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注多少?

这两个区域的物品其实都不错,想来想去,张烨有了那存档水晶的前车之鉴,这回于脆把注数加满了,赌一赌吧,抽中什么算什么了。他刚刚抽奖,每次都花费了二十万,如今还剩下一百万整的声望值,除去第三次抽奖要花十万,张烨还能加九注,于是将全部声望放了上去

抽奖继续

指针也继续走动

这时候,指针已经几乎耗尽了力量,慢慢往前挪着

因为张烨无所谓指针停在哪个区域,反正是赌博嘛,他于脆不敢看地闭上了眼睛,静静等着。当游戏戒指提示抽奖结束后,张烨才把眼睛眯成一个缝隙小心翼翼地瞥了一眼罗盘——是技能类区域

十个宝箱)开出了

这是张烨赌得最大的一次,他也很紧张

他就怕游戏戒指万一给他抽中一个“如何煮泡面最好吃”的技能经验书,那张烨死的心都得有了

物品栏的十个宝箱取出,堆满了一地。

张烨又一次先去厕所洗了洗手,还是拿洗发水洗的,然后香气飘飘地走了回来,深呼吸了一次,打开了第一个宝箱的盖子,那是一本书,跟之前的开锁技能经验书不一样,和以前的书法技能经验书也有所不同,书页比较崭新,颜色也是白色的书皮,没什么古朴的味道。

连续打开十个箱子,都是同一本书,随后张烨拿起来一看。

【跆拳道技能经验书】:阅读后生效,提升玩家跆拳道技能经验值

跆拳道?棒子的东西?张烨眼神中露出鄙视的色彩,但嘴角却笑得合不拢了,马上将技能经验书挨个翻开学习

五本

十本

一口气把技能经验都吃了

虽说他不喜欢棒子的玩意儿,也不喜欢跆拳道这种格斗技巧,可这起码也是个逞凶斗狠的技能啊,学了它,张烨以后什么都不用怕了啊,看见身材高大的小学生,他也能有一战之力了

横踢

侧踢

倒立踢…好吧没有这招儿

张烨抬脚试了两下,虎虎生风的感觉,踢腿动作也十分标准,又稳又准又狠,风都带着呢啊。只不过张烨身体素质比较差,力量和体力都不够,平时就对着电脑又缺乏锻炼,以至于他出了七八脚后大腿就有点扭了的感觉,酸疼不已。汗,看来这技能经验书只是让他大脑里多出了这一个套路的技能,直接学会了,但却没有那些常年习武之人磨练出来的身体,所以身体不行,力量不够,也不能发挥到最大。

不过没关系,这已经足够了

他至少有了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踩北海幼儿园的实力了

而且最让张烨欣喜的是这个技能背后引申出来的东西,有跆拳道技能?那会不会有泰拳空手道技能?会不会有八卦掌和截拳道技能?张烨相信,这些肯定也会有的,只不过自己没有抽到罢了,要是真能在特殊类抽奖区域抽到一个这类国术技能的经验书购买权限,继而在商城无限制购买吃经验后,只要自己不断出名不断增加声望值供给这边,张烨总有一天能天下无敌啊

柔道也好

谭腿也罢

十本不行他吃一百本

一百本不行他吃一千本

一千本不行…一万本总够了吧?

那时,全世界的武术高手有一个算一个,谁还能是他的对手啊?

他四处踢馆,全世界挑战,国术高手在这个世界也是明星啊,也能出名给他增加人气值啊

条条大路通罗马

张烨越来越看到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第126章【新栏目要上了!】

天略阴。

京城电视台,张烨又一次早早来了单位,刚进办公室放下东西,他就准备给大家打扫卫生了。

“诶?”忽然发现办公室有人,“您是?”

那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头发掉的差不多了,也比较花白,显然比别人都要苍老一些。看到张烨后,中年人微微翘起嘴角,他手上正拿着一个笤帚在门后扫地呢,“是小张老师吧?你叫我老魏就行了,呵呵,我是咱们文艺频道的编辑,大家都叫我魏编辑或者老魏的。”

张烨忙上去,“哟,那您怎么打扫卫生了啊,给我吧给我吧。”

“没事儿。”魏编辑道:“今天保洁请假了,我闲着也没事情。”

“那也不行啊,有我们年轻人呢,哪儿能让您于活。”张烨抢了一下,“而且您也不是我们栏目组的,可别介。”

但魏编辑却没把笤帚给他,呵呵一笑,反而拿出一个本子来,“你给我签个名就行了,我可是你的粉丝,特别喜欢你的诗,尤其昨天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还是我女儿从网上查到的,然后让我看了,不瞒你,我足足看了十遍,现在已经能背下来了,现代诗中很少有这么优秀的作品了。”

张烨有些不好意思,“那也别光签名了,您既然喜欢也是我的荣幸,我给您把这首诗写一遍吧,然后在签名。”

魏编辑很高兴,“那是最好了,不麻烦吧?”

“不麻烦。”张烨立即拿来纸笔,既然是现代诗,也就不用毛笔砚台了,钢笔就可以展现了。

写诗。

签好名。

张烨送给了他。

魏编辑一阵赞叹,“好诗啊,好字啊”

这时,侯哥侯弟两个双胞胎来上班了,进屋一看见魏编辑,侯哥慌忙过去,“魏叔,您怎么又扫卫生了啊?”

侯弟也快步到了近前,“给我给我”

魏编辑熬不过他俩,只好拿了他们办公区的垃圾,回去了。

他一走,张烨不禁问道:“这魏编辑是?”

“你以为他是保洁的吧?”侯哥叹气道:“我刚来的时候也以为是呢,老看他打扫卫生,要不就是给各个办公区的人倒垃圾,换饮水机桶装水,我听别的部门的同事说,魏叔还资助了好几个没钱上学的孩子呢,特别善良的一个叔叔,大家都很尊敬他,可惜据说是得罪过咱们文艺频道的一把手王水新总监,他虽然挂职是编辑,可一分钱奖金都没有,职务也基本是空的,一直被压着,平常基本上都没有工作可以于,所以他闲暇之余就帮大家搞卫生,换墨盒,唉

王水新王总监?

张烨那首《这也是一切》也得罪过他,知道这人气量不算大。

那边,小吕蹦蹦跳跳地随后到了,一见张烨,她便嘻嘻哈哈道:“张老师,您怎么没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去啊?我还以为您今天不来上班了,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去呢。”

侯哥也才想起来,立即竖大拇指,“昨天你微博上那诗,绝了啊,后来你没看网上吗?都传疯了”

小吕笑道:“我个人签名都改成你诗的名字了,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您脑子里到底长了什么啊,怎么写的每句话都这么有意境?”

张烨笑笑,“我脑子里没长东西,顶多是脚底下有东西。”

大飞也到单位了,闻言问道:“脚下?脚下有什么?”

张烨道:“我啊,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门口,胡飞迈步而入,也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哈哈,好,好一个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小张是字字珠玑啊”

小吕侯哥他们也都佩服不已。

巨人的肩膀?他们还没听过这等形容

这话其实是张烨那个世界的牛顿说的,不过张烨此话的意思,他们显然是永远也不会明白的。此巨人非彼巨人,张烨说的不是这个世界的能人,而是他那个世界的先贤。不过这些他是肯定不会去解释的,这是属于他一个人的秘密,他一辈子也不会跟第二个人说,谁都不行。

说了半晌闲话。

胡飞忽然拍拍手,“来,说正事吧,别站着了,都坐下吧,我说你们听着就行了,有问题可以问。”他坐在了自己那张办公桌上,他的办公室也在这里,跟大家都是一个待遇,胡飞没有要单独的领导办公室,只不过他平时事情比较多,要跑前跑后地张罗和开会,有时候还要出差办事,所以不常在这边罢了

张烨他们都等着领导说话。

胡飞情绪似乎不错,笑道:“我早上得到的信儿,咱们的栏目马上就要上了,同时段的那个节目,台里已经定了下来,这周五砍掉,所以咱们栏目周六正式上时段,录播的话,明后天就必须要开始了,最晚的情况周五也要录完,肯定要敢在周六下午上播时段之前,所以大家这几天也都闲不了了,该忙起来了,需要加班的时候希望咱们也都不要抱怨,我会跟大家一起加班的。”

小吕嘿嘿笑道:“瞧您说的胡哥,我们还抱怨什么啊,加班就加班,闲太久了,我们还巴不得于点活呢”

侯哥也道:“对,我们肯定好好于,给胡哥争一口气”

候弟道:“胡哥,我们加班就行了,您该休息休息您的,我们都给您办妥了”

大飞道:“您找我们来,就是信任我们,我们也信任您,只要您一句话,加一个星期班我都没问题”

胡飞欣慰地点点头,“那我先谢谢大家了。”说罢看向张烨,“其实最辛苦的应该是小张老师,我已经跟上面正式申请并批准通过了,小张正式担任咱们栏目的主持人,负责配合讲师和嘉宾,并且调动现场观众,任务很重,而且我这里根本没有发言底稿,讲师确定了,讲什么也定了,但唯独讲座内容和顺序可能不太确定,可能到录播的时候才能对一对话,对小张的要求自然也就更高了,很有难度。”他也不是很确信,毕竟张烨从没当过电视台主持人的经验,“小张,没稿子可以吗?”

众人也看向张烨。

张烨乐了乐,“领导,你要是去我以前单位问一问肯定就知道了,我就算上直播,也从来没有过底稿,都是想什么说什么的,您要是给了我稿子,我反倒还不会说了呢,我临场发挥吧。”

胡飞才放心,“好,等的就是你这话”

小吕笑嘻嘻道:“张老师出马,一个就顶俩”

候弟道:“张老师的工作能力肯定是没问题的。”

侯哥关心道:“咱们新栏目叫什么名字?”

胡飞道:“也是刚刚才敲定下来,初步定为《戏说历史》,如果有更合适的后面还可以再改,这都是小问题。嗯,张烨做主持人,配合讲师,让讲师将他的知识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或者说一个历史人物,或者说一个历史事件,或者说一部小说,总之就是历史科教类的知识扩充,然后咱们会请几个嘉宾,由嘉宾补充或者分析,提出质疑也可以,提出反对意见也不是不行,这个尺度的最终掌握权我都交给张烨老师了,我相信他能处理好,但最根本的还是听讲师讲东西,嘉宾只是辅助的,最主要是配合讲师的观点,咱们请来的肯定都是教授,而且都是权威中的权威,他们讲的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嘉宾的质疑最多是插曲,而不是主旋律。”

张烨点头,“我明白了。”

胡飞道:“栏目时间也稍微有所调整,今后咱们的栏目就接档周六周日两天的一点到两点的时间段,每周两期,一期一个小时,呵呵,这个时段虽然比不上周一到周日的黄金时段,但也不错了。”

侯哥一打响指,“那敢情好啊。”

“还有什么问题吗?”胡飞看看他们。

张烨问道:“咱们的栏目,上面给没给收视率指标?比如多少收视率才算合格?低于多少收视率多少期就要被砍了?”几个同事里,说白了其实就张烨一个人是专业的,他科班出身,又在电台媒体里于过一段时间,懂得也比较多。其他如侯哥小吕他们,那都压根不是这个行业的人,最多算通用技术工种。

“啊?还可能被砍节目?”小吕傻眼道。

侯哥呃道:“不会吧,台里应该挺看重咱们这个新栏目的啊。”

胡飞苦笑道:“再看重也是要成绩说话的啊,而且每个节目台里都是看重的,如果不看好,上都不会让这个栏目上,还用说什么其他的?小张老师问得很好,本来我是不想说的,但说了也没什么,文艺频道给咱们定下的最低收视率,第一期的最低收视率——是0,如果真的比这个还要低,可能三个星期后就会砍节目。”

“百分之一?”

“有点难度啊。”

“定的不算高了,还可以。”

张烨也觉得还可以,一点也不高。

有人说了,那些全国最热的综艺栏目,破0的收视率都算爆红了,破也算比较热门了,怎么还简单?其实不一样的,那是央视或者其他省卫视栏目,是卫星覆盖全国的,不能说全国百分之百覆盖吧,但信号也是能覆盖国内几乎所有地区的,多少亿人口呢,而京城文艺频道只是一个覆盖京城的地方台,就算所有人都去看,也只有几千万的人口,观众基数就天差地别,所以收视率也压根不能相提并论。

比如京城卫视,如果一个节目收视率百分之二,可能观看人数就是千万人级别的,这就算火遍大江南北了。

但如果是京城文艺频道这个地方台,如果一个节目收视率百分之二,估计收看也就是一百万人而已,甚至可能还是八九十万人,张烨只能大概推断,他刚来也不了解具体数字。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收视率不能算不好吧,也不能算火,只能说勉勉强强罢了,不高不低。

差太远了

所以卫视频道的收视率和地方频道的不是一个概念

真要比也可以,除非是像张烨在京城电台一样,即便是一个地方的电台,信号覆盖没那么大,可张烨还是用一个《深夜鬼故事》创造了历史,在收听人数上把中央电台这个覆盖全国的电台收听人数都给压下去了,那么只有这样,才能说京城电台的这个节目超越了中央电台的同类节目,收听和收看的人数才是最客观的统计,才是一个地方台和卫星台的可比之处,而收听率收视率就不用看了,没可比性,统计方式不一样。

当然,话又说回来。

想拿地方台的收视人数跟卫视频道比?这也不可能的,有点痴人说梦

人家卫视随便播一个节目,对口的可是几亿人,可地方台呢?对口的最多也就那么几千万

差了近十倍

这个怎么比啊?

也就是张烨这种变态曾经做到过,但那也是电台系统,听众没有那么多,自然基数也没那么悬殊了。

第127章【第一期栏目的录制!】

三天后。

星期四早晨。

京城电视台录播间内。

“讲台放在这边,对,斜一点。”大飞指挥着几个工作人员布置节目场景,“嘉宾席就放在讲台对面。”

“灯光不行,太暗了。”侯哥道。

小吕则在低头写嘉宾和讲师的介绍词,是给张烨的。

他们几个人固然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行内人,却全是各个领域的精英,即使还不太了解电视栏目这个圈子和具体事情呢,但所以做起事来非常专业,自身专业方面的东西,他们不会出问题。

张烨到了。

“张老师来了?”大飞打了个招呼。

小吕也写完了,马上迎来,“张老师给您,这是介绍词,是今天请到的讲师的嘉宾的大致简介。”

“得嘞,我背一下。”很多主持人介绍嘉宾的时候都是拿着提示卡的,甚至有些主持人,还大费周章地用提词器,但张烨从来没有这个习惯,他做事喜欢完美,又是科班出身,比较讲究脱稿,因为在张烨看来,这才是专业的,那些又看提示又有导播在麦里提醒的,至少张烨认为太业余,不到万不得已他肯定是不会于这种事的,比较追求的目标不一样,张烨对自己要求很高。

半个小时后。

胡飞快步走来,“都准备好了?”

“都好了胡哥。”大飞道:“我已经确认两遍了。”

胡飞笑道:“好,你们办事我也放心。”看看表,他道:“时间也差不多了,观众该入场了,嘉宾和讲师都来了吗?”

小吕呃道:“我没看见人。”

“还没到?”胡飞一愣,“我通知的八点啊,这都过了半小时了。”

“那我催一下。”小吕是负责联系的人,她立即打电话,说了半天后,她挂掉手机道:“几个老师说马上就到了。”

张烨蹙蹙眉,他还想提前跟几个老师交流一下碰下词呢,现在看来也没时间了。

“不等了,先让观众进场。”胡飞吩咐了一声。

联系讲师,策划节目效果,跟讲师沟通,这些东西已经拖延了很久时间,今天都已经星期四了,这期节目周六就要播出,肯定是不能再拖下去,今天必须得录出来,不然就来不及了,

观众陆续进了演播间。

有些人是拿票来的,都是台里发的散票,有些人则是一些合作单位的人,也不需要票,说一声就能进了。

“哈哈,张老师”

正背稿呢,后面有人叫张烨。

孙阿姨周大姐和小芳仨人竟然也来了。

“您几位怎么在?”张烨显然不知道,乐了乐。

孙阿姨笑道:“你第一次当主持人,主持新栏目,我们当然得来捧场了啊,抢了好久我们才弄来的票。”

周大姐指指他,“好好表现啊,大姐看好你。”

张烨安排道:“那您几个坐前排吧,vip席,呵呵。”

“行啊,我们就沾你点光,也享受享受贵宾的待遇。”孙阿姨他们都坐在了第一排,离台上非常近。上面的节目票都是临时发的,也不太正规,没有什么座位号,毕竟演播间比较小,他们的新栏目也是一点名气都没有,就没弄那么讲究,既然没有座位号,张烨在栏目组中说话还是好使的,安排几个贵宾座自然不在话下。老同事来支持他了,张烨也挺感动的。

观众齐了。

前助理小芳嘻嘻一笑,突然从包里拿出一张纸来,也不算是纸吧,是一张横幅,上面写着张烨的名字,好像追星族一样,一直举在头顶摇晃着。

张烨苦笑,不至于这样吧?

那边小吕急得于跺脚,“怎么还不来啊”

胡飞脸色也不太好看,“再打电话有没有时间观念啊”

小吕又给他们依次打了一个,然后对胡飞道:“他们好像都在一起过来的,还是说马上就到了。”

“这都马上多半天了?”侯哥也不高兴了。

“这比明星还大牌啊?不就是上过央视节目么”候弟哼哼道。

经过多方讨论和研究,也就是这几天的时间,胡飞和栏目组才决定在第一期《戏说历史》中讲三国演义的小说,为什么?因为这是四大名著,这部小说基本上每一个人都看过,受众群比较大,影响也比较大,作为开场第一期节目的话能更多的吸引到一些观众,借而拉高收视率,否则上来就说一期比较冷门的历史或人物或小说,大家很多人都不了解不知道,那收视率能好才怪。第一期,也是最重要的一期,胡飞他们不能不重视,肯定要做到最好的

于是这次请来了一个人大的教授,叫马恒元,他不是历史学者,专业也不是研究历史的,他是个正儿八经的文学系教授,研究方向和擅长的,是一些历史小说和文学作品,在这方面的领域内,他在业内算是相当权威的,尤其他对《三国演义》的理解非常深,已经摸透了,曾经还上过央视的一个栏目,为一些大学生解答三国有关的问题,在国内可能算不上什么,但在京城还是比较有名的一个教授。胡飞也是花了很多钱才把这位教授请来的,就是看重了他的专业知识和名气。

至于几个嘉宾?

那也是业内一些文学爱好者和专家学着,都不次。

可谁想到,这些人竟然在录节目的当天就迟到了这么久,这也说明了对方的态度,好像不太重视他们的栏目。是,胡飞他们也承认,他们的频道比不上央视,可再怎么样也是个地方影响较大的电视台啊,怎么能这样?

大家都在等人。

观众们也不耐烦了起来。

“不是说八点半开始吗?”

“是啊,这都快九点了。”

张烨只好拿起话筒,对观众道:“各位,不好意思,节目录制可能要稍微延迟一点,大家先录一下掌声吧,谢谢配合了。”自然的掌声当然是最好了,可一般都不可能达到这种效果,所以为了节目播出效果,一般电视台的栏目组在开场时都会先录一下掌声和欢呼,后期的时候可以加进去,增加视觉感。

小吕就去领掌了,“我说一二三,大家一起鼓掌…”

掌声录好,观众表情录好,这边又进入了没有准信的等待。

一个青年坐不住了,起身道:“张烨老师,反正也没开始呢,你,你给我签个名吧。”说完,竟从包里拿出一本《鬼吹灯》来。

张烨笑笑,走下台去,“可以啊。”

“那可太好啦,我来就是为了看您的”青年很激动。

张烨给他签好名字后,又有一个少女跑上来了,“我也要我也要”

片刻后,又有一个老大姐找他要签名,“我孩子特别喜欢你的童话故事。

签了三个名,大家也都没人管他要了,毕竟张烨的名气还不大,估计在场好多人连认识都不认识他,不是很多人一上网就会去关注他的作品和事迹的,关注他的才只是少数人,很正常。

“这主持人谁啊?”

“不知道啊。”

“很有名?我怎么没见过?”

“张烨你们都不认识?”

正在观众们窃窃私语的当口,几个嘉宾和讲师终于来了

后台露出一个身影,最先走出来的正是那个人大的教授马恒元,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小老头,鼻子有点尖,一看就知道不是个好说话的人。他后面还跟着两男一女,正是今天的三个嘉宾,两个中年男同志,都姓徐,一个是徐老师,师范大学的老师,一个是徐编辑,京城一家出版社的副总编辑,最后那个女同志岁数比他们都要小一些,叫慈颜,是个报社的记者,负责文学版块。

胡飞面色平静,“马教授。”

“胡监制。”马恒元微笑道:“路上我们几个讨论了点事,都是关于节目的,所以来晚了。”

胡飞也不好说什么,“没关系,那现在开始?”

“可以。”马恒元道。

“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胡飞手朝向张烨,“这位是张烨,主持人,录制现场会配合你们的。”

张烨伸出手,“马教授,您好。”

马恒元瞅瞅他,竟然似乎没看见他的手一样,点头道:“我知道了。”

不握手?

你什么意思?

侯哥大飞他们黑了脸,你们来晚了,态度还这么嚣张?

那个徐老师和徐编辑俩人也装作没看到张烨,只是跟马恒元说着话,仿佛有意把张烨排挤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