊?那你是不是也可以用?”

“对,我也能用。走吧,我们去采通筋草。”风瑾兴致勃勃,赶紧去挖通筋草了。

通筋草长在一片红砂土壤中,这是一种极为贫瘠的土壤,除了一些生命力极其顽强的松树,连白茅都不长的,但是通筋草却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它的根就如同人的经络一样,又细又长,在砂石缝隙间四通八达。当然,挖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它的主要药用价值就是根。

风瑾带了工具,和陶靖宇费了老大的劲,才挖出两株完整的通筋草,两人累得汗流浃背,因为这里没有可以遮挡阳光的树阴。风瑾说:“算了,先不弄了,回去给你成叔叔试试效果,如果药效好,叫李杨过来弄,他当过兵,体力比我们强。”

陶靖宇问:“成叔叔是怎么瘫痪的?”

“听说是出任务瘫痪的,他以前是特种兵。”风瑾说。

陶靖宇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真的,他是特种兵?”任何一个男孩,心里对特种兵这样的存在都是充满敬畏之情的。陶靖宇没想到那个嘴上不饶人连路都走不了的家伙居然是个特种兵,这让他心情有些复杂。

风瑾收好药草和工具,说:“走吧,回去了,太热了,以后再来挖。”

两人迅速逃离这片被烈阳照得似火在燃烧的红砂地,躲进了树荫下,休息了好一会儿,这才沿路返回。

他们翻过山沟的时候,在山沟的溪流中见到了一条在水中洗澡的蛇,吓得陶靖宇惊叫出声,鸡皮疙瘩都起来了。风瑾则很淡定地用石头将那条蛇给惊走了,然后还要去溪水中抓水蛭。

陶靖宇一想那条蛇就头皮发麻,说:“叔叔,你就不怕水里有蛇毒啊。”

“没有,这是水蛇,无毒的。你等我一下,我去抓点水蛭上来,这也是一味中药。”风瑾还真从水里找了七八条水蛭,用食品袋装着,然后放在了篮子里。

陶靖宇的三观一直在被刷新,这么恶心的虫子,居然还是药!那一瞬间他产生了那么一点点动摇,不过很快就打消了,因为风瑾说药店有卖的,而且是现成的晒干的,不需要自己抓,他就放心了,他一向都很讨厌那种柔软无骨的动物,包括蚯蚓。

他们回去的时候,看见合意的药材都顺便收集一些,并将之前挖的药材都收起来带回去了,这一趟可谓是满载而归,不过回去的时间也比他们预计的要晚,到家的时候都快十一点了。

院子里停着一辆车,甘紫菀父女早就到了。成君昊听见动静,拄着拐出来:“回来了。我还以为你们在山里迷路了。”

风瑾说:“怎么会?看到很多药材,所以多挖了点。甘小姐来了,到很久了吧?”

“没有,我们才到一会儿,知道你有事,特意来晚一点的。封大哥这是你挖的草药吗?居然这么多!”甘紫菀看见风瑾和陶靖宇从车后备箱里提出来满满一个篮子,还有一大捆草。

“是的,去升云山挖的。山上药材不少,以后有空再去。”今天他们去的地方很有限,只去了一小片区域,等有空了他真打算好好再转转,不过不是这个季节,秋天是最合适的采药季节,虫蛇也少。

风瑾和陶靖宇将药材放到水龙头边,这些药材都需要清洗才能晾晒,毕竟大部分都是内服药:“先进屋去休息,晚点再来收拾。”

风瑾和陶靖宇进屋之后,去洗了把脸,风瑾脸上的药膏也给洗掉了,没来得及上药,就直接去会客了。

甘紫菀的父母都来了,她父亲甘元朗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出版商,经营的出版公司在国内名列前茅,是一位气质涵养俱佳的成功人士,其母也是一位气质优雅的女士。

风瑾的脸已经消肿,就是颜色不太自然,倒没有以前那么吓人。甘紫菀看着他的脸惊讶地说:“封大哥,你的脸好多了啊。”

“嗯,是好些了。”风瑾这才过来跟甘氏夫妇打招呼,“叔叔阿姨好!”

甘元朗看着风瑾,没想到救了自己的人这么年轻,他站起来握风瑾的手:“谢谢你,小伙子,多亏你救了我一命。”

风瑾摆摆手:“不客气,说明甘先生命不该绝,我不过是顺便搭一把手。”

甘元朗顿时对这个不居功的年轻人增添了几分好感。风瑾依照甘紫菀的请求,给甘元朗把了脉,开了一副独参汤给他补因手术引起的气血两虚,连诊金都没收,甚至还将上次甘紫菀给自己送的礼物退还了回来,表明自己不是医生,没有资格看病收诊金。

甘紫菀自然不肯收回礼物,最后还是风瑾发了狠话,说如果不收回去,以后就不再帮忙看病了,甘紫菀这才将手表收了回去,咖啡豆无论如何都要送给他喝,不是为了表示感谢,只是为了结识他这个朋友。风瑾只好收下了咖啡豆。甘元朗表示,以后风瑾想要什么书,或者要出版什么书,都可以直接找他。风瑾心想,没准以后还真要麻烦他呢。

甘家人离开之后,风瑾开始清洗药材,顺便教陶靖宇怎么处理和储存这些药材。

成君昊帮不上忙,被冷落在一边,他引颈朝风瑾问:“我的药采到了吗?”

“采到了,明天就给你用。”风瑾头也不回地说。

成君昊低头看看自己无力的两条腿,希望真的能有用啊,残疾人真是太没有存在感了!

第十四章 回京

第二天早上,风瑾就将通筋草给成君昊煎服了。中午吃饭的时候,成君昊说:“那个药真的有用吗?我怎么感觉不到有任何效果呢?”

风瑾哭笑不得:“一副药都没吃完,哪有那么快!”

成君昊说:“我看你说得那么好,以为真有那么神呢。”

风瑾哈哈笑:“我又不是神仙,给你吃的也不是药到病除仙丹,吃了之后瞬间就变好了。别急,等药效发挥出来。”

成君昊尴尬地笑:“那好吧,希望真有效。”

成君昊的药已经在用了,风瑾的药还没有开始用,因为要将它们晒干之后碾成末,制成药膏才能用。一直到第三天,风瑾才开始制药膏。成君昊第一次见风瑾制药,他觉得很神奇,风瑾从哪里弄来的这么古老的碾子,还是用脚踩的。当然是从网上淘来的。

药膏的成分当然不仅仅只用肉白骨,风瑾还添了白及、铁线草、冰片、没药、乳香等药材,将它们按照比例调和起来,然后添加蜂蜜拌匀使之呈黏性,这样就可以涂抹到皮肤上了。

这个生肌药要比上一种更有效,涂上去就能感觉到不一样了,丝丝凉意让人感觉十分舒服,为了使药效更好发挥,风瑾都不用拔毒药膏了,早晚都用生肌药。拔毒的药内服外用了这么长时间,体内的毒也拔得差不多了。

这天晚上风瑾给成君昊按摩的时候,拿起他的右腿,用力按压脚底的涌泉穴。正按着,手里的脚突然弹了一下,这可是以前从来都没有过的现象,成君昊都惊呆了:“诶、诶,等一下,你刚才按我哪儿了?再按一下。”

风瑾又在涌泉穴上用力按下去,这一次却没有反应,成君昊说:“不对啊,怎么没反应了。刚刚是我的错觉吗?我的腿有反应了!”

风瑾说:“是有反应了,不是你的错觉。”

“但怎么突然又没有了呢?”成君昊不安地说。

风瑾说:“这说明你的病情有了好转,但是并不稳定。通筋草还是有用的吧。”

成君昊急忙问:“这说明了什么?我的病是真的能治好对不对?”这都治了一个多月了,终于见到曙光了,他怎能不激动。

“对,只要坚持下去,就有可能完全康复。”

“那我一定要坚持下去。”成君昊那个欢欣雀跃,比打了强心剂还振奋。

第一次出现反应后,成君昊非常期待再出现反应,但是接下来的两天都没有反应,这令他难免有些心急,不过风瑾看起来还是那么淡定:“别急,在你看不到的地方,身体正在慢慢康复。”

“你不是在安慰我吧?”成君昊有些不太相信。

“当然不骗你,我把过脉,你的脉象比之前稳定多了。”风瑾说。

“好吧,那我再等等。要是你不嫌麻烦的话,每天多帮我按摩一遍?要是你没时间,我叫李杨过来帮我按。”成君昊迫不及待想要看到下一次反应。

“没有必要,一天一次就足够了。”风瑾说,“对自己多一点耐心。”

成君昊窘迫地笑了笑,自己确实有点急躁了。

这天李杨过来汇报工作,结束后跟成君昊提起一件事:“昊哥,医院那边说为你量身定做的机械假肢已经做好了,你看要不要去安装?”

成君昊愣了一下,过了一会儿才说:“暂时不安装吧,再等等。”

李杨问他:“你觉得你在这里治疗有效果吗?”虽然他相信风瑾的医术,但成君昊的病跟他的不一样,这是最权威的专家都无能为力的事,风瑾可能会治一些病,但并不是所有病都能治,这都一个多月了,似乎还是未见起色。

成君昊说:“前几天风瑾给我按摩的时候,我的脚弹跳过一次。”

李杨难以置信地说:“真的?”昊哥的脚已经有一年多没知觉了。

成君昊点头:“风瑾最近给我用了一味药,效果似乎还不错。我打算再治疗一段时间看看效果。”

“好,应该再坚持一下。昊哥,我有种感觉,风瑾真能治好你的病。”他以前觉得风瑾是一个胆子特别大的人,什么病都敢尝试,现在他觉得该逆向去思考,应该是风瑾知道自己的医术有多高明,所以他才胆子才这么大。真是太神奇了,他才多大?21还是22岁?就可以治疗如此复杂的病,那他绝对是个天才。

成君昊决定再给自己一个月的时间,如果还是没有反应,那他就考虑安装机械腿的事。就在成君昊渐渐放平心态的时候,他的脚又出现了反应,这次不是一只脚,而是两只脚,这可把他给高兴坏了,果然如风瑾说的那样有效果了。从这天开始,他的腿反应频率也越来越多了。

成君昊甚至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丢开拐杖来走路,某天早上他决定不用拐杖站起来,很显然他没有成功,双腿跟面条似的完全没法着力,幸亏他反应敏捷,及时用双手撑住了地板,才免去了扑在地上的危险。

但他并没有死心,开始加强腿部的训练,比如用脚蹬墙壁,一开始当然是徒劳的,只能靠自己的手扶着腿去够墙壁,但他并不气馁,相信坚持下去肯定是有效果的。

还别说,慢慢地他就感觉到能有效果了,一百次里偶尔能有那么一次能感觉到脚能用力了,这让他欣喜若狂,自我训练更积极了。要说坚持和韧性,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够超过成君昊的了。

这天风瑾接到了封珏打来的电话:“小五,听君昊说你最近的治疗效果很不错,是真的吗?”

风瑾说:“有一点效果,但是还没好。”

封珏迟疑了一下,说:“大哥后天要结婚,他让我问你方不方便回来参加他的婚礼?”

风瑾脑海里冒出一个人来,那是封瑾的大堂哥封晟,封晟要比他大上十多岁,封瑾被带回去的时候,封晟已经上大学了,从小不在一起成长,感情不算多亲厚,但也没有交恶,至少在他生病后大家痛打落水狗的时候封晟还在积极为封瑾寻医问药,结婚也想到了他。

封珏以为他在犹豫,便说:“那我帮你跟大哥说一声,你不方便回来好了。”

风瑾说:“方便,我去。”他正好要回学校参加考试,顺便去参加堂哥的婚礼吧。

封珏得到这个消息,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弟弟终于不怕见人了,担忧的是别人异样的眼光又会刺激到他脆弱敏感的神经。“真的能来吗?”

“能。”风瑾答应了一声。

“那我给你订车票吧。”封珏说。

“不用,我自己订。”风瑾挂了电话,拿过床头的镜子照了照自己的脸,涂着棕色药膏的脸看不出原色,但他知道勉强还是可以见人了。

风瑾准备回上京,第一时间就告诉了成君昊,成君昊说:“那我也跟你一起回去。”

“当然一起回去,我还得给你治疗呢。我让陈姨去买票。”

“不用,让李杨买,把你们的证件号告诉李杨。坐磁悬浮?”成君昊问。

“随便,都可以。”风瑾盘算着要回去得带什么东西,除了随身物品,主要还是带药。

陈姨听说要回上京,顿时激动起来,乒乒乓乓开始收拾东西,收了一会儿又问:“少爷,咱们还回来吗?”

风瑾说:“回来啊。”他觉得没有必要再住在封家了,毕竟他换了个芯子,住一起免得露馅儿,关键是封瑾在封家人眼里就是个没出息的家伙,他可不想去受人白眼,住在这里多清静自在。

“诶,那咱们就带点日用品和换洗衣服回去得了。”陈姨也愿意跟风瑾留在这儿,她现在的工资是封珏发的,只照顾风瑾一个人,封瑾对她态度又好,还没有上头的大管家管着,天高皇帝远,自在。

风瑾提醒她:“将我和成大哥的药都带上,他也跟我们一起回去。”

“成先生也去?”

“对,我还得回去考试,有好几天,治疗不能间断。”

李杨马上订了第二天的票。风瑾没时间跟陶靖宇当面道别了,便打电话告诉他自己要离开几天,有什么问题可以打电话问他。

陶靖宇听了这话,顿时心感不安:“你去几天?”

“暂时还不清楚,我回学校去考试,考完就回来了。”风瑾说。

陶靖宇这才放下心来,他跟风瑾只学了一点皮毛,连入门都不算,还真有点怕他走了不再教自己了。

第二天,他们便踏上了去上京的列车。说是列车,其实是速度几乎与飞机持平的真空磁悬浮星际列车,从云海到上京一千多公里距离,仅需一个小时就到了,据说这还只是半速行驶的结果。风瑾原本以为汽车已经够快,但跟磁悬浮列车比起来,相差实在是有点遥远。

他真切感受了什么叫做高速,现代科技的发达真是太惊人了,比之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真是千百倍的进步。

成君昊发现风瑾出门之后就开始东张西望,似乎显得很好奇:“你来云海之后,是不是还没去逛过?”

风瑾意识到自己的好奇表现太突出了,便掩饰地笑笑:“对,就上次住院去了一趟市区。以前小的时候可能来过,但那时候太小了,没什么印象了。”他决定眼观鼻鼻观心,不再东张西望,尽管他的确很好奇。

“那等我好了,带你去云海好好玩玩。”成君昊说。

“好。”风瑾对接触新鲜事物兴趣还是很浓厚的。

说话间他们就到上京了,封珏亲自过来接他们。成君昊见到封珏,说:“不是说好了你弟直接住我家了,你还来接什么?”

封珏说:“我想我弟了,来看看不行?小五,你脸上涂的什么?”

风瑾说:“生肌膏。”

封珏仔细看了看,虽然涂着棕色的药膏,但也能看得出来他的脸已经不肿了:“看来好多了是不是?”

陈姨说:“我觉得是好很多了,就是红得还不太自然,新长出来的皮肤,太娇嫩了。”

“那没关系,只要病好了就行。”封珏心中的大石放下了一半,开始还怕弟弟瞎捣鼓把自己给害了,没想到他还真把自己给治好了,真是谢天谢地,一定是爸爸妈妈在保佑他。

成君昊说:“上车先回家吧,别站在这里聊了,你们也考虑一下我这个残疾人的不容易啊。”

封珏听他居然自嘲自己是个残疾人,知道他现在的心态已经完全调整好了,斜睨他:“你不是要安装机械腿了吗,马上就脱离残疾人的队伍了。”

“我不安啦,就当残疾人了。”成君昊笑嘻嘻地说。

封珏啐他一口:“我看你是想赖着让我弟给你按摩吧。”

成君昊得意地挑眉:“怎么着,你弟也乐意啊。”

“小五你别理这个赖皮,将他连人带拐杖给扔出去。”

“你这是典型的过河拆桥啊,当初是怎么求我来着?”成君昊控诉好友。

风瑾听着他俩又斗上嘴了,心说成君昊自己就是个大怼怼吧,跟谁都能怼,他说:“车在哪儿?走吧。”他已经注意到有很多人频频朝他张望了,他可不想当猴子被人围观。

“走吧,去我家。”成君昊说。

封珏不满地嘀咕:“真是不爽,我弟弟凭什么要去你家住啊。”

成君昊说:“因为我现在是你弟的人!我离不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