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忘了忘记你》作者:未名苏苏

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同样美好的恋情,数十万热恋中人、失恋中人都在读的感人情爱…·悦读纪·

编辑推荐

你的心底,有没有这样一个人,

你永远无法忘记,也永远无法和他在一起?

新晋人气小天后未名苏苏倾情力作

惊动数位资深出版人的纯真之爱

那些忘不掉的回忆,那些回不去的曾经,那些让人又甜蜜又痛苦的思念…是每一段爱情的必须。当你拥有过这样的恋情,或者想遇到这样的恋情,也许你该翻开这本书。一个关于忘记与无法忘记的故事,带你回到最美好的过去或遇见最美好的未来…

内容推荐

十六岁的花季,

他是那样挺拔帅气的少年,

就那么落拓地立在了她的视线里。

而她,安静如睡莲,

似浮世喧哗中的一抹黑与白,

就那么黯淡而耀眼地俘获了他的心。

从此,爱情成为上帝赐予他们的礼物,

或是,对他们的一场审判。

当十二年的岁月流过,

他们才发现,

厮守也许不止有一种方式。

当一切落幕,

回忆,成为爱情永恒的注脚…

第一部分 楔子

混沌的黑暗中,他竭力发出呼喊。他的声音消失在一片寂静中。

一个小时前,这还是一个普通的午后。他在给孩子们讲解一种鸟类的习性。他记得自己提了一个问题,然后所有的孩子都高高地举手。就在此时,讲台突然晃了一下。孩子们发出惊呼。他反应过来,是地震。

“大家别慌…”他话未说完,教学楼已剧烈晃动起来。整栋楼发出破裂的响声。

孩子们尖叫,纷纷躲到课桌下。他大声喊:“快去操场,快跑!”他护着孩子们往外跑,却突然听见身后有哭声。他回头,看见一个孩子仍躲在课桌下哭泣,不敢挪动。他迅速折返,将落下的孩子抱起。这时,教室里的灯突然掉落,眼看就要砸到孩子。他侧身护住孩子,迅速向外跑。不料此时,地面又晃动了一下。他失去平衡,摔倒在地。晃动更剧烈了。千钧一发之际,他用尽力气把孩子往前一推。孩子踉跄着跑了出去。就在这时,门框突然变形。屋顶裂成碎块,急速砸落下来。然后,只听轰的一声,天崩地裂。

操场上,孩子们趴在摇晃的大地上,只觉地动山摇。瞬间,眼前的教学楼坍塌了。

黑暗中,他渐渐失去意识。迷迷糊糊中,他仿佛又看到了她,回到了多年前和她在一起的日子。

不知过了多久,他重新醒来。他尝试移动身体,完全不行。他的右腿被什么东西死死压住了。黑暗中,他只看得见上方缝隙中渗透下来的一丝微弱的光。他感到很热,透不过气。他用力呼吸,空气中的粉尘呛得他咳嗽。一咳,胸口也跟着痛。

他试图拔出右腿,根本是徒劳。他挪动身体,腾出一点空间,左手艰难地从牛仔裤口袋里掏出手机,摸索到按键。手机屏幕照亮了四周。他发现自己的手上全是鲜血。

手机尚可使用,但全无信号。借着屏幕的亮光,他观察起自身的处境。他在多层水泥板下,只因课桌牢固,才得到一个狭小的安全空间。他的身边有半瓶水,口袋里有两颗糖,是今天早晨一个孩子给他的,还有一个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和一支笔,再无他物。

他再次大声呼喊,企图得到回应。周围静得很彻底。

这不是普通的地震,他判断,一定还会有余震,救援可能遥遥无期。

他感到疼痛,加上疲惫至极,每一下呼吸都异常困难。他关掉手机屏幕,闭上眼睛歇息,一些画面在他脑海中闪现。他的嘴角漾起一丝苦笑。看来是要这样死去了,生命的谜底终于要揭开了。但此刻他感到释然。孩子们都出去了,他亲眼看见的。孤身一人葬身于这片废墟之下,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死法。

可一想到她,他开始难过。他无法履行与她的约定了。再一次,也许也是最后一次,他背叛了她。黑暗中,十二年来的一幕幕重回眼前。他允诺过她的和从未给过她的,也许再无机会补偿。

他知道自己尚有一些时间。他不想放弃求生的意愿,亦不想浪费所剩的光阴。他重新打开手机屏幕,借着微光,翻开本子,左手握笔,艰难地写下一个名字:苏扬。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十二年前(1)

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

——《哥林多后书》

1

军训中的夏日,一个日头很毒的正午。

她手中的汤盆突然滑落打翻,滚烫的一盆汤浇下来,裤腿瞬间被热汤浸透,裹住小腿。她痛得失声大叫,惊慌失措。

他从人群中走出来,用瑞士军刀剪开她的裤腿,然后抱起她奔至食堂边的小卖部,从冰柜里抢出几根棒冰,飞快地撕掉包装,敷在她的小腿上。

一切发生得太快,前后不过几分钟,在她的记忆里,却像几百年。

汤盆打翻,她被烫伤,他剪开她的裤腿,他抱着她飞奔,他撕开棒冰的包装,他将冰敷在她灼伤的皮肤上…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像几万帧的慢镜头,在她的脑海中一遍遍回放。

那一刻,他成为她的英雄。

他叫郑祉明。

她叫苏扬。

那一年,他们十六岁。

于她,是第一次在心底说出“爱”这个字。

而他,是太过优秀而引人瞩目的男生。苏扬自觉心里这份默默的爱是如此卑微。

军训结束,他被评上标兵。作为方阵的旗手,他英姿飒爽,迷倒了全年级的女生。

选班委的时候,他被选作班长。而她,作为班里唯一的保送生,被班主任点名做团支书。

在感情这件事上,苏扬认为自己很没出息。

开班干部会的时候,她的话少之又少。从小做班干部的她像是突然不敢当众讲话了。

有时她偷偷看他一眼,发现他的目光也似有似无地落在她身上,一种说不清的温暖情愫开始在空气中弥漫。然而她从不单独和他讲话,因为他有时会摆出一副冷漠高傲的样子。

第一学期期末,苏扬用她的职权做了一件事。

在入团申请名单中,她看到了郑祉明这三个字。他的申请书写得并不认真,成绩排名也不理想,可苏扬还是把一个名额给了他。

那一点懵懂的爱情,让苏扬做了人生中第一件昧良心的事情。

一个没有得到名额的男生找苏扬理论,直言她的做法有失公正。苏扬搬出理由:郑祉明是班长,他为这个班级付出了很多。是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她知道。

事情就这样过去,波澜不惊。谁知它就此在苏扬的人生中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

多年之后,苏扬回过头去,看清了自己在十六岁那年的蜕变。

自幼循规蹈矩、品学兼优不过是她的面具。面具后的另一个她,无法无天、任意妄为,充满攻击性。她内心潜藏的主张原是那么狂、那么坚定。为了爱的人,她什么都能做。

从汤盆打翻,他抱起她的那一刻起,他已经俘获了她的心灵。他让她发现了自己身心内部的潜在能量,唤醒了她的真实自我。

至于后来,她所做出的所有大胆而惊人的举动,和她十六岁这一年的所作所为一脉相承。

2

郑祉明这个人,论相貌、个性、才华、品格,都是出类拔萃的,可他并不是常规概念里的好学生。

他的作文在市里得了奖,教语文的老头儿却说他的文章也只能在那种野路子比赛上得奖,写到高考考卷上就是个不及格。他英语总考六七十分,却在校英语演讲比赛上拿了一等奖。他地理课永远都塞着耳机听音乐,却报得出全世界每个国家的首都。他是班长、校广播台主持人和校足球队队长,还写得一手漂亮字。十六七岁的少女全爱这样的男生。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十二年前(2)

而苏扬,她自小就有种隐秘的渴望——想要成为不良少年。但事实上,她从小到大都是乖乖女。在一定程度上,祉明像一个特别的榜样,让她看到了一种实现“理想”的形式。

苏扬四岁那年,父母离异,她跟母亲生活。母亲后来嫁给一个年长自己二十岁的香港人。继父是个温和而开明的人,给了苏扬颇多的关心和良好的教育。苏扬做乖乖女不是为了讨好他们。她一直没有成为不良少年是因为——她不想自己落入俗套,不想让自己成为破碎家庭不幸孩子的典型。她觉得那没劲儿透了。当然,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离经叛道需要一些代价,其中的某些代价她不想付出。

3

高二时,班级座位调动。苏扬坐在了郑祉明的前座。

络绎不绝地,有情书送到祉明的课桌里。他很少看那些信,全让肖峰和刘圆圆拿去做了消遣。刘圆圆会在自修课上朗读那些信:“亲爱的祉明学长…”她奶声奶气地模仿低年级女生,惹得周围人乱笑、起哄。

那时的祉明,卓尔不群,轻狂傲慢。他完全知道那些羞答答地前来借书的女生是怎么回事。他也明白自己一走出教室,走廊上原本在嬉笑打闹的女孩都静下来是怎么回事。他全都知道。可他酷得要命。他越是这样,这些女孩越是苦恋他。

苏扬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她知道自己决不能成为这些女孩中的一个。

刘圆圆是苏扬的同桌。她与祉明很熟,课间时两人时常谈天说地,嬉笑怒骂。苏扬想,可能祉明喜欢刘圆圆。但很快,刘圆圆与祉明的同桌肖峰谈起了恋爱。

就这样,四人小组渐渐熟络起来。苏扬与祉明的交流也多起来。她眼中的他,不再是难以接近的“万人迷”。他就是一个后座男孩,会在午休时与她探讨那些复杂无比的几何大题,也会在她看不清黑板时,把自己的作业本塞到她面前来。

自修课上,他与她对话,探讨哲学、天文等话题。他向她推荐一些前沿的外国作家和导演。他的阅读面广,观念超前,思想丰富。她越与他亲近,心里越是隐隐作痛。她并无恋爱经验,却看得懂他。她知道他表面上是怎样的,实际上是怎样的。她知道自己无法驾驭他。她克制着,什么都不流露。

热恋中的刘圆圆和肖峰在桌下传起了小纸条。这玩法很快被苏扬与祉明效仿。当然,刘肖二人传的是情书、傻话。而他们,传的是五子棋、成语接龙、填字游戏。苏扬清楚自己涂在纸上的并不仅仅是五子棋、成语接龙和填字游戏。这看似幼稚、无聊,仅作打发时间用的小游戏维系着她的一缕微小的希望。这微小的希望在她的用心呵护下,一日日长大。

不知从哪天起,他们开始交换一些即兴创作的小诗。他的诗很美,字也漂亮。那些随意地落在草稿纸和小书签上的文字被她偷偷地积攒起来。她怀着隐隐的期望,留意自己递过去的那些纸条,却从未发现它们的去向。她想,以他的个性,想必看过一笑,随手就丢弃了。

苏扬与祉明关系逐渐亲密,是在两人一起研究莫尔斯码的时候。由于一起分享过几部外国谍战片,他们开始学着用莫尔斯码写密语。那些一点一横的符号和滴答滴答的敲击声让他们打发了很多无聊的副课。虽是小游戏,却让彼此产生了一种排他的亲密感。

只是谁也未曾料到,他们的距离由此而近,也由此而远。

高二临近尾声时,一件轰动全校的丑闻让这天堂般的日子结束了。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十二年前(3)

4

高二期末的分班考,苏扬用早已熟练的莫尔斯码在课桌上敲击选择题答案,给后座的祉明,为了让他和自己一起进入重点班。

有谁料到,高一时那个质疑过苏扬公正性的男生是个心思缜密、有仇必报的人。他的座位和祉明隔着一条过道,苏扬和祉明的行为在他的视野中被看得清清楚楚。第一门考试结束后,他走进了年级组长老师的办公室。

两人被分开审问。苏扬否认。

“我做完了题就有这习惯性动作,这也算作弊?我要是这么有能耐,早当特工去了,还有空做这种傻卷子?”

老师们全都诧异地看着她。他们被突然跳出来的这个苏扬惊呆了。一个胆大包天的苏扬,一个完全陌生的苏扬。谁说苏扬是个好学生?这明摆着是一个跟全世界作对的叛逆少女。

年级组长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从不姑息任何细小罪行。她说:“你否认也没用,郑祉明早已承认了你跟他串通作弊的事实。”

仅此一句,苏扬就怔住了。

年级组长老师脸上掠过一丝讥笑,“你就省省吧。他都承认了,你还抵赖什么?你说你犯得着吗?为了他作弊?啊?小小年纪,整天想些什么东西?”

苏扬失去了否认的勇气。她站在所有老师的目光里,垂下了头。眼泪涌出,她强忍着。她告诉自己,不能哭。这种时候,千万不能哭。

她浑身上下都是屈辱。这屈辱很复杂,来自很多东西。有的来自祉明的背叛,他怎么就这样轻易地毁掉了他们的同盟?有的来自作弊这一行为本身的错误,以及可能带来的处分。而更多的,是来自她的动机。很显然,所有的老师,包括同学,都认为此事对她毫无益处。她的成绩足够优秀。她与郑祉明联手作弊,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她喜欢他。只能是这个原因。这使得这件事不仅仅是作弊这么普通,它成了一件行为风纪方面的大事。

一向清高的苏扬竟也和那些女孩子一样,对一个人见人爱的男生怀有一份秘密的妄想。这让她难以抬头面对众人的嘲弄。

对他们的处罚是全校通报批评。这是最轻的处罚了,班主任代为求情的结果。一个班的班长和团支书联合作弊,多大一桩丑闻。

事后,班主任再次调换座位,并找苏扬长谈,苦口婆心,说她有望考京大,莫为儿女私情耽误前途。苏扬不辩解,辞去团支书职务,一心读书。

她与祉明从此再没说过话。曾经的那些交情似已荡然无存。

5

高三,苏扬进了重点班,学物理。祉明选读政治。

她拼命读书,想要忘掉他。然而这简直是徒劳。

他是个校园红人,无论如何都躲不开他的各种新闻。他在政治班又当上了班长。校广播台依旧有他的声音。校刊上不时有他的诗歌和散文发表。足球队在校外拿名次了,他当选了最佳球员。这些事在同学间热烈流传。还有更轰动的:郑祉明有女朋友了。

那个幸运的女孩儿是政治班的班花,一个数学老师的女儿。

放学的时候,苏扬看见他骑车带着那女孩儿,在夕阳中渐行渐远。她不住地想,那些曾经的美好时光就不作数了吗?那些涂了满纸的五子棋、成语接龙和莫尔斯码,还有那些交换的小诗,终于如她害怕的那样,在他心中不值一提了吗?

与此同时,有个邻班男生对苏扬穷追不舍,常在放学时等在校门口,骑着自行车跟她搭讪。苏扬始终冷淡地回避,却也拿他没有办法。

此男生姓钱,据说家境富裕,人们叫他钱小开。这天放学,苏扬远远看到两个男生在摆弄她的自行车。待他们发现了她,便飞快地离去。苏扬走近查看,发现车链子竟已被卸下了一半。她尝试把车链子装上去,但无济于事。车链子又黑又油。她没有工具,方法也不对,反而把整条链子都弄得松脱下来。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十二年前(4)

“你怎么还没走?车坏了?”钱小开突然出现在苏扬身后。

“车链子掉了?我看看。”钱小开自作主张地蹲下修车,过了片刻,又说:“算了,天快黑了。你坐我的车吧,我送你回去。”

毫无新意的戏码,且手段卑劣。苏扬冷冷地看着他,没有动。

“快上来吧,天要黑了。”钱小开拍拍自己的车后座。

就在此时,苏扬望见了那个熟悉的身影。远处,祉明推着自行车走来,班花坐上了他的车后座。祉明骑上车,越来越近了,苏扬已经能听到他俩在说笑。

经过苏扬身旁的时候,祉明与她的目光有短暂的交汇。他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做。他载着他的女友,渐行渐远。

苏扬满腔愤怒,也不管钱小开在说什么,大声喊道:“你给我滚!”然后再也无法克制,对着那辆被弄坏的自行车掩面哭泣起来。

此时此刻,什么都不再重要。她脑海中一遍遍回放的,只有祉明冷漠的、渐渐远去的背影。

几天后,学校里出了一件事。钱小开和他同班的两个男生被人打了。打人的是校足球队的几个球员。事情闹得很大,教导处进行了调查。足球队的人一口咬定是这三个人在看比赛的时候给自己校队喝倒彩。事后他们找这三个人理论,一言不合才打了起来。三人都说冤枉,他们并没有去看过比赛,何来喝倒彩一说。再追问下去,足球队的人说或许是认错人了。这些球员本就油腔滑调,仗着比赛成绩好,向来都是无法无天的样子。最后,教导主任只好给了个警告处分了事。

此事过后,钱小开再也没有去招惹苏扬。苏扬隐隐猜到真相,却没有心情再去求证。

6

之后半年,苏扬未见过祉明,却听说他遭遇了一些变故。

高三下半学期,祉明评市优秀学生干部被年级组长老师否决。随后,区学联的负责人找到学校,特地为祉明说情,说他对区学联的贡献很大。祉明的优秀干部资格刚刚恢复,却又有人匿名举报:郑祉明早恋,对方还是学校老师的孩子。那个一直被蒙在鼓里的数学老师在校长办公室大闹,说郑祉明耽误他女儿的前途。学校迫于压力,最终还是把祉明的优秀干部给撤了。

再后来,祉明与班花分手,又辞去了广播台的工作,退出了足球队,开始专心准备高考。此时离高考还有三个月。

苏扬从未奢望可以和祉明进同一所大学。她专心读书,成绩优异。而他,散漫不羁,从不用功。以他的成绩,报考本地的一流大学尚未有十足的把握。而她,众望所归应是报考京大的,母亲也早有准备让她去北京。

毕业就是离别。即使她愿意放弃京大而留在家乡,他的去向她依然无法掌控。更何况,与他同上一所大学,只是她的一厢情愿。他的想法,她根本无从知晓。她与他之间,除了曾经似有似无的情谊与暧昧,是否还有别的?

再次见面是因为一场雨。那时已临近高考。

这天苏扬走晚了。天色暗沉得像一块铅。她刚到校门口的停车棚,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她站在车棚下等雨停,然后听到身后有人叫她,是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

转过身的一刻,她几乎泪水盈眶。

祉明穿着雨披坐在自行车上,一脚支着地面。他的雨帽有点往后掉,前额的头发湿漉漉的。他对她笑了笑,说:“没带雨衣?”

“啊?嗯。”她怔怔的,没法将目光从他脸上移开。他一如既往地英俊帅气。他目光灼灼,看她的眼神好像很专注,又好像很漫不经心。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十二年前(5)

“穿我的吧。”他脱下自己的雨披,递给她。

“那你呢?”

“我不用。我喜欢淋雨。”他的笑容干净而温暖。雨水打湿了他的衣服和书包。他穿着白衬衣,牛仔裤,撑在地上的腿显得尤其长。他像个牛仔裤广告里的模特。

“我走了。再见。”他对她笑笑,一蹬踏脚,自行车瞬时骑出去了十来米。

她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完全不能动,半晌才穿上他给的雨披。

那是一件靛蓝色的雨披,有着恬静的色彩,让她莫名地感动。她穿上雨披,安安稳稳地骑上了路。骑着骑着,她发现自己哭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