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见过他啊,书法协会没这个会员吧?”

“肯定没有,会员我都见过,稍微有点名气的书法家我也都认识,别说他了,压根就没有这么年轻的书法家”

“不过有人就好嘛。”

“是啊,起码不那么丢面子了。”

周大师看看众人,蹙眉道:“没有了吗?”

后院儿里还站着很多刚入行的书法家,说是书法家,其实就是个官称,实际上也就算个学徒之类的,是那些名家大师的子侄或弟子,跟普通人比,他们的书法是登峰造极让人羡慕,可跟真正的名家比,他们的字就上不了台面了,于是也有自知之明,是没打算参加比赛的,就站在那里看热闹,里面的人大都是青年,全都不超过三十岁,这次是抱着学习目的来的。

周大师砸了砸嘴,觉得对不住吴则卿,于是再问道:“要是这样的话,可没法比了啊,一点也不公平。”

魏大师队伍里的几十号人相视一眼。

有人站出来,“要不然我过去吧?”

一个男子也道:“呵呵,那我也帮吴姐一把。”

周大师这才满意地一点头,这才有点搞艺术的气度。

然而谁知道,吴则卿却轻轻笑了道:“谢谢各位好意了,既然已经选择队伍了,那就开始吧。”

吴则卿不要人了?

大家莫名其妙的很,不明白吴则卿什么意思。

老寿星魏大师也眯了眯眼,“小吴,你那边才一个人吧?要是这么赛,也比不起来啊,少了很多精彩啊。”

吴则卿抚了抚腿上的旗袍布料,把裙子捋平了一些,淡然随和道:“没关系的魏大师。”说完,吴则卿抿了口茶水,将茶杯轻轻一放,“一人足矣”

第365章【第一题,曾字开头的诗词!】

一人足矣?口气太大了啊

吴校长今天怎么这么有信心?

众人都乐了,好多看热闹的也激动了起来

魏大师似笑非笑地看了眼吴则卿,“看来小吴最近的书法技艺又有曾进了?那我们还真不能轻敌了啊?”

吴则卿笑而不语。

周大师无言半天,“小吴,你确定不要人了?”

吴则卿微微点头,“呵呵,不需要了。”

周大师也没辙了,他一直都是想帮吴则卿一下的,起码也让场面公平些,这样比赛起来才精彩啊。可是吴则卿的态度却让很多人纳闷极了,周围不少人也都搞不明白,吴则卿的功力大家是承认的,知道她就算比起在场的大部分书法家来也不差什么,只要吴则卿不懈怠,再过个十几二十年,国内书法大师的名号八成也会有吴则卿一号,可是现在不是十几年后啊,现在吴则卿对面可是有几十号书法家和一个书法大师啊,她以为自己一个人真的就能胜了这么多人?这么大的底气?

还一人足矣?

足矣什么呀再来几十个都不够还一人?

所有人都以为吴则卿所言的“一人足矣”,说的是吴则卿自己。

大概只有苏娜才清楚,吴校长口中的“一人足矣”,大概说的并不是她,而是指的她身后唯一一个队友

张老师行吗?

虽然刚才他说了行…

可他真懂书法?他说行,吴校长还真信了?

苏娜一攥拳头往那边举了举,是给吴校长和张老师加油的手势,这会儿,她当然不站在她爸爸这边了,人多欺负人少,还欺负一个女流之辈,苏娜立场也十分坚定了,然后很鄙视地瞪了瞪自己父亲。

苏爸爸咳咳一声。

其他书法家也都面露讪然。

“反正也不缺我一个,我跟旁边看看热闹。”

“我也算了,老于,咱俩喝喝茶去。”

“这么多人了,也不差我一个了,哈哈,我也别欺负人家小吴了,以大欺小就算了,还以多欺少,不妥,不妥。

“就是一闹,图个乐。”

“你们来吧,我歇会儿。”

登时,有好几个人都自觉退出了,既然吴校长那里不需要队友了,他们就坐在旁边观战了,谁也不帮。

不过人数上的差距还是太大了。

周大师斟酌了片刻,道:“本来是想着各自比上二十场的,但人数上有点悬殊,要不然就比三场定胜负?”

吴则卿出言道:“周老,该怎么来还是怎么来吧,我也不能坏了平常的规矩。”

就比三场是有点少,也不够看的,毕竟今天是书法协会成立周年的年会,要是不热闹也没劲啊,周大师便道:“既然小吴这么说了,那好,我定一下吧,咱们折个中,比十场,赢率高者胜,如何?”

吴则卿道:“听周老安排。”

“好,那开始吧,呵呵。”魏大师也道。

周大师清清嗓子,大声道:“有人可能是第一次来,我先说明一下规则,还是抓阄题目的方法,两个队伍各抓一次,确定题目后开始比赛,一场一道题,规定时间十分钟内答完,且要附和题目规定要求,如果是长诗或者长文,可以按照一定程度延长答题时间,每一题原则上最多不能超过二十分钟,具体的评判规则有我定夺,老周我的风评还是可以的,呵呵,所以公平性上大家可以完全放心吧。”

“周老您说笑了。”

“是啊,当然放心”

“您要是不公正,也就没人公正了”

大家都笑着说了几声,一来周大师人品和资历在那里摆着,二来,这次的彩头就是周大师提供的作品,他当然有权利做这个评委了。

“那就谢谢大家的抬爱和信任喽。”周大师笑着说罢,就招呼弟子拿来了早都备好的两小木盒,里面都是一个个叠好的小纸条,外面看不到里面的字迹,写的应该就是试题的范围了。

吴则卿和张烨座位挨着。

只见她侧头笑,“十场,一人一半?”

张烨耸了下肩膀,“我怎么都无所谓。”

“好。”吴则卿低笑道:“周大师那副字我是真喜欢。”

张烨吐掉瓜子皮,“反正今天我就跟您并肩作战了,那副字肯定帮您赢回来,正好我没准备您生日礼物呢,这下齐活了。”

吴则卿看着他,“有难度。”

“试试吧。”张烨其实也没底,但他气势却不输人。

哦,你魏大师的生日就是生日,我家吴校长的生日就不是生日了啊?扯淡,哥们儿今天还就不信这个邪了

欺负我行

欺负别人我也不管

可你们一帮有头有脸的书法家欺负老吴?那可不行

其实说实话,对方那帮人也没有欺负吴则卿的意思,吴则卿那是什么级别的领导啊,他们也不敢啊,主要是都给魏大师一个面子而已,老人大寿和年轻人普通过个生日,重要性是不一样的嘛。不过张烨就这个脾气,那是火药桶,一点就炸,他才不管这个那个,这次就是要给吴校长争一个脸,按远近亲疏来说,张烨肯定也是要帮老吴的。

抓阄开始了。

周大师正当中一坐,一手一个小盒子摇晃了摇晃,“来吧?”

魏大师就坐在他旁侧,伸手抓了一个,翻开纸条,上面写着一个字——曾。

吴则卿也轻轻起身,优雅地走了上去,捏着手从第二个盒子里取出一个小纸条,摊开给周大师看,上面是两个字——首字。

周大师当下宣布道:“第一场的题目出来了,要以曾eg一声)或曾(eg二声)为首个字,写一篇诗词歌赋

他们这种书法比赛,看似是比的书法,实际并不单单如此,要是瞎写一个“曾老师是好男人”,这也上不了场面啊,所以都不用说,他们比赛的题目都是写诗写词写赋之类的,就算你不按照典故和古代已有的诗词来写,也肯定要按照规定平仄写古诗古词的,现代话或警句可不行,这都是说都不用说的规则了,否则这些题目还出什么限制?就是为了增加难度的

“曾啊?”

“还是首字?”

“这第一题倒是不难。”

“不过也不简单啊,看两边怎么答吧。”

看热闹的人都思考起来,也是在心里答题呢。

吴则卿回来了,随口对张烨道:“曾的首字,诗词里有不少,但是没有什么著名的,都是一些小诗小词,这题不好答,书法比的不止是字,也有意,文如果选不好,字写得再好也没用,得容我想想。”

魏大师那边一帮人在想。

吴则卿也在反复琢磨答题。

张烨则一点反应都没有,瓜子一个接一个地咔吧咔吧地磕得自在,哪里有一点艺术家的风范啊,看上去倒像是个来蹭吃蹭喝的主儿。

周围人都哭笑不得地瞅着吴校长那唯一的队友,这你妈是猪队友啊,纯粹来凑数儿吧你?瓜子就没停过,你上辈子没吃过饭啊?这么激动人心的比赛时刻,你说你不帮着吴则卿出出主意也就算了,你们队伍马上该出场了,你好歹也有点比赛精神成不成啊?你眼里合着就有瓜子啊

苏娜也冒汗了,张老师太悠然了啊。

周大师笑道:“五分钟倒计时开始了。”

案台和笔墨纸砚都已经准备好了,就在两拨人中间放着。

对面,一个中年人忽然站出来了一步,挺有自信道:“这一题我来吧,魏老?”

魏大师一看他,“小王要出手?好,祝你旗开得胜”

王老师活动了一下手腕,“那自然不用说,我先拿下第一场。”

曾字打头的是没有什么太有名的诗,选诗成了难题,你起码先得知道这首诗然后能背下来吧,这也是比赛的一个难关,这里是不允许上网搜索的,那样也没有比赛的意义了,所以这种较量比的有时候不只是个人书法技巧,还有许许多多的考量,于是团队人数多的话自然占据了绝对优势,因为没有一个人能精通这么多记忆力这么好擅长所有有名也好没有名也好的诗词歌赋的,要集思广益。于是魏大师团队中的王老师出面答题了,他恰好知道一首曾字开头的古诗,没有题目,是一本古文里记载的小诗,意境不算太好,但也还不错。

他开始写了:

曾驱爪士三边静,新赠髯参六义穷。

竟夕文昌知有月,可怜如在庾楼中。

落笔,王老师笑着望了眼对面的吴则卿,“吴老师,该你了?”

“好字”

“诗也不错。”

“吴姐悬了啊。”

“这诗应该是曾打头的诗里最有名的一首了,也是相对来说最知名的,王老师已经写了,吴校长写什么?”

大家低声交流,避免声音影响场内的比赛。

周大师看看表,“还有三分钟。”

吴则卿却和张烨交流着,“我知道一首词,但是意境不够,比王老师这首要差上一些,也没什么典故支撑,写了也不一定会赢。”

张烨问道:“那我来?”

吴则卿瞅他,“你记得曾字开头更好的诗?你书法功底我没见过,不然你也可以告诉我,我去写。”

张烨道:“我不记得,古诗我也不常看,您既然说没有曾开头更好的诗,那就肯定没有更好的了。”对于吴则卿的判断,张烨是相信的。

吴则卿平静道:“既然没有,那你如何写?”

张烨理所当然道:“但我可以自己写啊。”

“自己写?”吴则卿笑了,“好,那看你的了。”

第366章【《离思五首》其四!】

商量好了。

第一场张烨出战。

张烨这厮终于不嗑瓜子了,拍了拍不小心落在腿上的一些瓜子皮,他起身就走了上去,站在案台前。这个世界的诗词歌赋,张烨可没看过几首,基本是两眼一抹黑的,什么也不懂,可是他那个世界的诗词,可是有一大堆呢啊曾字?这个开头的诗词是不多,可也是有几个比较有名的啊,比如吧,比如那一首——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可是我没有珍惜…

开个玩笑。

那边,王老师基本上已经胜券在握了,魏大师队伍的其他人也都在等着吴则卿出手,想看看吴则卿的书法又有多少长进了,可他们等来的,却是吴则卿唯一一个队友——那个戴着墨镜谁也不认识的青年

吴则卿不出场吗?

第一题要给这个青年写?

好多人都愣了几下,他们本以为这墨镜青年就是来凑数儿的,让吴则卿队伍起码有个人,面子上不至于那么寒碜,他是没准备参加比赛的,所以如今的一幕让大家有点反应不过来,他还真上场了啊?

你谁啊?

一个无名小辈,你要和王老师比书法?

王老师有些好笑,也有些来气,心说小吴这也太看不起我了啊,随便找个人来糊弄我?王老师觉得他就算赢了这个青年也不露脸啊,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他瞥瞥张烨,连问对方名字的兴趣都没有。

你写吧

我看你能写出什么来

曾字开头的诗词?你能背下来一首就不错了

周大师提醒了一声,“还有一分半钟,最好抓紧了。”

周大师眼神也有些淡,还有那边的魏大师等人,也都提不起什么兴致,在场没有人看好这个墨镜青年,都以为可能是吴则卿放弃了这道题目,怕输得太难看,所以⊥那个青年上来兜一下,反正是无名小卒,输了也不丢人,于是这第一场的较量在大家眼里就没什么太大意思了

张烨持毛笔,开始沾墨了。

就这个沾墨的姿势,也让好多人好笑之极,实在不太美观啊,他们学书法的时候,最先学的可就是研磨之类的基本功,那都是有讲究的,得端得漂亮一些,这才有搞艺术的风姿,然而张烨这动作一看就是外行中的外行啊,初学者可能都比他强,就这也叫沾墨?怎么好像是拿搋子通厕所的姿势啊

“这人真逗。”

“他还真敢上来啊?”

“这是何等的比赛啊,他也真有胆量。”

“王老师可是书法协会的老会员了,功力不一般,又是先手把最出名的一首‘曾,开头的诗词写上了,他还能写什么?”

说话声此起彼伏。

吴则卿却一眨不眨地盯着那边。

可是当张烨一落笔的时候,好多人都停止了议论,有人一愣,有人咦了一声,还有好多人呆住了

曾字写出来了

用的是行书

不对,也不是标准的行书

这是行楷?而且跟普通行楷还不一样,这个墨镜青年的行楷风格似乎有点特殊,与别人的行楷区别很大

苏爸爸眼睛一亮,这字不一般啊

周大师一看,都忍不住在心里叫了一声“好字”

在座的就算是书法家的家属,都没有不懂行的,一看之下也是惊为天人,谁也没料这人出手竟是写得一手好字

这字当然特别了,张烨刚刚沾墨的姿势难看?那是因为他买下了一个“记忆搜索胶囊”吃掉了,心里不在现实世界里,而是沉浸在了他上小学跟老师学书法课程时看过的字帖,有标准字帖,也有名人字帖,张烨这一百本书法技能书吃下后,他感觉自己什么字都能写写了,可是总不能大杂烩啊,总要有一种常用的字体和风格,张烨的书法技能是白来的,直接吃的经验,根本没有一点一点磨合练习过,也没有自己的感悟,于是他只能模仿其他人的书法字体了。

用谁的?

张烨脑中条件反射地就出来了一个名字,他相信,在他那个地球上只要提到书法,所有人应该都会想到这个名字

——王羲之

行书,楷书,草书,他无一不精

书圣历史上最厉害的书法大师没有之一

张烨要模仿,当然得模仿个牛逼的,王羲之是书法第一人,那自然选他的字帖了,草书太难模仿,排除,楷书写的太慢,早落伍了,于是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张烨用了王羲之特有笔锋的一种行书,或者叫行楷。不过可能因为书法技能经验书吃的还不够,还是有点少,所以张烨将他那世界整理的王羲之的字帖印在脑中后,一动笔,发现还是没办法百分之百模仿,尤其里面的书法意境,他顶多就模仿了一两分而已,太难控制了。不过就这一两分也够了啊,那可是书圣啊,震一震这个世界的人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这个世界可是没有王羲之的

王老师面色凝重。

苏娜也激动得跳着脚往里看,张老师的书法居然也这么猛啊,合着他那次在京城楹联大赛上写的字是装孙子呢啊根本没动真格的

太意外了

所有人都被张烨这一手字吓了一跳

魏大师也收起了轻视的目光,变得认真起来

第一个字是“曾”,第二个字也出来了——是“经”。

王老师心中衡量了一下,然后得出一个不可置信的结论,这青年的书法功底竟然比他还要高出一筹,这怎么可能?但事实摆在眼前,他也无语了,还以为来了个软柿子,没想是个硬茬儿啊而且这太硬了也一个小年轻竟然写得如此书法,将来还得了啊?而且这人到底是谁啊?有这种书法功力的人,绝不可能是泛泛之辈,他要想成名,肯定早就出名了,可为什么谁也不认识他?

张烨书写很快,已经写好了第三个字——“沧”。

可是旁边众人惊叹后这青年的书法后,却又狐疑起来,曾?经?沧?这是什么开句?怎么没有人听过啊?

“周大师?”一人忍不住问了。

又有人悄声道:“周老,这什么诗?”

周大师也奇怪啊,“我也不知道,可能是哪个不出名的文集里的一首小诗?没什么名气?或许也是咱们忘记了?等他全写出来没准就想起来了。”

苏爸爸看向魏大师,“魏老爷子?”

魏大师摇头,“这诗我也没有印象。”

大家相互交流后,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表示自己没见过此诗。

王老师就放心下来了,固然是比书法,可诗句也是极其重要的,书法永远也不可能单独来看的,是要通过文意表达出来的,他把那首相对最有名的《无题》小诗拿在了手里,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虽说有些对不住这个小伙子,可是这一场是他赢了。

其他人也都这么看的,静静等着张烨写。

一个字

三个字

五个字…

一字一字落在宣纸上

吴则卿已经站起身走到张烨后面。

众人一点点跟着看下去,渐渐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变了脸色,有人倒抽冷气,有人瞠目结舌

“什么”

“这句诗…”

“安静,别打扰他”

诗很短,字也不多。

当张烨行云流水一般地落笔了最后一个字,他长呼一口气,满意地看看自己的作品,笑了笑,放下毛笔对周大师点点头,“我好了。”

周大师已经盯住了张烨的脸

魏大师看向张烨的眼神也惊疑不定

王老师看完这首诗,脸先是一白,然后就苦笑了一声。

外面好多人离得远看不清,有人急忙走过来一瞅,然后三三两两地相互对视一眼,全看到了彼此的错愕

宣纸上的字是这样的: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苏娜实在忍不住了,叫道:“好诗好字”

这一起头,周围的人也全纷纷叫好,惊叹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