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他演讲的一字一句,确实让人热血沸腾,在中文系大多数同事们眼中,张烨是个演讲方面的奇才

然而张烨却不太愿意凑这个热闹,好吧,应该说是非常不愿意,这种略带着些政-治-任-务的演讲,想也知道肯定是得顺着中-日-友-好的关系走的,而他这个愤青中的愤青,不去找老外麻烦就不错了,就已经是张烨在收着了,还让他去歌颂中-日友善?这显然不可能,这活儿谁爱去谁去,别找我

常凯歌估计也是知道张烨不会于这活儿,下一句就道:“这个任务我前几天的时候,已经交给闫教授负责了,老闫,稿子都准备好了?”

闫教授面无表情道:“嗯。”

常凯歌很放心,也没去看稿子。

上一回,闫教授虽说被张烨那演讲弄得灰头土脸丢了不少面子,不过大家都知道,这也并不是说闫教授的演讲就那么不济,主要还是调子的问题,一开始讲话的基调就定好了,换了谁说也一样,那次主要是张烨太不按套路出牌了,这才弄得闫教授很是被动,来了个里外不是人,但这次的演讲是政-治-任-务的,常凯歌交给闫教授来做,比交给张烨要放心多了。

又说了一会儿。

末了,常凯歌道:“好了,那今天也就还有最后一个事了。”看了眼张烨,“是关于咱们系张烨老师提名副教授职称的事,小张老师自从代课《古典名著鉴赏》课程后,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引起了很大社会关注和学术界的好评,并且为咱们中文系重新拿回全国高校中文系评选的第一名,虽说这是大家共同的努力,但是最后的‘临门一脚,,却是张烨老师的贡献。”

还没说完,闫教授那边就蹙了蹙眉头,马上道:“常主任,我不同意,张烨太年轻,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副教授?别说北大了,全国都没有这个先例而且张烨在学术上的一些研究,在业内也是存在很多争议的。”

张烨好像事不关已似的,一句话不说。

曾教授皱眉道:“为什么总盯着年龄看?咱们搞教育的,搞学术的,看得难道不是成绩吗?看得难道不是教学水平吗?要是以年级论高下,那每年的职称评选也没看别的了,你三十岁?不行你四十岁?再等等咦,你五十岁?好,职称给你了光看岁数就完了,那这还有什么意义?”

闫教授道:“老曾,你不要断章取义,而且今年咱们中文系的副教授职称也没有名额了,早用光了”

曾教授道:“有杰出贡献的老师,是可以开绿灯破格的。”

闫教授冷笑道:“张烨的学术研究叫有杰出贡献?”

闫教授和曾教授俩人呛了几句。

常凯歌出来打圆场道:“好了,这事怎么定,你们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我跟甄书记碰过头,先给小张报上去,最后批不批是校领导决定的。”他只是提上去,副教授的落定还需要很多程序呢。

闫教授还是极其反对,以前,张烨是吴校长邀请来的,有吴校长给他压阵,现在吴则卿高升了,张烨也没了背靠的人,作为中文系资格最老的教授,闫教授说话也更直了,“这个提名就不合程序,常主任,我还是不同意,副教授的职称不能落的这么草率,而且名额早都没有了,报上去也是给校领导添…”

突然,就在这时,会议室外走进来一个中年人,因为会议室外面还有一个套间,所以里面的门也没关。

那人大约五十岁上下,有点气宇轩昂的样儿,进屋就道:“中文系没名额了?没关系,我们数学科学院有”

常凯歌一愣,“潘院长。”

“潘院长?”其他老师也都怔怔。

来人正是北大数学科学院院长——潘杨

潘院长的级别,是比常凯歌也要高一级的,说起话来自然随意许多,“门开着,刚过来就听见了,老常啊,小张的副教授职称你们不用操心了,我们数学科学院给办,我们正好还有个副教授的名额,也不用考察了,我早上已经签了文件,特批给了小张,不过小张要挂职我们数学系”

闫教授一愕。

常凯歌也没反应过来,“数学系?那可不行,潘院长,小张是我们中文系的骨于老师…”

潘杨道:“小张还继续教中文系的课,这些我不管,我要的是这个人,必须得在我们院系教师名单上,来了我们数学系后,小张负责不负责主要课程的讲学,这个以后再说,但有数学院系座谈会和对外研究会的时候,小张要作为我们院系的教师出席,怎么操作到时候再议,反正我先跟你们打一下招呼。”

张烨眨巴眨巴眼。

苏娜和中文系的老师们也面面相觑。

数学科学院来抢人了?汗,张烨可真是香饽饽啊

常凯歌大摇其头,道:“兼任同一个学院下两个系的老师,这个情况是有,可是兼任中文系和数学系的老师?没有这个先例啊潘院长,这我可答应不了”他很警惕,说是兼任兼任的,谁知道兼着兼着,那边是不是就把张烨给拐跑了啊。

而且,谁听说过同时兼任中文系和数学系老师的啊,这俩学科,本来就是八竿子打不这的关系要是真这么兼任了,这种教学职务那都不是奇怪了,而是奇葩,是奇葩中的奇葩

潘院长道:“具体程序已经在走了,我也跟校领导打过招呼了,以前是没有这个先例,但是以前也没有中文系老师破解国际数学猜想的先例啊,多兼任一个院系头衔而已,这算什么大事反正小张这个人我们数学科学院肯定得要过去,一个这么年轻这么优秀的世界级的数学家,不能埋没在中文系”

常凯歌听的无语,“怎么叫埋没?小张老师的文学素养,就是搞中文的料子,在我们这里才最合适。”

潘院长看看他,“我没说让小张辞了这边的工作,我一直说的是兼任。”

末了,系书记甄书全本来正在办事,也被惊动回来了,最后这件事拿到了北大校领导的桌面上。

数学科学院必须要人。

中文系却推推搡搡不想放人。

扯皮到了最后,还是北大一个校领导拍了板,考虑到张烨的数学才华和文学天赋以及数学科学院集体教学工作组的强烈意愿,还是批了张烨兼任数学系和中文系两个院系老师的工作调整,并且同意了数学科学院破格给予张烨的副教授职称,虽然还有一系列的程序要走,但副教授这个头衔可以说已经是板上钉钉子,没跑儿了

消息一出。

刚开学的北大又热闹了

“副教授?”

“真的啊?张烨老师当副教授了?”

“太年轻了啊这都不是北大最年轻了,这是全国最年轻的副教授了啊张老师才多大啊?二十四?”

“关键还是数学系的副教授张老师被数学科学院要过去了这是又教文学又教数学啊”

“哇,张烨要教我们数学系?”

“太好了不知道教大几啊”

不但北大学生们议论纷纷,连各个院系的老师们私下里都兴致勃勃地说起来,这种奇葩事,他们当了这么多年的老师了,还真是从来没有见过

第551章【国内第六个世界级数学家!】

校园内。

“那人是?”

“好像是张烨”

“是他走快过去”

张烨在人工湖旁边的林荫道上被四五个正好走在这里的媒体记者给堵住了,他们本是奔着中午的中日大学交流合作来的,碰巧看到了正在风口的张烨,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几人立即围上来。

一女记者忙打开录音笔往张烨脸上递,“张老师,我们刚得到消息,你这学期不但要兼顾中文系选修课的教学,还要执教北大数学系?并且拿到了数学系副教授的职称?请问是真的吗?”

张烨笑笑,“好像是。”

女记者苦笑,“别好像呀。”

“应该是。”张烨还是模棱两可地回答。

“好吧,那先提前恭喜你了。”女记者道。

旁边的男记者有一个是共和国青年报的,“张老师,不,应该叫张教授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今年是二十四岁,在前阵子你刚刚初步解开了戴尔猜想,为国家赢得了荣誉,又在今天成为了全国最年轻的教授,不知你有什么感想和想说的,一会儿的迎接活动上,你会讲话吗?”

张烨这回没臭贫,好歹也是副教授了,还是跟校园里,不同的场合得说不同场合的话,“想说的就是感谢吧,这份荣誉不是我个人的,是大家的抬爱,嗯,至于待会儿的大会上,可能我会有个演讲。”

另个中年记者快速道:“是关于什么的?”

“数学方面的。”张烨应付了几句后,就告辞走了。

几个记者还追在后面继续问,不过张烨还有事,得去一趟数学系那边,一来是作为数学系的老师,得和同事们见个面,大概认识一下,二来,验算戴尔猜想的团队也来了,包括辛雅和一些世界各国的数学家们,这一块的事张烨当然不可能完全撂挑子不管,毕竟是他解开的猜想,三来,是数学科学院的潘杨潘院长嘱咐他的事,中午的大会上,他得代表北大数学系做个演讲。

数学系教职工办公区。

刚一过来,张烨就看到了几个熟面孔。

吴则卿的发小儿辛雅也一眼看到了他,正跟一个金发老外说话的辛雅立即一侧身,看向张烨笑了一下,“哟,这不是张老师么?”

张烨老远就挥手,“嘿,辛教授。”

辛雅皮笑肉不笑道:“听说最近过得挺好啊。”

“嗨,我过得好什么啊,忙的不知道东南西北呢,也一直想抽空去帮你们验证一下戴尔猜想,去帮帮忙,但奈何实在没有时间啊。”张烨知道辛雅还记仇呢,颐和园的时候自己可是挖苦了他们半天呢,不过这厮也是自来熟,这一说上话,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似的,还一脸关切道:“听说您大家没日没夜的工作了一个星期了?可得注意休息啊,不行就先放一放,身体第一啊。”

辛雅接上话茬,“那还谢谢张老师关心了,猜想的验算已经进入中期了,那你什么时候过去帮忙?有你加入,我们肯定如虎添翼进度更快,这样的话,大家早忙完,也都早能回家休息了。”

张烨打哈哈,“改天,改天一定去。”

辛雅瞥了他一眼,知道这货压根就没打算出力。

院长潘杨笑呵呵地走了过来,道:“辛教授啊,我看你也别为难小张老师了,他是真忙,这个我能作证,又得教中文,又得教数学,新小说也要出版销售了,还有他自己的主持人工作。”

张烨连连点头,“是啊是啊。”

辛雅翻白眼,其实早都对这厮不抱什么希望了,这么大一份荣誉,要是换了别人,早都上赶着跑过来了,这么重要的验算工作哪里会放心交给别人啊,肯定得自己参与进来生怕别人找毛病挑刺儿,万一找出什么公式里的逻辑错误,整个猜想也就不能够说完全成立了,可张烨倒好,心是真宽,这么大的事全交给别人去弄了,他自己甚至连打个电话问一声都懒得去问。

张烨的情敌、北大数学系的年轻数学家韩何年也是对张烨没什么好脸色,他就在旁边站着呢,却根本就不去理他。这货太坑人了,自己弄出了这么大的动静,结果甩手就不管了,留给他们这些人没日没夜地验算,韩何年算了算,他都有四五天没有回家了啊,全在研究所里过夜的,眼圈都给熬黑了。按说这也是为国争光,他们这些搞数学工作的也都为能参加这种注定会载入史册的猜想验证感到光荣,可是每每看到正主儿张烨那么悠闲的又出书又跟微博上新闻里活蹦乱跳,他们也忍不住来气呀,好像皇上不急太监急似的。

这边聊了几句。

前面好多人也都注意到了张烨的到来,都停下了各自的交谈,看过来。里面就有两个老外,应该是和辛雅他们这帮人关系不错的,其他那些外国数学家没在,可能是被安排在了其他地方或者还没到。这个大办公区里的人大都是数学科学院的老师们,有数学系的老师,有概率统计系的教授,还有科学与工程计算系的教师,大家都对张烨十分好奇,看向他的眼神也各有不同。

有人和蔼。

有人佩服。

也有人微微点头。

院长潘杨拍了下手,吸引来大家的目光,然后轻轻一扶张烨的肩膀,“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吧,嗯,其实也不用介绍了,张烨张副教授,大家应该都认识,从今天起,就是咱们北大数学科学院教师队伍的一员了”

没有潘院长在说什么,已经响起了掌声。

啪啪啪,北大数学老师们笑着拍手,都挺热情的。

“这是晏主任。”潘院长给张烨介绍。

一个中年人伸出手,“张教授,欢迎你。”

张烨和他握手,“谢谢晏主任。”

“这是吕教授。”潘院长又介绍了一个离得最近的。

吕教授眼睛很小,眯着笑,“张老师啊,早盼着你来了,有你加入,咱们北大数学科学院是如虎添翼啊。”

“您捧了,是我的荣幸才对。”张烨道。

潘院长又道:“这是韩何年韩老师。”

张烨看看自己的情敌,乐道:“我跟韩老师认识。”

潘院长哦了一声,“对,你们跟颐和园应该见过了。”

韩何年勉强说了句,“欢迎。”

认识了一大圈儿人,张烨一个一个地打招呼,有两个年轻的数学教师在和他握完手后,还拿出本子来管张烨要签名,也不知道是喜欢张烨在主持领域文学领域的成绩,还是佩服他在数学上的建树。人家既然要了,张烨也不好意思不给签。这要签名的举动顿时逗笑了不少人,大家相互打趣开玩笑,气氛也很轻松。

不久后,潘院长拍了下张烨,“借一步。”

张烨嗯了一声,和潘院长出去了,边走边道:“潘院长,演讲的事要不然您找找别人?我也没想好说什么呢,没的说啊。”

潘院长道:“你一个搞中文的著名主持人,演讲对你来说还算事情?”

张烨无奈,“我是不知道讲什么。”

潘院长宽慰道:“随便说,讲讲你成功的经验也行,这次的大会来的人不少,这回的中-日大学合作,社会各界也都很关注,而你现在代表的是咱们北大数学科学院的最高学术水平,别人也代表不了,就你最合适。”说完,拿出一份演讲稿来给他,“实在不行就照着这个念也无所谓,我找人写的。”

“嚯,我可没那么厉害,什么最高学术水平啊。”张烨接过演讲稿,还真不敢托这个大,“我当老师才几个月啊

后面,辛雅忽然也找过来了。

潘院长也没避讳她,眯眼笑道:“能者为师,现在咱们共和国国籍的数学家,能称得上世界级数学家的,不算有争议的,比较公认的也就掰着手指头的那五位,你啊,是公认的第六个”

张烨汗道:“不能吧?戴尔猜想不是还在验证过程中呢么。”

怎么个意思?

这就已经是世界数学家了?

辛雅走到俩人旁边,道:“就算戴尔猜想验证上出了小问题,你世界级数学家的头衔也跑不掉,两天前,国际数学协会最新统计的一份顶尖数学家的工作名单上,已经多了你的名字,这已经是世界数学组织对你的评价了,今后如果有什么重大难题或科研难关,国际数学协会可能还会联系你参与什么项目呢,这个大名单上的世界级数学家一共2我和潘院长可都没在上面。”

潘院长跟辛雅似乎关系不错,八成是经常打交道的,“辛教授以后还是有希望的,你那个新课题,听说已经在研究了?”

辛雅摇头,“有关键的地方卡壳了,还差得远。”

潘院长道:“有需要帮忙的,你说一声,北大这边的实验室,设备应该比你那边齐全一点。”

辛雅笑了,“我就等您这话了,设备就不用了。”眼角看向张烨,“等有需要的话,把张老师借给我就行了。”

“那我可做不了主。”潘院长微笑道。

辛雅将了张烨一军,“张老师?”

张烨打马虎眼道:“以后再说,以后再说。”

辛雅也没急着让他答应,这事儿得一步一步来,道:“反正我先跟你打招呼了,等这段时间忙完了戴尔定理的论证,我再找你,你可别躲着我,呵呵,反正你不管躲到哪里,你知道的,我肯定有办法找到你。”

那是,老吴是你发小儿,我能躲着你,我还能躲着我家老吴吗?

张烨没办法道:“咳咳,到时候再议。”

第552章【小冲突!】

过了会儿。

辛雅接了一个电话,说了几句英语后,就和张烨潘院长一起回了办公区,迎面正是大约十几个肤色各异发色各异的外国人。

一个中年白人看向张烨,“张?”

辛雅用英语介绍道:“这就是张烨教授。”

中年白人很热情,“张,终于见到你了”

“你好。”张烨也不知道是谁,反正握手呗。

那边有个看着像英国人的四十岁左右的男子也走过来,上来没说别的,直接问了一个戴尔猜想相关的公式运算,他应该是有些疑问。

辛雅和潘院长给张烨介绍。

“这是牛津的费尔斯博士。”

“这是剑桥的贝克教授。”

“这是东京大学的加藤教授。”

张烨又是一轮寒暄应付,不时还回答几个关于戴尔猜想的问题,这里面只有两个人他曾经见过,是跟颐和园国际青少年数学大赛上认识的数学家,其他人都是第一次见。他们对张烨显然很感兴趣,问了很多事情,并且剑桥的贝克教授还当面直接邀请张烨加入剑桥大学。潘院长和北大数学系的很多人都眼神不善,张烨当然是没有答应,贝克教授很遗憾,只说欢迎张烨随时来剑桥参观交流,想和张烨保持联系,因为他可能对张烨解开戴尔猜想的手法特别感兴趣,希望以后能有合作吧。

唯独那个日-本的加藤教授问了几个跟猜想不太相关的问题。

加藤说英语,“你是什么学校毕业的?”

张烨看看他,“传媒大学。”

加藤看看他,再问,“教你数学的是哪位老师?”

张烨答道:“那就多了,幼儿园的,小学的,中学的,大学的,你想听哪个?”

加藤还问,不确信道:“戴尔猜想真的是你在现场独立解开的?”

张烨笑道:“不是我解的,难道是你解的?”

潘院长蹙蹙眉头,你什么意思啊?

辛雅瞟过去一眼,“加藤教授问题还真多。”

加藤微笑解释道:“我只是好奇,没有别的意思,一般数学猜想的破解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多个团队无数数学家甚至是几代人的集体努力才做到的,戴尔猜想的破解太突然了。”包括他在内的好几个日-本数学家,直到现在也不太相信这么一个二十四岁的年轻人竟然独立解开了一个世界数学猜想,在他们的感觉上,要是个美-国他们相信,要是个英-国他们也相信,可唯独对方是个共和国人,这就让几个日-本数学家疑虑大增,就算事实已经摆在眼前,他们也始终不认为共和国人能有这个水平。

张烨瞥瞥加藤。

北大数学系的老师们闻言,也全都有点不爱听了。

辛雅对张烨道:“加藤教授在验证你的破解方法时,先后提出了很多认为错误的地方,嗯,虽然最后都被证明为错误不成立,但加藤教授在学术上的细心,是我们很多人都值得学习的。”表面上夸,实际上是讽刺,在这些天的论证工作中,几个日-本和韩-国还有一个美-国的数学家,都给他们制造了不少工作量,这个说这里不对劲,那个说那里逻辑错误,结果最后呢,大家算来算去还是没有问题,凭白走了很多弯路,也让验算工作的进程慢了许多,辛雅和很多参加验算的共和国数学家也都很有点意见。

韩何年一看,只能出来打圆场,“欢迎会也没多久了,我看大家先去大礼堂休息吧,人太多,这里地方也太小。”加藤虽然早就来了共和国参加戴尔猜想的论证工作,但实际上作为东京大学的一员,他也是日-本-大-学访-华-团队中的一员,是今天的主角,韩何年不想大家关系闹得那么僵,一切要以大局为重,这些人,可也是这次日-本-首-相-访-华-团中的一组队伍,是政-治-任-务。

“对,去礼堂吧。”

“快开始了。”

加藤也没再说什么,和另一个日-本数学家多看了张烨几眼,就和大家一起下楼了,在潘院长的带领下往礼堂走。

辛雅低声对张烨道:“甭理他。”

后面一个北大数学老师也道:“张老师要是美-籍-华这几个日-本肯定什么质疑都没有,狗眼看人低

辛雅招呼道:“走吧。”

“你们先去吧。”张烨道:“我得找个地方先背背稿子。”

辛雅点头道:“好,那一会儿见,记得坐前排,给你留着地方。”

张烨的心情并没有被打扰,因为在他那个地球的时候,这厮就对日-本来没有过任何期待。

张烨戴着墨镜,一个人在湖边找了个僻静的地方坐下,开春了,天气转暖了,周围都是绿油油的嫩芽,湖面也很美。

电话响起。

是老妈,“儿子。”

张烨道:“妈,什么事?”

“你于嘛呢?”老妈问。

张烨抖了抖手上的演讲稿,“看稿子呢,一会儿非让我上台讲话。”

老妈声音很兴奋,“我同事说刚才网上有个新闻消息,说你当副教授了?真事儿还是假的啊?”

张烨:“真的,我还说回去以后再跟您说呢。”

老妈:“嘿呦喂,还是我儿子厉害啊”

张烨吹捧道:“那是啊,也不看看我妈是谁。”

老妈笑,“这话我爱听,真给我和你爸长脸,咱们老张家也出一个教授了啊。”

“这才是副的,等戴尔猜想验算完,估计正教授也不远了,您是不知道,您儿子现在太受欢迎了,英-国那边的大学都邀请我过去呢,不过我给回了。”张烨是报喜不报忧的主儿,说完便道:“行了妈,先不说了,我先看看发言稿,得简单捋一遍,他们那帮业余的上台演讲,打磕巴也就打了,我这一个专业主持人要是演讲时还打磕巴,那可就太没面子了,先这样。”

“行,你忙你的去,回家再说。”老妈挂了电话。

张烨收起手机,继续低头认真看潘院长给他的演讲稿,一点也没有马虎,算是精益求精吧,张烨对自己的要求一直都很高,他做不到的事情他没办法,也掌控不了,但只要他能做到的事,他都会要求自己做到最好,即使普普通通上台念个稿子也一样,多看几遍没什么坏处。

第553章【大冲突!】

远处。

有人打篮球,砰砰啪啪的,这边没有篮筐和球场,几个北大的大一新生就是随便拍拍球传几下,还有女生的嗓音,嘻嘻哈哈。

“传我。”

“看着湖,别掉里面。”

鸟儿轻叫,学生嬉戏。

这种气氛让张烨很放松,以至于他都没用记忆搜索胶囊,读了几遍后都快把这篇演讲稿给背下来了,稿子压根也没太多有实质性的内容,无非就是汇报一下成绩,展示一下共和国数学界的实力,并且点了一下日-本-大-学代表团的到来与合作,什么在数学方面可以相互探讨什么的。词不多,也好记。

忽地,身后一乱。

“嗳”

“球出去了”

“有车”

几人轻喊几声

然后,刹车声就响了一声,不算那么刺耳,但声音也是挺突然的,吓了张烨一个机灵,回头顺着声音看过去,就瞧见了有三辆旅游大巴车急刹车停在了路中央,一个篮球从第一辆大巴车前面慢吞吞地滚过去,吧嗒,颠荡下了几个台阶,掉到了花园里的一颗柳树的树坑中。

北大的大一女生忙去捡球。

另外一男生道:“对不住啊,对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