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今日谢菁菁的话教她心里很不舒坦——什么叫周琳琅生得比她瘦比她好看?

周琳琅的确长得不错,却也不及她啊!

她原先想着,长大之后就不能再过多的吃甜食,是以回到小时候,她便不再节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毕竟目下她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上辈子她有太多想吃却也不敢吃的甜点美食,原以为这辈子能够敞开胃口吃,可按照这形式下去,恐怕她要比上辈子胖许多…若是到时候抽条儿瘦不回来,那她岂不是遭罪了?

姜令菀猛地打了一个寒颤,心里暗暗下定了决心。

之后的三日,姜令菀便克制饮食,除了一日三餐,平日里的点心能不吃便不吃。陶嬷嬷原先以为这六姑娘是吃腻了,便吩咐厨房弄些新花样,姜令菀看着陶嬷嬷端来的各式各样的糕点,馋得不得了,却仍是固执的摇了摇小脑袋,道:“璨璨不想吃。”

什么时候六姑娘不爱吃甜食了?

陶嬷嬷瞧着形势不对,便将此事告诉了周氏。

周氏甚是担忧,以为女儿身子不舒服,赶紧抱了起来一番自信询问,哪知女儿只道:“璨璨没事,只是突然不想吃了,娘,以后不用再给璨璨做糕点了。”

周氏最了解女儿,看着女儿说话之后便垂下了眼,忽然想起之前谢菁菁那事儿。谢家前日已经带着一双儿女登门道歉来了,到底是书香世家,态度诚恳,叫他们也不好再说些什么,只是那谢菁菁,小小年纪的确太过娇纵…周氏低头看着女儿的一张小脸,总觉得不过三日,女儿仿佛瘦了一些似的。

周氏心下琢磨的,她得好好想个法子才成。

天气渐渐热了起来,姜令菀午膳吃了半饱,之后瞧着陶嬷嬷又准备一些她爱吃的金丝酥雀、翠玉豆糕、香杏凝露蜜…立马馋得吞了吞口水,却不敢再看第二眼,直接骨碌碌滚到罗汉床上背对这陶嬷嬷午睡。

睡到一半迷迷糊糊的,姜令菀便闻到了一股浓郁的枣香味,香得诱人,光闻着便知道是甜滋滋软糯糯的,之后便是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姜令菀睁开大眼睛,用手揉了揉软软的肚子,蹙眉不悦道:“陶嬷嬷,璨璨不想吃,你赶紧拿出去。”

岂料这枣香味不但没有消减,反而越来越近了。

姜令菀忙从罗汉床上坐了起来,转过身子抬起了头。

待她看到面前穿着一身宝蓝色袍子的陆琮,倒是一阵惊喜,立马眼睛发亮道:“琮表哥你怎么来了?”

陆琮瞧着罗汉床上的小肉包,仿佛是刚刚睡醒,小脸上有个浅浅的红印子,陆琮的目光往下,看了看她的小嘴,发现这回倒是干干净净,没有流口水。

姜令菀这才注意到,陆琮的手上端着一个白瓷小碗,里头装着甜枣羹。

陆琮坐了下来,与她平视,拿起小勺子舀了一勺甜枣羹,抬眼道:“吃吗?”

姜令菀咬了咬唇,轻轻摇了摇头。

陆琮将瓷碗轻轻搁到一旁,然后伸手把这小肉包抱到了怀里,让她坐到自己的腿上,伸手理了理她额前乱糟糟的齐刘海,道:“小孩子多吃点才会长大,嗯?”

姜令菀一把抱住他的手臂,心里大概已经猜到,定是娘亲让陆琮过来的。她仰头看着陆琮的脸,眨了眨眼睛道:“那璨璨问琮表哥两个问题,琮表哥都回答了,璨璨才吃。”

陆琮倒是没有多说什么,道:“你问。”

“第一个问题——”

姜令菀伸出肉呼呼的食指,问道:“琮表哥为什么给周表姐做风筝?”

陆琮对周琳琅的态度,她一向很满意,可那日一听陆琮送周琳琅一个风筝,她心里就不舒坦了。她姜令菀的夫君,怎么能给别的姑娘做风筝呢?

陆琮道:“那风筝是我做给宝婵的。”

咦?

姜令菀立刻睁大了眼睛,当即就咧唇笑了起来。

所以说那风筝只是周琳琅问陆宝婵要的,并非陆琮送的?这么一想,姜令菀心里顿时舒坦了一些。

陆琮垂了垂眼,望着怀里这小肉包,忽然想起上回她画的两只胖猪仔。

第043章

·

姜令菀很满意陆琮的回答,嘴角的笑容灿烂无比。

下一刻却蹙起了小眉头,望着陆琮道:“第二个问题,就是——”她垂了垂眼,想着那日谢菁菁的话,心里的气顿时不打一处来,…琮表哥觉得是璨璨好看还是周表姐好看?”

陆琮见这小肉包问得认真,不禁细细打量起她的眉眼来。

她的容貌泰半随了周氏,生得唇红齿白,眉眼精致,小脸圆润粉嫩,如今不过五岁稚龄,模样自是未长开,当然不像周氏那般艳光四射。可这么一个粉雕玉琢的女娃娃,若是长大了,估摸着也是一个小祸水。

陆琮忽然想着上回她过生辰的时候,薛嵘和周季衡在她的面前争宠…

至于周琳琅…

陆琮眉头一敛。

他的确没怎么注意过,只是觉得周琳琅同他见过的一些世家贵女差不多,丝毫没有小女娃的天真烂漫,小小年纪,仿佛就格外的乖巧,不过他妹妹宝婵倒是很喜欢她。

陆琮道:“璨璨比较好看。”

小女娃就该有小女娃的样子,这么小的年纪,活泼一些,才可爱,胖一些,才招人喜欢。

姜令菀听了心里甜滋滋的,心里嘀咕着还是陆琮有眼光。

也是,若不是没眼光,上辈子怎么会惦记她呢?

只是…

她瞧了瞧搁在几上的甜枣羹,这枣香味太过甜腻,叫她馋得很,忙张了张小嘴,道:“…喂吧。”

既然陆琮也觉得她胖胖的比较好看,那她也不需要节制的太厉害。只不过胖到这份上就算了,断断不能再胖下去了。现在嘛,陆琮不知男女之事,当然觉得她胖一些可爱,可日后陆琮长大了,而她当真变成了一个大胖子,估摸着陆琮就不喜欢她了…不管怎么说,她都不能输给周琳琅。

陆琮倒是一番耐心,一勺一勺喂着她吃完了一小碗甜枣羹,末了更是动作熟稔的给她擦了擦小嘴。

周氏站在珠帘外头,瞧着这一幕不禁染上了笑容。

之后周氏无奈叹气。

她这女儿,也只有陆琮治得住了。·

安王府。

安王妃见自己女儿这几日胃口不佳,就连平日的琴棋书画也落下了不少,一个人躲在屋子里郁郁寡欢,心里自是忍不住狠狠骂那姜裕来。

她走进屋子,见女儿呆呆的坐在绣墩上,见她进来也不过巴巴望上一眼,之后垂下了眼,不声不响的。

安王妃甚是心疼,坐到女儿的身边将女儿抱在了怀里,好声好气的哄道:“琳琅,娘让厨房给你做了你爱吃的桂花藕粉,咱们趁热吃,好不好?”

周琳琅梳着整齐的双丫髻,一张小脸清丽娇俏,是个异常美貌的小女娃,可此刻小脸却没有半点笑意,听了之后更是眼神暗淡的摇了摇脑袋。

安王妃叹了一口气,道:“琳琅,你是小孩子,正到了换牙的时候,过不了几日,这牙齿就长出来了,而且会比之前的更好看。”说着,安王妃摸了摸周琳琅的小脑袋,继续道,“姜裕那臭小子,下次咱们有机会教训,你若是饿坏了肚子,那姜裕和那胖团子不就开心了吗,你想这样吗?”

周琳琅一双大眼睛看着安王妃,轻轻摇了摇头。

安王妃这才笑了笑,道:“娘就知道咱们琳琅最乖最聪明了。”

周琳琅抬起眼,看着安王妃的身后。

安王妃察觉到动静,这才抱着女儿转过身子,望向刚进来的安王。安王俊脸之上没有半丝笑容,只拧着眉对着安王妃道:“你怎么能这么教琳琅呢?裕儿和璨璨怎么说也是你的外甥外甥女,裕儿平日里虽然皮一些,可男孩子不都是这样的,对咱们琳琅没有半分恶意——”

“咱们衡儿就不是这样!”安王妃道,“衡儿素来懂事,小小年纪就是个好兄长,待那胖团子当成亲妹妹似的,可那姜裕呢?害得咱们琳琅掉了牙。也亏得琳琅正是换牙的年纪,可若是不是,叫他怎么赔?”

安王也是个好脾气的人,上回回府的时候,一听安王妃抱着女儿去卫国公府理论了,便忙赶了过去,未料还是迟了一步。

安王道:“都说了是裕儿同谢家兄妹的事情,琳琅只是站在边上不小心伤着的,怎么能怪裕儿?而且——你都没看到裕儿那手都成什么样子了?姜柏尧平日里虽然爱教训裕儿,可哪回下过这么重的手?妙仪,我同妹妹的关系已经僵了近十年了,你就不能为我想想吗?”

这次的事情一闹,叫他如何面对自己的亲妹妹?

安王妃听了,顿觉好笑。

见她嘴角一勾,扬起下巴道:“怎么?你是怪我?当初是你心甘情愿要娶我的,你明明知道你妹妹和我水火不容,可还是义无反顾娶了我,如今倒好,怪我破坏你们兄妹感情了?我女儿受了委屈,我去讨回公道有什么错?难不成要让我宋妙仪的女儿被欺负了还默默忍着?你怎么说也是琳琅的爹爹,不帮着自己女儿也就算了,反倒护着外人来了?…到现在你才知道那是你亲妹妹,那当初你亲妹妹让你别娶我的时候,你做什么去了!”

安王面色一沉,眼中露出失望之色。

“成亲十年,我待你始终如一。你不用侍奉公婆,我敬你爱你,这安王府整个儿都由你做主,可是你却像是一块捂不热的石头…也是啊,你心里只装着那人,嫁谁不是嫁?”

一提那人,安王妃顿时变了脸色,大怒道:“周缜,你装什么深情,你若是真的这么在意我,那周满月是怎么来的?”

安王府除却周季衡和周琳琅,还有一位六岁的庶女周满月。

安王妃见安王顿时没了声儿,一面安抚这怀里的女儿,一面说道:“有些事情咱们都是心照不宣的,何必这么生生挖出来?从成亲的头一日起,你就该明白这些事情。如今你觉得不甘心不值得,可我早前就同你说过,你不必守着我,要纳多少妾室,我不会拦着你,只要家世清白的、能照顾你的,不需经过我的同意,只管接进府来。”

她并非一块捂不热的石头,知道他是真的对她好,可是有些事情,哪是这么容易就放下的?

安王低头,看着坐在绣墩上的妻子,含笑望着身后退了几步,然后才一声不吭,默默转身走出了屋子。

安王走到院子里,静静看着这满院的茶花,每一盆都是精心栽培价值不菲的。

这时一青衣小厮上前行礼,恭恭敬敬道:“王爷,那两盆蕉萼白宝珠明日就可以运到府上,到时候可是按着往常一般,搁在王妃的院子里?”

她喜茶花,他便替她搜罗这世上各式各样的珍贵茶花,只为博她一笑罢了。

可如今…

安王垂了垂眼,淡淡道:“扔了。”

小厮愣了半晌,颇为诧异,心道:那两盆茶花价值千金暂且不提,王爷为着这个可是花费了不少的功夫。

他抬眼看着王爷的脸色有些不对劲,估摸着是同王妃吵了架。只是王爷的好脾气府中之人是有目共睹的,平日里对王妃那简直是宠上天了,想来今日…大抵是王妃太过了。

这厢屋子里头,周琳琅抬眼看着自家的娘亲,眨了眨眼不敢说话,只下意识抱住安王妃的脖子。

安王妃有些晃神,想着方才安王失望的眼神,心里仿佛少了什么东西似的,空荡荡的,总归有些不舒坦。

她低头看着女儿,含笑捏捏女儿的小脸颊,道:“放心,娘和爹爹没事。”

·

到了六月底,卫国公府便开始张罗着姜二爷娶妻之事。

这回姜二爷娶得乃是御史中丞姚正青的嫡次女。据说这姚氏品貌俱佳、贤淑温顺,只可惜先前接连定了两门亲事,这未婚夫都相继出事儿,这克夫命便传了开来,此后晋城的一些大户人家都不再上门提亲。一时身份高的不上门,身份太低的又瞧不上,硬是将这如花似玉的闺女生生留到了二十岁,这年纪一大,亲事越发的犯难了起来。

周氏原先给姜二爷选妻子的时候并未考虑过姚氏,只是姜二爷曾远远瞧过一眼姚氏,此后便开始心心念念,更是在老太太面前说道:“只要娶了姚二姑娘,而此此后就收收性子,再也不在外面胡来了。”

听了这话,老太太有些心动,而且早前那姚二姑娘的名头她也是略有耳闻的,之后出了那种事儿,从一个人人争抢的香饽饽到目下的无人问津,难免让人唏嘘不已。不过再怎么着,儿子的命才是顶顶重要的,若是娶了这儿媳出了事儿,那她可是后悔也来不及了。

姜二爷却道自己命硬,不怕这些。

老太太没法子,后来亲自去了相元寺替儿子求了签文,求得的是上上签,这才松了一口气。

之后老太太便请了媒人上门提亲,只是这事儿成不成还不好说,毕竟她也是知道自己儿子的名声,那姚二姑娘不见得看得上她这混账儿子,谁料这亲事居然顺顺利利定了下来,而且合了八字之后,才道是天生的一对儿。

这让老太太喜上眉梢。

定亲之后儿子平安无事,而那姚二姑娘年纪不小了,这亲事自然拖不得,自是在这黄道吉日成了亲。今日老太太瞧着又顺利的将新娘子迎了进来,更是信了两人是天作之合。

早些年老太太是见过这位姚二姑娘的。

姚二姑娘的确生得一副好样貌,又是个知书达理的,同先前的徐氏完全是两种性子,也难怪儿子会喜欢。只是老太太担心,这姚二姑娘的性子压不住自己的儿子,等果断日子儿子的新鲜劲儿过了,怕是又要去外头鬼混了。

这么一想,老太太越发是愁了起来。

只是她总归是偏袒儿子的,有了徐氏这么一个前车之鉴,宁可儿媳温顺一些,也不愿儿子再娶一个河东狮,闹得家宅不宁。

今日卫国公府有喜事儿,几个孩子也穿得漂漂亮亮的,捂着耳朵眯着眼站在外头听着炮仗声儿和锣鼓声儿,等着新娘子进府。

姜令菀穿着一身儿樱红色绣折枝堆花齐胸襦裙,小脑袋上梳着漂亮的花苞髻,簪着金嵌花嵌珍珠宝石头花,脖子上挂着如意卷云纹金锁,边上是乖乖巧巧的姜令荑,这姜令荑去年还是个瘦瘦小小的小豆丁,如今这一年被崔姨娘养得不错,加上没有徐氏找麻烦,这小姑娘越发是水嫩圆润了起来,这下同姜令菀站在一起,才有几分当姐姐的模样。

姜令菀瞧着这热闹的场景,顿时就想起了上辈子她出嫁的时候。

她出嫁时候的排场不晓得比她二叔要大多少,迎亲的队伍更是浩浩荡荡的围着晋城整整绕了一圈,之后才将她抬进了荣王府,看得晋城的姑娘们羡慕不已,这排场算是给足了她面子。

姜令菀嘴角翘了翘,之后转身看着自个儿身旁的姜令荑,眼神不由得黯然了一些。

她四姐姐这么好的一个姑娘,前世却一直未嫁,最后还因她伤了身子不能生养。如今四姐姐好好的,和她一起长大,之后兴许还能和她一起嫁人呢。

她嫁陆琮,四姐姐也会有一个如意郎君。

姜令菀眼睛弯弯,小胖手抓住了姜令荑的小手。

姜令荑转过头冲着身边的六妹妹笑了笑,张了张小嘴说了什么,只是这外头太吵,有些听不清,不过面上却是喜气洋洋的。

正当这时,红幔翠盖花轿中的新娘子被背了出来。

姜令菀看着这位姚氏的身段,和搭在喜娘肩头青葱水嫩的纤纤玉指,便晓得这位姚氏大抵真如传言中的那般美艳动人,毕竟连她那万花丛中过的二叔心心念念要娶的女子,容貌定然是出挑的。这容貌素来是女人的资本,如今姚氏进了门,想要长久的安稳日子,靠得不单单只是美貌了。也不晓得这姚氏日后会对二房的几个孩子如何,若是日后姚氏生下哥儿,恐怕她那二叔不单单只将姜禄当成宝了。

她存着私心,这姚氏不管如何,总归比徐氏好一些。崔姨娘是个安安分分的性子,想来日后她这四姐姐只要保持目下这状态,乖巧不惹事儿,日子也会好一些。

姜令菀捏捏姜令荑的小手,凑到她的耳边道:“四姐姐,这新二婶婶可真漂亮。”

姚氏一身红艳艳的凤冠霞帔,精致华贵,头上盖着双喜龙凤缀流苏锦缎红盖头,自是瞧不见她的容貌,可这身打扮,足以让这般年纪的女娃娃觉得羡慕。

新娘子跨了火盆进门了,姜令菀才牵着姜令荑的手,蹦蹦跳跳跑进了院子,一进前院,她就看到姜令蓉站在边上。

上回徐氏一走,二房的三个孩子都受了不小的打击,后来又出了沈如意那档子事儿,姜令蓉越发是承受不住。

姜令菀晓得她这二姐姐是个温吞柔和的性子,平日里情绪不外露,安安静静颇为乖巧,只是这份乖巧同姜令荑的怯懦不同,分明是和善的,却教人很难以靠近。而徐氏一走,姜令蓉有多依赖沈如意这个先生,她也是有所耳闻的,先前府中已经重新给姜令蓉姜令蕙请了女先生,只是这回请的女先生不如沈如意那般才名远播,更不及沈如意那般姿容出众,显然是担心她二叔再次犯糊涂。

姜令菀看着姜令蓉白着一张脸,眼神幽幽的,倒是有些吓人。

姜令荑蹙着眉想过去瞧瞧,却被姜令菀一把拉住,道:“四姐姐,咱们还是去看新娘子吧。”

姜令荑眼神有些依依不舍,待看到姜令蓉身边伺候的严嬷嬷过去了,这才放心,跟着姜令菀一道去大堂看新娘子。

姜令菀捏着姜令荑的小手,回头看了一眼,瞧着姜令蓉幽幽的眼神,这才重新转过了头。

她这位二姐姐素来不是个善茬,上辈子她就是被她这副样子给骗了,可是若不是因为她,她兴许也不会嫁给陆琮。

至于四姐姐,她的心思太过单纯善良,这辈子换她好好护着她了。

·

先前老太太还担心姚氏治不住自家儿子,如今这成亲不过一个月,她那儿子果真收敛了不少,而且还上进了起来。

这让老太太欢喜的合不拢嘴,对于姚氏这个儿媳也多了几分满意。

之前她还念着,这姚氏年轻轻的,同儿子的年纪差了近十岁,怕是委屈了人家。可谁知这姚氏倒是十分中意他的儿子,不但拴住了儿子的心,更是将儿子照顾的好好的,就连二人那几个孩子,都视如己出,当真是挑不出半点的错。

不过到底是继母,几个孩子年纪小,总归没法适应,一个个都不大喜欢姚氏,可姚氏却从不向她抱怨。还是老太太主动同姚氏谈过几回,叫她多担待点,可姚氏却是含笑点头,说道:“儿媳自小就喜欢小孩子,老祖宗不用担心,儿媳定会好好照顾他们的。”

这么一来,老太太哪里还能有什么不满?

这姚氏总归是年轻,对于家事也是新手,老太太便让她多同老大媳妇儿好好学习。这姚氏的性子同徐氏截然不同,日后这妯娌关系,定然不会如之前那般剑拔弩张。

周氏瞧着这年轻的弟妹,见她举止端庄得体,也的确像如传言中的那般容貌出挑。

姚氏客客气气,虚心求教,这周氏也是个温温和和的性子,自然将能教得都教了,毕竟这家和才能万事兴,如今二弟娶了这么一个好媳妇儿,让她也省了不少的麻烦。

这一日周氏同姚氏一道去翡翠斋买胭脂水粉,周氏在梳妆打扮上颇有研究,姚氏新婚不久,一张俏丽的小脸滋润无比,瞧着就是不抹胭脂水粉,都是明艳动人的。

姚氏听着周氏一一讲解,眼睛亮亮的,许是刚成亲,还有几分未出阁少女的天真,崇拜不已道:“嫂嫂可真厉害,我先前以为自己学得够多了,今儿同嫂嫂比起来,才知什么叫云泥之别。”

周氏听了笑笑,一时眉若远山,眸如春水,俏脸更是明艳照人,说道:“女子爱美并非是为了悦己者,瞧着自个儿每日漂漂亮亮的,心情也好,你说是不是?”

姚氏点点头,之后听从周氏的建议买了两盒胭脂,而后瞧着站在柜子前涂脂抹粉的小粉团子,这才忍俊不禁道:“璨璨日后也是个爱打扮的。”

周氏瞧着自己的女儿,顿时无奈不已。

她这女儿年纪这般小,就爱捣鼓这些了,日后定是比她还爱美。

周氏走了过去,将女儿抱了起来,从怀里拿起帕子轻轻擦着女儿的小脸蛋,待露出了一张白皙水嫩的小肉脸,这才捏了捏她的鼻子道:“尽胡闹,小娃娃涂什么胭脂,也不怕人笑话。”

姜令菀亲昵的搂着自家娘亲的脖子咯咯直笑,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道:“璨璨只是好奇嘛。”

上辈子她早早的开始研究这些了,之后更是“不涂脂粉不出闺房”,如今她都没好久没碰过这些脂粉了,而且这翡翠斋的脂粉可是晋城数一数二的,教她怎么能不感兴趣呢?

姚氏看着周氏怀里的小女娃,顿时也露出羡慕的眼神来,只是一想到那两个女儿不肯亲近她,心里就有些失落,好在那崔姨娘所出的荑姐儿是个乖乖巧巧的,同她说话的时候虽然有些怯懦,却不像蓉姐儿蕙姐儿那般不爱理人。

姚氏嘴角一弯,低头看了一眼自己平坦的小腹,想着这几日的新婚燕尔,不禁小脸一烫,心里也有些期待了起来。

买好胭脂水粉之后,周氏抱着女儿同姚氏一道走了出去,打算去一品居用个午膳。

姜令菀听了欢喜不已,只拍手叫好——她早就惦记着一品居的八宝鸭了。

哪知三人刚打算过去,姜令菀眼尖,立马就瞧见了陆琮,今日他身边没跟着陆宝婵和周琳琅,只有那个叫杜言的小厮。

前段日子周琳琅缺了门牙躲在府中不肯见人,倒是让她许久不曾见过她了。她去荣王府的那几回,也只瞧见陆宝婵一人。

今日一瞧见陆琮,姜令菀便有些按捺不住了,忙叫自家娘亲将她放下来,而后雀跃的朝着陆琮跑了过去。

姚氏抬眼,看着不远处那个小少年,也被他的容貌也气度怔住了,看着周氏道:“这小少年是…?”

周氏莞尔一笑,心下早就把陆琮当成了自己人,是以介绍陆琮的时候,也颇有一种自豪感:“那是荣王府的小世子,璨璨的表哥。在同龄的男孩之中,就数陆琮最出挑了。”

周氏一说话,便蹙了蹙眉,暗道:自个儿这语气怎么同女儿这般像?

她笑了笑。大抵是受女儿影响。可是…这陆琮是当真好啊。

陆琮瞧着迎面而来的小肉包,自是弯下腰将她抱了起来,走到周氏的面前唤了一声“姨母”。